失业理论题库44论述题
2013年4月份考试宏观经济学第三次作业
2013年4月份考试宏观经济学第三次作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 分,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1. 非凯恩斯主义学派主要有______ 、______ 和______2. 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______ 、______和______ .3.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赋税四原则的核心是______ .4. 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______ .5. 自动稳定器主要是通过______ 、______ 和______ 来实现的.6. 我国预算法1994规定各级政府预算都必须采用复式预算形式进行编制.我国目前的预算制度将国家预算分为______ 和______ .7. 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五部分之和.8. 自然性失业可以划分为______ 、______ 和______ 三类.9.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10. 汇率制度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两大类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 分,共 4 小题,每小题5 分)1. 财政政策2. 货币需求3. 失业理论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1.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 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单位都是亿美元.1 求IS 和LM 曲线2 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 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为L0.2y-2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 亿美元求IS、LM 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2. 假定某人2003 年的年收入达6 万元。
从2001 年开始,新的累进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为:月收入1600~4000 元(含4000 元)的税率为5%,月收入4000 元以上的税率为10%。
《社会保障学》习题+答案
《社会保障学》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国务院于( )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A、1997年1月B、1999年1月C、1993年1月D、1995年1月正确答案:B2、国际劳工组织综合各国失业情况和工人生活状况后规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应为( )A、1年B、6个月C、2年D、3个月正确答案:A3、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发放与()是社会保障事业的两个支柱,缺一不可。
A、社会保障基金增加B、社会保障基金管理C、社会保障基金监督D、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正确答案:D4、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是( )。
A、社会福利B、社会保障C、社会救济D、社会保险正确答案:D5、在革命和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职工;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转业、复员军人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者,可享受较高的退休待遇,其标准可高于一般退休标准的( )。
A、5%~20%B、5%~25%C、5%~15%D、15%~25%正确答案:C6、根据1964年《职业伤害赔偿公约》规定,对于暂时丧事劳动能力者的最低补偿水平,应达到本人工资的()。
A、70%B、90%C、60%D、80%正确答案:C7、“统账结合”的实质就是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和( )。
A、社会保险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B、社会保险与家庭保障结合起来C、社会互济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D、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正确答案:D8、恩格尔系数法建立在恩格尔定律的基础上,它以食品消费支出除以已知的因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求出所需的消费支出。
国际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数据,恩格尔系数在( )。
A、50%以上的属于贫困B、65%以上的属于贫困C、60%以上的属于贫困D、55%以上的属于贫困正确答案:C9、社会福利制度迄今发展最为全面的国家之一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正确答案:A10、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必须兼顾政治目标是()。
失业理论题库42概念题
1.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它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经济在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
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2.失业保障(unemployment insurance)答:失业保障指失业工人在失去工作后,可以在某一时期内得到自己工资的一个比例的计划。
失业保障这个计划的好处是减少了工人对自己收入的不确定性。
此外,使工人可以拒绝所提供的没有吸引力的工作,也会使工人和工作之间更为匹配。
但是,失业保障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数量,并提高了自然失业率。
那些得到失业保障津贴的失业者寻找新工作的压力小了,并很可能放弃所提供的没有吸引力的工作。
这两种行为变化都降低了就业率。
此外,由于工人知道他们的收入受到失业保障的部分保护,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去寻找有稳定就业前景的工作,也不太愿意就工作安全保障去讨价还价。
这些行为变化提高了离职率。
因此,评价不同失业保障制度的成本与收益是一个困难的任务,也是许多研究一直关注的问题。
3.局内人与局外人(insiders versus outsiders)答:局内人是那些已经被企业雇佣的工人,一般都想使企业保持高工资。
社会保障学试题库
社会保障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完全统筹工程的保险是〔〕。
A.养老、失业、医疗保险B.失业、养老、医疗保险C.医疗、养老、工伤保险D.失业、工伤、生育保险2.福利经济学理论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
A.普遍性原那么B.社会化原那么C.产业化原那么D.公平化原那么3.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纳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与制裁等,表达了〔〕。
A. 基金的共济性B.基金的公益性C. 基金的强制性D.基金的共担性4.社会保险主要的保障对象是〔〕。
A. 社会劳动者B.家务劳动者C. 企业管理者D.企业劳动者5.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的保险工程是〔〕。
A. 失业保险B.医疗保险C. 养老保险D.工伤保险6.?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做出了明确规定,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
A. 6个月B.12个月C. 18个月D.24个月7.率先实行“国家医疗效劳〞的是〔〕。
A. 1928年的英国B.1938年的德国C. 1948年的英国D.1948年的法国8.综合反映了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完整运行机制的公平性问题,表达现代社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和开展的根本点的是〔〕。
A. 补偿不究过失原那么B.补偿追究过失原那么C. 差异费率原那么D.完整补偿原那么9.生育费用成为工资的一局部,与其他生活资料一样,属于〔〕。
A. 剩余劳动B.必要劳动C. 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0.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的标志是〔〕。
A. 农村比拟困难的群众纳入了家庭供养B. 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社会供养C. 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集体供养D. 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财政供养11.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保健的国家是〔〕。
A. 英国B.法国C. 美国D.德国12.中间道路学派最为一种学说或思潮,其理论产生于〔〕。
失业考试题及答案
失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失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劳动力的状态。
以下哪项不是失业的原因?A. 经济周期性波动B. 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构性失业C. 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D. 劳动者自愿选择不工作答案:D2. 根据失业的持续时间,失业可以分为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
通常认为,失业时间超过多少个月可以被定义为长期失业?A. 3个月B. 6个月C. 12个月D. 24个月答案:B3.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政府为了减少失业而可能采取的政策?A.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B. 提供职业培训和再教育C. 创造公共就业机会D. 降低企业税负以鼓励企业招聘答案:A4. 在经济学中,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时的失业率。
以下哪项不是自然失业率的组成部分?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季节性失业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失业对个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A. 收入减少B. 技能退化C. 社会地位提升D. 心理压力增加答案:C6.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 劳动力供给过剩B. 有效需求不足C. 工资水平过高D. 技术进步过快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失业对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A. 消费减少B. 投资增加C. 经济增长放缓D. 社会福利成本增加答案:B8.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政府为了减少长期失业而可能采取的政策?A. 提供长期失业者的再培训B. 提供长期失业者的心理咨询C. 强制企业雇佣长期失业者D. 创造针对长期失业者的就业项目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失业对企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A. 劳动力成本增加B. 市场需求减少C. 企业声誉受损D.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失业对政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A. 税收减少B. 社会福利支出增加C. 经济增长加快D.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摩擦性失业?A. 劳动者在不同工作之间转换B. 劳动者寻找工作需要时间C. 劳动者对工资的期望与市场不符D.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答案:A, B, C12. 结构性失业通常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技术进步B. 产业结构调整C.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D. 经济周期性波动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周期性失业?A. 增加政府支出B. 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C. 提高税收D.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答案:A, B1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自然失业率的变化?A.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B. 劳动力的教育和技能水平C. 劳动法的严格程度D. 经济周期性波动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季节性失业?A. 创造非季节性就业机会B. 提供季节性工人的再培训C. 增加对季节性行业的补贴D.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失业者提供短期的经济援助。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习题
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充分就业2、失业3、自然失业率4、摩擦性失业5.自愿性失业6、非自愿性失业7、结构性失业8、周期性失业9、奥肯定理10、通货膨胀11、通货紧缩1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1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4、预期的通货膨胀15、惯性的通货膨胀16、菲利普斯曲线(二)选择题1、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B)公假在家修养者(C)对薪水不满意而待在家的大学毕业生(D)季节工2、失业率的计算是用()(A)失业人数的数量除以工人的数量(B)劳动力总数除以失业工人的数量(C)失业工人的数量除以劳动力的总数(D)就业工人的数量除以失业工人的数量3、自然失业率()(A)恒为零(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C)恒定不变(D)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4、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说法那一个是正确的()(A)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周期自然产生的失业(B)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C)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D)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经济效率关系密切5、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永久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6、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A)永久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7、某人由于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A)非自愿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8、一般说来,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A)永久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9、以下对通货膨胀的描述正确的()(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是通货膨胀(B)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就是通货膨胀(C)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偶然上涨(D)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10、如果经济已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价格管制没有物价的上涨,则此时经济()(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抑制性的通货膨胀(C)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11、某一经济在3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8%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0%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3年期间价格水平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上下波动12、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进口价格上升(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增加13、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50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MPC=0.8,经济将发生()(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B)达到充分就业状况(C)需求不足的失业(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14、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00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MPC=0.75,经济将发生()(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B)达到充分就业状况(C)需求不足的失业(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15、()两种情况不会同时发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需求不足的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16、最初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增长率的上升长期可能导致()(A)使总需求曲线左移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低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产出水平上(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产出水平上(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低的产出水平上(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和产量不变17、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原因()(A)银行贷款的扩张(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D)投资率下降18、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B)结构型通货膨胀(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供求混合推动通货膨胀19、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的状态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持续下去(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20、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造成是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21、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应付()(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B)需求结构型通货膨胀(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型通货膨胀22、应付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财政政策(D)三种政策都可以23、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由于过度需求引起(B)通货膨胀导致失业(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D)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2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长期中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仍然有效(C)在预期通货膨胀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存在替代关系(D)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变,所以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三)辨析题1、劳动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一定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2、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了,才是成分就业3、摩擦性失业是一种自愿性失业4、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比较而言摩擦性失业更加严重5、面对各种类型的失业,国家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失业6、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的商品价格将按相同的比例上升7、高价格就是通货膨胀8、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高你的房租。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失业保险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
第8章失业保险理论与实践8.1 复习笔记一、失业的一般理论1.失业的相关概念(1)失业的概念①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
②我国失业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年龄在男16岁至60岁、女16岁至55岁,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其中,劳动者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是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失业的衡量指标①失业率失业率反映的是失业者占劳动力总量的比例;由于失业涉及统计的技术指标和价值判断问题,不同国家对劳动力、就业者和失业者的规定不同,使得不同国家的失业率相互比较存在困难,而且总是存在失业率被高估或低估的情况。
②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认为,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理论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③失业的持续时间失业的持续时间是指新生劳动力或失去工作的人找到工作或重新找到工作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指一定范围内或某一类别的劳动力找到工作或重新找到工作所用的平均时间。
④失业警戒线失业警戒线是基于对失业率的研究,以失业率为参照系提出的社会对失业的容忍程度。
失业警戒线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2.失业的基本类型(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信息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所导致的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停地转换工作而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①由技术进步引起;②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引起;③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失业。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B.就业;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
开放宏观经济理论题库44论述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如果c B 代表经常项目余额,k B 代表资本项目余额,△R 代表储备项目,ε为误差与遗漏,试解释:我国0≡++∆+εk c B R B经常项目余额和资本项目余额均为黑字,并且幅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另外两项的实际含义?(北航2004研)答: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账户分为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由于一般将储备项目单独列出,从而将资本与金融账户分为资本账户和储备项目两部分,从而0≡++∆+εk c B R B 。
在通常情况下,错误与遗漏账户是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如虚报出口),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和贷方余额,从而需要一个抵消账户而形成的,所以错误与遗漏账户是一个平衡账户,一般情况下数额不大。
所以一般情况下经常账户+储备项目+资本账户=0。
但在我国,一方面经常账户余额和资本项目余额都为黑字,即都大于零,另一方面我国的储备项目一直为正,且呈现增长趋势,反映在另一方面的是我国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巨大,这就使我国的储备项目和错误与遗漏项目偏离了本来的含义。
我国目前规定在资本项目下还不可以自由流动,当实际上,由于我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资本资金的国内外流动一直存在,这种资金流动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种是以各种名义通过合法的途径进出入,结果反映在储备项目下就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另一种就是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进出入,由于这种非法途径无法记载,其全部反映错误和遗漏项目上。
所以我国的储备项目和错误与遗漏项目实际上反映了我国资本的境内外流动,而造成这种流动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资本管制。
2.试分析小型开放经济中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贸易赤字的影响。
(厦门大学2003研) 答:在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假设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则小国经济的利率水平完全由世界利率水平决定。
我们考虑扩张性财政政策(即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贸易赤字影响。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1、劳动力现实供给实质上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结果。
2、工资的计算基本包括两种方法,一是___计件工资__________,一是_______计时工资____。
3、从市场角度看,劳动力市场是由劳动者、用人单位、政府、劳动力市场组织者等主要因素构成的。
4、近现代最有影响的工资理论则是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均衡工资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
5、我国目前的劳动保险项目有五个,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_生育保险。
二、单项选择题1、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最重要原因是哪个?A A.工资率2、人口总量减少,则劳动力资源怎样变化?B B.减少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图中,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下面那种说法正确?A A.总产量最大4、短期劳动力需求弹性和长期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比较?B B.长期比短期大\5、一般来说,衡量失业水平的常用尺度是哪个?A A.失业率6、工资下降25%,导致企业雇工数量上升了50%,请问劳动力需求弹性为多少?C C.27、一般情况下,集体谈判的双方是哪些主体?D D.雇主或雇主团体与工会8、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也增加,则均衡工资率怎样变化? B B.增加9、国务院规定,我国职工每周工作时间的天数是多少?C C.510、某地区劳动力总量为20万人,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共2.6万,每个失业者失业的平均长度为2周,则该年该地区的失业率为多少?B B.0.5%11、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哪个?B B.雇用劳动12、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A A.充分就业13、国务院规定,我国职工每周工作时间的天数是多少?C C.514、某地区劳动力总量为20万人,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共2.6万,每个失业者失业的平均长度为2周,则该年该地区的失业率为多少?B B.0.5%15、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哪个?B B.雇用劳动16、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A A.充分就业17、下列最能准确体现“劳动力供给”含义的是哪个?D D.王五来到人才市场应聘.要求最低工资不低于1万元/年18、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其员工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什么?B B.一定时间内合格劳动产品的数量19、从人力资本的特征来看,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能力,其寓寄的载体是什么?D D.劳动者20、我国规定劳动年龄的下限是多少岁?B B.1621、研究劳动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什么?D D.劳动力同质22、三个相近的概念:a人口;b劳动力资源;c社会劳动力,如果按范围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A A.abc23、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是什么?C C.劳动者的效用最大化24、劳动力需求不变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怎样变化?D D.均衡工资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人不属于现实的劳动力资源?AC A.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C.在校学习的青年学生2、劳动力需求包括哪几类?ACD A.企业需求 C.行业需求 D.市场需求3、通货膨胀条件下,保证实际工资水平的调控的主要手段有A BC A.工资指数化 B.工资非指数化 C.提高工资标准4、凯恩斯的失业理论认为,失业可以分为哪几种?BCD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失业D.非自愿失业5、下列哪些因素对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ABCD A.生产要素替代B.产品需求C.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D.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6、劳动者的效用来自于哪些方面?ABCD A.收入B.家庭的幸福C.炫耀自己收入 D.休息7、劳动力供求的类型包括哪些?BCD B.供大于求C.供求均衡D.供不应求8、劳动时间的功能有哪些?ABCD A.计量功能B.指示功能 C.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D.人际交往的功能9、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是哪些?AD A.计时工资D.计件工资10、工会的功能是_BCD__。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2章 失业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五篇宏观经济问题与政策第十二章失业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失业是无法消除的?为什么?答: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而一个社会劳动力的供给在短期内是不变的,这样就会出现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周期性失业可以消除。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难以避免的,它们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
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
2.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自愿失业?答: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劳动者与岗位的匹配需要时间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造成社会总是有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各行业、各地区的劳动需求是经常变动的,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而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这就形成了摩擦性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由于不愿接受工作条件而失业的情况。
在弹性工资和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劳动者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因为工资低或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工作条件时就出现了自愿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不是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而宁愿不工作,是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失业即“摩擦失业”。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衡量与种类2.通货膨胀的原因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4.失业的含义与衡量5.失业的种类6.失业的原因7.失业的影响及其治理8.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单项选择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c.GDP缩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D)。
a.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b.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c.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通货膨胀率处于3%—10%之间。
3.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4.通货膨胀会( C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其平常水平以下;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国民收入才会增长。
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A )。
a.债务人; b;债权人;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6.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2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11800亿,边际消费倾向0.8,在增加3000亿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 A )。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7.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B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8.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C )。
a.收入初次分配; 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 d.以上均正确。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
失业理论综述
2.1.1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失业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失业理论是从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根源追求价值增值出发,以劳动力商品学说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一种理论。
马克思认为,追求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事业产生的根源。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途径主要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为追求相对剩余价值,必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从而出现资本排挤劳动力的现象。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完成与以前等量工作所需的劳动力就减少,就形成剩余劳动力。
资本家为节约劳动成本,追求最大利润,获得最大资本增值,他们改进技术装备水平,用机器来代替劳动力,出现机器排挤劳动力。
马克思认为资本结构的便或是失业人口产生的直接原因。
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不拜年资本增加,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劳动力无法满足资本的需求,就会出现失业。
因为这种失业是由于资本追求甚于价值而产生的,所以又叫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求,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91】。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对过剩人口的主要表现形式:(1)流动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城市中临时失业的劳动力。
由于有的企业和部门因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采用新技术,或资本化,或生产萎缩,需要解雇一批劳动力,与此同时,另一些企业和部门因扩大生产需要吸收劳动力。
这种流动过剩人口还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关,当经济危机爆发,失业人口增加,经济复苏时,失业人口减少。
(2)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业过剩人口。
随着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机器的大量使用,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绝对减少。
与城市劳动者不同的是,农业劳动者还占有一部分土地,但这份土地并不会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劳动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劳动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功能,体现为( B)A.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B.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C.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D.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2.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的人是( B )A. 国家B. 劳动者C. 企业D.雇主3.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 D)A.就业率B.失业率C.劳动力供给弹性D.劳动力参与率4.下列哪位学者的失业理论属于货币学派的失业理论?( C)A.萨伊B.刘易斯C.弗里德曼D.马歇尔5.凯恩斯理论把失业归结为( B)A.供给不足B.总需求不足C.奢侈消费D.通货膨胀6.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为( C)A.24小时B.32小时C.40小时D.48小时7.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D)A.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B.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D.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8.下列属于大学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费用中的间接成本的是( D )A.上大学花费的学杂费B.上大学花费的书本费C.上大学花费的生活费D.因上大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9.下列哪个选项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 B )A.政府采购B.税收C.配额D.职业许可10.下列对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B)A.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越低B.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C.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凸向原点D.即使主体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不会有区别11.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模型成立的条件是( A)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12.如果两类劳动力存在总互补关系,则这两类劳动力需求的( C)A.自身需求弹性为负值B.自身需求弹性为正值C.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D.交叉工资弹性为正值13.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划分的理论基础是( C)A.生产要素的合作论B.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D.多元劳动关系利益论14.一般来说人口总量增多,则劳动力资源( 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蛛网不稳定条件”是指( B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16.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主要结论是( C )A.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是此消彼涨的关系D.失业率等于货币工资变动率17.下列哪位学者的主要贡献是用人力资本解释个人收入的差别( B )A.贝克尔B.明塞尔C.舒尔茨D.弗里德曼18.关于就业理论,与萨伊的观点相同的是( D)A.凯恩斯B.菲利普斯C.卡尔多D.马歇尔19.经济部门中存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者小于零的现象,这称为( B )A.周期性失业B.隐形失业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20.配弟—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A)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C.保持相对稳定D.保持绝对稳定21.我国开始承认失业存在的年份是( D)A.1956年B.1979年C.1983年D.1994年22.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指( A)A.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B.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收入C.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品价值D.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工资投入23.贝克尔的代表作是( A )A.《家庭经济分析》B.《人力的资本投资》C.《国富论》D.《经济学原理》24.劳动关系中的核心是( D)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人身关系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财产关系C.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25.公共部门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D)A.效益工资B.效率工资C.福利工资D.比较工资二、多选题1.为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可采用政策( ABCD )A.财政政策B.收入政策C.货币政策D.人力政策E.福利政策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有( ABDE)A.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劳动关系的实质与内容B.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服从经营者的管理、命令与指挥C.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D.劳动关系通常与集体劳动相联系,通常与有酬劳动相联系E.劳动关系的当事人由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而具有特定性3.凯恩斯将失业类型分为( ADE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E.非自愿失业4.结构性失业的特点表现为( CD )A.失业期限短B.行业广、涉及人员广C.具有明显的群体性D.失业周期长E.经济总量失衡5.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共部门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到( ACDE)A.公共管理B. 企业管理C.基础研究D.环境保护E.义务教育6.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有( ABCD)A.各级正规教育B.职业技术培训C.健康保健D.劳动力流动E.增加设备7.非全日制就业模式的特征是( ABCDE)A.经济因素在决定非全日制就业态势方面起主导作用B.非全日制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流动速率比较高C.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者较多D.非全日制的就业群体多为青少年、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妇女和老年人E.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农村劳动力中非全日制就业者的比重日益上升8.在失业严重时期,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BDE)A.减少政府购买B.扩大政府购买C.减少政府转移支付D.增加政府转移支付E.降低税率9.自然失业率上升原因有( ABCD)A.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B.工资刚性程度变强C.失业保险的影响D.结构性失业增加E.结构性失业减少10.市场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者个体的影响主要有( AC)A.替代效应B.规模效应C.收入效应D.边际效应E.机会效应11.有关充分就业的描述,正确的有( ACDE)A.凡是接受市场工资率愿意就业的人均能实现就业B.充分就业的实现,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C.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的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D.充分就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E.充分就业是一个理想状态12.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高级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AB )A.工资高B.工作稳定C.工资低D.工作不稳定E.工作条件差1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表现为( AB)A.阶段性鲜明B.速度快C.行业广D.周期长E.东部向西部转移14.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托是( BCD)A.价格机制B.长期规划C.用人惯例D.劳动关系E.生产率标准15.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BCDE)A.教育制度与教育规模B.工资政策与工资关系C.工资水平D.个人非劳动收入E.社会保障制度1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ADE)A.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正相关B.菲利普斯曲线凸向原点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垂直状态D.反映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叫“均衡失业率”E.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水平线17.劳动力需求的弹性有( ABCDE )A.需求弹性等于零B.需求弹性等于1C.需求弹性小于1D.需求弹性大于1E.需求弹性无穷大18.客观就业符合的基本条件有( ABC)A.就业主体是达到法定年龄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B.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属于合法社会劳动C.就业主体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的劳动D.就业主体必须是固定工而不能是合同工E.就业主体不包括退休后再就业的人员19.按照竞争自由度划分,劳动市场可分为( ABC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不完全竞争市场D.充分竞争市场E. 不充分竞争市场20.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正确的是(AD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D.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E.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凹向原点21.劳动力供给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CE )A. 个人劳动力供给B. 地区劳动力供给C. 家庭劳动力供给D. 企业劳动力供给E. 社会劳动力供给22.对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B.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减C.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D. 第三阶段总产量增加E.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三、名称解释1.劳动力资源2.劳动力供给弹性3.静态均衡分析4.U-V分析5.奥肯法则6.内部劳动力市场7.帕金森定律8.菲利普斯曲线9.摩擦性失业10.人力资本投资11.人力资本投资歧视12.最低劳动标准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的2. 附加劳动力假说的内容是什么?3. 非全日制就业模式的特征是什么?4.简述工会的职能是什么?5.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哪些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是什么7.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是什么8.影响就业与就学决策的因素是什么9.摩擦性失业有什么特点?10.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11.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是什么12.劳动市场中歧视的类型有哪些五、论述题1.研究失业与就业状况的意义是什么?2.试述劳动力流动有哪些条件3.试述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4.试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确定考虑的因素5.试述通过改善劳动力供给降低失业的人力政策6.为什么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是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学 论述题
社会保障学(BK055A)12、【82533】(论述题)社会保障作为人类社会久远的福利制度安排,其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第一,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定力量。
第二,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第三,社会保障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
第四,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第五,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社会产业结构。
总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对社会保障的依赖以及和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决定了中国不仅需要尽快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完整的体系,而且需要新型的、独成体系的社会保障理论的指导。
"23、【82539】(论述题)论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
覆盖范围不足,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欠缺,社会力量发育不完善。
2.立法滞后。
立法是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缺乏对社会保障的法制规范,一直依靠行政机关的政策或指示来推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3.责任模糊。
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划分不清;政府责任边界不清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不能明确。
4.新制度的有效性还待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因多种原因造成新的不平等,如地区缴费率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不平等。
有效性不足体现在医疗改革采用的统帐结合不能解决受保者的医疗需求,失业保险对就业的促进功能还有待提高等。
24、【89607】(论述题)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些内容?25、【162038】(论述题)论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答案】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社会保障事业在各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
到20世纪末,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已经发展到了170多个。
这些国家在建立和发展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宏观经济题库-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测试题及答案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假定经济正遭受通货膨胀,可以由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缓解()。
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个人收入税C.以同样数量减少政府购买和税收D.增加同样数量的政府购买和税收2.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D.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二年3.生活费用指数是指:()A.消费物价指数B. 批发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D.都不是4.可以称为爬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D.通货膨胀在10%以上5.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A.债务人B. 债权人C. 工人D.无法判断6.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提高货币供给量7.下面关于通货膨胀表述正确的是()A.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C.货币数量超过了存款的数量D.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8.下列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的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9.充分就业条件下,最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工资不变B.进口增加C.出口减少D.税收减少但政府支出不变10.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A.通常由于某种供给因素变动引起的价格波动B.某种原因造成的总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引起了价格波动C.人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有理性预期,使得经济不稳定D.以上都不是11.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即()A.收入分配和价格以及产量波动B.收入分配和经济效率C.产出和价格水平D.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12.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A.银行贷款的扩张B.财政预算赤字增加C.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D.投资率的下降13.通货膨胀会()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B.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主要看这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C.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14.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的问题是()A.通货膨胀会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表明二者之间有替代关系D.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表明二者之间相互促进15.“滞涨”问题如果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则应该是()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B.一条长期斜率为正的直线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外移D.一条不规则的曲线1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想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17.弗里德曼认为最终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唯一办法是()A.结构调整以降低失业率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C.管制工资和物价以抑制通货膨胀D.稳定地降低货币供应量18.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可以称为()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隐性通货膨胀19.如果存在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那么我们将看到()A.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都上升B.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都下降C.就业率上升但是通货膨胀率下降D.通货膨胀率上升但是就业率下降20.当人们预期到通货膨胀率会上升时,人们通过()来保护自己。
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及答案全的
一、名词解释1.自然失业率2.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率4.价格指数5.消费价格指数6.奔腾的通货膨胀7.瓶颈现象8.工资一价格螺旋9.工资推动通货膨胀10.利润推动通货膨胀11.菲利普斯曲线12.收入政策二、单选题*1.失业率是A.失业人数除以总人口B.失业人数除以就业人数C.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总量D.失业人数除以民用劳动力总量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 D.永久性失业3.一般来说,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自愿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4.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5.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自愿性失业D.非自愿失业6.以下()情况不能同时发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7.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A.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需求结构进通货膨胀8.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A.人力政策B.收入政策C.财政政策D.三种政策都可以9.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1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三、多选题1.通货膨胀按照形成的原因可分为()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温和的通货膨胀2.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各经济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B.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C.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看齐D.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3.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在()A.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变动收入者B.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有利于实际资产持有者C.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D.通货膨胀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4.政府推行收入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有()A.对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价格B.对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降低工资和价格C.政府加强社会救济和政府转换支付力度D.对价格和工资进行指导,由政府规定工资和价格的指导指标,指令工会和企业参照执行四、判断题1.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属于成本类型的通货膨胀。
失业理论题库43简答题
4.解释奥肯定律。
Explain Okun’s law.答:奥肯定律指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A .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
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联系。
它描述了实际GDP 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
根据奥肯定律,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或估计GDP 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 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
例如,如果实际失业率为8%,高于6%的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实际GDP 就将比潜在GDP 低4%左右。
在宏观经济学中,GDP 偏离其潜在值的百分比被称为GDP 缺口。
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ff y y a u u y *-=--其中y 为实际产出,f y 为潜在产出,u 为实际失业率,u *为自然失业率,α为大于零的参数。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1.简述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对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
答:(1)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2)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摩擦失业率偏高对于经济增长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①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会破坏就业工资的“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指的是:一旦工资涨上去便很难再降下来,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在西方国家,它是一种可以被检验的、普遍存在的经验事实。
但是,在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且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较大的生存压力所导致的劳动者与劳动者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会使工资水平下降。
而工资水平下降会使本来就偏小的总消费水平进一步降低,从而使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而经济形势的恶化会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这就进入了就业和经济形势的恶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
(金融联考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答:(1)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从而使劳动大军中的一部分没有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现象。
失业可以划分为自然性失业和经济性失业,充分性就业是指不存在经济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具体来说,失业可以分为:①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空缺职位,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相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②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
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
季节性失业也被看作一种“正常”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讲,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失业,一种是增长不足型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需求的短期下降造成的,而增长不足型则属于需求跟不上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⑤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使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用所造成的失业。
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2)就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一个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就意味着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国民收入会达到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
对失业的个人来说,失业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和心理上的痛苦。
另外,失业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本身可以造成除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以外的社会代价。
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失业的代价:①失业造成的产量损失。
失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因为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延续到下一期使用,所以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是永久性的浪费。
②失业的社会成本。
失业所带来的另一重大成本是失业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个人损失或心理上的打击。
③失业对分配的影响。
失业成本的承担不平衡,失业具有重大的分配后果。
根据失业持续时间将失业可以分为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不同类型的失业造成的成本很不相同。
(3)我国目前存在的失业情况复杂。
但综合起来看,我国现存失业种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每年新增待就业人口的居高不下、劳动力供给过多情况下的自然性失业;②“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冗员”和“缺员”并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③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
对于当前的失业状况,可借鉴西方的失业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如下具体措施解决当前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第一,改变劳动力供给状况减少失业。
失业的存在首先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另外就是劳动力的结构与需求不相称。
其治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控制和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延长每个劳动者接受教育年限、控制人口的增长;为失业者或易受失业威胁的劳动者提供帮助,比如可通过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要素供求双方提供信息,通过政策和舆论手段,使全社会关心失业职工;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第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扩大就业岗位。
寻找多元化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既是治理失业的战略选择,也是使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①通过直接增加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一方面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搞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投资建设项目。
但后者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应严格控制其规模和比例。
②通过民间投资,刺激经济的增长。
民间投资是指资金所有者用自有资金上项目买股票债券等。
国家应鼓励提倡民间投资,尤其是鼓励支持失业人员自筹资金兴办实业,创办个体私营合伙企业,广开就业渠道。
③通过大量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增长。
为了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其优化配置,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
第三,建立适度的失业保障体制。
根据自然失业理论,就业水平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所决定的。
从现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不难发现,充分的社会保障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缓解了社会矛盾,保证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建立多层次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是规避风险、减少社会震荡、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证。
所以,在解决失业问题时不仅需要采取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社会和文化各方面政策的配套。
目前我国推行的再就业工程是以政府劳动部门为主推动的,在治理城市失业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长期看,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劳动力培养,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的战略性措施。
2.请对失业进行经济学解释。
答:西方学者使用微观经济学的供给一需求分析框架对不同类型的失业加以解释。
见图9.5。
图中,横轴为劳动力数量,纵轴为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率。
曲线DD为劳动需求曲线,曲线SS为劳动供给曲线。
图9.5(a)描述的是竞争性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一般情况。
市场均衡点在E点,工资水平为W*。
在竞争性的、市场出清的均衡状态之下,厂商愿意雇用接受市场工资水平为W*的合格工人,雇用的数量为N E。
在W*的工资水平上,另有数量为(N*—N E)的工人,他们虽愿意工作,但却要求较高的工资,由于这部分工人不愿意在现行的市场工资率下工作,所以他们被认为是自愿失业的。
在现行工资率下,自愿失业者可能更偏好闲暇或其他活动,而他们可能属于摩擦性失业,也可能正在寻找另一份工作;他们也可能是生产率较低的劳动力,相对于较低收入的工作,他们更愿意享受福利和失业保险。
(a)(b)图9.5 失业的解释图9.5(b)显示的是非出清的劳动市场分析,它用来说明没有伸缩性的工资怎样导致非自愿失业。
一次经济波动使劳动市场工资过高,劳动的价格是W**而不是均衡工资或市场出清的工资W*。
在过高的工资率下,寻找工作的合格工人的数量大于提供的工作职位数。
愿意在工资W**下工作的工人数量是N2,而企业愿意雇用的数量则为N1。
由于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于是出现劳动供给过剩,(N2—N1)表示的是这部分非自愿失业的失业者的数量。
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雇用劳动力时将会提出更严格的技能要求,雇用最有资格、最有经验的劳动者。
15.试述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
答:自从产生失业现象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就对导致失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各个流派在研究失业原因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借鉴这些理论与对策建议无疑对解决我国面临的失业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古典学派是指由萨伊奠基的、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主要代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边际主义学派。
该学派的失业理论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在这种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灵活调整。
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量。
由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一旦出现劳动的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货币工资就会自行调整下降,它所引起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将促使就业和产量扩大,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
当然,充分就业并不排斥两种失业的存在,一是摩擦失业;二是自愿失业,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来的。
摩擦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劳动者流动包括老工人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新老交替过程;人们出于某种原因而放弃原来的工作或被解雇,以及转移到新地区寻找新工作的过程,这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自愿失业是有工作能力的人而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或不愿降低已得的工资而产生的失业。
由于他们所要求的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不可能为厂商所雇用。
这些人只要愿意减少货币工资就能被雇用,整个经济将消灭自愿失业。
同时他们认为任何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的人,不会因摩擦的原因而出现较长时间的失业,所以摩擦性失业同自愿失业一样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两种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
总之,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劳动市场总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的摩擦性失业。
失业和萧条状态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工会和劳动者人为地阻止货币工资的下降。
因此他们认为解决失业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它们自由地降低,通过降低货币工资(在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给定不变条件下)以降低实际工资。
(2)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在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失业问题日趋严重。
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的现实使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而实现均衡的理论不能自圆其说。
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现象。
凯恩斯在这种情况下对古典失业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提出了新的失业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以及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措施。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有效需求就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社会总需求,也就是预期可以给资本家带来利润的社会总需求。
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社会总需求决不会经常必定与社会总供给相等,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存在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有可能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因此,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并不能概括一切失业现象,这说明客观上存在着第三种失业,即非自愿失业。
它是指由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不足以致不足以使生产吸纳愿意工作的人而造成的失业,故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失业)。
这种失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即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也称为周期性失业。
凯恩斯进一步指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