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简介

合集下载

知名作家生平介绍:高尔基

知名作家生平介绍:高尔基

PART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人物评价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 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 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 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 们的浓厚兴趣。在刘易斯的《巴比特》对“刻板的市侩” 的描绘中,可以看到与高尔基的《苦闷的王国》有惊人 的相似之处。在杰克·伦敦和德莱赛的创作中,也可以看 到高尔基诸多方面的影响。
PART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海燕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 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 之意。 此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分成三部分,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 海时的壮丽场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 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 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并且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 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PART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创作特点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 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 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 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 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下面由yjbys就由XX为大家整理的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个人简介中文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外文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别名(字) 马克西姆·高尔基民族俄罗斯职业作家血型O出生日期1868年3月28日逝世日期1936年6月18日国籍前苏联出生地下诺夫哥罗德信仰共产主义人物生平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在俄语中是“苦难、痛苦”的意思)。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

父亲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11岁开始走向“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3年开始过流浪生活。

高尔基从小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他在学校时,成绩很好,获得过最优秀奖,然而贫穷使他只上了两年学。

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的工作,但他始终没忘记过读书,他常常冒着危险找书看。

为了躲避老板的监禁,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

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等处苦读。

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自学,从而掌握了很高的文化水平,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作高尔基早期创作(1892——1899)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浪漫主义作品与现实主义作品并存。

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尚处于艺术创作的摸索阶段;另一方面也与他当时对文艺使命的理解分不开。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生于木匠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等,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

其中剧本《小市民》、散文《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

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教育儿子高尔基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叫马克西姆。

他很小就跟着妈妈侨居在法国巴黎。

马克西姆八岁那年,开始在妈妈的帮助下动手给爸爸写信。

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后终于把信寄走了。

高尔基收到儿子寄给他的信,心里十分高兴。

他赶忙拆开信,一边读,一边笑,情不自禁地夸奖他的儿子是个“好汉”,将来说不定能当作家、诗人。

接着,他给儿子回了一封信。

他以诙谐而又严肃的口吻说:“这封信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宝贝儿?你要自己试着给我写信,并亲自把它寄给我,我会非常高兴的。

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动手来做,不要强迫别人为你着想……”马克西姆读着爸爸的回信,暗下决心:今后不再要妈妈帮忙,一定要学会自己动手写信。

几年过后,马克西姆十一岁了。

他用心回忆自己幼年跟爸爸妈妈去戈巴托甫卡避暑的情景,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寄给了高尔基。

高尔基接到信后,马上又给儿子回信:“你不妨在课外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去练习写作。

给自己讲各种故事,这是很有趣的。

我在你这样的年龄,就这样练习写作,记日记了。

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才成为了作家。

”。

高尔基的简介

高尔基的简介

高尔基的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无产阶级最杰出的代表。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高尔基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尔基的简介高尔基(英译Maksim Gorky,1868.3.28~1936.6.18),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语: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МаксимовичПещков)。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主要著名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海燕》。

高尔基的成就高尔基自幼刻苦学习各种知识文化,他还积极的投身于各种革命活动;高尔基的成就有很多,《马卡尔·楚德拉》是高尔基在1892年发表的处女座,这部作品是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结合。

1895年他还写了《鹰之歌》、《伊则吉尔老婆子》。

他还写了很多现代主义作品,写出了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遭遇,赞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

他在1901年创造了《海燕之歌》这篇著名的散文诗,他塑造了一个不畏惧困难,敢于迎接风浪,搏击海浪的勇敢的海燕的形象;这是一篇鼓励无产阶级斗争的送颂歌,鼓励人们要为了自由去迎接伟大的战斗,受到了列宁等革命领导人的称赞和表扬,这也是高尔基的成就中比较突出的。

高尔基在190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标志着他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他写出的人生三部曲是高尔基从一个慢慢长大的孩子的眼光写起他周围的世界的,他总是对自己的描述不多费笔墨,却让读者能不费心的了解到阿廖沙是个倔强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能看出高尔基对低等人民有着相当大的了解。

高尔基的成就很多,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高尔基还主动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培养了许多文学上的新人。

文学家高尔基是谁

文学家高尔基是谁

文学家高尔基是谁高尔基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文学家高尔基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学家高尔基的简介高尔基(英译Maksim Gorky,1868.3.28~1936.6.18),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语: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主要著名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海燕》。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

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集的短篇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

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

高尔基的人物简介

高尔基的人物简介

高尔基的人物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是20世纪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俄国革命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1868年,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姆诺维奇·佩什科夫(Alexei Maximovich Peshkov),父亲是
木工,母亲是洗衣工人。

他的家庭非常贫困,自幼便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

高尔基在青年时期曾经是一个流浪汉和小偷,但他后来在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他的作品展现了苦难、贫困和社会不公,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期俄
罗斯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人生》、《母亲》等被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他深刻的社会意识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高尔基也是俄国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理论家,他长期致力于为工人和贫苦农民争取权利和利益。

他与列宁等革命领袖有过接触和合作,也曾经是苏联政府的重
要人物。

然而,他对斯大林主义的批评和反对最终导致了他的离开和孤立。

他于1936年逝世,享年68岁。

总之,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俄罗斯文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

前 苏 联 著 名 作 家 高 尔 基
高尔基 (一)前苏联作家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 (Gorkey,Maksim) 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 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代表作:《母亲》 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 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 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的奠基作品。
《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 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 他跟随脾气暴躁的、 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 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 光。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 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 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 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 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 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小阿辽莎的童年生活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 小阿辽莎的童年生活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 的生活” 的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地讲出来的 一个悲惨的童话” 在叙述童年生活的过程中, 一个悲惨的童话”。在叙述童年生活的过程中,几乎阿辽莎遭遇的每 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都会引起他一种意识的觉醒, 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都会引起他一种意识的觉醒,这在作品中的表现 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都紧随一句或一段阿辽莎的哲理性的语言。 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都紧随一句或一段阿辽莎的哲理性的语言。 在高尔基的笔下,阿辽莎的生活是出身于下层人民的一些有卓越才华 在高尔基的笔下, 的人的生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和意识的成长。 的人的生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和意识的成长。 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着力 刻画了阿辽莎、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 刻画了阿辽莎、外祖父、外祖母这三个人物。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简介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简介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简介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下面由yjbys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尔基个人资料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个人简介中文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外文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别名(字) 马克西姆·高尔基民族俄罗斯职业作家血型O出生日期1868年3月28日逝世日期1936年6月18日国籍前苏联出生地下诺夫哥罗德信仰共产主义人物生平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在俄语中是“苦难、痛苦”的意思)。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

父亲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11岁开始走向“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3年开始过流浪生活。

高尔基从小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他在学校时,成绩很好,获得过最优秀奖,然而贫穷使他只上了两年学。

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的工作,但他始终没忘记过读书,他常常冒着危险找书看。

为了躲避老板的监禁,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

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等处苦读。

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自学,从而掌握了很高的文化水平,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作高尔基早期创作(1892——1899)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浪漫主义作品与现实主义作品并存。

一方面反映了作家尚处于艺术创作的摸索阶段;另一方面也与他当时对文艺使命的理解分不开。

高尔基的简介10字

高尔基的简介10字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佩肖科夫(Alexei Maximovich Peshkov),生于1868年3月28日,逝世于1936年6月18日,是俄国著名的作家、剧作家,被认为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以下是高尔基的主要生平经历和成就:1. 早年生活: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一名木工。

由于家庭贫困,他早早辍学,开始在各类工作中谋生。

他的早期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他对社会不平等和劳工阶级的命运产生浓厚兴趣。

2. 文学生涯:高尔基的文学生涯始于1892年,他开始以笔名“高尔基”(意为“苦行僧”)发表小说。

他以《儿童们》、《我的大学》等作品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他的作品主题涉及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描绘了他们的艰辛、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母亲》:1906年,高尔基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之一《母亲》。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位普通妇女的奋斗历程,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公正的渴望。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关怀。

4. 革命时期:高尔基是俄国革命前夜的重要人物,他支持并参与了1905年和1917年的两次俄国革命。

他的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具有强烈的社会和政治色彩,成为鼓舞人心的革命文学的代表。

5. 苏联时期:高尔基在苏联成立后继续活跃在文学和政治领域。

他成为苏联文学界和文学联盟的领导人之一。

然而,随着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文学审查加强,高尔基与政府发生矛盾。

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性,但在政治上仍然受到了限制。

6. 逝世:高尔基于1936年逝世,享年68岁。

他的逝世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可能是被政府迫害致死的。

然而,确切的死因至今仍存在争议。

马克西姆·高尔基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对人性的关怀和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而为人们所铭记。

他的作品不仅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国际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简介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简介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高尔基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高尔基生平简介玛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非常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868年,高尔基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三岁丧父,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居住。

高尔基十一岁的时候便开始独立谋生,曾做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公认等活,1883年开始流浪,曾在喀山参加过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后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获释后仍受监视。

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

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方面,创作了散文诗《海燕》、剧本《小市民》、《在底层》等。

俄国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在美国时期,高尔基创作的《母亲》与《仇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这两部作品成为了俄国出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1921年,高尔基因病出国就医,在意大利居住了八年,期间一边养病,一边创作,发表了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与特写《列宁》,完成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1928年,高尔基回国,1931年,定居莫斯科,1934年,高尔基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高尔基是个怎样的人首先,高尔基的写作能力是不容置疑的,高尔基毕生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去创作,大部分都宣扬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赞扬了工人阶级,并且大部分的作品都得到了列宁同志的高度赞扬。

由此可见高尔基的写作水准和他的思想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都是值得称赞的。

可是再睿智聪颖的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高尔基晚年突然信奉了造神说,遭到了列宁同志的批评。

高尔基的简介

高尔基的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亚历山大·马克西莫维奇·佩索克(Alexei Maximovich Peshkov),俄罗斯作家、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誉为“工人作家之父”。

他的作品主题涵盖社会现实、人性、自由、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是20世纪初期俄国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

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和祖父母靠着打鞋和卖鞋底为生。

高尔基在孩提时代就开始在各种低收入的工作中努力谋生,例如当过钦差大臣的侍卫、油漆匠、搬运工、水手和铁路工人等。

他的职业经历不仅深刻影响了他的作品,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贫穷和社会的不公。

高尔基的文学生涯始于1892年,他的第一篇小说《什么人》发表在一家地方报纸上,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此后,他在俄罗斯和欧洲各地写了大量小说和戏剧,代表作包括《母亲》、《暴风雨》、《太阳的孩子》、《小市民》、《临门一脚》等。

1.《临门一脚》(1898)这是高尔基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卖艺者的故事,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人性和社会问题。

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视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一。

2.《卡斯廷和阿克希》(1902)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个男孩的故事,他们来自贫困的家庭,为了生存而在俄国社会中摸爬滚打。

这部小说描绘了人性中的美好和丑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和不平等。

《母亲》(1906)这是高尔基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帮助儿子参加革命运动而被迫与儿子保持距离,并最终接受了儿子为革命而牺牲的现实。

这部小说是高尔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它被视为对母爱和家庭价值观的讴歌,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4.《太阳的孩子》(1915)这是高尔基的自传小说,讲述了他从童年到成年的故事,揭示了贫苦人民生活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展现了高尔基对自由、民主和人类尊严的追求。

著名作家高尔基简介

著名作家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1868―1936年)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代表作《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高尔基“是‘底层’的代表者,是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

他只上过2年学,完全靠自学成才。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生平: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

他的父亲是木匠。

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872年高尔基4岁时丧父。

1879年他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

1884年流落到喀山。

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1889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

1895年发表浪漫主义作品《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

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1901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

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

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高尔基童年简介

高尔基童年简介

高尔基童年简介高尔基童年简介一、出生背景1、高尔基是俄罗斯作家及公众政治家、19世纪“新浪潮”思想领袖之一,于1868年7月31日出生在俄国伊夫林艾卡尔(Yuryev)县斯梅罗维茨(Smolensk)的平民家庭,是一个农村家庭。

2、他的父亲是普鲁斯特领主伊万·阿尔马耶维奇·高尔基,曾经服役过俄罗斯皇家陆军,母亲是贝尔瓦及维茨女伯爵内塔尼娅·亨利娜·杨•迪斯多夫,曾经是内塔尼娅·路佩诺娃伯爵夫人,由其祖母包养大,母亲情感丰富,是他童年最关爱的亲人。

二、童年环境1、除他的母亲以外,高尔基大部分时间是与叔叔姨夫和婶婶一家度过,他叔叔斯博津是一位俄国公务员,一家人生活贫困,一直渴望达到高度的文化素养。

2、高尔基接受过蒂姆拉补童时,蒂姆拉对他的认可和激励让他认识到“勇气”,更加热爱生命,他也受到小乡村生活的熏染。

高尔基的童年多受保加利亚和西班牙民谣的影响,从而让他的兴趣更深地投入到文艺艺术上。

三、童年获得教育1、他从六岁就开始正式接受教育,在蒂姆拉补童时他接受了西班牙文化、宗教历史及俄国古典文学的学习。

2、在十一岁时,他成为耶路撒冷前犹太教学校的学生,学习西班牙文、犹太语、世界历史等科目。

之后他和祖母从伊夫林艾卡尔迁到在莫斯科廷斯金斯加多(Tverskaya St.)的居住区,也就开始了他的文艺与政治学习之旅。

四、童年杰出成就1、他非常聪明,能够跟上老师指定的课程,随后他考取了莫斯科大学社会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在莫斯科大学完成了相关课程学习,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赞扬,闻名全俄。

2、当时,他在读书时出版了《俄国真实历史》,谱写了一部客观中立的历史书籍,曾受金卡伊尔的赞誉,为此赢得了俄语文学奖;当时莫斯科的众多作家也羡慕不已,并建立了“高尔基赞歌”。

五、童年感受1、高尔基的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他的童年经历使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具备卓越的智力,强烈的自尊心,他所面对的琐碎细节总是令人娇气。

高尔基的简介资料

高尔基的简介资料

高尔基的简介资料
高尔基(1868年11月4日-1936年9月11日),原名古久里·莫尔金·高斯拉夫·高尔基,俄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有“20世纪文学之父”等称号,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

他的家庭和学习环境中接触到俄国民族文化的影子,他的青年时代受到俄国历史传统及东欧文学的影响,借鉴传统形式、语言和文学精神,历史感强烈,文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大都表现了当时俄国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色,涉及历史、宗教两大主题。

作品创作思想开拓者,思想活跃,知识渊博,具有多方面的视野,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年代,也是俄国人民的骄傲。

在文学实践中,高尔基深入社会底层,直接感受社会的现实世界,关注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探索实践的过程,从社会实践中探索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以及社会破裂与转型的可能性,以强烈的社会关怀和反思精神,构建了一个思想改变世界的时代背景,并在此过程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著名作家高尔基生平简介

著名作家高尔基生平简介

著名作家高尔基生平简介高尔基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同时他也是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作家高尔基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高尔基简介高尔基生平介绍中提到他早年丧父,跟随母亲去外祖父家寄居。

1892年以笔名高尔基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1898年高尔基生平首部作品《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

引起国外广泛关注,在其早期作品中既有浪漫主义也有现实主义,特别是他创作的海燕形象。

20世纪初高尔基转向戏剧,以直接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1905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并同列宁相遇。

1906年高尔基写出《母亲》和《仇敌》两部最重要的作品,使他的创作到达最高峰。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发表错误作品长篇小说《忏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

1928年回国目睹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景象,热情高涨。

晚年除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文章外。

高尔基的生平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主席,1936年6月18日病逝。

高尔基的生平是在列宁和党的培养下、教育下、不断进步,努力攀岩无产阶级文化艺术高峰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他一生经历了从无产阶级革命兴起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代,通过他的创作,无产阶级斗争在第一次得到生动、深刻、正确的反映。

在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基是其他文学家不能比拟的。

高尔基的原名高尔基原名是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幼年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跟着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高尔基年少时就出去做学徒、搬运工,后来又开始过流浪生活。

他从小就喜欢学习,在学校时成绩优异还获过奖,却因为家里贫困只上了两年学。

之后他四处流浪却从没忘记读书,常常冒着危险去读书,晚上躲着老板用烛盘里的剩油来读书。

实在找不到油时他就在月光下看书,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高尔基为自己打下了文学基础。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Maksim Gorky)是俄罗斯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政治活动家。

他的真名是艾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佩舍科夫(Aleksey Maximovich Peshkov),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罗曼诺夫卡村,位于俄罗斯帝国维亚特卡地区。

高尔基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他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

这导致了他的童年艰难和贫困。

他在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的母亲是一个鼓励他读书的人。

他对阅读充满了热爱,并从早期就开始创作文学作品。

年轻时,高尔基经历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工作,从铁路修理工到船夫。

他的这些经历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的重要素材。

他关注社会问题,并在他的作品中揭示了贫穷、不公正和劳动阶级的困境。

高尔基第一次引起文学界的注意是通过他的短篇小说集《车站儿子》(1902年),这个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个集合描述了工人和低下阶层家庭的生活,揭示了他们的痛苦和挣扎。

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母亲》(1906年),这个故事以一个母亲为中心,讲述了她为了儿子的幸福而为自由和正义而战的故事。

这个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高尔基成为了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高尔基的作品通常展现了他对革命运动的支持和对社会改革的热情。

他积极参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并与列宁和斯大林等知名领导人有着深厚的关系。

他是一位狂热的社会主义者,认为文学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然而,高尔基也面临着来自沙皇政府的迫害和压力。

在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他被捕并被定罪,但由于公众的抗议和国际的干预,他最终被释放。

高尔基于1936年6月14日去世,享年68岁。

他的去世被认为是对苏联文学界和政治界的重大损失。

尽管他的一些政治观点在后来的年代引起了争议,但他的作品仍然对俄罗斯文学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尔基通过他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劳动者和贫苦人民的生活,他的文学风格直接、坚定地呼吁社会公正和改革。

他的作品不仅对俄罗斯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全球文学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尔基生平简介

高尔基生平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 阿列克谢·马克西耶维奇·彼 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生 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 基城)。父亲是木工,在高 尔基3岁时去世。高尔基后 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1 岁开始走向“人间”,曾当 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 等。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 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 子秘密学习小组,1888年 开始过流浪生活。

1922年高尔基出国养病,病中完成长篇小说《阿尔达 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1928年回国后,目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景象,热 情高涨。晚年除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 文章外,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925——1936)。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 当选为主席。 1936年6月18日2点30分,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68 岁。他的死亡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

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第一部短 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和《鹰之歌》是出色的作 品。 1898年,他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引 起国内外广泛注意。在其早期创作中,既有浪漫主义作品,也 有现实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 的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 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 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切尔卡 什》《奥尔洛夫夫妇》《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 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主要批判资产 阶级世界和市侩的卑鄙龌龊,同时也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 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 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 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高尔基个人简介

高尔基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高尔基[1](1868.3.28―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俄语: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原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英语:Maxim Gorky),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俄语: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英语:Nizhny Novgorod)。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

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其中包括《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

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

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

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

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尔基(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语:МаксимГорьки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着名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海燕》。

生平经历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今俄罗斯)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在俄语中是“苦难、痛苦”的意思)。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

父亲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

高尔基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11岁开始走向“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3年开始过流浪生活。

高尔基从小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他在学校时,成绩很好,获得过最优秀奖,然而贫穷使他只上了两年学。

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的工作,但他始终没忘记过读书,他常常冒着危险找书看。

为了躲避老板的监禁,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

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等处苦读。

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自学,从而掌握了很高的文化水平,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作品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

高尔基的成名作为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成为世界无产阶级作家描述个人成长,奋斗经历的经典作品。

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

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他(高尔基)又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1901年他亲自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并创作了着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

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

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

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

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童年》和《在人间》(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

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

1925
年回国之后,从1931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着《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尔基之死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高尔基晚年的沉重打击。

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

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生命最后两年,高尔基完全成为政府的驯服工具,他不倦地颂扬斯大林,可是后者对他已毫不在意。

他建议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恶魔》,《真理报》立刻发表一个御用文人的文章批判他犯了“自由主义”。

甚至,高尔基看不到报纸,克格勃有几次还专门为他印了一份报纸,高尔基纪念馆就保存着这样一份报纸。

高尔基想去意大利旅游,但得不到批准。

他被锁入囚笼。

表面上他的名声仅次于斯大林。

作家什喀帕在回忆中,谈到高尔基绝望地喃喃自语:“我实在太疲倦了。

好像他们把我圈在篱笆里,我走不出去。

我落在陷阱里。

进退不得!我不习惯这种生活……”高尔基在克里米亚的别墅度过最后一个春天。

法国作家安德列·马尔罗去那里访问他。

在苏联秘密警察总部保存的巴贝尔审讯档案证辞中,提供了此次会见的细节。

马尔罗问高尔基,苏联文学现是否正处于衰落阶段,高尔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时《真理报》正在批判什柯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形式理论,以及萧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高尔基非常关心,他不同意那些批评;他心情抑郁而孤独,多次说有人不许他回莫斯科,去从事他热爱的工作。

雅果达和克鲁奇科夫安排一些行迹可疑的女人和高尔基一起彻夜纵酒狂欢,直到高尔基昏昏睡去。

克鲁奇科夫控制了高尔基的日常生活,那些来访者都得经他挑选,使高尔基只能见到雅果达秘密警察圈子里的人物和一些文化骗子。

这位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之死,官方的解释是一桩罪恶的谋杀,是托洛茨基右派集团庞大阴谋的一部分,由布哈林、里科夫、雅果达以及托洛茨基等人直接操纵,阴谋在于推翻斯大林政权。

连他的死也被斯大林用来大做文章。

高尔基死后,他的房子被彻底搜查,而且不只一次。

他的秘书克鲁奇科夫被捕时,秘密警察甚至把土豆一个个切开,寻找他们需要的材料。

高尔基的可悲命运,耐人深思。

他顺从于斯大林政权,享受最高的名誉和地位,却付出一个知识分子最高的代价——人格的丧失和良知的扭曲。

他参与残酷,宣扬虐杀,既是虐政的受害者,也成为虐政的工具。

高尔基童年故居至今仍完好保留着,并已辟为作家纪念馆,当地人依高尔基原姓亲切地称其为“彼什科夫小屋”。

他是个很伟大的人,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向他致敬。

腐败问题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到莫斯科访问,惊讶地发现连“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也置身于深深的特权腐败之中,在金碧辉煌的别墅里,为高尔基服务者多达四五十人。

罗曼·罗兰感慨道:“身为国家与民族卫士的伟大共产党人队伍与其领导者们,正在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变成一种特殊的阶级。

……而人民则不得不依然为弄到一块面包与一股空气(住房)而处于艰难斗争的状况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