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学基础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2、教育的三种基本要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53、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獐,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7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5、论述教育的起源?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神话起源学: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

2)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3)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10-116、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11-127、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学校将发生一系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华与教育的本土华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13-15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段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须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化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分类:一般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等
二、教育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
1.教育学的学科起源:古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的渊源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人本教育理论、发展教育理论、社会形成理论等
2.教育学的重要学派与代表人物:杜威、弗洛姆、斯金纳等
四、教育学的核心概念
1.教育的定义、目标和任务
2.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和多元化教育
3.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
4.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
五、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1.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
2.教育学的研究技巧: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六、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
2.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七、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2.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3.教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与取向
1.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阶段和特点
2.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对策
九、国际教育发展与比较教育研究
1.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2.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十、教育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1.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
3.教育创新与教育
4.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应用
以上是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的全套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教育学部分复习资料

教育学部分复习资料

1.教育学以人的教育为其研究对象,最初是作为关于儿童和青年的科学而产生的,研究对各种年龄的人进行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是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它是复杂多样的。

3.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

4.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5.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它一方面从教育科学的其他门类和方法里吸取营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教育科学的其他门类和方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6.哲学是教育学的基础,教育学是哲学的具体应用。

7.探讨教育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其最根本意义是要对教育学作哲学的思考,从而提高教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

8.现代教育学在宏观上需要经济学为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9.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0.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和发展心理学1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产生:1、人大脑的发展;2、文字的产生;3、教育内容的丰富;4、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仅仅是以某种教育思想的形式,与当时的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尚未从其他科学中分化出来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论著中。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论语》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最新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

最新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

最新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教育学基础是考研教育学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最新的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最新的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一、教育学基础的题型分析教育学基础考试主要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

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考查考生对于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简答题则要求考生对于教育学基础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最新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梳理1.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任务-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实践- 社会认知理论与教育实践- 智力与智力发展- 学习动机与教育实践3. 教育社会学- 教育与社会关系- 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与社会冲突4.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 - 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经济发展5.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法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6.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教育技术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根据自身情况和考试时间安排合理的复习计划- 分配好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注重重点与难点的攻克2. 细化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 将教育学基础的重点概念、理论整理成知识框架图,理清概念与关系3. 多做真题,掌握考点- 教育学基础的考点通常比较固定,通过多做历年真题,把握考点和出题规律4. 积累案例,提升分析能力- 教育学基础的简答题通常需要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积累案例,提升分析能力5.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休息- 避免长时间的紧张复习,合理安排时间间隔,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身心健康四、参考资料推荐- 《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指导与题库》- 《教育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指南》- 《教育学基础与案例分析》以上为最新的教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4、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5、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6、发现教学法:布鲁纳提出,又称假设法或探究法,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和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7、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8、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二、简答:1、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展、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过程。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3. 元教育学是以教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4.梅伊曼、拉伊是实验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二、判断题1.从词源分析,中文中“教育”一词意思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培养(灌输),强调外塑。

(×)2.从词源上分析,西文中的“教育”一词含有“内发”、“启发”之意。

(√)3.自然界、动物界对人的影响不能称之为教育。

(√)4.师傅带徒弟,师傅什么也没教,但徒弟很机灵,在看师傅做的过程中学到了师傅的技艺,这也是教育。

(×,6)5.纯粹的身体影响不能称之为教育。

(√,7)6.教人偷盗、教人诈骗、教人说谎,也是教育(教唆)。

(×,7)7.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有目的实现的功能,隐性功能则是主观愿望之外产生的意外结果。

(√)8.工具论认为教育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工具而存在的。

(√,23)9.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25-26)10.布鲁纳(布雷钦卡)是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37)三、单项选择题1.教育起源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是哪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 B )A.神话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2.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这是哪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 C )A.神话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D )A.勒图尔诺B.达尔文C.沛西·能D.孟禄4.原始社会的教育处于( A )阶段。

A.非形式化教育B. 形式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现代化教育5.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处于( B )阶段。

A.非形式化教育B. 形式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现代化教育6.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的依据是( B )A.教育作用的对象B.教育作用的方向C.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D.教育作用的内容7.( A )将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节重点(考试通过-超有效)

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节重点(考试通过-超有效)

教育学复习资料--各章节重点(考试通过-超有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教育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问题.教育的对象:不限于青少年,也包括幼儿、特殊儿童(主要是缺陷儿童)以及成人。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教育学的创立于16世纪—18世纪。

简述教育学创立的体系(标志):①对象: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其体系;③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④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⑤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创立的条件(1)来源于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3)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4.教育学的发展:形成多种流派.①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强调定量研究②文化教育学:狄尔泰等;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③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④制度教育学:乌里、瓦斯凯等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⑥批判教育学:鲍尔斯5.当代教育学的特征(发展趋势)(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6.谈谈你对学习研究教育学重要意义的认识。

(P25-27)答:学习研究教育学重要意义在于:1、能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

2、能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能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4、能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教育学基础复习重点1

教育学基础复习重点1

一、“教育”的定义。

1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教育(狭义):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主要指学校教育。

3本课程的定义: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三要素及其联系1·教育者2·学习者,3·教育影响.三者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教育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历史发展和创立1·古代教育古代学校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以文法学校、修辞学校等古典学校为主;学校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古代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道德或政治的教化;课程内容主要是一些古典学科;教学方法强调严格的纪律和严酷的体罚;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化教学为主,没有严格的班级及学年区分;劳动人民基本上被排斥在古代学校教育体系之外2·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

该书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

3·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学生在学校重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足: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忽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

4·代表人物,观点(1)、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2)、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教育学的诞生(3)、1803年,康德的《康德论教育》。

(4)、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基础复习

教育学基础复习

教育学试题类型一、单项选择:13-15题,每题1分二、名词解释:4-5个,每个3-4分;三、简答题:3-5题,每题5分;四、辨析题:2题,每题6分;五、论述题:2题,每题10-15分;六、实例分析题:1题,13-14分;满分100分。

教育学基础复习(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概念1、教育42、教育学5二、问题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20-21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2-24三、知识点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10、112、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作品。

113、19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17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5、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86、洛克的《教育漫话》。

18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0第二章教育功能一、概念1、教育功能31二、问题1、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的区别。

312、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363、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7-384、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50-51第三章教育目的一、概念1、教育目的592、德育863、智育874、体育875、美育87二、问题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60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83第四章教育制度一、概念1、教育制度942、终身教育973、学制994、义务教育114二、知识点1、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

1022、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083、我国正式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08-109第五章教师与学生一、概念1、教师1182、师生关系143二、问题1、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容。

125-1262、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1313、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

134-1354、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49-150第六章课程一、概念1、课程1552、课程目标1613、课程标准1634、学科课程1645、活动课程1656、核心课程167二、问题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別。

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复习提纲
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 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 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 果。
(名)功用性目的: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 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 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
1.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① 教育目的的内涵(名)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实现的结果。反映着办教育的
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 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整体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 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 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本位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要根据社会的要求, 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具人。
个人本位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就是要根据人身心发 展的要求,促进人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 教育功能的释放(了解) 包括两个环节:产品(人才产品和文化产品)社会的输入;产品社会的
利用。 受到外部社会因素和教育产品本身的影响,因此要提高释放效益,一要提 高教育产品自身素质,二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负向功能)
① 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和心里 问题的大量出现。
② 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管得过宽、过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造性培 养。
③ 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因此,应克服和矫正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要做到: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1.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2.教育这个子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5.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夸美纽斯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

6.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7.英国哲学家洛克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比较大的影响。

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的研究结果。

其基本观点是: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段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到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学基础复习材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材料

1.你对教育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教育,这些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作为一种过程二是作为一种方法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但这并不是对教育系统化、专门化的定义,给教育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理性认识的开始。

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一个是个人的角度。

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其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的某些属性,但是都有各自的缺陷,从社会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而且广义的定义过于宽泛可以看成是生活的同义词,狭义的又犯了循环主义的毛病。

从个体角度来对教育下定义容易忽略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影响并且使教育的外延过于宽泛。

较为准确的定义是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其描述了教育的实践性与目的性其次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耦合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体化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的动力性。

教育有三个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2.《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而言,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法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还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是对外开放的必然产物。

教育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家的教育坚持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让本国的教育走向世界,使本国的教育与世界接轨。

教育学最全复习提纲

教育学最全复习提纲

复习(识记、理解、应用)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作。

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讲人、社会、教育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作用。

对环境因素的基本理解。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为什么说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理解社会生产力、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对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讲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哪些功能。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教材P142-143)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四讲教师怎样全面认识教育的劳动特点及其价值?如何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你认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多向的教育交往、完善的能力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特征?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五讲课程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理解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应该如何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如何理解隐性课程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第六讲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什么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上好一堂课所要遵循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一)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层面,还关注教育的实践层面。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1. 教育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即通过学校这一专门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教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品德的过程。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

3. 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经验获得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4.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5.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机构体系的总和,包括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重视人文教育。

教育对象具有等级性,主要面向统治阶级子弟。

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强调死记硬背。

2.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

教育对象逐渐普及,开始面向平民子弟。

教育方法逐渐多样化,强调启发式教学。

3.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以20世纪以来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对象全民化,强调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方法现代化,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育的基本规律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教育学复习要点范文

教育学复习要点范文

教育学复习要点范文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师教育活动、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的复习要点: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征;2.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4.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2.近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3.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教育决定论理论;3.教育发展论理论;4.教育活动理论。

四、社会化与教育:1.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社会化的类型和途径;3.社会化与教育的关系;4.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作用。

五、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学习与教学的心理过程;3.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4.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六、教育社会学: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4.教育的社会差异和不平等。

七、教育方法学:1.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征;2.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3.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4.教学评价与教学改进。

八、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1.教育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教育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教育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4.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

九、教师教育学:1.教师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教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3.教师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教师教育的评价与改进。

十、教育行政管理学:1.教育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任务;2.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与管理;3.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与实施;4.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估与改进。

以上是教育学的复习要点的一部分,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个体发展:是指在人的身上发生的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意向和社会素质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 是指在学校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师: 狭义:是指在学校专门履行教育职责的人员社会本位论:指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教育应当服务于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教育目的体系:一般由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等构成。

在这个层次体系中,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到下位层次的课时教学目标是一个逐步具体化的过程,反过来,从课时教学目标到教育方针是一个逐级达成的过程。

个体发展:是指在人的身上发生的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意向和社会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是指按年龄和程度把学生编成一定规模的教学班,教师根据各门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课表对全班学生进行同一进度的集体性的教学。

义务教育:也叫强迫教育,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及安排。

二( 填空选择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书院。

学校教育诞生于奴隶社会,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六艺”19世纪60年代起,德、英、美、法、日等国纷纷建立工科大学标志着近代大学教育的诞生.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

赫尔巴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普通教育学》最早提出普及教育思想并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可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教育的主要社会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教育的文化功能:一(传承和选择文化的功能:二(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是古代西方的雅典教育教育目的的性质和主向由科技发展决定的。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是卢梭。

形式教育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官能心理学。

学生的权利:一.生存的权利;二.安全的权利;三.受遵重的权利;四.受教育的权利。

目前,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正处于多元化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颁布的。

教育的机制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把教育明确地划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的第一人是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塞。

我国学校的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类型总的来说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教学进程是教案的基本部分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因材施教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义务教育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义务教育入学年龄6周岁,教育法95年颁布,教师法93年颁布。

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2.选择作用。

3.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

三( 简答题教育功能的特征答:1.客观性。

任何系统都有其功能,只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存在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问题。

自然生物界和社会中的各系统都呈现这个趋势。

2.整体性。

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教育功能中的各种效应总是相互关联并综合地产生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其整体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有其整体性。

3.层次性。

教育功能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从作用对象来看,可将教育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

直接功能是在具体教育过程直接表现出来的教育作用,间接功能则是产生在教育过和之外的由直接功能引起的效果。

4.迟效性。

教育功能的迟效性既体现在个体功能上,也体现在社会功能上。

从个体功能来看,个体对于教育所提代的外部影响需要经历一个吸收、消化,从而向自身素质转变的过程。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答: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

一(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的年龄特点。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发展的个别特点。

3.遗传素质本身具有可塑性。

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给出了一定的限制。

2.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的方向。

2.教育对人的影响系统而且全面。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3(学校教育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的指导。

教师对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活动及受教育者身心变化的规律的掌握更为深刻与娴熟。

4.学校教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基本特点:1.学生是能动的人。

2.学生是发展的人。

3.学生是完整而独特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德育的内容指的是学校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论、观点、原则和规范。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2.社会公德教。

3.爱国主义教育。

在当肖,我们应该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

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是中国现代化成就的教育。

四是中国国情的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5.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在结构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是均衡性。

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的比重。

2.是综合性。

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3.是选择性。

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途径的意义:1.教育途径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教育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3.教育途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节好课应该符合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具体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组织严密。

4.教学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学生积极性高。

课堂教学优点与不足。

答:优点1.教师按照一定的上课时间表,有计划地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有利于扩大受教育面,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2.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3.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减轻疲劳。

4.把年龄和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在集体组织形式中进行学习,易于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局限性:较难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于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学习活动脱离实际。

课外活动的意义表现在:1.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激发求知欲、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个性特长。

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4.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

教育制度的特点:1.是强制性。

作为教育体系和相应的规范或规定的有机综合体,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强有力的教育法律体系的支持保障。

所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它独立于个体或某些部门之外,并对个体或部门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作用。

2.是客观性。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决定的它的客观性。

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3.是时代性。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教育制度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文化、人口等的制约,所以它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发展状况的教育制度。

终生教育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是全民性。

是指终身教育是为了一切人的教育,它意在使所有民众都能平等地受教育的机会。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都要终身接受教育。

2.是终生性。

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突破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框框,把教育看作是人从出生到死亡而贯穿于人的一生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谁不继续学习,谁就会被社会淘汰。

人的教育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个终生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

3.是多样性。

人的生活在其一生中是多样的和丰富多彩的,作为与引相适应的终身教育来说,也必须是多样化的。

终身教育既包括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校外的一切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4.是灵活性。

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重视学习者看成主发展。

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学习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学习者可以自主地从多种内容和方法中进行选择,充分体现出终身教育的灵活性。

终身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推进终身教育。

2.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3.鼓励个人积极参与。

四:论述题关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各种认识?答:一.以往的观点1.教师中心论。

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

这种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系统书本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内部关系,有其合理性。

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人格,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2.学生中心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村威。

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则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儿童经验、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但结果表明,过分注重学生经验会导致学生不能系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效率较低。

不过从此以后,主体性教育、创造性教学、发展教学等却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今天的争论在新的理论背景下,两者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表现为:即重视成人、教师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教育理论界关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

2. 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3.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际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说。

4.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5. 复合主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