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2)
卢梭社会契约论讲解
L/O/G/O
谢谢!
(4) 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 的。任何人不能侵犯和动摇它,主权也不可能按受 任何权力的支配和约束。
主权:公意的运用和体现
1、主权不同于行政权 行使主权的是主权者,行使行政权的是政府 主权制定法律,行政权执行法律 主权高于行政权,主权者高于政府官员
2、主权的特点 至高无上 、不可代表 、不可分割
1.公意即人民的共同意志
2.公意永远正确
“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3.公意可以通过投票来发现
“当人们在人民大会上提议制定一项法律时,他们向人民所提问的,精确地说, 并不是人民究竟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这个提议,而是它是不是符合公意…… 每个人在投票时都说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于是从票数的计算里就可以得 出公意的宣告。因此,与我相反的意见若是占了上风,那并不证明别的,只是证 明我错了,只是证明我所估计是公意的并不是公意。”
“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 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三种本质上不同的意志
个人固有 的意志
只倾向于 个人的特 殊利益, 毫无地位
全体行政 官的共同
意志
团体的意 志,个别 的 ,极其 次要
人民的意 志或主权 的意志
公意,主
导的,唯 一规范
公意(general will)理论
主权:公意的运用和体现
主权的性质
(1) 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公意的运用,是 国家的灵魂和集体的生命,主权只能由人民来掌握。
(2)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公意的体现,公 意是一个整体,一旦被分割,公意便不存在,主权 也失去了。
解读《社会契约论》
解读《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
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他从人的本性出发,对个人、社会、政府的权利,政府的形成、运作和一系列制度,国家的形成、兴盛和衰亡等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是一本值得我们去研究的经典巨著。
一、卢梭生平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一出生就与贫困和磨难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12岁在法院学习被书记官辱骂并赶出事务所;14岁学雕刻因不堪师父的惩罚和折磨弃职逃走;16岁离开日内瓦开始了他13年的流浪生活;17岁得到华伦夫人的资助去都灵当过仆役,以后又去巴黎谋生。
在巴黎,他见到遍地垃圾的小路、丑陋污秽的房舍,一片肮脏和贫穷的景象,加深了他对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的同情和对压迫他们的人所抱的不可遏止的痛恨。
32岁时卢梭担任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又因与大使意见不和辞职回巴黎。
1763年,卢梭的《爱弥儿》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
但是,法院下了通缉令,下令焚烧这部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卢梭且扬言要烧死他。
此后,他四面楚歌,流亡多个国家。
官方的迫害和严重的疾病导致他脾气暴躁和高度神经质。
直到1770年法国当局宣布赦免他以后,他才回到巴黎,在一间可怜的小房屋定居下来。
八年后,67岁的卢梭结束了他悲惨而战斗的一生。
二、卢梭时代的社会背景。
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卢梭的时代是一个极端的、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最高峰并开始转向没落的时代。
在政治上,法国专制君主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实行个人独裁统治;在思想上,法国专制君主从精神上束缚和奴役人民,鼓吹蒙昧主义,仇视真理,鄙视知识,摧残文化,禁止一切进步思想的传播;不公平和腐败的税制迫使当时贫困的农民奋起反抗,并成为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军。
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势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18世纪法国是封建专制社会处于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政治大动荡的时代。
卢梭的政治法律思想正是适应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一切都面临变革的需要而诞生的。
《社会契约论》课件
写作背景
18世纪
欧洲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资本主 义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衰落以及思想 文化的激荡都在这一时期交织。
法国大革命前夕
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盛行,卢梭 目睹了贫富悬殊、阶级压迫和民族危 机等社会问题,开始深入思考国家和 社会制度的根源。
作品影响
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对世界民主运动的影响
《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以人民主权为 核心的政治哲学思想,成为现代民主 制度的基石,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政治 家和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民主政治的基石
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 础,强调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授
权。
限制政府权力
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权力是有限 的,必须受到制约,以保护人民
的权利和自由。
推动法治建设
社会契约论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主张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
保障人民的权利。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契约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强调各国之间的合作和 共同利益。
国际法的地位
社会契约论认为国际法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保障各 国的权利和利益。
跨国合作与全球治理
社会契约论主张通过跨国合作来实现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社会的和 平与发展。
05
社会契约论的当代意义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03
抽象性
社会契约论的抽象性和假 设性较强,难以完全适用 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
忽视历史和现实
社会契约论在某种程度上 忽视了历史和现实中的政 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政 治制度的影响。
个人主义倾向
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体的权 利和自由,可能导致对集 体利益的忽视,具有一定 的个人主义倾向。
第2课欧洲启蒙运动
第2课欧洲启蒙运动第2课欧洲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启蒙运动的含义:(1)启蒙,法语意为“光明、智慧”;(2)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光明、智慧的时代,即“挣脱朦昧,破除迷信,追崇自由、平等、民主”,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2、兴起时间:17世纪、18世纪;3、兴起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①资本主义广泛发展,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严重障碍;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结束旧制度,首先须做好舆论准备;(2)自然科学迅猛发展,解放了思想,要求进一步挣脱封建迷信的束缚;(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理性”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4、基本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①理性的阳光:指启蒙思想,核心是“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②现实的黑暗:指封建制度,主要是教会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实质: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
☺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2)批判: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等级制度;(3)消灭: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4)追求:追求政治民族、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启蒙思想的核心)(5)确立: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一整套政治构想。
5、基本认识:(1)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反封建斗争;(2)启蒙思想是以人权代替神权、以法制反对专制、以科学反对愚昧;(3)启蒙运动实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英国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起、时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2、代表:☆霍布斯:最早的启蒙思想家(1)代表作:《利维坦》;(2)观点:①主张按社会契约立国;(最早提出)②认为君权民授:☼人民应绝对服从君主,不可反悔;☼不反对君主专制,☼承认专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的财产;③主张世间无神,却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3)评价:①霍布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有利于启蒙思想的形成;②霍布斯的观点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③霍布斯的思想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如: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1)观点:①国家职能:认为按契约立国蝗目的在于保护私有财产;②政权形式:☼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分权学说立法权——议会;君主行政权外事权(2)评论①洛克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②洛克思想修正和发展了霍布斯的观点;※点拨:洛克与霍布斯思想的异同(1)相同:①都主张社会契约立国;②反映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要求;(2)不同:①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②洛克提出君主立宪制;三、法国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中心高涨1、主要条件: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异常尖锐(1)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2)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3)封建统治出现全面危机;(4)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冲击旧体制;2、杰出代表:☆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1)主张信仰上帝,保留宗教;①名言:“如果没有上帝,那么也要捏造一个出来。
2019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1.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他又一个著名的观点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生而平等 D.信仰得救2.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 B.①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
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4.当古希腊各派哲人都醉心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企图穷尽宇宙之奥秘的时候,智者学派却不合时宜地喊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无物存在”的口号。
当时,这些口号反映出( )A.智者学派对哲学本原问题的思考 B.希腊民主政治有一定局限性C.智者学派对“美德即知识”的否定 D.希腊人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5.古希腊人所尊奉的诸神,不过是大写的人,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
这说明古希腊( )A.缺乏神圣的宗教信仰 B.哲学研究以人为主题C.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 D.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6.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D.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7.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
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
这反映了他( )A.提倡有教无类 B.推崇“知识即美德”C.崇尚意志自由 D.反对狭隘民主8.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欧洲近代三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_______2、人文主义最早起源于雅典,(原因: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发展,人的地位提高)3、智者学派代表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4、大哲学家:(1 )苏格拉底:提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知德合一”观点,他使得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 的学问。
( 2 )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学说。
( 3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___ b5E2RGbCAP5、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心是在意大利。
p1EanqFDPw6、文艺复兴的成就:①“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画圣)DXDiTa9E3d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6世纪)导火线是教会出售赎罪券,解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马丁•路德发表“九_ 十五条论纲”。
他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核心);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圣经》和国家权利高于教皇和教会。
RTCrpUDGiT8、主要的新教有: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_____9、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核心是“理性”。
中心是在法国 _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有:①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代表作是《路易十四时代》,主张君主立宪______________ 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天主教会;天赋人权。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其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2020届浙江高考历史(选考2)阶段训练(二) Word版含解析
阶段训练(二)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2.(2017·浙江金丽衢高三联考)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尤为有用之书”。
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A.《明夷待访录》B.《海国图志》C.《孔子改制考》D.《天演论》3.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
洋纱一宗,尤为畅销。
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
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
”这说明()A.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B.本地棉花价廉难销售C.洋纱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4.(2016·9月浙江嘉兴选考评估)近代中国不乏勇立历史发展潮头的新锐人物。
其中,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是()A.李鸿章B.荣德生C.陈启源D.张謇5.(2016·浙江绍兴高一上期末)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
2015年8月,考古队员们对“丹东一号”沉船(黄海海战中清军与日军激战的战舰)中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拼接。
初步拼接后,发现盘子的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出现在眼前。
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正是繁体的“¤¤”字样。
题中的“¤¤”处应该是()A.靖远B.定远C.致远D.经远6.(2016·浙江嘉兴高一上期末)以下是某晚清人物的传记目录(部分):三、黑旗壮大……七、参加中法战争……九、领导台湾保卫战。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邓世昌B.刘永福C.徐骧D.李鸿章7.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西方法律思想史重点
一²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法由神启”——“法由人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正义、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伊壁鸠鲁、斯多葛学派正义与法律、自然法与人定法法治、民主、自由(一)“法由神启”1.法非人定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得:“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复归于它,这就是命的规定。
”自然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对于神来说,一切都是美的、善的和公正的”…“人类的一切法律都因那唯一的神的法律而存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人们可以通过神启知道法律。
“法律是神赐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3.法律在早期与宗教、伦理、哲学相混杂(二)法由人定1.“智者”(诡辩学派)BC5—BC4 宗教与哲学分离“人民的教师”2.“智者”的观点研究重点:人本身、社会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 “人是万物的尺度。
”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标准的立法、司法的思考“人本主义”“国家和法律并非神造,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3.对“智者”观点的评价、分析(1)“以人为本”、“法由人定”,突出了人的作用,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理论基础(2)观点形成的原因古希腊活跃的奴隶制经济下,民主制的发达及个人对城邦生活的要求(一)苏格拉底《对话集》“认识你自己。
”“正义才是法律的灵魂,人们是可以通过理性来把握正义的。
”(二)柏拉图《共和国》The Republic《政治家篇》The Statesman《法律篇》The Laws法律观点:1.《共和国》(1)正义观。
对个人:善良;对国家:每个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启示:法律正义首先指一定的秩序(2)理想国金(统治者)。
银(军人)。
铜。
铁(生产者)2.《政治家篇》“人治是否优于法治?”反思法治的原则3.《法律篇》法治观的集中体现(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伦理学》。
《政治学》。
《雅典政制》法律思想1.法律正义论:平等、中庸“正义”首先意味着“平等的分配政治权利”数量平等数量上相等比值平等按比例分配平等≠平均中庸2.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分配正义:社会成员按比例分配权利义务矫正正义:分配正义被非法行为破坏——法律惩罚——补偿——重新分配3.法治论(1)“法治是良法与守法的结合”—《政治学》(2)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原因不受感情左右的治事者更为优良轮流执政更利于权力的平等(3)法的权威法律实效—服从—法的权威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法律思想BC4—BC3 希腊化时期政治生活——个人生活(一)伊壁鸠鲁学派的社会契约论伊壁鸠鲁:法律是人们在交往中签订的互不侵犯契约(二)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芝诺Zenon万事万物依照其本性生活就是好的、善的本性——规律、自然理性自然法总结1.古希腊法律思想的主题正义、法治、民主、自然法2.古希腊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地理政治因素:没有统一全境的国家经济因素:海洋文化、对财富的追逐、珍视权利二²古罗马西塞罗的自然法、法律与政体、法律与执政官罗马法学家的自然法、法的概念与分类以自然法观念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概念精细、法理深邃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1.法的本质《论法律》(1)“正确的理性就是法”真正理性的法是与自然相适应的、永恒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法的权威平等(2)法律具有正义的美德(见课件)2.自然法与人定法(实在法)?法律可以使权利产生非正义人定法有善、恶之分衡量的标准——“自然”、“理性”小结:(1)法有自然法与人定法之分(2)自然法的本质是正确的理性(3)自然法是人定法正义的基础(4)不符合自然法的人定法是无效的正确的理性=自然宗教意义——中世纪神学自然法人、理性——人本主义自然法(资产阶级自然法)法律同政体、执政官的关系《论共和国》1.共和政体是依照正义和自然法组织起来的最完美形式2.执政官的权力来源于法律,同时法律也是执政官执政的良好保障“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契约的政治意义——重读《社会契约论》
卢 梭认 为 一切 问题 在 根本 上 都取 决 于政 治 , 而且无 论人们采取什么方式 , 任何民族永远都不外是它的政府 的性质 所使 它成 为的那 种样 子。他 洞悉 了政治 的强大作 用 时在 潜 移 默化 中 改变 民族 的 性格 , 因此 一个 良好 的政 府对 于 一个 不断发 展 的民族来说 提供 的是 一个非 常重要
摘要 :社会契约论》 《 是政治学经典著作之一 , 是法国启 蒙运动时期 最主要 的思想成果之一。卢梭在 著作 中勾
勒 出 了一 幅理 想化 的 政 府构 架的 远 景 。很 多观 点 不论 是 在 启 蒙 时代 的 欧 洲还 是 在今 天 的 面 I政 治体 制 改 革 的 中 】 盏
国都闪烁着智 慧的光芒。本文在重温经典 的基础上以分析 契约的政 治意义为切入 点, 解构卢梭 的社会 契约理论 , 尝试对这一政 治学经典 多一种解读方式。 关键词 : 社会契约论 ; 卢梭
们并不能做出任何肯定 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 民所亲 自
批 准 的法律 , 都是无 效 的 ; 根本 就不 是法 律 。英 国人 民 那 自以为是 自由 的 ; 们是 大错 特 错 了 。他 们 只有 在 选举 他 国会 议员 的期 间 , 才是 自由 的 ; 议员 一 旦 选 出之 后 , 他们 就是 奴隶 , 们就 等 于零 了 。在 他们 那 短促 的 自由时刻 他 里, 他们运用 自由的那种办法 , 也确乎是值得他们丧失 自 由的。 【 这就是 所谓 的瞬 间 民主 。 ”】 n 因为君主表面上似乎只不过是 在行使 自己的权利
时, 非常容易把它们扩大 , 以公共的安全为借 口来禁止 并
那 些 旨在重 建 良好 秩序 的 集会 ; 而他 便 可 以利 用 一种 从 不容 打破 的沉默 , 者是 利用 他所 制造 的不正 常 的状 态 , 或 来假 定那 些 因恐 惧 而缄 默 的人 都 是表 态 在拥 护 他 , 且 并 对那 些 敢 于讲话 的人进 行 惩 罚 , 样就 造 成 了对 少 数 群 这 体 民意 的漠视 和践踏 。这种 情况 继续 发展 则会 形成 强 大 的利益 集 团绑架 议会 , 而使得 民主荡 然无 存 。 从 要 防止如此之强而有力 的团体来篡夺大全 , 最好的 方法——而这样的一种方法至今还不 曾有任何一个政府 注 意过— —就 是 不让 这 种 团体 成 为永 久 性 的 , 是 规定 而 它必 须有各 种宣 告它 中断 的间歇 期 。这些 间歇 期 也不 应 该太 长 , 以免 使滥用 职权 得 以有时 间滋 长 ; 可 以有 法 它们 律来 规 定 , 人 能在 必要 时 很容 易 通过 非 常 委员 会 加 以 使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试题和答案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试题和答案1、法理学全民守法的条件(论述)【考生回忆版】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和尊严。
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1)守法主体: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2)守法范围:在我国,主要是各种制定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某些非规范性文件,如判决书(3)守法内容:①行使权利②履行义务(4)守法状态:①最低:不违法犯罪,是守法主体,但不是法的主人,②中级: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对法的态度基本肯定③高级:无论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守法主体对法的态度是完全肯定的2、法制史简述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简答题)(1)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
清末在审级上确立了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城(乡)谳局四级三审制。
(2)规定了刑事案件的公诉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案件的自诉及代理制度、证据制度、保释制度等,并承认律师活动的合法性。
(3)在审判制度上,允许辩论,实行回避、审判公开等,并明确了预审、合议、公开审判、复审等程序。
在审判规则方面,吸收了西方国家一系列新的司法原则,如司法独立、辩护制度等,但并未能真正实施。
(4)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的考试任用制度。
清末制定了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等法院组织法规,初步规定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5)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清末实行狱政制度改革,制定狱政管理法律,改革监狱管理机构,设立模范监狱。
3、宪法学宪法发展的趋势(简答)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对社会实行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
1.增强行政权力以及中央集权趋势明显。
行政权力扩大是宪法对国家权力横向配置方面的发展。
高三历史总复习选修课件:4-2-1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 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 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 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 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 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所以,制定法律的权力归 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 ——摘自约翰· 洛克《政府论》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二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典题示例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例】(2011· 新课标卷文综· 46)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
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谐训政者, 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 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 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 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 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规律】 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做到史论结合; 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课堂巩固
选修部分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1.(2011· 山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是由法国哲学家卢梭在18世纪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它探讨了人类社会的起源、政府的合法性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结尾三个部分来详细阐述《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引言概述:社会契约论是一部经典的政治哲学著作,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社会契约的探讨,卢梭揭示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人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正文内容: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1 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社会契约论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的平衡。
个人在享受社会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只有通过履行个人的社会责任,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2 社会契约的合法性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源于人民的授权。
政府只有得到人民的同意,才能行使权力。
这种合法性的基础是社会契约,人民通过契约的方式将权力委托给政府,同时政府也必须遵守契约的约束。
1.3 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社会契约论主张个人的自由应当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现。
个人的自由不应该侵犯他人的权利,而应当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二、政府的合法性2.1 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不是天赋的。
政府只有在人民的授权下才能行使权力,否则就是滥权。
2.2 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有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应当为人民谋求最大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政府的权力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不是压迫人民。
2.3 政府的合法性与革命社会契约论认为,当政府背离了人民的意愿,滥用权力或者无法保障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利进行革命。
革命是为了恢复社会契约的合法性,重新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政府。
三、社会契约的意义3.1 社会秩序的建立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一种社会秩序的理念,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起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合法关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 启蒙运动[学习目标]1.从经济、政治、自然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条件。
2.理解识记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
3.认识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1)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2)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3.过程(1)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法国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4.核心:“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主张(1)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否定一切外在权威,以“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3)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4)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扩展(1)代表人物: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康德。
(2)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等。
(3)主要观点①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他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④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2.影响(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3)启蒙运动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拨] 启蒙运动之前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借助于外力和披上宗教外衣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启蒙运动从一开始就直接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主要是因为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2-1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2) 康 有 为 认 为 人 人 有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梁启超认为,________是近代历史发展的新 事物,必然实现。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 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 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 能力。第(1)题要以材料为依托,关键是把握答题方式是概括 指出。第(2)题,除依据材料外,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多角度思考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易错易混提示 区分“君权神圣”“君权神授”与“君权至上”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的思想是从神学角度看 的;“君权至上”是从世俗角度看的,但实质都是为君主 专制统治辩护。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典题示例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1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参考答案: 1.(1)封建专制 人权 霍布斯 2.政府论 洛克 神学 卢梭 人人平等 人民主权 (3)论人 荷兰 (2)神学政治论 天赋
法治 法律面前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5简答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
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
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简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6、理解当代的XX进程(1、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2、有利于丰富政治知识(3、有助于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4、有助于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防X西方糟粕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的特点1、批评雅典XX制,2、知识即美德,推崇人的理性思辨能力,主X公民过理性的生活,追求至善;3、由掌握知识的贤人管理国家,因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或艺术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特征:1、理想国家与现实城邦对立;2、城邦合乎正义(个人服从城邦,城邦严格等级);3、整体主义传统(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4、哲学家治国(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XX的极权的);5、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每个人依据质地说划分等级(金、银、铜、铁),然后进行社会分工;6、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7、倡行教育(体现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净化城邦文化;8、重人治,轻法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课标导航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知识梳理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1.背景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1)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
(2)13世纪的意大利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反教会力量斗争激烈(3)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
2.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内容(1)国家观:君权神授(2)政体观: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3.思想特点: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则、古希腊哲学)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1.产生的背景(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王权已经合并教权)(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2.思想主张①“君权神授”②王权至上3.专制措施①压制议会②对人民横征暴敛③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4.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经济、政治、宗教等),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案例剖析例题1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成为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A.阿奎那B.詹姆士一世C.王权D.基督教会【解析】解题关键是对于阶段特征的把握,中世纪的西欧应是基督教的天下。
答案:D例题2被称为“神学之王”、代表着西方中世纪神学思想发展顶峰的哲学家是()A.阿奎那B.彼德拉克C.詹姆士一世D.洛克【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西欧中世纪神学家地位的认识与理解。
只有在对教材知识牢固记忆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A亲身体验一.选择题1.下列标志着阿奎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基督教神学体系的作品是()A.《反异教大全》B.《神学大全》C.《论君主政治》D.《神学之王》2.“君权神圣”思想的内容不包括()A.国家是上帝的产物B.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C.议会无权限制王权D.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3.西欧近代早期君主专制统治形成的背景是()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②王权力量的逐渐强大③西欧逐步进入封建社④教权与王权的斗争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成为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的是()A.阿奎那B.詹姆士一世C.王权D.基督教会5.被称为“神学之王”、代表着西方中世纪神学思想发展顶峰的哲学家是()A.阿奎那B.彼德拉克C.詹姆士一世D.洛克二.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6.比较阿奎那宗教神学思想体系和詹姆士一世专制理论在历史背景、目的、内容,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异同点。
2024年沪科版选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82
2024年沪科版选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1904年,广州《时敏报》发表文章:“近今评论家,有曰:中国之专制一日不变,则革命之风湖一日不息。
目哉,言乎!吾闻是言,为之更进一解曰:中国之专制不变,则新政不能大行。
这表明当时中国A. 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B. 君主立宪已成大势所趋C. 君主专制成为众矢之的D. 民族国家意识不断增强2、民国初年,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意图以多数党领袖身份组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却遭人暗杀。
宋教仁案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焦点是A. 改良与革命之争B. 总统与议会之争C. 国会与内阁之争D. 专制与民主之争3、1944年11月,赫尔利飞赴延安与毛泽东举行了两天的会谈。
会后他表示:“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所秉持的原则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间,即使有所分歧的话,分歧也不是很大。
”可见,赫尔利所指代的“原则”是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 提出全面抗战路线C.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4、1944年7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说:“我们十分注意倾听人民的意见。
我们通过村、乡镇、区、县的群众大会,也就是我们区域内任何地方的群众大会总是能发现群众的真正意见。
”这反映了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扩大B. 抗日民主政权日益健全C. 解放区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 群众路线得到基本贯彻5、“以启蒙思想为基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评价的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解放宣言》6、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 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 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7、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上海又一次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引起外界重大关注。
浅析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民主权
浅析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民主权卢梭《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描绘社会政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探讨了人民主权的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对人民主权的论述进行浅析。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认为人民主权是一种政治权力的来源。
他指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意志,人民应当是最终的控制者和决策者。
在传统的君主制度下,政治权力往往被君主或统治者所垄断,而卢梭强调了人民应该成为政治决策的主体,他们应当对自己的命运和政治生活负责。
在此基础上,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的理论,认为人民通过契约的方式形成政治集体,并赋予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的意志。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民主制度对于实现人民主权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正的人民主权意味着人民应当有平等的参与决策的权利,可以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愿。
民主制度使得政府可以代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卢梭指出,只有在民主制度下,人民的意志才能真正得到尊重,政府才能有效地体现人民的利益。
卢梭也强调了人民主权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他认为,真正的人民主权应当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政府的存在应当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强调了人民主权与专制、暴政的对立。
他认为,专制统治是对人民主权和个人自由的侵犯,只有在民主制度下,人民才能真正享有自由和权利。
卢梭还着重讨论了人民主权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他认为,人民主权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政府的权力应当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应当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政府应当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理念,即政府的权力应当被限制在为人民谋福祉的范围内,同时也应当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秩序和和谐。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对人民主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他认为人民主权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来源,民主制度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重要方式,人民主权与个人自由、社会秩序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读书笔记
第一节.关于作者。
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
卢梭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
孤苦伶仃的儿子。
1728年卢梭16岁时,只身离开
日内瓦。
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把自己的五个孩
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他最终到了56岁时才与
勒瓦瑟结婚)。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
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
罗和让〃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
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
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
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
此外
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
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1762年
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
纷。
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
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第二节关于整本书的结构。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
即前言、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附录《日内瓦手稿》第二章。
作者在每卷中又分为若干章和结论。
第三节.关于《社会契约论》的三大看点一.我认为《社会契约论》是一个极具颠覆性和挑战性的文章。
我认为他对传统的政治理论发起了严峻的挑战,从理论上否定了自然统治论和君权神授论。
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两个理论前提:人生而自由、社会秩序神圣。
其理论的特点是反对暴力——不管是政府的还是个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权利所允许和私利所期望的结合起来,使得正义和功利不再分割”。
他在第一卷的第一章开头就说“认识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望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为奴隶。
”作者的这一论点的矛直指王权专制论者。
提出了人生而自由且平等的。
他还说“我探讨的是权利的道理,我不要争论事实。
”那么他要探讨的权利的道理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两点。
(一)自然权利论。
即天赋人权。
每个人是大自然的一员,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且一律平等。
因此大自然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叫“自然的权利”这一权利不可转让,更不可以剥夺。
这一论证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人根本不是天然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做奴隶的,另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
凡是生于奴隶制度之下的人,都是生来做奴隶的,这是再确凿不过
的了。
”具有极大的进步思想。
为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美国革命的《独立宣言》、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以及其他各国的宪法和法律都直接或简介地继承和体现了卢梭的治国理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在革命时代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曾经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当作福音,包括以卢梭为代表的天赋人权思想在本世纪初传到我国时,对我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曾经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二)人民主权论。
即主权在民。
政府是人民自由意志的产物,所以人民有权废除一个违反自己意愿、剥夺自己自由的政府。
这个理论成为近代世界民主诉求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作者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即社会公意论。
按作者的话来说公意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它不同于众意,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
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合。
公意是一种牺牲个人的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的国家意志。
个别意志决年、不能表达公意。
因此为了很好的表达公意,最重要的就是国家之内有派系存在,并且每个公民只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卢梭补充一句说,伟大的莱格古士的独特而高明的制度便是如此。
但是如果有派系存在的话,那么就必须增殖它们的数目并防止它们之
间的不平等。
这种防范方法是使公意可以发扬光大而且人民也决不会犯错误的唯一好方法。
作者是通过这一方法来论证公意的完美性和不可能犯错误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设想,是一个伟大的构造。
在我看来,卢梭所说的公意有点有公产主义的色彩。
一种黑暗中的明灯。
一种人民努力的方向,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同时更是一个思想武器。
具有进步意义。
三.作者提出“论主权”。
作者所说的主权不同与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主权(即国家的主权)我认为作者提出的主权是个人的意志。
而主权者是一个立法者,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立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比如他在文章中说“法律是人民自己意志的记录”、“根本就不存在没有法律的自由,也不存在任何人是凌驾与法律之上的。
一个自由的人民,服从但不受奴役。
有首领但没有主人,服从法律但仅仅是法律”。
他认为法律是一种公意的行为。
而公意永远是正确的,根本不发生任何需要修正的东西,但却要及时的加以审查。
既然法律对一个国家如
此的重要,那么制订法律的人(立法者)必须是一个非凡的人物。
在我认为作者所说的立法者就是主权者,这个主权者在国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他的职业在国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难解的问题。
因为任何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我们无法保证他制订的法律公正性和全面性,他制订的法律对他自己有没有约束?作者对于这个连傻瓜也能想出的问题没有做太多的解释和论证。
只是说这个职务缔造了共和国,它是一个独特的、超然的职能。
另外作者似乎极力的想解释清楚几个几个概念。
比如有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成为联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
;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为国家..
;当它是主动时,它就称为主权者...
;而以之和它的同类相比较时,则成它为政权..。
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称为人民..
;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
,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
尽管我实在没有办法搞明白卢梭在
此所下的定义,但是他毕竟总结了一套似乎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理论上澄清了一些以前对于这些词的模糊概念。
为后来的政治体系的完整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那么什么是主权?作者进一步解释说正如自然赋予了每个人一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利一样,社会公约也赋予了政治体以支配它的各个成员的绝对权利。
正是这种权力,当其受到公意指导时,就获得了主权这个名称。
凡是一个公民能为国家所做的任何服务,一经主权者要求就应该立即去做,但是主权者这方面,决不能加以任何一种对于对于集体是毫无约束的;他甚至于不可以有这个意图。
第四节.我认为《社会契约论》的两点不足一.《社会契约论》毕竟只是描绘作者个人的理想国,而一切理想国都大有极大的乌托邦性质。
加上他本人生活的在小国寡民的日内瓦,因此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大量空想的、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公意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种所谓的公意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
现,包括现代的社会气候下似乎也无法实现。
二.同时作者过分的强调法律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但似乎忽略了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我在阅读中多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我几乎没有看到作者在这一方面的阐述。
也就是说作者有点忽略了文化的力量。
一个良性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的软实力比制度的硬实力更不可或缺。
第五节我的小结。
尽管在我看来《社会契约论》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他所设计的理想国从来不曾,也不会永远存在的。
没有谁签署这么一张建立国家的“社会契约”。
从此出现作者在文中所“设计”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
但它毕竟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他的政治思想的气质,他的真挚、热情,对人与人道的深切执着,对世俗权威的蔑视。
以及一个普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
也鼓舞了很多革命者。
政治学一班达挖多杰
学号2010402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