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
《通用技术》第一章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第一章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bf9ce628ea81c758f5786b.png)
亳州市第三十二中段晓宣《通用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于技术和技术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于技术性质的认识,以日常生活接触的技术为例,对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知识产权、专利三个方面知识进行讲解,为下一节设计作基础。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概念理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区别和意义;了解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作用及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介绍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技术发明和革新的区别和意义;采用“知识产权辩论赛”的活动,让学生辩证思考,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意义;加强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知识产权的分类;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当代,科学日新月异,技术迅猛发展。
各类技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请同学思考一下,身边有哪些技术和技术产品?(生)手机、电脑、飞机、火箭、人工智能···(师)技术和技术产品如此丰富,那技术来源于什么呢?从而引出本节课内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二)讲授新课1.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1)以洗衣机、珍妮纺纱机、发电机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发明是什么?总结:发明是创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以洗衣机的变更和照相机的变更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革新是什么?总结:革新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小练习,通过实例,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联系和区别。
(2)观看计算机发展的视频,思考以集成电路为线索,分析对计算机更新换代的影响?总结: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着各种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通用技术上学期第2周教学设计1(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通用技术上学期第2周教学设计1(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https://img.taocdn.com/s3/m/aa91f0f6551810a6f52486b9.png)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高二
适用班级
全体
略
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三、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新课导入
根据学生的反馈做评价,并引出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思考,回答
引发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
探究:发明与革新
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反馈给予评价,侧重肯定和表扬学生。
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生活中,了解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体会发明与革新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试着自己制作一些小发明或革新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技术的发明与革新;2.专利的种类。
难点
1.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内涵;2.不同专利的年限。
小组讨论,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识,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节课从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出发,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化难为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课的任务是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教师在今后的课中还应注重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仅仅依靠一节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谈观后感,根据学生反馈做评价,强调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重大作用。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65cb3c852458fb760b5626.png)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过程与方法: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案例来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分析其他例子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与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难点: 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导出课题。
1、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自行车的起源及用途。
2、复习:技术是什么,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技术对那些方面产生影响,二、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通过刚才观看的课件仔细观察,结合生活实际来实际比较一下这些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及用途,引入今天的课题:《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2、师生互动,探索实践问题1:什么是发明,这些自行车中那一辆算发明。
引出概念一:发明的含义,问题2:几辆自行车既然都不能算是发明,应怎么解释,引出概念二:革新,几辆自行车中哪一辆算革新的结果呢, 问题3:结合知识概念对几辆自行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比较自行车材料的变化、结构上的不同,这些技术革新来源于什么,考虑到那些因素,得出结论:, 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 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 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通过课本实例《洗衣机技术的进步》感受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实例1、多媒体课件展示洗衣机发展过程图片实例2、手机的更新换代贝尔发明的电话——……——3G手机3、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能力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教材,看一看谈一谈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作用及其意义。
4、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用品还需要革新思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具五花八门,衣架、碗、柜、茶杯、梳子、小镜、牙刷、暖水瓶、指甲剪、漏勺、床、钟表等等。
大家天天都在同各种日用品打交道,有时候会觉得某种物品用起来似乎有点儿别扭,可用过以后就不再去想了。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27a7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0.png)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第一篇: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案例来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分析其他例子中;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重要性。
教学难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重要性教学过程:引入:技术的发展就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
而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就是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新课教学:一、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案例:莱特兄弟和第一架飞机;资料:电视机的诞生上世纪初期,无线电技术广泛运用于通讯和广播以后。
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够传播“现场实况”的电视机。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着手研究。
1906年,18岁的英国青年贝尔德雄心勃勃,开始研究电视机。
贝尔德家境贫寒,没钱购置研究器材,只得就地取材,把一只盥洗盆与从旧货摊觅来的茶叶箱相连,作为实验的基础设备。
箱子上安放着一台旧马达,用它来转动“扫描圆盘”。
这扫描圆盘是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着一个个小孔,可以把场景分成许多明暗程度不同的小光点发射出去。
这样,一台最原始的、只值几英镑的电视机便问世了。
经过18年夜以继日的努力,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924年春天,他把一朵“十字花”发射到3米远的屏幕上,虽然图像忽隐忽现、十分不稳定,但是,它却是世界上第一套电视发射机和接收器。
接着,他想到应该把图像发射得远一点、清晰一点。
他把几百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使电压达到了两千伏,这样,马达就会转动得更快,使“扫描”图像的速度加快,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可是,他在操作时太大意了,不当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电线上。
他只觉得浑身一麻,就被弹了出去,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幸亏被人及时发现,对他进行了抢救,贝尔德才大难不死。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05957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d.png)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导学案一、导入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摩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讨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目标1. 了解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重要性;2. 掌握一些重要的技术革新案例,如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3. 能够分析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1.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定义及意义;2.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影响;3. 如何通过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1.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观点介绍技术的发明是指通过科学钻研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技术或产品;技术的革新是指对已有技术或产品进行改进和提升,使其更加先进和有效。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等。
2.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影响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例如,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生产方式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城市化经过;信息技术革命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增进了举世化的发展。
3. 如何通过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创新是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源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要通过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起首要培养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息探索;其次要加强科技钻研和技术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最后要营建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创新活动。
五、教室练习1. 请同砚们结合生活实例,分析一个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影响;2. 请同砚们思考如何通过创新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技术的发明与革新的文章,总结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对社会的影响;2. 收集一些当前热门的科技创新案例,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https://img.taocdn.com/s3/m/82c32dae0029bd64783e2c18.png)
2、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如水转变油;
4、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违背科学规律的发明,如永动机; 6、科学发现,如发现新星;
3、动植物新品种(我国有专门的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自然科学定理、定律,如牛顿万有引力;
8、……
4.2 专利的保护
1、行政机关处理
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调处专利纠纷的时效为2年。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 有效期内,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 的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使用和处分 的权利。
我国实行统一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
知识窗: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3、什么是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依法对 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 有权 。项之前, 务必注意检索专利等文献,尽可能地避免无价 值的重复研究。
(三) 专利保护案例
案例2:
XXXX公司研发的抗溃疡药物XXX唑片,最高年 销售额曾达60亿美元,该药品的原批准专利于200 1年过期,配方专利于2005年过期。有4家制药企 业从2001年起开始生产该药,XXX公司起诉这几家 公司侵犯其配方专利权。结果2002年M国法院判决 这4家公司中的3家停止销售XXX唑片,但其中一家 公司不受限制。 因其所采用的配方不同,这家公司所拥有的新 配方专利权成立,使得自己的产品市场得到了保护。
费俊龙,聂海胜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
•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案例3:发明和革新推动通信技术发展
电话发明者是不是贝尔?(P16)
贝尔
梅乌奇
参考资料: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指定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 梅乌奇才是电话的发明者,号称“电话之父”的贝尔是一个“无 耻的窃贼”。 决议中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梅乌奇1808年出生在意大利, 曾学习机械工程,1850年移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在研究 电击疗法时,发现声音可以通过铜丝传导。由于妻子瘫痪在床, 梅乌奇做出了一个简单的“通讯系统”,把妻子的房间和他的实 验室连接起来,以便随时照应。1874年,梅乌奇将他的“能够远 距离通话的通话器”做了公开演示。但是,不会英语的梅乌奇融 不入美国主流社会,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两年后,曾和梅乌奇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的贝尔申请了电话专 利权,并获得西联电报公司一笔巨额合同。梅乌奇愤而提起上诉, 当时最高法院同意以欺诈罪指控贝尔,但就在胜利的曙光就要显 现时,他却于1889年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fbced551810a6f52486bc.png)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案例来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分析其他例子中;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重要性。
教学难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重要性教学过程:引入:技术的发展就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
而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就是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新课教学:一、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案例:莱特兄弟和第一架飞机;资料:电视机的诞生上世纪初期,无线电技术广泛运用于通讯和广播以后。
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够传播“现场实况”的电视机。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着手研究。
1906年,18岁的英国青年贝尔德雄心勃勃,开始研究电视机。
贝尔德家境贫寒,没钱购置研究器材,只得就地取材,把一只盥洗盆与从旧货摊觅来的茶叶箱相连,作为实验的基础设备。
箱子上安放着一台旧马达,用它来转动“扫描圆盘”。
这扫描圆盘是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着一个个小孔,可以把场景分成许多明暗程度不同的小光点发射出去。
这样,一台最原始的、只值几英镑的电视机便问世了。
经过18年夜以继日的努力,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924年春天,他把一朵“十字花”发射到3米远的屏幕上,虽然图像忽隐忽现、十分不稳定,但是,它却是世界上第一套电视发射机和接收器。
接着,他想到应该把图像发射得远一点、清晰一点。
他把几百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使电压达到了两千伏,这样,马达就会转动得更快,使“扫描”图像的速度加快,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可是,他在操作时太大意了,不当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电线上。
他只觉得浑身一麻,就被弹了出去,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幸亏被人及时发现,对他进行了抢救,贝尔德才大难不死。
第二天,伦敦《每日快报》用“发明家触电倒地”的大标题报道了他触电的新闻,也介绍了他不懈努力研究的情况。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9e055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0.png)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一、导入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推动着社会不息进步和改变。
本节课将通过进修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观点、特点以及影响,让同砚们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判现实生活中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三、进修内容1. 技术发明的定义和特点;2. 技术革新的定义和特点;3.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干系;4.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进修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上重要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社会的重要性。
2. 进修观点:讲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探讨影响:组织学生讨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科技创新对社会的作用。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一些当今社会上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5. 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观点、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科技发展中去,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作业安置1. 思考并写下自己对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理解;2. 搜索一则关于技术发明或技术革新的新闻报道,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七、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历史和现状;2. 参与科技创新比赛或活动,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更加关注科技创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大家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遥!。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3e46f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1.png)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一、导入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平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古代的发明创造,还是摩登的科技革新,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本节课将盘绕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展开讨论,帮助同砚们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二、目标1. 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观点和区别;2. 掌握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发明案例,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3. 思考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三、导入活动1. 观看视频:播放几个闻名的技术发明案例视频,如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让同砚们了解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同砚们身边的一些技术发明,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3. 提出问题:引导同砚们思考,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之间有何区别?为什么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四、知识讲解1. 技术发明:指的是通过钻研和实践,创造出新的技术或产品。
例如,蒸汽机、电灯等都是技术发明的代表。
2. 技术革新:指的是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例如,手机的不息更新换代就是技术革新的体现。
3.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干系:技术发明是技术革新的基础,技术革新则是技术发明的延续和升华。
五、案例分析1. 蒸汽机的发明:讲解蒸汽机的发明背景、原理和影响,引导同砚们思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2. 互联网的革新: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影响,让同砚们了解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社交的重要性。
3. 人工智能的应用:探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引导同砚们思考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六、思辨讨论1.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2. 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什么?3. 我们如何利用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关注科技发展,不息进修和探索,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b49b7011ca300a7c3906c.png)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一、教材分析《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是广东版《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第二节的内容,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技术的产生、技术的作用、技术的发展史和技术的影响后所要学习的,旨在告诉学生技术的灵魂就是创新,技术创新包括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本节内容通过案例引出发明和革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对技术发展、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培养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和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难点:发明与革新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对生活充满幻想,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郁,若引诱得当,必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成为“发明家”的梦想!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技术的发展的历程,体验技术创新的技术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保护。
四、教学策略技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繁荣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课本上列举的案例仅仅说明了一些影响人类生活的大发明,无疑会让学生对发明产生“距离感”!所以本节课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充满热情地获得知识,从边缘人的地带回到中心地位;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引路人。
据此,拟定的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诱导、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将课堂教学急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解决。
五、教学过程㈠激情导入,激发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刀耕火种、穴居狩猎等原始技术的开始,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技术发明。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444ca0852458fb760b567a.png)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学生理解了技术的巨大作用后,领悟技术不是想当然的,需要通过发明和革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1、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这部分主要通过“洗衣机技术的进步”与“发明和革新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这2个例子来说明: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2、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这部分讲述了技术创新以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来保护技术创新等内容;简单介绍了有关知识产权的一些知识。
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后,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并对专利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技术有了确定的概念,对身边产品的更新所出现的技术创新和革新没有上心,部分学生的意识还停留在新的东西有钱就可以买回来了。
这节课要让学生切身感受技术的创新和革新需要人力,物力,时间等因素的,绝对不是想怎样就会怎样的。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1知识目标:(1)知道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2)知道发明和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3)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4)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了解产品的所应用到的技术;(2)学会猜想产品的今后技术的发展;(3)增强法制观念,能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维护技术的正常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大胆,自信地对技术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4、教学重点:(1)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与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2)知道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5、教学难点:(1)发明与革新的关系;(2)对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丰富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语人类的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1.2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教案 地质版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1.2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教案 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f20e6ef111f18583d05aa1.png)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1.2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教案地质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说明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等。
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体验技术创新的艰辛和曲折。
3、能力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及辩论,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辨证关系。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能对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通过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教学难点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认识技术的两面性;知识产权的范围及维护。
教学策略与手段使用直观图片和详实的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引入以学生生活贴近的最新技术产品实物,让学生从实物寻找技术的性质所在,激发师生互动高潮。
以典型案例(自选教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技术是有目的性的,是“以人为本”技术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引入:我们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在个维度阐述了技术的价值体现,同时也了解到技术的重要性,那么技术究竟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将来讨论技术的特征!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我们知道技术的价值是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推动社会发展,合理利用自然等。
这也正是技术的目的。
1.技术的发明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doc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fdf65a04028915f814dc24d.png)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技术的发展的历程,体验技术创新的技术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案例来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分析其他例子中;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和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
难点:发明与革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知识点: 1.发明与革新一一创新性; 2.知识产权一一专利性。
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技术的发展就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
而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离不开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二、新课(一)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成果,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其实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即发明;另一种是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即革新。
两种创新的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己经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技术具有创新性,技术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发明、革新,才能使技术有较大的飞跃,乃至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下而我们以课本中“洗衣机技术的进步”来体会“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在案例中,大家要注意体会在一项技术的发展中,有着什么样的规律。
【案例】洗衣机的历史从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项难于逃避的家务劳动,而在洗衣机出现以前,对于许多人而言, 它并不像田园诗描绘的那样充满乐趣,手搓、棒击、冲刷、甩打……这些不断重复的简单的体力劳动,留给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劳累。
1874年,“手洗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发明了木制手摇洗衣机。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广东版)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广东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e4114b51e79b8969022661.png)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引入
技术的发展就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而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 程离不开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新教学
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一、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泉
1、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没有的事物。
案例莱特兄弟和第一架飞机;摩斯和电磁式电报机。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广东版)
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广东版)教案12技术发明与技术革 新(广东版)
教学目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过程与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案例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分析其他例子 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1d2c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9.png)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区别。
3. 了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案例。
4.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1.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概念与意义:技术发明是指利用科技知识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或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以满足新的需求或提升技术水平。
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2.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区别: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形式,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的延伸和发展。
技术发明强调创造性和独特性,技术创新强调改进和发展性。
技术发明通常指颠覆性的新产品或方法,而技术创新更多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和升级。
3. 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案例:(1)电灯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夜间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2)手机技术创新:智能手机的问世,开启了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
(3)互联网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信息的自由流通和无限拓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三、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并找出几个自己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2. 技术发明分析:指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技术发明案例,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3. 技术创新评价:让学生探讨一个技术创新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4. 案例分享: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研究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案例,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讨论。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对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其概念、关系和意义,同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ef0d2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b.png)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观点及其干系;2. 精通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3. 能够分析和评判不同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导学内容:1.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定义及差别;2.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3.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案例分析。
导学重点:1.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观点和干系;2.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导学难点:1.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差别及联系;2. 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案例分析。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问题1. 什么是技术创造?什么是技术革新?2. 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有何差别和联系?3. 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进步有何影响?第二步:进修观点1. 技术创造是指探究人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创设性地提出新思想、新原理,设计制造新产品、新工艺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 技术革新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升级、优化等手段,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或改善社会环境等过程。
3. 技术创造是技术革新的前提和基础,而技术革新则是技术创造的连续和进步。
第三步:谈论案例1. 请举例说明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的干系。
2. 请列举一些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乐观影响。
3. 请分析一些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生活、工作和环境的影响。
第四步:总结提升1. 总结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的定义及干系。
2. 总结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3. 沉思将来科技进步趋势,如何增进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本节课导学案的进修目标是期望同砚们在进修中深刻理解技术创造与技术革新的观点、干系及重要性,并能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其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
同时,培育同砚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科技进步做好筹办。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的观点及其差别与联系。
2. 精通技术创造和技术革新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中通用技术《1.2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技术的发展的历程,体验技术创新的技术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案例来获得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分析其他例子中;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和总结,从而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加深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涵义。
难点:发明与革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知识点: 1.发明与革新――创新性; 2.知识产权――专利性。
教学方法、手段: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技术的发展就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
而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离不开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二、新课(一)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成果,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其实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即发明;另一种是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即革新。
两种创新的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已经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技术具有创新性,技术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发明、革新,才能使技术有较大的飞跃,乃至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中国与世界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下面我们以课本中“洗衣机技术的进步”来体会“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在案例中,大家要注意体会在一项技术的发展中,有着什么样的规律。
【案例】洗衣机的历史从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项难于逃避的家务劳动,而在洗衣机出现以前,对于许多人而言,它并不像田园诗描绘的那样充满乐趣,手搓、棒击、冲刷、甩打……这些不断重复的简单的体力劳动,留给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劳累。
1874年,“手洗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发明了木制手摇洗衣机。
发明者是美国人比尔·布莱克斯。
布莱克斯的洗衣机构造极为简单,是在木筒里装上6块叶片,用手柄和齿轮传动,使衣服在筒内翻转,从而达到“净衣”的目的。
这套装置的问世,让那些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启发,洗衣机的改进过程开始大大加快。
1880年,美国又出现了蒸气洗衣机,蒸气动力开始取代人力。
之后,水力洗衣机、内燃机洗衣机也相继出现。
到1911年,美国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电动洗衣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
电动洗衣机几经完善,在1922年迎来一种崭新的洗衣方式“搅拌式”。
搅拌式洗衣机由美国玛依塔格公司研制成功。
这种洗衣机是在筒中心装上一个立轴,在立轴下端装有搅拌翼,电动机带动立轴,进行周期性的正反摆动,使衣物和水流不断翻滚,相互摩擦,以此涤荡污垢。
搅拌式洗衣机结构科学合理,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不过10年之后,美国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们研制成功第一台前装式滚筒洗衣机,洗涤、漂洗、脱水在同一个滚筒内完成。
这意味着电动洗衣机的型式跃上一个新台阶,朝自动化又前进了一大步!直至今日,滚筒式洗衣机在欧美国家仍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各国也加快了洗衣机研制的步伐。
首先由英国研制并推出了一种喷流式洗衣机,它是靠筒体一侧的运转波轮产生的强烈涡流,使衣物和洗涤液一起在筒内不断翻滚,洗净衣物。
1955年,在引进英国喷流式洗衣机的基础之上,日本研制出独具风格、并流行至今的波轮式洗衣机。
至此,波轮式、滚筒式、搅拌式在洗衣机生产领域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后,洗衣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开始形成系列,家庭普及率迅速上升。
此间洗衣机在日本的发展备受瞩目。
60年代的日本出现了带干桶的双桶洗衣机,人们称之为“半自动型洗衣机”。
70年代,生产出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
70年代后期,微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横空出世,让人耳目一新。
到80年代,“模糊控制”的应用使得洗衣机操作更简便,功能更完备,洗衣程序更随人意,外观造型更为时尚……进入90年代,由于电机调速技术的提高,洗衣机实现了宽范围的转速变换与调节,诞生了许多新水流洗衣机。
此后,随着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日本生产出了电机直接驱动式洗衣机,省去了齿轮传动和变速机构,引发了洗衣机驱动方式的巨大革命。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是否发现,“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自己”这个规律。
下面,有没有同学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有了解的,我们请他来介绍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案例】集成电路的发明对计算机技术的促进作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5-1956)1946年2月15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
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
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
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数据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6-1963)1948年,晶体管发明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
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
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
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中存储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
新的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1)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
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
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
到了 80 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 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 (ULSI) 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
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这时的小型机带有友好界面的软件包,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欢迎的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程序。
1981 年, IBM 推出个人计算机 (PC) 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
与 IBM PC 竞争的 Apple Macintosh 系列于 1984 年推出, 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方便地操作。
由各项技术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今天普遍使用的技术都是经历着:从无到有――发明,然后经历了不断改造,创新的过程――革新。
所以说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二、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我们上面说过,技术的进步源自创新。
每一项技术创新都经历着发明革新者的努力和奋斗才获得。
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智力劳动成果,有其实用价值,也是一种商品,应该有偿交换。
为了鼓励创新和依法保护发明革新者的利益,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知识产权?什么是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理和收益的权利,时一种无形的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力。
知识产权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并受到保护的法律制度。
――没有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其智力成果。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
侠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我们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就能够保护智力劳动者的创新劳动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和推广应用。
1、电话发明者不是贝尔?资料:1、在当今社会,电话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那么,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呢?也许很多人会说,当然是著名的贝尔!中学课本上早就明明白白地写着了。
但这段历史很有可能将被更正。
日前,英国科学博物馆首次解密的一些文件显示,世界的“电话之父”应该是德国一名理科教师,而不是人们一直以来公认的贝尔!2003年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1日报道,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利夫恩日前表示,几周前,他意外地在博物馆内发现了一批一直秘密保存的文件,结果爆出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事实:世界上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应该是德国人菲利普·赖斯。
利夫恩透露说,这些首次被公开的文件是1947年的,其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英国进行的一系列电话试验。
那些试验明确证明:德国教师赖斯1863年所设计、发明的电话机完全可以工作,这比贝尔1876年发明电话整整早了13年,所以他才是真正的世界“电话之父”。
在这些秘密文件里,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STC)的工程师表示,经过试验,他们发现赖斯用木头、香肠薄膜和金属片等原料做成的电话机完全可以传送信息,尽管信号微弱、效率相对比较低,但是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清晰。
因此,可以断定,赖斯当年的那个简单装置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话机。
2、2002年美国国会上周通过一项决议,指定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才是电话的发明者,号称“电话之父”的贝尔是一个“无耻的窃贼”。
决议中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
梅乌奇1808年出生在意大利,曾学习设计和机械工程,1850年移居到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
他在研究电击疗法时,发现声音可以通过铜丝传导,这一发现令他兴奋不已。
由于妻子瘫痪在床,梅乌奇想出一个简单的“通讯系统”,把妻子的房间和他在隔壁的实验室连接起来,以便随时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