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期末专题复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期末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8567b0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c.png)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期末专题复习【基础知识回顾】一、 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的:如果y= ( )即y 叫x 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时,一次函数就变为y=kx(k ≠0),这时y 叫x 的 【名师提醒: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反之不一定成立,是有当b=0时,它才是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点(0,b )(-,0)的一条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是经过点 和 的一条直线 【名师提醒:图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画函数图象只取 个特殊的点,过这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即可】 2、正比例函数y= kx(k ≠0当k >0时,其图象过 、 象限,时y 随x 的增大而 当k<0时,其图象过 、 象限,时y 随x 的增大而3、 一次函数y= kx+b ,图象及函数性质 ①、k >0 b >0过 象限k >0 b<0过 象限 k<0 b >0过 象限 k<0 b >0过 象限4、若直线y= k 1x+ b 1与l1y= k 2x+ b 2平行,则k 1 k 2,若k 1≠k 2,则l 1与l 2【名师提醒:y 随x 的变化情况,只取决于 的符号与 无关,而直线的平移,只改变 的值 的值不变】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关键:确定一次函数y= kx+ b 中的字母 与 的值 步骤:1、设一次函数表达式2、将x ,y 的对应值或点的坐标代入表达式3、解关于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4、将所求的系数代入等设函数表达式中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地将x= 或y 解一元一次方程求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代入y= kx+ b 中。
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kx+ b>0或kx+ b<0即一次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或下方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反之也成立。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8582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f.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A .24y x =-B .24y x =+C .22y x =+D .22y x =-2.下列各数中,313.14159 8 0.131131113 25 7π-⋅⋅⋅--,,,,,,无理数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对于函数y =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过点(1,0)B .y 值随着x 值增大而减小C .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 .当x >1时,y >0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140°,∠D=90°,OB 平分∠ABC ,OC 平分∠BCD ,则∠BOC=( )A .105°B .115°C .125°D .135°5.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x 个,小房间有y 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7086480x y x y +=⎧⎨+=⎩B .7068480x y x y +=⎧⎨+=⎩C .4806870x y x y +=⎧⎨+=⎩D .4808670x y x y +=⎧⎨+=⎩6.如果2a a 2a 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15 )A.点P B.点Q C.点M D.点N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9.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A.∵∠1=∠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B∥CD,∴∠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AD∥BC,∴∠BAD+∠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DAM=∠CBM,∴AB∥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0.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分解因式:29a-=__________.21a+8a=__________.3x2-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图,一次函数y=﹣x﹣2与y=2x+m的图象相交于点P(n,﹣4),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22{20x m xx+----<<的解集为________.5.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 _________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轴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轴对称](https://img.taocdn.com/s3/m/3722502ef8c75fbfc77db2fb.png)
专题13.1 轴对称知识点1:轴对称图形1.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或轴)对称.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互相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是两个图形。
4.轴对称和全等的关系:轴对称一定是全等图形,但全等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
知识点2:轴对称的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与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垂直。
(3)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
也就是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对称的图形都全等.知识点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例题1】若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均为正多边形,则哪一个图形恰有4条对称轴?()A B C D【例题2】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例题3】如图,直线MN是四边形AMBN的对称轴,点P时直线MN上的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M=BM B.AP=BN C.∠MAP=∠MBP D.∠ANM=∠BNM【例题4】如图,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若DE垂直平分AB,求∠B的度数.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直角梯形D.正方形3.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二、解答题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在19×16的点阵图上画出的“中国结”,点阵的每行及每列之间的距离都是1,请你画出“中国结”的对称轴,并直接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汇总9篇)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汇总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cc58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b.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汇总9篇)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1)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不干有一丝马虎,一定要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讲的有那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多想几个为什么?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理清思路。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学好数学的必有之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刚开始要以基础题目入手,以课上的题目为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掌握一般的解题思路。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越到关键的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解题无异。
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首先,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学习。
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情绪。
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把我打垮的自豪感。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复习专题练 专题6.四边形(提升) 习题课件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复习专题练 专题6.四边形(提升) 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3ae2b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a.png)
期末复习专题练 3.【2020·河北邢台模拟】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互相平分.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O=∠CDO,∠BAO=∠DCO.
期末复习专题练
∴当AE=CF时,四边形AEFC是平行四边形,即t=2t -6,解得t=6. 综上可得,当t=2或t=6时,以A,C,E,F为顶点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2或6
期末复习专题练
15.(10分)【2019·河北唐山丰南区二模】关于n边形,甲、 乙、丙三位同学有以下三种说法:
甲: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0°; 乙:正六边形每个内角为130°; 丙:七边形共有对角线14条. 判断三种说法是否正确,并对其中你认为不对的说法用计
期末复习专题练
6.如图,在△ABC中,∠BAC=90°,AB=6,AC= 8,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 M为EF的中点,则PM的最小值为( )
A.5 B.2.5 C.4.8 D.2.4
期末复习专题练
【点拨】连接AP,如图. ∵∠BAC=90°,AB=6,AC=8, ∴BC= 62+82 =10. ∵PE⊥AB,PF⊥AC, ∴四边形AFPE是矩形, ∴EF=AP,EF与AP互相平分. ∵M是EF的中点,
期末复习专题练
由乙的作法可得∠ADN=∠MDN=∠DAM=∠NAM =45°,则AD=AN=DM. 在△MDA和△NAD中, ∠MDA=∠NAD, DA=AD, ∠DAM=∠ADN, ∴△MDA≌△NAD, ∴DM=AN.
期末复习专题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因式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因式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183bf9376baf1ffd4fad93.png)
专题14.3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式子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方法(1)提公因式法:找岀最大公因式.(2)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3.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若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然后再考虑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孑一歹=(a+b)(a-2>),完全平方公式: /±2曰b+F=(a±bF)或英它方法分解;直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例题1】因式分解:ab-a= __________ •【例题2]把多项式4子-1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4M1) (4a-1) B・(2M1) (2”1)C. (2a- 1) 2D・(2亦1) 2【例题3]分解因式3/ - 27/= __________ .【例题4】分解因式:xf - 2xy^x= _________ .【例题5】因式分解:/-9= _________ .【例题6】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a'b - 6a'bTa:b分解因式得正确结果为( )A. a"b (a* - 6a+9) B・ a-b (a - 3) (a+3) C・ b (a" - 3) D・ a"b (a - 3)2.把多项式x2 - 6x+9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A・(x - 3 ) 2 B・(x - 9)=C・(x+3) ( x - 3 ) D・(x+9) ( x - 9)3.多项式77x: - 13x - 3 0可因式分解成(7 x+a ) ( bx+c儿其中a > b、c均为整数,求a+b + c之值为何?( )A. 0 B・ 10 C・ 12 D・ 224.已知甲、乙、丙均为x的一次多项式,且其一次项的系数皆为正整数.若甲与乙相乘为X3- 4,乙与丙相乘为x=+15x - 34,则甲与丙相加的结果与下列哪一个式子相同?( )A. 2x+19 B・ 2x - 19 C・ 2x+15 D・ 2x - 155.把8a'-8a:+2a进行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A. 2a ( 4a: - 4a+l) B・ 8a: ( a - 1)C. 2a ( 2a - 1) 2 D・ 2a (2a+l) 26.多项式77x" - 13x - 30可因式分解成(7x-ra ) ( bx+c ),其中a. b c均为整数,求a+b + c之值为何?( )A. 0 B・ 10 C・ 12 D・ 227.已知甲、乙、丙均为x的一次多项式,且英一次项的系数皆为正整数.若甲与乙相乘为x c- 4,乙与丙相乘为x=+15x - 34,则甲与丙相加的结果与下列哪一个式子相同?( )A. 2x+19B. 2x - 19 C ・ 2x+15 D. 2x・ 158.把多项式亍+ax+b分懈因式,得(x+1) (x-3)则a, b的值分别是( )A. a=2t b=3 B・ a= - 2, b二・3 C・ a= - 2, b=3 D・ a=2, b= - 39.分解因式:16-丘二( )A. (4 - x) (4+x) B・(x - 4) (x+4) C. (8+x) (8 - x) D. (4 - x):10.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结果中不含有因式a+1的是( )A. a" - 1 B・ a"+a C・ a"+a - 2 D・(a+2) " - 2 (a+2) +1二、填空题11.分解因式:1-¥= _________ .12.分解因式:3a'b十6卅二__ ・13.分解因式X3—9x= _____1 0 114•已知实数x满足x+_=3,则x2 + —的值为___________ -X X15•因式分解:£・6a+9二____ ・16.分解因式:2^2 - 8/= ______________ .17.因式分解:a2 -2a = _________ .18.分解因式:x2 +x-2 = __________ ・19.分解因式.4丘一9二 _____ ・20.分解因式:a^b —ab= _______ ・21.分解因式:ax= - ay== ______________ .22.分解因式:a-16a= ________________ ・23.把多项式9a5 - a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多项式ax:+2a*a'分解因式的结果是.25.分解因式3m l - 48= ____________ ・26・分解因式:ab 1 - 4ab:+4ab:= ______________ ・27.分解因式:(m+1) (m- 9) +8m二__________ ・28•将/ (x-2) +加(2-.Y)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9•已知a+b二3, ab=2,求代数式a5b+2aV+ab3的值.专题14.3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式子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方法(1)提公因式法:找岀最大公因式.(2)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a2-b2=(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3.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若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然后再考虑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孑一歹=(a+b)(a-2>),完全平方公式: /±2曰b+F=(a±bF)或英它方法分解;直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例题1】因式分解:ab-a= ___________•【答案】a (6-1).【解析】提公因式a即可.ab- a=a (.b ■ 1 )・【点拨】本题考査了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求岀多项式里各项的公因式,提公因式.【例题2】把多项式4/ - 1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4亦1) (4a- 1)B. (2M1) (2”1)C. (2a- 1) 2D・(2M1) 2【答案】B【解析】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方法叫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6) (a- b)i完全平方公式:a:±2aM6:= (a±b) 5:4a:- 1= (2a+l) (2a- 1),【点拨】本题考査了分解因式,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以弦图为背景的计算题(1)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以弦图为背景的计算题(1)](https://img.taocdn.com/s3/m/5ceaea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3.png)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以弦图为背景的计算题姓名班级1.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1)在图1中画出一条长度为10的线段AB;(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格点为顶点,面积为5的正方形.2.(1)教材在探索平方差公式时利用了面积法,面积法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推导或验证公式,俗称“无字证明”,例如,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①,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斜边长都为c),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2,也可以表示为4×12ab+(a-b)2,所以4×12ab+(a-b)2=c2,即a2+b2=c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图②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②推导勾股定理.(2)试用勾股定理解决以下问题:如果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长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3)试构造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能够解释(a-2b)2=a2-4ab+4b2,画在上面的网格中,并标出字母a,b所表示的线段.3.如图所示,以Rt ABC∆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三个半圆,已如以A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为1S,以B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为2S,以AB为直径的半国的面积为S.(1)求证:12=+;S S S(2)若将图中半圆改为分别以三边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探究(1)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4.(1)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8月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会标如图1,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和是5,求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2)现有一张长为6.5cm,宽为2cm的纸片,如图2,请你将它分割成6块,再拼合成一个正方形.(要求:先在图2中画出分割线,再画出拼成的正方形并标明相应数据)5.教材第九章中探索乘法公式时,设置由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验证了乘法公式.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赵爽,早在公元3世纪,就把一个矩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如图①),这个图形称为赵爽弦图,验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a、b 与斜边c满足关系式a2+b2=c2,称为勾股定理.(1)爱动脑筋的小明把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另一个大的正方形(如图②),也能验证这个结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验证的过程.(2)小明又把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梯形(如图③),利用上面探究所得结论,求当a=3,b=4时梯形ABCD的周长.(3)如图④,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请在图中画出△ABC的高BD,利用上面的结论,求高BD的长.6.中国古代对勾股定理有深刻的认识.(1)三国时代吴国数学家赵爽第一次对勾股定理加以证明:用四个全等的图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图2所示的大正方形,中间空白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求(a +b)2的值;(2)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勾股定理也很有研究,他著有《积求勾股法》:用现代的数学语言描述就是: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 ,则求其边长的方法为:第一步6S =m ;第二步:m =k ;第三步:分别用3,4,5乘k ,得三边长.当面积S 等于150时,请用“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7.如图,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分别是12,16,9,12,求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答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课件(PPT共261张)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课件(PPT共261张)](https://img.taocdn.com/s3/m/7aaf3db680eb6294dc886c27.png)
针对第 16 题训练
若不等式组12+ x-x>4≤a,0 有解,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a≤3 B.a<3 C.a<2 D.a≤2
(B )
第一章复习 ┃ 试卷讲练
针对第 22 题训练
某工厂计划生产 A,B 两种产品共 10 件,其生产成本和 利润如下表:
A 种产品 B 种产品
成本(万元/件) 2
第一章复习 ┃ 考点攻略
► 考点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例 7 甲有存款 600 元,乙有存款 2000 元,从本月开始,他 们进行零存整取储蓄,甲每月存款 500 元,乙每月存款 200 元.
(1)列出甲、乙的存款额 y1(元),y2(元)与存款月数 x(月)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2)请问到第几个月,甲的存款额超过乙的存款额?
5
利润(万元/件) 1
3
(1)若工厂计划获利 14 万元,问 A,B 两种产品应分别生
产多少件?
(2)若工厂计划投入资金不多于 44 万元,且获利多于 14
万元,问工厂有哪几种生产方案?
(3)在(2)的条件下,哪种生产方案获利最大?并求出最大 利润.
第一章复习 ┃ 试卷讲练
解:(1)设生产 A 种产品 x 件,则生产 B 种产品有(10-x)件,于是有 x×1+(10-x)×3=14,解得 x=8, 所以应生产 A 种产品 8 件,B 种产品 2 件; (2)设应生产 A 种产品 x 件,则生产 B 种产品有(10-x)件,由题意有 2x+5×10-x≤44, x+3×10-x>14, 解得 2≤x<8. 所以可以采用的方案有: A=2, A=3, A=4, A=5, A=6, A=7, B=8, B=7, B=6, B=5, B=4, B=3, 共 6 种方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da21f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0.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八年级下册数学复资料第一章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AB的中线,因此CD等于AB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A=30°,那么BC等于AB的一半。
例如,在Rt△ABC中,∠C=90°,∠A=30°,则正确的结论是AC²+BC²=AB²。
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如果BC等于AB的一半,那么∠A=30°。
例如,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顶角的度数是60°。
⑤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
求斜边的长度,可以用c=√(a²+b²);求直角边的长度,可以用a=√(c²-b²)或b=√(c²-a²)。
例如,在图中的拉线电线杆示意图中,已知CD⊥AB,∠CAD=60°,那么拉线AC的长度是6m。
例如,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是√136.2)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可以分别计算“a²+b²”和“c²”,如果相等就是直角三角形,不相等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例如,在Rt△ABC中,如果AC=2,BC=7,AB=3,那么正确的结论是∠C=90°。
例如,如果一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AB=4,BC=3,DC=12,AD=13,∠B=90°,那么这块木板的面积是18.例如,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所示,∠ACB=90°,AC=80米,BC=60米,若线段CD是一条小渠,且D点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问D点在距A点多远处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常见于各种图形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等腰三角形](https://img.taocdn.com/s3/m/be5411716edb6f1aff001fcc.png)
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题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例题2】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AC=30°.求证:BC=AB .【例题7】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A .B .C .D .不能确定【例题3】如图,已知AC ⊥BC ,BD ⊥AD ,AC 与BD 交于点O ,AC=BD.求证:(1)BC=AD ;(2)△OAB 是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12C AA.B.C.D.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点D是△ABC的边AC上一点(不含端点),AD=B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ABC D.∠A=∠ABC3.如图,∠AOB=120°,OP平分∠AOB,且OP=2.若点M,N分别在OA,OB上,且△PMN 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MN有()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4.如图所示,底边BC为2,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则△ACE的周长为()A.2+2B.2+C.4 D.3二、解答题5.已知:在△ABC中,AB=AC,D为AC的中点,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F,且DE=DF.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6.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7.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CAE 是△ABC 的外角,∠1=∠2,AD ∥BC (如图).求证:AB=AC .8.已知: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求证:AB=AD .9.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是△ABC 的平分线.求证:BD=CE .10.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E 、CF 分别是△ABC 的高.E DCAB1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BD 、CE 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求证:BD=CE .1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2a ,∠ABC=∠ACB=15°,CD 是腰AB 上的高.求:CD 的长.13.已知:如图,△ABC 中,∠ACB=90°,CD 是高,∠A=30°.求证:BD=AB .1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已知:在Rt △ABC 中,∠A=90°,∠ABC=2∠C ,BD 是∠ABC 的平分线.1415.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BC=AB .求证:∠BAC=30°.16.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 .17.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 ⊥AC ,∠BAC=30°,AB=10cm , CB 1⊥AB ,B 1C ⊥AC 1,垂足分别是B 1、C 1,那么BC 的长是多少?18.如图,△ABC 中,AB=AC ,∠A=36°,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 ,D 为垂足,连接EC .(1)求∠ECD 的度数;(2)若CE=5,求BC 长.12专题13.3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e5afa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d.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知识点一. 代数
1.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
2. 代数式的加减法、乘除法
3. 一元多项式及其乘法
4. 因式分解
5. 推广因式定理
6. 分式的加减乘除
7. 二次根式及其运算
8. 平方根与立方根
9. 特殊化运算
二. 几何
1. 平面图形的性质:六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等腰梯形
2. 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3.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4. 圆周角和弧度制
5. 直线和平面的交角关系
6. 空间图形:正方体、立方体、金字塔等的计算
三. 线性方程组
1. 同解方程组、不同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
2. 单解公式:三元一次方程组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4. 实际问题中的线性方程组
四. 函数
1. 函数的定义:自变量、函数值、定义域、值域、图像
2. 常见函数:多项式函数、绝对值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3.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 函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复合、反函数
5.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
五. 概率
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2. 概率的基本属性:非负性、规范性、可加性
3. 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
4. 事件的独立性、互斥性、全面性
6.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期望、方差
七. 统计
1.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
2. 典型数据集的描述、统计量:均值、中位数、众数、四分位数
3. 离均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4. 一元统计
5. 相关性的度量:相关系数。
2023-2024学年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4b9a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9.png)
2023-2024学年度下期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一)(满分120分,限时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23河北保定期末)为了解某市七年级8 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60名学生进行身高检查.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 0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身高是个体;④6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6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5个B.4个C.3个D.2个2.(2023广东深圳南山二模)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很多剪纸作品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如图,蝴蝶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图中点E的坐标为(m,3),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F的坐标为(4,n),则m+n的值为( )A.-1B.0C.1D.-93.(2023陕西西安雁塔模拟)一次函数y=(-2m+1)x的图像经过(-1,y1),(2,y2)两点,且y1>y2,则m的值可以是( )A. B.0 C.1 D.-4.(2023浙江温州三模)某校九(1)班50名学生的视力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若视力达到 4.8以上(含 4.8)为达标,则该班学生视力的达标率为( )A.8%B.18%C.29%D.36%5.(2023山东临沂兰陵期中)下面的三个问题中都有两个变量:①正方形的周长y与边长x;②汽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它的行驶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③水箱以0.8 L/min的流量往外放水,水箱中的剩余水量y(L)与放水时间x(min).其中,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6.(2023天津南开期末)已知张强家、体育场、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给出的图像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体育场锻练了若干分钟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图中x(min)表示张强离开家的时间,y(km)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育场离文具店1 kmB.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20 minC.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km/minD.当30≤x≤45时,y=7.(2023重庆忠县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A绕矩形的边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BP的面积S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8.【新独家原创】在菱形ABCD中,AC=6,BD=8,点E为BC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9.(2023河南新乡长垣期末)随着暑假临近,某游泳馆推出了甲、乙两种消费卡,设消费次数为x,所需费用为y元,且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种消费卡为20元/次=10x+100B.y乙C.点B的坐标为(10,200)D.洋洋爸爸准备了240元钱用于洋洋在该游泳馆消费,选择甲种消费卡划算10.(2023上海虹口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6),点B(-6,0),坐标轴上有一点C,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一共有( )A.5个B.6个C.7个D.8个11.(2023河南濮阳二模)如图,以矩形ABCD的顶点A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D作DF∥AE交BC于点F,连接AF.若AB=4,AD=5,则AF的长是( )A.2B.3C.3D.312.(2023福建福州台江模拟)“开开心心”商场2021年1~4月的销售总额如图1,其中A商品的销售额占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如图2.根据图中信息,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推断不合理的是( )A.1~4月该商场的销售总额为290万元B.2月份A商品的销售额为12万元C.1~4月A商品的销售额占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最低的月份是4月D.2~4月A商品的销售额占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与1月份相比都下降了13.【新考法】(2023河南郑州金水期末)现有一四边形ABCD,借助此四边形作平行四边形EFGH,两位同学提供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对于方案Ⅰ、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方案Ⅰ方案Ⅱ作边AB,BC,CD,AD的垂直平分线l1,l2,l3,l4,分别交AB,BC,CD,AD于点E,F,G,H,顺次连接这四点得到的四边形EFGH即为所求连接AC,BD,过四边形ABCD各顶点分别作AC,BD 的平行线EF,GH,EH,FG,这四条平行线围成的四边形EFGH即为所求A.Ⅰ可行、Ⅱ不可行B.Ⅰ不可行、Ⅱ可行C.Ⅰ、Ⅱ都可行D.Ⅰ、Ⅱ都不可行14.【一题多解】(2022贵州黔东南州中考)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外侧作正方形ABED,过点D作DF⊥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为( )A.2+2B.5-C.3-D.+1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5.(2023北京房山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BC的中点,连接OE,若OE=,OA=4,则AB= ,菱形ABCD的面积是.16.【河北常考·双填空题】(2023河北石家庄桥西期末)在同一直线上,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分别由A,B两地同时向右匀速出发,当甲追上乙时,两人同时停止.下图是两人之间的距离y(km)与所经过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观察图像,出发后h甲追上乙.若乙的速度为8 km/h,则经过1.5 h甲行驶的路程为.17.(2023河北沧州献县期末)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规则是:在正方形棋盘中,由黑方先行,白方后行,轮流弈子,下在棋盘横线与竖线的交叉点上,直到某一方首先在任一方向(横向、竖向或者是斜着的方向)上连成五子获胜.如图,这一部分棋盘是两个五子棋爱好者的对弈图.观察棋盘,以点O为原点,在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每个棋子看成一个点.若黑子A的坐标为(7,5),为了不让白方获胜,此时黑方应该下在坐标为的位置.三、解答题(共66分)18.[含评分细则](2023湖北武汉期中)(12分)已知点P(2a-2,a+5),解答下列各题:(1)若点P在x轴上,求出点P的坐标.(2)若点Q的坐标为(4,5),直线PQ∥y轴,求出点P的坐标.(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a2 023+2 023的值.19.[含评分细则](2023广东深圳期中)(12分)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小轩为备战中国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积极训练.下图是他最近一次在深圳湾体育公园骑车训练时,离家的距离s(km)与所用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途中小轩共休息了h.(2)小轩第一次休息后,骑行速度恢复到第1小时的速度,请求出目的地离家的距离a是多少.(3)小轩第二次休息后返回家时,速度和到达目的地前的最快车速相同,则全程最快车速是km/h.(4)已知小轩是早上7点离开家的,请通过计算,求出小轩回到家的时间.20.[含评分细则]【新素材】(2023四川绵阳涪城模拟)(14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区为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中学初二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绘制了不完整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表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成绩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50~60 4 0.0860~70 14 0.2870~80 m 0.3280~90 6 0.1290~100 10 0.20合计 1.00请解答下列问题:(1)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成绩频率分布表中,m= .(2)请补全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成绩在60分以下(不含60分)心理健康状况为不良,60分~70分(含60分)为一般,70分~90分(含70分)为良好,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请补全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成绩扇形统计图.21.[含评分细则](2023江苏无锡梁溪期末)(14分)某学校新建的初中部即将投入使用,为了改善教室空气环境,该校八年级1班班委会计划到朝阳花卉基地购买绿植,已知该基地一盆绿萝与一盆吊兰的费用之和是16元.班委会决定用80元购买绿萝,用120元购买吊兰,所购绿萝数量正好是吊兰数量的两倍.(1)分别求出每盆绿萝和每盆吊兰的价格.(2)该校八年级所有班级准备一起到该基地购买绿萝和吊兰共计120盆,其中绿萝数量不超过吊兰数量的一半,则八年级购买这两种绿植各多少盆时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元?22.[含评分细则](2023四川达州渠县期末)(14分)如图,在△ABC中,∠BAC=90°,∠B=45°,BC=10,过点A作AD∥BC,且点D在点A的右侧.点P从点A出发沿射线A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射线C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在线段QC 上取点E,使得QE=2,连接P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若PE⊥BC,求BQ的长.(2)是否存在t值,使以A,B,E,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1.D 为了解某市七年级8 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60名学生进行身高检查.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说法正确;②8 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是总体,故原说法错误;③每名学生的身高是个体,说法正确;④60名学生身高情况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原说法错误;⑤60是样本容量,故原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的判断有2个.故选D.2.A ∵图中点E的坐标为(m,3),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F的坐标为(4,n),∴m=-4,n=3,∴m+n=-4+3=-1,故选A.3.C ∵-1<2,且y1>y2,∴y随x的增大而减小,∴-2m+1<0,解得m>.故选C.4.D 若视力达到4.8以上(含4.8)为达标,则该班学生视力的达标率为×100%=36%.故选D.5.A 正方形的周长y与边长x的关系式为y=4x,故①符合题意;汽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它的行驶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式为y=30x,故②符合题意;水箱以0.8 L/min的流量往外放水,水箱中的剩余水量y(L)与放水时间x(min)的关系式为y=水箱原来的水量-0.8x,故③不符合题意.所以变量y与变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题中的图像表示的是①②.故选A.6.D A.体育场到文具店的距离为2.5-1.5=1(km),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65-45=20(min),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为 1.5÷(100-65)= km/min,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30≤x≤45时,设y=kx+b(k≠0),则∴当30≤x≤45时,y=-,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B 由题意可知,当点P从点B向点C运动时,S=AB·BP,△ABP的面积S与t成正比例函数关系且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从点C向点D运动时,S=AB·BC,△ABP的面积S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当点P从点D向点A运动时,S=AB·AP,△ABP的面积S是t的一次函数且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BP的面积S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大致是选项B的图像.故选B.8.B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6,BD=8,∴OB=AC=3,AC⊥BD.OB是定值,要想的值最小,则OE取最小值.当OE⊥BC时,OE取最小值,由勾股定理可求得BC==5,∵BC·OE=OB·OC,∴OE=,∴.故选B.9.D 设甲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甲=kx(k≠0),∵点(5,100)在该函数图像上,∴5k=100,解得k=20,即甲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甲=20x,即甲种消费卡为20元/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设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乙=ax+b(a≠0),∵点(0,100),(20,300)在该函数图像上,∴即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乙=10x+100,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令20x=10x+100,解得x=10,20×10=200,故点B的坐标为(10,200),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当y=240时,甲种消费卡可消费240÷20=12(次),乙种消费卡可消费的次数为(240-100)÷10=14,因为12<14,所以洋洋爸爸准备240元钱用于洋洋在该游泳馆消费,选择乙种消费卡划算,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0.C 如图,当BC=AB时,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C1、C2、C3、A.当AC=AB时,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C4、C5、C6、B.当AC=BC时,点C应该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OA=OB,∴点O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综上,这样的C点共有7个,分别是点C1、C2、C3、C4、C5、C6、O.故选C.11.A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90°,∴∠ABE=90°,∵DF∥AE,AD∥EF,∴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由作图得AE=AD=5,∴四边形ADFE是菱形,∴FE=AE=5,∵BE==3,∴BF=FE-BE=5-3=2,∴AF=.12.C A.1~4月该商场的销售总额为85+80+60+65=290万元,故A不符合题意;B.2月份A商品的销售额为80×15%=12万元,故B不符合题意;C.1~4月A商品的销售额占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最低的月份是2月,故C符合题意;D.2~4月A商品的销售额占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与1月份相比都下降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12.C 本题列举两种方案,从中选取可行方案,考查形式比较新颖.方案Ⅰ,如图,连接AC,∵l1,l2,l3,l4分别垂直平分AB,BC,CD,AD,∴E,F,G,H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GH是△ADC的中位线,∴EF∥AC,EF=AC,GH∥AC,GH=AC,∴EF∥GH,且EF=G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方案Ⅰ可行.方案Ⅱ,∵EF∥AC,GH∥AC,∴EF∥GH,∵EH∥BD,FG∥BD,∴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方案Ⅱ可行.故选C.14.D 解法一:如图1,延长DA,BC交于点G,∵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BAD=90°,AD=AB,∴∠BAG=180°-90°=90°.∵△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AC=2,∠ABC=∠BAC=60°,∴∠CAG=∠BAG-∠BAC=30°,∠G=90°-∠ABC=30°,∴∠CAG=∠G,∴AC=CG=2,∴BG=BC+CG=4,∴AG=,∴DG=AD+AG=2+2.在△DFG中,DF⊥BC,∠G=30°,∴DF=×(2+2.故选D.解法二:如图2,过点E作EG⊥DF于点G,作EH⊥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H,则∠BHE=∠DGE=90°.∵△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2,∠ABC=60°.∵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BE=DE=AB=2,∠ABE=∠BED=90°,∴∠EBH=180°-∠ABC-∠ABE=180°-60°-90°=30°,∴EH=×2=1,∴BH=.∵EG⊥DF,EH⊥BC,DF⊥BC,∴∠EGF=∠EHB=∠DFH=90°,∴四边形EGFH是矩形,∴FG=EH=1,∠BEH+∠BEG=∠GEH=90°.∵∠DEG+∠BEG=90°,∴∠BEH=∠DEG.在△BEH和△DEG中,∴△BEH≌△DEG(AAS),∴DG=BH=,∴DF=DG+FG=+1.故选D.15.2;16解析∵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DO⊥CO,AC=2OA=2OC=8,∵E是BC的中点,∴OE是△CAB的中位线,∴AB=2OE=2,∴OB==2,∴BD=2OB=4,∴菱形ABCD的面积=×8×4=16.16.2;30km解析由图像可知,出发后2 h甲追上乙,A,B两地相距24 km,设甲的速度为x km/h,根据题意得2x=8×2+24,解得x=20,20×1.5=30(km).经过1.5 h甲行驶的路程为30 km.17.(3,7)或(7,3)18.解析(1)∵点P在x轴上,∴a+5=0,∴a=-5,∴2a-2=-12,∴点P的坐标为(-12,0).4分(2)∵点Q的坐标为(4,5),直线PQ∥y轴,∴2a-2=4,∴a=3,∴a+5=8,∴P(4,8).8分(3)∵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2a-2=-(a+5),∴a=-1,此时P(-4,4)在第二象限,符合题意,∴a2 023+2 023=(-1)2 023+2 023=2 022,∴a2 023+2 023的值为2 022.12分19.解析(1)途中小轩共休息了2-1.5+4-3=1.5(h).故答案为1.5.3分(2)25+15×(3-2)=40(km).∴a=40.6分(3)全程最快车速是(25-15)÷(1.5-1)=20(km/h).故答案为20.9分(4)4+40÷20=6(h),7+6=13,∴小轩回到家的时间是13点.12分20.解析(1)由表格可得,抽取的学生数为4÷0.08=50,∴m=50×0.32=16.故答案为16.4分(2)补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所示.8分(3)良好率:(0.32+0.12)×100%=44%,9分优秀率:0.2×100%=20%,10分补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成绩扇形统计图如图2所示.14分21.解析(1)设每盆绿萝x元,则每盆吊兰(16-x)元.根据题意得=2×,解得x=4.4分经检验,x=4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6-x=12.答:每盆绿萝4元,每盆吊兰12元.6分(2)设购买吊兰a盆,总费用为y元.依题意得,购买绿萝(120-a)盆,则y=12a+4(120-a)=8a+480.9分∵绿萝数量不超过吊兰数量的一半,∴120-a≤a,解得a≥80.10分对于y=8a+480,y随a的增大而增大,∴当a=80时,y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8×80+480=1 120,12分此时120-a=40.答:购买吊兰80盆,绿萝40盆时,总费用最少,为1 120元.14分22.解析(1)如图,过A点作AM⊥BC于点M,设AC交PE于点N.∵∠BAC=90°,∠B=45°,∴∠C=45°=∠B,∴AB=AC,∴BM=CM,∴AM=BC=5,2分∵AD∥BC,∴∠PAN=∠C=45°,∵PE⊥BC,∴PE=AM=5,PE⊥AD,∴△APN和△C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分∴PN=AP=t,∴CE=NE=PE-PN=5-t,∵CE=CQ-QE=2t-2,∴5-t=2t-2,6分解得t=,∴BQ=BC-CQ=10-2×.7分(2)存在.8分若以A,B,E,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AP=BE,分两种情况:①当点E在点B的右侧时,有解得t=4.②当点E在点B的左侧时,有解得t=12.∴存在t值,使以A,B,E,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此时t的值为4或12.14分。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综合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综合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bbc085022aaea988f0f6a.png)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综合复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 1. 计算(2x +1)(2x -1)的结果为 ( ) A .4x 2-1B .2x 2-1C .4x -1D .4x 2+12. 把分式方程2x +4=1x 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两边需同乘( ) A .xB .2xC .x +4D .x (x +4)3. 若a 2+ab +b 2=(a -b )2+X ,则整式X 为()A .abB .0C .2abD .3ab4. 如图,△ABE ≌△ACD ,∠A =60°,∠B =25°,则∠DOE 的度数为()A .85°B .95°C .110°D .120°5.(2020·临沂)如图,在ABC ∆中,AB AC =,40A ∠=︒,//CD AB ,则BCD ∠=( )A.40°B.50°C.60°.D.70°6. 下列哪一个度数可以作为某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 A .240° B .600°C .540°D .2180°7. (2020·天津)计算221(1)(1)x x x +++的结果是( )A.11x+B.21(1)x+C. 1D. 1x+8. 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B和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12B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CM交AB于点E.若AE=2,BE=1,则EC的长度是A.2 B.3C3D59.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 )A. 3,4,4B. 3,4,5C. 3,4,6D. 3,4,710.如图,平行河岸两侧各有一城镇P,Q,根据发展规划,要修建一条公路连接P ,Q两镇.已知相同长度造桥总价远大于陆上公路造价,为了尽量减少总造价,应该选择方案( )11. 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等于( )A.90°B.120 C.135°D.150°12.如图,在△CEF中,∠E=80°,∠F=50°,AB∥CF,AD∥CE,连接BC,CD ,则∠A的度数是( )A.45°B.50°C.55°D.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3.图中的虚线,哪些是图形的对称轴,哪些不是?是对称轴的是______;不是对称轴的是______.(填写序号)14. (2020·武威)分解因式:a2+a=.15.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B=∠E,BF=CE,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使△ABC≌△DEF,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16.如图,两车从南北方向的路段AB的A端出发,分别向东、向西行进相同的距离,到达C,D两地,此时可以判断C,D到B的距离相等,用到的数学道理是____ ____.17.将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尺在∠AOB的内部如图摆放,两块三角尺较短的直角边分别与∠AOB的两边重合,且含30°角的顶点恰好也重合于点C,则射线OC即为∠AOB的平分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AOB=40°,C为OB上的定点,M,N分别为OA,OB上的动点,当CM +MN的值最小时,∠OCM的度数为________.19. 将分式1a2-9和a3a-9进行通分时,分母a2-9可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__,分母3a-9可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因此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__.20. 若a-b=3x-y=2则a2-2ab+b2-x+y=________.21.如图,BO平分∠CBA,CO平分∠ACB,MN过点O且MN∥BC,设AB=12,AC =18,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22. 计算:1x2-6x+9÷x+3x-3·(9-x2).解:原式=1(x-3)2÷x+3x-3·(3+x)(3-x)……第一步=1(x-3)2·x-3x+3·(3+x)(3-x)……第二步=1.……第三步回答:(1)上述过程中,第一步使用的公式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第二步得到第三步所使用的运算方法是____________;(3)以上三步中,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2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2,一个外角是120°,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24. 画图:试画出下列正多边形的所有对称轴,并完成表格.根据上表,猜想正n边形有条对称轴.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25.利用刻度尺和三角尺作图: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和直线m.请你作出四边形A1B1C1D1,使得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m成轴对称.26. 如图,在河岸l的同侧有两个居民小区A,B,现欲在河岸边建一个长为a的绿化带CD(宽度不计),使C到小区A的距离与D到小区B的距离之和最小.在图中画出绿化带的位置,并写出画图过程.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27. 如图,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与AB边和AC边交于点D 和点E,BC边的垂直平分线FG分别与BC边和AC边交于点F和点G,若△BEG 的周长为16,GE=3,求AC的长.28. 我们知道:分式和分数有着很多的相似点.如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得到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小学时,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类似地,我们把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的分式称为真分式,反之,称为假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假分式都可以化成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如==+=1+. (1)下列分式中,属于真分式的是()A.B.C.-D.(2)将假分式化成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29. 整体代入阅读下面文字,并解决问题.已知x2y=3,求2xy(x5y2-3x3y-4x)的值.分析:考虑到满足x2y=3的x,y的可能值较多,不可能逐一代入求解,故考虑整体思想,将x2y=3整体代入.解:2xy(x5y2-3x3y-4x)=2x6y3-6x4y2-8x2y=2(x2y)3-6(x2y)2-8x2y=2×33-6×32-8×3=2×27-6×9-8×3=-24.请你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已知ab=3,求(2a3b2-3a2b+4a)·(-2b)的值.30.如图,已知AP∥BC,∠P 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过点E的直线分别交AP,BC于点D,C.求证:AD+BC=AB.31. 在△ABC中,∠A=90°,∠B=30°,AC=6 cm,点D从点A出发以1 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同时点E从点C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解决以下问题:(1)当t为何值时,△DEC为等边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DEC为直角三角形?32. 已知有理数x ,y ,z 满足2|2|(367)|334|0x z x y y z --+--++-=,求3314n n n x y z x--的值.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综合复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 1. 【答案】A2. 【答案】D3. 【答案】D4.【答案】C [解析]∵△ABE ≌△ACD ,∴∠B =∠C =25°.∵∠A =60°,∠C =25°,∴∠BDO =∠A +∠C =85°.∴∠DOE =∠B +∠BDO =85°+25°=110°.5. 【答案】D【解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且AB AC =,40A ∠=,可得:70ABC ACB ∠=∠=;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且//CD AB 可得:70BCD ABC ∠=∠=,所以选D .6. 【答案】C[解析]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 -2)×180°,∴多边形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倍数. ∵540°=3×180°,∴540°可以作为某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式的加减运算,主要运算技巧包括通分,约分,同时常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作为解题工具.本题可先通分,继而进行因式约分求解本题.221(1)(1)x x x +++21(1)x x +=+,因为10x +≠,故211=(1)1x x x +++.故选:A .8. 【答案】D【解析】由作法得CE ⊥AB ,则∠AEC=90°, AC=AB=BE+AE=2+1=3,在Rt △ACE 中,=.故选D .9.【答案】C【解析】①∵32+42=52,∴三条线段3、4、5组成直角三角形,∴B 选项不正确;②当把斜边5变成7时,3+4=7,不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D 选项不正确;③当把斜边5稍微变小一点为4时,三条线段为3、4、4组成锐角三角形,∴A 选项不正确;④当把斜边5稍微变大一点为6时,三条线段为3、4、6组成钝角三角形,∴C 选项正确.10.【答案】C [解析]如图,作PP′垂直于河岸L ,使PP′等于河宽,连接QP′,与河岸L 相交于点N ,将P′N 沿竖直方向向上平移河宽个单位长度,得到PM ,PM -MN -NQ 即所求.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QP′最短,即PM +NQ 最短.观察选项,选项C 符合题意.11.【答案】C [解析]在图中容易发现全等三角形,将∠3转化为与其相等的对应角后可以看出∠3与∠1互余.故∠1+∠3=90°.易得∠2=45°,故∠1+∠2+∠3=135°.12. 【答案】B[解析] 如图,连接AC 并延长交EF 于点M.∵AB ∥CF ,∴∠3=∠1. ∵AD ∥CE ,∴∠2=∠4.∴∠BAD =∠3+∠4=∠1+∠2=∠FCE.∵∠FCE =180°-∠E -∠F =180°-80°-50°=50°,∴∠BAD =∠FCE =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3. 【答案】②④⑥①③⑤14. 【答案】a 2+a =a (a +1).故答案为:a (a +1).15. 【答案】答案不唯一,如AB =DE[解析] ∵BF =CE ,∴BC =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E ,BC =EF ,∴△ABC ≌△DEF(SAS).16. 【答案】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7. 【答案】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18.【答案】10° [解析]作点C 关于OA 的对称点D ,过点D 作DN ⊥OB 于点N ,交OA 于点M ,则此时CM +MN 的值最小.∵∠OEC =∠DNC =90°,∠DME =∠OMN , ∴∠D =∠AOB =40°.∵MD=MC,∴∠DCM=∠D=40°,∠DCN=90°-∠D=50°.∴∠OCM=10°.19. 【答案】(a+3)(a-3)3(a-3)3(a+3)(a-3)20. 【答案】7[解析] a2-2ab+b2-x+y=(a-b)2-(x-y).把a-b=3x-y=2代入得原式=32-2=7.21. 【答案】30 [解析] ∵MN∥BC,∴∠MOB=∠OBC.∵∠OBM=∠OBC,∴∠MOB=∠OBM.∴MO=MB.同理NO=NC.∴△AMN的周长=AM+MO+AN+NO=AM+MB+AN+NC=AB+AC=30.22. 【答案】(1)a2-2ab+b2=(a-b)2,a2-b2=(a+b)(a-b)(2)约分(3)三-123. 【答案】 6 [解析] 已知三角形的一外角为120°,则相邻内角度数为60°,那么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则其周长为6.24. 【答案】解:如图.故填3,4,5,6,n.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25. 【答案】解:如图,四边形A1B1C1D1即为所求.26. 【答案】解:如图,作线段AP∥l,使AP=a,且点P在点A的右侧;作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连接BP'交l于点D;在l上点D的左侧截取DC=a,则CD就是所求绿化带的位置.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27. 【答案】解:∵DE垂直平分线段AB,GF垂直平分线段BC,∴EB=EA,GB=GC.∵△BEG的周长为16,∴EB+GB+GE=16.∴EA+GC+GE=16.∴GA+GE+GE+GE+EC=16.∴AC+2GE=16.∵GE=3,∴AC=10.28. 【答案】解:(1)C(2)==+=m-1+.29. 【答案】解:(2a3b2-3a2b+4a)·(-2b)=-4a3b3+6a2b2-8ab=-4(ab)3+6(ab)2-8ab=-4×33+6×32-8×3=-108+54-24=-78.30. 【答案】证明:如图,在AB 上截取AF =AD ,连接EF.∵AE 平分∠PAB ,∴∠DAE =∠FAE.在△DAE 和△FAE 中,⎩⎪⎨⎪⎧AD =AF ,∠DAE =∠FAE ,AE =AE ,∴△DAE ≌△FAE(SAS).∴∠AFE =∠ADE.∵AD ∥BC ,∴∠ADE +∠C =180°.又∵∠AFE +∠EFB =180°,∴∠EFB =∠C.∵BE 平分∠ABC ,∴∠EBF =∠EBC.在△BEF 和△BEC 中,⎩⎪⎨⎪⎧∠EFB =∠C ,∠EBF =∠EBC ,BE =BE ,∴△BEF ≌△BEC(AAS).∴BF =BC.∴AD +BC =AF +BF =AB.31. 【答案】(1)根据题意可得AD =t ,CD =6-t ,CE =2t. ∵△DEC 为等边三角形,∴CD =CE ,即6-t =2t ,解得t =2.∴当t 的值为2时,△DEC 为等边三角形.(2)∵∠A =90°,∠B =30°,∴∠C =60°. ①当∠DEC 为直角时,∠EDC =30°,∴CE =12CD ,即2t =12(6-t),解得t =65;②当∠EDC 为直角时,∠DEC =30°,∴CD =12CE ,即6-t =12·2t ,解得t =3.综上,当t 的值为65或3时,△DEC 为直角三角形.32. 【答案】【解析】由题意得2036703340x z x y y z --=⎧⎪--=⎨⎪+-=⎩,解方程组得3131x y z =⎧⎪⎪=⎨⎪⎪=⎩,代入所求代数式得313133143411313331333033n n n n n n n x y z x ---⎛⎫⎛⎫-=⋅⋅-=⋅⨯⋅-=-=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最短路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专题复习及练习(含解析):最短路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778a2bce2f0066f433226d.png)
专题13.4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川,万分别是直线2异侧的两个点,在2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点Q是直线』与初的交点.⑵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宜线的对称点, 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月,万分别是直线2同侧的两个点,在』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关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EG、BC「、证明M -\-CB<AC f +C* 3 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万和万‘关于直线/对称,所以直线/是线段宓’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Q与C'在直线上,所以BC=B' G BC =B f r C f・在G 中,AB' <AC r +B f C ,所以AC+B' C<AC r +B f C ,所以AC+BC<AC f+C‘ B.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越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球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淸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左最短路径选址选址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线段的差最大,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的线段的和最小,都可以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推理说明,通常根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取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来解决.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4.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求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就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式,把几条线段的和想办法转化在一条线段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能将两条线段通过类似于镜而反射的方式转化成一条线段,如图,AO+BO=AC的长.所以作已知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Cy __-7 B5.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之差最大问题利用轴对称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几何中的最大值问题的关键.先做出其中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所得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易证明这就是最大值.破疑点解决距离的最值问题的关键运用轴对称变换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决一些距离的最值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点例题解析【例题1】在图中直线/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儿万两点的距离和最小.A【例题2】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出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川村与万村供水.(1)若要使厂部到心万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2)若要使厂部到川,万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例题3】如图,从川地到万地经过一条小河(河岸平行),今欲在河上建一座与两岸垂直的桥,应如何选择桥的位置才能使从A地到万地的路程最短?【例题4】如图所示,A, 3两点在直线2的两侧,在/上找一点G使点C到点月、万的距离之差最大.如JII练题1 •直线』左侧有两点只Q,试在直线上确左一点Q使得防%最短.2•如图,△月氏与△处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请画岀对称轴.A DC F3•如图,A.万为重庆市内两个较大的商圈,现需要在主要交通干道』上修建一个轻轨站只问如何修建,4•如图,四边形ABCD 中,ZBAD=120° , ZB=ZD=90°,在BC、CD ±分别找一点M、N,使Z\AMN 周长最小时,则ZAMN+ZANM的度数为()C. 110°D. 100°5•如图,两条公路0A. 0B相交,在两条公路的中间有一个汕库,设为点P,如在两条公路上各设置一个加油站,,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把两个加油站设在何处,可使运汕车从油库出发,经过一个加油站,再到另一个加汕站,最后回到汕库所走的路程最短.专题13.4最短路径问题1.最短路径问题(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川,万分别是直线2异侧的两个点,在2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点Q是直线』与初的交点.⑵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宜线的对称点, 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月,万分别是直线2同侧的两个点,在』上找一个点G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关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EG、BC「、证明M -\-CB<AC f +C* 3 如下:证明:由作图可知,点万和万‘关于直线/对称,所以直线/是线段宓’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点Q与C'在直线上,所以BC=B' G BC =B f r C f・在G 中,AB' <AC r +B f C ,所以AC+B' C<AC r +B f C ,所以AC+BC<AC f+C‘ B.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越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球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淸导致答非所问.3.利用平移确左最短路径选址选址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线段的差最大,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的线段的和最小,都可以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推理说明,通常根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取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来解决.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4.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求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就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式,把几条线段的和想办法转化在一条线段上,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运用轴对称性质,能将两条线段通过类似于镜而反射的方式转化成一条线段,如图,AO+BO=AC的长.所以作已知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Cy __-7 B5.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之差最大问题利用轴对称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几何中的最大值问题的关键.先做出其中一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所得直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易证明这就是最大值.破疑点解决距离的最值问题的关键运用轴对称变换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决一些距离的最值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点例题解析【例题1】在图中直线/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儿万两点的距离和最小.A【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f27e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e.png)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
一、整数和有理数
1. 整数概念及性质
2.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4. 整数的混合运算和运算规律
5. 有理数概念及性质
6.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8.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运算规律
二、平方根和实数
1. 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2. 平方根的运算法则
3.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
4.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5.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6. 实数的概念及性质
7. 实数的加减法运算
8. 实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三、图形的性质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3. 图形的相似性质
4. 图形的对称性质
5. 图形的投影性质
6. 图形的旋转性质
四、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及解的性质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加减消元和倍增消元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5.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解的性质
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加减消元和倍增消元
8.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以帮助复习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请根据提纲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练习,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5年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训练2 由分式方程解的情况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2025年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训练2 由分式方程解的情况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59a7a4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0.png)
返回
a-8 2. 若关于 y 的分式方程 -1=
y
的解为负整数,
y+2
y+2
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a 的值的和是( B ) A. 20 B. 14 C. 12 D. 10
返回
1+ax 3. 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
1
=3 有整数解,则所
2-x x-2
有满足条件的整数 a 的值的和为__-__1_7___.
故方程的增根是x=3或x=-3,方程产生增根时m的值为6或12.
返回
m+x
7. 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3=0 有解,则实数 m
2-x
应满足的条件是( B )
A. m=-2
B. m≠-2
C. m=2
D. m≠2
返回
8. [2023·焦作月考]若关于 x 的方程2x=2xm+1无解,求 m 的值. 思路导航 首先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___(_4_-__m_)_x_=__-__2__, 再根据分式方程无解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整式方程无解,即4-m=_____0___; ②分式方程有增根,即2x+1=______0______ 或x=0,从而可求得m的值.
并求出解集:____m_>__1____; (3) 由分式方 程的解 必须使 分母不 为 0 , 列出不 等式 :
_____m_-__1_≠__2_____,并求出解集:______m__≠_3_____; (4)求(2)(3)中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返回
(1)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1x-x+m 1=0 的解为负数,则整数 m 的
x-a<2
y+a 的解集为 x≤1,且关于 y 的分式方程 =4-
2a
的解是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复习专题练 专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 习题课件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复习专题练 专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 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ed276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5.png)
期末复习专题练 (3)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解:当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分为以下两种情 况讨论: ①当2m+4=m-1时,m=-5, ∴2m+4=-6,m-1=-6,∴P(-6,-6). ②当2m+4+(m-1)=0时,m=-1, ∴2m+4=2,m-1=-2,∴P(2,-2). 综上所述,P(-6,-6)或(2,-2).
纵 坐 标 不 变 , 得 到 点 A′ , 则 点 A 与 点 A′ 的 关 系 是
( B)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无法判断
期末复习专题练
7.如图,象棋盘上“将”位于点(2,-1),“象”位于点(4, -1),则“炮”位于点( C ) A.(1,2) B.(2,-1) C.(-1,2) D.(2,1)
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期末复习专题练 (3)△A1B1C1的面积为____5_._5____.
期末复习专题练 17.(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三个
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2,1),C(-5,2). (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
答案显示
期末复习专题练
1.三水是长寿之乡,以下说法中能准确表示三水地理 位置的是( B )
A.在广州的西北方 B.东经113°,北纬23° C.距离广州40公里处 D.东经113°
期末复习专题练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5)位于( C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期末复习专题练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动点P按图中箭头所示
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从点(-1,0)运动到点(0,1), 第2次运动到点(1,0),第3次运动到点(2,-2)……按 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P第2 020次运动到点( D ) A.(2 020,-2) B.(2 020,0) C.(2 019,1) D.(2 01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AC BADCBAcb a CB A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姓名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的中线,∴12CD AB =。
例·直角三角形斜边长20cm,则此斜边上的中线为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A=30°,∴12BC AB =。
例·在Rt △ABC 中,∠C=90°,∠A=3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2BC B .AB=2AC C .AC 2+AB 2=BC 2 D .AC 2+BC 2=AB 2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如图,在Rt ∆ABC 中,∵12BC AB =,∴∠A=30°。
例·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顶角的度数是 。
】⑤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a b c +=。
求斜边,则22c a b =+;求直角边,则22a c b =-或22b c a =-。
例·如图是拉线电线杆的示意图。
已知CD ⊥AB ,,∠CAD=60°,则拉线AC 的长是________m 。
例·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是______。
(2)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分别计算“22a b +”和“2c ”,相等就是Rt ∆,不相等就不是Rt ∆。
-ADBC例·在Rt △ABC 中,若2,7,AB=3,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C=90°B .∠B=90°C .△ABC 是锐角三角形D .△ABC 是钝角三角形木例·一块木板如右图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90B ∠=︒,板的面积为 。
例·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所示,∠ACB=90°,AC=80米,BC=60米,若线段CD 是一条小渠,且D 点在边AB 上,•已知水渠的造价为10元/米,问D 点在距A 点多远处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⑥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勾股定理运用的常见图形$]例·如图,梯子AB 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7m , 梯子的顶端B 到地面的距离为24m ,现将梯子的底端A 向外移动到A ′,F A 】使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等于15m .同时梯子的顶端B 下降 至B ′,那么BB ′的长度是多少例·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灯臂AB 长为40cm ,灯罩BC 长为30cm ,底座厚度为2cm ,灯臂与底座构成的∠BAD=60°,使用发现,光线最佳时灯罩BC 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30°,此时灯罩顶端C 到桌面的高度CE 是多少cm (结果精确到0.1cm ,参考数据:≈)/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例·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例·若∠A :∠B:∠C=2:3:5,则△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例·已知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2a 2+2b 2+2c 2-2ab-2bc-2ac=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全等方法:SAS 、ASA 、SSS 、AAS 、HL 。
在ΔABC 中,D 为BC 的中点,DE ⊥BC 交∠BAC 的平分线AE 于点E ,EF ⊥AB 例·如图,EG ⊥AC 的延长线于点G 。
于点F ,求证:BF=CG 。
PEDCB AP F EDC B21A ,4、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或∠1=∠2),PE ⊥AC ,PF ⊥AB ∴PE=PF角平分线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例·如图,在ΔABC 中,∠C=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若BD=10厘米,BC=8厘米,DC=6厘米,则点D 到直线AB 的距 离是________厘米。
例·如图:在△ABC 中,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点O 在∠A 的平分线上。
例·如图,在△ABC 中,∠B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BC =10cm ,CD =6cm ,则点D 到AC 的距离是: 。
例·如图,在Rt △ABC 中,AC =4,BC =3,AB =5,点P 是三角形内桑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点P 到AB 的距离是: 。
;>5、线段垂直平分线OC BA 第1题CADD E 第2题EDCBA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如图,∵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PA=PB例·如图,△ABC 中,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4cm ,△ABC 的周长是18 cm ,则△BDC 的周长是__。
例·已知:如图,求作点P ,使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且P 到∠MON 两边的距离也相等.!第二章 四边形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n -2)·180ºn 2180n =+︒内角和求边形的方法:¥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º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例·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0,它是 边形。
例·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它是 边形。
2、中心对称:(在直角坐标系中即关于原点对称,其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得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会画与某某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会辨别图形、实物、汉字、英文字母、扑克等是否中心对称图形 !例·下列几张扑克牌中,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张例· 在字母C 、H 、V 、M 、S 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例·下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 B : 平行四边形 C: 等腰梯形 D : 矩形 例·下列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ONM ·· A —B A DCFECB A…例·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和点A1. 画出△ABC关于点1A的中心对称图形.3、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如图,在⊿ABC中,∵E是AB的中点,F是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EF‖BC,12EF BC例·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 cm,则AB的长为例·已知△ABC三边的长分别为10、12、16,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等于()A、38B、19C、17D、214、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边(对边相等且平行)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义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图,∵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图,∵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方法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oB ADCE ANMFCBO 如图,∵∠A=∠C ,∠B=∠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3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 AB ‖CD ,AB=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或∵AD ‖BC ,AD=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4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图,∵ OA=OC ,OB=O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在□ABCD 中,点E 是AD 的中点,BE 的延长线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试连结BD 、AF ,判断四边形ABD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例·如图,已知BE ∥DF ,∠ADF=∠CBE ,AF=CE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边(对边相等且平行)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的判定:定义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方法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方法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例·如图,△ABC 中,点O 为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CF 于点F ,交∠ACB 内角平分线CE 于E .(1)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猜想△ABC 是何形状三角形时,矩形AECF 会是正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如图16,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AD 于点E ,AD=8,AB=4,则DE 的长为。
例·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AB=2,则矩形的对角线AC 的长是 .~菱形的性质:边(四条边相等)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乘积的一半菱形的判定:定义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方法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方法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例·已知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E 、F.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例·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AB=6,AC=10,则面积为 例·菱形的周长为20,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其面积为:正主形的性质:边(四条边相等)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相等)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的判定:定义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方法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A B CDF E O方法2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例·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线互相垂直 例·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例·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正方形,剪刀与折痕所成的角的度数应为( ) °° °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