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
砌体结构的抗震研究现状
图5 ACC砌块墙体的滞回曲线
试验结果表明: 文中所提出的AAC 砌块砌体墙整体性好,相比无筋砌块 来说,配筋砌块提高了墙体变形能力,而且长度为4.5 m 的墙体抗弯刚 度大于长度为1.5 m 的墙体( 见上图)
抗震加固钢筋网、砂浆层加固通过进行加固后结构体系的往复荷 载试验,可以看出,即使只加固砌 体房屋的内表面,结构抗侧强度也 能增大两倍( 实际工程中,应对墙 体两面均实施加固) ; 门窗洞口是墙 体的薄弱部位; 砌体和砂浆层之间的 连接没有明显失效。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可用于1 ~ 2 层的新建 砌体结构,还可用于加固既有砌体 结构。
砌体结构的抗震研究 现状
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
历次强震震害经验表明: 大量砌体结构 的破坏与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的直接原因,因此各国地震工程 学者对砌体结构抗震问题的研究日益 深入与发展。 本届会议砌体结构领域发表论文共56 篇,其中砌体结构抗震性能16 篇,砌 体结构抗震加固14 篇,( 约束) 砌体结 构数值分析方法11 篇,约束砌体结构 的工程应用6 篇,砌体结构地震易损 性5 篇,约束砌体结构设计方法及规 范编制4 篇。
目录
抗震性能研究
抗震加固
数值分析方法
抗震性能研究
研究重点
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 构件) 的承载 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刚度 及破坏形态的变化和发展是砌体结 构抗震研究重点。
结果显示,墙体的最终开裂模式相似( 如图1 所示) ,在墙体水平裂缝出 现之前,墙体平面外变形是线弹性的; 水平裂缝产生之后,墙体平面外 变形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反应与墙体的水平裂缝、构造柱的水平 裂缝以及抗弯钢筋的屈服有关。同时随着轴向荷载的增加,墙体平面 外的应力相应增加,这与轴向荷载引起的竖向变形的附加作用有关。
《普通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及非线性模拟分析》范文
《普通砖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及非线性模拟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普通砖砌体墙作为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抗震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普通砖砌体墙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及非线性模拟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非线性模拟分析,深入探讨普通砖砌体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二、试验设计(一)试验材料及方法本次试验选用普通粘土砖和水泥砂浆为原材料,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砌筑。
试验采用振动台模拟地震作用,通过改变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等参数,对砖砌体墙进行不同等级的地震作用。
(二)试验过程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砖砌体墙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裂缝发展情况以及破坏形态等数据。
同时,我们还对砖砌体墙的应力分布、应变情况等进行了实时监测。
三、试验结果分析(一)变形及裂缝发展在地震作用下,砖砌体墙的变形和裂缝发展是评估其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试验观察,我们发现随着地震等级的增加,砖砌体墙的变形逐渐增大,裂缝逐渐增多并扩展。
在较高等级的地震作用下,砖砌体墙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
(二)应力及应变分析通过对砖砌体墙的应力及应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砖砌体墙在地震作用下呈现出非线性行为。
在低等级地震作用下,应力及应变关系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线弹性特征;随着地震等级的增加,非线性特征逐渐明显,砖砌体墙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
四、非线性模拟分析针对普通砖砌体墙的抗震性能进行非线性模拟分析,我们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砖砌体墙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裂缝发展及应力分布等情况。
通过与非线性理论相结合,我们得出了砖砌体墙在不同地震等级下的响应特性及破坏模式。
五、结论与展望(一)结论通过试验及非线性模拟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普通砖砌体墙在地震作用下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随着地震等级的增加,砖砌体墙的变形逐渐增大,裂缝逐渐增多并扩展;砖砌体墙的承载能力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强而逐渐降低;在较高等级的地震作用下,砖砌体墙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
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性能研究
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性能研究摘要:由于我国既有砌体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建筑构件,其自身的强度、延性较差等问题,加之目前已有的建筑构件设计标准较低、施工工艺不规范、使用年限及性能指标不断提高等问题,致使既有砌体结构的安全难以保障。
考虑到建筑结构的高成本、建筑结构的破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等因素,迫切需要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性能化抗震加固。
关键词:既有砌体结构;抗震鉴定;加固性能1相关概要90年代以前,我国大部分的民房都是以砌体为主,但由于其刚性大,延性差,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且为脆性材料,其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砂浆强度。
由于原有的建筑标准偏低,施工操作不规范,建筑物年代久远,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的作用会逐步降低。
由于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城市环境的恶化,砖混结构房的拆除与重建成为制约。
所以,对房屋进行防震加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一举措强化了原先的建筑形态,并使其更具安全性,并将其内部设备现代化。
它投资小,影响小,见效快,社会效益明显。
2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分析建筑物的鉴定可以划分为可靠性鉴定(安全性鉴定、使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
抗震鉴定方法可以划分为两个水平。
第一阶段的鉴定则是以宏观控制与结构鉴定为重点,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性鉴定。
主要对房屋的高度、层数、外观质量、结构体系、墙体材料的实际强度、整体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局部易损件中构件的可靠性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进行了调查、检查和鉴定。
在既有建筑物中,后续使用年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性,其对其抗震设防目标、抗震鉴定方法及鉴定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
随后的后续使用年限是指在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地震评定后,双方商定的服务年限。
甲级建筑物也可作为乙级建筑物使用,乙级建筑物也可作为丙级建筑物使用,但不得作为甲级建筑物使用。
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所规定的后续使用年限的最低要求。
这一设计方案的选取,不但要根据建筑的历史,还要考虑其重要性,试验结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
然而,砌体结构的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延性较差,变形能力较小,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历次大地震中都发生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与加固措施是当今结构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和加固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加固措施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墙体抗震破坏机理有不同看法,对墙体抗震剪切强度的计算方法也存在争议。
而现在的砌体结构在材料和构造措施上都与过去的砌体有本质上的不同,其墙体抗剪强度验算也应包含各种构造措施的影响因素。
因此,进一步研究墙体抗剪强度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广泛应用的构造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l)增设圈梁、构造柱。
(2)墙体水平和竖向配筋。
(3)墙体单侧或双侧增加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
本文拟结合国内外较成熟的研究成果,针对以上所述各种构造措施对墙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分类加以分析、总结,最后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
1.圈梁、构造柱抗剪作用分析1.1构造柱墙体的工作机理和构造柱的作用一、构造柱的工作机理构造柱和墙体组成的是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构造柱墙体),而不是两个构件的组合。
在地震作用下,其工作机理可归纳如下:(1)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对墙体的有力约束[1]地震作用是一种反复水平作用,所以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出现交叉的斜向裂缝(一般称X形裂缝,如果墙体较长,则中部会有一水平裂缝),墙面分成四块,两侧的三角形块体位移逐渐积累即产生脱落的趋势,但是构造柱能够约束破碎的三角形块体,即使构造柱自身上下端出现塑性铰后,仍能阻止破碎墙体的倒塌,并以破碎墙体承受上部的竖向荷载,在地震反复作用下,构造柱与墙体产生滑移和摩擦,耗散地震能量,这就是共同作用的重要体现。
(2)构造柱墙体的延性和极限承载力无构造柱墙体一旦开裂,荷载就不再有明显的增加,其开裂荷载与破坏荷载很接近,延性系数接近于l,即为脆性。
在墙体中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后,极限承载能力有所提高,脆性性质也得到了改善,足尺构造柱墙体试验表明,延性系数可以提高到2.5-3.0,耗能力明显增大。
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也逐渐得到了加强,但在强震面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于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砌体结构的特点砖石砌体结构是指以砖、石、砌块等为基础,利用砌筑技术而建成的建筑体系。
砌体结构有着重量轻、硬度强、防火阻燃、隔音效果好等特点,同时也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
然而,在地震中,由于其刚度较大,容易造成破坏。
三、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研究(一)受力特性研究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到水平向惯性力的作用,容易引起翻覆、倒塌等破坏。
因此,建筑砌体结构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方面的问题,采用相应的结构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二)材料的质量控制研究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采用优质的砖块和砂浆,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而砖块、砂浆等材料质量不良,则存在着易破裂、易脱落等问题,影响建筑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三)结构加强与改造研究对于已经存在的建筑砌体结构,在进行抗震能力的提升时,可以采用结构加强与改造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考虑加固墙体、加牢门头石、构建较多的桁架系统等方法,提高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四)抗震验算模型研究对于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验算,可以通过仿真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计算机对建筑砌体结构进行模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受力情况,并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四、建筑砌体结构的强化技术目前,强度提高和加固砌体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粘结加固技术、加筋加固技术、板条加固技术、钢筋混凝土灌注技术以及加建结构技术等。
其中,粘结加固技术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增强砌体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达到提升其整体抗震性能的目的。
五、结论综上所述,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对于我国地震安全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是指对使用砖、石等材料砌筑而成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测试的过程。
抗震鉴定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房屋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措施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鉴定:对房屋使用的砌体材料进行检测,确定砖、石等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对砌体结构的结构形式进行评估,确定结构形式是否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2. 结构受力性能的鉴定:通过非破坏性检测和结构分析等手段,评估房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包括房屋的刚度、强度、变形能力等指标。
3. 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鉴定:砖、石等砌体材料具有一定的脆性,对地震荷载的响应较为敏感。
通过鉴定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特征,评估房屋抗震性能中的脆性破坏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建议。
4. 抗震性能评估和加固措施方案的制定: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对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方案。
加固措施可以包括改进结构形式、增加水平抗震构件、加固墙体等。
通过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可以为房屋业主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以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时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是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判定的过程。
这是为了确保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承受地震力,保障房屋的安全性和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进行的。
抗震鉴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评估: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分析房屋
的结构体系、承载体系、连接方式等,并评估房屋的整体结构性能。
2.强度评估:检测和评估砌体结构的材料强度,并判定房屋的
受力性能是否满足地震设计要求和当地抗震规范的要求。
3.地震力分析:根据当地的地震参数和地震设计要求,对砌体
结构房屋进行地震力分析,计算并评估房屋所受地震力的大小和方向。
4.破坏性试验:进行实验室或现场的负荷试验,测试砌体结构
房屋的抗震性能,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5.鉴定结果报告:根据鉴定结果,提供详细的抗震性能评估和
建议,包括结构存在的问题、必要的加固措施和改进方案等。
抗震鉴定需由专业的工程师或抗震设计专家进行。
他们会根据国家抗震规范和相关标准,结合砌体结构房屋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房屋的抗震性能,并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固方案、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法等,以提高
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论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
论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
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是建筑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震风险日益凸显,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所在。
对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可以为地震灾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建筑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可以预测其抗震能力,为合理设计和构建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提供指导。
这对于提高地震抗灾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表明,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墙体布置、墙体厚度、墙体间的连接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建筑实践提供科学的设计指导,提高工程质量和抗震能力。
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还有助于推动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创新发展。
在传统的建筑构造中,砌体结构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抗震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改进传统的砌体结构,提高其抗震能力,还可以探索新型材料和结构,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多选择,推动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创新发展。
汶川地震后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
汶川地震后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分析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在2024年5月12日的一次7.9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次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是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提供重要的经验教训。
首先,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震害主要集中在墙体破坏和倒塌上。
地震的强烈震动会对房屋墙体施加巨大的水平和垂直力,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倾斜和崩塌。
砌体结构的墙体通常由砖和砂浆构成,其抗震性能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因此,砌体结构房屋通常更容易受到地震的破坏。
其次,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破坏模式是墙体顶部的悬挑和支持结构的倒塌。
在地震中,墙体顶部的悬挑部分通常会因为自重和水平地震力的作用而受到巨大的拉力,导致其产生裂缝和破坏。
同时,支持结构的倒塌也常常会导致整个房屋的倒塌,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
此外,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程度还与墙体的构造和质量有关。
地震中,墙体的质量和连接方式对其抗震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砌体结构房屋中,如果墙体的砌筑质量不好,砂浆的强度和粘结性不足,墙体容易出现裂缝和崩塌。
同样,墙体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果不稳固,也容易导致房屋的震害。
最后,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震害。
在对汶川地震后的砌体结构房屋进行调查分析时,可以观察到采取了一些地震加固措施的房屋在震害程度上表现较好。
例如,增加墙体的厚度、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和梁、加固墙体连接部位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
这些加固措施的应用可以为今后类似地震灾害的抗震设计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结起来,汶川地震后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调查分析表明,墙体破坏和倒塌是主要的破坏模式,结构质量和连接方式的不稳定也是重要因素。
然而,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程度。
这些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于今后的抗震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加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报告讲解
加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实验研究北方工业大学,宣文研、周辉、安鹏涛指导教师:王献云摘要:本项目对1:1二层加固砌体模型进行动力特性测试试验,并采用拟动力试验方法测定砌体结构的位移、滞回曲线等量化的抗震指标,对比试验结果评价加固砌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关键词:砌体、阵型、拟动力1 选题背景我国是多地震国家,近年来发生的数次地震中,都存在大量砌体房屋的破坏和倒塌。
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该地区的民用建筑大部分为砌体结构,包括大量老旧房屋(上世纪6、70年代建造的未考虑抗震设防)。
砌体结构所采用砌筑材料本身的抗拉、抗剪能力较低,整体抵抗地震力的能力较弱,加之部分房屋施工水平不高,大量房屋在这次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1,2,3,4,5,6]。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大量使用砌体材料的民居倒塌[7,8]。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6级左右的地震也造成了砌体结构的倒塌,如2013年3月3日云南洱源地震,造成了数千间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
现阶段,北京、天津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仍有大量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普通砖砌体结构存在,这些房屋基本没有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楼板也使用预制楼板,房屋整体性不好。
因此,提高这些地区房屋抵御地震的能力尤为重要。
虽然砌体结构抵抗地震力的能力较弱、震害严重,但国内外研究和大量震害调查也表明,采用一定抗震构造措施或加固后的砌体结构可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规定以及抗震设防的目标。
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的规定,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外墙楼盖和屋盖处设置圈梁”。
目前部分地区的新建砖砌体结构基本采用圈梁和构造柱。
2 方案论证2.1砌体结构的抗震特点及其研究目标:砌体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将进入非线性状态,由于刚度退化明显,结构的自振周期变长,而地震地面运动的频率也是由高到低逐渐变化的,这就导致砌体结构与地震激励更容易发生共振破坏,甚至倒塌。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原创实用版】目录1.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重要性2.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3.抗震鉴定的方法和步骤4.抗震鉴定的结果及其应用5.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措施正文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对于确保房屋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
一、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重要性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之一,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中。
然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评估其抗震性能,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房屋的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包括房屋的层数、横墙间距、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等。
2.房屋的材料性能:包括砖、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
3.房屋的施工质量:包括砌筑质量、砂浆层厚度、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等。
4.房屋的使用状况:包括房屋的使用年限、使用功能、装修状况等。
三、抗震鉴定的方法和步骤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一般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房屋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使用记录等。
2.对房屋进行现场勘察,观察房屋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状况等。
3.采用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房屋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状况等进行实验室检测。
4.根据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综合评估房屋的抗震性能。
四、抗震鉴定的结果及其应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结果可以分为三类: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对于合格和基本合格的房屋,可以继续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房屋,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或者拆除重建。
同时,抗震鉴定的结果还可以为房屋的维修、加固、改造等提供科学依据。
五、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措施对于抗震鉴定不合格的砌体结构房屋,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砌体抗震研究
砌体抗震研究砌体抗震研究砌体抗震研究【1】摘要:提高砌体的抗震能力,混凝土多孔砖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自生产应用以来去得良好的经济与使用效果。
该产品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砂、石(轻集料)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和养护而制成的一种具有多排小孔的混凝土制品。
关键词:砌体;抗震;研究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处于地震破坏的威胁之中。
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惨重的教训。
地震后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出路:一是淘汰砖砌体,一律使用其他材料建造房屋。
但是,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
因此,只能走另一途径,即改进砌体的抗震性能,提高它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使之能满足裂而不倒的要求。
一、砌体抗震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其结果是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钢筋搭接不规范,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箍筋施工存在问题较多,如绑扎间距过大或大小间距不等。
在砌体施工期间,由于成品保护不好,造成严重滑移、歪斜、松散、合模板前也未修理;不按规定加密箍筋,按规范要求,柱与圈梁相交时,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
而造成了质量隐患,还有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及拉结筋的摆放问题等。
2、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骨料级配,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很不认真,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断条情况;坍落度上施工中因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流动性不好,加之振捣不良,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特别是根部易出现烂根情况;根部清理不净,很多施工现场不留清扫口或清理不净,结果是层层柱根隔层,整个构造柱实质是一个多处断条的钢筋连体柱,且断点又均在楼面上钢筋搭接处,这样柱子不但无法起抗震作用;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施工时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致使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不良,形成暗缝内伤。
3、砌体施工存在的问题。
马牙槎留设不规范,先进后退,槎口高度、深度不一,遇内外墙丁字砌体节点时,内墙只留直槎,个别工程干脆取消马牙槎;砌体施工时,挤揉出的砂浆挂在砖口上,往往不清理。
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第一篇: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摘要: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在各类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材料明显的脆性性质,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差。
本文对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抗震性能研究Abstact: As a traditional structure,masonry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ts seismic capacity is much poorer than reinforced concrete or steel structure due to the material brittleness. the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structural measur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masonry structure;earthquake-resisting;Seismic resistance research1 引言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墙体材料,在我国的广大中西部县域城镇中仍占有85%以上的比例。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也不断涌现,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就是其中的一种。
另外,结合就地取材的原则生产的各种地方性砌体材料,如蒸压类和烧结类的非粘土多孔砖及实心砖。
这都为砌体结构的应用扩大了领域和范围。
[1]现代砌体结构已与传统的砖砌体有许多区别。
按照砌体中的配筋率大小可将其分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和配筋砌体三类,它们的界限定义为:仅有少量的拉结钢筋,含筋量在0.07%以下时,可称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适用于地震设防地区的砌体结构,如在墙段边缘设置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同时,墙段上下设置有圈梁,此类砌体的特点是砌体周边均有钢筋混凝土约束构件,砌体的配筋量为0.10%~0.2%左右;配筋砌体适用于10层以上的中高层建筑,如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其实质是一种砌筑成型的剪力墙结构,其配筋率也接近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即在0.25%左右。
基于震害的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基于震害的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随着地震灾害的频繁,人们对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的评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此一问题,研究者致力于开发一套基于震害的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多层砌体抗震性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结构属性法、动力学分析法、模型试验法和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新技术。
结构属性法是利用单元模型计算结构元素属性,然后用索引法或参数法求解结
构抗震性能。
动力学分析法是基于结构物理原理,使用有限元分析在动态条件下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模型试验法是根据结构现场模拟,运用小规模模型试验发现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可以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还可以确定结构是否存在局部破坏和全局破坏。
最后,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新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准确分析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可以做出更准确的调整,增强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评估,上述方法都有减小人们受到的灾害后果的功能。
它们的结合和应用可以较大限度的降低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误差,有效提高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为规定抗震设计标准提出了新的想法和技术保证,从而起到了保护人们安全的作用。
砌体结构嵌筋加固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的开题报告
砌体结构嵌筋加固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我国地处地震带,并且地震频繁,因此墙体抗震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砌体结构是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之一,其性能相对较差,抗震能力薄弱,尤其是那些老旧的建筑物更是如此。
为了增强嵌筋加固墙体的抗震能力,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方法,比如单向的或双向的碳纤维布加固,以及加固筋、捆结钢筋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完全被确认。
因此,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砌体结构嵌筋加固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旨在为其施工和实用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计划1. 试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模拟地震负载下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加固前后的墙体进行受力实验,并比较分析,以获得其抗震性能的改进情况。
2. 理论分析方法:本研究将基于结构力学及地震学理论,运用数学模型对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体系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结合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墙体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3. 研究计划:本次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及框架设计在这个阶段内,我们将对砌体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整合,建立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第二阶段:试验实验设计和实施在实验前,我们将根据研究框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然后开展试验。
本试验的样本数量为10个样本,其中5个为控制组,5个为实验组。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及结果处理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第四阶段:结论分析及讨论我们将根据研究结论,对加固墙体的抗震能力改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三、预期成果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我们将得出如下预期研究成果:1. 建立嵌筋加固墙体的实验模型,并得出其抗震性能改善程度。
2. 基于结构力学及地震学理论,分析加固前后墙体结构的力学行为,以及加固墙体的受力情况。
3. 提出嵌筋加固墙体论理及工程设计方案,为增强墙体抗震能力提供帮助。
论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
论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建筑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但在地震发生时易发生破坏,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因此,研究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探索其改善方法,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结构的质量、刚度和耐震性等。
一般认为,质量越大、刚度越高、耐震性越好的结构,其抗震性能越强。
因此,提高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优化设计和施工质量。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和材料性能,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震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监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兼顾,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其次,加强结构的加固和改造。
对于现有的建筑砌体结构,在进行加固和改造时,应根据结构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加固和改造措施。
例如,在强震区的砌体结构中,可采用加固墙体、加固房屋接口、增加层间连接等方式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再者,在建筑物内部增加隔震层和防震设备等。
隔震层可将建筑物与地震波隔离,降低地震波传递至建筑物的能量,从而减小破坏程度。
防震设备则可以通过调节结构的动力特性,减小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
最后,在建筑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中,应加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结合。
通过研究建筑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地震行为,探索其抗震性能的提高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为实际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影响建筑物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从设计、施工、加固和改造、内部隔震和防震设备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论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
论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研究建筑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设计中,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形式,其抗震性能对于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对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砌体结构是由砖块、混凝土块或其他类似材料堆砌而成的结构形式。
它在建筑中广泛应用,具有施工简便、质量可控、耐久性好等优点。
由于砌体结构的材料和连接方式的特殊性,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导致建筑倒塌、破坏或者部分损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从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砌体材料的选择对于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砌体结构中常用的材料包括红砖、空心砌块、普通混凝土块等。
这些材料在抗震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砌体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地震作用对于结构的影响,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方式,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施工工艺也对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应该采用规范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工程科学的进步,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对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立了一系列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为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在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中,有几个方面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地震作用对于砌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变形特点有着显著影响,了解其受力机理对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至关重要。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传统的砌体结构设计方法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不足,需要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成果,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研究
减轻既有建筑物的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是对其进行合理的抗震评估且对不
满足抗震要求的建筑物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然而,对于既有砌体结构抗震表征指标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汶川地震中,大量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
破坏,这为检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实际震害资料。
本文围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特大地震下建筑工程抗倒塌关键技术研究》之子课题“特大地震下砖混学校建筑抗倒塌关键技术研究”,结合汶川地震中调查取得的实际震害资料,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日本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三阶段抗震能力评估方法、中国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评估方法以及相应参数的取值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了两者间的主要异同。
(2)对汶川地震中所调查的砌体结构房屋遭遇烈度和破坏程度进行界定。
通过对震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对砖砌体结构震害特征及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影响抗震能力的相关因素。
(3)通过分析了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两者实现抗震能力途径的不同,针对砌体结构延性低、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承载力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墙体数量即墙率等为主要参数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它具有计算简单的特点,便于快评估。
基于汶川地震砌体结构震害的数据,给出了所提出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与震害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表征指标的优缺点。
(4)通过分析构造柱、圈梁和楼板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构造出了圈梁、构造柱和楼板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影响的参数,该参数能够较好地描述圈梁、构造柱和楼板类型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贡献。
基于汶川地震砌体结构震害的数据,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抗震能力表征指标,并给出了表征指标与震害之间的定量关系,且分析了表征指标的优缺点。
最后,从各个表征指标与震害之间的定量关系入手,对砌体结构在高烈度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5)提出了依据表征指标评估结构抗震能力的方法。
结合实例,通过采用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评估方法、本文提出的表征指标评估方法对实例进行抗震能力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以及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震害结果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本文所提出的表征指标用于评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表征指标评估的结果与规范方法评估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且与实际震害结果相吻合。
(6)介绍了我国历版抗震鉴定标准中关于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取值的规定,对现行抗震鉴定标准中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取值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墙体中构造柱数量和楼板类型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依据构造柱数量和楼板类型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修正系数,弥补了规范中由工程经验等得到的单一取值的不足。
(7)介绍了我国历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高度、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的规定,分析其中的不足。
对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砌体结构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的规定提出了改进建议:综合考虑了单位楼层内墙体数量和楼板类型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依据单位楼层内墙体数量和楼板类型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取值,弥补了规范中单一取值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