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设计规定

合集下载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资质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资质要求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资质要求的阐述如下:1. 设计资质要求:申请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如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等。

这表示申请单位应拥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如职业卫生评价师等,以及完备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评价方法。

2. 专篇内容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专篇应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标准及规范、工艺流程分析、设备材质选择、粉尘防爆、防暑降温、个人防护用品设置、通风系统设计等。

所有内容均应详细、客观,能够全面展示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3. 设计深度要求:专篇应具有较高的设计深度,能够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这包括对每个具体措施的描述和图纸绘制,以及对关键环节的说明和计算过程。

4. 评审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需经过专家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申请单位应在评审前将专篇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5. 应急预案要求:在设计专篇中,应包括相应的应急预案。

这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突发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6. 持续改进要求:申请单位应不断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持续进行改进。

这包括对原有设计的优化,以及对新项目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具体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和通知,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等。

对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资质要求,需要申请单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评价方法,并经过专家评审后才能获得认可。

同时,相关部门也会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建立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AQ/T4233-20132013-06-08发布 2013-10-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立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立工程,在初步设计〔含根底设计〕阶段,建立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立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3 生产设备平安卫生设计总则GB12801 生产过程平安卫生要求总则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根本标准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73 干净厂房设计标准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标准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标准GBZ/T21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标准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标准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安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e*posure level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3.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the report of facility design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立工程,在初步设计〔含根底设计〕阶段,由建立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工程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准,针对建立工程施工过程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某工厂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专篇设计管理制度(新版)

某工厂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专篇设计管理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某工厂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专篇设计管理制度(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某工厂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专篇设计管理制度(新版)1、目的为了做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前期职业病危害项目控制工作,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评价及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控制效果评价相关工作提出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某工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管理。

3、工作职责3.1设备部是本单位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技术引进项目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部门,具体负责建设项目从可研报告、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环节职业健康安全“三同时”审验组织工作,并建立相应的“三同时”审批档案;3.2某工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设项目前期设计专篇与评价过程的监督管理;4、工作内容4.1设备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4.2对于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严格按照“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

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设计任务书)或按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设计中,均必须有职业健康安全专篇和具体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说明。

职业卫生安全专篇编制规范

职业卫生安全专篇编制规范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冀安监管职健〔2012〕22号各设区市安全监管局、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工作,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要求,结合我省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十二日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规范(试行)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规范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编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2.2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4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它技术措施的总称。

2.5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是指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内容3.1 概述3.1.1任务来源及目的3.1.2编制依据(1)国家、地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核备案批复,初步设计等。

职业卫生设计专篇编写守则

职业卫生设计专篇编写守则
3、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时间、职业接触浓度或强度、接触人数(男、女职工数)及接触机会等;
4、新建项目类比资料,改、扩建、技改项目原有资料(监测结果、防护措施的控制性能和效果评价等)。
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
1、选址、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
4、明确本专篇设计所涉及的任务及范围。
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1、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位;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名称、存在的形态,预计职业病危害程度;
2、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尘、毒、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非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等)的设备名、数量、理化特性等;
(一)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规定,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二)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种卫生防护措施认真编制各设计阶段的职业卫生专篇,做好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使其防护性能和效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5)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宜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或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排毒措施,尽可能避免敞开式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有效的密闭通风防尘、除尘、排毒等净化设施。
(6)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
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其职业卫生专篇所确定的各种防护措施和要求进行设计。如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施等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编制职业卫生专篇并经卫生审核。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一、设计范围与内容.设计范围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资料收集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工程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简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构(建)筑物设计根据、、、、、、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在考虑减少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分区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的布置进行设计。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ZW-JB-2014-002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2一、设计范围与内容1.设计范围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2.设计内容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1.资料收集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2.工程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1)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2)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3)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 构(建)筑物设计根据GB12801、GB50187、GB50019、GB/T50033、GB50034、GB50073、GBZ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

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编制职业卫生专篇,或者职业卫生专篇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项目设计报告,不得擅自开工。
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或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还应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返回
第八条 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项目时,应同时向委托的设计单位提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要求,并负责落实。 第九条违反本规范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条 本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噪声控制应首先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通风管道设计,应合理布置并采用正确的结构,防止产生振动和噪声。
01
建筑物容积应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设计要求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有毒物质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
主要内容
01.
编制规范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编制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编制依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第一条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本规范。
应急救援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所需经费。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 Nhomakorabea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AQT4233-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4233-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4233-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acility design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自2013-10-1 起执行--------------------------------------------------------------------------------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设计目的和基本原则5 设计依据6 设计范围与内容7 设计程序及要求8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附件A(资料性附录)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应收集的主要资料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程分析的内容附录C(资料性附录)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要章节和内容附录D(规范性附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格式要求前言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戬、刘宝龙、张忠彬、郭金玉、陈建武、杜欢永、张伟军。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与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21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正式)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1265-6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职业卫生专篇,是指建设单位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在建设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专篇编制。

第四条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设计任务书)阶段或按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设计中,均必须有职业卫生专篇和具体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说明。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编制依据;(二)项目概况;(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设施、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措施;(五)根据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定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数量;(六)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七)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九)结论。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试行)1.总则1.1依据本细则的依据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

1.2范围1.2.1适用范围本细则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格式、深度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需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实施方案、总体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关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以下简称为“设计专篇”)进行编制。

1.2.2编制范围设计专篇编制范围应限于职业病防护内容,不应涵盖与职业病防护无关的环保、节能、消防、安全。

相关环保、节能、消防、安全的设施设计由相关设计专篇完成。

设计专篇是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3个职业病防护专项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之一,设计专篇是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基础上编制的设计文件,是职业病防护设计相关内容的汇总,其内容及范围应该涵盖建筑、工艺设备、公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及管理等。

设计专篇是项目设计施工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在职业病防护设施方面的依据性文件。

设计专篇不应编制成各类评估性文件。

1.3深度要求设计专篇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实施方案、总体设计)阶段之后,其深度应该深于初步设计、基础设计、实施方案。

特别需对工艺设备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明确的设计语言描述。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2.2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2.3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3.12.31
•【字号】沪安监职安〔2013〕124号
•【施行日期】2014.0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
正文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试行)的通知
沪安监职安〔2013〕124号有关设计单位:
为规范本市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行为,指导有关设计单位做好设计专篇编制工作,提高设计专篇编制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制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细则(试行)》。

现予以印发,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3年12月31日。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2一、设计范围与内容1.设计范围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2.设计内容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1.资料收集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2.工程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1)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2)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3)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 构(建)筑物设计根据GB12801、GB50187、GB50019、GB/T50033、GB50034、GB50073、GBZ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内容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内容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内容一、编制依据1.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规程;2.地方卫生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规程;3.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

二、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地点(附地理位置图)、性质、建设规模、总投资、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等;2.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技术路线;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含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含副产品)的名称及用量或产量;主要设备数量和布局,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程度、操作方式等;4.明确本专篇设计所涉及的任务及范围。

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1.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位;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名称、存在的形态,预计职业病危害程度;2.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尘、毒、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非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等)的设备名称、数量、理化特性等;3.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时间、职业接触浓度或强度、接触人数(男、女职工数)及接触机会等;4.新建项目类比资料,改、扩建、技改项目原有资料(监测结果、防护措施的控制性能和效果评价等)。

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的预期效果1.选址、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置1)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高毒原料,应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密闭生产设备,避免人工直接接触;粉尘作业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2)产生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危害大的与危害小的应隔开。

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散发危害大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源头控制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3)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逸散。

如:a设置专用密闭窗口或其他通风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b设备、管道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c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控制粉尘逸散的设施。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一、前言
二、编制依据
本规范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三、编制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

四、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团队,明确责任人员和任务分工。

2.搜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项目概况、施工方案等。

3.开展现场调查,了解项目施工环境和职业卫生风险。

4.分析调查资料,确定职业卫生重点问题。

5.制定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方案。

6.编制职业卫生专篇报告,审核完成并报送相关部门。

五、编制要求
1.专篇报告需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职业卫生现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等内容。

2.报告要求客观真实,数据准确可靠。

3.关键问题需提出明确建议和解决方案。

六、附则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订,须经相关部门批准。

七、附录

八、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办法》
2.《职业病防治法》
3.《建筑工地职业卫生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1.总则1.1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所称的职业卫生专篇,是指建设单位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独立篇章。

1.3 本规范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1.4 建设单位应当执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1.5编制职业卫生专篇应当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2.可行性研究阶段2.1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设有说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的独立章节。

2.2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部位及可能涉及的职工人数。

2.3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设备的名称,预防和控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计原则。

2.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专项投资估算。

3.初步设计阶段3.1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或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初步设计中按照批准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本规范编制职业卫生专篇。

3.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3.2.1 编制依据3.2.1.1国家与地方现行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3.2.1.2国家、行业与地方现行的职业卫生标准、规范和规程;3.2.1.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

3.2.2项目概况3.2.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地点(附地理位置图)、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等;3.2.2.2总平面布置,尤其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场所的布置,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即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及文字说明;3.2.2.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含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含副产品)的名称、用量和产量;主要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ZWJB--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 ZWJB--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 W-J B-2014-002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2一、设计范围与内容1.设计范围根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要求,针对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初步设计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设计专篇可作相关说明后省去相关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再补充相关设计内容。

2.设计内容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降噪、减振、防辐射等防护设施的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另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防控措施,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的设计方案,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最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二、设计过程1.资料收集在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对象和范围等相关情况后,收集、整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

2.工程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主要工程内容、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与人员数量、作业内容与方法、建筑卫生学,建筑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进行分析。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1)分析说明建设项目建设期或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分布。

2)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情况,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接触人数、接触时间与接触频度等。

3)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构(建)筑物设计根据GB12801、GB50187、GB50019、GB/T50033、GB50034、GB50073、GBZ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建(构)筑物进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职业卫生专篇,是指建设单位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在建设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及其预期效果,编制的专项报告。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专篇编制。

第四条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设计任务书)阶段或按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设计中,均必须有职业卫生专篇和具体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说明。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编制依据;(二)项目概况;(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设施、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措施;(五)根据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定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数量;(六)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七)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九)结论。

第五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或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在初步设计中按照批准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本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和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其职业卫生专篇所确定的各种防护措施和要求进行设计。

如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施等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编制职业卫生专篇并经卫生审核。

第七条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以下工作:(一) 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规定,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二) 必须按卫生行政部门已批准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种卫生防护措施认真编制各设计阶段的职业卫生专篇,做好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使其防护性能和效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三)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编制职业卫生专篇,或者职业卫生专篇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项目设计报告,不得擅自开工。

(四)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或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还应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项目时,应同时向委托的设计单位提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要求,并负责落实。

第九条违反本规范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条本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内容一、编制依据1、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规程;2、地方卫生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规程;3、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

二、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地点(附地理位置图)、性质、建设规模、总投资、生产作业体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等;2、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技术路线;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含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含副产品)的名称及用量或产量;主要设备数量和布局,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程度、操作方式等;4、明确本专篇设计所涉及的任务及范围。

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与评价1、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位;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名称、存在的形态,预计职业病危害程度;2、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尘、毒、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非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等)的设备名称、数量、理化特性等;3、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方式、接触时间、职业接触浓度或强度、接触人数(男、女职工数)及接触机会等;4、新建项目类比资料,改、扩建、技改项目原有资料(监测结果、防护措施的控制性能和效果评价等)。

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1、选址、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置(1)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高毒原料,应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密闭生产设备,避免人工直接接触;粉尘作业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2)产生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危害大的与危害小的应隔开。

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散发危害大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源头控制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3)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逸散。

如:a设置专用密闭容器或其他通风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b设备、管道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c粉状或散装物料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控制粉尘逸散的设施。

(4)贮存、运输、使用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放射性防护规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的放射防护要求。

(5)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宜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或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排毒措施,尽可能避免敞开式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有效的密闭通风防尘、除尘、排毒等净化设施。

(6)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

(7)噪声控制应首先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8)通风管道设计,应合理布置并采用正确的结构,防止产生振动和噪声。

3、建筑设计卫生要求(1)建筑物容积应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设计要求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有毒物质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

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不透水,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3)建筑物采光、照明符合现行《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等。

4、职业病防护设施(1)产生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的生产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应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2)使用和生产新化学物质,必须提供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毒理学资料,以及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资料;(3)局部机械排风系统各排气罩必须遵循形式适宜、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保证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防止逸散至工作场所;(4)通风空气调节设计必须遵循GBJ19-87(2001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相应的防尘、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5)通风系统的组成、管道材质、及其布置应合理,容易凝结蒸气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更为有害的混合物、化合物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不得相互连通;(6)应首先选用噪声、振动小的设备,产生噪声、振动的设备应根据噪声、振动的物理特性合理设计消声、吸声、隔声及隔振、减振等噪声、振动控制措施,应使工作场所噪声、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的职业接触限值符合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卫生限值要求;(7)产生高频、微波等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线金属屏蔽;(8)设计中防暑和热辐射、防寒、防潮湿、防恶臭措施,应使工作场所炎热季节气温、冬季采暖温度和异味等符合按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相应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9)工作场所采光系数、照明的照度和质量的设计应分别符合GBZ50033《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和GB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标准和卫生要求;(10)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含量不应超过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的30%;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高的工作场所,不得采用循环空气作为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11)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高毒工作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12)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应按照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规定设置组合使用的警示标识;(13)建设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14)建设单位生产或使用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必须在工作地点附近设置使用面积足够的应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配置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的应急救援设施。

(15)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经防护控制后,应根据类比检测数据推算或经验数据和计算的方法提出定性、定量的预期效果评价。

五、根据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定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数量1、建设项目中的辅助用室及其卫生设施应按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实施;2、车间应设置清洁饮水设施,并应设置作业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存衣室、浴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卫生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女工卫生室;淋浴室按车间卫生特征分级规定设置;3、根据生产性质应设置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及应急救援站,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和仪器设备。

六、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2、制定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管理制度情况;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情况;主要包括审批文件、图纸、报告、审验意见等有关材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等方面;4、建立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及保证有效实施的说明;5、其他依法需要说明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情况。

七、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1、凡属职业病危害治理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2、生产需要又为职业病防治服务的设施;3、应急救援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所需经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