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海洋石油污染.pptx
海洋的石油泄漏与处理课件
![海洋的石油泄漏与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8062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png)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油污事故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追索权。
3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该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包括 石油泄漏,并规定了船舶排放控制标准。
加强国际合作与法律法规的建议
完善国际法律法规
对现有的国际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海洋 环境和新的技术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旅游业受挫
石油泄漏会导致海滩污染 ,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渔业经济损失
石油泄漏会导致鱼类和其他水产 品死亡,给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
损失。
旅游业经济损失
石油泄漏会导致旅游业受损,影响 旅游收入。
清理成本高昂
石油泄漏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 力和财力进行清理,成本高昂。
02 石油泄漏的原因和预防措 施
石油泄漏的原因
自然灾害
非法排放
如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油 轮、输油管道破裂或油库泄漏。
部分不法分子可能会非法排放石油。
事故
如油轮碰撞、油轮搁浅等事故可能导 致石油泄漏。
预防石油泄漏的措施
加强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石油运输、储存和 使用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
法律法规。
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企业应定期对输油管道、油轮等 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安全性
海洋的石油泄漏与处 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海洋石油泄漏的危害 • 石油泄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 石油泄漏的处理方法 • 国际合作与法律法规 • 案例分析
01 海洋石油泄漏的危害
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01
02
03
生态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及防治PPT
![海洋石油污染及防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5c48301ed9ad51f01df2c4.png)
下的首选
只易处理中低浓度油污染,且使用时有必要考虑它本
身的毒性
(2)凝油剂
毒性低,溢油可回收,不受风浪影响,能有效防止油扩散
化学处理法
(3) 集油剂:
(4)沉降剂
石油吸附沉降到海底 仅在深海区
生物修复技术
优点 缺点
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对人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小,速度快无 残毒,成本低。
由于石油的疏水性,泄油进入水域形成明显的两相,石 油的微生物利用度低; 微生物的繁点殖击和添培加养文受本到点各击种添环加境文因本素的影响,如营 养因子和氧气浓度等;
油膜的覆盖面积,可以根据监测飞机的飞行速度及飞行时间来推算 。油膜移动的动向,可根据风向和潮流的速度来推测。另外,可通 过油的色彩、油膜厚度与油量的关系,来目测溢油数量。
监测飞机上所用遥感监测仪器:
侧视雷达、被动微波辐射计,可提供全天候油污信息和图像。 红外成像和微光电视系统,一定环境条件下全天监测油污及油污范
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
天气、海洋状况以溢油类型
围栏法 防止其扩散
将油包围起来,缩小面积,
物理处理法
撇油器 吸油材料
油 磁性分离
小规模溢
化学处理法
传统化学处理法 现代化学处理法 燃烧法
成本低、快速高效、效果好 浪费能源
次生污染
化学处理法
(1)分散剂
使用方便, 不受气象、 海况影响,是恶劣条件
水生生物 渔业
石油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会对水生生物的生 长、 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 污染物中的毒性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胞活性, 使藻类等浮游生物急性中毒死亡;
石油污染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 O2 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 资源逐步衰退。恶劣水质使养殖对象大量死亡;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50a08702844769eae009ed87.png)
谢
谢
观
赏
a a
S
S
p
p
i
i
r r
ll
保 护 海 洋 我 们 共 同 的 家
对策——运输安全
3.2 提高国内航行油轮的安全与防污染技术水平
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降低单壳油轮重大油污事故风险, 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提前淘汰国内航行单壳油轮实施方 案的公告”。研究确定中国沿海的特别敏感海区,并报请 国际海事组织,禁止任何载有原油、燃料油等易造成海洋 污染货物的15年船龄以上的单壳油轮通过,以保护这一地 区不可再生资源。油轮的建造、改造和修理应严格执行建 造和检验规范的各项要求,确保船舶建造、修理能够符合 规范和检查的要求,保证船舶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安全状 况。特别是对于防污染设备的更新和修理,严格把关,保 证船舶防污染设备不带病使用。
Loading
目前,全球海洋石油污染主要 有以下几种途径:各类船只污染、 海洋石油开采污染。
我国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于 船只石油泄漏,海洋污染造成鱼 类减少、海洋物种濒危等直接影 响,还会产生厄尔尼诺、海岸侵 蚀、海平升降等次生灾害,治理 海洋污染已刻不容缓。
对策
对策——法规体系
3.1 尽快完善中国防治船舶污染法规体系
对策——环保意识
•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提高民众的安全 意识和环保意识,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和 检查力度,对有安全隐患和超标排放的企 业,该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该停产的就必 须停产,绝不姑息。
个人希望:
• 当前,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一道世界性难 题,它不仅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 性发展,而且极大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理中国乃至全球的 海洋污染,希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全 面解决海洋污染问题贡献一份智慧。
海洋的石油泄漏与处理ppt课件
![海洋的石油泄漏与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8c112db7360b4c2e3f64a9.png)
生物化学处理法
生物降解法的目标就是提高海洋中微生物对石油烃类物质的分解速率。 分解速率主要有三个限制因素:1.嗜油微生物的数量;2. 氮、磷营养物
质的供给;3.对好氧石油分解菌的氧气供给。
据《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在墨西哥 湾超过1000米得深海处发现一种新的嗜油菌,这种微生物分解石油的速 度令人震惊。
其优势是能够快速的将聚集在水面的漏油稀释在水体中,降低大量漏油 对生物造成的危害,尤其是海鸟与海洋哺乳动物,但分散剂本身有毒, 可能对海洋造成二次污染。
23
漏 油 防 治
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气浮法、吸附法、电化学法、超声波分离法等,这 些方法一般都具有适应性较强、选择性广的优点。
气浮法是依靠气泡表面吸附油粒或悬浮物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9
引 油品入海途径:
炼油厂含油废水经河流或直接注入海洋; 油船漏油、排放和发生事故,使油品直接入海; 海底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溢漏及井喷,使石油进入海洋水体; 大气中的低分子石油烃沉降到海洋水域; 海洋底层局部自然溢油。
10
目录:
环境危害 漏油防治 学生设计——浅潜水式浮油处理 器设计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多孔性和大的比表面积,将含油污水中的溶解油 和其他溶解性有机物吸附在表面从而实现分离。 超声波分离法是当超声波通过含油污水后,会使水中的油滴凝聚并上浮, 再用其他设备分离。
24
漏 油 防 治
物理化学处理法
电化学法包括电凝聚、电气浮和电火花法。电凝聚是利用溶解性电极电
解含油污水,从溶解性阳极溶解出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 物,它能吸附和凝聚乳化油与溶解油,沉淀后除去油。电气浮是利用不 溶性电极电解采油污水,在电解分解作用和初生态的微小气泡上浮作用 下,使乳化油破坏,并使油珠附着在气泡上。
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8539da7702768e9951e7383d.png)
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海洋石油污染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与人为活动来源两类。
天然来源是指海底石油的渗漏、陆地渗漏、通过河流输送以及微生物对烃类的合成等; 而人为活动来源则是多种途径的, 主要的海洋石油污染来源见图1。
进入海洋的石油大约每年有320 万吨 , 其中主要来源是油轮及其它航运 , 大约每年为147 万吨 , 是石油年入海量的46%。
石油对生物毒性最大的部分是芳烃, 尤其是多环芳烃。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分级鉴定国际上,对溢油的规模和所需的资源进行了分级,一级指能够通过使用该地的溢油反应资源加以处理和控制的较小的溢油事故;二级指需要地区内其他溢油反应资源协助处理和控制的较大型的溢油事故;三级指需要国内甚至国际溢油反应力量协助处理和控制的大型或灾难性的溢油事故。
我国的“溢油级别”则按照溢油量进行定位,小型溢油指溢油量10吨以下;中型溢油指溢油量10—100吨;大型溢油指溢油量100吨以上。
目前,船舶溢油事故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油源之一。
世界上已普遍采用的溢油鉴别技术有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十几种鉴别方法。
2 海洋环境中石油的转化历程和污染治理方法石油进入海洋后, 在海面迅速扩散,随着油膜的扩散和风、波、流的作用, 油膜会变得越来越薄; 油的扩散面积越大, 就越有利于各种形式的转化。
石油烃在海洋环境中的转化过程和归宿极其复杂,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从海洋中除去。
低分子量的烃类( C15以下) 受蒸发过程的影响进入大气 ,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烃经过海空输移可减少一半以上。
海面油膜能进行光氧化作用, 而表层海水中油组分也能进行光氧化降解, 这种转化对于芳烃有较大的作用。
生物化学变化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海洋中微生物降解石油, 二是海洋生物摄取石油烃的代谢作用。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速率主要与微生物的种群和菌数及其介质的温度有关。
另外, 海洋植物也能富集和降解海水中的部分石油烃。
《海洋石油污染》PPT课件
![《海洋石油污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9bcc38b8f67c1cfbd6b844.png)
经过5天紧急抢救,巴西石油公司仍然未 能阻止世界最大的半浮动式海上石油钻 探平台20日的沉没。
经济损失:仅事故造成的油井停产就将 使巴西每天损失300多万美元。事故将使 巴西预计2005年实现石油自给的目标推 迟3年才能实现。
编辑ppt
40
但巴西石油公司的专家们现在顾不得考虑这些 了。目前最大的担心是原油进一步的泄漏以及 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编辑ppt
9
第四章 海洋石油污染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4.2 石油的组成与溢油鉴别 4.3 海面上油的扩散迁移 4.4 海洋环境中油的自净化作用
编辑ppt
10
第四章 海洋石油污染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1.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分类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定义 3.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4.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1983年11月25日,巴拿马籍"东方大使"号油轮 在青岛港外触礁搁浅,约有3300吨原油泄入青 岛港,胶州湾及其附近230千米海岸线受到污染。
1984年9月28日,巴西油轮"加翠号"又在胶州 湾触礁,泄油近8000吨,再次污染胶州湾。
编辑ppt
32
2001年“运鸿”号油轮厦门碰撞沉没事件
9月20日凌晨在此与“爱丁堡”轮发生 碰撞而沉没的“运鸿”号油轮,船上载 有的8688吨轻柴油,于9月29日午夜前 基本抽取干净,厦门海域成功避免了一 起海洋污染事故。
编辑ppt
18
表4.1.2
废水
含油废 水
含硫废 水
含碱废 水
含油量 (mg/L) 100~1000
350~1200
500~1000
含硫量 (mg/L) <5~10
海洋石油污染及防治ppt课件
![海洋石油污染及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25a44783e0912a2162a49.png)
2.水生生物
污染物中的毒性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胞活性,使藻类等浮游生物急性中毒死亡;
石油污染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 O2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
3. 渔业
资源逐步衰退。恶劣水质使养殖对象大量死亡;
受洋流和海浪的影响,海洋中的石油极易聚积于岸边, 使海滩受到污染, 破坏旅游资源;
4. 旅游业
适的处理方法,必须建立一个围栏、撇油器、吸油材料、分散剂、凝油
剂等等与溢油类型、发生地点海面状况、水流速度、天气状况等因素相 对应的指导表,系统总结溢油黏度、水速、海面风力等级等各自影响因 素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有传统化学处理法和现代化学处理法。
传统化学处理法即为燃烧法, 即通过燃烧将大量浮油在短时间内彻
底烧净, 处理对象一般为大规模的溢油和北冰洋水域的石油污染, 一般 为离海岸相当远的公海才使用此法处理。 优点是需要成本低、快速高效、效果好。 缺点: 浪费能源,不完全燃烧会放出浓烟,其中包括大量芳烃, 它
们也会污染海洋、大气,带来次生污染,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不良影响。
现代化学处理法包括: (1)分散剂:溢油分散剂是由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助溶剂溶剂等 组成的均匀透明液体。分散剂可以减少石油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溢 油在水面乳化形成乳状液,从而使石油分散成细小的油珠,使溢油微粒 易于与海水中的化学物质反应,易于被能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所降解, 加速海洋对石油的净化过程。 分散剂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 不受气象、 海况影响,是恶劣条件下 的首选,但它只易处理中低浓度油污染,且使用时有必要考虑它本身的 毒性。(要考虑对整个食物链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石油污染后残留在海水的溶解态和乳浊态石油,
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e654fa967fd5360cbb1adbd8.png)
精选版课件ppt
1
石油与原油
●石油:是一类天然烃类混合物的总称,包括原油及石油制品, 一个典型的石油样品含烃类达200~300种,分子质量从 16~1000左右,物理状态包括气态、挥发性液体、高沸点 液体及固体。
石油制品按沸点范围和用途分为四大类: ◆轻质油:主要由C4~C10的烃组成,如汽油。 ◆中质油:主要由C10~C20的烃组成,如柴油。 ◆重质油: ◆固态石油制品:如沥青。
●1977年4月,挪威埃科菲斯克油田的布拉沃油井8天喷出2.8万t原油。 ●1979年6月,墨西哥湾Ixtocl油井发生井喷,约47.6万t原油泄入水中。 ●1988年7月,“渤海七号”钻井平台持续井喷28h,数百吨原油进入渤海湾。 ●1980年4月,北海油田因船只抛锚砸坏输油管道使约210万L原油入海。 ● 2010年7月,中石油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爆炸。 ●2011年6~7月,渤海蓬莱19-3油田精选溢版课油件事ppt故,最大污染面积158km2。 30
• 目的:鉴别海上石油的来源。 • 国内外原油的比较:几种国内原油除胜利原油外含硫
量都较低,多数在0.2%以下,含镍卟啉、钒镍比值较 低(在0.11以下)。而伊拉克原油含硫量较高(2%);含钒 卟啉、钒镍比值较高(0.96)。阿尔及利亚原油虽然含硫 量也较低(0.2%),但钒镍比值为0.7,故仍可与国内原 油相区别。
精选版课件ppt
14
1970~1999年溢油量≥ 700t的溢油事件(按污染源分类统计)
精选版课件ppt
15
1990~1999年海洋水体中主要石油污染源的年均排放量
精选版课件ppt
16
精选版课件ppt
17
精选版课件ppt
18
海洋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2575334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6.png)
特点:不但能监测油污,还同时可以用于海难事故的搜索及水温调查
等其他用途。美国海岸警备队已有6架装有“空中慧眼”系统的飞 机在服役,对海域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
第16页,本讲稿共41页
此外,还有有激光一荧光油污监测系统
原理是在海底围成一定形状的多孔管路,压缩空气沿管路 冲出,上浮的气泡会在海面形成水流,阻止浮油的流动,起到 围油的作用。而在有潮起潮落的港口码头,则需要布置能适应 潮汐现象自由上浮下沉的围油栏。在海岸线上使用的围油栏的 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坐落在沙滩上,保护海岸线免遭石油污染。
第22页,本讲稿共41页
特殊场合,围油栏的使用
喷洒消油剂(又叫分散剂)
加快石油的自然分散过程,防止油水合二为一, 使其尽快形成能消散于水中、极微小的球状物。
好的消油剂能使油粒消散至直径在1um以下,形成高 度稳定的乳化液,而且可防止油粘到动物羽毛及沙 粒,减少石油对海鸟的危害,可以防止沿岸建筑物 等表面被石油浸润,也不会形成树脂凝结块。
第29页,本讲稿共41页
第21页,本讲稿共41页
目前,围油栏被推广至可能会出现石油污染的场合作预防之用, 如海港码头、海滨浴场等事故敏感区。
导致浮沉式围油栏的诞生,这种围油栏气室采用浮动软管,裙 体采用连续橡胶带组成。它长期放于水中,平时沉入海底,在需 要时,通过与浮动软管相接的压缩机送气使其展开,在浮力作用 下上浮,使用很方便。在港区内还可以用气体围油栏防止油污扩 散,比浮沉式方便,启动快,还可以在燃烧着的油面及冰区工作, 非常适合防止船舶油污染。
飞机搜索监测的常用方法
“梯形搜索法”;溢油极易形成与风向平行的窄长 条状的油迹,采用与风向垂直的梯形搜索,更容易 发现油的踪迹。同时,因为云彩阴影、海面波纹、 海草群、河流沉积物、排放污水等因素的影响,飞 机必须以足够低的高度飞行,以确定溢油是否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法国油轮“阿莫柯·卡迪斯号”触礁事 件
所载23万吨原油只有一半作了回收或处理,其 余一半被蒸发、散失或沉入海底,造成15公里内 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在深达60米的范围内形成油 水混合物的固定油层。
2、 沿海工业排放
陆源性排放是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的 污染源之一。
据统计,通过河流、工矿企业排污口、 港口油库、沿岸工程和海洋倾倒等,估 计全世界每年向海洋排放石油达几百万 吨。
各国排污状况简述:
我国沿海约有20O多处向海洋排放石油的污染
源,每年入海量约10万吨以上。 美国:15万吨/年; 日本大坂:超过1万吨/年; 英国:1970年前超过2.4万吨/年;
3). 海洋环境中有机物的早期成岩以及森林 火灾都可使烃类进入海洋。
2. 海洋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是人类活动产生的。
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及沿岸工业排 污为主。
一、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1、河流携带输入 2、沿海工业排污 3、 4、船舶污染 5、海底石油开采污染
表4.1.3 进入海洋的石油烃量
来源 海上运输 近海事故 自然渗漏 大气沉降 陆地排放
数量(×106t/d) 0.65~2.22 0.3~0.4 0.025~0.5 0.05~0.5 0.59~3.12
1、河流携带输入
主要污染源:炼油厂、石油化工厂、
油田等工矿企业;
特点:废水量大,含油浓度高;
全世界每年排入河流和海洋的石油大 约300~500万吨,约占人类活动进
入海洋油总量的50%。
含碱废 500~1000 水
20~18
50~100
pH
7.8~ 8.4
8.5~ 9.1 9.14
碱度 (meq/L) 2.8~4.8
30~60
—
3、大气输送
输入方式: 1. 湿沉降:经由大气输入全球海洋中的石
油主要是大气中吸附石油的微粒物质被 雨水“冲洗”入海,
2. 干沉降。
主要来源:
1. 机动车辆的排气是大气中石油烃的主要 来源;
一、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1. 天然来源只占少量(25万吨,其中大多数是由 天然渗漏造成的):
1). 微生物对烃的合成。 陆上和海洋生物合 成的烃类(称生源烃类),在生物代谢或死亡
分解时会释放出来;
2). 海底石油渗漏。海底储藏的石油通过地
层断裂或裂隙向海洋渗漏,陆上渗漏的石油则 通过河流而输入海洋;
2. 中质油:柴油则属中质油,由碳数为 10-20的烃组成;
3. 重质油: 4. 固体石油制品:铺马路使用的沥青属固
态石油制品。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定义?
什么是海洋石油污染?
指人类通过在沿海及河口的石油开发、 油轮运输、以及炼油工业的废水排放等过 程将石油带入海洋,导致影响海气交换, 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危害生物生存,破 坏海滩休养地及风景区的景观等环境恶化 现象。
前苏联列宁格勒市:通过涅瓦河排人芬兰湾的废 油每年近万吨。
香港: 1973年储油库事故,导致4O00吨柴油 入海。
表4.1.2
废水
含油量 (mg/L)
含硫量 (mg/L)
含酚 (mg/L)
含油废 100~1000 <5~10 水
<10
含硫废 350~1200 100~500 100~150 水
2. 石油工业产生的石油蒸发。
4、船舶污染
1). 船舶压舱水、洗舱水排放; 2). 油轮失事事件(触礁、碰撞、搁浅
等) 。
1). 船舶压舱水、洗舱水排放
油轮作业排出的压舱水和洗舱水,通常含 油3%~5%,以前这些含油废水大多直 接排入海中,入海的油量可达百万吨,几 乎接近总污染量的一半。
近年来,大多数油船实行了“洛特” (LoT)规定,对废水中的油进行了回收, 因而对海洋的污染减轻了。
延川诗
沈括 二郎山下雪纷纷, 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 石烟多似洛阳川。
第四章 海洋石油污染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4.2 石油的组成与溢油鉴别
4.3
4.4 海洋环境中油的自净化作用 4.5 海洋石化企业的HSE管理模式 ——从“木桶理论”到“蝴蝶效应”
第四章 海洋石油污染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1.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分类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定义 3.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4.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1.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分类
什么是石油 ?
原油和石油制品的总称是石油。
原油:未经加工的石油。是一种粘稠 的黑色或深棕色液体,天然存在于地 下或海底,有刺鼻的气味,主要是氢 和碳原子结合成链的化合物。它们是 2亿年前海洋动植物残骸腐烂而形成 的,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随产地 不同而异。
件
1989年3月24日凌晨。美国21万吨级油轮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 子海峡触礁,泄漏出5千万加仑原油,严重污 染了阿拉斯加海域。事发之后,人们使用铅制 水栅控制油污,但无济于事。
他们耗用巨资,在海滩上喷射氮、磷肥混合物, 以刺激食油细菌分解油污,拦网收集死亡的海 鸟和水獭,运往火化场焚化。
1.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分类
主要成分:是气态、液态和固态的链 烷烃和芳香族烃类的天然混合物, 此外还含有几类非烃化合物。
原油经分馏提炼,可以生产出燃料、 溶剂、润滑油、沥青等各种石油制 品。
1.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分类
石油制பைடு நூலகம்的分类
石油制品按照沸点范围、用途可以分为 四大类:
1. 轻质油:其中汽车使用的汽油属轻质油, 主要由碳数为4-10的烃组成;
第四章 海洋石油污染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4.2 石油的组成与溢油鉴别 4.3 海面上油的扩散迁移 4.4 海洋环境中油的自净化作用
第四章 海洋石油污染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1. 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分类 2. 海洋石油污染的定义 3.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4.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然而,多年来的调查仍表明,海上油运交 通线水域的油污染一般要更严重一些。
2). 油轮失事事件
二次世界大战:曾有数百艘油轮沉没, 估计损失石油1千万吨,至今仍有石油从 海底沉船的腐烂油箱中渗漏出来。
两伊战争:几乎每天都有油轮遭到袭击, 大量石油污染海湾。
4.1 海洋石油污染来源与危害
1989美国“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触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