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湖南进步女性对妇女解放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时期湖南进步女性对妇女解放的影响
历史系2012级1205班李清源
指导教师:李常生
[摘要]五四时期,湖南一大批女青年为妇女解放大声疾呼、奔走相告,掀起了空前的妇女解放潮流。这些进步女性在妇女教育、妇女参政、以及妇女婚恋观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她们积极求知、开办女学,提倡女性自立自强,争取女子参政权,追求婚姻自由,促进了广大妇女的觉醒,使更多的女性走上了为自由解放而斗争的道路,使得湖南妇女运动在中国近
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五四运动;湖南;进步女性;妇女解放;影响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各种变革风起云涌,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而妇女解放运动为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南女学的兴起,培养出了以向警予、蔡畅、陶毅为首的一批优秀进步女性,这些女性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下,提倡“男女平等”,在推动女性教育观、政治观、婚恋观的逐步改变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湖南妇女解放中有着突出表现。通过研究分析她们的突出贡献,可以揭示这些女性知识分子在当时是如何从女权主义出发,结合自身的境遇来进行妇女解放的。此外深入挖掘她们在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能总结出近代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经验并用以指导现今还存在的妇女问题。
一、五四时期湖南进步女性对妇女教育的影响
(一)对妇女教育方式的影响
对妇女进行教育的方式自宋代起至鸦片战争以前,都奉行的是传统的女子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教育为主,把《女四书》等封建女教书作为“课本”,强调女子的贞节。女子基础教育则是以诗词和书画教育为主,大部分都是承父母之教,只有少数女子拜师专门学习。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第一批教会女学成立。随后,女子学校教育也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
民国五年,朱剑凡建立的周氏私塾改称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作为全省第一所正规女校,它在湖南有着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代杰出的周南女学生。这些女学生在毕业之后纷纷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为湖南妇女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推广女子学校教育
通过回乡创办女子学堂,提高普通妇女的文化素养。从周南学成归来后,蒋葆逊、蒋玳逊合办了“幼幼”学校,王珏创立了“培德”女校,李宗莲则成立了“自得”女学、“稻田”以及“含光”女师三所新式女子学校。作为周南女校的学生,她们深受周南的熏陶,继承了周南的优秀传统,重视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培养。这些在城镇、农村创办的学校提高了普通女性的文化素质,使得从前只有大户人家才有的女子教育变得“平民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更大范围地推广了女子学校教育,让更多的妇女有机会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洗礼,扩大了妇女解放的群众基础。
其次,打破封建礼教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创办了男女合校。“周南三杰”之一的向警予,曾在与好友陶毅的信中提到,女子解放,“全然是学识能力的关系”,“归根结底的希望,仍脱不离教育”,①还认为男女合校读书才是实现男女教育平等的关键所在。于是,她回乡做了一件大事,创办了既招男生也招女生的溆浦小学堂。然而在溆浦这个小县城里,这样的行为可谓是惊天动地之举,一开始便遭到当地老学究们的围攻与反对。但她不畏惧艰阻,开展劝学运动,亲自去每家每户游说动员,最终许多家长被她所感动,纷纷送子女入学。周南女校一直秉持着“女子既受教育,心理自异恒人,凡关服饰一事,当为社会模范”的理念,这一理念深深影响着向警予,因此在她创办学校之后,一直主张朴素简约,鼓励女学生脱去首饰,放开包脚布。
男女合校,极大地冲击了“男女授受不亲”封建传统思想,还改变了对妇女的教育方式,不再是无视她们,排斥她们的了,而是把她们与男性等同起来,接受一样的教育,使得女子拥有了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也为普通女性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使得女子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2、促进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
五四时期,湖南进步女性对妇女教育方式的影响还表现在女子留学人数的骤增。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各有识之士纷纷出国留学以寻求解救国家之法,“五四”运动爆发后更是在湖南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
据统计,到1920年底,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学生总数位列全国第二,②湖南赴法女学生人数约占全国赴法女学生人数的一半,可以说是当时留法女生最多的
①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9.
②陈学峋,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01.
省份。①这当中有位女士,她以54岁高龄出国留学,其精神实在是令人钦佩,她就是葛健豪,蔡畅与蔡和森的老母亲。她不畏艰辛,与儿女一同赴法,在法国边做工边读书,十分刻苦。甚至在资金短缺导致留学活动陷入困境时,组织起留学的女学生一起刺绣,将这些绣品卖出,解了燃眉之急。葛健豪作为一个女子,她的敢作敢为、对学习的热情在当时的中国是难得一见的,成了当时许多新女性学习的榜样。
这些留法女性回国后开始积极组织女子出国留学,因此那时除了长沙等中心城市有出国留学的女性,甚至连溆浦等偏僻地区都有人出国留学,使得湖南的妇女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此外,向警予、蔡畅等人在法国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她们回国后自发宣扬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对妇女教育内容的影响
从古以来,封建礼教便以“三从四德”来要求女性,严重束缚了她们的思想。而到了清末,虽有人指出“使全国女子无学,则母教必不能善,幼儿身体,气质习染断不能美”,②也开始主张女子应受新式的学校教育,但是那时的女学对女子的教导仍是贤妻良母式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种强国,大部分女性仍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随着西方先进思想进一步传播,以及受教育女性的逐步觉醒,她们认为,女子应享有与男子一样的教育,而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女子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必须走出禁锢着她们的“深闺”,走进社会,贡献于社会,这一切必定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于是此时的妇女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1、强调女子体质教育
“以病态为美,起于南朝”,然而到了清朝时,这样的审美已经病态化。清代的李渔就提出,美女的标准应是肤白、眉目细长、手必灵巧、脚必娇小。尤其是女子小脚,“脚小而不受脚小之累,兼收脚小之用”,“瘦欲无形”、“柔若无骨”,才能令人心生怜惜,是为最美。广大女性因此不惜摧残身体去追求所谓的美,使得女子缠足成为风气,遍及全国。
缠足对女性身体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小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子的自由,她们行动不便只能呆在家中,也让女性丧失了劳动力,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
①陈学峋,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1:502.
②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199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