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差不多信息课题《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
教材共分3个部分:一、生食和熟食,这部分的目的只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常见到能够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
二、观看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
三、观看比较生、熟鸡肉的不同,重点是要求学生观看鸡肉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喜爱科学,会动脑,乐于探究,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专门喜爱动手做实验,通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具备一定的观看能力,因此,本节课我以教科书内容为依靠,通过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实物马铃薯和鸡肉,让学生经历观看,观看,再观看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观看、比较的方法认识生、熟食的不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多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知识目标:明白食物能够分生吃的和熟吃的,了解同一种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取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观看比较并描述生、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和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观看比较和描述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激趣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个谜语:四兄弟,穿黑衣,露肚皮,遇情况,爱动脑,齐心协力解难题。
(打一最近播放的动画片)师:今天这节课企鹅们有个问题需要我们来帮忙解决,你们预备好了吗?播放动画片。
师:你们明白爆米花是从哪来的?片中的企鹅老大最后问大伙儿的问题:“谁能告诉我,爆米花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师: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板书课题)师:你能再举例说说哪些食物能够生吃?哪些食物必须熟吃吗?学生: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学生观看动画片。
学生推测:玉米放火上烤、炸……学生说可生吃的食物有:梨、黄瓜、西红柿……必须熟吃的有:猪肉、牛肉、羊肉……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为下面的新课教学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食物可以分生吃的和熟吃的。
了解同一种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来认识生、熟食的不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多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并描述生、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和猪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猪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红薯、猪肉、牙签、筷子、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湿毛巾、食物拼盘等。
教师准备:食物图片、课件、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三张图片激起学生的食欲。
2、随机提问:有想吃食物的同学吗?教师分发一些可以生吃的食物。
3、接着问:还有想吃的学生吗?教师随机拿出一些生肉给学生吃。
4、揭示课题: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二、食品鉴赏会(一)、辨别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活动一)活动要求:1、学生上台来帮老师分食物图片。
2、把食物图片分成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煮熟了吃的食物,哪些是既能生吃也能煮熟了吃的食物。
3、学生上台分图片,教师帮忙贴。
(二)、做食物观察比较生熟红薯(活动二)活动要求:1、充分利用感官去观察,比如通过看、摸、闻、尝等方法。
2、尝生红薯的时候咬一小口即可,如有不适请立即报告老师或吐掉。
3、小组互相合作,边观察边记录。
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生猪肉、筷子、湿毛巾等。
步骤:1、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再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并放在三脚架下。
3、把猪肉放进热水中煮,观察肉在水中的变化。
4、肉熟了以后用筷子夹出来,放在盘子中认真观察,和生猪肉进行对比。
温馨提示:(1)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加热完毕把酒精灯熄灭(用灯帽熄灭,重复盖一次)。
(2)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别烫着。
(3)服务员负责煮肉、夹肉;观察员负责观察;(4)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汇报;卫生员负责打扫卫生;安全员负责安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11)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一、基本信息学校课名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师姓名学科(版本)科学教科版章节第三单元第四课学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仔细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仔细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三、学习者分析通过三年级一学年和四年级上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能自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虽然学生们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期改进措施: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观察比较并描述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和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难点:观察和比较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重点处理:对重点的解决是先从静态的观察生、熟马铃薯入手,从而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最后分析实验单得出生、熟马铃薯的不同,最后通过往生、熟马铃薯上滴碘酒的变化,说明生、熟马铃薯营养一样,只是熟的马铃薯反应更快一些,说明熟的较松软,吃起来更可口、卫生。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四下第4课时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第4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
【教学过程】一、引入: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吧!二、探究过程。
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出示一些食物的实物,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
(2)揭示题目。
(3)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4)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
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
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①看看马铃薯的颜色变化;②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③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2)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3)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3.观察比较生、熟鸡(猪)肉。
(1)观察生鸡(猪)肉的颜色、气味,用镊子夹住撕扯。
(2)预测:鸡(猪)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3)分组实验:用清水加热鸡(猪)肉。
①操作指导:放在水中煮。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往烧杯里倒入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教科版科学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物口感、营养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加深对食物烹饪原理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食物烹饪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可能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知道这些变化对食物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影响。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并理解这些变化对食物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生食物(如生肉、生菜等)、熟食物(如熟肉、熟菜等)、烹饪工具(如锅、碗等)、实验仪器(如温度计、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食物烹饪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3.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食物烹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吗?这些变化对食物有什么影响?”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9)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食物可以分生吃的和熟吃的。
了解同一种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来认识生、熟食的不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多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并描述生、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和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比较和描述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马铃薯、鸡肉、酒精灯、玻璃棒、水、石棉王、三脚架、
牙签、小刀、碟子、筷子等器材。
教师准备:课件、观察记录表。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实验记录表
班级:——————————小组:——————————观察比较“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实验记录表
观察比较“鸡肉从生到熟变化过程”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生食和熟食的区别,掌握判断食物是否熟透的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食物煮熟的原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食物煮熟的原理和烹饪方法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煮熟的过程和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食和熟食的区别,掌握判断食物是否熟透的方法,知道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煮熟的过程和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食和熟食的区别,判断食物是否熟透的方法,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2.难点:食物煮熟的原理,烹饪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食和熟食的概念,介绍不同烹饪方法。
2.观察法:观察食物煮熟的过程,了解煮熟的程度。
3.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烹饪心得,交流食品安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生食和熟食样品,烹饪工具,实验材料。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食物煮熟的过程和烹饪方法。
3.场地准备:实验室或课堂,具备烹饪条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食和熟食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生食和熟食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介绍不同烹饪方法,如煮、炒、烤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煮熟的过程,了解煮熟的程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烹饪心得,交流食品安全知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经历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时,能思考好解决的对策。
2、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3、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经历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马铃薯、牙签、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火柴、记录表格、多媒体课件演示实物:果盘、生鸡肉、马铃薯等【课前谈话】师:听说在座的同学们特别爱动脑筋!发言又积极!今天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你们自信,老师就更有信心!相信我们今天一定会合作得非常愉快!【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知道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食用方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请看课件齐读问题(学生适时回答)教师板书:食物生熟2、师小结:从看图和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发现,食物中有的适合生吃,有的适合熟吃,只要选择合理的食用方法,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是(看课件)出示课题3、师:请看课件:这是什么食物?(马铃薯)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生、熟马铃薯的观察、比较。
1、学生交流区别生熟马铃薯的方法。
[出示马铃薯]师:看看这是什么?(生齐说:马铃薯)适合生吃,还是熟吃?(生齐说:熟吃)师:现在我手中有一半切开的生的马铃薯和一半熟的马铃薯,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把它们区别出来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方法,教师适时评价。
)学生举手回答预设①:(生说尝)师:你怎么尝?(学生演示)有不同意见吗?(学生补充)大家注意,在不能确保物品是否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选用尝这种方式,今天我们研究的是食物,可以用牙签取少许进行尝试。
预设②:(生说闻)师:你怎么闻的? (学生演示)有不同意见吗?(学生补充)闻的方法有讲究,把食物放在面前,用手来回的轻轻扇动,一起来试一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6)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过程与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做食物有生变熟的实验。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v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证意识。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渗透节约思想和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了解生与熟的不同;理解食物为什么有不同的食用方法。
难点:自主科学的选择实验材料;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食物(猪肉条、鸡肉条、藕条、胡萝卜、马铃薯、青菜、苹果、梨子若干),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25ml)、镊子、牙签,实验记录表格等。
四、【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一棵青菜,提问:这是什么?(青菜)通常用来干嘛?T:一种常见的食物,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为什么?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之一,为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
2.通常我们怎样食用青菜的?(煮熟了吃,板书:熟吃的)3.除了熟吃食物,还可以怎么吃?(生吃的、既能生吃又能熟吃,板书:生吃的、既能生吃又能熟吃的)(二)探究1.初步探究(1)你能分别例举一些生活中生吃、熟吃的和既能生吃又能熟吃的食物吗?(学生反馈)(2)为什么食物生着吃有些食物熟着吃?你能说出理由吗?(学生反馈)(生吃营养全面熟吃容易消化、更加可口、安全卫生)2.实验探究(1)明确实验方法。
①你仔细观察过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吗?食物熟后会有哪些变化?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一下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揭题)③你准备怎么做实验?(学生反馈)引导1:老师给你准备一些,其中有你们刚刚说到的,有生吃的、熟吃的和既能生吃又能熟吃的三类,你可以选择三种食物,思考一下准备选择哪几种食物做实验?小组讨论。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在加热的过程中,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等形式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生马铃薯、熟马铃薯、塑料盘、酒精灯、火柴、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有水的烧杯、实验盒镊子、湿抹布、生猪肉、一次性手套、实验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教师引导:在之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要根据营养需求,均衡合理地搭配食物。
那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美味而又营养的食物。
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吃的?为什么?那熟的呢?看来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所不同,究竟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探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观察比较1.师生互动问答:(1)教师引导老师手上的马铃薯,一瓣是熟的,一瓣是生的。
同学们你们能分辨出来吗?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试一试?(2)学生上台辨认。
(3)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比较?(教师板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尝这种方法不能在实验室中使用,应该到更加安全卫生的环境下进行。
)2.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下小组指导。
4.学生展示实验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发现了生的与熟的马铃薯在颜色、气味、软硬等都有不一样。
6.看来,烧熟后的马铃薯,它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从而利用起来。
有些食物就是需要烧熟了才可以吃。
三、观察比较生熟猪肉的变化过程1.师生交流:刚才我们观察的马铃薯是植物类的食物,老师还带来了一种平时大家爱吃的动物类食物:生猪肉(出示猪肉)。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烧熟猪肉的过程会发生哪些变化?熟猪肉跟老师现在拿的生猪肉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2.学生观察生猪肉、预测猪肉由生到熟有什么变化:(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马铃薯时用到的的方法,仔细观察生猪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一、概述:《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部分第四课的教学内容,该内容主要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实践操作,通过对比试验感受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通过食品卫生的教育,理解“病从口入”的含义,要求学生注意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知道食物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两类。
1、过程与方法: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生、熟食物的不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多向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三、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与描述生、熟食物的不同点和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和描述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五、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材料:塑料盘、塑料刀、叉,生和熟的马铃薯、酒精灯、火柴、烧杯(1/3水)、鸡肉、记录单等。
2、教师准备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与学生相同一份、抹布、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了解生食与熟食:1、同学们通过对本单元前面三课的学习,我们对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知道我们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来参加学习就需要一定的营养,那么这些营养从什么地方获取呢?2、这是什么?(土豆)现在可以吃吗?(不可以)为什么?(因为是生的)老师:有的食物生的是不能吃的,需要煮熟后才能食用。
3、这是什么?(苹果)现在谁想上来尝尝苹果的味道?(1)先尝生的苹果,说一说味道。
(2)再尝熟的苹果。
说一说和生的苹果有深有什么不同?(3)你觉得苹果是生吃好一些,还是熟吃好一些?师:像水果这些食物,生食比熟食好一些。
4、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研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我们日常常见的食物,那它们哪些适合生吃,哪些需要烧熟了吃?谁能快速的把它们分开来?(课件演示)强调典型: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的(黄瓜、西红柿)。
7、一般情况下,可以生吃的食物主要有哪些?(水果和蔬菜(部分))那需要烧熟了再吃的主要有哪些呢?(肉类、水产、蛋类、粮食和蔬菜(部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析教材:本课在《一天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营养要均衡》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生食与熟食的角度对食物进行分类,细致观察食物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
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验能力及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考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主动探究相关内容,认识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然后在教师简单的点拨引导后进行小组合作的实践操作与创新。
知学情:学生从生活中,从科学课的学习中,对食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可能知道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哪些食物适合烧熟了吃。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食物相关知识是模糊的。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
示流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食物有些适宜生吃,有些适宜熟吃。
食物从生到熟最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消化。
过程与方法: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和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以及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教学难点: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生、熟马铃薯以及观察记录表,打火机、蜡烛、烧杯、水、生肉片、铁勺、镊子、肉片由生变熟观察记录表、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反思1、教材简析:本课在《一天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营养要均衡》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生食与熟食的角度对食物进行分类,细致观察食物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
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验能力及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考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主动探究相关内容,认识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然后在教师简单的点拨引导后进行小组合作的实践操作与创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一是区分生食和熟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有些食物可以生吃有些食物必须煮熟了吃。
二是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对生食与熟食进行静态观察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三是观察食物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
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生熟食物已经具备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但对食物为什么要生吃和熟吃的原因并不是很了解。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对物体进行静态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但对物体的动态观察及对细微变化的描述能力仍需要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以科学观察为主题的课是以“观察”作为方法教学的课。
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来看,本课属于从静态观察向动态观察的发展。
如何突破动态观察并描述这个难点,在材料的选用上我做了一些改变,用猪肉代替鸡肉。
因为用水煮熟的蔬菜变化不明显,这对于学生观察和描述变化的过程很困难,而青虾生与熟的变化很明显,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生的食物变到熟的食物有更为丰富的认识,学生在描述“过程”时更加清晰。
另外,鉴于学生从未使用过酒精灯进行加热,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温馨提示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2、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真细致地完成生与熟的食物比较活动。
2、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3)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食物”为载体,通过研究“吃”的问题,引导学生们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能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并在活动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本课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食物的生食和熟食的原因产生疑问为引线展开,进而动手实验,细致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比较生的和熟的食物有何不同,并能够加以描述。
二、学情分析生食与熟食早已成为学生们在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用方法,四年级学生基本能够区分使用哪种食用方式,只不过他们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及思考,处在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要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站在科学健康生活的角度,关注食物的不同变化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①知道食物应该选用哪种食用方式及原因。
②能描述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多种感官的科学观察方法对生、熟食物进行表象观察。
②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实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不同,并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②通过小组合作,能认真细致地完成实验设计,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自主探究精神和正确的卫生观。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科学观察方法多感官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难点:能用比较准确的文字或语言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描述。
五、教学准备教师用课件、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生、熟马铃薯,牙签,镊子、放大镜、实验观察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发问1、你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让几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抓住典型的问题接着问学生,你喜欢的XX水果平时你都是怎么吃?引导学生回答出“生吃”“熟吃”)。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在分礼物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师:你们看,这小小的玉米粒和这爆米花除了颜色,气味,味道之外还有什么区别?
师:那你们想知道一颗小小的玉米粒是怎么样变成一朵可爱的玉米花吗?这就留待课后大家思考吧
思考、深深的思考
借此回顾之前总结的食物在由生变熟过程中颜色,气味,味道等会发生变化。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新的变化方面——形态或样子。提升学生对食物由生变熟过程中几个变化方面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玉米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生玉米,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实验记录表单。
为全班准备:生、熟苹果,生、熟花生,装有爆米花的礼物盒。
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做一做熟食?
1、出示生玉米,观察生玉米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生的玉米。怎么观察?像观察马铃薯一样观察(气味、颜色、软硬)
烤熟了又是什么样呢?
2、大家一起来动手吧!巡回随机指导。
3、讨论:烤熟的玉米与生的玉米有什么不同?生的玉米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4、课堂小结: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填写记录单,并上台投影小组展示
“变化”
“加热”
“想”
分组实验,注意观察由变熟的变化过程,并做好相关记录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2篇)《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篇1一、教前设想: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本课在教材中起主导地位,通过研究“吃”的问题,引领学生们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从每天经历的活动出发,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三年级探究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
从而让学生们在关注身边的科学,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之中,经历科学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教材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生食和熟食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我们常见的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原因;第二部分:生、熟研讨会,(一)比较生熟马铃薯的不同,感知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区别;(二)了解食物有生变熟的过程和方法;从师展示的一道“奶油香爆玉米”中共巩固探索食物的乐趣;第三部分:巩固新知,课后延伸,在学生对食物认知体系形成了,主体意识被教师唤到高潮时,让学生谈体会,巩固本节课内容思考作业,进行课后延续探索。
科学课要注重学生的发现、探索、创造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和提问既要严谨又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知道食物分为生吃和熟吃;并能举例说明生食和熟食。
2、技能:能用酒精灯或蜡烛烧熟食物;能通过观察具体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三、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知道马铃薯煮熟后营养更易人体消化吸收。
五、教学准备:教师提供每组一份:生熟马铃薯各两个;生玉米数颗;生熟马铃薯观察比较记录表、玉米变熟观察记录表;酒精灯1盏、火柴1箱、烧杯得实验器材。
六、教师自备:微波炉1只、爆米花2袋、课件一只。
七、课前准备:酒精灯的操作;学生每人自带小刀一把。
八、教学过程:(一)生食和熟食的了解(大约5分钟)1、导入师:听说你们的特点是: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是这样子的吗?(通过课前的了解,肯定本班同学的优点,激发他们对下面问题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9)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一是区分生食和熟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明白有些食物可以生吃,有些食物必须煮熟了吃。
二是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对生食与熟食进行静态观察,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面特征的理解;三是观察鸡肉煮熟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鸡肉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
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生熟食物已经具备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但对食物为什么要生吃和熟吃的原因并不是很了解。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对物体进行静态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但对物体的动态观察及对细微变化的描述能力仍需要提高。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细致的静态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使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物质,培养了孩子的科学品质。
2、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
(静态观察)【教学难点】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动态观察)【教学准备】1、学生:每组一份生、熟马铃薯、1把镊子、一把小刀、牙签、卫生纸、实验盘子、塑料手套、一块生鸡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温水、实验记录单2张。
2、教师:一份生、熟马铃薯、演示实验装置一套、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一、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今天晚上老师想为远道而来的朋友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假如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小小烹饪家,大家能帮老师出出注意这些食材该怎么吃好?2.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必须烧熟了吃?3. 小结学生的回答:看来食物是生吃还是熟吃还真有一些讲究呢!一般情况下,植物类食物中的水果和一些蔬菜适合生吃,一些蔬菜适合熟吃,还有一部分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材简析】
本课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和“观察比较生、熟鸡肉”等三个部分,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
教材对观察对象进行了精心选择,分别提供了植物类代表食物马铃薯(主要含淀粉)和动物类代表食物鸡肉(主要含脂肪、蛋白质)作为观察对象。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食物由生变到熟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思考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材首先呈现了生食和熟食两种食用方式,并表明这两种食用方式都要从人体的消化吸收角度进行思考。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这一活动,教材中直接提供生、熟马铃薯让学生进行静态观察。
这一部分,教师要做好观察方法的指导,建议教师尽可能提供刚煮熟不久的马铃薯供学生观察,因为刚煮熟的马铃薯,香味更浓郁。
第三部分“观察比较生、熟鸡肉”则是动态观察。
教材安排学生们动手实践,亲自去经历加热食物的过程。
希望学生在该活动中,一方面能观察生、熟鸡肉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能关注鸡肉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该活动要用到酒精灯等实验材料,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学情分析】
生食和熟食早已成为学生们在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用方法,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只不过他们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思考。
而且,通过前期的科学课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对物体进行静态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但对物体的动态观察及对细微变化的描述能力还比较弱。
因此在观察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特点以及鸡肉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为了保证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能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细节变化。
2.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不同特征,并用文字或语言描述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观察比较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对于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细致观察,能用文字或语言描述食物由生到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细节。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刚煮熟不久)各一个、小刀、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湿毛巾、记录单。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含视频《吃烧烤有什么危害》<剪辑于秒懂百科>)【教学过程】
一、聚焦:讲述揭题。
(预设1分钟)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吧!(PPT1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预设3分钟)
1.讲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些食物哪些可以生吃?哪些必须烧熟了吃?[出示PPT2](指名说后,ppt显示生吃和熟吃的分类结果,其中黄瓜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指出它既可生吃也可熟吃)
2.引导讨论:生吃和熟吃食物,各有什么好处?(指名说)结合PPT3进行小结:熟吃——味道好,容易消化,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更有利于健康。
生吃
——可减少营养的损失。
过渡:确实,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那么,食物由生到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分组研究吧。
三、研讨:食物从生到熟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31分钟)
(一)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材料准备:生、熟马铃薯(刚煮熟)各一个,小刀、牙签、观察记录单]
1.指导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讲述:同学们请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生的马铃薯和一个熟的马铃薯,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PPT4中的记录表]请同学们根据记录表的提示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观察时需要用小刀,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要用尝的方法观察,请注意卫生。
(注: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卫生,就不要安排品尝活动。
)
2.组织学生分组观察。
3.交流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观察结果,师及时点评。
4.师结合PPT5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结提问:通过比较发现,马铃薯从生到熟,在颜色、软硬、气味、味道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熟马铃薯比生马铃薯更软、更香、更易被剥皮、也更好吃。
那么,烧熟后的马铃薯,营养会变化吗?(指名说)
5.讲述:[出示PPT6]其实,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6.阅读补充资料:发芽的马铃薯能不能吃?
讲述:同学们,老师前几天买来的一些马铃薯发芽了,这发芽的马铃薯还能不能吃呢?(指名说后,引导学生阅读PPT7中的小资料。
)
过渡:同学们,食物的生熟变化不仅在植物类食物中存在,在动物类食物中也非常明显。
下面我们来观察比较生、熟鸡肉。
(二)观察比较生、熟鸡(猪)肉
[材料准备: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湿毛巾、观察记录单]
1.实验装置的使用指导。
讲述:老师已经为各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分组材料,重点强调酒精灯的使用)。
2.提问: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比较生、熟鸡肉呢?指名说后,师结合PPT8小结观察步骤和方法:
(1)先取一片生鸡肉放实验盘中进行观察记录;
(2)预测鸡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3)用清水加热鸡肉,认真观察鸡肉从生到熟的细节变化。
(注:水量一定要少、鸡肉块要小,否则将导致实验时间过长。
)
(4)待鸡肉煮熟后,用镊子取出,观察比较生、熟鸡肉的不同。
3.讲述:同学们,这是生、熟鸡肉的观察记录表[出示PPT9],对于记录表,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答疑)
4.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5.结合记录表交流汇报。
(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
6.讲述:看来,熟鸡肉与生鸡肉确实有很大不同。
现在,你知道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了吗?(指名说,师适时出示PPT10中的小资料:动物类食物中可能存在多种寄生虫。
)
(预设:生吃鸡肉不容易消化,特别是动物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加热后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生吃鸡肉味道不好,还有腥味;生吃鸡肉有细菌和虫卵;烧熟后的鸡肉比较松软,有助于消化,有香味,而且细菌和虫卵都被杀死了。
)(三)小结交流: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
1.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有的食物可以生吃,有的食物必须煮熟了才能吃,而有的食物则可以生熟两吃,那这些食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指多名学生说)(预设:瓜果类、一部分蔬菜适合生吃;肉类、海鲜类、豆类、谷物类、大部分蔬菜等适合出吃。
)
2.师结合PPT11小结生吃和熟吃食物的优势与不足,并适时板书:瓜果类、少部分蔬菜,保留更多营养;肉类、海鲜等,杀灭细菌、更易消化……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食物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
四、拓展:怎样吃才更健康?(3分钟)
1.提问:那你知道人们把食物烧熟的方法有哪些呢?(借助PPT12中各种烹饪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煮、蒸、炒、炸、炖、烤”等方法。
)
2.讲述:把食物烧熟的方法可真多,不过,为了更健康的饮食,我们要少吃炸和烤的食物,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吃烧烤有什么危害”(师点击播放PPT13中的视频)。
过渡:同学们,都说病从口入,选择合理的食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完成几题小练习。
四、完成作业及点评(2分钟)
【板书设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生吃生熟两吃熟吃
瓜果类、少部分蔬菜肉类、海鲜等
保留更多营养杀灭细菌、更易消化……【活动记录表使用说明】
教学设计中分别设计了“生、熟马铃薯观察记录表”和“生、熟鸡肉的观察记录表”,对于记录表中提供的各种观察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增补或删减。
“尝”的方法,教师要慎重选择,如果不能保证食品卫生,就不要安排品尝活动。
【作业设计】
一、判断题:
1.高温加热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2.蛋白质和脂肪加热后,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
3.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所含的营养是完全相同的。
( X )
二、多选题:
1.食物烧熟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ABD )。
A.变松软
B.味道更好
C.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D.营养会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