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9 + 7 =16 (块)
课堂练习
原来有多少辆自行车?
20以内进位加法
8 + 7 =15 (辆)
课堂练习
原来有多少棵白菜?
20以内进位加法
9 + 5 =14 (人)
课堂练习
原来有几个苹果?
20以内进位加法
已经吃了7个
7 + 5 =12 (个)
课堂练习
原来有几本作业? 还有8本没改
20以内进位加法
探究新知
20以内进位加法
举手发言:你是怎样验证的呢?
7 + 5= 12 (个)
用得数12减去领走的7个。
12 - 7 = 5 (个)
得数正是剩下的5个,说明答案正确。
课堂练习
原来桌子上有多少个桃子?
20以内进位加法
9 + 3 =12 (个)
课堂练习
20以内进位加法
我吃了9块糖,还有7块。 原来有多少块糖?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8 20以内进位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 问题
情境导入
20以内进位加法
老师们正在做什么呢?
探究新知
领走了7个 。
20以内进位加法
还剩下5个。
原来有多少个 ? 小组讨论:该怎样解决呢?
探究新知
20以内进位加法
举手发言: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领走了7个 。
还剩下5个。
原来有多少个 ?
领走7个。 还剩5个。
探究新知
20以内进位加法
画图表示 举手发言:说一说该怎么画?
12个
剩下的5个 领走的7个 数一数它们的总个数。
探究新知
20以内进位加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全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八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八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八单元知识汇总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要围绕“20以内进位加法”展开,该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特别是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本单元的知识汇总。

一、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但“凑十法”是最常用且较为简便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凑十法:首先,将9凑成10,即看另一个加数能拆分成1和几,然后先计算9+1=10,再计算10加上剩下的数。

例如,计算9+4时,可以将4拆分为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二、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与9加几类似,8、7、6加几的计算也可以采用“凑十法”,但需要注意拆分的方式略有不同。

1.8加几:利用“二八二八手牵手”的规律,将8凑成10,即看另一个加数能拆分成2和几,然后先计算8+2=10,再计算10加上剩下的数。

2.7加几:利用“三七三七真亲密”的规律,将7凑成10,即看另一个加数能拆分成3和几,然后先计算7+3=10,再计算10加上剩下的数。

3.6加几:利用“四六四六一起走”的规律,将6凑成10,即看另一个加数能拆分成4和几,然后先计算6+4=10,再计算10加上剩下的数。

三、进位加法的其他方法除了“凑十法”外,计算进位加法时还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不如“凑十法”直观简便,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也能有效使用。

1.点数:直接通过点数的方式计算两个加数的和。

2.接着数:从一个加数开始,继续数出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得到总和。

四、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列出不同的算式。

例如,求总数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加法计算得出使用掉的和剩下的数量总和。

五、加减法的比较与认识在第八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加法
1.认识加法符号“+”。

2.认识加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和。

3.学会用图形表示加法。

4.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5.认识零的概念。

二、减法
1.认识减法符号“-”。

2.认识减法的结果是两个数的差。

3.学会用图形表示减法。

4.掌握简单的减法口算。

三、心算
1.进行简单的心算。

2.利用补数进行心算。

四、数的比较
1.认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

2.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五、整十数
1.认识整十数的概念。

2.掌握整十数的读法和写法。

3.学会用整十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六、整百数
1.认识整百数的概念。

2.掌握整百数的读法和写法。

3.学会用整百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七、分数
1.了解分数的概念。

2.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

3.认识整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八、数的顺序
1.学会用图形进行排序。

2.掌握用数字进行排序。

3.认识正序和倒序。

九、数字排列与计算
1.认识数码卡片。

2.学会用数码卡片进行加减法运算。

十、时间与钟表
1.认识钟表的概念。

2.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3.学会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4.学会用钟表表示简单的时间差。

以上为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全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点梳理一、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一)知识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9加几的计算方法有点数法、接着数和凑十法。

其中“凑十法”最为简便.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如:先把4分成1和3,然后1和9凑成10,10加3等于13。

2. 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同9加几一样,a、点数;b、接着数;c、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3.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a、“拆大数、凑小数”。

b、“拆小数、凑大数”。

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4. 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儿歌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

一个数没十位,另一十位直接写。

个位加个位,写在个位上。

算完请检验,加验减,减验加(二)考点1.填空(填+、-、>、<、最大填几),2.计算3.连线4.圈数(三)考试题型1.直接写得数2.填空3.看图列式4.连线题5.问题解决(四)易错点及题型举例(五)典型题举例1.根据凑十法的思路填空7+5=7+()+() 9+9=()+()+()8+6=8+()+() 6+5=()+()+()2.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3+6=() 3+9=() 8+6=()9+5=() 4+8=() 6+7=()二、问题解决(一)知识点1.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求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并且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最终的计算结果是一定的。

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方法:同样一幅图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收集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然后去解答。

(完整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2个2个的数: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正数、倒数或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5个5个的数:0 5 10 15 20((正数、倒数都要会)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八单元整理和复习

2. 一共有多少盆花? 78 + 67 = 14(盆)
3. 【课本103页第8题】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水饺? 8 + 5 = 13(个)
4. 算一算。 3+5+6=14
12-2+8=18 14-4+7=17
2+8+4=14
4+9-5= 8 16-6+9=19 15-5+4=14
6+9-5=10
5. 【课本103页第7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精品教学课件
授课教师:
学校:
R·一年级上册
整理和复习(2)
1. 口算。
8+7=15
4+7=11 3+9=12
5+6=11
18-8= 10
9+4=13
2.【课本102页第5题】
3+6+4= 13
9 19-3-5=11
16
17-6+7-2=11
13
13
9-6+8=11 14-4+6=16
3
10
7+3-8=2 15-2-3=10
10
13
怎知解样道答解了正答什确?么吗?
【课本101页第2题】
原来有多少个 ? 6 + 7 = 13(个)
你能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步骤吗?
知怎道样了解什答么 解答正确吗
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圈一圈
画一画
算一算
1.【课本103页第6题】 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78 + 98 = 16(块)
寻找信息。
用凑十的方法算9 加几挺方便的。
成长小档案
感谢聆听
6+7= 13 9-2= 7
9+9= 18 7-5= 2
10-4=6 8+9=17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知识树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汇总+知识树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25.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
(2)接着数;
(3)凑十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
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实际应用:
比较大小: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