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组织

合集下载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Rw=4 Rj=4
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7
织物组织的概念
经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纬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同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 的组织。
8
织物组织的概念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 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两个
毛织物:华达呢等。
丝织物:美丽绸等。
三、缎纹组织
每根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 续的经或纬组织点,这些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 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
的浮长线。
38
缎纹组织参数
R≥5(6除外),1<S<R-1且R与S互为质数。 为什么6除外? (1)R=6,S=1或5,不满足1<S<R-1,
② 同时,R与S互为质数:只有3,5
42
八枚缎纹组织图
8枚5飞纬面缎纹
8枚5飞经面缎纹
8枚3飞纬面缎纹 8枚3飞经面缎纹
43
缎纹组织图
(2)圈定一个组织循环R; (3)以左下角为起点,如果是经面缎纹组织,就以 第一根经纱的纬组织点沿经纱方向向上飞数;如果是纬
面缎纹组织,就以第一根纬纱的经组织点沿纬纱方向向
28
平纹组织的应用
(5)利用各种花式纱线做纬(经),形成各种花式织 物。
平纹组织的应用
(6)采用双经轴,利用不同的送经量,形成绉效果或
泡状效果。
平纹组织的应用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
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花呢等。
丝织物:乔其纱、双绉、电力纺等。 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化纤织物:粘纤平布、涤棉细纺等。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2.结构特点: • 正、反面线圈纵行不在同一平面上。正 、反面线圈纵行间的沉降弧从前至后或从 后至前,产生较大的弯曲和扭转,由于纱 线的弹性,纱线力图伸直,使相邻的正反 面线圈纵行相互靠近,彼此潜隐半个纵行 。


3.表示方法 用数字代表其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的组合
• 1+1
•2+2
•3+3

1.罗纹组织的特性

•其中原组织和变化组织合称为基本组织; •纬编基本组织分为: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 双反面组织和双罗纹组织。 •花色组织:提花组织、集圈组织、纱罗组织、 波纹组织、添纱组织、毛圈组织、 •衬垫组织。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纬平针组织的结构 (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
脱散性: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
2.用途:
内衣、袜品、毛衫 等




3.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产品种类——平针、彩横条、集圈、 衬垫、毛圈等;


二、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1)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2)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3)生产效率低。 2.用途 1)服装用布 2)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三、提花组织的编织工艺
生产设备:具有选针功能的针织机 选针机构的分类: 1.直接式选针 ——通过选针机件(三角、钢米)直接作用于针

2.常见组织:
(1)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列完 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组织。

第三章第四节各类织物的特性(1)

第三章第四节各类织物的特性(1)

第四节各类织物特性及其适用性(一)棉织物一、棉织物的主要特征二、棉织物的分类1、按印染整理加工:原色布、什色布、印花布、色织布2、按织物的分类: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三、常用棉织物品种及特点1、平布:纯棉、纯化纤或混纺纱织成的平纹织物(1)结构特点:经纬纱的细度、经密与纬密相同或相近,经纬向强力均衡(2)种类(3)织物风格粗平布:布身厚实、结实、坚牢中平布:厚薄适中,坚牢耐用细平布:布身轻薄、平滑、手感柔韧,光泽好(4)应用2、府绸(1)结构特点经纬纱织较细,经密>纬密(2)种类原料:纱府绸、线府绸、半线府绸纺纱工艺:普通府绸、精梳府绸、半精梳府绸印染加工:漂白、杂色、印花府绸织造花式:普通、条子、提花府绸(3)织物风格:有菱形状颗粒,质地细腻、纹路清晰、富有光泽有丝绸感(4)应用:男女衬衫、床单、被褥等3、泡泡纱(1)结构特点: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的薄型棉布(2)种类:a 化学处理法 b 机械方法 c 织造方法(3) 织物风格:舒适透气,立体感强,穿着不贴身(4)应用:衬衫、衣裙、睡衣裤缺点:洗涤后泡泡容易消失、保型形差4、牛仔布(1)特点:经纬纱采用粗支纱,经面采用经面斜纹或乱斜纹(2)种类原料:弹力牛仔布;棉、涤纶混纺(经纱);棉毛、棉麻混纺牛仔布加工工艺:树皮绉牛仔布、彩条牛仔布、闪光牛仔布、印花牛仔布加工方法:石磨蓝牛仔布、水洗牛仔布(3)织物风格:吸湿透气、防皱放缩、防变形(4)应用:牛仔裤、风衣、夹克衫、包、鞋5、绒布(1)结构特点平纹、斜纹(2)种类:单面起绒(斜纹组织)、双面起绒(平纹组织)(3)织物风格:织物薄,蓬松、柔软、保暖性强、穿着舒适(4)应用:冬季内衣、外衣6、平绒(1)结构特点:复杂组织中的双层组织方式织成(2)种类:割经平绒、割纬平绒(3)织物风格:布面平整丰满,弹性厚实,保暖性强,耐磨性好,有脱毛现象(4)应用:冬季内衣、外衣、鞋帽类材料7、灯芯绒(1)结构特点:一组经纱、两组纬纱按不同的组织或固定方法交织割绒而成(2)种类:特细条、细条、中条、粗条、阔条(3)织物风格:布面厚实,手感柔软有弹性。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组织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组织

6、双层组织的绘图方法:(以例说明其绘做方法) 1)确定表里层基础组织: 表里层基础组织均采用平纹; 2)确定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表经:里经=表纬:里纬=1:1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Rj=经二重组织经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Rw=纬二重组织纬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Rj=2×(1+1)=4 Rw=2×(1+1)=4
Ⅱ 2 Ⅰ 1
1纬1
4 3 2 第一纬,织投入上层;
第一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1;
3 2 1
里纬Ⅰ 4
投入第二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Ⅰ,表经纱全部提起。
2 表纬2
4 3 1
投入第三纬,织上层;
第二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2;

2 1
里纬Ⅱ
3
投入第四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Ⅱ,124提起,3沉于下方。
嘉 兴 学 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教 师:
纺织111、2 徐旭凡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及多层组织
掌握的要点: 1、双层组织的构成原理; 2、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表里换层组织的构成、特点; 3、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表里换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范围。
在10×8的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 在里经、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
4
Ⅳ Ⅲ 3 2 Ⅱ Ⅰ 1 1 2 1 2 Ⅰ Ⅱ Ⅰ Ⅱ BA
3、双幅织组织的上机要点: 1)双幅织组织织物从织机上下机后展开成一整体织物, 因此,织物上下两层所用的纱线原料、号数、织物组 织均相同,因此采用单轴织造。 2)双幅织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是以一根连续引入的纬纱将 双层织物 从一侧连接在一起,因此在织造时可以用一 把梭子,但也可以用 多把梭子。在织造粗纺毛织物时, 一般最好用多把梭子,以提高 产品的质量。(主要避 免纱支的不匀率) 3)穿综可采用顺穿,也可采用分区穿。表经前区,里经 穿后区。 4)穿筘: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织机的织造参数,如 梭子投射角度、经纬纱张力等,来减少经纬纱的交织次数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织造斜纹组织时,需要调整织机的织造参数。其中,梭 子投射角度是关键参数之一,它决定了梭子在垂直方向上 的位置,进而影响经纬纱的交织程度。通过调整梭子投射 角度,可以使得经纬纱在交织过程中形成斜向的纹路。此 外,经纬纱张力也是影响斜纹组织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张 力可以使得经纬纱更好地贴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清晰的斜 纹效果。
性。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
总结词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包括两个独立的织口和交织点, 通过控制两个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来实现双层 组织的织造。
详细描述
在织造双层组织时,需要设置两个独立的织口,分别 控制上下两层纱线的交织。同时,需要精确控制两个 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以确保上下两层纱线能物组织的分类
根据交织规律
可分为简单组织、复杂组织和联合组织。
根据纱线在组织中的交织形态
可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织物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
织物组织决定了机织物的外观、质地 、性能和用途。
特点
不同的织物组织具有不同的交织规律 和形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外观和性能 特点。
02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03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斜纹组织是一种机织物组织,其特点是经纬纱交织次数减少,形成明显的倾斜纹路。
详细描述
斜纹组织是由经纬纱交织而成,但与平纹组织不同,其交织次数较少,使得经纬纱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织物更加柔软、舒适。斜纹组织的纹路呈明显的倾斜状,与平纹组织的交叉纹路不同,给人以动态 、活泼的感觉。

双层组织——精选推荐

双层组织——精选推荐

双层组织一、练习1、绘作以平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上机图,及横向切面图,织造时第一纬自左向右投入表层。

2、绘出以2/1↖为基础组织织造时第一纬自左向右投入表层的管状组织图及横向切面图。

3、某管状织物,以5/2经面缎纹为基础组织,制织时第一纬从右至左投入表层,作上机图。

4、某管状织物,以平纹为基础组织,完全循环系数Z=10,而后在两侧各加一根特经,作该织物上机图及横向切面图。

5、试述使管状织物四周密度均匀一致的方法。

6、已知表组织为8/5加强缎纹(如图5-1)里组织为平纹,接结组织为八枚缎纹,表里经纬排列比为1:1,作下接上接结双层组织图及纵横向切面图。

7、已知表里基础组织均为2/2斜纹,表里经纬排列比为1:1,接结组织为八枚缎纹,试绘下接上接结双层上机图及纵横切面图。

8、某双层物表组织为3/3↗里组织为2/1↗,表时经纬排列比均为2:1,采用下接上按6枚变则缎纹规律接结,试组织图及纵横切面图。

9、在单面双梭箱织机上制织下接上接结双层织物,表组织为2/2斜纹,里组织为3/1斜纹,表经,里经排列比为1:1,接结组织为八枚缎纹,作出该双层组织图。

10、已知表组织为1/3斜纹,里组织为2/2斜纹,表里经纬排列比1:1,接结组织为八枚缎枚,试作上接下接结双层组织机图阴谋横向切面图。

11、表组织为8/5纬面缎纹,里组织为平纹,采用上接下八枚缎纹接结,表里经排列比为1:1,表里纬排列比2:2,作双层组织图及纵横向切面图。

12、已知表组织为八枚加强缎纹(如图5-2)里组织为2/2斜纹,表里经纬排列比为1:1,接结组织为八枚缎纹,作联合接结双层组织图及纵横切面图。

13、已知空心双层组织图(如图5-3甲、乙),试分别对甲图用“下接上”接结法,对乙图用“上接下”接结法接结,绘出接结点位置,并作上机图。

14、图5-4(1X2)分别为接结双层组织的组织图,试分析每一个组织图的:(1)表里经纬排列比(2)表里基础组织(3)接结方法及接结组织图5-1图5-2(4)画出纵横向切面图15、已知双层图(图5-5),试说明表里经纬排列比,表里基础组织及织物特点。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PPT课件

第三章织物组织与应用2PPT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21 阴影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21 阴影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图3-21 阴影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十二、夹花斜纹
夹花斜纹是在斜纹组织中配以方平、重平或其他小花 纹组织,使织物外观活泼、优美、增加花色品种。
三、 缎纹变化组织 构成:采用增加经(或纬)组织点、变化组织点飞数或延
3
该类加强缎纹用于刮绒织物,因增加了经组织点可防 止纬纱的移动,同时增加了织物的强力。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11 纬面缎纹,在其单独组织 7 点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经组 织点而构成。
采用此种组织再配以较大的经 密,就可以获得正面呈现斜纹而 背面呈现经面缎纹的外观效应, 故称其为缎背华达呢。该类织物 多用于纯毛或仿毛的服装织物。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二、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s )
图3-20 芦席斜纹组织图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上机及应用:
上机:织制芦席织物时,穿综采用顺穿法或照图穿法。 应用:在棉织物和化纤织物中用于女线呢、仿毛花呢等,
(2)在方格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及每个锯齿的范围。并按照锯 齿飞数画出每个锯齿第一根经纱的起始组织点,如图3-18中符号所 示。 (3)在已确定的组织循环范围内,从第一根到Kj根经纱按顺序填 绘基础组织。从第(Kj+1)根经纱开始,按与基础组织相反的方 向填绘斜纹线组织点,直至一个锯齿画完。 (4)按照同样方法绘作其他各锯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三.四双层及多层组织资料

三.四双层及多层组织资料
色经排列比:1:1、2:2、2:1等; 色纬排列比:1:1、2:2、2:1等。 (4)确定花纹循环经、纬纱线数:应是基础组织组 织循环数的整数倍。
2020/11/14 36
双层与多层组织
2.填绘组织图 (1)在花纹循环中按纹样划分区域 (2)绘显色组织图 纹样中显甲色的部分,甲色作为表经、表纬; 纹样中显乙色的部分,乙色作为表经、表纬;
D.“接结经接结法”:采用附加的接结经与表里纬纱 交织,把两层连接起来。
2020/11/14 53
双层与多层组织
E.“接结纬接结法”:采用附加的接结纬与 表里经纱交织,把两层连接起来。
前三种接结法称为自身接结法,后两种称 为附加线接结法。一般采用前三种。
2020/11/14 54
双层与多层组织
2.设计要点 (1)表里基础组织:选用原组织或变化组织,可相 同也可不同。 (2)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常用表里经的排列比有1:1、2:1、3:1等; 表里纬的排列比有1:1、2:1、3:1、2:2、4:2等。 根据织物的用途,表里层组织、线密度、密度等情况 来确定。
里组织如下:
表组织
里组织
2020/11/14 13
双层与多层组织
2020/11/14 14
双层与多层组织
(二)管状组织 在有梭织机上,一根纬纱连续往返与表经和里经
分别交织而成。 用于水龙带、造纸毛毯、圆筒形过滤布、无缝带
子、人造血管等织物。
2020/11/14 15
双层与多层组织
1.设计要点
(1)表、里组织(基础组织)的选择 表组织与反面组织必须采用同一简单组织。 为保证折幅处组织连续,基础组织Sw≡常数 一般采用平纹、纬重平、斜纹、正则缎纹等。 若折幅处组织连续要求不严格,也可采用2/2方平,2/2破

针织服装概论 第3章(4) 2

针织服装概论  第3章(4) 2
• 织物两面颜色互补; • 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层效应,易起皱; • 需在两个针床都能选针的机器上编织。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3、空气层提花
(1)满针空气层
• 织物反面满针编织。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虚线1: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
虚线2: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4、提花组织及毛衫应用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横机上的无虚线提花- 嵌花
HZU Garment Department
八、纱罗组织
(二)绞花织物
• 如果将两组相邻纵行的线圈相互交换位置,就可以形成 绞花效应,俗称拧麻花,扭绳。根据相互移位的线圈纵 行数不同,可编织2×2、3×3等绞花。如下图:
2×2 绞花
HZU Garment Department
八、纱罗组织
(三)ARAN花
• 利用移圈的方式使两个相 邻纵行上的线圈相互交换 位置,在织格等各 种结构花型被称为阿兰花 (ARAN)。如右图: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五)提花组织的成圈过程
(1)单面提花组织的成圈过程:
HZU Garment Department
第四节 常见针织物组织及其性质
(五)提花组织的成圈过程
(2)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
• 由于在提花过程中织针处于编织和不编织两种状态,因 此具有两种走针轨迹,

第三章 织物组织

第三章 织物组织

第三章 织物组织第一节 织物组织的概念 一.织物组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在织物内的经纬线按一定规律相互浮沉交织,这种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当织物组织发生变化时组织外观及内在性质也发生变化。

经纬线交织处称为组织点,经线浮在纬线之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纬线浮在经线之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所需的重复一次所需的丝线根数称一个组织循环或一个完全组织。

构成一个完全组织的经线或纬线根数,称为经线或纬线循环数,用Ri 或Rw 表示织物组织可以用图形表示,这种表示织物的图形称为组织图。

有意匠低表示法和直线表示法两种,常用意匠低表示。

1. 意匠低表示法:即把织物组织描绘在印有小方格的意匠纸上,纸上小方格纵行代表经线,次序自左至右;横行代表纬线,次序自上而下。

在方格内绘有符合者表示经线浮在纬线之上,称为经组织点,常用× ○ 表示。

方格内不绘符号者表示纬线浮于经组织线上,下图中:1为组织图,2为结构图, 3为第一根经线剖面图 ,4为第一根纬线剖面图。

图1 图2 图3 图4 2.直线表示法:以垂直方向的直线代表经线,以水平方向的直线代表纬线,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之处为组织点,经经组织点用符号×在交叉处做标记,纬组织点不做任何标记。

二.织物组织的分类:根据参加交织的经、纬线组数及交织规律作下分类 (一).简单组织:一组纬线与一组经丝交织。

1.原组织:各种组织的基础组织平纹、斜纹、缎纹; 2.变化组织:由尾组织变化而成;3.联合组织:两种或两种以后原组织或变化组织按不同方式联合而成。

(二)复杂组织:多组经、纬线交织而成的组织。

1.重纬组织 ;2. 重经组织 ;3. 双层组织 ;4. 多层组织 ;5. 起绒组织,纱罗组织。

第二节 原组织原组织是各种组织的基础,包括平纹、斜纹、缎纹。

原组织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每一根经线或纬线只具有一个组织点,其余都是纬或经组织点。

如果经组织点占优势,称经面组织,否则称纬面组织。

第三章 第二节 织物组织

第三章  第二节 织物组织
Insert the title of your presentation here
Enter your subtitle or main author‘s name here
第二节 织物组织
一、机织物的织物组织 (一)织物组织基本概念 1、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 上下沉浮的规律。 2、经纱:纵向排列(与布边平行)的纱线。 3、纬纱:横向排列(与布边垂直)的纱线。
纬 纱
经组织 点常用 符号
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⑤绘制组织图时,只需绘出一个组织循 环图即可。 ⑥一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 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甲)
(乙)
图(甲)是平纹织物的意匠图,图(乙)斜纹织物 的意匠图,图中用箭头A和B标出织物组织的一个组织 循环。箭头B左侧的经纱根数为Rj ,称为完全经纱数; 箭头A下面的纬纱根数为Rw ,称为完全纬纱数。
可用分式 1/1 表示,读作一上一下平纹 组织。 其分子代表经组织点,分母代表纬组织点, 分子与分母之和是一个组织循环中经纱或纬纱 的根数。
(2)平纹组织表示方法
①交织次数(点)最多,使织物坚牢、耐磨、手 感较硬,弹性较小,光泽较差。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线每隔一根就交错一次,因 此相同根数的经纬纱排列面内,交织次数最多,纱线 屈曲最多,浮长线最短。使织物坚牢、耐磨、硬挺、 平整,但弹性较小,光泽弱。由于经纬纱交织次数多, 纱线不易靠得太紧密,因而织物的密度一般不会过大。
(6)斜纹织物特点
棉类织物:斜纹布、卡其、牛仔布; 毛类织物:哔叽、华达呢、啥味呢、制服 呢; 丝类织物:真丝斜纹绸、美丽绸等。
(7)斜纹织物常见品种
华达呢
美丽绸
斜纹
(8)斜纹组织种类 根据经纬组织点的多少,分经面斜纹和纬面斜纹。 ①经面斜纹:当分子大于分母时,在组织图中经组 织点占多数,称之为经面斜纹。

织物组织与应用双层组织

织物组织与应用双层组织
以层数。
本例中:
Rj=(2×2)×2+特线=8+特线+缝线=10 该组织的层数
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 基础组织循环经纱根数
Rw=2与2的最小公倍数×2=4 层数
纬纱的排列比数
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根数
(4)绘制方法 绘制双幅织组织需要两根特有的经线A和B。其中:
A--特线 织表纬特线A下沉,织里纬特线A提起, 因此特线A不与表、里纬纱交织,其作用是用以改 善折幅处织物的外观。
5、绘图: 在纹样图中,在显甲色区域内填入显甲色的组织,
在显乙色区域内填入显乙色的组织等。 显色效果组织图如下:
Ⅱ 2
Ⅰ 1
12 ⅠⅡ
甲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乙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乙甲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甲乙色
6、为使花纹廓清晰,表里交换的交界处组织点应呈底
片关系。
3、作图:
BA
1、首先设计纹样图:如右图所示
2、设计原则: (1)基础组织的选择:
一般常用的组织有:平纹、斜纹、缎纹及方平等组织。 表面组织与反面组织必须相同,织物下机展开后是一个整体。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2)排列比的选择: 表里经纱的排列一般采用1:1或2:2,其中以1:
1排列为好;表里纬纱的排列必须是2:2。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支较高的纱线以增进织物的外观;里层一般仅用 来增加织物的厚度及重量,因此可以采用支数较 低,品质较差的纱线。表里层纱线的颜色及表里 层采用的组织可相同,也可不同。 用途:制织较厚重的毛毯、毛织物、家具织物、鞋面布、 背包带、松紧带等。
2、接结方法的分类: 1)上接下法:(也称表经接结法)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1.纬平针组织的特性:

又称平针组织,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单面组 织。线圈歪斜 卷边性:纵向向工艺反面卷,横向向工艺正 面卷
脱散性: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


2.用途:
内衣、袜品、毛衫 等
3.多三角机的编织工艺

机器特征(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径—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2)双面纱罗组织
• 针织物一面进行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某些线圈 移到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上(图3-88)。
• 在针织物两面进行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线圈移
到另一个针床与之相邻的针上,或者将两个针床上的 线圈分别移到各自针床的相邻针上(图3-87) 。
(二)菠萝组织
1.定义:新线圈在成圈过程中同时穿过旧线圈的 针编弧与沉降弧的纬编组织,如图3-89所示。
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而构成的组织。纱 罗组织由于移圈方法和规律不同,所产生的花色效应 也不同,一般分为单面纱罗组织和双面纱罗组织两种。 2.分类:纱罗组织—编织过程中转移线圈针编弧部段 的组织。 菠萝组织——编织过程中转移线圈沉降弧部段的组织。
(1)单面纱罗组织(阿兰花)
• 单面网眼纱罗组织(图3-85) 织(图3-86) 单面绞花纱罗组
2.结构特点:
线圈圈柱由前至后,由后至前,导致线
圈倾斜,使织物的两面都由线圈的圈弧突
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在织物正反面,
看上去都像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
3.表示方法
2+2,3+3,2+3
4.双反面组织的特性
顺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向弹性和延伸度较大; 厚度增大; 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 列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 2.应用: 主要用于生产毛衫类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
表示织里纬时,表经纱提起。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2双幅织组织
1、构成、特点及用途: 构成: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特点:该组织是在双层组织的基础上,用一根连续引 入的纬纱,把双层组织织物相邻的上下两层仅在一侧进行连接。 这样当织物从织机上取下展开,便得到比织机上幅度大一倍或 几倍的阔幅织物。 用途:用于生产幅度很宽的技术用织物,如毛织物中的造纸 毛毯。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4、双层组织织物的分类: 根据上下层连接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1 )连接上下层的两侧,构成管状织物; 2 )连接上下层的一侧,构成双幅织物或多幅织
物; 3)根据各种配色花纹图案,使表里双层相互交
换,构成表里换层组织; 4)利用各种不同的接结方法,使上下两层紧密
的连接在一起,构成接结双层组织。
B--缝线 用以将织物的上下两层缝在一起,目的是 使织物在织机上平整。下机后需拆掉缝线,不影响
织物的展开。 以例说明其作图: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纱的
排列比为1:1,表里纬的排列比为2:2,上下层 基础组织循环个数均为2。 按上例中:
Rj=10 Rw=4(我们选Rw=8)
精品课件
在10×8的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 在里经、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
3)穿综可采用顺穿,也可采用分区穿。表经前区,里经 穿后区。 4)穿筘:
以层数。
精品课件
本例中:
Rj=(2×2)×2+特线=8+特线+缝线=10 该组织的层数
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 基础组织循环经纱根数
Rw=2与2的最小公倍数×2=4 层数
纬纱的排列比数 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根数
精品课件
(4)绘制方法 绘制双幅织组织需要两根特有的经线A和B。其中:
A--特线 织表纬特线A下沉,织里纬特线A提起, 因此特线A不与表、里纬纱交织,其作用是用以改 善折幅处织物的外观。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5、双层组织的设计要点:
1)双层组织中表、里组织的确定: 双层组织织物的上下两层是独立的织物,除色泽不
同外暴露疵点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表、里两层可采用 不同的组织,但必须使上下两层织物采用的两种组织交 织次数接近,以免因织缩影响织物的外观。 2)排列比的选择:
因织物的纱号、对织物的要求而异。 排列比有:1:1 1:2 2:1 2:2
织下层时,里经按照组织结构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 里纬交织,这时的表经全部提起不与里纬交织。
精品课件
Ⅱ 2 Ⅰ 1
1 Ⅰ2Ⅱ
精品课件
1
表纬1
432 第一纬,织投入上层; 第一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1;
精品课件
321
里纬Ⅰ 4 投入第二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Ⅰ,表经纱全部提起。
精品课件
2 表纬2
43 1
投入第三纬,织上层; 第二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2;
精品课件
4 21
里纬Ⅱ 3
投入第四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Ⅱ,124提起,3沉于下方。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结论:
织上层投表纬, 里经纱必须 全部沉于梭口的下方; 织下层投里纬, 表经纱必须全部提起。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6、双层组织的绘图方法:(以例说明其绘做方法) 1)确定表里层基础组织:
表里层基础组织均采用平纹; 2)确定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表经:里经=表纬:里纬=1:1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Rj=经二重组织经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Rw=纬二重组织纬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Rj=2×(1+1)=4 Rw=2×(1+1)=4
精品课件
4)在4 ×4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 …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与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里经与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即为所求。
精品课件
2 1
12
Ⅱ 2 Ⅰ 1
1Ⅰ2Ⅱ
Ⅱ Ⅰ
ⅠⅡ
在绘织双层组织时,表经与里纬的相交处的方格Βιβλιοθήκη ,必须绘以特殊的组织点,我们以
双幅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与纬纱数,取决于织物的层数、基 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及基础组织的复杂程度(不仅采用简 单组织、也有采用重组织与双层组织)。
经纱根数的确定: a、织物的层数;例选择双层; b、基础组织的循环纱线数; 如采用平纹,Rj基=RW基=2 c、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例选择个数为2;
纬纱根数的确定: 基础组织纬纱循环根数与纬纱排列比数的最小公倍数乘
表里换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范围。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双层组织的概述 1、双层组织及织物的构成:
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2、双层组织织物的特点:
可在同一织机上分别形成织物的上下两层。 3、双层组织织物的织造原理:
织上层时,表经按照组织结构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 表纬交织,这时的里经全部沉于下方不与表纬交织。
嘉兴学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纺织111、2 教 师: 徐旭凡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及多层组织
掌握的要点: 1、双层组织的构成原理; 2、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表里换层组织的构成、特点; 3、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2、设计原则: (1)基础组织的选择:
一般常用的组织有:平纹、斜纹、缎纹及方平等组织。 表面组织与反面组织必须相同,织物下机展开后是一个整体。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2)排列比的选择: 表里经纱的排列一般采用1:1或2:2,其中以1:
1排列为好;表里纬纱的排列必须是2:2。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4 Ⅳ Ⅲ
3 2
Ⅱ Ⅰ
1
1 212 ⅠⅡⅠⅡ
精品课件
BA
3、双幅织组织的上机要点:
1)双幅织组织织物从织机上下机后展开成一整体织物, 因此,织物上下两层所用的纱线原料、号数、织物组 织均相同,因此采用单轴织造。
2)双幅织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是以一根连续引入的纬纱将 双层织物 从一侧连接在一起,因此在织造时可以用一 把梭子,但也可以用 多把梭子。在织造粗纺毛织物时, 一般最好用多把梭子,以提高 产品的质量。(主要避 免纱支的不匀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