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教案

合集下载

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一历史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编制人:郭兰波 复核人: 使用日期:2012.10.22编号:14【授课模式】目标导航 双主高效【学习目标】了解两汉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教学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水利: 农业的进步 农具:农作物: 丝织业: 手工业的新成就 冶铁技术:长安:商业的繁荣洛阳:【展示探究】1、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两汉手工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又有哪些世界领先的成就?【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农业是古代中国的发展基础,而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

东汉时期,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A、郑国B、李冰C、王景D、杜诗2、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着数量众多的皇帝。

他们的个人行为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A、反击匈奴B、治理黄河C、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D、兴办太学3、丝织业使用提花机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两汉时期4、2012 年华英学校美术特长班举办了一期“古代城市建设图片”展,其中有一道研究题:西汉长安平面图中,东市、西市都位于城市布局的边缘,而且都用墙围住,这样布局的主要理由是()A、减少城市噪音污染B、长安城是政治中心C、由汉政府实行抑商政策决定D、便于居民随意交易5、规定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到处罚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6、水排的出现,提高了冶炼质量,发明水排的是A、秦国的李冰B、东汉的杜诗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白公【课后反思】。

第13课教案

第13课教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的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并了解汉武帝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

2、过程与方法:1)思考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

2)思考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也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的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教学难点:在学习古代生产史的科技知识过程中培养想象力。

课型:综合课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生产,提倡节俭,出现“文景之治”。

东汉初年统治者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光武中兴”。

正是由于汉朝统治者对经济的重视,使两汉的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有哪些表现和成就?讲授新课: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两汉农业的表现:①水利方面:在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水极其重要。

但水有时不但不能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祸害。

如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在历史上经常决口,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汉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治水,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

主要有哪几次?a: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很多地方那个遭受洪灾。

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自去视察监督,并且命令文武百官背柴草去堵塞决口。

小字,动脑筋:汉武帝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治理黄河?因为田蚡为了个人私利。

而武帝有迷信思想,认为是上天的意思。

后来看到水患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才下决心治理黄河。

经过这次治理,此后80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掌握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2)两汉时期经济政策的作用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两汉时期的历史背景;(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有哪些特点?2. 教学内容与活动:(1)农业发展:讲解两汉时期的耕作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作物种植等,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原因;(2)手工业发展:介绍两汉时期的纺织、冶金、陶瓷等行业,分析手工业发展的原因;(3)商业发展:阐述两汉时期的市场贸易、货币流通、商业都市等,引导学生认识商业发展的原因;(4)经济政策:讲解两汉时期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市场管理政策等,分析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程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认识;五、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查阅资料,比较两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经济发展的异同;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直观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3. 专题研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两汉时期某一经济领域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或商业等。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备课人:王建辉知识回顾:1.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定都 。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 、 ”,就是把 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 举办全国最高学府 。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重点与难点知识:重点知识: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3.东西二京难点知识: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课前预习,课内探究】:一.治理黄河与农业的进步(请同学仔细阅读教材P72——P73页前三段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西汉时期,哪位皇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2.东汉时期,哪位皇帝曾经下令治理黄河?主持修河的水利专家是谁?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汉代,已经使用什么机器生产丝织品?2.根据《东汉冶铁水排模型》,回答框中的问题:探究与交流一(动脑筋):阅读左边这段文字,说一说,田蚡为什么不让武帝治河?武帝为什么会听他的话?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治河的。

因为他的田产在黄河北岸,河道南移,可使他的田地免除水患。

武帝有迷信思想,所以才会听田蚡的话。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页最后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1.汉武帝中央集权的经济是什么?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这项措施在当时具有什么重要作用?东汉冶铁水排模型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东西二京是指:和。

由学生介绍“长安”和“洛阳”繁盛:探究与交流二(动脑筋):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分析熟悉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堂导入:一、引导学生温习前课内容导入,如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二、激情导入:同窗们,你知道炒菜、炒饭,可你知道炒钢吗?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冶炼的方式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

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仿佛炒菜一样,因此得名,而欧洲的炒钢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

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在汉代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下面咱们就一路来学习两汉时期的经济。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讲义,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农业的成绩:1、水利:西汉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治理黄河2、耕具: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手工业的成绩一、丝织业:①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二、冶铁业:①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

③_________我国最先发明炒钢技术三、商业繁荣:一、大一统的经济办法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二、东西二京:长安、洛阳①规模宏大:人口_________、________。

②布局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商业区___________市合作探讨:1.讨论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2.P72页动脑筋3.P75页活动与探讨精讲点拨:1. 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良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一是耕具的改良,包括犁壁和耧车的发明;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良,普遍利用二牛抬杠的耕耘法。

两汉经济的历史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历史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历史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2.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其特点;3.掌握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4.明确两汉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两汉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2.两汉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其特点;3.两汉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的特点;2.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三个问题:1.什么是简政放权?2.简政放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方面?3.简政放权的实质是什么?材料:简政放权是指政府把繁琐的业务和职责下放给地方政府或单位,以减轻中央政府的管理负担,同时也便于地方政府或单位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

简政放权的具体内容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代表统筹、改革税制、加强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土地制度、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公益性服务等方面。

简政放权的实质是让市场发挥巨大的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提高政府效率的同时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职能。

(二)引入新知1.两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1)政治发展:汉武帝、王莽新政(2)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2.两汉时期农业的发展及特点(1)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技术的发展、品种的改良、养殖业发展(2)农业社会的特点:以农耕为主、原始的农业社会3.两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及特点(1)生产技术的进步:瓷、纸、铁器、丝织物等手工业产品的出现(2)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技术逐渐发展4.两汉时期商业的发展及特点(1)交通运输的发展:水路、陆路、海路交通运输(2)商业的兴旺:城市的出现、货币的使用、商人阶层的产生5.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1)简单的自然经济(西汉初期)(2)上升期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西汉中后期)(3)从商品经济向封建经济转化(东汉)(三)拓展知识1.两汉时期经济的特点(1)以物物交换为主要方式(2)以农业为主要生产资料(3)货币经济逐渐形成2.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1)经济结构调整(2)生产力的提高(3)城市经济的发展(4)社会阶层的分化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同学们了解了两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历史发展,明确了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和两汉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了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其特点。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导学案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2、思考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培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代表提高2、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两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2、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边勾画边记忆。

时间15分钟)(一)农业成就:a 治理黄河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任用()治理黄河。

b改进耕作技术耕犁上安装了(),发明了播种用的()。

(二)手工业成就:丝织业:西汉时期已使用()冶铁业: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三)商业和城市:西汉都城()和东汉都城()规模宏大,称东西两京。

长安城内有专业的商业区,叫做()。

(四)经济大一统:措施:汉武帝将地方的()和()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强了中央的(),实现了经济上的()3、合作探究:(1)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在教师指导下,组间互助来解决。

(2)讨论:两汉时期的经济为什么会迅速发展?两汉时期国家长期处于统一局面;汉代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科技的进步;水利的兴修(3)西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有犁壁、耧车、水排等。

4、默读巩固:(5分钟时间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5、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两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①汉文帝②汉武帝③汉明帝④汉元帝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早在哪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就能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花纹()A.商朝B.周朝C.秦代D.汉代(3)东汉时期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为此一位水利专家主持治理黄河致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没有改道,这位水利专家是()A.张衡B.王景C.杜诗D.郦道元(4)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根本目的是()A.抑制商人谋取暴利B.便利商业活动C.增加政府收入 D.加强中央集权(5)小明家中有一枚五铢钱,请你判断一下,这种钱币最早铸于什么时期()A.战国时期B.西周时期C.秦始皇时期D.汉武帝时期(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两汉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两汉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消费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繁荣的次要史实。

2、初步培养综合归纳和理解分析成绩的能力。

学习重点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学习流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成绩)1、西汉帝时期,管理黄河,黄河在以后的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患。

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掌管修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2、汉代的丝织品曾经运用,染色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深受中外人民的爱好。

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

东汉的南阳太守 ,发明了,利用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进步了冶铁的质量,这项发明比欧洲早多年。

3、汉武帝时期将地方的权和权收归中央,一致铸钱,完成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代的商业繁荣,两汉的都城、是当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

4、考虑:“动脑筋”一(第72页)、二(第75页)和“活动与探求”。

本人不能解决的成绩:二、交流展现(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进步)(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问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现(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展现内容:1、农业和手工业上的成就。

类别成就农业管理黄河消费工具耕作技术牛耕普遍运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农作物南北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桑麻的广泛种植手工业丝织业冶铁业2、汉武帝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作用:商业的繁荣:繁荣的东西二京,即两汉的_______和________三、扣标整合(表格的内容)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对于黄河的管理,汉朝比较注重的两个皇帝是()A.汉高祖汉武帝 B.汉景帝汉文帝C.汉武帝汉明帝D.汉武帝光武帝2.东汉时期,掌管管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A.杜诗B.张衡C.王景D.郦道元3.水排是一种()A.纺织工具B.冶铁工具 C.灌溉工具D.耕种工具4.我国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是在()A.西周B.春秋C.秦朝D.汉朝5.汉武帝在经济上完成大一统的措施有①发出地方铸币权②盐铁官营③一致铸五铢钱④奖励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发明水排的是()A.杜诗B.张衡C.王景D.郦道元7.小红家中保藏一枚五铢钱,请你判断一下这枚钱最早铸于()A.战国时期B.秦始皇时期 C.汉武帝时期D.春秋时期8.东汉时,著名科学家张衡著有《两京赋》,其中的“两京”指的是()A.咸阳和洛阳B.长安和洛阳 C.长安和镐京D.咸阳和长安9.西汉的都城和东汉的都城非常繁华,其根本缘由是()A.两汉时期政治不变,经济发展B.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商品繁多C.城市人口多D.街道宽阔笔直,长安城内有比较齐备的排水沟和下水道10.长安城里的“市”是指()A.商业区B.居住区 C.文娱区D.宫廷区11.汉武帝为巩固国家一致采取的措施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12.为巩固一致,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相反措施是()A.一致文字B.一致货币 C.一致度量衡D.盐铁官营13.以下不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颁布“推恩令” B.一致发行五铢钱C.盐铁改由中央专营D.鼓励引荐人才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2)掌握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3)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发展情况;(3)运用历史知识,评价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3)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分析;(2)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历史知识;(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2)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发展情况;(4)组织学生讨论,评价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原因和影响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理解,以及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分析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新人教][成套]第13课

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新人教][成套]第13课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两汉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4、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二、自主学案:(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1、治理黄河:()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治理黄河,以后八百多年黄河没有改道。

2、农业的进步:⑴生产工具的进步:西汉的耕犁,安装了(),提高了工作效率,逼欧洲早一千多年。

牛耕普遍使用()的耕作方法。

西汉新型播种工具(),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⑵作物种植: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多种(),黄河中下游房前屋后种植()。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⑴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技术也很高。

⑵东汉南阳太守(),发明了(),用水力()提高冶铁质量,比欧洲早()年。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⑴经济措施:汉武帝将地方的()和()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增加中央的了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知识回顾: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⑵商业繁荣的表现。

合作探究: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上一课内容思考讨论)2、概括汉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课堂检测:1、汉武帝和汉明帝相同的历史功绩是()A反击匈奴B治理黄河C提倡节俭D弘扬佛法2、东汉时期,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A郑国B李冰C王景D杜诗3、两汉时期领先世界的技术有()A水排B钢材制作方法C瓷器的发明D发明铁农具4、西汉都城长安城有专门的商业区,称为()A街B场C坊D市5、汉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水利的兴修B生产工具的改进C统治政策相对开明D大力发展工商业6、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A排水工具B冶铁工具C灌溉工具D播种工具7、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两汉时期8、汉代的兵器都是由钢材制成的,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发明于()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古代中国D古代两河流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教材分析: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

汉初历经长期战乱,统治阶级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两汉经济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要求学生了解两汉经济发展的情况,归纳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到该时期农业、手工业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一是“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二是“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三是“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其中“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及“丝织和冶炼技术”是本课的重点。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和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讲述这两个重点子目,教师应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农业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教师可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角色扮演、设计解说、发现探究等方法来突出重点。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两汉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兴修水利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在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设计说明、活动参与中,充分展示出两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价值观;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两汉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树立科学兴国、科学强国的信心。

三、设计意图:中国古代史每一朝代的历史都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专题内容,各部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梳理归类,逐步形成知识体系。

这样掌握了新知识内容,同时又为以后同一内容的学习确立了方法。

中国古代每一时代的经济都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各行业包含的基本要素从而形成知识结构。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新拨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图一图二(1)图一中新型播种工具的名称是什么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作用一、选择题:1.如果你是汉武帝时的一个郡守,当黄河下游决口时,你将从以下方案选择哪一个?( )A.模仿大禹治水,采取疏导的办法B.采用当时丞相田蚡的办法,不闻不问C.发动民工,堵塞决口 D.加宽河道2.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A.王景B.李冰C.郑国D.杜诗3.在江苏省徐州市有一条黄河故道,是黄河夺淮入海的结果,曾经给徐州人民带来多年的水患之灾。

历史上曾多次治理黄河,其中有一次治理使黄河八百多年没有改道,请问这次治理是在:()A.汉武帝统治时期B.东汉明帝统治时期C.汉文帝统治时期D.光武帝统治时期4.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的措施有:(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统一铸造五铢钱④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二十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的汉墓中发现大量精美的丝织品,那么汉代丝织品使用的是( )6.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的王景B.东汉的杜诗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杜诗7.水排的主要作用是( )A.灌溉农业B.织布印花C.水力鼓风冶铁D.运输8.东西二京指的是()。

A.北京南京B.北京天津C.长安洛阳D.洛阳开封9.如果你是汉代的商人,那么你用于交易的货币是()A.五铢钱B.半两钱C.圆形方孔钱D.刀币10.汉代城市中的“市”,指的是()A.住宅区B.商业区C.街道D.官职维度B 能力提高三.动脑筋11.找一找,在本课中出现了哪些两汉时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他们各有什么作用?12.图中的机械叫什么?它是由谁发明的?它的出现比欧洲早多少年?13.现在我国在一些精密仪器制造上往往还依赖外国进口钢材,因此有人认为钢材是由西方国家首先发明的,但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却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相比美。

”那么你能从所学习的知识中找到证据来证明普林尼的观点吗?14.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描写的景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

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3
一、课前思考
1.请简要回顾一下《两汉经济的发展》的内容。

2.除了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经济活动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发展?
3.你认为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请阅读《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 两汉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3.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 中国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三、合作探究
与同桌合作,互相讨论以下问题,并记录你们的答案:
1. 两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2. 隋唐时期手工业与两汉时期手工业有何不同?请列举出至少三点。

3. 请通过对比两汉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总结出两种时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四、拓展延伸
请你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一下以下内容,并写下你的思考:
1. 两汉时期的农田水利发展情况如何?
2. 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有哪些突出成就?
3. 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对现代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五、思考总结
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写下你的答案:
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经济发展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如何?
3.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六、课后检测
请你选择以下题目做思考并回答:
1.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开通对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两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特点有哪些?
3.总结一下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七、学习反思
请你总结一下本次课的学习收获,并提出你对本课的问题和疑惑,以便老师在下节课时讲解。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

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教案范文教案: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两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形态的发展情况。

3.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两汉时期的经济特点。

2.农业的发展。

3.手工业的发展。

4.商业的发展。

5.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两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特点。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形态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的发展历程。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经济形态进行研究,包括发展情况、特点等,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共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5.拓展练习(10分钟):提供一些与两汉经济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测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掌握了核心内容。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讨论能力等。

2.收集学生完成的拓展练习,评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两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遗址,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两汉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4.重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5.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各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使“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现;东汉初年,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导入新课:由于汉朝统治者对经济的重视,使两汉的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发展。

让学生朗读课文导言,导入新课。

(板书: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首先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农业有什么进步?一、农业的进步(板书)1.水利(板书)(投影黄河水咆哮的画面)在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水是极其重要的。

但有时水不能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祸害。

比如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在历史上就经常决口,给附近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汉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治水,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

提问: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起了什么效果?学生讨论回答后板书,并稍加补充指出:汉武帝治理黄河(板书)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十几个郡,汉武帝亲临现场,下令治理黄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完成同步训练
(七)预习14课
执教人
重点
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
备课
时间
.11、26
难点
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上课
时间
.11、30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课前准备
小组检查预习案的完成情况,记录分数。
教师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作为二次备课的依据。
二、导入新课: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主备人
李秀荣
老师的问题:
1、通过学习,你如何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你能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出来吗?(小组内讨论
2、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试分析一下。
(三)拓展延伸
1、黄河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害河”,两汉时期曾治理黄河取得很大成效;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有效地治理黄河,使它造福与人类?
2、看教材84页《西汉长安平面图》,联系你所在城市,比较一下,有什么明显区别?为什么?
(四)系统总结
类别
成就
农业
兴修水利
汉武帝时期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耕作技术
牛耕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桑麻广泛种植
手工业
丝织品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铁业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鼓风冶铁的工具——水排
商业、城市
长安洛阳规模宏大,称东西二京,专门商业区叫市
6.西汉的都城__________和东汉的都城___________,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
7.西汉长安城里专门的商业区叫_________。
8.列举两汉时期两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
(二)合作探究
学生解决的问题
1、农业的进步:
两汉时期是怎样对黄河进行治理的?在当时有何意义?
2、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两汉手工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又有哪些世界领先的成就?
三、自学指导:阅读课81-84本完成以下内容
1.汉朝下令治理黄河的皇帝是_______和__________。
2.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_______。
3.发明水排的是______的______。
4.我国古代,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_________。
5.汉武帝规定全国统一铸造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景帝
2、东汉时发明的水排,属于()
A.农业生产工具B.灌溉工具C.冶铁工具D.纺织工具
3、两汉时期领先世界的技术有①水排 ②钢材制作方法 ③瓷器的发明 ④发明铁农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课题
第14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课型
新授课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学习
目标
1、掌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繁荣的表现。
2、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3、商业的繁荣:
(1)汉武帝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结合课本内容简要叙述一下汉代东西二京的情况。(组内讨论)
教后记:
淄川二中初一级部历史导学案NO.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