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版大阅读我是朗读者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
朗读者课程设计
![朗读者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5384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0.png)
朗读者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朗读者》的主要内容和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朗读者》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进行朗读,能够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口语表达和即兴演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对朗读和语言表达的兴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主要包括:1.教材《朗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包括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的分析。
2.朗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包括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3.口语表达和即兴演讲的技巧训练,包括语言、观点阐述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促进交流和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朗读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模仿,提高朗读技巧。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的朗读和演讲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朗读者》:提供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基础。
2.参考书:提供对《朗读者》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多媒体资料:包括朗读作品的音频和视频,供学生模仿和欣赏。
4.实验设备:包括麦克风、音响等,用于学生的朗读和演讲练习。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设计。
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朗读者》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我是朗读者》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我是朗读者》作文指导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e94c8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a.png)
《我是朗读者》作文指导教案设计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是朗读者》作文指导教案设计篇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在这个特殊的的日子里,我来到新华书店,为“朗读者”活动做准备。
在展台前,我细细打量着面前的一排名家读本。
《老舍读本》?我拿起来翻了翻,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精彩。
《巴金读本》?扫视目录,我喜欢的.那篇却不符合主题。
我又把目光投向《茅盾读本》。
打开书,我迅速找到了一篇文章——《天窗》。
带着好奇,我选定了这篇名为《天窗》的散文,一眼扫去,简明而大气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
在心中默读了几遍,我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看了一会儿,便有些心不在焉。
轻轻的朗读声让我感到不那么自在了。
环顾四周,一丝羞愧涌上心头。
大家准备得多认真!我怎么能落后呢?我又拿起读本,细细阅读,在书上那一个个汉字中,品出作者的感情。
再看着有些紧张的父母,我又低下头,让自己更加投入。
前两位选手很快就读完了。
我的耳边响起了那熟悉又亲切的女声:“有请下一位小小朗读者!”我早已胸有成竹,一声“话筒太高了!”让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随后,我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大家带入一种独特又神秘的境界。
驾轻就熟地完成了朗读,我看到了爸爸妈妈赞赏的目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或许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本《茅盾读本》让我在朗读方面登上了另一个平台。
我又翻开这本书,在简明文字的背后,体会那些语句的深刻道理。
走出书店,我把今天收获的书带回了家。
在这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细细品味阅读的乐趣。
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小朗读者吧!《我是朗读者》作文指导教案设计篇2我有许多本领:绘画、唱歌、书法和运动……在这里面,我最喜欢唱歌了。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常常跟着电视里,手机里的音乐哼唱。
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帮我在少年宫报了名,学习唱歌,哪怕刮风下雨,我都会去少年宫上课,从不间断。
家里、学校只要有我的地方就有我清脆歌声,经过长久的.练习,我进步了,同学们给了我一个外号“小百灵”。
记得今年暑假,妈妈帮我报了名参加歌唱比赛。
《我是朗读者》教学设计
![《我是朗读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6762a459eef8c75fbfb3b8.png)
《我是朗读者》教学设计一、活动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义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要使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能仅停留于口头上,要十分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不能达到高的标准,缺乏组织及评价能力。
而且,这届学生喜欢理科,对语文没有兴趣,成绩一直不很理想。
基于这一特点,我把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举办演讲比赛”进行拓展训练,举办这次“我是朗读者”活动动。
三、活动目标:1、训练朗读的技巧,提高朗读的能力。
2、训练朗读比赛的组织能力、评价能力。
3、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朗读的技巧,提高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朗读比赛的组织能力、评价能力。
四、课前准备:1、个人准备。
提前一周准备朗读稿,了解朗读技巧并进行训练。
2、举办小组选拔赛。
小组内选拔出优胜者进入决赛。
3、推选主持人,撰写串场词,安排出场顺序。
4、推选评委,设置必要的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五、课型:学科活动实践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朗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朗读的世界,去享受身边同学带给我们的听觉盛宴!有请主持人。
(二)、朗读比赛:1、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主持人灵活主持,适时提问。
选手按顺序朗读,适当介绍朗读作品及自我感受。
2、评委根据评选细则,评出相应奖项。
3、主持人提问,竞猜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我是朗读者》阅读课教学设计
![《我是朗读者》阅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ab443e1eb91a37f0115c3e.png)
《我是朗读者》阅读课教学设计阅读指导课一、明确阅读目的和目标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主题阅读为主要途径,培厚底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拓宽语文学习渠道,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为自身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知识卡片1.编者简介顾之川,男,1958年9月生,河南省商水县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初、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编审,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教材研究编写工作,主编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著有《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顾之川语文教育论》《语文论稿》等,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文心经典”等丛书。
2.编者观点摘选——语文核心素养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与书面语)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习惯;四是独立思考能力、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创新欲望。
应当指出,核心素养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不同的敏感性,某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语文核心素养应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确定不同的内容,在不同学段,语文核心素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发现的眼光。
通过阅读,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
在语文的天地里,有对秦砖汉瓦的向往,有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有对《红楼梦》的痴情,有对《西游记》的迷恋;有大江东去的气势,有怒发冲冠的豪情,有大漠孤烟的雄浑,有小桥流水的清纯。
——强化读写,聚焦语用。
鼓励学生多读书,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读书习惯,扩大阅读视野。
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小学语文课外大阅读《我是朗读者》课件2
![小学语文课外大阅读《我是朗读者》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1eb6b45902d276a201292e5b.png)
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警句” 和“散文”。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 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 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1.自由读《我是朗读者》“名言警句” 和“散文”,完成阅读目标任务。
2.边读边作批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崇高的理想就像长在高山上 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勤奋 才是攀登的绳索。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 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 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 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 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 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表格版大阅读我是朗读者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版大阅读我是朗读者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dcbb4c51e79b896902267a.png)
四、学生围绕目标精读相关内容
1.自由读《我是朗读者》,完成阅读目标任务。
2.教师巡视解决同学们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教师解疑,总结评价
五、作业布置
背诵孝经和名言警句,摘抄散文中的优美语句。
板书设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重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行联想,体味文章的意境;揣摩语言,吸取营养。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有哪些?说一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对你的启发。
你知道什么是“孝经”吗?你读过哪些散文?自主交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朗读孝经、名言警句和几篇散文。
二、出示阅读目标
1.熟读第三周到第六周的孝经和名言警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2.自主朗读散文,了解文章大意,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方法指导
1.抓住文眼(关键词句)。文眼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把握文章的大体内容。
2.进行联想,体味文章的意境,意境是情和景的结合点或文章感情的基调。一是找出议论抒情的句子,二是展开联想。
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我是朗读者》阅读常态课(一)
设计教言警句的含义,了解散文的作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3.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幼儿园朗读指导教案模板
![幼儿园朗读指导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55a3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b.png)
教案名称:幼儿园朗读指导活动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活动,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朗读。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
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使朗读更加生动。
2. 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在集体面前朗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绘本故事。
2. 朗读示范录音。
3. 朗读评价表。
4. 朗读比赛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课堂气氛。
2.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朗读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二、朗读指导1. 教师播放朗读示范录音,让幼儿感受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 教师讲解朗读的基本技巧,如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停顿等。
3. 教师选取一篇适合幼儿朗读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示范。
4. 幼儿跟随教师朗读,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分组朗读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朗读。
2.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朗读情况。
3. 鼓励幼儿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使朗读更加生动。
四、朗读比赛1. 各小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小组。
2. 邀请家长观摩比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本次朗读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幼儿的进步和努力。
2. 教师发放朗读评价表,让幼儿和家长对朗读活动进行评价。
3.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今后的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幼儿在朗读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4.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幼儿的朗读水平?课后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朗读作品。
2. 家长协助幼儿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朗读练习。
3. 每周进行一次家庭朗读活动,培养幼儿的朗读兴趣。
小学语文课外大阅读《我是朗读者》阅读指导课件
![小学语文课外大阅读《我是朗读者》阅读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bbe7caa21614791611285b.png)
同学们,在读诗的时候,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
《花的梦》如何去朗读呢?
请在小组内交流如何朗读,以
第一、二周和第七、八周为例,寻 找共同点和不同点。
1.背诵第一周五首诗。 2.用正确的语气语速,朗读 第二周诗词和第八周诗歌。
《我是朗读者》 阅读指导课
我是朗读者 第四册下
第一周 古诗词 第二周 古诗词 第三周 千字文 第四周 千字文 第五周 名言警句 第六周 名言警句 第七组 诗歌
第八周 诗歌 第九周 散文 第十周 散文 第十一周 散文 第十二周 草房子 第十三周 铁道游击队
学习目标
1.掌握古诗词和现代文学习方法, 学习如何理解诗词的含义。
从我家的台阶前, 一直伸展到远远的天边, 有一群簇拥着的姐妹, 那是一片紫色的玫瑰。
吊钟花在微风里轻轻地摇, 鸡冠花把头昂得很高, 泉边有天鹅绒般的青苔, 茑萝花攀上了树梢。
在这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 把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 养蜂老爷爷会夸奖我们—— 送来的是花,也是蜜!
小主人公从植物园回到家后,做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梦中, 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梦醒以后,又给自己编织了一个充满花的 梦,充满童真童趣。
2.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文本。
3.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 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 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古诗词朗读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词朗读
律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你能在《我是朗读者》中找到 一首七言律诗吗?
小学语文_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朗读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朗读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d9d1543a76e58fafab003c7.png)
朗读者--陪伴教学目标:1.以朗读的形式呈现学生对陪伴的不同理解。
2.通过对陪伴主题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
感恩无时无刻陪伴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学校和大自然。
3.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学习组织的能力和团队合作及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相关篇章,加深学生对陪伴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景蓝天有鸟儿的陪伴,从此不再寂寞;树有叶儿的陪伴,从此不再孤单;溪水有鱼儿的陪伴,从此更加欢乐;草原有动物的陪伴,从此更加热闹。
我们,有父母的陪伴,可以幸福生活,快乐成长。
2014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有一位叫陶艳波的母亲,他的儿子从小耳聋,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收留他。
在母亲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一所愿意接受他的学校,从儿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也开启了陶艳波陪伴儿子十八年的求学之旅。
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她每天陪着孩子一起上课,遇到不懂的就跟在老师后面问,回家再反复给孩子讲。
如今,她的儿子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一个聋哑人,有了如此大的变化,靠得就是妈妈大半生的陪伴。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朗读者的主题就是陪伴。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字在和我们述说着陪伴,三徒弟的陪伴成就了《西游记》的辉煌;诸葛亮的陪伴成就了刘备的帝业,实现了三足鼎立;魏征的陪伴成就了贞观之治,出现唐初的政治清明;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陪伴,实现了新中国的成立。
同学们,你们对陪伴肯定有自己的理解。
课前老师请大家根据本节课的主题搜集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节课请大家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来诠释对陪伴的不同理解。
二、学生交流展示对陪伴的理解第一组人类与自然的陪伴《两片叶子不孤单》之《木跟爷爷不孤单》、《珍珠鸟》(1)学生谈朗读《木跟爷爷不孤单》、《珍珠鸟》的原因,及推荐理由。
(2)学生朗读《木跟爷爷不孤单》、《珍珠鸟》小结:是啊,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第二组朗读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之《狼“狈”》(1)学生谈朗读《第七条猎狗》的原因及推荐理由。
朗读活动指导教案模板及范文
![朗读活动指导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d7fdb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内容,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提高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人物性格,通过朗读表现人物情感。
-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课文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 朗读示范录音2. 学生准备:- 课文文本- 笔和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 朗读技巧:讲解朗读的基本技巧,如气息控制、语调变化等。
- 分组朗读: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朗读。
- 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了解朗读的标准。
3. 深入探讨- 小组讨论: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各自的理解。
- 角色扮演: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4. 朗读展示- 分组展示: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组朗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朗读活动的收获。
- 学生反思自己的朗读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朗读表现:观察学生的朗读技巧,如语音、语调、节奏等。
2. 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情感体验:观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朗读活动指导教案范文---课题:《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教学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朗读教学指导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f52e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
(2)学会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表达文章的情感和意境。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3)通过朗读比赛、朗读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朗读、热爱文学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朗读的基本技巧;(2)朗读的情感表达;(3)朗读的语调和节奏。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意境;(2)如何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表达文章内容;(3)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朗读的重要性和意义;(2)播放一段优秀的朗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技巧讲解(1)讲解朗读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2)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朗读技巧的应用。
3. 小组合作练习(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篇课文进行朗读;(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朗读中的错误;(3)小组内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4. 角色扮演(1)教师挑选一篇文章,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朗读技巧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3)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教师点评。
5. 朗读比赛(1)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2)设置奖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3)教师点评比赛中的亮点和不足。
6. 朗读展示(1)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朗读作品;(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3)鼓励学生多参与朗读活动,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7.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表格版大阅读我是朗读者交流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版大阅读我是朗读者交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d937a38e9951e79a89277a.png)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性格;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把握了解作者、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小说的六要素。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交流上一轮阅读体会,说说从上次的阅读中,你收获到了什么?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总体评价
二、出示阅读目标
1.预习第十三周“城南旧事”和第十四周“水浒传”,结合“伴我朗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文章的的大体意思。
2.自主朗读,试着找出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方法指导
1.明确文章的体裁——小说。
2.了解作者、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小说的六要素。
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等细节描写。
4.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性格。
四、学生围绕目标精读相关内容
1.自由读《我是朗读者》,完成阅读目标任务。
2.教师巡视解决同学们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教师解疑,总结评价
五、作业布置
找到其它相关名著进行阅读。
板
书
设
计
阅
读
反
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2021年 月 日
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我是朗读者》阅读交流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1.掌握著名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了解每一章回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文章人物的主要性格。
3.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阅读重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我是朗读者阅读教学设计
![我是朗读者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0fb7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1.png)
我是朗读者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朗读者阅读引言:朗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自信心。
本教学设计针对朗读者阅读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技巧。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音语调、停顿和节奏的掌握。
2.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朗读文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2.学生准备纸笔,用于做笔记和记录。
三、教学步骤1.预习准备教师提前将朗读文本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并做好预习。
学生可以标记出重点字词、语句和段落,以便于朗读时更好地把握语境。
2.朗读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要求学生放松身心,调整呼吸。
教师可以从语音语调、停顿和节奏等方面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改进朗读效果。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互相朗读,相互给予反馈和建议。
3.理解分析学生朗读完文本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理解分析。
学生可以就文本的情节、人物形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4.语音表演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表演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音表演。
学生可以结合文本的语气、情感和节奏进行朗读演绎,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5.朗读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实践活动,例如朗读比赛、文学鉴赏会等。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6.反思总结学生进行朗读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可以思考朗读的感受、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改进朗读技巧和提高朗读效果。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包括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停顿和节奏的掌握情况等。
2.听取学生的朗读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朗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
3.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包括对情节、人物形象、意境等方面的认知。
幼儿园大班语文朗诵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朗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bf5c5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2.png)
幼儿园大班语文朗诵教案幼儿园大班语文朗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首诗歌或短文。
2. 能够从朗诵中感受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内涵。
3. 培养幼儿音感、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如何准确理解朗诵的内容。
2. 如何正确运用声音语调和表情进行朗诵。
三、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幼儿朗诵的诗歌或短文素材。
2. 布置教室环境,确保幼儿能够专注于朗诵活动。
3. 准备幼儿朗诵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1.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分组进行小组朗诵,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 通过模仿、示范和指导等方法,提高幼儿的朗诵水平。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以儿歌的方式和幼儿们一起唱一首熟悉的歌曲,引入朗诵活动。
2. 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朗诵,告诉幼儿朗诵是表演一篇诗歌或短文,通过声音和表情传达情感和意义。
步骤二:朗诵解析及示范(15分钟)1. 选择一首简短、有趣的儿童诗歌或短文,向幼儿解析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2. 教师进行示范朗诵,强调声音、语调和表情的重要性。
步骤三:小组朗诵(25分钟)1. 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朗诵材料进行准备。
2. 指导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分工合作准备朗诵,可以决定用什么音调、节奏朗诵。
3. 每个小组依次登台表演朗诵,其他小组带着问题观看和评价。
步骤四:个别指导(15分钟)1. 选择几个表现较好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 针对幼儿的朗诵不足之处,以示范、模仿和指导的方式进行辅导。
步骤五:总结评价(10分钟)1. 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总结和评价今天的朗诵活动。
2. 鼓励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尝试朗诵其他短文或诗歌,并鼓励他们制定自己的朗诵表演计划。
2. 组织小组间朗诵比赛,激发幼儿的比赛精神和朗诵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朗诵表演,评价他们的声音语调、表情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幼儿的朗诵作品,进行记录和评价,用于后续的评优和展示。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大阅读我是朗读者阅读指导课导学案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大阅读我是朗读者阅读指导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e36d852ea551811a68793.png)
七年级语文大阅读《我是朗读者》阅读指导课导学案一、明确阅读目标1、了解这本书大体包含哪些体裁和内容。
2、在了解每篇作品作者和背景的基础上,感悟赏析其中的感情。
3、掌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培养语感。
二、导入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只有朗读才可以使读者与作者零距离交流,与文本平等对话,目之所及,口之所至,心之所思,才能有一种独特的体验。
三、介绍编者和作品1、了解编者《我是朗读者》编者_____,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
2、了解作品1、通过观察目录,你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哪几类?2、关于读书你有哪写读书经验或建议,写在下面,与同学共同交流。
三、交流阅读方法1、感情基调的把握《礼记》中提到,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
例如,表示喜悦的句子,我们的气息是满满的,声音不自觉的就高昂了,这就是------喜则气满声高:悲伤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就低沉缓慢。
2、举例指导以《诗经.黍离》为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感情:繁华散尽,犹如隔世)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感情:百感交集,忧思难忘)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感情:痛定思痛,反躬自省)3、小结:我们要掌握不同情感色彩句子的朗读方法,朗读是传播文字,也是在展示生活和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这就是朗读者的真谛。
传神是朗读者的最高标准,要想达到传神,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非常重要,同时也要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语速。
只有这样才能讲出一连串声音符号,生动准确地反映出朗读者的本意,反映出不同的情感。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 大阅读 我是朗读者导学案(word版 无答案 )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 大阅读 我是朗读者导学案(word版 无答案 )](https://img.taocdn.com/s3/m/1b80edc8650e52ea54189893.png)
六年级语文大阅读《我是朗读者》指导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全书的内容,背诵其中的经典篇目。
2.学会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3.领略文章韵味、气势和感情色彩。
学习重难点:1.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并背诵经典篇目。
2.培养阅读经典书目的兴趣,提高自己欣赏名著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所以朗读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与经典对话,感悟语言之美,体会节奏之韵,提高理解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方法指导: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初步对书的大致内容做初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内容确定本书的读书方法----朗读。
通过阅读目录,我们知道了本书主要包括元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内容。
2.朗读方法指导:读准字音、节奏和语调,并尽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朗读形式指导:可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目自由读,可在小组内对比读或分角色朗读或齐读,也可诵读即背诵,从而积累名言佳句。
元曲和蒙学经典可结合文下翻译了解大体意思,确定断句、重读音和语调,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诗歌阅读范例:元曲第一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品味诗歌语言,体悟作者情感。
4.做读书笔记:可摘引名言警句、原文或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三、自由朗读:根据以上的方法指导,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目和方式进行朗读,完成下面内容。
1.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苍云秋水迢迢。
(《天净沙·鲁卿庵中》)昨朝深雪前村,______________。
(《越调·天净沙·探梅》)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________ 。
(《天净沙·秋》)有意栽花花不放,__________。
画虎画皮难画骨,________ 。
孩子朗读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孩子朗读指导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e4762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3.png)
年级:小学一年级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朗读的基本技巧:音量、语速、停顿、重音等。
2. 朗读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停顿、重音等技巧。
2. 学生如何通过朗读表达出作品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朗读吗?朗读有什么好处?二、朗读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朗读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停顿、重音等问题。
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朗读心得。
三、朗读练习1. 教师出示一段课文,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2.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再次进行朗读练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朗读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朗读技巧?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二、朗读技巧巩固1. 教师出示一段课文,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2.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技巧,如音量、语速、停顿、重音等。
3. 学生互相评价,找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三、情感朗读1. 教师讲解作品中的情感,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表达情感。
2. 学生分组朗读,表达作品中的情感。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强调情感朗读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朗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心得。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于朗读的教案
![关于朗读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b33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7.png)
关于朗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朗读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发声、呼吸和语调技巧;3.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和修养;4.提高自信心,增强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朗读材料,如诗歌、短文等;3.录音设备;4.评价表格。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即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关系。
2.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朗读对于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有何帮助?”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步:讲解朗读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简要解释朗读的定义:“朗读是指以自然流畅的语音,正确、清晰地诵读文字。
”2.介绍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字的内涵,提高语感和语调,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教授正确的朗读技巧(15分钟)1.发声技巧:a.正确的姿势:挺直身体、放松肩膀,并用腹部呼吸。
b.清晰的发音:注意吐字清晰,注意发音细节。
c.音量把握:根据朗读场合和材料要求控制音量。
2.语调技巧:a.适当的停顿:合理运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停顿。
b.语气把握:根据文章内容和情感变化调整语气。
3.速度和节奏:a.根据文章的性质和情感需求,调节朗读速度和节奏。
第四步:示范朗读和练习(20分钟)1.教师选择一段简短的朗读材料进行示范朗读,突出正确的发声、语调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伙伴练习,相互观摩、指导和改进朗读技巧。
第五步:自主朗读和评价(15分钟)1.学生单独选择一段诗歌或短文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运用所学技巧。
2.学生使用录音设备进行自我评价,听取自己的朗读效果。
3.学生根据评价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并记录改进方案。
第六步:展示与反馈(10分钟)1.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供建议。
2.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的指导意见。
四、教学总结与延伸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和修养。
大班角色朗诵教案设计及反思
![大班角色朗诵教案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b0ddfe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f.png)
大班角色朗诵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角色朗诵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幼儿对角色扮演和朗诵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具:绘本、角色扮演服装、道具。
2. 录音设备和音频文件。
3. 幼儿评价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老师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角色朗诵。
2. 老师出示一本绘本,让幼儿观察封面并猜测故事内容。
探究(15分钟):1.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注重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老师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角色形象,询问他们对角色的感受和特点。
3. 老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为每个角色分发相应的服装和道具。
实践(20分钟):1. 老师播放录音,让幼儿听一段与绘本故事相关的音频文件。
2. 老师示范朗读绘本中的角色台词,并鼓励幼儿模仿。
3. 老师组织幼儿分角色进行小组朗诵练习,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10分钟):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老师鼓励幼儿发表对其他同学表演的观点和建议。
3. 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强调角色朗诵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诵练习。
反思:1. 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度较高,积极性较好。
他们表现出对角色扮演和朗诵的浓厚兴趣。
2. 部分幼儿在朗诵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羞涩,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3. 教学准备充分,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对角色扮演的细节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示范。
4.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他们对角色扮演和朗诵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5.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戏和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如何正确朗读。
2.展示、点评。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词
2.用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
板书设计
阅读反思
检查人签字: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重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阅读方法
创设情境,指导古诗朗读;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文本感情,读出恰当语气。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播放央视《朗读者》片段和“朗读者”董卿的视频片段。“一个人,一段文,带你邂逅温情,一个人,一段文,带你遇见大千世界。”同学们,你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吗?看到这些,你有什么体会吗?
三、方法指导
1.古代文体的学习方法指导。
(1)古诗词的停顿。
诗词一般有着固定的朗读停顿,五言诗一般停顿为“212”或者“23”,也有一些是“221”;七言诗的停顿,有的是“2212”,有的是“223”,也有“2221”。
(2)古诗词蕴含的感情理解方法。
(3)如何读方法指导。
自主交流。
同学们,你想不想像这些人一样,也登上朗读者的舞台?那我们可以通过《我是朗读者》这本书,掌握朗读技巧方法,从而有机会登上朗读者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出示目标
1.介绍《我是朗读者》第四册下,了解大致内容。
2.引导分类,把全册分为古代文体和现代文体两类,找一找自己最熟悉的文本。
3.了解学习目标。
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我是朗读者》阅读指导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1.浏览《我是朗读者》,了解大致内容。
2.说说此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真切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文本。
3.通过诵读“古诗词”,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达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1)如何理解一篇文章的感情。
无论是古体诗文,还是现代诗文,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感情色彩,在朗读时,我们要注意读出诗文中蕴含的感情。我们可以结合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句子,作者的作品风格,甚至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找到文章的感情,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文章,读出正确的语气。
(2)如何正确朗读一篇文章,读出语气,读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