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西山窑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西山窑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西山窑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马羚; 李杰; 徐胜林; 陈旋; 杨帅; 李富祥【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8页(P508-515)【关键词】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西山窑组; 中侏罗统; 马朗凹陷; 三塘湖盆地【作者】马羚; 李杰; 徐胜林; 陈旋; 杨帅; 李富祥【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马朗凹陷地处三塘湖盆地中央坳陷带的中南部[1](图1),西北紧邻条湖凹陷,北靠岔哈泉凸起,东与方方梁凸起接壤。

自1992年对三塘湖盆地大规模勘探以来,已在马朗凹陷探明多个规模较大的砂岩油藏,其主力油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目前处于产能建设阶段。

西山窑组由一套滨浅湖相—河流沼泽相的含煤碎屑岩建造组成,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砂岩油藏[2]。

前人针对西山窑组的地层层序、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储层预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1, 3-6],但尚未系统研究储层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成岩作用与储集层性质密切相关,1968年VON GUMBEL首次提出“成岩作用”以来,一直是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研究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7]。

近年来,成岩作用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非常规储集层 [8-11],以从定性向定量化转变为目标[11-14],以单学科向多学科交叉为方向[15-17],但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始终是研究的主要方向[18]。

图1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构造位置据文献[1],有修改。

Fig.1 Structural location of Malang Sag in Santanghu Basin本文以马朗凹陷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薄片观察、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镜质体反射率等方法,探究了西山窑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张桓;陈亚军;伍宏美;马强【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6)3【摘要】利用岩心观察、元素地球化学、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成像测井等方法,结合储层物性、含油性及地震资料等,研究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

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岩石成岩古地理环境为陆上喷发陆上地表强氧化环境和频繁水(湖)陆过渡弱氧化环境,岩石整体蚀变较强,尤其是蚀变形成的沸石(浊沸石、钠沸石)、方解石类矿物发育层段,是较好的储集层;线状裂隙群控制的脉动式或缓慢溢流喷发机理形成火山机构内部多相带与复杂岩性组合,限制火山岩储层发育的有效性。

火山岩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不大,有利储层分布于距离风化顶面18~63 m;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对火山岩储层改善明显,遭受较强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改造的熔岩相和爆发相岩石平均孔隙度高于油层有效孔隙度下限6.00%,为有效储层;受断层、裂缝和喷发间断不整合或构造不整合面控制,有利储集层分布在主断层影响的1.5 km半径范围内,以及卡拉岗组顶界不整合面以下270 m范围内。

该结果为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地质研究及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与勘探提供参考。

【总页数】22页(P25-44)【作者】张桓;陈亚军;伍宏美;马强【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福瑞升(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联华石油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相关文献】1.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2.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3.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特征研究4.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5.陆上和水下喷发成因火山岩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判别——以新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蒋明亮;邹俊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6(023)004
【摘要】本文对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和控制储层空间
发育程度的主要地质因素-构造运动、岩性岩相和成岩作用进行阐述。

【总页数】1页(P148-148)
【作者】蒋明亮;邹俊
【作者单位】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 401123;重庆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
司重庆 4011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沉积相特征分析 [J], 宁松华;孙红军
2.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原油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高岗;梁浩;王志勇
3.致密火山岩物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储层质量预测--以马朗-条湖凹陷条湖组为例 [J], 孟元林;胡越;李新宁;胡安文;吴晨亮;赵紫桐;张磊;许丞
4.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二叠系安山岩储集层类型及参数特征 [J], 刘为付;刘双龙;孙立新
5.三塘湖盆地条山凸起二叠系条湖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顾绍富;朱伶俐;于锋;李鹏;宁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塘湖盆地牛东石炭系火山岩示顶底构造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三塘湖盆地牛东石炭系火山岩示顶底构造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在 火 山喷发旋 回的 上部 ,这对火 山岩 相的划 分也具 有指导 意义 。通过对示 顶底 构造 发育部 位 的N 9 1 d —0 井 射孔 开采 , 初期 E产油 为2 . t t 55 。因此 , 3 研究 火 山 岩示顶底 构造 对火 山岩油 气藏 的岩相研 究及 油气勘
探 有重要 意义 。 牛东 区块石 炭 系卡拉 岗组火 山岩 油藏位 于三塘 湖 盆 地 中央坳 陷带 条 山凸 起 前 缘 的 牛 东 构造 带 上
石 炭 系 。 石 炭 系 埋 深 在 1 5 m以 下 , 地 层 厚 度 在 0 2 2 0 1 0 m之 间 , 性 主 要 以安 山 岩 、 武 岩 、 山 0 ~ 0 2 岩 玄 火
山岩 中示顶底 构造 发育部 位常伴 有杏 仁体 自生矿 物
的 溶 蚀 。 形 成 溶 蚀 孔 。 时 火 山 岩 中示 顶 底 构 造 的 可 同
海 相 油 气 地 质
1 5眷
2… 0

7 j f
讨 论 ・ 索 搽
文 章 编 号 :6 2 ( 5I 0 )( 一17 一) 1 7 一) l 一) ( 4 ( 8 J 2 O 3 0 5
三塘 湖 盆地 牛 东石 炭 系 火 山岩 示 顶底 构 造特 征 、 因及地 质 意 义 成

要 三塘 湖盆 地 牛 东 区块 石 炭 系 卡拉 岗组 火 山岩 中发 育 的 示顶 底 构 造 , 类 同 于碳
酸 盐 岩 发 育 的 示顶 底 构 造 。该 火 山岩 中的 示顶 底 构 造 主 要 发 育 于火 山岩 的 气孔 及 自碎 缝 中 , 下 部 主 要 为 渗滤 泥沉 积 , 其 上部 常 为 结 晶 的钠 沸 石 或 其 它 自生矿 物 , 者 之 间界 二 面 平 直 。同时在 火 山岩 示 顶底 构 造 发 育 部位 杏 仁 体 常 具 溶蚀 特 征 。分 析表 明 , 山 岩 中 火 示顶 底 构 造 的特 征 及 成 因与 渗流 带 的 淋 滤作 用 有 关 。 示 顶底 构 造 发 育 部位 杏 仁 体 溶 蚀 孔 的发 育 及 气孔 中未 完 全充 填 的剩 余 孔 隙极 大 地 改 善 了火 山岩 的储 集 性 能。 火 山岩 中 示顶 底 构 造 的发 现 对 火 山岩 岩层 的顶 底识 别 、火 山岩 岩相 的划 分 及 油 气勘 探 具 有 重 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2 火山岩油藏特征
条湖—马朗凹陷发育二叠系芦草沟组和石炭系 哈尔加乌组两套湖相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具 有二叠系和石炭系 2 套含油气系统,已在二叠系、石
第 31 卷 第 5 期
陈建琪,等: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473·
炭系火山岩中发现油气藏,是油气富集凹陷。条湖—
马朗凹陷古生界与中生界高角度不整合接触,中二叠
石炭系卡拉岗组以近溢流相火山熔岩为主,岩石 成分主要为玄武岩和安山岩类,中部夹凝灰岩和火山 角砾岩,岩性岩相分布相对稳定,从地震反射结构来 看,为平行中弱振幅低频反射,指示裂隙式喷发火山 岩;平面上,该套火山岩在盆地中部的条湖—马朗凹 陷发育最为齐全,向西至乌通-汉水泉凹陷缺失,向东 至马朗凹陷东斜坡上仅存底部致密熔岩段,在淖毛湖 凹陷-苇北凸起-苏鲁克凹陷一带缺失。条湖—马朗凹 陷主体卡拉岗组残余厚度逾 600 m,层序齐全,分布 稳定,向北遭受剥蚀,逐渐减薄,在盆地北缘缺失,在 马朗凹陷从中部的马 704 井到北部的马北构造带上 的马 46 井,地层厚度从 549 m 减为 368 m,在条湖凹 陷从盆地南缘的条 17 井的 358 m 向北至条 16 井为 119 m.卡拉岗组发育火山熔岩,层序齐全,上部气孔、 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厚度大,且多为半充填或未充 填,沿不整合面和断裂面经风化淋滤、溶蚀作用,为形 成良好火山岩储集层创造了条件,成为三塘湖盆地火 山岩勘探的主力层系,孔隙度最大 32.9%,平均 8.82%; 渗透率最大 65.1×10-3 μm2,平均 0.93×10-3 μm2. 卡拉岗 组风化壳型火山岩储集层在平面上围绕二叠系芦草 沟组剥蚀线上下分布,条湖—马朗凹陷北斜坡上沿鼻 隆脊线寻找近火山口的溢流相是勘探的有利区带,纵 向上,在卡拉岗组中上部地层保存较完整的地区,气 孔、杏仁状火山熔岩残留厚度大,有利储集层发育,在 该区域内围绕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之下 500 m 范围 是寻找优质储集层的方向,埋藏深度在 1 200~2 000 m, 预测卡拉岗组风化淋滤带与有利岩相叠合面积近千 余平方千米,其中在牛东构造带有利岩相、构造背景、 不整合面及风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滤作用匹配好,有效储集层在不整 合面以下围绕牛东鼻隆两翼对称分布。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活动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活动和油气成藏的关系
研究 ; 同岩性 、 相火 山岩 储 层 物 性 变 化 大 , 层 不 岩 储
1 东和 塘参 3井 区一方 方 梁 凸 起 北 部 等 3条 火 9井 山岩 带 。经 进 一 步 构造 演 化 , 马 朗 凹陷 东 、 部 在 北 斜坡 上 形 成 牛 圈湖一 牛 东 、 中和马 东 等 3个 古 鼻 马 隆带 , 现北 东高 、 西 低 格局 , 向南 西 倾 伏 于 凹 呈 南 并 陷沉 降 中心 。构 造 史 研 究 表 明 , 圈 湖一 牛 东 、 牛 马 中和 马东 鼻隆 带在 海 西 期末 均 具 有 构 造雏 形 , 印支 期 构 造改 造定 型 。古 鼻 隆 带具 有 供 烃 面 积大 、 为长 期 油气 运 移 指 向 区 的优 越 条 件 。 已在 上 石 炭 统 卡 拉 岗组 ( , ) 山岩 中发 现 牛东 油 田和牛 圈湖 含 油 Ck火 气 构造 , 量 规 模 上 亿 吨 , 吐 哈探 区油 气 产 能 主 储 是
关键词
马朗凹陷
石炭 系
火 山岩
火 山活动 A
中图法分类号
T l2 2 2 E2.2 ;
文献标志码
三塘湖 盆地 火 山岩 作 为 非 常规 储 层 , 均质 性 非 较强 , 且 经 历 了复 杂 的 构 造 运 动 和 风 化 淋 滤 作 并
用 , 山岩 的 岩 性 、 相 复 杂 多 变 , 以把 握 ; 山 火 岩 难 火
西、 印支 、 山及 喜 马 拉 雅 等 多 期 构 造 运 动 。重 力 燕 资料 分析 , 海西 期构 造运 动形成 3组 深大 断裂 , 海西 期末 的火 山岩体 沿 3组 深 大 断 裂 呈 串珠 状 展 布 , 形
成 岔 哈泉 凸起 北 西 西 向 、 l 1 马 1 一 马 1一 马 牛 0一 3 7

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特征研究及认识

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特征研究及认识

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特征研究及认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是重要的油藏储层地,而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又是重要的油藏储集层。

文章通过对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的岩心薄片、物性及油藏控藏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组是良好的储油层。

标签:马朗凹陷;卡拉岗组;储层;油藏马朗凹陷主要发育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及三叠统水西沟群三套烃源岩,形成了上、中、下三个含油气系统共八套储盖组合。

卡拉岗组油藏属于下含油气系统,是以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碳质泥岩、暗色泥岩为烃源岩、以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为储层,上覆二叠系、三叠系厚层泥岩、砂砾岩等为盖层的上石炭统卡拉刚组含油组合。

1 地质背景马朗凹陷自上而下依次发育第三系、下白垩统、上侏罗统齐古组、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上二叠统芦草沟组、条湖组、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哈尔加乌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等地层。

其中古生界因受晚燕山运动影响,盆地北部整体抬升掀斜,造成由凹陷中心向北东方向依次剥蚀,牛东主体构造上,二叠系剥蚀殆尽,剥蚀残留的卡拉岗组甚至哈尔加乌组直接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之下,而中生界及其以上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2 岩性及构造特征岩心薄片鉴定资料统计表明,牛东构造带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岩性主要有熔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岩及沉积岩四大类,以熔岩为主,其次为火山碎屑岩,分别占24%和23%。

主要表现为灰色、褐灰色、灰绿色玄武岩、安山岩和灰色、紫红色凝灰岩、含角砾凝灰岩为主,夹灰色、紫色、杂色凝灰角砾岩、火山角砾岩、集塊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

三塘湖盆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复合作用,形成现今的断裂系统。

牛东油田断层较为发育,断层形成时间较早,在海西运动时断层大多已经形成,在后期多期构造运动时早期断层重新活化,形成现今断层格局并最终定型(图1)。

牛东构造位于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北部,构造整体为一近北东向南西倾伏的鼻状构造,牛东油田就处于该鼻隆构造向南倾伏的大背景上。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研究

对薄 片的分析 , 对马 朗凹陷卡拉 刚组火山岩的储集 空间类型及 储集 物性进行 了细 致研 究。基 本弄 清 了研 究 区的主要储 集 空 间类型 以及 物性对火 山岩储层 的影 响, 为火 山岩储层预 测提供 了依据。
关键词
马 朗凹 陷
卡拉 刚组
火 山岩
储集 空间

物性
仁 体 内残余 孔 、 内熔 孔 、 内孔 、 问孔 、 孔 、 晶 粒 粒 微 砾
问缝 、 收缩缝 、 自碎 缝 、 缩 节 理 缝 ; 生 储 集 包 括 : 收 次 基 质脱 玻 化 微 孔 、 内 溶 蚀 孔 、 模 孔 、 质 溶 蚀 粒 铸 基
积约 2 3万 k 马朗凹陷位于 三塘湖盆地 中部 。 . m,
是 多种 多样 的。 总 的特 点 是 : 、 种 类 较 多 , 孔 缝 次生 作 用 较强 烈 。火 山岩 的非 均 质 性 较 强 , 往 会 引 起 往
缝、 孔 ( ) 溶 洞 以及 它们 之 间以某 种或 多种 组合 方式
而形 成 的 裂 缝 _L 型 、 化 一 率 孔 缝 型 、 洞一 孑隙 风 淋 溶 裂
第 1 1卷
第 l 6期
2 1 年 6月 01







V 1 1 No 1 J n 0 1 o. 1 .6 u e2 1
17 — 1 1 ( 0 1 1 — 7 2 0 6 1 8 5 2 1 )6 37 —3
S in eT c n lg n gn eig c e c e h o o y a d En i e r n
以下 几方 面认 识 。
火 山岩 的储 集 空 问有 多 种 类 型 , 括 孔 隙 、 包 裂

马朗凹陷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马朗凹陷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马朗凹陷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雷海艳;柳成志;何仁息;王昕;陈璇;于海山【摘要】在大量岩心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孔隙特征分析、显微照相及扫描电镜观察,对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由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组成;挥发分逸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淋滤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变好;充填作用使储集层物性变差;交代作用具有双重性,并且交代层位和矿物迁移后充填层位具有垂直分带的规律性,交代层位储集层物性变好。

%Based on the core description,thin section analysis,pore character,microphotograph and scanning electric microscope observation,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sis of volcanic reservoirs of Kalagang formation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in Malang sag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of Kalagang formation consist mainly of basalt,andesite and volcanic breccia;the vaporization of volatile matter,dissolution,weathering and leaching process allow the reservoir quality to be better,the filling process makes the reservoir quality become poor,and the metasomatism is of the dual nature.The horizon of Metasomatism and the level of filling after mineral transmigration have a regularity of vertical zonation,of which the former becomes better in petrophysical property.【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1(032)005【总页数】4页(P480-483)【关键词】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储集层;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作者】雷海艳;柳成志;何仁息;王昕;陈璇;于海山【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部,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部,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2马朗凹陷是新疆三塘湖盆地中央坳陷带中东部的一个含油气凹陷(图1),石炭系中发育着众多的大型鼻状构造带[1,2],其中的火山岩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层位。

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要 :通过岩芯宏观观 察 、 显微镜 下铸 体薄 片精 细观察 , 讨论 了三塘 湖盆地卡拉 岗组 火山岩储层 的岩性岩相特征 、
储 集空间发 育特征及 成岩作用特征 , 分析 了成岩作 用类型与孔洞形成机制。结合火 山岩岩石化 学分析 , 并依据 火山岩
成 岩 变化 特 征 和 过 程 与 火 山岩 储 层 储 集 空 间 形 成 的 相 互 关 系 , 将 三 塘 湖盆 地 石 炭 系火 山 岩 成 岩 作 用 归纳 为 9种 类 型 、
西南石 油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2 0 1 3 年 8月 第 3 5 卷 第 4期
J o u na r l o f S o u t h w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d i t i o n )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 石炭 系; 火山岩储层 ; 成岩作用 ; 风化壳
Di a g e ne s i s o f Vo l c a ni c Ro c k Re s e r v o i r i n Ka l a g a n g Fo r ma t i o n o f Ca r bo n i f e r o us ,S a nt a n g hu Ba s i n
中图分 类号 :T E1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陈 薇 , 司学强 , 智凤 琴 , 张 华 , 邓 小梅
1 . 中国石 油杭 州地 质研究 院 , 浙江 杭 州 3 1 0 0 2 3
2 . 中 国石油 吐哈 油 田分公 司勘 探开 发研 究 院 , 新 疆 哈密 8 3 9 0 0 9 3 . 中 国石油 吐 哈油 田分公 司机 械厂 , 新疆 哈密 8 3 9 0 0 9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

武岩 、 碱性 玄武 岩 为 主 , 次为 中性 安 山 岩 、 其 中性 粗 面岩 、 以及 中基 性 过 渡 岩 性 。熔 岩 类 颜 色 以 灰 色 、 深灰 色 、 黑 色 为 主 , 可 见 暗 紫 色 和灰 绿 色 。岩 灰 还
石 多呈 斑状 结 构 , 晶颗 粒 多 为 基 性 斜 长 石 、 石 斑 辉 以及 橄榄 石 , 质 主 要 为 微 晶 中基 性 斜 长 石 、 榄 基 橄
成岩 阶段 A
T l2 22 E2.2 ;
近 年来 , 着对 火 山岩 研 究 理论 与技 术 的深 入 随 发展 , 山岩 油 气藏 逐 渐 成 为 勘探 开发 的一 个 重 要 火
哈尔加 乌 组 和 卡 拉 岗组 , 点 层 位 为 上 石 炭 统 地 重
层 , 其哈 尔加 乌组 和 卡拉 岗组 是 马 朗 凹 陷火 山岩 尤

2 1 SiTc . nr. 0 2 c eh E gg .
三 塘 湖 盆 地 马 朗 凹 陷火 山岩 储 层成 岩 作 用及 成 岩 演 化特 征
齐 东岩 邢 贝 贝 张 惠瑜
( 北 石 油 大 学 东 ,大 庆 13 1 ;中 国 油青 海油 田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煌 7 60 ) 638 敦 3 22
1 地质背景
三塘 湖 盆 地 为 中泥 盆一 早 石 炭 世 褶 皱 基 底 上 发 育 的多 旋 回叠 加 的 残 留型 盆 地 … , 面积 约 为 23 . ×1 k 0 m 。盆 地 内发育 有 5个 沉 积 凹陷 , 中马 郎 其 凹陷位 于盆 地 中 央坳 陷带 中东 部 ( 1 , 北 部 为 图 )西
第1 2卷
第1 2期
21 0 2年 4月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黄志龙;柳波;罗权生;吴红烛;马剑;陈旋;陈建琪【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2(086)008【摘要】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主要发育两套烃源岩,分别为哈尔加乌组上段和哈尔加乌组下段,油气藏形成的源控作用十分明显.通过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的分析以及油源对比,发现不同类型原油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控于对应源岩的分布范围.分析表明,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优质烃源岩、强充注油源断裂和有利火山岩相带的合理配置.根据烃源岩与储层的配置关系,石炭系油气藏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为风化壳型成藏模式,油气聚集在石炭系火山岩顶部受风化淋漓作用改造的优质储层中,其中的油气来自下部烃源岩,运移通道为与烃源岩相沟通的油源断裂;另一种模式为内幕型成藏模式,储层为流体溶蚀改造的储层,其中聚集的油气来自邻近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的炭质泥岩.%There are two sets of source rocks in Carboniferous in the Malang sag, namely upper Haerjiawu Formation and lower Haerjiawu Formation. And source control effect is obvious on reservoir formation in this area.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rude oil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ource rocks using the geochem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rock and crude oil as well as the oil-source correlation.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s 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s of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 strongly recharging ofhydrocarbon into faults connecting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and favorable volcanic rock facies belt. There are two models of the carboniferous reservoir formation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One is weathering crust-typ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in which oil and gas from the below source rock accumulate in the high-quality reservoirs of carboniferous volcanic top which is transformed by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and migration channels are faults connecting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The other is inn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in which the reservoir is reconstructed by fluid dissolution and the oil and gas are derived from the nearby carbonaceous mudstone deposited during the volcano eruption break.【总页数】7页(P1210-1216)【作者】黄志龙;柳波;罗权生;吴红烛;马剑;陈旋;陈建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新疆哈密,83900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新疆哈密,83900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烃源岩识别与预测 [J], 柳波;贾梦成;黄志龙;陈旋;申英;吴红烛2.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集层预测 [J], 牟克勋;张进学;柳波;范谭广;马剑3.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J], 万春红;杨洁;柳成志;周凤春;尹洪彦4.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发育模式——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J], 王君;朱如凯;郭宏莉;李文科;毛治国;王志勇5.烃碱流体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 [J], 柳成志;刘倩;王磊;于海山;贾晨;齐东岩;李璐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塘湖盆地哈尔加乌组火山岩致密油藏富集规律研究

三塘湖盆地哈尔加乌组火山岩致密油藏富集规律研究

三塘湖盆地哈尔加乌组火山岩致密油藏富集规律研究林霖【摘要】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致密油藏储集层岩性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包括气孔、溶蚀孔、微裂缝等,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差,油藏不受构造控制,分布面积广.哈尔加乌组下段为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多个生烃中心,油气以近源短距离侧向运聚成藏为主,油藏受烃源岩与火山岩体控制,油层主要发育在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淋滤溶蚀带附近,裂缝有效地沟通了储集空间,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平面上邻近湖沼相的泥坪亚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马中构造带西斜坡紧邻生烃中心且位于有利岩相带,保存条件优越,是下一步有利的勘探区带.【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7(031)006【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三塘湖盆地;哈尔加乌组;有效烃源岩;火山岩储层【作者】林霖【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2006年,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钻探的M17井在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2k)获工业油气流,发现了牛东油田,牛东区块是在三塘湖盆地首次发现的裂缝、孔隙型火山岩风化壳油藏。

2015年,在马中构造带钻探的 M67井,经射孔后在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C2h)试油获最高日产油65.60 m3的工业油流,马朗凹陷致密油藏勘探取得较大突破,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哈尔加乌组致密油藏特征,搞清烃源岩、有效储集层的发育特征、平面展布规律以及油气富集规律,以期指导下一步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的油气勘探。

牛东油田产油层主要在上石炭统卡拉岗组、上石炭统哈尔加乌组,油源对比证实两者油气均来自哈尔加乌组。

哈尔加乌组火山岩体与烃源岩叠合,火山岩体顶底附近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储集层发育,多数井在该层系都见到油气显示,其中M36、M361、M67等井均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证实了油层的可靠性[1–5]。

勘探实践认为,哈尔加乌组油藏属于致密油藏,火山喷发间歇期的烃源岩与火山岩储集层叠置发育,油气以近源和短距离侧向运聚成藏为特征,油藏不受构造控制,大面积分布[6]。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

马 朗 凹陷上石 炭统是 一个 向北 东隆升 的前陆 凹陷 , 在 牛 圈湖一 牛 东构造 带上 。
该 凹陷经历了海西、 印支、 燕 山及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
}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吐 哈油 田公司 “ 三塘 湖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及 战略 目标优选 ”( TH2 0 0 8 0 1 0 5 )部分 内容 。


多 为边 界断裂 ;二




厚 度 自然 (m ) 伽 马
岩性
电阻

生储盏 显示 生 储 盖
A

油 代表 井
断 裂 控制 二 级 构造 带 从北 到 南主 要 有 马 北构造 带 牛


>
900
牛东构造带 中部 马 中构 造 带 东 南部 马 东构造


带及 黑墩 构造带 断 裂 及 其 伴 生 裂 缝 缝隙不 仅 为 火 山
图 1 马 朗 凹 陷卡拉 岗组 勘探成 果 简 图
F ig

1 Ex plo
r a
t io
n
r es u
lts
o
f K
a
la g
a n
g
F
o r m a
tio n
in
M a la
n
g
s a

还发育

系 列 断 裂 断 裂 多 呈 北 西 向 近 东 西 向及 北东



向展 布
圈湖

级断 裂 控 制 凹 凸 格局

马 l 9 井 东和塘 参 3井 区一 方方 梁 凸起 北部 等 3 条 火
气产 能主要 的增 长点 之一 ( 图1 ) 。卡拉 岗组火 山岩 油 山岩 带 。 经进 一步构 造演 化 , 在马 朗 凹陷东 、 北 部斜坡 藏是 马朗 凹陷重要 的 油藏类 型 , 但其 油藏 成 因、 分 布和 上形成牛圈湖一牛东、 马 中和马东等 3 个古鼻隆带, 呈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特征齐东岩;邢贝贝;张惠瑜【摘要】The field profile observed, drilling cores d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the indoor thin section and geo-chemical element determin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Santanghu basin Malang depression stage is analysed to determine which is divided into syndiagenetic stage, epidiageneais stage and buried diagenetic stage, metasomatism, filling the role of a variety of diagenetic types. Condensing shrink volatile fugitive role, dissolution, weathering and tectonic are the main diagenesis which make reservoir properties to get better change; sintered role, compaction, metasomatism, filling role are the main diagenesis which make reservoir properties to get bad change, the deterioration of reservoir properties main diagenesis.%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的成岩演化.其阶段分为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以及交代作用、充填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类型.冷凝收缩作用、挥发逸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成岩作用.熔结作用、压实作用、交代作用、充填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12【总页数】5页(P2959-2963)【关键词】火山岩;成岩作用;三塘湖盆地;成岩阶段【作者】齐东岩;邢贝贝;张惠瑜【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大庆163318;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敦煌736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22近年来,随着对火山岩研究理论与技术的深入发展,火山岩油气藏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集层预测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集层预测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集层预测牟克勋;张进学;柳波;范谭广;马剑【摘要】根据火山喷发机制并利用钻井、地震资料研究了火山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并据此划分了火山岩有利相带.通过属性分析、叠后与叠前反演技术、裂缝预测技术等进行有利储集层预测.指出,研究区石炭系卡拉岗组顶部风化溶蚀带储集层物性好;哈尔加乌组受古水体的淋滤改造成为有利储集层.这为在该区进一步勘探火山岩油藏指明了方向.【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1(032)001【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相;储集层预测;叠前反演【作者】牟克勋;张进学;柳波;范谭广;马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乌鲁木齐,830016;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乌鲁木齐,830016;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000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2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主要发育两类储集层:①卡拉岗组(C2k)岩体顶面的风化淋滤型储集层,主要分布于二叠系尖灭线附近的溢流相之内;②哈尔加乌组(C2h)火山岩“内幕型”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断裂附近的碳质泥岩与爆发相组合相带之内。

由于火山岩岩性、岩相纵横向变化大,后期改造剧烈,因此储集层控制因素非常复杂[1,2]。

(1)有利岩相是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基础火山口相带岩性致密,气孔、裂缝等储集空间较不发育,物性较差,仅靠近断层附近火山岩裂缝相对发育,物性相对较好;近火山口相带气孔、微裂缝等发育,物性较好,易形成自碎裂角砾火山岩,与气孔、杏仁体配合,是优质储集层发育区;而边缘亚相带火山岩厚度薄,气孔等较不发育,物性较差[3-7]。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集性能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集性能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集性能杨珍祥;梁浩;罗权生【摘要】针对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特殊性,从油源条件、优质储集层的成因、构造背景等角度,重点分析了牛东油田上石炭统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牛东油田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储集层岩性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其次为火山角砾岩;溶孔、洞和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下伏的哈尔加乌组的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等烃源岩所形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向上运移到火山岩顶部,然后通过不整合面下的渗透层横向运移并聚集到局部构造的高部位,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良好的储集条件、断裂通道、古构造背景以及充足的油源是控制油藏形成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3页(P254-256)【关键词】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纪;火山岩;储集层;油气藏形成【作者】杨珍祥;梁浩;罗权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00;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00;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9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2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东北部,夹持于莫钦乌拉山与苏海图山之间,面积2.3×104km2,东西长约500 km,南北宽40~70 km.盆地石炭纪火山活动强烈,广泛发育了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20口探井火山岩样品成分分析表明,总体属中性-基性岩类,以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火山岩为主,里特曼指数(σ)为0.06~5.84,大多数小于3.3,平均为2.82;Fe2O3为2.02%~7.86%,平均4.95%,FeO为1.05%~3.77%.表明该区火山岩为挤压性的火山岛弧-陆缘环境建造[1]。

2006年以来,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火山岩储集性能及火山岩油藏的成藏规律,不但对该区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火山岩油气藏勘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及影响_张景军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及影响_张景军

第35卷第1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月 V ol.35 No.1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Jan. 2016收稿日期:2014-11-21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专题项目(2008B-0101) 张景军,田寅,柳成志,于海山,孙玉凯.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及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1):21-26. doi:10.11956/j.issn.1008-0562.2016.01.005ZHANG Jinjun,TIAN Yin, LIU Chengzhi, YU Haishan, SUN Yukai.V olcanic alkaline diagene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Santanghu Basin[J].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6,35(1):21-26. doi:10.11956/ j.issn.1008- 0562.2016.01.005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及影响张景军1,田 寅1,柳成志1,于海山2,孙玉凯3(1. 东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第八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318;3. 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哈密 839009)摘 要:为进一步认清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储层形成机理,明确次生孔隙形成及演化规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电镜资料的研究分析,从蛇绿岩套、典型碱交代矿物、特殊元素的富集、碳硅泥岩系4个方面证实了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的存在.碱性成岩作用的提出可以解决“上硅下碱”的垂向交代序列,岩石红化、碎裂,隐爆角砾岩的发育,风化壳型储层差异性,交代蚀变矿物的异常叠加方式,长石充填孔缝,圈闭有效性及储层范围预测,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等8个方面问题.关键词:火山岩储层;碱性成岩作用;碱交代;次生孔隙带;三塘湖盆地中图分类号:TE 12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562(2016)01-0021-06V olcanic alkaline diagene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oiland gas reservoirs in Santanghu BasinZHANG Jingjun 1, TIAN Yin 1, LIU Chengzhi 1, YU Haishan 2, SUN Yukai 3( 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China; 2. Daqing oilfield limited company No.8 oil production company, Daqing, 163318, China; 3.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Institute of Tuha Oilfield Company, Hami 839009, China. )Abstrac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antanghu basin of Carboniferous volcanic diagenesi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volcanic reservoir, clear secondary porosity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verified the the presence of volcanic Alkaline diagene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log date from four aspects (Ophiolite suite, Typical alkali metasomatic minerals, Enrichment of special elements, Silicon carbon shale). Alkaline diagenetic can solve the eight aspects of problems: the vertical metasomatism sequence of “alkali under the silicium”, the rock rubefication and broken, the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s of Weathering crust type reservoir, the abnormal superposition of Metasomatic alteration minerals, the feldspar filling pore, the effective trap and scope of reservoir prediction,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volcanic reservoir.Key words: volcanic reservoir; alkaline diagenesis; alkali metasomatism; secondary pore zone; Santanghu basin0 引言随着火山岩油气勘探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探索火山岩中次生孔隙带形成及分布规律的迫切需求下,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在火山岩油气储层形成及预测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油气储层研究的角度出发,火山岩成岩作用不仅包括火山熔浆及其碎屑物质从喷出至冷凝、固结成岩的阶段,还包括火山岩形成后经受风化作用而形成风化产物之前或到经受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前的阶段[1-2],两个阶段内的成岩演化都与烃碱流体有着密切的关系.烃碱流体一方面可以被熔融的岩浆所吸收而混杂在岩浆体之中,对岩浆源加以碱交代[3-4],并通过岩浆柱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5卷22速上升迁移形成透岩浆流体;另一方面可以不经过岩浆作用直接通过深大断裂活动快速、多期作用于先期形成的火山岩体.由于烃碱流体作用,必将使火山岩的成岩演化处于碱性环境当中,故应归属于火山岩成岩作用领域,由于其独特的作用环境和方式,故称之为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碱性成岩环境及碱性作用的存在早已在沉积岩中得到证实[5-7],而在火山岩研究中还未能够得到重视.对于火山岩来说,碱性成岩作用可以解决火山岩储层研究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这种理论的提出是火山岩成岩作用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加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因此,笔者基于新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研究对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油气储层的影响加以阐述,旨在为火山岩成岩作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寻找一条新的道路,进而为火山岩油气储层形成及分布规律研究和有效储层预测指明方向.1 区域地质概况三塘湖盆地是新疆东北部NW——SE 走向的一个狭长型含油气盆地,构造处于东准噶尔晚古生代褶皱基底之上,夹在阿尔曼泰蛇绿岩带和克拉麦里-莫软乌拉缝合带之间[8-10],呈现“两隆夹一拗”的对冲构造格局,见图1.三塘湖盆地沉积环境在早石炭世为滨浅海-海陆交互,而晚石炭世三塘湖盆地为多火山活动的海陆交互-广阔的滨岸沼泽环境,盆地主体为弧后盆地[11-12].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基本上都沿深大断裂[13-14],所有火山岩都表现出类似于和俯冲带相关的岩浆作用特征[8].岩浆以中基性岩浆源为主,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和残余洋壳的再次熔融,这套岩浆具有“富水”、多与早期蛇绿岩套伴生、富集多种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特征[15-17],具典型壳幔相互作用的深部地质背景和板内成因[12].岩石类型主要是玄武岩、安山岩及其过渡岩性,为碱性与钙碱性系列组合,俯冲带及深大断裂的存在是烃碱流体上升的通道,也是生成本区碱性-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的重要条件.图1 三塘湖盆地构造分区Fig.1 structure zoning map in Santanghu Basin2 碱性成岩作用的证据2.1 蛇绿岩套三塘湖盆地夹在南侧克拉麦里蛇绿岩带和北侧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之间,这两条蛇绿岩带的存在可以看做是整个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广泛存在碱性成岩作用的有利证据之一.蛇绿岩套的存在代表了强烈的和俯冲带相关的岩浆作用,同时也作为烃碱流体上升最快速、最广泛的通道这一事实是不言而喻的.由蛇绿岩套所反映的烃碱流体在三塘湖盆地的普遍存在,使火山岩处于碱性成岩环境中,必然是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的有利证据.第1期张景军,等: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及影响232.2 典型碱交代矿物岩矿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本区碱性-钙碱性火山岩中蚀变及充填矿物的分布和组合方式具有明显碱交代特征.碱交代是烃碱流体存在的标志,因此通过本区火山岩中钠长石化、钠铁闪石、浊沸石、黄铁矿、绿帘石、硅迁移等典型碱交代矿物和交代现象的存在及其分布规律,足以反映烃碱流体作用下碱性成岩作用的普遍性.(1)钠长石化钠长石化是烃碱流体碱交代过程中发生钠交代的结果,通过岩心薄片电子显微镜下鉴定均发现石炭系的玄武岩、安山岩中普遍存在钾长石斑晶,在石炭系火山碎屑岩中出现了钾长石晶屑部分甚至全部交代为钠长石的现象.从牛东201井钠长石化现象初步判断,钠长石化至少有两期,早期钠长石化多为交代钾长石现象;晚期的钠长石化则以充填作用为主,多为几毫米细脉充填于裂缝之中,见图2(a).此外,钠交代中由于K-Na 不相容,Na+优先破坏黑云母转化为绿泥石,岩石中绿泥石化较普遍,很少能看到黑云母.(2)钠铁闪石化石炭系火山岩中存在大量的钠铁闪石化现象,电镜能谱分析得出钠铁闪石主要含Si、O、Na、Fe等矿物成分,说明火山岩中存在的蚀变现象是种钠质碱性交代作用[18].三塘湖盆地的钠铁闪石与松辽盆地钠铁闪石相似,但常见墨绿色短柱状晶体交代与基质中,节理不十分明显.在马26井薄片鉴定中发现钠铁闪石也可作为充填物和沸石等交代矿物一起存在于杏仁体内,见图2(b).(3)浊沸石浊沸石在本区呈充填物和胶结物两种形式出现,见图2(c),在岩心和镜下都是十分容易见到的一种交代矿物,其分布十分广泛.是火山岩碱性成岩过程中碱交代中钠交代的产物,其形成所需Ca2+主要来源于斜长石的钠长石化[19].(4)黄铁矿火山岩在钠交代后释放的Fe2+会扩散渗染整个岩石,出现云雾状的磁铁矿颗粒和少量的黄铁矿,见图2(d),这些细分散状的黄铁矿颗粒边部常因氧化而形成褐铁矿.(5)绿帘石绿帘石是高温矿物,它是钾交代的特征性伴生指示矿物.因为K-Na不相容,K+优先破坏富Ca2+斜长石,释放出大量的Ca2+而形成绿帘石,见图2(e).(6)硅迁移 SiO2在酸性介质中极难溶解,但随pH值增大,在碱性介质中异常活跃和易迁移[20].薄片鉴定中发现火山玻璃和石英晶屑都存在溶蚀现象,且部分层段内薄片普遍存在次生石英集合体和玉髓、蛋白石、沸石等硅酸盐矿物充填孔缝的现象,见图(f),有些甚至明显硅化,这都是“硅迁移”结果,是烃碱流体作用于火山岩的典型例证.(a)牛东201井,112-2 10-10,(+)钠长石充填裂缝;(b)钠铁闪石化,玄武岩,铸体薄片,马26井,(49),C2k,3603.59-3603.83m,10×20,(-);(c)浊沸石胶结,隐爆角砾岩,铸体薄片,马43井,(1),C2h,1319.61-1319.75m,4×10,(-);(d)基质中充填近正方形的黄铁矿,安山岩,马47井,普通薄片,1466.52-1466.64m,10×10(-);(e)绿帘石熔蚀孔、橄榄玄武岩,马28,普通薄片,4,413.31m,C2k,10×10,(+);(f)石英充填粒内溶孔,马19井,玄武岩,1567.28m,C2k,扫描电镜图像图2 典型交代矿物Fig.2 typical metasomatic mineral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242.3 特殊元素的富集特殊元素的富集与碱交代及碱性环境的形成密切相关.例如岩浆作用中钛-碱关系密切,没有Na+活动就不会出现Ti的富集,富碱的岩浆中也通常会富集Fe、P、V、Cr等元素,这主要是由于烃碱流体或透岩浆流体作用的结果.此外,只要是富含碱金属的烃碱流体及其演变的碱性热液参与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Al、Ti、Ba、Sr、Mn、Mg、Ca等元素的大量增加[4].因此,烃碱流体通过岩浆或是火山间歇期沿深大断裂作用与火山岩体都会带来大量特征元素的富集.3 碱性成岩作用可以解决的问题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是火山岩储层研究中的新方向,很多方面的理论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加深认识,但碱性成岩作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其应用可解决以下问题.3.1 “上硅下碱”的垂向交代序列岩心观察发现石炭系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的孔、缝中几乎都有沸石、蛋白石、碳酸盐、玉髓、石英及绿泥石等矿物的充填或胶结.从50余口井岩心观察记录分析得出,这些矿物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一般自下而上出现沸石→沸石与碳酸盐混合带→沸石与绿泥石混合带→绿泥石→玉髓、蛋白石、石英等充填、胶结的现象[21],这是符合“上硅下碱”垂向分带规律的.因为Na+或K+的大量消耗是酸质沉淀的大前提,这也决定了碱交代流体的上升将酸质在空间上总是分布于碱交代层位之上.3.2 岩石红化、碎裂岩心观察中常发现火山岩出现红化、碎裂层段,见图4(a),以往通常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火山岩中富铁,由于长期暴露地表氧化形成的.但是,这种岩石中红化现象并不均匀,而且红化岩石往往较为破碎,裂隙中别没有粘土矿物充填,在其深度附近也不见明显的不整合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碱交代现象,岩石红化是强烈碱交代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Fe2+转变为Fe3+,碱交代中原Fe2+矿物分解形成大量赤铁矿渗染体使岩石红化.碎裂的岩石中具有近毫米级的溶蚀或交代空洞和无数密集的细小裂隙,并且多为热液矿物所充填,具有典型的碱交代特征.3.3 隐爆角砾岩的发育镜下鉴定中经常见到碎裂、团块状为沸石所胶结的薄片,在岩心上也不见有任何断裂面通过,不同于一般的断层角砾岩,见图4(b).应用碱性成岩作用的观点,这实际上是超高压、高温、高压缩的超临界态烃碱流体强行渗透,上升到一定的浅部超过上覆岩石压力而急速膨胀,以及一系列氧化等化学反应释放大量能量而爆炸致碎,通过绝热膨胀吸收,温度骤然下降而冷凝为热液过程中所形成的隐爆角砾岩[4].此时压力的减小使碱交代后富含钙质的流体逸出的速度足够快,迅速占据了爆炸留下的缝隙,因此才会出现破碎的岩石为热液沉淀的沸石矿物所胶结现象,而不出现泥土和表生交代现象.3.4 交代蚀变矿物的异常叠加方式镜下鉴定中经常会看到钠长石化与次生石英、玉髓、蛋白石充填孔缝同时出现的现象,见图2(f),这是与“上硅下碱”规律相违背的,就是脱离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前提也很难解释.而对这些薄片所反映的井的位置及井深情况研究发现,这些井一般位于马朗凹陷北东部的抬升区,出现这样异常叠加矿物的深度大体相当.进一步分析得出,这一现象是隆起区的特征,在热液活动过程中该区强烈隆起和剥蚀,碱交代层位上升成为下一期酸尾沉淀层位,故存在钠长石化与次生石英、玉髓、蛋白石充填孔缝同时出现的现象.3.5 长石充填孔缝岩石中长石充填裂缝在岩心观察中也常见到,见图2(a),在偏光显微镜下确定为钠长石和更长石,并且清晰可见毫米级-亚毫米级的裂缝中也有钠长石和更长石充填,这是钠交代最有利的证据之一.此种现象是碱交代形成疏松多孔岩石的充分说明,这些微小孔隙对储层形成的作用十分显著.3.6 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问题本区的火山岩中普遍存在浊沸石的溶解现象,见图4(c),已有资料研究表明,浊沸石的形成应当满足高pH、高Ca2+活度、高SiO2活性、低Pco2和低Xco2条件,而浊沸石的溶解充分表明了酸性流体的参与.碎屑岩的研究表明在浊沸石的溶解与有第1期张景军,等:三塘湖盆地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及影响25机质的热演化和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有关[22].本区火山喷发间歇期存在大量碳质泥岩,是重要的生油岩,生油岩中的干酪根达到成熟后会排出大量的有机酸性水,这些酸性流体最有可能的来源就是有机质成熟后排出的有机酸.这些溶解能力很强的酸性水进入火山岩储层中,使浊沸石等碱性矿物发生大量溶解,形成范围较广的次生孔隙带.此种现象揭示出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存在“碱性+酸性”叠加溶蚀型火山岩储层形成机理.由此可见,碱性成岩作用对火山岩油气储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a)暗红色安山质自碎火山角砾岩,马19井,1566.3~1566.4 m;(b)牛东105井,隐爆角砾岩,浊沸石胶结,1502.80m;(c)沸石溶解,牛东9-10,铸体薄片,C2k,1432 m,10×4,(-)图4 碱性成岩作用Flg. 4 Alkaline diagenesis4 碱性成岩作用的影响火山岩体在碱交代作用下矿物发生溶蚀、蚀变,引起了大量矿物质的替换,岩石原有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致使岩石的强度减低,并且变得疏松多孔,受构造作用后极易破碎[4].所以,碱交代作用下岩石中的次生孔隙得到广泛发育,甚至形成次生孔隙带,可作为重要的火山岩岩性储层.然而,很多研究中发现,由于碱交代后期“硅迁移”使部分层位的孔、缝为次生石英和硅酸盐等矿物胶结或充填,使孔隙度、渗透率变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碱交代双重作用.但是,以往研究对碱交代双重作用的认识并没有认清现象背后的本源.通过对石炭系火山岩的岩心观察记录和2 000余块薄片鉴定统计发现,单一期次的碱交代双重作用具有垂向分带的规律,下部岩石碎裂孔隙发育并且较易酸性溶蚀,上部为硅质充填、胶结层位,这是“上硅下碱”规律的必然体现.原有的碱交代双重作用认识是没有认清碱交代多期叠加造成的.因此,从储集空间的角度来分析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一方面造成了改变了火山岩岩石的结构,另一方面造成了孔隙形成带、潜在孔隙带、孔隙消减带的垂向分布规律.孔隙形成带岩石受烃碱流体作用发生矿物交代、溶蚀、破碎,变得疏松多孔,形成储集层.潜在孔隙带内通常为沸石→沸石与碳酸盐充填或胶结,这些碱性矿物的存在减小了埋藏阶段压实作用的影响,在石油形成过程中的有机酸性流体介入后十分容易溶解,可作为潜在的储集层.孔隙消减带内通常为沸石与绿泥石→绿泥石和石英、玉髓、蛋白石充填或胶结,多作为火山岩体内部有效的盖层体系.5 结论(1)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形成得益于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并揭示了火山岩“碱性+酸性”叠加溶蚀型储层形成机理的存在.(2)碱性成岩作用造成了火山岩中“上硅下碱”的垂向序列、岩石红化碎裂、隐爆角砾岩发育等现象,对储集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火山岩碱性成岩作用的提出,为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指明了新的思路,对火山岩油气藏勘探进步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柳成志,于海山.火山岩储层中的烃碱流体作用及其地质意义[J].断块油气田,2010,17(1)5-9.LIU Chengzhi,YU Haishang.Hydrocarbon alkali fluid and its geologicalsignificance of volcanic reservoir[J].Fault-Block Oil&Gas Field,2010,17(1):5-9.[2] 高有峰,刘万洙,纪学雁,等.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板),2007,37(6):1 251- 1258.GAO Youfeng,LIU Wanzhu,JI Xueyan,et al.Diagenesis types andfeatures of volcanic rocks and its impact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yingcheng formation,Songliao Basin[J].Journal of Jilin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2007,37(6):1 251-1 258.[3] 杜乐天.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1,152-153.DU Letian.Hydrothermal uranium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hydrothermal metallogeny of China[M].Beijing:Atomic Energy Press,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5卷262001.[4] 柳成志,刘倩,王磊,等.烃碱流体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 353-4 354.LIU Chengzhi,LIU Qian,WANG Lei,et al.Hydrocarbon alkali fluid on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eservoir in Malang gas in SantanghuBasin[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2,12(18):4 353-4 354.[5] 邱隆伟,赵伟,刘魁元.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展望[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2):10-14QIU Longwei,ZHAO Wei,LIU Kuiyuan.Alkali diagenesis and itsapplication prospect in Jiyang depression[J].Etroleum geology andrecovery efficiency,2007,14(2):10-14[6] 邱隆伟,姜在兴,陈文学.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J].沉积学报,2002,20(4):621-627.QIU Longwei,JIANG Zaixing,CHEN Wenxue,et al.A new type ofsecondary porosity-quartz dissolution porosity[J].Acta SedimentologicaSinica, 2002,20(4):621-627.[7] 邱隆伟,姜在兴,操应长,等.泌阳凹陷碱性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2001,31(9):752-759.QIU Longwei,JIANG Zaixing,CAO Yingchang,et al.Alkaline diagene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a reservoir in the Biyang depression[J].Science of China(Series D),2001,31(9):752-759.[8] 赵泽辉,郭召杰,韩宝福,等.新疆三塘湖盆地古生代晚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岩浆演化意义[J].岩石学报,2006,22(1):199-214.ZHAO Zehui,GUO Shaojie,HAN Baofu,et al.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iatest-paleozoic volcanicrocks from Santanghu eastern Xingjiang Northwest China[J].ActaPetrologica Sinica,2006,22(1):199-214.[9] 孙玉凯,罗权生,何国貌.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3):36-42.SUN Yukai,LUO Quansheng,HE Guomao.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antanghu Basin[J].Journal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2009,33(3):36-42.[10] 刘俊田.三塘湖盆地牛东地区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风化壳模式与识别[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1):57-62.LIU JuntianT.Weathering crust model and recognition of carboniferouskalagang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in niudong block,Santanghu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9,20(1):57-62.[11] 龚文平.新疆三塘湖盆地晚古生代基底结构和变形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2):17-20.GONG te Paleozoic basement structure and deformationcharacteristics in Santanghu Basin in Xinjiang[J].Journal of Oil andGas Technology,2011,33(2):17-20.[12] 袁明生,张映红,韩宝福,等.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32-34.YUAN Mingsheng,ZHANG Yinghong,HAN Baofu,et al.The geochem icalfeatures of volcanic rocks and archi tectonic environment in neopaleozoicera Santanghu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on and Development,1997,3(2):202-211.[13] 索孝东,李凤霞.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地质结构与火山岩分布[J].新疆石油地质,2009,30(4):463-466.SUO Xiaodong,LI Fengxia.Geologic structure and volcanicdistribution of carboniferous in malang sag in Santanghu Basin[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9,30(4):463-466.[14] 闫玉魁.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构造背景与油气成藏[J].中国矿业,2009,18(6):46-52.YAN Yukui.Tectonic background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carboniferous volcanic in Santanghu Basin[J].China Mining Magazin,2009,18(6):46-52.[15] 王玉往,王京彬,王莉娟,等.新疆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的PGE成矿问题[J].地学前缘,2010,17(1):137-152.QANG Yuwang,WANG Jingbin,WANG Lijuan,et al.PGE metallogenesis related to mafic-ultramafic complex in North Xinjiang[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10,17(1):137-152.[16] 王玉往,王京彬,王莉娟,等.新疆黄山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稀土元素特征及意义[J].岩石学报,2004, 20(4): 935-948.WANG Yuwang,WANG Jingbin,WANG Lijuan,et al.REE characteristics of Cu-Ni sulfide deposits in the Hami Area,Xinjiang[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4,20(4):935-948.[17] 王玉往,王京彬,王莉娟,等.岩浆铜镍矿与钒钛磁铁矿的过渡类型:新疆哈密香山西矿床[J].地质学报,2006, 80(1):61-73.WANG Yuwang,WANG Jingbin,WANAG Lijuan,et al.An intermediatetype of cu-ni sulfide and v-ti magnetite deposit:Xinjiang XiangshanxiDeposit, 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6,80(1):61-73.[18] 李茹,张民志,沈光正,等.松辽盆地北部深层一种罕见的矿物交代蚀变现象[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1):32-34.LI Ru,ZHANG Minzhi,SHEN Guangzheng,et al.An unusualm ineralmetasomatic alteration phenom enon in north deep Songliao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2007,26(1):32-34.[19] 林潼,焦贵浩,孙平,等.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4):513-517.LIN Tong,JIAO Guihao,SUN Ping,et al.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cingfactors of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eservoirs in Santanghu Basin[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09,20(4):513-517.[20] 施振飞,张振城,叶绍东,等.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J].沉积学报,2005,23(3):429-436.SHI Zhengfei,ZHANG Zhencheng,YE Shaodong,et al.The mechanismof secondary pores in the reservoir of funing formation in gaoyoudepression of Subei Basin[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5, 23(3):429-436.[21] 柳成志,孙玉凯,于海山,等.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及碱性成岩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6):1 221-1 231.LIU Chengzhi,SUN Yukai,YU Haishan,et al.Study on characteristic ofcarboniferous volcanic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nd alkaline diagenesis inSantanghu Basin,NW China[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10,40(6):1 221-1 231.[22] 李小彬,任瑞晨.辽西地区沸石矿床成因类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563-566.LI Xiaobin,REN Ruicheng.V olcanic rocks in western Liaoning- typezeolite genesis type[J].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29(4):563-5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近年来,新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示出其深层火山岩油藏广阔的勘探潜力。

火山岩体分布复杂多变,其本身作为非常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作用,使其岩性、岩相复杂多变;其储层成岩阶段划分、各成岩阶段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是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火山岩有效储层发育规律提供有利依据。

1储集层特征1.1岩石特征在对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化学分析知本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岩石系列为碱性与钙碱性系列组合。

依据我国盆地火山岩目前通行的分类命名原则,本区火山岩可分成两大类,即火山熔岩(约占43.43%)和火山碎屑岩(约占56.57%)。

其中,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储层中,熔岩类主要是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类主要为火山角砾岩,而火山凝灰岩类含油气性稍差。

由于本区碱性-钙碱性火山岩中暗色矿物含量较高,所以稳定性差,极易蚀变。

岩矿鉴定表明,橄榄石多蚀变为伊丁石、褐铁矿;辉石、角闪石多蚀变为绿泥石、磁铁矿;基性斜长石多钠长石化或蚀变为高岭石、绿泥石,个别蚀变为浊沸石和碳酸盐矿物。

另外,储层岩石中,绿泥石、方解石、玉髓、蛋白石、沸石类矿物充填孔缝较为普遍,局部层段可见次生石英充填孔缝。

1.2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对24口径岩心观察及28口径薄片鉴定将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型。

孔隙划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复合孔隙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2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孔隙为气孔、脱玻化微孔、杏仁体内残留孔、粒间孔和粒内溶孔;裂缝划分为原生缝、次生缝和复合缝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0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为溶蚀缝、构造裂缝。

2成岩阶段及储集空间的演化阶段划分2.1成岩阶段及成岩环境本次研究将火山岩成岩阶段划分为同生、早埋藏、晚埋藏和表生四个成岩阶段。

每个成岩阶段内,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密切相关,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溶解作用和压溶、压实作用在本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各个成岩阶段对储集空间均有有利的影响。

在同生成岩阶段对储集空间有利影响的成岩作用有冷凝(却)收缩作用、挥发份的逸散作用、熔蚀作用。

对岩心观察在挥发逸散作用下形成的气孔大小不一,小的可到微孔,大的孔径达到3cm 。

气孔呈近圆形或椭圆形,少量气孔被拉长,其方向与岩浆流动方向一致,孔壁一般较光滑,有时气孔壁被溶蚀而变得粗糙。

这类气孔虽然很多,但都孤立分布,需要裂缝连通才可构成好的储层。

构造作用、风化作用和脱玻化作用是在埋藏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对储集空间有利影响的成岩作用。

在同生、埋藏成岩阶段熔结及熔浆胶结作用、胶结作用、压结作用、火山热液充填作用和烃碱流体充填作用对储集空间均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

例如对牛东9-10井、牛东102井、马26井的大段玄武岩镜下观察发现,大多数样品中被矿物充填的孔隙要比剩余的孔隙多,充填作用使火山岩储集空间损失50%以上。

在埋藏成岩阶段钠长石交代作用、钠铁闪石交代作用、菱铁矿交代作用和黄铁矿交代作用对储集空间有破坏作用。

在表生成岩阶段表生矿物充填作用和碳酸盐矿物交代作用对储集空间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2.2储集空间的演化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储集空间的演化顺序。

第一阶段为原生储集空间形成阶段,与火山喷发和固结有关。

第二阶段为风化淋滤阶段,大气降水、潜流水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溶蚀孔、溶蚀洞及溶蚀缝,同时沉淀物充填部分的孔隙。

第三阶段为盆地进入热沉降阶段和构造断裂阶段,火山岩体被埋藏及产生构造裂缝,岩浆期后热液开始进入裂缝并充填裂缝。

构造裂缝是酸性或热液流体在火山岩体中主要渗流通道。

第四阶段为火山岩遭受溶蚀和充填阶段,烃碱流体及后续热液对储层中矿物进行溶蚀、交代和充填。

第五阶段为储层中的大部分孔隙产生的阶段,主要由于大量有机质成熟后,释放有机酸对火山岩及碱性沉淀矿物发生溶蚀,形成了大量的次生溶蚀孔隙。

第六阶段为油气运移阶段,断层和断裂起着烃类迁移管道的作用。

3成岩阶段与储集空间演化火山岩不同岩石类型的次生孔隙形成与溶解作用强度密不可分,溶解作用发生于任何成岩作用阶段,对储集空间起着有利的作用,但由于不同成岩阶段中溶解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埋藏时间等不同,从而不同成岩阶段溶解强度也不同。

经分析认为晚埋藏成岩阶段溶解作用最强烈,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3.1不同成岩期溶解介质不同同生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溶解介质为风化淋滤水和潜水;早埋藏成岩阶段溶解介质为沿裂缝渗透的大气淡水和流动的地下水;晚埋藏成岩阶段溶解介质主要为烃碱流体和有机酸性水。

从这些水的性质来看,晚埋藏成岩阶段烃———————————————————————作者简介:万春红(1981-),女,河北吴桥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油气储层地质学。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Diagenesis Research of Malang Depression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 Reservoirs in Santanghu Basin:Influence of Diagenesis on Reservoir Space Evolution万春红①Wan Chunhong ;杨洁②Yang Jie ;柳成志①Liu Chengzhi ;周凤春③Zhou Fengchun ;尹洪彦④Yin Hongyan(①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②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物探一公司研究所,大庆163411;③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④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大庆163411)(①Academy of Earth Sciences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China ;②The First Geophysical Company Institute of 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Daqing 163411,China ;③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in Dagang Oilfield ,Tianjin 300280,China ;④The FirstGeological Logging Company of 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Daqing 163411,China )摘要: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孔隙特征分析,认为本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

主要岩石类型为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复合孔隙,原生缝、次生缝和复合缝。

储集空间在不同成岩阶段所受影响不同,其中溶解作用对储集空间的演化影响最为显著。

Abstract: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rock core,identification of rock chip,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e,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mafic igneous rocks are the core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the lava and pyroclastic rocks are the main rock types,and the reservoir space belongs to primary pores,secondary porosity and composite porosity,primary seam,secondary seam and composite seam.In the different diagenetic stage,the reservoir space will be affected by different factors,and the influence of dissolu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reservoir space is the most outstanding.关键词:马朗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岩作用Key words:Malang depression ;volcanic rocks ;reservoir space ;diagenesis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85-02·285·价值工程0引言据估计,2030-2040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会达到峰值。

气候变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寻找解决国际环境问题的途径。

2009年12月7日,在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向全世界作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

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技术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和相关配套服务制度体系不健全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阻碍。

我国在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身科学技术研发实力的同时,积极地寻求与发达国家的环境项目合作,引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防止气候变暖的先进技术。

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从我国引进环境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国际环境技术转让机制创新和政府激励作用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

1国际环境技术转移目前障碍和原因研究从转移方式来看,国际环境技术的转移分为商业目的和非商业目的。

基于商业目的的转让主要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方式,进口国购买含有先进环境技术的设备;一是外商直接投资方式。

传统的外商直接投资是直接以丰厚的环境项目投资回报为目的,自从清洁发———————————————————————作者简介:郑桥(1986-),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经济;戴玉才(1965-),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经济。

中国引进环境技术存在问题研究综述The Summary of the Absorption of the Environment-tech Situation in China郑桥Zheng Qiao ;戴玉才Dai Yucai(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青岛266071)(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China )摘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技术是发展中国家用于改善本国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