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罕坝机械林场基本情况简介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省林业局直属单位,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北部,南北长58.6公里,东西宽65.6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17°39'、北纬42°02'-42°36'。地处北、西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接壤;南、东分别与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四个乡相连。

二、地理概况

在地质构造上塞罕坝位于内蒙古地质的南缘,属内蒙古台背斜的一部分。该区早在上古新生代时期就已经成为华北陆台的一部分,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前的“燕山运动”使其缓慢抬升显出雏形,古老的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奠定了该地的岩层基础。在老第三纪,世界气候温暖,该区处在暖温带或亚热带笼罩下,发育着东北、华北暖温带----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新生代第三纪中期至晚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本区再次拉开,逐渐形成高原状态。该运动期间沿断裂线又有大量玄武岩溢出堆积,形成了现在的玄武岩台地。随着我国大陆大气环流的根本改变以及内蒙古高原的抬升,本区气候变得凉爽而干燥,植被也向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演化。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本区岩层产生了许多微断裂,形成了一系列的小型湖淖,从而奠定了该区高原湖淖的格局。

三、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塞罕坝机械林场含高原和山地地貌。高原俗称坝上,坝上属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40m,既有高原的一般特征,沙丘起伏、地势开阔、山体浑圆,又有湖、淖、谷、甸较多,梁、峁、丘、滩齐全的特点。东部为曼甸,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山地称为坝缘山地,海拔1018-1500m,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山高坡陡,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坡度在20度左右,陡峭处达45度以上。

2、气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短暂,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风多风大,易春旱,生长期短。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生态环境脆弱。

(1)气温

年均气温-1.0℃,极端最高气温33.4℃,出现在7月份;极端最低气温-43.2℃,出现在12月份。无霜期短,不稳定,年均均67天,在植物生长季节常有霜冻发生。日平均气温≥0℃的年积温为2072.8℃,≥5℃的年积温为1984.0℃,≥10℃的年积温为1663.5℃。年平均日照2367.8小时,日照率为58%。

(2)降水

以降雨为主,降雪为辅,年均降水量530.9mm,6-8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年降水量的67.6%。年均降水日数134天,年均积雪日数169天。

(3)蒸发

年平均蒸发量1388mm。春夏蒸发量较大,秋冬蒸发量较小。5月份蒸发量最大,平均225.2mm。年均相对湿度为74.4%。

(4)风

多风是本区气候的特点之一,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7天,最多年份达114天,最少年份48天,以西北风为主。

(5)灾害性气象因子

易春旱,夏季常降冰雹,在植物生长季节常有霜冻发生。

3、土壤

土壤分为灰色森林土、棕壤、风沙土、沼泽土、砾石土、草甸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0个土属,30个土种。以灰色森林土、山地棕壤和风沙土为主,分别占67.5%、15.5%和4.2%。成土母质有:坡积物、残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淖沉积物、风积物等六种。

4、水文状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境内有吐里根河、羊肠河、阴河、伊逊河等4条河流,是滦河与老哈河上游主要支流的发源地。西部为半固定沙丘,沙化严重,植被盖度小,水土流失相对较重。

5、交通、通讯状况

总场有围塞三级公路通往围场,各林场之间有砂石路相通。围场县境内有承围二级旅游公路、京通铁路通往承德、北京及全国各地。通讯设施齐全,共有程控电话1204部,可直拨全国各地。

四、发展历程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由林业部在此设计建场(1969年林场下放归河北省管理,现为河北省林业局直属单位)。当时,全场仅有次生林2万公顷,大部分是草原和荒丘。林业部明确了建场的四项任务:一是建设以中小径级为主的华北用材林基地;二是尽快改变塞罕坝地区的自然面貌,以减少风沙对京津的侵袭;三是摸索积累高寒坝上育苗、造林、营林经验;四是总结大型机械化国营林场的管理经验,出人才,出成果。自建场以来,塞罕坝人克服了极端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中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发扬“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经过反复的探索和研究,摸索出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经验,开展了大规模的机械造林、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使过去曾被描述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变成了“放眼皆绿色,禽兽怡其间”的茫茫林海。截止1999年,共营造起以落叶松为主人工林80万亩,封养天然次生林30万亩,有效地阻止了浑善沙地向南推进和风沙对京津的侵袭,涵养了滦河、辽河水源,为京津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同时,摸索出了一套落叶松人工林集约经营及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防治等五十多项内容的高寒地区育苗、造林、营林技术经验和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上级和其它单位输送了300多名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国家林业建设做出了贡献。较好地完成了建场总体规划中的各项目标。林场的建设成就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1990年,我场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1992 年,我场被省政府评为“河北省先进单位”、1997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科技兴林示范场(全国十个)。1993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一百佳国营林场”。目前,共取得6类,43项科研成果,有34项科研成果在林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有200多篇林业科技论文在国家或省级刊物上发表。

自1983年以来,林场转入营林阶段。在搞好森林“三防”,保护好森林资源,加强森林抚育,促进森林生长发育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林场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由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投资,逐步走向自立,林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成为一个山清、水秀、景奇、林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五、资源概况

全场总经营面积141万亩,有林地面积110万亩,其中:人工林86万亩,天然林24万亩;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等森林覆盖率78%,林木总蓄积502.5万立方米,平均年生长率9.7%。

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自生维管植物81科、312属、659种,以寒温带针叶林、阔叶林为主。木本植物较少102种,其中:乔木树种主要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油松、白桦、山杨、蒙古栎;伴生树种有五角枫、花楸;灌木树种主要有山丁子、山刺槐、山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