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内容摘要:“绿色信贷”(green-credit policy)源于国际上公认的赤道原则,是指将信贷申请者对于环境的影响作为决策依据的信贷经营制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绿色信贷产品主要有七类。
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的法律建设、政策指导和银行实施三个方面的研究,考察了发达国家“绿色信贷”实践的现状及其经验,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国际经验,环境污染责任一、“绿色信贷”及其主要内容2007年7月30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推出了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金融领域通过确立环境准入门槛,从而切断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资金来源。
《意见》的出台,宣告了“绿色信贷”在我国正式进入了实践层面。
“绿色信贷”(green-c redit policy)是指将信贷申请者对于环境的影响作为决策依据的信贷经营制度。
即,绿色信贷优先向绿色环保的企业或者项目予以贷款,推迟或者取消无法达到环保标准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信贷资金的发放,甚至收回这些企业和项目已有的信贷资金。
“绿色信贷”源于国际上公认的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原名为“格林威治原则”,是指20 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西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制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
该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06年7月,成员银行对赤道原则进行了修订,将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规模从5000万美元降低到 1000万美元;在项目分类上更加明确区分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强调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承诺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以增加项目的透明度。
绿色信贷认定的国内外比较与经验借鉴

—
目
: J o i : l 0 . 3 9 6 9 4 . i s s n . 1 0 0 3 — 5 5 5 9 . 2 0 1 5 . 0 7 . 0 1 2
黛
■ 李迎旭 韩 山师范学银行 境 、 社 会 的影 响程度 , 国 际上分 为 束与制裁 非绿色信贷 的国家 , 要求 着 力 于对 金融 产 品采取 符合 低碳 三类 : A类 为高环境风 险项 目, B类 商业 银 行对贷 款 者造 成 的环 境污
以 银行 纷 纷 以低碳 、环 保作 为 出发 于2 0 0 2年应运而 生,随后更 是针 此 ,世界各 国尤其是发达 国家 , 点 ,积 极进行 绿 色信 贷认 定 的创 对环境保护要 求经过多次修订 , 愈 商业 银行 为 中心 , 已逐步 构建 了
履行 其环 境 、 社会 责任 。如 日 加严厉 。 “ 赤道原则 ” 己成为金融机 科学 的绿 色信 贷 风 险衡量 机制 或 新 , 本瑞 穗 实业 银行 为 居 民购 买节 能 构 的行 为惯例 , 旨在对 融资项 目的 规则 ,以督促 与 引导贷 款 者做 出 走 低碳 经济 之 路 。 环保 的太 阳能 电力 系统提 供 便捷 环境 、 社会风 险进行准确评估 。所 绿色 投 资决策 、 谓赤道原则 , 即按照融 资项 目对环 如美 国是全球 最 早从 立法 高度 约 的融资 渠道 ,同时与 夏普 公 司合
经 济的信贷安排 。 早在 1 9 4 7 年, 德 为一般环 境风 险项 目, C 类 为低 环 染承 担连 带 责任 ,并 承担 修 复义 国便 率先发展绿色信 贷认定 , 成立 境风 险项 目。 据国际金融机 构 2 0 1 4 务 。据美联 储统计 , 美 国商业银行 “ 生态 年 公布数据显示 , 目前全球 已有 6 8 的绿 色信 贷 业务 达 到全部 信贷 业 银行 ” , 由此 ,绿色信贷 认定逐渐 家 金融 机构 采纳 赤 道原 则对 绿 色 务的 7 0 % 以上 。 如美 国花旗 银行主 成 为 国际 金 融 行 业 的风 向标 , 引 信贷进行 认定 , 且对 融资项 目的认 要从环境 、 社 会影响两个方 面对融 起 了各 国的重视 与 支持 。随 着低 定 占到整个融资市场份额 的 8 0 % 以 资项 目进行 风险评估 , 其近 年绿色
基于国外经验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探讨

基于国外经验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探讨绿色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金融业务。
它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基金和绿色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国外,绿色金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绿色信贷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绿色信贷是指银行向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或项目提供贷款。
在发达国家,银行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和优惠条件来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减排的投资。
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信贷计划,鼓励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英国的碳信贷计划,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这些举措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绿色转型。
绿色债券市场逐渐兴起。
绿色债券是指用于融资环境友好项目的债券。
债券发行人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项目。
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和项目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数据,2018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达到了1670亿美元。
这些资金被用于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能效改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投资。
绿色投资基金在国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绿色投资基金是一种专门用于投资环境友好型企业和项目的投资工具。
绿色投资基金通过投资环境友好型的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方式,推动了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根据绿色投资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球绿色投资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超过1.2万亿美元。
绿色保险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绿色金融领域。
绿色保险是指为环境风险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业务。
绿色保险可以通过提供保险政策和风险评估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境友好型举措,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在中国开展的农业保险项目,可以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绿色金融业务。
降低绿色贷款的融资成本、引导银行加大对绿色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加大对绿色债券市场的支持力度。
绿色信贷认定的国内外比较与经验借鉴

绿⾊信贷认定的国内外⽐较与经验借鉴绿⾊信贷认定的国内外⽐较与经验借鉴————————————————————————————————作者:————————————————————————————————⽇期:绿⾊信贷认定的国内外⽐较与经验借鉴-国际贸易绿⾊信贷认定的国内外⽐较与经验借鉴李迎旭韩⼭师范学院本⽂系201 3年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五”规划项⽬“潮州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2013-D-03):2012年韩⼭师范学院项⽬“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东经济发展⽅式转变研究”(QD20121120)。
所谓绿⾊信贷,即是商业银⾏着⼒于对⾦融产品采取符合低碳经济的信贷安排。
早在1947年,德国便率先发展绿⾊信贷认定,成⽴了全球第⼀家环保银⾏——“⽣态银⾏”,由此,绿⾊信贷认定逐渐成为国际⾦融⾏业的风向标,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持。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全球⾦融⼀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商业银⾏实⾏绿⾊信贷认定或发展绿⾊信贷也成为⼀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本⽂对国际绿⾊信贷认定的发展现状进⾏相关研究,对我国发展绿⾊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借鉴国外经验进⾏了分析。
⼀、国际绿⾊信贷认定的发展现状(⼀)对绿⾊信贷认定采⽤严厉的“⾚道原则”“⾚道原则”被称为绿⾊信贷的⾏动指南。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为统⼀绿⾊信贷的标准,“⾚道原则”于2002年应运⽽⽣,随后更是针对环境保护要求经过多次修订,愈加严厉。
“⾚道原则”已成为⾦融机构的⾏为惯例,旨在对融资项⽬的环境、社会风险进⾏准确评估。
所谓⾚道原则,即按照融资项⽬对环境、社会的影响程度,国际上分为三类:A类为⾼环境风险项⽬,B类为⼀般环境风险项⽬,C类为低环境风险项⽬。
据国际⾦融机构2014年公布数据显⽰,⽬前全球已有68家⾦融机构采纳⾚道原则对绿⾊信贷进⾏认定,且对融资项⽬的认定占到整个融资市场份额的80%以上。
这68家⾦融机构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花旗银⾏(Citibank)、英国的渣打银⾏(Standard Chartered Bank)、⽇本的瑞穗实业银⾏(Mizuho Cor-porate Bank)等。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与启示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德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机构之一。
该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丰富,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下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一、绿色金融的核心是可持续性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始终秉持着可持续性的理念。
该银行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投资项目的选择上,注重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确保所有投资都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金融创新为绿色金融提供助力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在投资和融资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
例如,该银行首创了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债券,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此外,该银行还推出了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政策引导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政策引导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手段。
德国政府在政策和法规上积极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
例如,德国政府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的行动计划,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绿色金融产品。
四、社会责任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始终将社会责任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银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可持续发展,如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鼓励企业实行绿色生产等。
五、风险管理是绿色金融的重要保障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非常重视风险管理,在绿色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该银行在对绿色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和治理因素,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此外,该银行还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工作,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透明度。
总之,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在推动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可持续性、金融创新、政策引导、社会责任和风险管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提供 优 惠贷 款 , 款利 益 为 1 %, 一般 利率 为 5 ; 贷 . 而 8 % 联邦 德 国对能 减轻 环境 污染 的环 保设 施 给予 贷款 , 这 种贷款 利率低 于市场利 率 ,而偿 还条件 又优 于市场 条 件[ 7 ] 。德 国绿色 信贷政 策 的一个 最重 要特 征就 是 国家
负责 。二十世 纪七 十年代 以来 , 国 国会 通过 了 2 美 6部 涉及 水环 境 、 大气 污染 、 废物 管 理 、 污染 场 地清 除 等有
关 环 境 保 护 的 法 律 ,每 部 法 律 都 对 污 染 者 或 公 共 机 构
应采取 的行动 提出 了严格 的法 律要 求 。在完 善 的环境
机构发表 了银行 业 《 融业环 境暨 可持续 发展 宣言 》 金 ,
强 调 要 把 环 境 考 虑 纳 入 标 准 的 风 险 评 估 流 程 的 必 要
法 之下 ,美 国又制 定 了多 部促进 绿 色金融发 展 的法 律
法 规 。 点 规 范 政 府 、 业 和 银 行 的 行 为 并 调 节 三 方 之 重 企
垒墼董经渣
ou n l r a
丝
Fi an ean Ec o is n c d on m c
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古 小 东
文章 从 思想 意识 、 律 制 度 、 励 机 制 、 务 标 准 、 境 信 息 、 业 自律 、 法 激 业 环 行 中介 参 与 和 监 督 机 制 等 方 面 对 国外 发 达 国家 绿 色 信 贷 的经 验 进 行 了总 结 , 以期 对 我 国相 关 制度 的 完 善有 所 裨 益 。
构调 整和 引导合理 消费 。就 必须考 虑投 资项 目环境 和 社会 影响 因素 , 善金融 风险评 估 和预警 机制 。因此 , 完 金融 业在 贷款 、 执行 、 管理 项 目的 同时 , 出资 人 和银行 应该对 其 出资 支持 的项 目所 造成 的环境 和社会 影响 负 责[ 1 ] 十世 纪九 十年代 , 。二 联合 国环境规 划署金 融行动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发达国家普遍较早面临化石能源消耗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环境的挑战,在过去几十年,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的成功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更离不开绿色金融政策及体制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完善的金融制度体系1.通过立法明确金融机构对所投污染项目的法律责任。
1980年,美国出台了《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
根据该法案,银行可能需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支付修复成本。
如果贷款人与借款人经营、生产或废弃物处置而造成污染,或者对污染的设施有所有权,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责任被称为贷方责任,且是严格、连带和溯及既往的。
2.要求机构投资者在其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
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是一个联合国发起,由全球主要投资者组织的国际框架,目标是实现并向全球正式推出责任投资原则。
截至2013年4月,全球共有超过120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管理资产超过35万亿美元。
该框架强调了投资者需要在投资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等元素。
3.在信用评级中引入环境因素。
银行和信用评级公司评定企业和主权信用风险时考虑环境因素是一个新的趋势。
巴克莱银行有专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系统,涉及贷款部门、内部评级部门、环境及社会风险评估部门和声誉委员会。
一般的贷款只涉及贷款部门和内部评级部门,但如果借款企业被认为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则环境及社会风险评估部门会介入并给出指导意见。
如果有重大风险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则声誉委员会将做出最高决策。
对每个项目的评估都需经过评估流程,如果贷款获批,则项目执行/建造过程中公司也必须遵循环境政策规定,这些要求将写入贷款合同。
4.要求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符合绿色社会责任规范。
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国际上通常需披露环境责任信息,内容通常包括:企业正运行何种项目、投资对环境产生了或可能产生何种影响、企业为减少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努力、企业在环保科技领域的投入等。
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及路径

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及路径绿色信贷是指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信贷形式,通过为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信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就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及路径进行探讨。
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绿色信贷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发展迅速: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信贷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全球可持续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发布的数据,全球绿色信贷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7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3%。
2.政策支持:为了加快绿色金融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例如,中国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并设立了绿色金融支持基金,为绿色信贷提供资金支持。
3.金融创新:绿色信贷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环保项目的融资需求。
绿色债券、绿色贷款和绿色抵押贷款等产品纷纷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4.潜力巨大:尽管绿色信贷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潜力仍然巨大。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全球每年至少需要600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而目前的绿色信贷市场规模还只占到了总需求的一小部分,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信贷发展的路径1.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政府在绿色信贷发展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绿色金融基金、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绿色信贷业务。
2.完善监管和评估机制:绿色信贷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和评估体系,确保绿色项目的真实性和环境效益。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绿色信贷业务的监管,建立绿色项目的准入门槛和评估标准,有效规范绿色信贷市场的发展。
3.提升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能力和专业素质:金融机构在扩大绿色信贷业务的同时,也应提升自身的绿色金融能力和专业素质。
国外绿色信贷发展经验与启示

国外绿色信贷发展经验与启示绿色信贷风险评价机制在实际开展业务过程中,金融机构主要坚持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是指对不同业务风险进行区别对待,将其涉及的环境风险以及监管、应对措施详细列出来,并在项目融资计划书中呈现出来,以作为项目综合评价内容。
根据赤道原则的要求,金融机构要重视信贷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并根据环境污染程度将其分为A、B、C三大类,其中C类项目环境风险最低、A类项目环境风险最高。
对评级为B类及以上的项目,借款人必须出具环境污染评级报告。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先进的有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1.美国。
美国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走在了全球前列,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
1980年,美国颁布了《超级基金法案》,这是一部专门的环境金融法律。
该部法律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在环境保护中应承担的责任。
商业银行要对其发放信贷资金的项目环境污染负责,只有在保证项目不对环境产生有害威胁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才可以对其发放信贷资金,同时承担永久环境保护责任。
如果项目取得信贷资金后,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那么商业银行要承担连带责任。
正是这条规定,使得不少商业银行承担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法律、金融的双重约束下,企业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企业敢冒着双重风险去做污染环境的投资。
美国花旗银行是最早签署联合国环境声明的金融机构之一,花旗银行制定了十分完善的绿色信贷审批管理制度。
例如,花旗银行实行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制度,要求所有信贷项目都必须通过该项审批才能够发放。
《2011年度花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市场发放的26笔信贷资金中,有3项信贷申请因评为A类而被拒绝。
2.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全国上下十分重视环境保护。
近年来,日本跟进国际金融发展潮流,制定了一系列绿色金融信贷政策,为日本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日本根据本国环境保护需要,制定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该体系一共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例如项目环境、员工培训、排放量等,以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全方位评估。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有哪些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有哪些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绿色金融旨在引导资金流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许多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在绿色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德国为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绿色信贷优惠、绿色债券补贴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
同时,德国还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环保标准,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寻求绿色金融的支持,以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英国政府也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成立了绿色投资银行,专门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英国还通过修改金融监管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推动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参与绿色金融业务。
二、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统一、明确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国际上一些国家在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方面走在了前列。
例如,欧盟制定了详细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将绿色项目分为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并明确了每个领域的具体标准和认定方法。
这一标准为金融机构在评估绿色项目和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美国也在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美国的绿色债券标准强调项目的环境效益和可持续性,并要求发行人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三、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国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绿色信贷是常见的绿色金融产品之一。
在瑞典,银行在发放信贷时会充分考虑企业的环境表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符合绿色标准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和更长的还款期限。
2024年绿色信贷总结

2024年绿色信贷总结
1. 绿色信贷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领域之一。
绿色信贷是指为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提供资金支持的贷款业务。
2. 在2024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投入和推广力度,各类金融机构都开始关注环境和可持续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纳入到贷款业务的考量范围中。
3. 2024年,绿色信贷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绿色建筑和能源效率项目的融资、环保科技和创新企业的融资等。
4. 多国政府在2024年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
政府对绿色信贷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贷款补贴,同时也加强了绿色信贷项目的审批和监管。
5. 绿色信贷在2024年不仅受到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绿色信贷的重要性,并积极申请绿色信贷来支持自身的环保项目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6. 2024年,由于绿色信贷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全球范围内的绿色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绿色债券、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也逐渐成为投资者的热门选择。
7. 绿色信贷的总结是,它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绿色信贷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繁荣,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6《中国外资》 2019年第5期自2016年中国在G20杭州峰会首次倡导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议题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共识。
作为绿色金融的理论倡导者与发展先行者,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16年中国发行绿色债券总额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是当年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上发行贴标绿色债券2486.1337亿元,占全球绿色债券总规模的22%。
同时央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给出了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 文/ 王亚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金融体系,不仅能够发挥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杠杆作用,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动能,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产 业NDUSTRIES高速增长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过去偏重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导致我国出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使得我国民众预期寿命的增加并没有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匹配。
根据《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平均预期寿命将缩短3年。
按照北方地区总悬浮颗粒物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北方5亿居民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寿命,污染的代价巨大。
持续的雾霾污染、严峻的生态环境、粗放式的资源利用等问题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健康成本,也阻碍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转化。
因此当前的环境挑战不仅仅是单一的末端环境治理问题,根本上是经济发展动能升级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中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不仅受到了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也将社会福利的负外部性成本隐藏化,造成我国经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中国外资Issue5 2019济发展投入要素的大量浪费,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与经济增长的动能乏力。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一、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一)政府提供政策或资金扶持。
一是实行优惠信贷政策。
如,德国政府对环保节能绩效好的项目,给予持续10年、贷款利率低于1%的优惠信贷政策,利率差额由政府予以贴息补贴。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如,2009年,韩国政府开始推行“绿色金融”计划,在4年内投资约380亿美元,用以保障全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低碳技术的开发、绿色生活工作环境的创建。
(二)强化资源环境立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对污染者或公共机构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
如,美国在完善的环境法监督之下,制定了多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重点规范并调节政府、企业和银行的行为及关系。
其中,《超级基金法》对银行环境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行动准则,要求贷款银行要对其发放信贷资金的项目环境污染负责,只有在保证项目不对环境产生有害威胁的前提下,银行才可以发放信贷资金。
如果项目取得信贷资金后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则银行要承担连带责任。
(三)大力发展绿色银行。
一是政府出资设立绿色银行。
作为公共金融机构,绿色银行的初始资本金通常来自政府财政或其他政府项目拨款。
如,2012年,英国政府作为唯一股东出资38亿英镑设立英国绿色投资银行,这是全球第一家国家绿色发展银行。
又如,纽约绿色投资银行注入的首轮资金为2.1亿美元,其中1.65亿美元来自于未分配政府资金,其余450万美元来自于通过RGGI(Regional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1交易机制所获得的政府收入。
二是绿色银行的经营模式重在保证项目的环保性和可盈利性。
如,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并不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填补项目资金缺口,而是通过独特的投资方式增加绿色项目吸引力,引导更多外部资金进入。
2013-2014年,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为18个绿色项目提供了61亿英镑资金支持,其中包括9个节能项目、6个垃圾和生物能源项目和3个海上风力发电项目。
绿色信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提供优惠贷款,贷款利益为1.8%,而一般利率为5%; 联邦德国对能减轻环境污染的环保设施给予贷款,这 种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偿还条件又优于市场条 件[7]。德国绿色信贷政策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国家 参与到了其中。德国复兴银行(KFW Bankengruppe)作 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履行了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职 责。在环保领域既发挥经济界伙伴作用又扮演联邦政 府环保目标的执行者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进行融 资。项目融资时必须考虑项目的社会影响和环境保护 方面内容。对于环境保护节能绩效好的项目.可以给予 持续10年、贷款利率不到1%的优惠信贷政策,利率差 额由德国政府予以贴息补贴。实际证明.国家利用贴息 的形式支持环境保护节能项目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国家利用较少的资金调动起一大批环境保护节能 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杠杆效应”非常显著。同时。项目 投资者也能够获取长期的低息贷款.而银行的利益也 能够得到保障。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投资信贷循环[21。 在日本,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 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策贷款 利率。日本政策开发银行的政策利率分为三级.各级利
率分别为1.85%、1.80%、1.75%;融资比例(贷款占投资
经费比重)为40070。对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由非赢 利性的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对实施循 环经济的企业、项目,给予各种税收优惠。 四、业务标准:注重绿色信贷业务标准的细化 实践中。完整的绿色信贷业务指南包括对环境问 题与环境风险的界定、设定环保参数及如何达标、相关 责任分配与实施、单笔交易环境风险决策等内容。美国 汇丰银行1997~2001年间.制定集团环境政策;2002 年发布环境风险标准:2003年采纳赤道原则;2005— 2006年制定能源、林业、化工、淡水净化等行业绿色信 贷业务指南。英国巴克莱银行也针对10多个环境敏感 行业发布具体的绿色信贷业务指南.如医疗机构行业 的废水废物处理标准、电信行业的循环利用标准等[8】。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于2003年lO月宣布采纳赤道原 则。并着手制定包括内部38个行业的实施细则的操作 手册并建立内部操作流程。2004年10月,编制完成 《瑞穗实业银行赤道原则实施手册》,并将其应用于全 球的项目融资和财务顾问活动。采纳和实施赤道原则 使瑞穗实业银行的声誉和经营绩效得到显著提升.据 统计。该行在国际项目融资排名由2003年的第18位 上升至2006年第3位。 五、环境信息:信息收集、披露和沟通机制良好
绿色金融的国际实践

绿色金融的国际实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们来看看欧洲。
欧盟作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佼佼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框架和工具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欧盟把绿色金融作为实现其碳中立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其中包括欧洲绿色协议、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等。
欧盟还设立了欧洲环境和可持续金融委员会,制定了统一的环境和气候标准,以促进绿色金融的规范和发展。
亚洲也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正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绿色信贷制度等,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绿色投资,降低碳排放。
拉美地区也在逐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巴西、墨西哥等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绿色投资的政策措施。
墨西哥政府提出了2030年碳排放目标,并设立了碳市场,鼓励企业购买碳配额,推动减排工作。
这些政策措施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篇示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
绿色金融是指具有环境友好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旨在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并实践绿色金融,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碳中和目标。
欧洲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国际实践引人注目。
欧洲联盟作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先锋,致力于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管支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欧洲绿色金融行动计划于2018年发布,旨在将金融系统调整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欧洲央行也加入了绿色金融的阵营,通过购买绿色债券和包含绿色资产的债券组合,推动银行系统向低碳企业提供融资。
欧洲银行业也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出绿色债券和贷款产品,引导投资者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资。
亚洲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也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绿色信贷

项基金等一 系列优 惠政策。例 如 , 美国1 9 7 8年 的 《 能源税收法》 规定 , 购买太 阳能和风能设备 的房屋 主人 , 所付金额中头s 2 0 0 0的 3 0 %和其后¥ 8 0 0 0的
社会 和谐 发展 方 面发挥 积极 作用 。 目前 , 国际 上 “ 绿
绿色信贷 常被称为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 , 是
指利 用信 贷手 段 促 进 节 能 减 排 、 防范 环 境 风 险 的一
系列政策 、 制度及实践。通常包括利用恰 当的信贷 政策和手段 , 对节能环保项 目 提供贷款优惠 ; 对高耗
绿 色经 济 已成 为 国际上 广泛 认 可 的实 现 经济 与
国家诞 生 以来 , 在 全 球 范 围 内快 速 发 展 并 逐 渐 成 为 国家性 的 信 贷 政 策 , 它来源 于“ 赤道原则 ” 。“ 赤 道
原则” 是 由世界 主要 金融 机 构 根 据 国际金 融 公 司和
环境协调发展的必 由之路。绿色信贷作为一种新兴
的金 融 理念 , 正 是实 现绿 色经 济 的有 效 手段 , 并 逐 渐
引起各 国的重视。它不仅有助 于银行优 化信贷 结 构, 降低信贷风险 , 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环保意
识, 防止 为追 逐短 期利 益 而忽 略环 境保 护 , 最 终 达 到
银行 和 企业 “ 双赢 ” 的效果 。
定程度上改变环保领域 “ 守法成本 高 , 违法成 本
低” 的 现象 。
一
、
国际绿 色信 贷 的经验
“ 绿色信贷” 自2 0 世纪7 0年代在德 国、 美 国等
商行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启示

商行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启示2007年,环保总局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政策。
但目前银行业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简称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这一点严重制约着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分析借鉴国外银行绿色信贷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经验,首先从绿色信贷及其环境风险管理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银行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之后讨论了国外典型“赤道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管理模式,从中寻求我国银行可从中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效率的对策。
标签: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F831引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如何协调经济发展过快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于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而言,银行承担的环境责任就成为金融体系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2007年环保总局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政策,要求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严把环境关,对于不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和达不到规定环保要求的企业及项目信贷进行限制或禁止,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2绿色信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绿色信贷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实践,而其中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环节即是其被称为“绿色”的关键。
2012年2月,为促进我国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
《绿色信贷指引》中称环境和社会风险(简称环境风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客户及其重要关联方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及相关风险,包括与耗能、污染、土地、健康、安全、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有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摘要
在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环境问题频繁发生,直接影响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尝试通过创新制度来引导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绿色信贷制度应运而生。
绿色信贷是利用金融手段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制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绿色信贷制度的实施只要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途径而开展的。
本文在阐述我国绿色信贷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信贷;国际经验;发展对策
目录
摘要 (1)
1 相关概念界定 (2)
2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
2.1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3)
2.1.1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历程 (3)
2.1.2 我国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5)
2.2 我国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 (6)
2.2.1 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6)
2.2.2 有效的沟通机制缺乏 (7)
2.2.3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7)
2.2.4 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 (8)
3 绿色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 (8)
3.1 美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经验分析 (8)
3.2 德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经验分析 (8)
3.3 英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经验分析 (9)
3.4 其他发达国家银行业绿色信贷经验分析 (9)
4 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0)
4.1 政策层面 (10)
4.2 制度层面 (10)
4.3 产品层面 (11)
小结 (12)
参考文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