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长岭居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
广州黄埔开放大道总体方案研究
![广州黄埔开放大道总体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7d66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b.png)
广州黄埔开放大道总体方案研究■中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黄天宇开放大道一条从珠江到中新广州知识城“南北贯通、山海相连、四片联动”的开放大道,使之成为联结历史未来、弘扬开放精神的活力迸发之路、梦想领航之路。
通过打造开放大道,串联区内各个组团,可以破解黄埔区南北狭长、纵向联络不足、组团联络不便之困,可以进一步提高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加快消除黄埔区南北发展不平衡、东西之间有差距的历史问题,对于提升整个黄埔区总体城市环境意义重大。
1.项目概况近年来,黄埔区将打造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引力地带”,建构创新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场,让大湾区和走廊战略对该区产生强大的“路径依赖”,这就需要在黄埔区内新建一条开放大道,将区内各个片区串联起来,实现快速通达。
开放大道线路全长约46.2km,其中,改扩建约24.8km、新建九龙大道南延线约4.5km、永和隧道新建一条1.1k m车行隧道。
2.功能定位2.1对外连接黄埔开放大道向南通过沙鱼洲隧道与南大干线相连,向北通过九龙大道北延线与平步大道相连,与槎神大道、图1对外连接示意图环城高速组成环线。
该项目是广州市域路网环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1)o2.2对内联系开放大道串联黄埔区各个组团,促进“知识城、科学城、第二CBD(临港经济区)、国际生物岛”实现真正的“四片联动”,也将促进西区、长岭居、云埔工业园等经济功能区的共同发展。
2.3建设目标把开放大道建设成为一条具有景观性、交通性的快捷大道。
3.总体方案研究3.1建设规模考虑到该项目的功能定位,道路等级定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60m,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60km/h。
新建南往北单向三车道永和隧道,新建永龙隧道北延线。
3.2路线走向路线走向:珠江边-石化南路-石化北路-姬火路-规划十路-开源大道-永和大道-永龙隧道南出口-永96图2黄埔开放大道路线节点图龙隧道-九龙大道南延线-九龙大道。
基于城市住区社群性的规划思考——以广州黄埔区长岭居地区规划实践为例
![基于城市住区社群性的规划思考——以广州黄埔区长岭居地区规划实践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2ba1ba8762caaedd33d4e5.png)
基于城市住区社群性的规划思考——以广州黄埔区①长岭居地区规划实践为例董华文摘要: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住区规模急剧增长,伴随着物质性空间的虚高繁荣的同时,是其内在品质的建设不足,例如住区认同与归属感缺失、住区活力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区社群性内涵的思辨,分析当前住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对新形势下住区的内涵做出补充,即城市住区应包含物质性与社群性的双重属性,这两者的协同构建有利于趋近住区的理想范式——有意义(价值)的人类聚居地。
同时,结合了广州长岭居地区的规划实践作为实证研究,以期对住区规划有所助益。
关键词:城市住区,社群性,长岭居地区,规划实践1.引言近十多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经历快速扩张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城镇住宅建设量增加,从过去的住房短缺转变为巨大的存量剩余②。
伴随城市住区急剧物质性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住区认同与归属感缺失、住区活力不足等问题。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强调将城市社会性要素(城市发展历史文脉、地域性特色等)与目前规划实际相结合。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该意见也明确指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存在盲目追求建设规模而忽视城市内在品质建设等问题。
以上均反映了当前“繁荣”的城市建设进程中所面临内在的复杂问题,即全面拉开住区建设规模框架之后,如何考量、平衡住区的空间建造及其内在品质建设。
基于此,本文也试图通过对城市住区社群性的思辨,审视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住区在空间建造及其内在品质建设的整体塑造情况,并结合笔者经历的实际规划项目做问题导向型探讨,以期对住区规划有所助益。
2.现代城市住区2.1对现行规范标准指导下住区建设的反思现行相关规范③对于城市住区的把控侧重于物质性要素的界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最新版)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c9b1d4580216fc710afd32.png)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南方总部基地项目行政中心西侧地块一、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1. 项目名称:南方总部基地2.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项目东侧为蕉门地铁站,南侧为蕉门区景观轴的终点,主要人流方向为东侧。
场地景观资源丰富,北侧拥有山体景观,东侧有水系,南侧有城市公园。
二、项目规模及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79402平方米,总建设用地59320平方米,容积率控制在4.0,总计容面积约237280平方米。
项目分两期出让,但整体设计、整体报建、地下室整体开发。
本期已出让(假定为一期)总用地面积58988平方米,建设用地40481平方米,容积率4.0,总计容面积161924平方米;拟二期出让总用地20414平方米,建设用地18839平方米,容积率4.0,总计容面积75356平方米。
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15);《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标准与准则》;《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广州市城市规划审批技术标准与准则(试行)》建筑篇(2014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1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8年版。
国家、省、市相关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四、总体创意构思通过对本项目的全方位分析研究,设计师将旨在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生态体验的办公空间。
以文化背景为基础,充分体现中国铁建公司内部文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建设智能化、人性化、舒适的现代办公建筑。
五、规划结构基地中间有一条南北向的绿化带和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将基地切分成四个小块,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对碎片化的四块基地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一个连续的贯穿四个基地的平台成为解决基地被绿带和道路分割的策略。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246e4df7ec4afe04a1dfe7.png)
城市的同类标准,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及历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经验编制而成。
1.4
本标准与准则应定期更新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及相关规范、
工艺、技术的更新。
1.5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
行的有关法规、规范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6
本标准与准则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3 博物馆 1) 大、中型博物馆应独立设置。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 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2) 总平面布局应功能分区明确,馆区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 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3) 馆区用地内宜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 4) 馆区室内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应根据建筑规模 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场(库)。 5) 博物馆建筑密度不得大于40%,绿地率不宜小于35%。在旧区改造或场地具体条件限制 时,绿地率不应小于25%。
不干扰。办公区域内不应建设职工住宅。 10 行政办公设施如附设有锅炉房、食堂,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11 办公建筑主体部分应有良好的朝向。出入口设置应符合集散要求。 12 行政办公设施建筑密度不应超过40%。绿地率不应低于35%。
3.5.2 商业金融设施
1
应当合理布置商业、储存和辅助设施等分区,组织好内部交通,避免人流、货流交叉。
2.6.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
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套停车场等。
2.6.3 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套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萝岗区长岭居北师大完全中学与教育资源中心新建工程设计任
![萝岗区长岭居北师大完全中学与教育资源中心新建工程设计任](https://img.taocdn.com/s3/m/92aa346ec850ad02de80412a.png)
萝岗区长岭居北师大完全中学与教育资源中心新建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名称和选址
1.项目名称:萝岗区长岭居北师大完全中学(暂定名)与教育资源中心新建工程
(统一简称“北师大完全中学与资源中心”)
2.选址见用地选址方案:推荐方案一,区气象站以东的教育地块,用地面积约1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8.42公顷。
二、建设内容:
1.完全中学:初中30班,高中36班;
2.北师大南方教育资源中心(简称“资源中心”)
三、用地规模
1.总用地116200平方米,其中保留山体31991平方米,建设用地84209平方米。
四、规模测算表
七、教育装备:《广东省高级中学(完全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市珠江沿岸(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的通告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市珠江沿岸(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的通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3e4ef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4.png)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市珠江沿岸(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25•【字号】穗府[2006]4号•【施行日期】2006.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市珠江沿岸(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的通告(穗府[2006]4号)《广州市珠江沿岸(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下称《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有关规定,现通告如下:一、《规划》属分区规划层次的景观专项规划,是控制和指导该地区下一层次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二、《规划》范围为:珠江沿线西起白鹅潭地区,东至琶洲东端,东西总长度约17公里,南北宽度从650米到2000米不等,总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的沿岸地区。
三、《规划》定位为:联结广州历史旧城、中心城区、新城发展区,联系广州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城市开敞空间、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风貌展示区;城市文化、娱乐、商业、居住、旅游、休闲综合发展区。
四、《规划》功能布局的总体策略为:建设生活性岸线、增强土地利用公共性、增强土地利用多样性。
功能布局为:北岸沿江地带以商业、办公、金融、娱乐等城市主导功能为主,公共性强,聚集效益强;南岸沿江地带以居住基本功能为主,兼有办公、教育等综合功能;珠江前航道发展带是城市风貌游览河段,岸线利用功能明确。
五、本地段交通系统确定为:在充分研究珠江沿江地区现有道路交通系统组织的基础上,纳入相关规划要求,结合城市生活、旅游要求,对滨水地区综合交通组织、道路系统规划、步行系统规划及交通设施布局等进行功能整合与总体布局,发展生活性与交通性并重的城市滨水交通,提升城市滨水生活品质。
六、有关规划成果信息可查询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网站,网址为。
七、《广州市珠江沿岸(中心城区段)景观总体规划》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厚层堆填素填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分析
![厚层堆填素填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df26e258fb770bf68a555d.png)
厚层堆填素填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分析摘要:结合广州市黄埔区长岭居片区规划二路和规划三路、五路(二期)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工程实践,总结了厚层堆填素填土路基的常见处理方法,并对强夯处理、水泥搅拌桩处理、换填处理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厚层堆填素填土强夯处理水泥搅拌桩处理、换填处理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碎石土、砂土、杂填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土。
由于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效果显著和经济的优点,目前强夯法处理地基受到各国工程界的重视并被迅速推广,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程概况广州市黄埔区长岭居规划二路,北至规划四路,南至元永路,全长约953m,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规划红线标准段宽26m,双向4车道。
根据2015年5月批复的可研资料,规划二路(GEK0+111.057~GEK0+374.618)段西侧地面标高约为55m;2015年7月份,通过现场踏勘,周边地产当时正在进行开发,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2015年8月对地形进行了测量,发现此区域标高达到73~79.5m,填土深度达到约20m。
而此区域的素填土未经过压实,为松散结构,直接作为路基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需对其进行处理。
2 设计方案的确定对于厚层新近堆填素填土的处理方案,主要有强夯处理方法、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挖除素填土再逐层碾压回填处理方法。
对这三种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其优缺点如下:3、设计参数的选用3.1 单击夯击能与加固深度本场地素填土深度10~20米,平均处理深度约15m。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H=a*=0.5*=12.25m。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本场地的素填土标贯击数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证明位于最底部的素填土已固结,暂时考虑底部3m范围的素填土固结完成,施工之前现场钻孔并通过实验确定。
初步选定强夯处理最大单击夯击能为击能6000kN.m,可采用重25t锤,锤底面为圆形,直径2.0m,静接地压值30kPa左右,最大落距24m,实际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调整。
广州长岭居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
![广州长岭居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0b840f6168884868662d634.png)
市长岭居城市设计说明书一、认知篇1.规划背景,中国第三大城市,岭南文化的兴盛之地。
长岭居,位于萝岗区,是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组团。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市、萝岗区的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拟在萝岗区选址建设高端的、具岭南风格的大型低碳居住区,为企业家、海归精英、科技人才提供高端居所—长岭居,规划人口20余万人,以承接老城区疏解的人口,促进萝岗中心区的职住平衡,实现与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的共同协调发展。
本设计在《东部山水新城总体规划》、《长岭居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为依据及城市设计框架的指导下,营造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区。
2.现状概况2.1规划围总体城市设计围用地面积共3490公顷,其中,一期详细城市设计围用地面积约4.35平方公里。
规划用地北至广汕公路,南至广惠高速公路,西至萝平路,东至永和大道。
2.2区位分析(1)从层面分析,项目位于30分钟生活圈,利于承担中心城区居住、研发、商业服务等功能外溢。
(2)从东部山水新城层面分析,长岭居是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组团,可以依托地铁21号线,成为东部山水新城TOD开发走廊的服务节点之一,为东部山水新城中新知识城、科学城、永和工业区等产业高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及居住配套。
(3)从萝岗区层面分析,长岭居依托广惠高速、广汕公路、长岭路、永和大道等区域性干道,地铁21号线以及萝岗区捷运系统,与萝岗中心区及各功能组团联系便捷,利于促进萝岗区职住平衡。
2.3人口、产业状况(1)人口规划区围涉及岭头、水西、长平、贤江、禾丰五村农村居民点,户籍人口共计6951户,16446人。
(2)产业农业方面,规划区主要以甜橙,荔枝等特色水果品种种植为主,另有部分水产养殖。
工业方面,长岭居围现状工业主要集中在规划区东部的永和工业区,主要有五类:仓储物流类、工业化工类、机电科技类以及汽配加工类,每类分别大约有3、8、11、10、5家,共约37家。
长岭路沿线零散分布少量低附加值工业企业。
服务业方面,长岭居围服务业主要为餐饮、住宿,主要沿长岭路及围绕水声水库、市干部疗养院分布。
长岭居规划
![长岭居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e6169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b.png)
长岭居规划长岭居规划是一项对长岭村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工作。
长岭村位于城市的郊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风景,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高、就业机会有限等。
长岭居规划的目标是使长岭村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基础设施。
长岭村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和完善。
规划中应考虑到道路的交通流量、水源的可持续利用、电力的供应稳定等因素,提出合理的方案。
二、优化居住环境。
长岭村的居民多数是农民,生活条件相对简陋。
规划中应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住房、公共空间、休闲娱乐设施等,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三、促进就业机会。
长岭村地处城市郊区,距离市区较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规划中应提出相应的措施,引进一些产业和企业,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
四、发展乡村旅游。
长岭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风景,可以发展乡村旅游。
规划中应考虑到旅游需求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村庄的收入。
五、保护生态环境。
长岭村位于城市的郊区,环境相对较好,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
规划中应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长岭居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规划中来,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长岭居规划的实施将为长岭村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促进就业机会、发展乡村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将提升长岭村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广州山地住宅初探——以萝岗长岭居项目为例
![广州山地住宅初探——以萝岗长岭居项目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359782b307e87101f696de.png)
广州山地住宅初探——以萝岗长岭居项目为例摘要:本文以萝岗长岭居项目为例,初步探讨了广州山地住宅建筑在山地地形改造与利用,与户型设计相辅相成的建筑接地手法,及其他因地制宜的设计特色。
关键词:山地住宅;地形利用与改造;接地手法一、山地住宅的理论背景1.1 山地建筑的研究背景山地建筑是指处于山地条件下的建筑,与平地建筑区别在于接地方式处理手法的不同。
住宅是建筑中占比例最大的一个类别,住宅设计不仅关系到居住者还关系到能源与环境。
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理念,以从单纯的功能性目标,转变为功能与环境的双重目标,以人为出发点,将建筑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中介。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在山地地区及城市,居住区在总体规划布局,住宅组团布置,和住宅单体均受到地形和影响和制约,其相关设计及建设都相较平原地区复杂。
住宅建设的经济效果随对地形的处理改造手法而相应变化,差异甚大。
在国内部分多山地区,例如西南地区,山地住宅建设量巨大。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老一辈的建筑学家和设计师们对山地建筑文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陆续出版了一批关于山地建筑形态、空间理论、山地建筑生态等方面的专著书籍,为山地住宅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1.2 山地建筑的优势我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着依山而居的传统,有着独特的山居文化。
当今城市文明的蓬勃发展为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各种声、光、空气、水的污染也接踵而至。
城市化使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回归自然并非指放弃现代化便利的都市生活,而是将大自然引入居住生活。
城市中心越来越少的用地和高昂的地价都使得住宅开发越来越向着市郊等周边地区扩展,而市郊的居住楼盘则更有必要和有条件满足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
从生态角度来看,相比城市建筑的高度与密度,山地住宅在高绿化率、低密度和通风采光条件上都优于前者。
因此,顺应、利用和适度改造自然的山地住宅,无论在市场、人文、经济、功能、环境等各个方面,有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优势。
总规说明书-广州市海珠区总体规划(2015-2030)
![总规说明书-广州市海珠区总体规划(2015-2030)](https://img.taocdn.com/s3/m/c8096651f7ec4afe04a1dfee.png)
第一章项目概述 (3)一、城市概况 (3)二、规划编制背景 (4)三、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 (4)四、规划依据与原则 (5)五、规划技术路线 (5)第二章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5)一、区域关系概况 (5)二、在区域中的定位 (6)三、区域空间协调 (6)四、区域生态环境协调 (7)五、区域基础设施协调 (7)第三章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分析 (7)一、区域发展背景 (7)二、内部发展条件 (8)三、小结 (9)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10)一、海珠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10)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0)四、产业发展策略 (10)第五章城市定位、性质与规模 (14)一、发展定位与城市性质 (14)二、城市职能 (15)三、城市规模 (18)第六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20)一、城市空间演变过程分析 (20)二、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三、空间扩展模式选择 (23)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分析 (24)五、城市空间结构 (24)六、土地利用规划 (26)八、远景布局构想 (29)第七章交通综合规划 (30)一、交通规划发展战略 (30)二、对外交通规划 (30)三、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31)四、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35)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6)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6)二、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36)三、公共服务规划策略 (37)四、公共服务设施级别体系 (37)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 (37)五、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8)六、规划管理措施 (43)第九章住房发展政策与居住用地规划 (44)一、住房现状特征 (44)二、住房建设的原则 (44)三、住房需求 (44)四、居住片区空间布局规划 (44)六、住房政策 (45)七、宜居发展策略 (45)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5)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 (46)一、城市绿化状况 (46)二、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46)三、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47)四、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8)第十一章旧城更新与村庄改造规划 (52)一、旧城更新 (52)二、“城中村”改造 (52)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54)一、分区发展指引 (54)二、近期建设规划 (58)三、规划实施配套保障策略 (60)分工第一章-项目概述张彦莎李诗桢第二章-区域协调发展分析刘慧第三章-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分析刘慧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策略李诗桢第五章-城市定位、性质与规模王哲夫第六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朱楠第七章-交通综合规划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九章-住房发展政策与居住用地规划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十一章-旧城更新与村庄改造规划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第一章项目概述一、城市概况(一)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北部毗邻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西接荔湾区,南部临近番禺区,位于广州市区的中心地带。
市政给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市政给排水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c1b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7.png)
长岭居规划六路、八路、九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集团有限公司长岭居规划六路、八路、九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目经理部二○二一年四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一)给排水现状 (3)(二)给排水规划设计 (4)(三)给排水总平面布置图 (4)二、编制依据 (8)三、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 (8)四、施工计划准备 (8)(一)劳动力及人员配置 (9)(二)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9)(三)材料进场计划 (9)(四)排水工程施工计划 (10)五、工程关键项目及重难点 (12)六、施工工艺及方法 (12)(一)给水管道的施工 (15)(二)污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24)(三)雨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30)(四)雨水、污水检查井沉沙井的施工 (36)(五)管道闭水试验 (42)(六)沟槽回填 (42)七、各项施工保证措施 (43)(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3)(二)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3)(三)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44)(四)质量保证措施 (44)(五)雨季施工措施 (45)一、工程概况规划六路、规划八路、规划九路位于长岭居规划片区内,三条道路均为新建道路。
其中:规划六路路线呈南北走向,南起长平路,北至永顺大道。
道路全长约650米,道路红线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含桥梁一座,桥梁总长约75米,单跨为35米;规划八路路线呈东南向西北走向,起点接长平路,终点接规划一路,道路全长约550米,道路红线宽度15米,双向两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规划九路路线呈南北走向, B段南起规划一路,北至永顺大道,道路全长约17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一)给排水现状1)给水现状:本工程道路为新建道路工程,现状地貌为企业,农田、村落、山林和水塘,设计线位下方现状没有给水管道。
北边的规划一路有已设计DN300给水管道,长岭路有现状DN300和DN600给水管道,南边的长平路西延线有已设计DN300给水管道,西侧的外环C线有现状DN300给水管道,东侧的规划二路有正在施工DN300给水管道,工程区域属萝岗中心城区的供水范围,供水来自新和水厂,水源引自东江北干道。
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岭福车辆段设计方案及上盖开发研究
![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岭福车辆段设计方案及上盖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d6d8d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e.png)
42铁道勘测与设计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2021(2)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岭福车辆段设计方案及上盖开发研究乔俊1李威2(1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苏州215009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摘要】截止至2019年底,中国内地共16个城市、29条有轨电车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417.07km [1]。
在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上,有轨电车凭借其高效、舒适、绿色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接受。
车辆段作为现代有轨电车日常运营的后勤保障中心,占地需求大,这对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高效地利用车辆段基地的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价值,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广州黄埔区有轨电车岭福车辆段为工程案例,从总平面设计、洗车库布置工艺、上盖物业开发等方面,对车辆段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供国内有轨电车车辆段上盖物业的规划设计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上盖开发洗车库布置工艺Research on Design Scheme and Upper Cover Development of Lingfu Depot ofTram Line1in Huangpu DistrictQIAO Jun LI Wei(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Ltd Wuhan430063) [Abstract】By the end of2019,a total of29trams have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in16cities in mainland Chin-a,and the operating mileage has reached417.07km[l].In addition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tram 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cities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comfor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As the logistics support center for the daily operation of modem trams,the depot has a large demand for land occupation,which has caused great pressure on the scarce urban land resources.Therefore,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land resources of the depot base to realize the intensive use of urban space,so as to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rate and enhance the land value..Taking lingfu depot of tram in Huangpu District of Guangzhou as an engineering cas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depot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general plane design,layout technology of washing garage and development of upper cover,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pper cover of domestic tram depot.[Key words】Modem Tram;Depot;The Development ofUpper Cover;Layout technology of w ashing garage1引言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长岭居-萝岗)线路全线约14.3km,是重点解决区内交通问题,并带动沿线用地的开发建设的中低运量交通系统。
广州新城规划说明书
![广州新城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31afe68011ca300a6c3902c.png)
--
3
图 2-1 广州新城范围内的平原
2.2.4 水文 广州新城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河道有沙湾水道、市桥水道和莲花山水道,三者均
汇入狮子洋,水资源较为丰富。从水质来看,沙湾水道为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 质标准,现为供水水源;市桥水道为Ⅳ类水质标准,有机质污染严重,已不能作为饮 用水源。地下水资源方面,台地有浅层地下淡水,但储量不大,不能作为供水的主要 来源。沙围田和低丘台地外缘有深层地下咸水,石基低涌和沿市桥水道一带的地下水 为中等咸度,地下咸水虽含量丰富,但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广州新城发展规划
Guangzhou Xincheng Development Plan
重点发展区,是广州城市南拓的核心节点;2002 年 5 月进行了《广州新城发展规划研 究》国内咨询,对新城的背景、规模、定位、布局、空间等进行了研究。为整合并深 化咨询方案,达到有效导控目前村镇的无序建设、控制新城发展储备用地、保护并改 善现有环境、指导道路、市政等重大项目循序建设的目的,2002 年 12 月广州市城市规 划编制研究中心委托我院编制《广州新城发展规划》。
(3)规划充分考虑广州新城与广州中心城区、市桥中心镇区、广州大学城、南沙 临港新城等城区的关系并与之协调发展。
1.5 规划原则
(1)创新原则。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广州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巩固和提升自 身的地位,广州新城更应强调创新理念,努力做到新空间、新产业、新商务、新科技、 新形象。
(2)可持续发展原则。广州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广州都会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广州新城自身发展建设的要求,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应涵盖社会、经济、 环境三方面的内容,其规划应既适于生产创业又适于生活居住,保持不断发展的生命 活力。
长岭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长岭镇总体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67deff0242a8956bece454.png)
前言长岭镇人民政府于2000年编制《长岭镇总体规划》。
该规划(以下简称“原规划”)对指导长岭镇的城镇建设,促进全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庄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确定长岭镇为庄河市北部的重点镇,同时,新时期下小城镇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对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此,镇政府决定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委托庄河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对长岭镇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第一章规划依据、原则、范围和期限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5.《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20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7.《庄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8.《庄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9.《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0.《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11.《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3]36号)12.《长岭镇总体规划》(2000—2010年)13.长岭镇《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相关资料、规划设想二、规划原则、指导思想和目标1.本次总体规划的原则:(一)彻底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综合效应,建立集约用地机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坚持“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服务的原则,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确立动态和滚动发展思路,编制弹性和发展规划,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确保近期建设的可操作性和远期控制的合理性。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到远近结合,超前控制。
(四)树立生态观点,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中冶长岭居项目 推广提报 SMJ·中国
![中冶长岭居项目 推广提报 SMJ·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d9c3ea7c5727a5e9856a61d6.png)
1、一场真人秀 2、一次全民话题传播
— 60S大型焰火艺术秀—
与世不同的态度 一步登天境
自媒体炒作配合
在微博上发起
#60S超然世外 # 话题
#60S 超然世外 #
# 找寻一处超然世外的天境 # # 与这个世界的喧嚣,该保持多远的距离 # # 你脚下是凡尘,我脚下是自然 # # 你是广州的富人,我是广州的贵人#
独与世界不同
中冶广州长岭居项目推广提报
尚美佳·中国(深圳)
超强的企图心
中冶,拿地王,集众望 前所未有的挑战 登场必定非同寻常
超越的姿态
稳坐头把交椅 不能仅仅着眼于萝岗 要塑造全广州新豪宅标杆
但。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一个非传统豪宅板块 周边均价两万的情况下
本案最大核心难点:
做珠江天河顶豪的价格
广州豪宅市场价格Top10:
无论二沙岛豪宅、滨江, 还是汇景新城、珠江新城 广州豪宅基本依托于江景资源
从广州顶豪市场看:
基本都是中心豪宅 靠江的卖得更贵
Too Too SIMPLE
广州的别墅不少 但是客户的选择面很少
中心景观豪宅
唯中心论
Too Too CROWD
无论是广州的老钱还是新钱 都拥挤在珠江两岸
1、超低密的舒适自然环境 2、超大空间的舒适体验 3、东方生活意境,
还原建筑天性
总结
距离刚好 生态资源最佳
产品力足 溢价也高
人有我也有
影响力不足
人无我有
我们VS Market
当下 资源豪宅里的佼佼者
当下 城市豪宅里的低密王者
当下 引领长岭豪宅,一家独领
我们VS Market
1年内 最耀眼的资源别墅
我在长岭居绕了四圈,真的是又爱又恨啊
![我在长岭居绕了四圈,真的是又爱又恨啊](https://img.taocdn.com/s3/m/bd51aa5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5.png)
我在长岭居绕了四圈,真的是又爱又恨啊文:园长长岭居最近出了两个新盘,一个开控云锦,一个长岭雅居。
今天去看了一下。
前者是开发区投资控股,后者是知识城投,都是国企,开控云锦规模较小,长岭雅居的规模比较大。
两盘首推都是大户型产品,结合长岭居的发展说说吧。
长岭居的定位是科学城高品质居住后花园,开发了近10年,目前成果总结如下:1、永顺大道沿线住宅开发近7成,区域算半成熟区,2、建成北师大,妇女儿童医院,长平站商业据闻是华润打造长岭门。
3、修成了萝岭路等2条连接科学城区府的道路。
4、有轨电车1号线建成,连接科学城区府的公路交通打通。
未来的利好还有:交通方面1、地铁37号线--知识城-科学城-老黄埔-天河的高速地铁2、地铁40号线,长岭居-云埔-老黄埔。
3、还有2两条横向轴非主干路修建,可以缓解长岭居的交通(下图中的上下边缘路段)(此图为旧版,但是没关系,看土储和道路规划)商业目前长岭居几乎无成型成规模的商业,商业配套规划聚集在山景城附近,长平站和萝岗立交的元贝附近。
万科的社区商业规模稍大,龙湖揽境商业尚未开业。
长平站附近楼盘众多,开控云锦自带商业,长平站附近有华润的长岭门规划,因此商业正在即将兑现的阶段,3个商业板块规划,长平站更强,起来的速度比山景城附近更快一些。
教育区域还有几个九年一贯制教育地块,另外之前有传闻高等教育的规划,目前还有待落实。
关于长岭居的判断1、依赖公共交通通勤的会倾向选择永顺大道沿线(外区)接下来新开发的长平站东南板块多半是科学城以及近智慧城板块的用户选择(自驾用户为主)2、长岭居的生源相对纯粹,教育目前是科学城最为稳妥的板块(对口初中三所都是名校)3、科学城区府货量有限,星樾罗兰山畔卖完后,用户往外围选,长岭居的优势很强4、长岭居的供应比较健康,新房和二手差异化(新房大户型改善,二手偏刚需),不太会出现新房挤压二手的状况5、科学城的产业仍然强劲,有预期实际感受如下---长平站附近未来更能打一些在长岭居板块转了一圈,黄埔确实执行力强,道路都很体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长岭居城市设计说明书一、认知篇1.规划背景广州,中国第三大城市,岭南文化的兴盛之地。
长岭居,位于萝岗区,是广州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组团。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广州市、萝岗区的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拟在萝岗区选址建设高端的、具岭南风格的大型低碳居住区,为企业家、海归精英、科技人才提供高端居所—长岭居,规划人口20余万人,以承接老城区疏解的人口,促进萝岗中心区的职住平衡,实现与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的共同协调发展。
本设计在《广州东部山水新城总体规划》、《长岭居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为依据及城市设计框架的指导下,营造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区。
2.现状概况规划范围总体城市设计范围用地面积共3490公顷,其中,一期详细城市设计范围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规划用地北至广汕公路,南至广惠高速公路,西至萝平路,东至永和大道。
区位分析(1)从广州层面分析,项目位于广州30分钟生活圈内,利于承担广州中心城区居住、研发、商业服务等功能外溢。
(2)从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层面分析,长岭居是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组团,可以依托地铁21号线,成为东部山水新城TOD开发走廊的服务节点之一,为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内中新知识城、科学城、永和工业区等产业高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及居住配套。
(3)从萝岗区层面分析,长岭居依托广惠高速、广汕公路、长岭路、永和大道等区域性干道,地铁21号线以及萝岗区捷运系统,与萝岗中心区及各功能组团联系便捷,利于促进萝岗区职住平衡。
人口、产业状况(1)人口规划区范围内涉及岭头、水西、长平、贤江、禾丰五村农村居民点,户籍人口共计6951户,16446人。
(2)产业农业方面,规划区内主要以甜橙,荔枝等特色水果品种种植为主,另有部分水产养殖。
工业方面,长岭居范围内现状工业主要集中在规划区东部的永和工业区内,主要有五类:仓储物流类、工业化工类、机电科技类以及汽配加工类,每类分别大约有3、8、11、10、5家,共约37家。
长岭路沿线零散分布少量低附加值工业企业。
服务业方面,长岭居范围内服务业主要为餐饮、住宿,主要沿长岭路及围绕水声水库、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分布。
现状建设情况现状建筑总面积约万平方米。
规划范围内主要以村民住宅和工业建筑为主,其中旧村住宅约万平方米、工业建筑约万平方米,其余为商业建筑、公共服务设施、新村安置用房等。
规划区内主要有长平村、岭头公司、水西村、贤江村、禾丰旧村五个村庄。
根据统计,五个村庄的总建设量共计:万平方米。
在本次规划区内,岭头公司共有茅坦村、斗岗村、羌洞村等7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万平方米;水西村共有水东村、华丽村、元贝村3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万平方米;长平村共有山塘社、屋角社、高田社等5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万平方米;贤江村共有贤一、贤二、贤三3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万平方米;禾丰旧村总建设量为万平方米。
现状的村庄建筑类型基本以村民住宅为主,村民经济物业建筑量非常少:岭头村的物业量为万平方米、贤江村的物业量为万平方米,禾丰村物业万平方米,合计万平方米。
目前上述村庄都在推进“三旧”改造工程,其中岭头村部分安置区正在建设当中,已建设量约为万平方米。
禾丰新村已建设完成,建筑量为万平方米。
土地利用现状2012年底,规划区总用地面积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公顷,占总用地的%;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公顷,占总用地的%;非建设用地公顷,占总用地的%。
(1)居住用地规划区内共有公顷居住用地,其中村庄居住用地为公顷,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较少,仅在永和街道内有公顷二类居住用地。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现状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总计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约为%,比例较高;用地的类型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等。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现状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总计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约为%,规模严重不足;用地主要分布在几个现状旧村内,基本为村物业建设用地,商业设施类型缺乏,物业档次较低。
(4)工业用地现状工业用地总计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一类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边长岭路南侧;二类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永和工业区。
(5)绿地现状绿地面积共计公顷,约占总建设用地的%,人均公共绿地仅为约3平方米,公园绿地缺乏。
(6)公用设施用地现状有公顷的公用设施用地,主要为其他公用设施用地(施工)。
(7)村庄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主要为村庄居住用地,用地规模为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约为44%。
现状村庄居住用地多为村民自建住宅用地,受地形制约布局十分零散。
现状用地主要存在问题(1)由于位于城市郊区,该片区没有一个明显的城镇中心,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地块均较为零碎,各类用地之间联系较差。
(2)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主要沿着城市主干道——长岭路分布,沿广惠高速和北二环高速存在少量村庄用地,该区依托交通干线发展的带状特征十分明显。
(3)除永和片区建设用地较为集中外,其他建设用地零星分布于景观较好的山区,受周边山体、水域等用地的影响,布局较为自由。
(4)规划区的存在用地混杂情况,部分工业用地穿插于住宅用地之间,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同时不利于交通组织。
生态资源本片区拥有众多的自然生态要素,生态资源丰富。
规划区三面靠山,分别为帽峰山余脉、油麻山余脉、萝峰山,内有南岗河、水声涌、永和河等水体资源,植被覆盖率较高,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生态条件。
帽峰山余脉、油麻山余脉、萝峰山自然绿化植被良好,规划区内还有明冼山,百眉山、青梅山等自然山体,为本区域重要的自然山体生态屏障。
规划区地形变化丰富,高低不一的山体、丘陵,微丘陵地形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地表形态和生态基质,对山体、丘陵的保护与利用也是维持区域生态友好的重点所在。
自然要素分析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分别对项目地块的高程、坡度、坡向、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再通过多因子叠加进行土地适建性评价。
(1)高程分析规划区内现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高中间低,形成有特色的山谷地形。
规划建议保留大部分240米以上山体,对部分地区需采用分台方式处理,提高城市建设模式对地形的适应性。
(2)坡度分析规划区坡度以陡坡为主,约60%以上地区坡度大于25%,对于坡度大于25% 的地段不建议进行集中式城市开发,可结合地势布局山地建筑。
总体地块破碎程度较高,对城市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建议采用分块组团模式开发建设。
(3)坡向分析地块坡向以东南及南向为主,较少西向,利于居住建筑布局,其中东向,南向等向阳坡上的住宅建筑间距可以相应缩短,背阳坡则需适当加大。
(4)植被分析规划区植被覆盖度高,生态条件良好,植被以林地与灌木地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地块内高程较高与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带,灌木从主要分布在谷地以及台地。
建议规划保留区内林地作为主要生态图斑。
道路交通现状(1)道路交通现状现状区内主要区域性道路包括广汕快速路、广惠高速、长岭路(永顺大道)、永和大道等,对外交通便捷。
区内用地以林地、园地为主,用地尚未开发,路网尚未成系统;内部道路主要以乡村小道为主,通行能力较低。
(2)公共交通现状现状区内共设置有7个公交总站,即长平总站、元贝村站、岭头总站、贤江总站、禾丰新村总站、环岭路总站和华峰寺总站。
公交线路主要沿着长岭路、广汕路、新丰路等主要道路布设,以区内中小巴士为主,发车间隔较长,公交出行不便。
(3)其他交通设施现状区内共设置有1处加油站,即贤江加油站,位于长岭路(永顺大道)与新丰路路口南侧。
公共设施现状(1)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区仅有少量社区商业设服务施,档次普遍较低。
(2)医疗卫生设施除永和片区有卫生服务站,部分村庄有少数卫生站或私人诊所,广州市干部疗养院。
(3)文化体育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开发区外商活动中心。
(4)教育设施规划区内现状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小学2所,幼儿园一所,教育设施配套不足。
其中广州南方中英文学校(九年一贯制),属于全日制中英文寄住宿学校,该校区设有幼儿园、小学、中学。
(5)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规划区主要隶属两个街道办事处:萝岗街道办和永和街道办,街道行政中心均不在规划区内。
设计条件与要素对外交通主要依托广汕快速路、广惠高速路、北二环高速路、永顺大道、永和大道等。
规划区有建设中的轨道21号线、规划的轨道6号线延伸线、规划的T1、T4捷运线,相关轨道站点是规划区重要的交通节点。
规划区东部有大量工业企业单位入驻。
西部的气象站对临近区域的建筑高度提出了控制要求。
规划区有长平客运站、奥园春晓等9个已发件或拟出让项目。
规划区已发件道路有水西环路、外环路、长平路、元贝路、萝平路等。
3.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城市性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东省会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枢纽。
提出了六大总体发展战略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公交优先,倡导绿色、低碳。
优化公共中心体系。
提升“花城”、“绿城”、“水城”魅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市”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6)从粗放到集约,强化组团发展——重点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优化用地开发强度,引导居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的相对平衡《广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011-2020)》(1)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六大策略错位互补,组团分工、优化配套,以人为本;网络互联,疏解交通、生态保育,集约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岭南特色,山水格局;(2)提出了“123”的城市空间结构继续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十字方针,促进城市空间发展从拓展增长走向优化提升,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
《广州东部山水新城总体规划》(1)城市性质广州东部宜居新城区、珠三角的休闲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创新中心与高端产业聚集区。
(2)城市职能世界一流创新基地和高端生产服务中心、国家级尖端科技园区、国际级科技教育资源高地,是广州构建国家级创新中心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以珠三角都市区为主要客源地,形成以世界一流的主题公园、独具岭南特色的山水休闲旅游区和生态观光旅游功能为主的都市休闲旅游示范区。
商业购物、居住生活、交通集散、综合服务等功能的广州东部核心功能区,促进东部地区的整合和广州东部宜居新城区的建设。
发展目标:以创新经济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山水特色和岭南特色明显的宜业宜居宜游现代新城区。
(3)人口与用地规模到2020年城镇总人口为145万总计1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