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乘法交换律(I)卷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达标检测(1)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达标检测1.口算。
35×4=14×5=16×5=15×6=18×5=25×8=15×4=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5×52=52×29×4×25-29×(×)(25×37)×=37×(×4)125×(4×)=(125×)×93.先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5×28 225×42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57×25×4 250×13×4 125×72 125×25×4×85.解决问题。
(1)买12包书,一共用多少钱?(2)小明每天在家和学校之间要走2个来回,他一个星期(按5天计算)往返学校,一共要走多少米?6.填一填。
(1)25×6××4=4200 (2)125××4×9=36000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达标检测1.口算。
15×6=35×4= 25×6=18×=125×8=15×8=55×2=14×5=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14×15=15×(2)125×9×8=××9(3)(12×25)×=12×(×4)(4)125×(4×)=(125×)×18(5)7×6×8×5=(7×6)×(×)3.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36×15=15×36 () 25×17×4=24×5×17 ()56×5×2=56×(5×2)()8×7×125=7×(8×125)()4.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验算。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下册 第3单元(运算定律)质量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下册第3单元(运算定律)质量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甲×(乙+丙)=甲×乙+甲×丙表示()。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2.44×25的简便算法是()。
A.40+4×25B.40×25+4×25C.40×4×253.88×125可用下面()式子简算。
A.(80+8)×125B.(80×8)×125C.11×(8×125)4.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25+75×3=(25+75)×3B.461-(28+172)=461-28+172C.25×(40+4)=25×40+25×45.根据乘法分配律,xy+y可以写成()。
A.(x+y)y B.x+2y C.(x+1)y6.在下面算式中,与103×99结果不相等的是()。
A.100×99+3 B.103×(100-1)C.(100+3)×99D.103×100-103⨯+⨯=⨯+,这是根据()进行简便运算的。
7.469846246(982)A.乘法分配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8.与345÷1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345÷10÷5B.345÷5÷3C.345÷5×39.53+76+47=(53+47)+76这样简算的依据是()。
A.加法的交换律B.加法的结合律C.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0.下面的算式中,正确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125×16=125×8×2B.(38+25)×4=38×4+25×4 C.(6+4+5)×3=15×3D.13×(65+35)=13×65+35 11.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3.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现象。
例如:小明买了 4 个苹果,每个苹果 3 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小明先算4×3,再算3×4,结果一样吗?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a. 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的现象。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a. 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现象。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
3. 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华有 6 块巧克力,他每天吃 2 块,可以吃几天?如果小华先算6÷2,再算2÷6,结果一样吗?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方法。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略)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现象,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实践应用环节,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语言表达,力求严谨、简洁、生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规律》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规律》课时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里填适当的数或字母。
68+45=+38+n=+38 103+ =75+1032.先计算,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468+575= 49+722= 1345+279=3.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里填适当的数或字母。
(63+89)+11=+(+11)+(+)=(a+b)+c25+68+75+32=(25+)+(+32)答案提示1. 45 68 n752. 1043 771 1624 验算略3. 63 89 a b c 75 68第2课时练习课1.在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的算式后面写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65+72=72+65 ()(2)218+53+47=218+(53+47)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4+35+16 108+77+92+23356+(44+88) 612+169+313.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
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答案提示:1. (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2. 135 300 488 8123. 62+93+138=293(页)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1.下面各式都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54+18=18+54 ( )14+(36+47)=(14+36)+47( )x+y=y+x()a+b+c=a+(b+c)( )2. 在计算结果相同的一组算式后面画“ ”。
(1)83+315 315+83 ( )(2)(42+81)+58 42+(81-58) ( )(3)73+64+37 73+37+64 ( )(4)206+189+94 206+89+194 ( )3.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8+227+173 69+406+9416+75+128+25+72 214+63+37+86126+62+48 9999+999+99+9答案提示: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1)( ) (2)( ) (3)( ) (4)( )3.538 569 316 400 236 11106第4课时减法的简便运算1.在○里填上“>”“<”或“=”。
3.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例5、例6)》(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人教版)
3.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例5、例6)》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2. 乘法结合律3.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1)乘法交换律a. 出示例5:计算(25×32)和(32×25)的结果,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c. 举例验证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a. 出示例6:计算(2×3)×4 和2×(3×4)的结果,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c. 举例验证乘法结合律。
3.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让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及应用,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素养达标精品课。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导入、探究和练习环节。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复习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如 \(4 \times 5\)、\(6 \times 7\) 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中的因数和积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章专题02 乘法运算定律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下册第3章专题02 乘法运算定律一、选择题(共16小题)1.计算102×0.45时,应用( )计算比较简便。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2.12×(34+12)=12×34+12×12=9+6=1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3.算式94﹣46﹣14与( )的计算结果相同。
A.94﹣(46+14)B.94﹣(46﹣14)C.94﹣46+144.与38×103一定相等的式子是( )A.38×100+3B.38×103﹣3C.38×100+38×3D.38×103﹣38×35.与36.5÷8÷2不相等的是( )A.36.5÷2÷8B.36.5÷(8÷2)C.36.5÷(8×2)D.36.5÷166.6.3÷0.3=(6.3×10)÷(0.3×10)=63÷3=21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B.加法结合律C.商不变的规律D.乘法分配律7.同学们在计算125×(80+8)时,出现了下面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125×80×8B.125×80×125×8C.125×80+8D.125×80+125×88.计算25×13×4=25×4×13,运用了( )运算定律。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不确定9.计算9.9×25的简便方法是( )A.9×9×25B.(10﹣1)×25C.(10﹣0.1)×2510.在口算26×3时,先把26拆分成20和6,然后用20和6分别乘3,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其实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D.乘法分配律11.计算28×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28×0.5×0.5B.28×0.2+28×0.05C.7×(4×0.25)12.4.8×37+4.8×63=4.8×(37+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分配律13.6.7×(100+1)=6.7×100+6.7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14.5.4×6.2+5.4×3.8=5.4×(6.2+3.8),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15.(a+b)×c=ac+bc表示( )A.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分配律16.对6.4×101﹣6.4进行简算,将会运用(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结合律二、填空题(共10小题)17.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下册 第3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检测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训练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25×(8+4)=()。
A.25×8×25×4B.25×8+25×4C.25×4×8D.25×8+42.20×9-3×20+2×20=20×○,在○里应填()。
A.7B.8C.9D.103.计算25×24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A.25×4×6B.25×3×8C.25×20×44.与12×25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A.3×4×25B.12×20+5C.10×25+2×255.56+56×4与()相等。
A.56×(4+1)B.56×4+1C.4×(56+1)6.125×88的简便算法,下面不正确的是()。
A.125×80+8B.125×80+125×8C.125×8×117.4×8×7×5=(7×8)×(4×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8.用简便方法计算79×99+79=()A.8282B.75000C.7900D.7272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10.4+12=12+4()11.138+247+153=138+(247+153)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12.201×37=200×37+37()13.4×(25×5)=25×4+5×4.()三、填空题(共9题;共24分)14.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加上;或者先把相加,再和相加,它们的不变,这叫做.15.在横线上填上“>”、“<”或“=”。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
3 × 4 × 25
100
方法二:也可以把 12写成(10+2),然后利 用乘法分配律,即 12×25=(10+2)×25。
12 × 25 10+2 2×25
10×25
方法一 12×25 =3×4×25 =3×(4×25) =3×100
=300
方法二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总人数
计算过程如下: (4+2)×25 =6×25 =150(名)
思路二:先求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再求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最后把两 部分加起来就是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每组4人负责 挖坑、种树
×
25个 小组
+
每组2人负责 抬水、浇树
×
25个 小组
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 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
用字母表示为: a×b=b×a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
5棵树,每棵树浇2桶水。
要求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思路一:先求一 共种多少棵树, 再求一共浇多少 桶水。
(25×5)×2 =125×2 =250
思路二:先求每 组浇水的桶数, 再求25个小组共 浇水多少桶。
100
36 ×8= 288 125 ×8= 101002 ×3=
306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乘法运算中的三位好朋友:
2 × 5 = 10 4 × 25 = 100 8 × 12பைடு நூலகம் = 1000
因数 因数
积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125×7×8=7×(125×8)这是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101×25的简便算法是()A. 100×25+1B. 100×25+100C. 100×25+253、12×(+ )=3+4,这是根据()计算的.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B.C.乘法结合律D.加法结合律4、下面没有运用乘法结合律的题目是()A.2×(5×23)=(2×5)×23 B.4×35×25=(4×25)×35C.56×125 =7×(8×125)D.12+33+88= (12+88)+335、125+67+75=67+(125+75)应用了()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6、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A.64×101 B.125×66×8 C.352×5×27、23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A.237﹣100﹣2 B.237﹣(100+2) C.237﹣100+28、计算18×29,下列算法不正确的是()A.18×30﹣18 B.20×29﹣2×29C.18×20+18×9 D.8×29+1×299、用简便方法计算76×99是根据()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0、(1分)与125×88积不相等的算式是()A.125×(80+8)B.125×8×11 C.25×8×55 D.125×80×8二、填空题11、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附完整答案
第一、二单元测评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
(每空1分,共19分)1.2. 3.4. 5.求几个(算:(根据5034-647=4387,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5034—4387=()4387+647=()为了实行“城乡一体化”,联群村订购了80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的价格为85元,购买这批垃圾桶应付多少钱?列算式为()。
计算380X015+(150—135)]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如果要把算式864-12X64-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加数的和的()。
)运算,叫做乘法。
例如:5+5+5+5=20,用乘法计6. 7. 8.9.算式应改为()。
用3、6、8、7算24点,列出综合算式为(7X9-()4-2=18'在O里填上或“(78—78)于6O78-784-6960+60-20Q960+(60-20)54与45的和是它们的差的()倍。
)。
7X16+16X()=19264+4X2Q644-(4X2)78+102+0O(78+102)X010.由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和从上面看都是[二---—|~从左面看是n~i,要搭这样的立体图形,需要用〈)个正方体木块。
“二、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每题1分,共6分)1.如果综合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那么要先算中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里的。
()2.如果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减的差是0,那么这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是1。
()3.。
除以任何数都得0。
()4.25X4^-25X4=100^100=1()5.算式120+5X8与120+8X5的运算顺序相同,结果相等。
()6.在算式80—20+5X10中,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1.已知O+A=口,则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①△+□=(□②(?一口=△③口—△=(□2. 下面三组算式中,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应用专项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 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应用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19分)1.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
2.102×45=____×45+____×45运用了( )律。
3.58×36+36×42=(________)____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能简便。
(1)25×19×(2)175+237+(3)456--82 (4)33×98+×5.在里填上“>”“<”或“=”。
136-54-46136-(54-46)101×85100×85+11250÷(125×5)1250÷125×586×4+8686×532×125125×4+125×8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6分)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 2.303×5=(300+3)×5=300×5+3 ( ) 3.125×16=125×8×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3分,共12分)1.185×102=185×100+185×2运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2.下列各组算式,得数相等的是( )。
A.⎩⎨⎧155×18155×10×8B.⎩⎨⎧68×215-68×1568×(215-15)C.⎩⎨⎧9800÷140÷709800÷(140÷70)3.576+103的简便算法是( )。
3.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4节“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内容,为您呈现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教材第76页至第77页的内容,重点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例如:a×b=b×a。
乘法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例如:(a×b)×c=a×(b×c)。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及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发现座位排列遵循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 讲解乘法交换律: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并强调其应用。
3. 讲解乘法结合律:同样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并强调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乘法交换律:a×b=b×a2. 乘法结合律:(a×b)×c=a×(b×c)七、作业设计(1)25×4×5(2)12×15×6(3)8×9×102. 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专项练
习题
练一
1. 小明有3根铅笔,小红有5根铅笔,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根铅笔?
解法:根据乘法交换律,3 × 5 = 5 × 3 = 15。
所以,他们一共有15根铅笔。
2. 小明每天吃2个苹果,小红每天吃3个苹果,请问他们两天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解法:根据乘法交换律,2 × 3 × 2 = 2 × 2 × 3 = 12。
所以,他们两天一共吃了12个苹果。
3. 小明和小红一共有4本故事书和5本绘本,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
解法:根据乘法交换律,(4 + 5) × 2 = (5 + 4) × 2 = 18。
所以,
他们一共有18本书。
练二
1. 一个篮子里有8个橘子,小明拿走了3个橘子,请问篮子里
还剩下多少个橘子?
解法:根据乘法交换律,8 - 3 = 3 - 8 = 5。
所以,篮子里还剩
下5个橘子。
2. 若12 × 4 = 48,则12 × 2 = 24,根据乘法交换律,正确吗?
解法:不正确。
根据乘法交换律,12 ×2 = 2 ×12 = 24。
所以,12 × 2等于24,符合交换律的规则。
3. 小明一共有9本书,他借给小红3本,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
本书?
解法:根据乘法交换律,9 - 3 = 3 - 9 = 6。
所以,小明还剩下6本书。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102×125等于()A. 100×125+2B. 100×125+2×125C. 100×125×22.下面没有运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A. 2×(5×23)=(2×5)×23B. 4×35×25=4×25×35C. 56×125=7×(8×125)3.25×13×4=13×(25×4)=1300,这里运用了()。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101×97和()相等。
A. 100×97+97B. 100+1×97C. 100×97+15.运用简便方法计算49×99时应采用( )。
A. 49×100-99B. 49×(93+1)C. 49×100-496.61×24 61×4×6,里应该填( )。
A. >B. =C. <7.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 78×100+78×1B. 78×100-78C. 78×100+1D. 78×100-1 8.和56×(19+28)相等的算式是()A. 56×19+28B. 56×(19+28)C. 56×19+56×289.与□×48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 □×50﹣□×2B. □×50﹣2C. □×48+210.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 78×102=78×100+2B. 324-75-25=324-(75-25)C. 3200÷4÷25=3200÷(4×25)11.25×37×4=37×(25×4)这是根据()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2.计算404×25的简便方法,正确的是()A. 400+4×25B. 400×25+4×25C. 400×4×25二、填空题13.72×65+28×65=(________+________)×65是应用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同步测试(I)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同步测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填空。
(共8题;共23分)1. (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1348+2655+7345+8652=________2. (1分)学校买了2盒乒乓球,每盒25个,共花25元,每个乒乓球________元?3. (2分) 48×99=48×100﹣48,这是运用了________律,用字母表示是这个运算律________.4. (4分) (2018四上·盐田期末) 填上“>”“<”或“=”。
490亿________ 48990000000 100个百万________一亿-20________-2 125×(8×80)________125×8+125×805. (1分)计算63+84+(37+16)=________6. (8分) (2018四上·始兴期末) 直接写出得数240×30=________120×40=________300÷50=________630+90=________363+40≈________69×199≈________25×48×4=________150-50×2=________7. (5分) (2019四下·东莞期中) 计算101×99+101时,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写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8. (1分)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45=________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9. (2分)火眼金睛判对错.△-(□+○)=△-□-○10. (2分)44×25=11×(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试卷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数学试卷运算定律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1.下列()组的得数不相等。
A.125×24与3×(125×8)B.105×25-5×25与(105-5)×25 C.99×35与100×35+1×352.88+66+34=88+(66+34)运用了()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389+599的简便计算是()A.389+600+1B.389+600-1C.390+599+14.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研究平均数问题时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B.我们在研究小数的意义时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C.28+374+26 此题进行简便运算,我们头脑里可以想a-b-c=a-(b+c)这一运算律5.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02×34=()A.2014 B.660 C.1014 D.34686.101×76的简便算法是()A.100×76+1 B.100×76+100 C.100×76+76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外…………○…※※………内…………○…二、文字题 7.列式计算。
1000减去284,再减去116是多少?三、其他计算8.25乘99的积与25的和的16倍是多少?四、脱式计算 9.简便计算。
(1)173+428+27 (2)38×101 (3)44×25 10.简便运算。
(1)61+58+59+60+57 (2)33×34+99×22 (3)73×46-73+73×55 11.简便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乘法交换律(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20四下·京山期末) 下列()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 . 36×201和36×200+36
B . 100÷5×4和10÷(5×4)
C . 25×174×4和25×4×174
2. (2分)3×4×11×25=(3×11)×(25×4)是应用了乘法的()
A . 交换律
B . 结合律
C . 交换律和结合律
D . 分配律
3. (2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9×4=()
A . 500
B . 190
C . 1900
D . 19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4. (2分)7×10×9=10×7×9
5. (2分)38×89=89×38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
6. (2分)判断对错.
8×5×125
=8×5+8×125
=40+1000
=1040
三、填空题 (共3题;共5分)
7. (2分) (2020三下·沭阳期中) 在横线上填“>”“<”“=”。
13×27________27×13 25×4________24×5
24时________1日5千米450米________6000米
8. (2分) a+b=b+a,表示的是________律;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
9. (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26×83________83×26 3497000________350万
301×40________300×40+1 24×99+24________2400
四、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9四下·白云期末)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0.12+3.4= 3.4-
0.15= 0.6×1000=
4.23-0.17-0.83= 6÷100=15-15÷3=
5800÷25÷4=2×125×4=
五、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把得数相等的的两个式子用线连起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三、填空题 (共3题;共5分)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四、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五、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