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合集下载

送别诗常用意象

送别诗常用意象

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杨柳、柳絮、杨花,秋、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二、“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1、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

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2、柳:(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3、子规: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4、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

5、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地,南浦是水边送别之所6、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派遣愁苦7、兰舟:水上交通工具,代表着出行。

(三)送别诗常用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寓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对写等。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但由于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原因,常常保守“悲莫悲兮生别离”的痛苦,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例:《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姆吟留别》《春夜别友人》《送友人》送别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情感分类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中出现的常见意象

送别诗中出现的常见意象

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在这些诗中经常用到一些意象表达离愁别绪、送别怀人的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带有作者强烈情感的景或物。

对这些意象总结如下:一、杨柳、杨花或柳絮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这是所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

由于“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着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人就把“灞陵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以“杨柳”表达与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郑谷《柳》:“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若春风。

”以柳絮表达离别之情。

古诗中有许多以杨柳表达送别的诗句,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春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如《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前半写草,暗寓送别;后半写别,不离春草。

使“春草”和“别情”相联系。

开头实写,结尾转为虚拟。

本诗以古原上离离的春草形象,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以碧草连天,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三、水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送别意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离愁别恨:这种意象是最常见的,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和情感。

如《离骚》中的“欲别黄鹤楼,各为飞蓬乘”、“愿言不得意,数尽杨州道”等。

2. 思乡伤别:这种意象更多出现在北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离家乡的苦楚。

如《登鹳雀楼》中的“故人西
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 求酒解愁:送别时相聚哀愁,常通过饮酒解愁来减轻不舍之情。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 急流奔瀑:有时借比喻自然景象来表现离别时的冲动和激情。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悲壮情怀:有些送别诗表现的是悲壮和豪迈,如《南行别二首》中的“玉佩龙头铁甲冷,一丝一缕不须惊。

天山雪彦王归马,半夜三更雪满城”。

6. 心有不舍:有些送别诗或句表现诗人内心的不舍和无奈,如《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和“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 明月清风:明月和清风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也经常与送别相联系。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及《蝶恋花·送春》中的“不到绿杨外,暗上花飞去”。

8. 力求节制:在古代社会中,送别往往需要符合一定规矩,不能过于激昂或急躁。

因此,许多送别诗或句的表达也需要适度,不能刻意过烈。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风了”,以及《送东篱》中的“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李白送别诗中的壮美意象

李白送别诗中的壮美意象

李白送别诗中的壮美意象
李白《送别》中极富壮美意象:
一是大自然的磅礴意象。

诗中“山随平野尽,江流入海浸”,“行舟终须泊,客心不可归”,“征蓬出疆没,萍枯还生苔”,表达出大自然的宏伟壮观,它有无穷无尽的浩瀚、洪流不息;有千年风云无断的浩渺。

二是时间的永恒意象。

诗中“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把时间比作春天的花儿、鸟儿,以及夕阳的满怀,表现出时间的永恒,它把一切都连结在一起,让人们相伴而行。

三是友情的深沉意象。

诗中“行路难!归去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表达出友情的深沉,它让人们深深地感动,也让人们渴望着再次相聚,一起追逐他们的梦想,让他们的友情永远存在。

送别诗的常用意象细看来不是杨花

送别诗的常用意象细看来不是杨花
Page 5
B挥泪泣别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LOGO
——苏轼《水龙呤》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蝶恋花》
Page
6
C借月咏别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LOGO
——晏殊《蝶恋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E修辞:比喻、拟人、烘托、反衬、对比
Page
14
Page
9
E把酒饯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LOGO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送殷淑》
Page
10
F唱歌送别 许浑《谢亭送别》
LOGO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Page
11
2.离别诗表达的情感
LOGO
①依依不舍之情。
②祝愿劝慰赞美之意。
③借送别言志。
④孤寂惆怅之心。
⑤身世命运之感。
Page
12
A直接抒情
B借景抒情
常用手法
LOGO
C以乐景衬哀情
D想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送别诗
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 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 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 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杨炯《夜送赵纵》
Page
7
LOGO
月亮是中国古代离别诗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在古人 的观念中,月亮具有柔美的特性。月光笼罩在夜幕 下,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宁静安详、朦胧柔和的, 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 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 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 得动人深长。

送别诗情感

送别诗情感

送别诗情感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

送别诗中诗人状态是面临别离,或别友人,或被友人送别,或与家人恋人分别等。

主要内容是长亭古道、江边渡头、举酒击节、折柳相赠等。

送别诗常见的几大意象:长亭古道这类驿站旁的送别场景;水,比如江边渡头,古人长途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有的是水陆的船舟等,或者依靠步行;酒,古人一般设酒宴饯别;柳,与“留”谐音,通过折柳相赠,表达对友人、亲人、爱人依依不舍之情;月,送别之后往往睹月思人。

长亭、南浦、柳、芳草、酒、月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

送别诗中的感情类别: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如杜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前途艰险的担忧,如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5.坦诚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积极奋发的勤勉,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如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

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

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送别诗常用意象

送别诗常用意象

以下是一些在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1. 长亭:古时道路旁为行人休息、送别的地方,常用来象征别离。

2. 碧水:常常象征思念和别离,因为水流的特性与人的思念相类似。

3. 杨柳:因为柳树在春天发芽,所以常常象征离别和新开始。

4. 风雨:常常象征困难和挑战,也暗示着远行者将面临未知的一切。

5. 长夜:常常象征别离的痛苦和思念的心情。

6. 孤帆:常常象征远行者的孤独和远离。

7. 离亭:与长亭类似,离亭也是送别的地方,常常象征别离。

8. 酒:送别诗中常常有劝酒的场景,酒象征着对远行者的祝福和期待。

9. 镜:常常象征别离的痛苦和思念的心情。

10. 雁:常常象征远行和别离,因为雁在秋天南飞,春天北返,与人的离别相似。

这些意象在送别诗中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送别诗成为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

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

唐代送别诗的自然意象
唐代送别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包括:
1. 杨柳。

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 长亭。

长亭是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3. 南浦。

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4.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5. 古道。

古道是送别诗中常用的背景元素,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悲伤。

6. 芳草。

芳草在送别诗中常常寓意着离别的愁绪和思念之情。

7. 夕阳。

夕阳寓意着离别的时刻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祝福。

8. 秋水。

秋水在送别诗中常常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期盼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9. 春风。

春风在送别诗中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这些自然意象在唐代送别诗中被广泛运用,它们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厚意,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理解唐代送别诗的独特视角。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峤《送李邕》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
4.月
❖ 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 是团圆的象征,是思念的载体;月是故乡故园; 月是永恒的象征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柳丝
❖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孟郊《古离别》) ❖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李商隐
《柳》) ❖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
《杨柳枝》)
柳叶
❖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卢照邻《折杨 柳》)
❖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 (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
❖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李白《送殷淑 三首》其二)
❖ 歌管一樽酒,山川万里心。(许浑《旅中别 侄》)
❖ 离别时酒本是要用来消释离愁的,但送行的 水酒却又往往突然引来更多的愁绪。
❖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权德 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 “举酒欲为乐,忧怀方沉沉”(韦应物(送洛阳 韩垂东游》)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权德举酒欲为乐忧怀方沉沉韦应物送洛阳韩垂东游课件ppt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送者还是行者都很难生出什么兴致来真是愁颜难慰别恨又添最后只能在借酒浇愁愁更愁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崔涂秋夕送友人归昊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杨炯送梓州课件ppt人们在酒后的无言或沉醉中休验着人世的离愁还有那酒醒之后的送别更令人惆怅不表面看来是淡淡的语言淡淡的离别实则早已写尽为别而醉的痛苦和凄凉

酒柳水月:古代送别诗四大意象

酒柳水月:古代送别诗四大意象

酒柳⽔⽉:古代送别诗四⼤意象酒柳⽔⽉:古代送别诗四⼤意象 名句的魅⼒之⼀在意象的丰赡。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柳永《⾬霖铃》中状写离别之情的这⼀“千古俊句”,涉及酒、柳、⽔、⽉四种意象。

这四种意象,也正是古代送别诗的四⼤典型意象。

⼀、“今⽇送君须尽醉”:古代送别诗中常常飘逸着浓浓酒⾹。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吴⼭道路难。

今⽇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贾⾄《送李侍郎赴常州》) “今⽇送君须尽醉”,贾⾄诗作中飘逸着浓浓的酒⾹。

酒是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杨载《诗法家数》:“凡送⼈多托酒以将意,写⼀时之景以寄怀,寓相勉之词以寄意。

”这⼀说法为众多诗作证实。

岑参《送杨⼦》:“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

”李⽩《鲁郡东⽯门送杜⼆甫》:“飞蓬各⾃远,且尽⼿中杯。

”温庭筠《送⼈南游》:“唯以⼀杯酒,相思⾼楚天。

”诗⼈酒杯中装载的是浓浓的情谊。

酒意象⼤量出现于送别诗,主要是因为酒本⾝具有沟通情感的作⽤,诗⼈们把酒作为表情达意的上佳载体。

临别之时,设宴饯⾏,殷勤劝饮,酒可以默默传递朋友的情谊,暗暗消释离别的痛苦。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王维《送元⼆使安西》)“⼀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

”(权德舆《献岁送李⼗兄赴黔中酒后绝句》)⼀杯浊酒之中,寄寓着送者的殷殷深情,⽽远⾏者饮下所劝之酒,即是领受了送⾏者⼀⽚⼼意。

刘禹锡送别贬谪边州的张贾,便以樽酒致意: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南流。

如今暂寄樽前笑,明⽇辞君步步愁。

(刘禹锡《置酒相送张员外贾》) “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要醉如泥。

”(⽩居易《北楼送客归上都》)“世上只有情难说,今夜应⽆不醉⼈。

”(顾况《送李侍御往吴兴》)酒⼜具有使⼈情绪亢奋或使⼈沉醉不醒的神奇⼒量,饮酒特别是超量饮酒后,容易产⽣⼼理幻觉,淡化以致忘却了远⾏的忧愁悲伤。

赵嘏洞庭送客,便希望⾏者饮酒以忘忧: 处处云随晚望开,洞庭秋⼊管弦来。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杯。

送别诗中典型的表现手法、常见意象及抒情方式

送别诗中典型的表现手法、常见意象及抒情方式

一、送别诗中典型的表现手法(转)1、直抒胸臆。

2、借物抒情。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①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的赠别之作,原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②这两句说,本来多情的人,由于离别,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倒像彼此无情;在饯别的酒宴上,强颜为笑也难以做到。

樽:酒杯,此指酒宴。

③这两句说,蜡烛好象懂得别人的心事,也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为离人流着痛苦的眼泪直至天亮。

[简析这首诗主要写离别时的惆怅情怀。

前两句抒情。

作者从侧面落笔,通过“却似”、“唯觉”等语,以无情衬托有情,把一对情人在离别时难分难舍的细微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后两句赋物。

作者以物设喻,使无知之物人格化,由烛之垂泪拟人之悲痛,把离别悲伤的感情写得含蓄幽深,余味无穷。

赏析: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

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

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

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

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3、借景抒情。

4、借乐景衬哀情。

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首句写离人乘舟而去,点明送别。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送别诗中常出现的意象

送别诗中常出现的意象

送别诗中常出现的意象
1. 日出:日出常象征着新的开始,既预示着生命的活跃,又预示着未来的美好,因此是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2. 月亮:月亮象征着梦想的永恒,象征着宁静、祥和的气氛,也暗示了分离后爱情及友情的珍贵,是送别诗中一个重复出现的意象;
3. 风:风象征着难忘的情绪及经历,风又传递了心中最真诚的祝福,以及平和地把分别的距离渐渐远离,是诗歌中的一个常见意象;
4. 鱼:鱼暗示了友谊和爱情的不可磨灭,充满着深沉的象征意义,在送别诗中常常作为一个情感的载体出现;
5. 鸟:鸟又称爱鸟,象征着幸福安康的爱情及友情,是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6. 星光:星光代表着真挚的祝福,象征着人们对离别的思念及祈愿,是送别诗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 1 -。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简介1、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送别诗常见意象 (1)时间意象:日暮、月夜、清晨、秋 (2)空间意象:长亭、劳劳亭、南浦、渡口、古道、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3)具体物象: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西风、美酒、芳草、笛声、烟波、浮云、鸿雁、子规 (4)乐曲:《阳关曲》、《骊歌》、《劳歌》。

情感表达常用词:依依惜别、思念牵挂、劝勉鼓励、孤寂惆怅、表明心志。

2、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哲理诗常见类型:1.即事说理——明确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

2.借景说理——明确景物自身寄寓的哲理。

3.托物说理——明确事物寄寓的哲理。

3、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咏史诗内容情感:1、怀人伤己2、怀古伤今3、理性反思4、山水田园诗: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借写山水、写田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1. 表现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2.表现隐士生活,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赞颂隐士的高尚品格。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情感表达常用词: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送别诗常见意象

送别诗常见意象

送别诗常见意象送别诗是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以留恋、挥别和缅怀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的事物或人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送别诗的书写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的“古体诗”还是现代的“新体诗”,都体现了一贯传统的文学精神。

自古以来,送别诗中都有许多常见的意象,用来传达作者不舍之情。

其中最常见的主题就是时光流逝,即用景物、事物或动物来比喻时间的长短和人世的短暂。

这种意象往往被作者用来表达对朋友、家人甚至自己的不舍之情。

例如,毛泽东的《赠汪国胜》中出现了流水的意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燕在枝上,声声近;水在岸边,流不绝。

”毛泽东用流水来比喻他与朋友分离时的伤痛,以及岁月不老去的时光。

另一个常见的意象是沙漠和旷野。

沙漠作为大自然的象征,暗示着人类的渺小、孤独与无常,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例如,鲁迅的《给葛芳英》中写到:“一夜凉风起,乡音无凭愁,但归路南北,谩添秋叶稠”。

鲁迅用沙漠与凉风比喻葛芳英回家路上的寂寞与悲伤,强调离别时的痛苦之情。

此外,植物也是送别诗常见的意象,其中最常用到的是枯萎。

植物的凋谢可以象征人类的衰败和无常,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和绝望。

张爱玲的《离别》中就写到:“二月的芭蕉树早已枯萎,偶尔有几叶雪白的花瓣缓缓的飘在我的衣袖上,落在我的脚边。

”张爱玲运用枯萎的芭蕉植物来表达她对失去的命运的悲伤。

另一种常见的植物意象是残花,它代表著生命的暂时性,象征着离别的哀思。

苏轼的《念奴娇》中写道:“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枫渔火对愁眠。

啊!但见黄河落日圆,花叶半缘人何在。

”苏轼运用晓风、残月、江枫渔火来烘托出他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送别诗是一种深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学形式,它承载了作者失去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出悠久历史中中华文化的千古魅力。

送别诗中潜藏着许多常见的意象,如流水、沙漠、植物等,这些意象代表着作者对失去的悔恨与惆怅,将永远流传下去。

送别诗的意象

送别诗的意象

送别诗的意象
送别诗的意象是一种表达人们送别某个人或某物的情感。

它用古典华美的语言和对事物的深刻描述,来渲染有关被送别者的优秀品质,使之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诗歌中的意象通常包含各种自然界的形式,如星星、月亮、日出、日落、海洋、大地、鸟儿、蝴蝶等,以及抽象的形式,如忠诚、勇气、智慧、爱情、希望等,以及文学作品中被借用的形象,如精灵、神话、奇异等。

它可以使人们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能够更好地宣泄内心的苦楚,并深刻地感受到送别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情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 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 人远行的美好祝愿,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情感5: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送别诗常用意象
(一) 习俗类意象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此习俗产生的原 因大体有三:
1、“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

惜别、不舍之意。
柳 2、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送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 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 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 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烘托
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 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 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别诗2019

送别诗2019

《望江怨.送别》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参考答案: 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
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 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 足。
《望江怨.送别》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 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送人》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 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①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② 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③山长水阔,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水调歌头 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 ,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 ,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1.简要赏析“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的作用。 交代送别的时间用“春暮”,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 的浓烈,为下文“相留相送”铺垫蓄势。 2.“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一句有何特色及效果? 听觉、视觉、嗅觉相结合(2分)写出诗人晚宿旅舍却难 以成眠,耳听更漏之声将尽,眼看油灯火焰正短,天快亮了 ,又将踏上征途,再去体验一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特殊 况味。(2分) 3.“把酒沃愁肠”,作者因何而愁,请结合全词分析。 ①暮春之景;②与挚友分别的离别愁绪;③羁旅行役苦况
应知已息机②。

送别诗常用意象详解

送别诗常用意象详解

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杨柳、柳絮、杨花,秋、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二、“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1、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

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2、柳:(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3、子规: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4、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

5、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地,南浦是水边送别之所6、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派遣愁苦7、兰舟:水上交通工具,代表着出行。

(三)送别诗常用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寓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对写等。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但由于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原因,常常保守“悲莫悲兮生别离”的痛苦,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例:《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姆吟留别》《春夜别友人》《送友人》送别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情感分类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的意象

送别诗的意象
一、送别类 1.杨柳、杨花或柳絮 (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 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 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 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 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 荣之意。 2.长亭 古代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之所。十里一长 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 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等。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0.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 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秋代表了 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11.劳劳亭 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 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 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 代名词。 12.谢亭 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晀 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 离愁的代名词。 13.灞陵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 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 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 系在一起。

3.南浦 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 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4.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酒 香,酒里充盈着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5.春色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 归。”作者把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比作遮挡不住的 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鲜,化抽象的感情为 具体的意象。 6.春草 喻离恨(离别的愁苦 )。李煜《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满怀的离愁别恨, 恰如那翠绿的青草,虽然越走越远,还是看到它满地 地生长着。用随处生长的春草来比离恨,说明离恨如 春草之蔓延滋生,绵绵不绝,永无尽期,排除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