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 1

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目录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涵 (2)

(一)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2)

(二)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 (3)

( 三) 农耕文化的实践原则 (3)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容 (4)

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6)

1 观光旅游 (6)

2 体验旅游 (7)

3 乡村旅游 (7)

4 教育旅游 (7)

5 探索发现旅游 (8)

6 历史旅游 (8)

7 节庆旅游 (8)

8 其他旅游吸引物 (9)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状况 (9)

(一)开发成功例子 (10)

(二)开发中的问题 (11)

(三)保护现状 (13)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15)

六.个人小结 (20)

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涵

农耕文化①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农耕文化的涵是什么?

(一)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应时,意味着对机遇的重视和获取。机遇,在发展农业的途程中有时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就是效益,就是金钱。抓住了机遇,就主动,就发展;丢掉了机遇,就被动,就落伍。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取宜。宜即适宜,适合。应时,主要是对“天”而言的,取宜则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取宜,最能反映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守则。则即准则、规,也可宽泛地理解为秩序、规矩。中国被视为“礼义之邦”,盖由此来。守则的主要容一是守,二是当位。当位就是恪守职分,可以理解为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行其事。守则,是人们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①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 1

和谐。应时、取宜、守则,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世代相传的核心理念。

(二)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

1 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

2 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

3 农耕文化的历史延续性。

4 农耕文化的乡土普世性。①

( 三) 农耕文化的实践原则

1 协调和谐的三才观。在三才理论中, 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 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共生的关系。

2 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顺时的要求也被贯彻到林木砍伐、水产捕捞和野生动物的捕猎等方面。

3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关于地力, 人们认识到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 只有地力不断得到恢复或补充, 才能继续种庄稼, 若地力不能获得补充和恢复, 就会出现衰竭。

①农耕文化产生于乡土乡村, 它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 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农耕文化的民间性特点, 使它在历史风云变幻中, 既不完全受王朝演替的影响, 也不全部因时尚文化而改变。

4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在中国传统农业中, 施肥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部物质良性循环的关键一环。通过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实现无废物生产,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和核心价值。

5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古人提倡节用, 主要目的之一是积粮以备荒。同时也是告诫统治者, 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和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 否则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危机。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容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其文化类型也大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类型类似。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文化为一体,主体包括语言文化,文字文化,建筑文化,戏剧文化,民歌文化,传统中医,衣冠服饰文化,风俗文化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想弄清楚农耕文化的容我们应该先从文化的容入手。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不仅包含思想观点,还包含其它方面的多层次、多容的统一体系。具体说,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思想、意识观念等。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文物。文物就是表现文化的实物,思想意识必须实物化,表现在实际事物上,哲学家一定要有表作式语录、

. 1

文学作家有作品画家要有绘画、科学家要有著作及发明创造—这些是思想的表现。

第三个层次是制度、风俗。这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等。①

根据前面文化的解释,我们也可把“农耕文化”分解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农耕思想意识文化;第二层次为农耕器用实物文化;第三层次则是农耕典章制度文化。②

农耕文化的容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之处。

1、时间与变易。简言之, 四时循环是建立在变的基础之上, 即变化是比循环更基本的准则。因此, 周而复始的循化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终则有始说的是终点之后一个新的开始; 四时仍是四时,但春夏秋冬却是新的春夏秋冬。

2、天道与人世。以天人相通为基础, 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是认识到并明确承认自然资源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主温饱层面的寡欲。

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男耕女织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只有那些学养高到可以超越于经济支配的人, 并对国家人民有具体的贡献, 才可以享受不耕而食的特例。

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古代本有工贾食官( 国语晋语四)的传统。古人一方面充分了解并承认商的本质是求利, 即使惟利是图, 或也不算违背其职业道德; 在此基础上, 更注意

①北京大学张岱年

②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01年阳正太《关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思索》

到与商相关的思想行为扩充到其他领域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故以发财为目的之商业作为是可以允许的, 其行为模式和思想风尚却受到限制, 不得推广。

5、致力于天人的双赢。农耕文化崇拜自然,尊敬自然,敬畏自然。于是在农业文明的条件下,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的双赢。

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长期以来, 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 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 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 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因此,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不可估量。大概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以下几种旅游方式可以体现农耕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

1 观光旅游

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 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 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 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 追求自

. 1

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 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因此农耕文化的自然景色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2 体验旅游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 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 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类似于在蔬菜园、水果园亲手采摘蔬菜水果、钓鱼捕鱼、纺纱织布等体验性旅游,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3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也被称为农家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特点的大城市远郊旅游。人们可以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会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感受不一样的人文风情,领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4 教育旅游

为了方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 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 石磨、石缸、石臼、犁铧、背夹、风车、水车、纺车等等传统的农耕用具, 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 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

①在此的体验旅游仅限于劳动体验旅游

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 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 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除此之外,教育旅游还可以采用主题公园的形式,建造属于农耕文化的主题公园,供游人们参观游览学习。

5 探索发现旅游①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留下了许多的文化遗址、历史文明遗迹等,可以开发成考古夏令营、科学探索夏令营、农耕知识科普夏令营等等,吸引人们参加。

6 历史旅游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所以在民间文化中,无论是民间风俗还是民间信仰等等,都是与农耕文化分不开的。利用人们对于祖先以及神明的敬仰,开展宗庙祭祀旅游,先人祭祀旅游(如孔子祭奠)等各种旅游活动。

7 节庆旅游

农耕文明历史时期留下了许多的节庆活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节庆活动,可以将这些节庆活动开发成旅游项目,使游客能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节庆风俗,满足游客的求异心理和好奇心理。

①指学生的科学探索类旅游活动,是以学习与游玩为主要目的。

. 1

8 其他旅游吸引物

传统农耕文化还可以为现代旅游提供许多的旅游吸引元素,例如戏曲艺术的欣赏,书法绘画艺术的欣赏,中医药理论,古代神话故事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吸引人们前去观光旅游。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状况

如今,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方式有很多,其开发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一是村落型开发。村落型开发具有特定的地域空间,不可移动,是对一个村庄全面的开发,包括有形的和无形全部文化遗产的开发,一般是与开发旅游业相结合。

二是节会型开发。这种农耕文化遗产具有普遍性、地域性,也有差异性。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具有普遍性,农村各地都有文化活动。地域性的节会,乡村之间互不相同。

三是产品型开发。农村改革以来,各地区域特色农业快速兴起。各种果品长足发展,一些专业乡、专业村,就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契机,举办不同的农耕文化活动。

四是技艺型开发。农村各地都有身怀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他们原来是制作人们生产生活必需的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技艺形成了传统工艺。

五是古迹型开发。为传承创新农耕文化遗产,坐落乡村的一些古祠堂、古庙宇、古寺院、名人故居、古桥梁、古墓冢等等,都已引起各级领导和群众重视,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有的还在修复。

(一)开发成功例子

1、“农家乐”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依托当地的花卉、盆景、苗木等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业,成为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的发源地。经过20 多年的发展,近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总量增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2、民俗村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国家各级旅游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推动下,郊区农民充分利用区位、生态及民俗①北京民俗村也属于北京文化的一种

. 1

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突出乡土气息和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旅游。“十一五”期间,市旅游局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以期进一步提升京郊民俗旅游的品质和档次。

3、皖赣古村落皖赣两地在徽州文化熏下造就出来的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和科学价值,成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典型代表。地处皖浙赣交界的婺源已被国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其古村落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4、哈尼梯田哈尼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业技能等文化要素,与独特的梯田景观的有融合,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每两年一度的“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省向海外游客展示元阳多姿多彩的哈尼风情及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二)开发中的问题

1资源认知不清我国大多数乡村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当地人民并不能认识到自身的土地及生活状态的巨大旅游

价值。多数乡村的农业资源并未被开发,处于“清风明月不用买”的被“辜负”状态。资源优势转化不成产业优势,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潜力处于“蛰伏”状态。

2缺乏高层认识因为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能够使农村在较短的时间建立起产业之间、产品与市场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缩小城乡差别,完成非农化过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地方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对农业资源如何开发成一种主导产业,做好做大,使其持续发展等问题思考不深。

3缺乏统一的规划目前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由于缺乏总体的大区域规划与规管理,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投资和经营上存在规模不大,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较分散、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的现状。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必须具备基本的旅游条件(便利的交通,较高的接待能力),然而有些地方在不具备基本的旅游条件下,就盲目地进行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①

4景点缺乏农业资源的本身特色有些地方对农业资源的旅

游开发缺乏深入认识,开发出来的景点完全失去了农业资源本身的风貌和韵味。例如某些“山庄”修建高楼,饭店豪华程度直追都市,发动机轰鸣,摩托车驰奔。这些都市文明符号楔入山沟,切断了农业资源的脉络,毁了山村旅游的自身优势。

①有的地方甚至不顾当地农业资源的生态和现状进行开发,结果造成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人为破坏。

. 1

5景点类型比较单一在相近或相邻的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类型单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造成产品相似,形成了同一种商品共同面对同一个市场的局面。对于旅游半径有限的游客来说,面对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只会优中选优;对于景区来说,为了争取更多的游客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和成本投入,甚至出现各景点间相互诋毁、恶性竞争的现象,结果两败俱伤。

6景点管理混乱污染严重农业资源的涵盖面比较广,在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分别隶属于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而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后形成的成果又是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部门又密切相关,但由于我国旅游区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条块分割,加上利益上的纠,致使农业旅游开发管理限于“无序”状态。在已开发的景点中,大部分的管理者是农民,他们对于旅游管理和生态保护了解较少,景点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随意处理,造成了农业资源的严重污染。

7、游客游览以后印象不深农耕文化旅游不仅没有摆脱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走到景点拍拍照的怪圈, 还加上资源的特点不是扬的直观和大气, 而是精深的农耕文化涵, 因此, 游览以后印象不深, 甚至难于从照片、录像等引发联想和回味。

(三)保护现状

1、2011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于8月29日在庆阳市体育馆隆重开幕。农耕文化节以“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

展现代农业、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为宗旨,旨在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加快老区发展、共建美好明天。在这个难得的节会期间,庆阳人民积极地、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了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取得了颇为丰盛的成果,是传统农耕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了新的光芒。①

2、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于2012年3月2日至15日在举行。农耕文化展挖掘了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了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农耕文化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观众好评如潮,成为农业部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社会各界对农耕文化展的展览容和形式大加赞赏。

农耕文化展采用展、演、会相结合的形式,让观众全面深入了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耕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感觉,衣、食、住、行和娱乐,甚至连生产方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一些传统文化便受到冲击。如傣族民居,现在许多傣族群众盖楼房居住,取代了过去那种有特色,有较深文化底蕴的干栏式房屋,也破坏了那种生态、艺术、人居完

①缪雪峰

. 1

美结合的建筑式样。被现代文明冲击的还有服饰、歌舞礼仪、风俗等等。

4、随着农耕旅游的发展,旅游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但农耕文化资源,特别是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其旅游承载力较低,过多的旅游人数及旅游频率,给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由于保护措施及保护力度的不合适,导致这种破坏正在持续的恶化下去,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面临严峻的考验。

5、旅游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可是对于农耕意识文化旅游资源①来说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旅游使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碰撞,在带入物质利益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农耕文明现代化,使得不少的优秀农耕意识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消失殆尽,如果再不加以保护的话,许多优秀的文化就将不存在了。

6、保护开发资金缺乏古民居群数量众多, 文化保护所需资金缺口巨大, 保护和开发又是一项长期工作, 不可能在短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加上修复再现当时的风格和社会特色风貌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所以客观上讲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财力有限, 导致相关机关、部门人员和村民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性实际缺乏。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①农耕旅游资源分为农耕意识文化旅游资源和农耕实物文化旅游资源

今天保护开发农耕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农民事业发展,全面构建谐社会,增进国外人民友谊;而且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文化大市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就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的关系。实践表明,农耕文化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随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丰衣足食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期盼。农耕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它的许多哲理、理念、思想,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把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到议事日程,放到重要位置,在传承中创新、弘扬中光大,促进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

(二)、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实践中,处理好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十分必要。这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过分强调保护修复不加利用,会使古迹文物远离服务,与世隔绝,既不为人知,又不为人用,将使历经沧桑的农耕文化遗产处于封闭状态和沉寂之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偏面强调开发利用,不注意开发中的保护,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将会造成资源枯竭,民间文艺和民俗技艺也会后继乏人,产生负面影响。

. 1

(三)、新农村建设与农耕文化建设的关系。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抓住统一规划的“龙头’’,把农耕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村村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文化遗产列室,科技画廊,宣传语录牌等。

(四)、送文化下乡与种文化的关系。长期以来党和政府每年都组织几次“三下乡”活动,即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文化下乡。“三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情欢迎。而要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需引导“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送’’与“种’’虽只一字之差,但反映了两种质的不同。送文化是一时的,短暂的;种文化是长期的,永久的。种文化如同植物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光大。

(五)、传承农耕文化遗产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系。乡村旅游业适应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追求文化,亲近自然的要求。兴一方旅游,可以富一方经济,还能带动吃、行、住、娱、购等产业崛起,增加农民收入。“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徕,要充分利用农耕文化资源,通过民俗节会和假期休闲活动,大力发展融休闲观光度假,集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带动农耕文化的不断繁荣。

(六)、农耕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关系。我们对于祖先留给的这些宝贵财富,必须原汁原味地保护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

整性,绝对不能迎合现今的消费观念追求时尚而加以更变。在传承中必须突出一个“古”字,“古”是农耕文化的灵魂,有“古”才能兴今,才能生财。否则就背离了遗产开发的基本宗旨。要剔除一些低级庸俗的容,清理一些有悖于道德的糟粕和有碍生态环境的容

因此,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参照以下策略:

1 着力打造特色农耕文化产品着力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上档次的体验型休闲古民居农家乐产品势在必行。除了独具特色的幺姑出嫁婚俗、江安竹簧工艺、珙县石雕、苗族大唢呐、小彩龙、面塑、大坝高装表演外, 要因地制宜地设立公共旅游项目, 突出传统。如将守田坎也叫守岁等民间习俗、房舍建筑、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充满浓郁的乡土文化也排练成节目, 让文化乡土在游客受到熏后更广泛的传播。

2 农业和旅游业的复合开发土地资源具有多种价值侧面,农业种植只是其价值侧面的单一性开发。农业和旅游业具有“无矛盾的多行业共生性”特点,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同时也衍生了田园风光。田园风光是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侧面。因此,农业种植和“风景种植”是合二为一的投资。如能在追求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田园风光的游憩效益,就能做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开发。

3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的和谐相融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力可想而知。要发展

. 1

就得接受新事物,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也不例外。关键是乡村旅游从业者虽身居农耕文化环境中,却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才能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净化,使其分宾主,有主次地熔铸与乡村上。做到气氛淳朴化,管理手段现代化;饮食天然化,基础设施自然化

4 坚持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原则旅游开发要注重保护,这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形式的旅游开发,都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农耕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丰厚积淀,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并不是任何东西的现代化都是好的,对旅游而言,乡村的“乡”、“土”和“俗”是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因此,在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也要注重对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保护。

5 注重农耕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因素的融入文化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决定因素。成熟的游客已不再留恋于形式,而是注重旅游的文化涵的体验。在农耕文化旅游的开发中,要注重把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积累很好地融入到旅游中去,使游客在旅游中感受我国的农耕文化的辉煌和灿烂。例如,对农村文化遗存、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就很好地体现了文化的融入。

6 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是重点面向城市旅游者的两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乡村地域辽阔的基本国情来说,这两种旅游形式的开发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帮助广大农民

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因此,要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要在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中更多地体现农耕文化,挖掘农耕文化。

7 重点开发体验式的农耕文化旅游在农耕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中,要重点开发那些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参与中体验农业,了解农村。例如,让游客自己身体力行地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真实地当一天农夫,体会农家一日三餐的简单和质朴等等,这种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对城市旅游者是既新鲜又有趣的,可以极满足城市居民渴望宁静恬然的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

8 注重对农耕文化中传统农村民居的旅游开发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性格鲜明的传统民居,例如的四合院、湘西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客家的围屋、藏族的碉房等等,举不胜举。传统民居是承载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实物和民风民俗文化的天然载体,是表现区域旅游特色的重要题材。因此,在农耕文化旅游中,要注重对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开发,使之展现我国的农耕文化,让游客观看到、体验到农耕文化的涵。

六.个人小结

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传承传统农耕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优秀文化。它是上下五千年不断传 承丰富发展的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是推动中国社 会进步与历史文明的文化。这种文化贯穿了中国的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并仍将对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 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 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走向更高文明的基础与源泉。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发展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革命文化,是指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包括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它的 主要体现形式:一是革命理论,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 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等;二是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三是革命文艺。 中国当代文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内的 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 是奉献;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谐、奉献、创新,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株大树”。

“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有: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五行生克,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经 典著作,代表作是《周易》等书。 “一块沃土”,是指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主要包括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陕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包括民族文化和 宗教文化等。 “三株大树”,是指儒、道、佛三个思想文化体系。 儒,就是儒学、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孔子首创,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道,就是道学、道家思想、道学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佛,就是佛学、佛家思想、佛学文化,以释迦牟尼为代表。其发源地是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现在中国是世界上信奉佛 教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等。 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继往开来,浩浩荡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生命力,主要来自它的四大特点。 一是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古圣先贤大智慧的结晶,是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 二是系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 的关系而展开,而深化,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准确、最完备的思想 理论体系之一。 三是实践性。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领域,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空间,与人类生存、社 会和谐息息相关,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所实践,并在实践中所验证,在实践中发展。 四是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几千年来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即使在少数民 族入主中原的几个朝代,其基本精神也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

专题2权力支配下的古代中国农耕文明 主干知识框架 核心要旨归纳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从魏晋到南宋,由于多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彻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但手工业总体处于一个被抑制的地位。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热考主题突破 主题一古代中国农业

古代中国农业概况 (1)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唐代曲辕犁。 (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①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耧车。 ②生产技术: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 ③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②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土地制度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易传》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格气质与生命精神应当效法健动有力、运行不止的天体,人必须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2020年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2020年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 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 “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 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 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 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 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 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 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 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 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 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 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 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 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 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日前,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地对“中国梦”进行阐释,一下子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积淀的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梦要实现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这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存在于一个统一的过程之中。(——P31)。 “传统文化是一面镜子,是一部教科书,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智慧、道理,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这些精华不可丢。”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杰结合黄帝文化,谈人的品德、生活风气,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价值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崇礼尚义、“百善孝为先”的道德风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大同世界、天下一家”的美好理想,“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这些无不蕴含着现代性力量。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当今世界,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发展的维度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底气和文化自尊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传统文化塑造坚毅品质。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无数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有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隐忍。传统文化丰富人的内涵。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有着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这里有唐诗宋词的风韵、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有宽容仁爱的修养。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塑造人的修养和气质,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亦即“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真正力量,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中国人的万年祖德,是承传之大根大本,我们中华儿女当知当学。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范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范文 要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必须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21世纪的少年应该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儒雅的附小人,让我们的校园绽放儒雅之花。 那么,儒雅是什么?有人说:“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

是一座掘不尽的矿。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是啊,要想成为儒雅少年,就必须让书香溢满人生。 儒雅还是什么?儒雅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附小好习惯三字经》吧!见师长,行个礼;遇同学,问个好,儒雅的学生,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嘴边,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见纸屑,弯弯腰,儒雅的学生,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自觉维护环境,把美好留给他人和自己;要发言,先举手,儒雅的学生,是遵守纪律的人;爱公物,惜草木,儒雅的学生,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关爱身边的人和物…… 多一份平静,少一些躁动;多一份知识,少一些愚昧;多一份修养,少一些鲁莽。只要你不忘记,儒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牢记校训:广文、尚真、崇和、至善,儒雅就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为伴,以礼仪为伴,以传统文化为伴,打好人生底色,争做儒雅少年。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儒雅之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总结并例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大地,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动力与精神动力,更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启示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思想的渠道。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并且世代相传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这是四个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然而,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却渐渐地退出了文化历史的舞台。然而,唯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长河,依然为当代的中国人所传承,甚至已经远洋海外。 在这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2.博大精深并且具有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世人皆知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内容广泛,而且颇有深度。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广泛,遍及政治思想,文学艺术,饮食起居,建筑音乐,江河湖海,名川大山。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淡然的心态,也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格。这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3.文化传播海外 孔子的思想文化流转至今,他的思想中有着很多的启示,深受启示的不仅仅是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连海外国家的人民也深受启发,日本近代的“实业之父”涩泽荣一从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商人明晓“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又要让其他人知道“求利”其实并不违背“至圣先师”的古训,尽可以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而不必以为与道德有亏。由此观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海外也深受其他国家人民的追捧,这是一种优势。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欢迎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一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替代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步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

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实验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二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沉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标准的守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教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姓名: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112班 学号: 22211230 指导教师: 丁晓蕾职称: 2012 年12 月5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3) 1、1农耕文化的基本含义 (3) 1、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3) 1、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4)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和内容 (5) 2、1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 (5) 2、1、1湘西侗族农耕文化类型 (5) 2、2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 (5) 2、2、1农耕文化在观念层次上的具体特征 (5) 三、中国农耕文化旅游价值的分析 (7) 3、1农耕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7) 3、2农耕文化对于云南地区的价值 (8)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价值 (9) 4、1农耕文化的开发 (9) 4、1、1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的开发 (9) 4、1、2特色农耕旅游开发 (11) 4、2农耕文化的保护 (11)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12) 5、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12) 5、1、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现状 (12) 5、1、2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12) 5、2休闲农场 (14) 5、2、1休闲农场的发展现状 (14) 5、2、2农耕文化在休闲农场中的作用 (14) 六、总结 (15)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1、1农耕文化的基本含义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1、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由于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不同,因而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个性的是它的民族性。关于文化的民族性,庞朴先生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书中转述了一个笑话: 在一个咖啡店里,有三位客人.每人要了一杯咖啡,每杯咖啡里都有一只苍蝇。日本客人见了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冲侍者说:“赶紧把你们经理叫来,我得告诉他怎样经营咖啡店,怎样管理他下面的雇员。”英国人看见苍蝇后一声不响,把钱往桌子上悄悄一放慢条斯理地走了。美国人看见苍蝇后,把食指一勾,把侍者叫到跟前说:“在我们美国,客人爱吃多少苍蝇,由他自己加,不必麻烦你们事先加好了。” 三个客人对苍蝇的态度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日本人讲究管理,英国人是绅士派头,而美国人则非常幽默。这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的表现。 中国的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突出的人文倾向、整体的和谐统一、永恒的伦理道德、不息的奋斗精神、浓厚的忧患意识、求稳的务实态度和辨证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的特点可能不限于上述七个方面,人们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去加以提炼和概括,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抓住这七个方面,也就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突出的人文倾向 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谴斥天主教鄙视人的存在,扼杀人的本性。他们要以人去对抗神。他们强调人的现实的幸福和本能的欲望,以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强调人的理性,以反对神学蒙昧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反对神权对人的束缚和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人文主义还有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它通常被理解为这样一种观点与态度:人在一切事物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为了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潮之所以是“人文主义”,正是因为它把人们从对神的关心拉回到对人自身的关注,把人树立为世界的中心。 就此而言,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更为久远,更为早熟,更为突出。但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有其自身特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有其特殊性。 庞朴先生比较了希腊、印度、中国三大古老文明,认为以伦理和政治为核心、缺乏神学宗教体系的中国文化,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他进而从九个方面对中西方的人文主义进行对比,指出:强调人伦,关注现世的世俗生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它给我们的民族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制造了文化交流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人最为天下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人类的价值和尊严。《老子?二十五章》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段话高度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认为人在宇宙中并非渺小和无足轻重,而是依循自然之道,合于天地一体。 儒家同样甚至更为重视人的价值。早在《尚书?皋陶谟》中就有“知人则哲”的说法,表明人们已经重视对人自身的了解。到了孔子那里,鬼神更是被“敬而远之”了,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强调。孔子曾给学生们讲过这么一个小故事: 商朝国君武丁即位时,正值商王朝的中期衰落,据说当时在朝堂前面,生出了一棵桑树苗,不出7天.就长成了可作栋梁的大树。这是—个什么兆头呢?武丁就让他的占卜官占卜一下,占卜官在龟甲上施完钻凿,烧出裂纹来,仔细地看了一番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