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目录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涵 (2)

(一)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2)

(二)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 (3)

( 三) 农耕文化的实践原则 (3)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容 (4)

三.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价值分析 (6)

1 观光旅游 (6)

2 体验旅游 (7)

3 乡村旅游 (7)

4 教育旅游 (7)

5 探索发现旅游 (8)

6 历史旅游 (8)

7 节庆旅游 (8)

8 其他旅游吸引物 (9)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状况 (9)

(一)开发成功例子 (10)

(二)开发中的问题 (11)

(三)保护现状 (13)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15)

六.个人小结 (20)

综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涵

农耕文化①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农耕文化的涵是什么?

(一)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应时,意味着对机遇的重视和获取。机遇,在发展农业的途程中有时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就是效益,就是金钱。抓住了机遇,就主动,就发展;丢掉了机遇,就被动,就落伍。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取宜。宜即适宜,适合。应时,主要是对“天”而言的,取宜则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取宜,最能反映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守则。则即准则、规,也可宽泛地理解为秩序、规矩。中国被视为“礼义之邦”,盖由此来。守则的主要容一是守,二是当位。当位就是恪守职分,可以理解为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行其事。守则,是人们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①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 1

和谐。应时、取宜、守则,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世代相传的核心理念。

(二)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

1 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

2 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

3 农耕文化的历史延续性。

4 农耕文化的乡土普世性。①

( 三) 农耕文化的实践原则

1 协调和谐的三才观。在三才理论中, 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 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共生的关系。

2 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顺时的要求也被贯彻到林木砍伐、水产捕捞和野生动物的捕猎等方面。

3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关于地力, 人们认识到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 只有地力不断得到恢复或补充, 才能继续种庄稼, 若地力不能获得补充和恢复, 就会出现衰竭。

①农耕文化产生于乡土乡村, 它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 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农耕文化的民间性特点, 使它在历史风云变幻中, 既不完全受王朝演替的影响, 也不全部因时尚文化而改变。

4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在中国传统农业中, 施肥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部物质良性循环的关键一环。通过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实现无废物生产, 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和核心价值。

5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古人提倡节用, 主要目的之一是积粮以备荒。同时也是告诫统治者, 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和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 否则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危机。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容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其文化类型也大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类型类似。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文化为一体,主体包括语言文化,文字文化,建筑文化,戏剧文化,民歌文化,传统中医,衣冠服饰文化,风俗文化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想弄清楚农耕文化的容我们应该先从文化的容入手。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不仅包含思想观点,还包含其它方面的多层次、多容的统一体系。具体说,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思想、意识观念等。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文物。文物就是表现文化的实物,思想意识必须实物化,表现在实际事物上,哲学家一定要有表作式语录、

. 1

文学作家有作品画家要有绘画、科学家要有著作及发明创造—这些是思想的表现。

第三个层次是制度、风俗。这是思想观点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等。①

根据前面文化的解释,我们也可把“农耕文化”分解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农耕思想意识文化;第二层次为农耕器用实物文化;第三层次则是农耕典章制度文化。②

农耕文化的容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之处。

1、时间与变易。简言之, 四时循环是建立在变的基础之上, 即变化是比循环更基本的准则。因此, 周而复始的循化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终则有始说的是终点之后一个新的开始; 四时仍是四时,但春夏秋冬却是新的春夏秋冬。

2、天道与人世。以天人相通为基础, 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是认识到并明确承认自然资源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主温饱层面的寡欲。

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男耕女织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只有那些学养高到可以超越于经济支配的人, 并对国家人民有具体的贡献, 才可以享受不耕而食的特例。

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古代本有工贾食官( 国语晋语四)的传统。古人一方面充分了解并承认商的本质是求利, 即使惟利是图, 或也不算违背其职业道德; 在此基础上, 更注意

①北京大学张岱年

②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001年阳正太《关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思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