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人大多爱香,不知是时刻不可离的香使中国文人创造了迥异于西

方的文化模式和文艺作品,还是因为文人爱香而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

总之,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它既是文人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个部分,又作为创作的题材融入了文人的大量作品之中。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使人参之不尽、悟之更深的内涵,或许其中也有香的一部分作用。可以说,文人与香有

着不解之缘,中国文化与香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密切而微妙的关系。 6 o1 L' f6 H1 o, y- ?2 {# c

大约魏晋以后,文人的生活中开始有了“香”这样一位雅士相伴。而文人与香的关系在唐宋之际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读书以香为友,独

处以香为伴;衣需香熏,被需香暖;公堂之上以香烘托其庄严,松阁之

下以香装点其儒雅。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幽窗破寂,绣阁组欢,香云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香何

以为聚?……确乎是书香难分了。难怪明朝的周嘉胄慨叹“香之为用大矣!”$ L* [, ^1 c$ S+ E" g- V

既然案头燃香,自然笔下也要写香。古代文人所写关于香的诗词歌赋不

计其数,名家也比比皆是:刘向、李煜、李商隐、王维、白居易、苏轼、

黄庭坚、李清照、朱熹、文征明、丁渭、曹雪芹……其中的许多作品都极为精彩,如苏轼的《和黄鲁直烧香》、陈去非的《焚香》:+ i# m) }8 n0 x6 B" h% l

《和黄鲁直烧香》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 N% a$ m% t' Q1 H3 S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焚香》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1 C- N( j; P2 W2 i: V0 C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t0 Q$ J( \. @+ @) `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y) }) x# ~3 T; i9 n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Z2 @( d7 \9 m, `

李清照的很多诗词也都写到香,其中就有千古名作《醉花阴》(词中“瑞脑”即龙脑香;“金兽”即兽形铜香炉):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6 K8 J: x, [7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E# E, p" Z) a0 f5 E+ j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 L! H1 W; L7 J3 z k7 D* q7 O: F6 n

香对文人的意义,明朝屠隆的一段话可算是一个很好的概括:“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

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搨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

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薰心

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

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

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

无施不可。” 

: K/ R. x4 B, C' [) T! {

几千年来的屡屡馨香,始终象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熏蒸着历代文人的心灵。但不知是被忽略和遗忘,还是人们有意回避,对传统文化的诸多研

究中,极少有人谈及香对中国文人品格的塑造所起的特殊作用。7 K; d T$ S+ E8 Z2 p% C

中国香文化第一次跃进性的发展出现在西汉时期。其中,以汉武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者起了主导作用,王公贵族对香的大力推崇直接带动了对

香的使用。但是,香之所以在后世能发展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度

的艺术品质,则应归功于历代文人。

文人对香文化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j/ [" O* r3 E9 k7 {' N

其一,香文化尚在萌芽状态时,文人们就广泛介入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推

助。# `# R# }% O( o: h0 L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志典籍中,有很多记载都反映了文人对香的推崇。

如屈原在《离骚》中的精彩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

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椒专佞以慢稻兮,木杀又欲充夫佩帏”。 3 z4 f$ q2 x8 {( {. }. Q

另据东汉蔡邕《琴操》所述,相传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

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

为伍!”遂停车抚琴,成《漪兰》之曲。

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海的木本香料尚未传入北方,所用只是兰蕙椒桂等香草香木,但文人对香的情感态度已得到了清晰的展示。

其二,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将焚香视为雅事。' _* \7 @- Z( e4 i1 B% ?

如孟子曾言:“香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长寿”。孟子不仅喜香,而且阐述了香的道理,认为人们对香的喜爱是形而上的,是人本性的需求。

再如朱熹,对香也甚为嘉许,还写有《香界》一诗:幽兴年来莫与同,

滋兰聊欲洗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4 M, R: U5 @, l( m6 ]

古代“学界”对香的这种高度的肯定态度既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保证了它作为“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品质,同时也把香纳入了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没有使它局限在祭祀、宗教之中,这对香文化的普及与发展都是

至关重要的。& W' ^0 E+ D, E( V* y3 ?

其三,文人们广泛参与香品、香具的制作和焚香方法的改善。

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如王维、李商隐、傅咸、傅元、黄庭坚、朱熹、苏轼等。苏轼即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新和印香银篆盘香”的记录。仅文人们配制的“梅花香”配方,流传至今的就有四十三种,“龙涎香”则有三十余种。$ f8 e9 H7 \5 Q6 ^9 `- i

文人们不仅烧香,还要烧出情趣来,烧出意境来,烧出学问来。从杨庭

秀的《焚香诗》中可见其大观: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 x+ u5 {# s$ ^* m4 ~8 Y

不文不武火力匀,闭阁下帘风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