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合集下载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引言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

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使用可持续低碳的社区规划理念和具体规划技术措施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切入点[1]。

规划阶段作为城市建设的源头,对减少社区建设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具有重大影响,低碳社区规划技术在实现社区低碳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低碳社区研究:贾志峰在其论文《低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了低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体系[2];周传斌等在其论文《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提出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3];李亚男等在其论文《我国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结合我国社区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4]。

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区低碳评价方法以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而对社区的规划研究却涉及较少,为了提高低碳社区规划总体水平,促进我国低碳社区的发展,本文参照国家有关社区规划和建设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并深入多个社区进行多次调研提出了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的方法以及其指标体系。

1、低碳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综述在低碳社区评价方面,我国*还未正式*低碳社区建设和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但在一些相关文件中涉及社区的相关建设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例如,美国leednd、英国breeammunities、我国绿*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的相关内容,如表1所示[5]-[8]。

2、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系统2.1评价系统的构建原理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综合系统由五大子系统组成:总体布局规划子系统、道路交通规划子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子系统、生态环境与景观子系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子系统。

评价子系统分别设置评分内容,指标的设置应以社区规划技术为基础,按属*又可分为“社区碳源控制”指标(简称c指标)和“社区碳汇扩展”指标(简称e指标),c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内容主要是从“社区碳源控制”的角度评价社区是否低碳;e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内容主要是从“社区碳汇扩展”的角度评价社区是否低碳。

08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02

08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02

08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02ICS01.040.01A20 DB32 江苏省地⽅标准DB32/T XXXX—XXXX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low-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次前⾔ (Ⅰ)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 (1)5 计算⽅法 (4)6 评价流程 (12)7 结果运⽤ (13)前⾔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镇江市⼈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发展和改⾰委员会归⼝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市发展和改⾰委员会、镇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殷国兴、杜秀芹、周德荣、潘东⽣、陈长之、朱华、邵国兴、邵炜、⾦菲、杨洋、朱可欣、周佶。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计算⽅法、评价流程和结果运⽤。

本标准适⽤于设区市开展低碳城市评价⼯作。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HJ 633—2012 环境空⽓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

3.1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经济发展以低碳为发展模式及⽅向,市民以低碳⽣活为理念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3.2城市低碳指数index of Low-Carbon City反映城市低碳建设质量⽔平的综合指标。

4 评价指标基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其中⼀级指标5个,⼆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50个。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5 计算⽅法5.1 低碳经济5.1.1 产业结构5.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重计算公式为:×10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地区⽣产总值(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是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代信息技术产业,⽣物产业,⾼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产业的⼀定时期内⽣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业最终产品和提供⼯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2021年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指标:该指标主要衡量城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整体情况,包括城市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碳排放等方面。

2. 城市基础设施指标:该指标主要衡量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水平,包括城市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等方面。

3. 城市绿色经济指标:该指标主要衡量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绿色产业、绿色就业、绿色消费等方面。

4. 城市社会文明指标:该指标主要衡量城市社会文明程度和绿色低碳意识,包括市民素质、文化教育、环保意识等方面。

5. 城市生态文明制度指标:该指标主要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包括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等方面。

以上是2021年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重点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评估和监测,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低碳社会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低碳社会旨在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为了评估和监测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出发,探讨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环境维度1.碳排放量:包括全社会和行业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碳排放水平和碳减排效果。

2.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通过衡量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社会资源利用情况。

3.生态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生态环境情况。

二、经济维度1.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产业规模、低碳技术普及率、低碳投资比重等指标,用于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2.低碳消费水平:包括低碳消费意识、低碳产品比重、低碳生活方式普及率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消费水平。

3.低碳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绿色技术研发、环保产业发展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三、社会维度1.低碳生活方式:包括居民出行方式、能源消费结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生活方式普及程度。

2.低碳社会融合程度:包括低碳教育普及率、低碳宣传影响力、低碳文化传播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理念融入程度。

3.低碳社会公平性:包括低碳补贴政策落实情况、低碳福利分配公平性、低碳减排责任分担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发展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指标,涵盖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消费行为、创新能力、生活方式、社会融合、公平性等多个方面,以全方位、系统性地评估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效果。

在构建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与衡量指标,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2)1。

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2)1。

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12)2.1 中新生态城 (12)2.2 曹妃甸生态城 (14)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1)2。

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4)3。

1 指标选取原则 (24)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5)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6)4。

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6)4。

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7)4.3 规划指标体系 (31)4。

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32)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34)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1.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

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但是两者在应用上都存在争议,过少的指标会被认为不够全面,而过多的指标会因为指标间的相关性导致指标间关系复杂,指标综合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有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计划”,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是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导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评价和监测,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衡量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效果和绩效。

本文将探讨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原则以及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量化、可视化地反映绿色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发现问题和瓶颈,找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可靠数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绿色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如能源消耗、物质利用、环境影响等,确保全面反映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性。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备操作性,能够通过实际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决策。

4.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备可比性,能够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规模的绿色低碳发展的对比与比较。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为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指标筛选:根据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从海量指标中筛选出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

在筛选指标时,应注意指标之间的互相关联性和重要性,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指标权重确定: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反映了各个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基于经验法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计算与确定。

3.数据收集与处理:建立数据收集和处理的体系,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使用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同时补充深入的实地调查数据。

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成为检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期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低碳发展理论框架低碳发展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理论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定义和主要成分–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排放量测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低碳发展政策–国家层面的低碳发展政策和目标–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政策和实施措施–低碳发展政策对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影响3.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构建方法–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与城市经济、环境指标的关联性分析–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在城市间的比较与分析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现状分析城市低碳发展政策与目标在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城市低碳发展,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实施举措,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低碳发展目标。

这些目标主要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各地区和城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低碳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城市低碳发展综合评价为了评价各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室气体排放量–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单位GDP排放量–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排放工业部门的排放情况2.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各种能源消费比例和结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3.低碳技术应用–城市使用低碳技术的情况和效果–低碳技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情况4.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投入和成效–城市绿地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等生态环境指标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分析通过对各城市的低碳发展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间低碳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相对落后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较低。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付允等)2009-2020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Low carbon city evaluation system(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tandardization, payYun, etc.)2009-2020 China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For QINGDAO, which is one of the top 100 cities in china, in Low 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009-2020)∙Renewable energy should account for 20% +.∙High-efficiency heating, cooling, and power-generating facilities is well encouraged∙Low energy consuming building should account for 70%∙Distance to BRT should be less than 500m.∙ Greenery ratio: area of greenery / total area, should be above 40%Green roof and vertical green is not include.∙Greenery cover ratio: Horizontal projection area of greenery / total area, should be above 45%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standards(一)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绿地率指地块内各类绿地的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绿地率=绿地面积总和÷地块用地面积×100%绿地面积不包括屋顶、天台绿地和垂直绿地,但包括地下建筑和半地下建筑上面的绿地面积。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终期验收评价指标体系、自评价报告大纲-V1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终期验收评价指标体系、自评价报告大纲-V1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终期验收评价指标体系、自评价报告大纲-V1作为全国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上海市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深化低碳发展,上海市采取了建设低碳发展实践区的措施,对于衡量实践区建设效果的终期验收评价指标体系、自评价报告大纲也随之得以建立。

一、实践区建设终期验收评价指标体系1.产业转型升级能力。

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需要重视产业升级,改变传统产业结构,逐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的发展。

2.节能降耗效果。

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需要重视节能降耗,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创新能源体系,减少能源消耗。

3.环境保护效果。

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质量。

4.社会推广效果。

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需要重视社会推广,宣传低碳理念,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引导市民节能减排。

5.投资回报效果。

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需要重视投资回报,确保项目投资的合理性、科学性,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发展,增加经济收益。

二、自评价报告大纲1.历史回顾。

回顾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的历程、目标、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2.产业发展。

总结建设实践区期间所取得的关键成果及未来规划。

3.节能降耗。

综合评估节能降耗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4.环境保护。

总结环境保护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环境保护措施。

5.社会推广。

总结社会推广的情况,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低碳推广措施。

6.投资回报。

评估投资回报效果,指出投资不足、浪费现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之,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终期验收评价指标体系和自评价报告大纲是对重要的低碳发展项目进行科学性评价的必要工具,将有效推进实践区建设目标的实现,更好地引领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LCCC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简介

LCCC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简介

Sample for Assessment Checklist
LCCCΒιβλιοθήκη City Index System
检查表主要特征
Key Features of Assessment Checklist
评估项目按照优先次序分为三个级别以方便评估后开展行动 Assessment items a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priority to facilitate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ing activities 评估项目依照具体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以及权限设计编制 Items are designed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responsibilities and jurisdictions of specified department 评估关注的重点是该部门针对所涉及低碳因素的管理体系职责 是否完备而非技术细节 Assessment addresses the systemic approach in managing low carbon factors within the department rather than technical details.
基于中国国情以及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经验
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估范围 行动为导向的逻辑和设计
Base on China Situation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cope
Action Oriented Logframe and Design
LCCC City Index System

研究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研究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研究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是指区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于评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低碳发展政策和推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一、经济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 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衡量区域碳排放水平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可以基于能源消耗、工业生产、运输等数据进行估算。

2.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衡量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包括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能源转化效率等。

可以基于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产出数据进行计算。

3. 清洁能源占比指标:衡量区域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的指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非化石能源的比例等。

可以基于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计算。

4.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衡量区域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材料资源利用效率等。

可以基于资源消耗数据和经济产出数据进行计算。

二、社会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 就业质量指标:衡量区域就业质量的指标,包括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劳动参与率、职业培训覆盖率等。

可以基于就业和收入数据进行计算。

2. 社会公平指标:衡量区域社会公平性的指标,包括社会福利支出比例、教育公平指数、医疗资源分配公平度等。

可以基于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数据进行计算。

3. 生活质量指标:衡量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健康指数等。

可以基于收入、消费和健康数据进行计算。

4. 社区参与指标:衡量区域社区参与度的指标,包括志愿者参与率、社区组织数量、社区活动覆盖率等。

可以基于社区参与调查和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三、环境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 空气质量指标:衡量区域空气质量的指标,包括PM2.5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等。

可以基于大气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标准化讨论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讨论所,付允等)2022-2022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进展战喀目标Low carbon city evaIuation system(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tandardization, pay Yun, etc.)2022-2022 China IOVLCarbon eco-city dove Iopmen⅞ strategyFor QINGDAO, which is one of the top 100 cities in china, in Low 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system (2022-2022)•Renewable energy should account for 20% +.•High-efficiency heating, cooling, and power-generating facilities is well encouraged•Low energy consuming building should account for 70%•Distance to BRT should be less than 5(X)m.•Greenery ratio: area of greenery / total area, should be above 40% Green roof and vertical green is not include.•Greenery cover ratio: Horizontal projection area of greenery / total area, should be above 45%我国生态园林城市标准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standards(一)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绿地率指地块内各类绿地的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率(%)计审方法:献地率=球地面积总和÷地块用地面积XK)0% 绿地面积不包括屋顶、天台绿地和垂直绿地,但包括地下建筑和半地下建筑上面的绿地面积.绿化掩盅率指地块内全部绿化种植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占地块用地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绿化掩盖率:绿化种植的水平投账面积之和÷地块用地面枳XIo0%在建筑节能方面,目前国内城市建筑的运行能耗占城市能耗的20%左右,与发达我国相比,我们我国普遍存在能耗高、效率低(I如单位建筑面枳采暖能耗在同样气候条件下比发达我国商3倍以上,保盅隔热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旧老房也就算了,但近年大量新居建筑节能不第,就是进展的问题了。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管研究 J INGGUANYANJ IU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杭州 / 蒋惠琴 张丽丽
摘要: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创建全面而完整的低碳城市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量化和具体化,同时又可以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 城市的发展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以城市为基本单位,提出低碳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是本文的重点和 突破点。本文尝试构建以低碳发展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三位一体”的低碳城市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进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 21 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 挑战之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否协调共进, 将决定着一个城市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城 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专家预测,到 2020 年, 我国的城市化率将到达 58%~60%,届时,城市人口将 达 8~9 亿。如果以目前这种状态继续发展,城市的能耗 与碳排放将会呈明显递增趋势,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变 化,影响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已成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值,xi 表示评价指标的量化数值,x0 表示评价指标的标
准值。其中,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是通过专家评估获得的。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子目标层和指标层权重见表 2。
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数计算
建设低碳城市方面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主要包
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发展评价做了大量有益
括以下两个方面:
的研究工作,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别提出了城市
(1)以往的低碳城市研究都偏重于提出城市构建的 目标、措施和方法,对城市的低碳化发展水平进行量化 评价的不多。

低碳经济(城市)综合评级指标体系

低碳经济(城市)综合评级指标体系
(4)
人均生活碳排放(吨CO2/人)
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人均生活碳排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X%,则人均生活碳排放水平不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生活碳排放低于5/3t CO2/人为低碳;介于5/3~10/3t CO2/人为中碳;高于10/3t CO2/人为高碳。
低碳资源指标
(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比例高于20%为低碳;介于10~20%之间为中碳;低于10%为高碳
(6)
森里覆盖率(%)
参照全国个功能区的水平
(7)
单位能源消耗的CO2排放因子
小于全国平均Leabharlann 平低碳政策指标(8)
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9)
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体系
完善
全国领先/行业领先
低碳消费指标
(3)
人均碳排放(吨CO2/人)
如果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人均碳排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X%,则人均碳排放水平不得高于全国平均0.5%。
则人均碳排放低于5t CO2/人为低碳;介于5~10t CO2/人水平为中碳;高于10t CO2/人为高碳。
低碳经济(城市)综合评级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相对评价标准
绝对评价标准
低碳产出指标
(1)
碳生产力(万元/吨CO2)
高于全国水平20%
高于北欧5国平均水平为低碳;结余北欧5过平均水平和OECD水平之间为中碳;低于OECD平均水平为高碳
(2)
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或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吨CO2/万元)
(10)
公众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程度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摘要]低碳城市是一个新兴概念,还没有被完全推广开来。

评价低碳城市的相关指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

对各项指标进行考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低碳化发展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评价1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1.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在所有碳排放中,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6%(从终端需求角度计算)。

可以看出,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减少整体碳排放的关键。

城市碳排放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部分。

因此,为创建低碳城市也应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以上三个类别中的碳排放比例因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工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1.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

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

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

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

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评价依据。

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情况下,对各城市低碳发展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将变得有据可依。

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低碳城市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

从以上三个角度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途径和措施实施力度三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低碳方面的环境友好程度。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城市低碳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对城市环境、社会经济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的指标体系。

该体系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起到指导作用,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1.碳排放指标低碳生态城市的最核心指标是碳排放量。

通过监测城市工业、交通系统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城市的低碳发展程度。

该指标可以分为单位面积或人均碳排放量,用于反映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低碳经济水平。

2.能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是评估城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包括城市总能源消耗量、能源供给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3.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是评估城市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

包括城市绿地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空气质量等指标。

该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4.环境治理指标环境治理指标是评估城市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指标。

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

通过监测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质量,评估城市环境治理的效果和质量。

5.社会经济指标社会经济指标是评估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指标。

包括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低碳生态城市必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6.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是评估城市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指标。

包括用水量、用电量、用地率和资源回收率等方面。

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有着相互关联和交互作用。

它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统一,推动城市向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该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城市政府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城市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核心
≥320
≥347
2
PM2.5日均浓度达标天数(天)
引领
≥292
≥310
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核心
100
100
4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扩展
100
100
5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引领
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资源化利用率≥50
资源化利用率≥80
6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扩展≥50%Fra bibliotek城市绿化率≥50%
≥55%
14
建成区透水性地面面积比率
≥50%
≥55%
城市宜居
用地集约
15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90—94平方米/人
75—82平方米/人
16
单位建筑面积GDP产出
≥1400元/平方米
≥1700元/平方米
17
新建项目混合用地比例
≥20%
≥30%
生活便宜
18
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30平方米/人
31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
≥35%
≥60%
公共服务完善
32
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4.4平方米/人
5平方米/人
示范创新
建设示范
33
太阳能光热应用建筑面积
≥1600万平方米
≥2500万平方米
34
LED绿色照明普及率
≥60%
100%
35
垃圾焚烧发电量
≥2.8亿千瓦时
4
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
≥18亿元/平方公里

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系统地评估城市低碳管理现状,评价城市 低碳发展现状和努力程度,帮助城市制定低碳 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
吸取了国际成功的项目经验(欧洲能源奖以及 瑞士能源城市项目),并基于中国国情以及在 中国的具体实践经验
LCCC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特点
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估范围 行动为导向的逻辑和设计,借鉴了“PDCA”(规
1.3 低碳市政设施管理 1.3.1 集中供热的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平方米•供暖日) 1.3.2 城镇居民燃气普及率(%) 1.3.3 本地可再生能源生产占能源消耗的比率 1.3.4 供水的能源消耗量(吨标煤/立方米) 1.3.5 污水处理的能源消耗量(吨标煤/立方米) 1.3.6 市政水务管理中的节水措施 1.3.7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需要一套科学的理论、评估方法 和考核标准,其既能够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现状,又反映 城市向低碳转型的努力程度,帮助城市了解其低碳发展 的现状与差距,找出优势与劣势,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 验,进而推动中国城市低碳转型进程
在瑞士发展合作署的支持下,借鉴欧洲能源城市奖评估 标准,重构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评估的时间主要看“十一五”期间该指标的变化情况 与国家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或者看自身的变化情况,按照相应的
标准赋值 每个指标的赋值在0-1之间 对于“十二五”的目标愿景,由于数据不可得的原因暂不予考虑
举例:碳生产力
达到了国家“十一五”期间增长率的80%,则赋值60% 达到了同期国家增长水平的100%,则赋值80% 达到了同期国家增长水平的120%,则赋值100%
支持部门 Local Supporting Departments 各城市低碳办公室以及相关部门 Municipal Low Carbon Offices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与优化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与优化

低碳城市发展的评价与优化随着地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低碳城市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低碳城市旨在降低城市产生的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发展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也需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支持。

那么,如何评价和优化低碳城市的发展呢?一、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1.碳排放量低碳城市的最重要指标就是碳排放量,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居民等各方面的碳排放情况。

城市应按照不同污染来源分类,测算城市碳排放量,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资源利用率低碳城市的资源利用率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包括能源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等。

城市应在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

3.环境质量低碳城市应关注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噪声污染等方面。

城市应控制工业企业和车辆排放的有害物质,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建设垃圾分类、处置设施,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

4.经济效益低碳城市建设不仅要关注环境问题,还要兼顾经济利益。

城市应依据本地实际经济情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就业增长,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二、低碳城市的优化方法1.城市规划的优化低碳城市的规划应注重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合作,把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纳入规划,实现“节能优化,减排降耗,资源共享”目标。

此外还要注重公众参与,让市民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2.建筑设计的优化建筑是城市碳排放和能耗的主要来源,因此低碳城市的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

在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建筑能效,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3.交通运输的优化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低碳城市应结合实际情况,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降低机动车使用比例,鼓励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行,减少碳排放和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郑云明(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低碳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学者从内涵、国内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国际经验借鉴等三个方面对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发现:国外大多数国家发展低碳城市都是将交通、商业与公用建筑以及住宅能耗问题作为低碳城市的三大重点领域。

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我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全面衡量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并可获得对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综合评价研究的依据。

[关键词]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Low-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ZHENG Yunming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vi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low-carbon city.Summarizing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erms of connotation,domestic low-carbon evaluation index,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learning,this review finds that most countrie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ansportation,business and public buildings and dwelling hous-es for developing carbon cities.Overseas experience will help establish domestic low-carbon city index system and assess the developing level of low-carbon city in our country,offering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tudy 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ree systems in terms of economic,environment and society.Key words:low-carbon city,evaluation index system,research review[收稿日期]2011-01-04[作者简介]郑云明(1983-),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能源消耗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其旨在降低人类活动碳排放的“低碳”。

该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普遍认同,一方面为了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另一方面,希望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经济复苏。

由于低碳经济具有提升能源安全、促进就业、拉动投资三重效益,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严重依赖,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给世界经济带来严峻的挑战,传统能源已经不足以支撑整个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形势下,以能源的变革为核心的低碳经济,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对于摆脱化石能源燃烧的依赖性和保证能源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的持续运行提供了保障。

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低碳经济和节能新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46.6%,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接近1%。

而且,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这就使我国的城市化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压力。

在此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不仅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一、低碳城市内涵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

低碳经济首先由英国于2003年提出,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并为发展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低碳城市即在城市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其核心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其基本内涵包括: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

谷永新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堃的城市。

夏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金石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第2012年第2期(总第392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2,2012Total No.392[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2-0028-0328--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付允、汪云林等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概念提出后,各国纷纷响应。

学术界围绕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也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总结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主要指标法,研究重点在低碳城市代表性的指标上,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二是复合指标法,即选用与城市低碳发展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的低碳化水平。

二、低碳城市评价体系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协调、有序发展的统一体。

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全面的加以描述。

如果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时间变化的因素,因为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也是我们评价的内容之一。

总而言之,有了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我们就有了对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的依据。

通过对三大体系的分析可知:(1)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

即低碳经济也包含了经济增长,所以在指标体系中会设置描述经济发展现状的指标。

(2)打造低碳城市,必须要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丰富能源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3)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为人口日益增长的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福利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

因此涉及社会安定的指标在体系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1.主要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低碳城市代表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

通常采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净碳源量等来描述,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较准确反映城市的低碳水平以及碳排放的动态变化;计算程序相对简单。

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包括:没有统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空间可比性以外,其他三个指标均没有空间可比性,因为有的城市地域广阔但人口稀少,有的城市人口众多但地域面积较小,这样就会导致不同指标衡量的同一城市低碳水平相差很大。

在主要指标法的应用方面,胡初枝等采用该方法构建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

针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检验和拐点阈值的预测,类似于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倒U型关系。

但倒U型并非两者唯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不是解决环境问题唯一的办法。

除了经济发展之外,许多其他社会因素也会影响环境质量。

分解分析法能够揭示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度。

EKC模型揭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方面存在着理论上的局限性。

为此,在EKC模型难以全面解释碳排放机制的情况下,分解分析的方法被引入EKC研究中,以定量分析碳排放变化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将碳排放的变化看作经济规模(以GDP表示)、产业结构(七大细分产业分别占GDP的比例)和碳排放强度这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碳排放变化分解为3种不同的变化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他定量分析1990-2005年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变化效应均值为19.55%。

其中,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引起的变化效应分别为15.76%,-0.86%和4.65%。

总的看来,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变动具有增量效应,这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碳排放差异性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减量效应,但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技术效应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具有正的效应,从减少碳排放角度来看,现行技术对降低碳排放并未发挥优势。

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产业发展调整具有一定的意义。

谭丹等从我国三大地区的碳排放着手分析了碳排放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相互关系,比较了我国三大地区碳排放的特征和差异。

主要是工业行业的碳排放,以化石燃料消耗为主要碳源,因为工业行业碳排放估算公式为: Et=DfEf+DmEm+DfEf其中,Et为碳排放量,Ef为煤炭消耗量,Df为煤炭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Em为石油消耗量,Dm为石油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Ef为天然气消耗量,Df为天然气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

采用该方法测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三大地区碳排放的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最少,并且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上看,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最慢。

进而解释它们之间碳排放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针对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