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点
2制取氧气(一):过氧化氢制氧气
3.2制取氧气(一):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1-73页,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
2.对照课本知识及导学案,小组合作完成学案“实验与探究”内容。
组长负责,展示讨论结果。
【学习目标】1. 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3.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重点、难点】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条件的探究过程。
2.对催化剂及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
【预习自学】1.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2.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如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实验与探究】〔实验3-4〕为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步骤操作,完12【讨论与交流】1、在上述实验中,老师所加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要证明什么?2、比较上述几个实验,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氧气需要什么条件?3、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请同学阅读课本P73页。
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催化作用:3、如果你想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你认为再设计一个什么实验来验证?【解释与结论】1、加热过氧化氢也能产生氧气,但速度太慢,;如果改用加入二氧化锰,则能使过氧化氢迅速放出氧气,有利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拓展提高】请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用过氧化氢及二氧化锰制备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当堂训练】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 B.双氧水 C.空气 D.氧化镁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氧气,所以加热时能放出氧气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发生化合反应放出氧气C.双氧水中不加入二氧化锰,无法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D.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放出氧气5.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A.只有用排水法 B.只有用向上排空气法C.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以上说法都不对6.在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氧气、氮气、空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摘要】本文探讨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应用。
在化学性质部分介绍了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可以被用来制取氧气的原理。
接着介绍了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以及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具体方法。
在结论部分讨论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在医疗、环境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性质,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取,应用,发展趋势1. 引言1.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概述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双氧水。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淡蓝色。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漂白等各种应用。
过氧化氢还可以被用来制取氧气,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制取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因为氧气是生物体呼吸和燃烧的重要物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相对简单,通过适当的条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氧气。
这样既可以得到纯净的氧气,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实际生产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研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取氧气,而且效率高,操作简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进步。
2. 正文2.1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也是一种带有活性氧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其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氧化氢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易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分解反应在常温下相当缓慢,但加热或受到光照会加速分解,释放出氧气。
2. 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双原子氧的自由基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
这种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
3. 过氧化氢在弱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一、引言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1. 催化分解法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2. 热分解法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
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
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
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
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步骤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结论:二氧化锰(MnO2)仍然在起作用使过氧化 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1、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 再收集气体;以防收到的气体不纯
3、取出后的集气瓶应正放。 4、若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充满水时不能留 有气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导气管应 插到集气瓶底部。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 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结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 氧气少。
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二不变”: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 没有改变
催化剂应掌握 ⑴改变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⑵化学性质和质量匀未改变,物理性质会改变; ⑶对某具体反应可作催化剂,并不是任何时候都
作催化剂。 ⑷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⑸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⑹参加了化学反应。 6、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探究内容
现象
反应快慢
1、在试管A中加入约5mL过氧化
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无明显现象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过氧化知氢制取氧气要用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1、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道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专、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公式:
H2O2 + MnO2 +2H+ = Mn2+ + 2H2O + O2
Mn2+ + H2O2 = MnO2 + 2H+
MnO2虽然参与了化应反应,但在属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加快了反应速率,故二氧化锰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总反应为:2H2O2=2H2O+O2。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太慢
结 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氧气少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符号表达式:
H 2O 2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MnO2
H2O + O2
探究活动1:实验室中能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吗?
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情境解读
【主要成分】过氧化氢 【含量规格】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 生态氧,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药 性温和,使用方便,无残留,绿色 环保。 过氧化氢分解只产生氧气、水 【用法与用量】 用法:将本品以1000倍水稀释后直 接泼洒于养殖池塘中。 用量: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100~ 150ml,病情严重可加量使用。
现 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结 论:常温下二氧化锰(MnO2)加速了 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探究活动1:实验室中能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吗?
结论汇报: • 实验室中能用过氧化氢添加二氧化锰的 方法制备氧气
探究活动2:实验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
实验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结论:二氧化锰(MnO2)仍然在起作用使过氧化 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注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实验编号 (1)
现象
木条不复燃
原因
没有氧气生成 过氧化氢在加热时能分解出氧气
(2) (3)
结论
木条复燃
木条不复燃 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不能分解出氧气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 锰时能分解出氧气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明确所用的药品和反应的条件: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
2、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H2O2)
3、加热氯酸钾(KClO3)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制取原理
氯化钾+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探究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 用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 木条是否复燃?
二氧化锰加快 液能迅速产生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 (1)“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 反应速率,这里“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2)“两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化学反应的前后没有改变。 (3)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 (4)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 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5)不同的反应需要不同的催化剂,同一个反应 也可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 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铁锈、新鲜的土豆等 做催化剂。
3、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 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 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剧烈反应 490℃ 540℃ 350℃ 545℃ 时的温度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 化剂,最好选用( ) 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加热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虽然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仍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首先,在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前,要确保实验室中的通风良好,以避免氧气聚集形成爆炸性气体。
实验室窗户可以打开,或者打开实验室的排气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
其次,当操作过氧化氢时,一定要注意其浓度。
过氧化氢浓度高时,有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选择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通常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第三,一定要佩戴防护眼镜、实验室外套和手套。
由于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以防实验出现意外溅出物飞溅出来,保护好自己。
第四,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
过氧化氢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气体,但是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过氧化氢的剧烈分解,产生过多的气体,从而加大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加热过程中要控制温度,避免过氧化氢的过度分解。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设备和工作台。
过氧化氢是一种易于分解和挥发的物质,不及时清洗可能会在工作台上残留,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制取氧气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潜在的
危险。
所以,进行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最好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只有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
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
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如下: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分解过氧化氢(H2O2)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封住,并将导管的一端插入到试管内。
2. 加入催化剂: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锰(IV)氧化物、二氧化锰、过氧化锰酸钾等。
催化剂会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3. 分解反应:随着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开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H2O2(l) →2H2O(l) + O2(g)。
4. 氧气收集:氧气会从导管中冒出,并被导入收集气体的瓶子内。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在瓶子底部集聚。
5. 安全措施:由于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因此操作过程中需小心谨慎,防止过氧化氢溅到皮肤或眼睛。
此外,由于氧气为可燃气体,所以要远离明火。
二、加热过氧化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加热过氧化钾(K2O2)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过氧化钾放入玻璃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封住试管的一端,并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试管中。
2. 加热反应:将试管加热,过氧化钾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
反应方程式为:2K2O2(s) →2K2O(s) + O2(g)。
3. 氧气收集:氧气会从导管中产生,并被导入收集气体的瓶子内。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在瓶子底部集聚。
4. 安全措施:加热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或溅到皮肤或眼睛。
此外,由于氧气为可燃气体,所以要远离明火。
总结起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过氧化钾来实现。
这些实验都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通过收集气体的方法将氧气收集起来。
这两种实验均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以上是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步骤口诀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步骤口诀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口诀为“过氧化氢分解,氧气收集”。
首先,过氧化氢(H2O2)经过分解反应产生氧气(O2)和水
(H2O),这个步骤是制取氧气的关键。
然后,收集产生的氧气以便
后续使用。
这个口诀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
便于记忆和理解。
通过这个口诀,人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回忆起制
取氧气的步骤,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这样的口
诀在化学学习中非常有用,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记住实验步骤,提高
学习效率。
同时,口诀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促进他
们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总的来说,这个口诀简洁明了,符合制
取氧气的实际步骤,对化学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4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8、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一定不用的仪器是
()
A.集气瓶
B.带导管的橡胶塞
C.酒精灯
D.水槽
9、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加二氧化锰的后果是( )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响
10、为了保证长时间的潜行,潜水艇里要 配备 氧气的再生装置, 有以下几种 制 备氧气的方法:
12、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 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 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 下实验设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 【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①【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 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填序号,下 同),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 【进行科学实验】
3、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先在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再在分液漏斗 中加入双氧水
4、收集气体,完毕后拆洗装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目标
(1)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掌握实验室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与操作过程。
实验仪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导管、锥形瓶、分液漏斗、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烧杯等。
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旋紧胶塞,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
③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等集气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瓶外有气泡产生时,实验结束。
注意事项:
1.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3.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4.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5.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先把实验要用的东西准备好呀,就像战士上战场要带好武器一样!咱得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催化剂、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这些家伙什儿。
然后在锥形瓶里装上过氧化氢溶液,这就好比给汽车加好油,准备启动啦!
2. 把二氧化锰这个神奇的催化剂小心地放进锥形瓶里,嘿,就像给反应加了一把火,“蹭”地一下就热闹起来啦!这时候你就能看到溶液里咕嘟咕嘟冒泡泡,多有意思呀!
3. 赶快把长颈漏斗插在锥形瓶上,就像给瓶子安了个长脖子一样,用来加过氧化氢呀。
这时候可得注意别加得太猛了,不然就像暴饮暴食一样,可不行哦!
4. 把导管接上,让产生的氧气顺着导管跑出来,就像小火车沿着轨道前进似的。
看着氧气一点一点地出来,心里那叫一个兴奋呀,难道不是吗?
5. 再把集气瓶放在导管口,收集氧气呀。
就等着氧气乖乖地跑进去啦,就像把宝贝装进盒子里一样嘞!注意要把集气瓶口朝上哦,不然氧气不就跑掉啦?
6. 等集气瓶里装满氧气,就大功告成啦!哇塞,感觉自己就像个科学家,创造了神奇的氧气呢!这时候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呀?
7. 最后呀,一定要记得把实验仪器收拾好哦,就像打完仗要清理战场一样。
可别乱丢乱放呀,下次还要用呢!我的观点就是呀,这个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既有趣又能学到好多知识,大家一定要试试看呀!。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氧气在化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许多化学反应以及生物过程的必需物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制造氧气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造氧气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
一、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造氧气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氢氧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O2。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种方法制备氧气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过氧化氢注入反应瓶中,加入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就能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使用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二、通过电解水制造氧气电解水是另一种制造氧气的方法,它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解槽,将带有电解质(如盐或硫酸)的水注入至槽中,然后用电极通电。
正极(即阳极)会产生氧气,负极(即阴极)会产生氢气。
通过将导管引导到不同容器中,就可以分别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三、通过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制造氧气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反应也可以制备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KClO3 + 2FeCl2 → 2KCl + 2FeCl3 + 3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先将过氧化钾和重铁盐混合,然后加热。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氧气气体,可以用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
四、通过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制造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气体。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gO → 2Hg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汞)加热,并烧结成固体,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利用这种方法制造氧气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接触高温器具以及对有毒物质的处理。
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自然界中,氧气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提高) 知识讲解【名校学案word版+详细解答】
制取氧气(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注意事项。
2.认识分解反应,能区别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B或C所示)过氧化氢水+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D所示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比较稳定的氧气流。
2.收集方法:(1)排水集气法:如图E(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如图F(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验满方法:(1)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来记。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预热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导管口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氧气。
(6)离:实验结束,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要点诠释】1.实验室(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注意的事项(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2)铁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3)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法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法
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热分解法:
过氧化氢可以在高温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热至70-75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过氧化氢可以迅速分解为水和氧气。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分解反应的完全性。
2. 催化分解法:
过氧化氢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的催化剂有铁盐、钴盐、铜盐等。
所谓催化剂是指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该方法相比于热分解法,反应速率更高,且反应温度较低。
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控制催化剂添加的量,以保证反应效果。
3. 电解法:
过氧化氢可以在电解中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电解槽,通过加入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的作用下,过氧化氢会在正极产生氧气,而负极则产生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实现连续制氧,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和适当的电压,以提高反应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需要保证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免氧气泄漏或过氧化氢挥发,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过氧化氢具有强
氧化性,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以上是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改进。
通过这些方法制取氧气有助于满足一些特定的应用需求,比如医疗用途、实验室研究等。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通常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或者加热高锰酸钾来获得氧气。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材料,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约30%)、催化剂(如二氧化锰)、试管、试管架、水盆等。
操作步骤:a. 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并轻轻摇晃试管使其充分混合;c. 将试管倒置放置在试管架上,保持试管口向下;d. 观察试管口处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e. 将试管口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产生的氧气充分释放;f. 可以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把试管口封住,然后将试管倒置放入水盆中,收集生成的氧气。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试管口封闭时要轻轻拧紧,避免气体泄漏;收集氧气时,要保持试管口始终向下,避免氧气泄漏。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材料,高锰酸钾粉末、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水盆等。
操作步骤:a.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b. 将试管架放置在酒精灯上,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c.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高锰酸钾粉末,高温下高锰酸钾会分解,释放出氧气;d. 用试管口向下的方式收集生成的氧气。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高温灼伤;收集氧气时,要保持试管口始终向下,避免氧气泄漏。
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有多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实验者都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结果。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同时也提醒大家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使用
问1、二氧化锰只能做催化剂吗?
答:不是。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 化锰做催化剂,但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 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问2、一个反应只能有一种催化剂吗?
答:不是。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既 可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选择硫酸铜 溶液、氧化铁等。当然不同催化剂的改变速 率程度不同。
练习题: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B )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
验
氧气很少
②向上述①溶液中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粉末,用带火星的 木条检验
有大量气泡产生, 带火星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 氧化氢的分解
③在实验②的试管 中,当不再产生氧 气时,再加入过氧 化氢溶液,用带火 星的木条检验
又有大量的气泡产 生,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在此反应中二氧化 锰化学性质并没有 发生变化
某些抗衰老化妆品 中含有催化剂
1.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如果忘了加二氧化
锰,其后果是
(B )
A.过氧化氢不发生分解反应
B.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
C.产生氧气的质量比加二氧化锰少
D.产生的氧气不纯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使其他物质的
反应速率
(C )
A.加快 D.不变
B.减慢
C.改变
3、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D)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
现象
[实验2-6]
待实验2-5的试管中 有气 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 泡产 过氧化氢溶液,但不加 生 入二氧化锰,也不加热,
观察现象
木条 复燃
结论
有氧气 产生
【思考】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 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2.催化剂 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2H2O2 M==n=O=2 2H2O+ O2 ↑ C.加热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
△ ===
K2MnO4 + MnO2 + O2 ↑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M==△n=O=2 2KCl + 3O2↑
(特点:一变二不变)
催 一 变: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化 剂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的前后
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
②没有催化剂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进行反应,只是反 应速率不同。
③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少生成物的总质量。
⑵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思考】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还有别的 催化剂吗?
AB…… “多变一”。
注意: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第八单元学 4.复分解反应:第十一单元学
氧化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BD ) 点燃
A.甲烷+氧气
答:有。如氧化铜、氧化铁、硫酸铜溶液等。
练习: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 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2.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一定加快 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是否复燃?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⑴
木条不能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 解放出的氧气很少
有大量气泡冒 常温下,二氧化锰能加快 ⑵ 出,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放
出大量的氧气
反应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俗称:双氧水)
2H2O2 M==n=O=2 2H2O+ O2 ↑
[实验2-6] 待实验2-5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 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B.加KMnO4
C.隔绝空气
D.加热
4.【03江西】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得氧
气。下列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 A )
0
0
0
0
5.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B )。
A.通电使水分解:
2H2O
通电 ====
2H2↑+ O2 ↑
B.双氧水催化分解: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反应原理 二、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三、收集方法 四、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检验方法
一、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一).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 1.实验:
[实验2-5] ⑴试管中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 条是否复燃? ⑵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⑴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俗称:双氧水) 2H2O2 M==n=O=2 2H2O+ O2 ↑
⑵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加热
2KClO3 M==△n=O=2 2KCl + 3O2↑
都是由一 种物质生 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 其他物质。
⑶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KMnO4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 2.理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3.能分辨分解反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 1.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能分辨分解反应。
O2 ?
供给呼吸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跟 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 在工业上怎样制得氧气呢?在实验室中我们又如何制 得氧气呢?
△ ===
K2MnO4 + MnO2 + O2 ↑
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 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四).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叫分解反应。 AB……
A + B +……“一变多”。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
合反应。A + B +……
2KMnO4
△ ===
K2MnO4 + MnO2 + O2 ↑
(暗紫色或紫黑色, 较不稳定,稍加热
棉花
就分解,不需加入
催化剂)
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中,从安全、环保、节能、简
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催化分解
过氧化氢(H2O2)溶液。因为此法不需加热,操作简便, 安全、环保、节能。
小结: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水+二氧化碳
B.水 通电 氢气+氧气 C.氧气+二氧化碳+铜+水
碱式碳酸铜
二氧化锰
D.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 )
A.蒸发食盐水得到水和食盐
B.燃烧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加热高锰酸钾
D.蒸发液态空气制得氮气和氧气
3.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必要条件是( D )
A.加MnO2
木条复燃
氧气支持燃烧
反应式: 氯酸钾 二氧加化热锰氯化钾+氧气
2KClO3 M==△n=O=2 2KCl + 3O2↑
(白色,稳定,要高温才 能分解,需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加快这个反应的速率。
氯酸钾制取氧气
KClO3
(三).加热高锰酸钾(KMnO4):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实验2-7]⑴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 合物,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⑵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氧气的性质。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加热试管,导管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 ⑴ 产生大量的气泡 作用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