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
高一dna知识点总结
![高一dna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0391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b.png)
高一dna知识点总结一、DNA的结构和组成1. DNA的化学结构DNA分子是由若干个核苷酸单元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长链。
每个核苷酸单元由一个含氮碱基、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DNA的磷酸基团连接在脱氧核糖的3'和5'位,形成链状结构。
2.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的。
其中,两条链是以反平行方式排列的,即一个链的5'末端对应另一个链的3'末端。
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DNA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与T之间有两条氢键连接,G与C之间有三条氢键连接,这种配对方式决定了DNA的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
3. DNA的组成DNA分子的组成是由多个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
生物体内的DNA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的,每个染色体上都包含着大量的DNA分子。
DNA还可以进一步组装成染色质的结构,参与到细胞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生命活动中。
二、DNA的复制1. 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的时候,DNA分子能够通过复制过程生成完全相同的两条新的DNA分子。
复制过程主要分为解旋、复制和连接三个阶段。
首先,DNA双螺旋结构被解开形成两条互相分离的单条链。
然后,在每条单链上,酶类和辅助蛋白协同作用,复制出一条新的链。
最后,两条新的DNA分子与原有的DNA分子连接,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DNA分子。
2.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过程是半保留的,即每一条新的DNA分子都包含有一个原有DNA分子的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这是因为每个核苷酸单元都只有一个可以提供能量的磷酸基团,因此在复制过程中只有一条链可以持续生长,另一条链只能以碎片的方式进行合成。
三、DNA的转录和翻译1. DNA的转录过程DNA的转录是指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的过程。
转录过程分为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DNA与RNA知识点总结
![DNA与RNA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7503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8.png)
DNA与RNA知识点总结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是生物体中的两种核酸分子,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DNA和RNA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 DNA结构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DNA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与T、C与G配对,并通过互补配对保持稳定。
2. DNA复制DNA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在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被分离成两条单链,每条单链作为模板用于合成新的DNA链。
通过DNA复制,一条DNA分子可以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RNA结构RNA是由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的单链分子。
与DNA不同,RNA 的碱基组成有腺嘌呤、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其中胸腺嘧啶被尿嘧啶取代。
RNA分为不同类型,包括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它们各自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过程中发挥功能。
4. 转录转录是DNA信息转移到RNA的过程。
转录过程中,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互补的RNA链,从而形成一个RNA分子。
转录酶(RNA聚合酶)是负责转录的酶,它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在DNA 链上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RNA链。
5. 翻译翻译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它通过将RNA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来合成蛋白质。
在翻译过程中,mRNA通过核糖体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从而合成一个多肽链。
tRNA携带着特定的氨基酸,它们通过抗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匹配,使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6. 突变突变是DNA或RNA序列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之一。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缺失等类型,它们可以改变DNA或RNA上的碱基序列,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总结:DNA和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https://img.taocdn.com/s3/m/b12a07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2.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 DNA是高一生物必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具有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DNA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DNA的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氮碱基分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一定的配对规则相互连接形成DNA的双螺旋结构。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两个氢键连接,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通过三个氢键连接,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的稳定性。
二、DNA的功能DNA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
1. 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遗传物质的方式传递父代到子代的遗传信息。
在有性生殖中,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将父母亲的DNA信息组合成新的个体。
而在无性生殖中,DNA通过复制和分裂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2. 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DNA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方式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在DNA的序列中,一段段特定的基因编码了不同的功能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如代谢、生长、发育等。
三、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NA在遗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基因的表达和突变的产生。
1. 基因的表达:DNA中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方式转化为功能蛋白质。
首先,DNA的一部分序列被转录成RNA,随后RNA 通过翻译在细胞中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这样通过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实现。
2. 突变的产生: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删除突变等。
突变会改变DNA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从而导致生物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特征。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它为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DNA作为高一生物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4aedb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4.png)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DNA复制的意义在于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一、DNA分子的结构5种元素:C、H、O、N、4种脱氧核苷酸3个小分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1种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双螺旋结构(1)由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得双螺旋结构(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3)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相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个氢键) G=C(3个氢键) G、C含量丰富,DNA结构越稳定。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个磷酸可连接1个或2个脱氧核糖)二、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双链DNA分子)A=T G=C A+G=C+T=(A+G+C+T)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2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互补配对碱基之和相等2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一半三、DNA分子的复制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A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B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C宿主细胞内3、复制条件: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4、复制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5、准确复制的原因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6、复制的意义: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 个DNA分子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dna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
![dna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576d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4.png)
dna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一、DNA的结构。
1. 基本组成单位。
- 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 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2. 双螺旋结构。
-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 内侧: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 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 - 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二、DNA的复制。
1. 概念。
-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 时间。
-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 场所。
- 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4. 过程。
- 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 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连接: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同时,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多个小片段连接起来。
5. 特点。
-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 边解旋边复制。
6. 意义。
-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 实验原理。
- 提取原理。
- 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 鉴定原理: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 实验材料。
- 一般选用鸡血细胞(鸟类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含DNA)。
3. 实验步骤。
- 制备鸡血细胞液:在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离心后取血细胞。
dna结构归纳总结
![dna结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7297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a.png)
dna结构归纳总结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分子。
它以其特有的双螺旋结构而闻名,这一结构是由四种碱基、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等部分组成的。
本文将对DNA的结构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NA。
一、碱基配对DNA由四种碱基组成,它们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按照一定的规则配对,形成稳定的碱基对。
具体来说,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有序的碱基配对保证了DNA的稳定性和准确的复制。
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相互缠绕,形成一种右旋的双螺旋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两条链互补,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揭示了DNA的基本构造,而且对于解读DNA的序列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级结构DNA的结构不仅仅局限于双螺旋,还存在多级结构。
在较小的尺度上,DNA会发生自旋、弯曲和环绕等变形,形成一系列结构,如DNA超螺旋、DNA簇和DNA环等。
在较大的尺度上,DNA会卷曲成染色体的形态,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这些多级结构对于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四、特殊结构除了基本的双螺旋结构外,DNA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结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链DNA,它由两对碱基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形成四条链。
这种结构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在基因调控、DNA复制和基因重组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五、DNA的应用DNA的结构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上,通过解读DNA序列可以诊断和预测遗传性疾病,指导个体化治疗。
在法医学中,通过DNA检验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和亲子关系等。
此外,DNA还被应用于基因工程、遗传改良、种子保护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
六、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DNA结构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dna复制总结知识点
![dna复制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08da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4.png)
dna复制总结知识点DNA复制是生物体细胞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继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DNA复制的知识点,包括复制机制、调控、错误修复等方面。
1. DNA结构在了解DNA复制的机制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DNA的结构。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组成的双螺旋分子,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每条DNA链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结合在一起。
这种双螺旋结构使得DNA可以在细胞分裂时得到准确地复制。
2. 复制机制DNA复制是一个精确而复杂的过程,它由一系列酶和蛋白质协同作用完成。
复制的过程可以在整个细胞周期中观察到,但在细胞分裂的S期会特别活跃。
DNA复制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分离、合成和连接。
在分离步骤中,复制起点被确定并且DNA双链被解旋、分离;在合成步骤中,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通过连接新的碱基合成新的DNA链;在连接步骤中,新的DNA链被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双链DNA。
DNA复制的起点是一个序列,称为复制起点。
在原核生物中,这个序列称为起点序列(oriC);在真核生物中,这个序列称为起点(origin)。
复制起点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序列特征的区域,它是复制起点识别和复制启动的必要条件。
复制终点是DNA复制的终止点,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序列或者是一个特定的结构。
在原核生物中,DNA复制通过环状DNA的拼接完成,然后由DNA环切酶切割;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开始于复制起点,但常常不能延伸至末端,造成一条新DNA分子比原DNA 分子短一些。
3. DNA复制的调控DNA复制的调控是细胞保持遗传信息稳定性的重要机制。
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控DNA的复制速度和精确度。
例如,某些细胞周期蛋白激酶可以调节细胞周期、DNA复制和细胞分化;某些蛋白激酶可以通过修饰DNA复制酶来改变复制速度和准确度等。
DNA复制也可以通过DNA甲基化来调控。
生物dna结构知识点总结
![生物dna结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bac0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7.png)
生物dna结构知识点总结1. DNA的化学组成DNA是由一种叫做核苷酸的分子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糖、磷酸和一种氮碱基组成。
磷酸基团连接着糖基,形成糖基磷酸链。
四种氮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氮碱基连接在糖基上,形成核苷酸。
2. 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由双螺旋的糖基磷酸链构成的。
这种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相互缠绕而成的。
每一条链由氮碱基组成,氮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其中A与T之间有两条氢键,而G与C之间有三条氢键。
两条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螺旋结构。
3. DNA的遗传信息DNA的遗传信息是以氮碱基的序列来编码的,这种编码方式称为基因编码。
不同的氮碱基序列对应着不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功能。
DNA的遗传信息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的,这是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基础。
4.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是细胞分裂和生物繁殖的基础。
DNA的复制是通过一种称为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的,即在新合成的DNA链上,与原始链相对应的是新合成的链。
DNA复制由三个步骤组成:解旋、复制和连接。
在解旋阶段,双螺旋结构被酶解开,形成两条单链。
在复制阶段,每条单链充当模板,通过互补配对合成新的链。
在连接阶段,新合成的链与原始链重新连接成为双链结构。
5. DNA的表达DNA的表达是指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然后再转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DNA转录成RNA是通过一种叫做RNA聚合酶的酶来完成的。
RNA聚合酶在DNA上寻找起始子,然后将RNA合成酶模板与DNA互补配对来合成RNA链。
RNA再经过转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6. DNA的修复DNA在复制、表达和细胞代谢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DNA损伤或突变。
为了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细胞拥有一套完善的DNA修复系统来修复受损的DNA。
DNA修复包括直接修复、错配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等多种方式。
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
![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f2da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4.png)
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DNA的复制知识点总结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它的复制是生物体繁殖和细胞分裂的基础。
以下是关于DNA复制的知识点总结:一、DNA的结构1. DNA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包括磷酸基团、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种氮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色素)。
2. DNA以双螺旋结构存在,由两条互补链缠绕在一起,其中氮碱基通过氢键相互配对。
3. 氮碱基之间有特定的配对规律: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鳞状细胞色素。
二、DNA复制的模式1. 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原来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
新合成的双链DNA与原来的双链DNA各有一条旧链相同,一条新链不同。
2. 分离复制:在某些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是在单个起始点上同时进行的,形成两个分离的复制泡。
三、DNA复制的步骤1. 解旋:DNA双链被解开成两条单链,并形成一个双链复制起点。
2. 模板配对:自由核苷酸与模板上互补的碱基配对。
3. 合成新链:通过核苷酸之间的磷酸键连接,形成新链。
4. 连接:两条新合成的链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四、参与DNA复制的酶1. DNA解旋酶:能够解开DNA双螺旋结构,使其变为两条单链。
2. DNA聚合酶:能够将游离核苷酸加入到模板链上,合成新链。
3. DNA连接酶:能够将两条新合成的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五、DNA复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1. 碱基替换:某种碱基被错误地插入到了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导致氮碱基配对不匹配。
2. 插入或缺失:某些核苷酸被错误地插入到或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删除,导致氮碱基配对不匹配。
3. 反向插入:新合成的DNA链上的某些核苷酸被错误地插入到反向方向上,导致氮碱基配对不匹配。
六、DNA复制的重要性1. 生物体的繁殖和细胞分裂都需要DNA的复制。
2. DNA复制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3. 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和维持生命稳定性的关键。
高一生物必修二dna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二dna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215bffbb68a98270fefad6.png)
一、DNA的结构和复制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4、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5、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语句:1、DNA的化学结构: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
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
④DN 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dna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dna](https://img.taocdn.com/s3/m/fe6926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dna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D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也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分子。
下面将从DNA的结构、功能以及重要性三个方面对DNA进行归纳。
一、DNA的结构DNA由糖、磷酸与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鸟嘌呤)组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呈现出“梯子扭曲”的形状。
其中的两条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二、DNA的功能1. 遗传信息的储存:DNA作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储存介质,通过碱基序列的不同排列方式,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生命活动的调控。
2. 遗传信息的复制: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复制生成两条相同的DNA分子,从而使得每个细胞都拥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3.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经过转录生成RNA,然后通过翻译产生蛋白质。
这种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转变过程被称为中心法则。
三、DNA的重要性1. 遗传基础:DNA是生物个体遗传基因的基础,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品质,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至关重要。
2. 进化研究: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为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依据。
3. 疾病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遗传性疾病,与DNA的突变有关。
通过对DNA的检测,可以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综上所述,DNA作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
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机制、进化历程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高一生物必修一课程中,深入了解DNA的结构与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c92b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3.png)
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分子与合成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
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包括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而合成生物学则着眼于利用现代合成技术进行新材料的制备和生物体的重组,以实现生物体的控制和改造。
以下是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点:1.DNA的结构:DNA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2.DNA的复制:DNA在细胞分裂中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复制,即每条亲本DNA链在新合成的链上作为模板,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RNA的结构:RNA也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单链分子,包括核糖、磷酸基团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
4.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单元组成的长链分子,折叠成不同的三维结构,包括原生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5.DNA的转录:DNA通过转录过程产生RNA分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和转录因子等,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催化完成。
6.RNA的翻译:RNA经过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翻译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和核糖体等,翻译过程由tRNA和翻译因子协同完成。
7.基因调控:基因的表达可以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和染色质结构等。
二、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点:1.基因组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组进行改造和重组,包括DNA片段的克隆、酶切、连接等。
2.代谢工程:改造细胞的代谢途径,使其产生理想的代谢产物,包括转运蛋白、酶促反应和代谢通路的调控等。
3.合成生物学工具:合成生物学运用一系列的无机、有机和生物学技术工具进行生物体的合成和改造,包括DNA合成、蛋白质工程和高通量筛选等。
4.代谢工程应用:代谢工程应用于环境修复、能源生产和新药开发等领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医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途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专题 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专题 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https://img.taocdn.com/s3/m/424f873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3.png)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知识点专题24 DNA 分子的结构与复制一、基础知识必备 (一)DNA 分子的结构 1.DNA 分子的结构层次 2、DNA 分子的化学组成 3.DNA 的空间结构4、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 二、通关秘籍1、巧记DNA 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1)五种元素:C 、H 、O 、N 、P;(2)四种碱基:A 、G 、C 、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3)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4)两条单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5)一种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关于DNA 复制(1)DNA 能够精确复制的原因: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影响细胞呼吸(ATP 供给)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影响DNA 复制。
(3)体外也可进行DNA 复制,即PCR 扩增技术,除要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注意温pH 的控制及引物的加入。
1.用15NH4C1培养若干代的大肠杆菌体内,其蛋白质和DNA分子含15N标记()【解析】蛋白质和DNA均含N,所以用15NH4C1培养若干代的大肠杆菌体内,其蛋白质和DNA分子都含15N标记,正确;2.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一次提取的细菌都是完成分裂一次的细菌()【解析】实验过程中需要研究子一代、子二代等大肠杆菌的DNA放射性情况,所以实验过程中,有的细菌分裂了一次,有的分裂了两次,错误;3.为保证实验效果,需将提取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和分析()【解析】为保证实验效果,需分别提取子一代和子二代细菌的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和分析,而不是对细菌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错误;4.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H4C1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每个菌体均含15N和14N()【解析】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H4C1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DNA复制后,每个菌体均含15N和14N,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错误。
5.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有染色单体都被标记,即中期20条、后期40条;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只有一半的染色单体被标记,即中期20条、后期20条。
高中生物dna分子结构知识点dna分子结构
![高中生物dna分子结构知识点dna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1b5b9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3.png)
高中生物dna分子结构知识点dna分子结构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DNA的组成:DNA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脱氧核糖糖分子和一个碱基组成。
2. DNA的碱基:DNA包含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通过氢键的配对方式互相连接,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和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3.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呈现出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
两条链以氢键相连,形成一个螺旋的结构。
碱基通过对连对的方式紧密堆叠在中央,而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则位于外部。
4. DNA的方向性:DNA分子的两条链具有方向性,其中一个链以5'端和3'端表示,另外一个链以3'端和5'端表示。
链上的碱基以3'端与5'端的顺序排列,形成了链的方向性。
5. DNA的超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可以进一步形成超螺旋结构,包括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
这种结构可以帮助DNA进行复制和转录过程。
6. DNA的包装结构:DNA分子会在细胞中经过进一步的包装,形成染色体。
DNA会与核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核小体和进一步的组织级别的结构。
这些是高中生物学中关于DNA分子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也是理解DNA功能和遗传的基础。
dna知识点总结高中
![dna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69e2ad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4.png)
dna知识点总结高中一、 DNA的结构1. DNA的分子结构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以及磷酸、脱氧核糖分子组成的双螺旋分子。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构成,这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DNA的碱基对遵循一定的规则,即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两条氢键,鸟嘌呤与鸟嘌呤之间形成三条氢键,这种规则保证了DNA的稳定性。
2. DNA的组织结构在细胞内,DNA会与蛋白质组合形成染色体结构。
在有丝分裂时,DNA呈现出高度螺旋缠绕的染色体形态,而在非分裂期则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3. 基因和基因组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携带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它包含了编码蛋白质所需的信息。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总和,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二、 DNA的功能1. 存储遗传信息DNA携带了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这些信息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决定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
2. 蛋白质合成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转录是指将DNA上的基因信息转录成mRNA,翻译则是将mRNA上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3. 遗传信息传递DNA通过复制过程将自身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在细胞分裂时,DNA会复制自身并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4. 参与调控细胞功能DNA还参与了细胞的调控过程,包括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
三、 DNA的复制1. 原核生物的DNA复制原核生物DNA复制是在DNA双螺旋分子两条链上同时进行的,它是以DNA聚合酶为主要酶的酶群参与的,包括DNA聚合酶Ⅰ、Ⅱ、Ⅲ等。
2. 真核生物的DNA复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阶段进行的,它包括DNA的解旋、引物合成、DNA聚合、粘合等多个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酶类参与了复制的各个步骤。
3. 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每条DNA双螺旋分子的新产物包含了一条旧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dna结构复制知识点总结
![dna结构复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39ea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6.png)
dna结构复制知识点总结DNA结构复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解旋和展开、复制和连接。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阶段:解旋和展开1. 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
每条链上有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两条链以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2. 解旋酶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由于双螺旋结构的存在,需要一种解旋酶来打开DNA分子。
解旋酶能够酶切双链DNA,使原来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链解开,并形成一个开放的DNA链。
3. 单链结合蛋白在DNA分子展开后,会有一些单链DNA在空间中悬挂,为了防止这些单链DNA在展开的过程中产生交叉和纠缠,细胞会借助单链结合蛋白(SSB)来帮助单链DNA保持展开状态。
第二阶段:复制1. DNA聚合酶在DNA复制的过程中,DNA聚合酶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酶类。
DNA聚合酶能够在DNA分子上寻找到配对的碱基,并在双链DNA的两条链上分别合成新的互补链。
DNA复制的过程是半保守复制,即每条新合成的DNA链上都包含一条原有的DNA链。
2. 异源性末端连接酶在DNA复制的末端,会存在一些碱基无法直接复制的情况,这时细胞会借助异源性末端连接酶来解决这个问题。
异源性末端连接酶能够催化DNA链的连接,并保证复制的完整性。
第三阶段:连接1. DNA连接酶在DNA复制的过程中,新合成的DNA链需要连接到原有的DNA链上,这时细胞会借助DNA连接酶来帮助新的DNA链和原有的DNA链连接在一起。
DNA连接酶能够通过酶切和连接的方式,帮助完成新旧DNA链的连接。
2. 扭曲酶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DNA链的合成和连接,会导致DNA分子发生一些扭曲和扭结。
为了保证DNA分子结构的完整性,细胞会借助扭曲酶来解决这个问题。
扭曲酶能够在DNA分子结构发生扭曲时,帮助恢复DNA分子的正常结构。
以上就是DNA结构复制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可以看出在DNA复制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酶类和生物化学反应,这些酶类和反应通过协同作用,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重建。
dna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dna的结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33f07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3.png)
dna的结构知识点总结1. DNA的化学组成:DNA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核苷酸,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在DNA中,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形成了链状结构,然后在五碳糖上连接着氮碱基。
氮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以及鸟嘌呤(G)和胞嘧啶(C),它们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成了DNA的双链结构。
2.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链结构是由两条链以螺旋状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些链是反平行排列的,也就是说两条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双螺旋结构中的氮碱基通过氢键相互连接,且A总是与T配对,G总是与C配对,这个原则被称为碱基配对原则。
3. DNA的超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靠氢键连接在一起的,当两个链同时绕着同一轴线扭转时,就形成了超螺旋结构。
在生物体内,DNA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右旋的超螺旋结构。
4. DNA的细微结构:DNA的每个转角都包含了十个核苷酸,这种组织方式也被称为DNA上的一圈。
在这一圈内,氮碱基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着,这个排列顺序决定了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5. DNA的遗传信息:DNA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这种信息是以一定的顺序编码在氮碱基上的。
氮碱基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不同的排列会决定不同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括了生物的形态、生长发育和功能等等。
6. DNA的复制:DNA是能自我复制的,这是因为它的碱基配对规则和双链结构。
当细胞分裂时,DNA能够在双链的基础上合成一模一样的新DNA分子。
这种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为每一根旧链都能指导出一根新链。
7. DNA的转录和翻译: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库,但要发挥这些信息,首先需要将这些信息转录成mRNA,再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
这两个过程是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过程,是生物体内基因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
以上就是DNA的结构知识点总结,DNA作为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
通过对DNA的结构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并且对于解析和控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下册生物dna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dna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1bea4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6.png)
八年级下册生物dna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体的科学,而DNA则是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之一,它决定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文将从DNA的结构、功能、复制和变异等多个方面对八年级下册生物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DNA知识点做深度剖析和讲解。
一、DNA的结构DNA分子有两个螺旋状的链,每一条链由多个核苷酸组成,核苷酸又可分为含有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四种不同碱基的四种类型。
每个核苷酸又由磷酸基、五碳糖和碱基三个单元构成。
DNA的两个链是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互配对的,而每个碱基又与糖核苷酸链上的磷酸基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二、DNA的功能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被复制并传递给后代,构成了遗传基础。
DNA上的基因编码了蛋白质和RNA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蛋白质和RNA是构成生物体的基础。
因此,我们可以说,DNA的功能是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生命过程。
三、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且必须要高度精确地进行。
DNA的复制可以分为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两种方式,其中半保留复制的过程相对简单。
在DNA复制的过程中,DNA双链被解开成两条单链,一条充当模板链,另一条是新合成的链。
新合成的链和模板链是通过DNA聚合酶进行配对、拼接的。
四、DNA的变异DNA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部分。
变异可以增加生物体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并促进物种的进化和演化。
DNA的变异方式可以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变两种方式,自发突变是DNA自然发生的变异,诱变是由环境中的物理或化学因素导致的人为突变。
总结DNA作为生物体的基础结构之一,它决定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进而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生命过程。
因此,对DNA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了解DNA的结构、功能、复制和变异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机制,为人类的基因工程和生物科技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
![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2be3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b.png)
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
一、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1. 双螺旋结构。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这种结构就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两边的扶手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
- 磷酸 - 脱氧核糖骨架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2. 碱基对。
- 梯子的横档是碱基对。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A)一定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一定与胞嘧啶(C)配对。
A和T之间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和C之间通过三个氢键相连。
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1. 稳定性。
- 基本骨架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
- 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这使得DNA分子具有相对稳定性。
2. 多样性。
- 虽然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A、T、G、C),但是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 例如,一个具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可能的排列顺序就有4ⁿ种,这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3. 特异性。
- 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例如,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其碱基排列顺序是不同的,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分子也存在差异(除同卵双胞胎外)。
基因与DNA知识点总结
![基因与DNA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2f30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f.png)
基因与DNA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基因与DNA是生物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基因与DNA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概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关系。
二、DNA的定义和结构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
它由基因组成,这些基因指导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1. DNA的结构DNA由两个互补的链组成,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组成。
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了DNA的螺旋结构。
2. DNA的功能DNA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传递遗传信息。
这一过程涉及到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DNA转录成RNA,而翻译是RNA通过三联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三、基因的定义和功能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段,它携带了特定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1. 基因的结构基因是由碱基序列编码的。
每个基因片段可能由数百至数百万个碱基对组成。
不同的基因序列确定了生物体不同的特征。
2. 基因的功能基因携带的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功能。
它可以编码特定的蛋白质,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基因还可以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
四、基因与遗传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影响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表现型。
1.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规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他的两个主要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指出,一对基因在生殖过程中分离并独立传递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指出,不同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而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2. 遗传突变遗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突然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删除突变等形式,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表现型产生重要影响。
五、基因与进化基因在生物进化以及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 突变与自然选择突变是生物体基因变异的重要机制。
自然选择则会筛选出在特定环境下具有适应性的基因,使其在物种进化中得以保存和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
一、DNA分子的结构
1、 DNA的化学结构:
①组成的基本元素是等。
②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一个和一个。
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 TGC。
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排列在内侧。
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是),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
①: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
②: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
③: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即是+ =50%,+ =50%。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A1+G1/T1+C1=m,则A2+G2/T2+C2= 。
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即A1+T1/G1+C1=m,则A2+T2/G2+C2=
5、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遗传信息的复制
1、DNA的复制
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
②场所:
③条件:
a、模板:;
b、原料:;
c、能量:;
d、酶:。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
b、合成子链:然后,以为模板,以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
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
a.;
b.。
c.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d.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e.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f.2、DNA复制的计算规律:
假设将一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n代则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总数= ;
②含15N的DNA分子数= ;
③含14N的DNA分子数= ;
④只含15N的DNA分子数= ;
⑤只含14N的DNA分子数= ;
(2)脱氧核苷酸连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连数条;
②含14N的脱氧核苷酸连数= ;
③含15N的脱氧核苷酸连数= ;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
3、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4、DNA的功能
①:DNA结构储存遗传信息。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的特定顺序)
②表达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能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上,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③:DNA通过精准的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