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之美国史
第三单元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战争与和平全册中涉及美国知识点。
【重难点解析】
1.美国的“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规定军火禁运使用于一切交战国,美国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款现自运。中立法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时得到运用。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F.D. 罗斯福总统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1939 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中国无力自运。1941 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
在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英、法等大国采取绥靖政策之时,美国的中立政策使得弱小国家无法获取自卫的武器,使被侵略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实际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所以中立政策实质上是绥靖政策。
2.美日关系
①美国打开日本大门(1853)②日俄战争(1904-1905)美国支持日本③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强烈不满,出现了府院之争④一战后美日矛盾激化,争夺远东太平洋利益,导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⑤二战中美国于1940年对日本禁运,扶蒋抗日⑥二战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爆发太平洋战争(1941)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逐渐掌握主动权⑦美国参与发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中国恢复领土,敦促日本投降⑧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⑨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发展⑩70年代后期,日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进行反控制斗争,80年代,与美国建立起伙伴关系。
3、美国与20世纪世界格局变动的关系及认识
①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英、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这它们在欧洲、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③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朝“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认识: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盾。
【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19世纪末美国工业发展大事记
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
1873年,经济大危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铁路、采矿等大工业大量涌现。
1874年,投资银行摩根银行操纵了宾夕法尼亚铁路、伊利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的股权联合,组成了自己的立法、执行和裁决机构。
1875年,新泽西州颁布《公司法》,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1878年,洛克菲勒集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利用铁路和管道的石油运输业。并向铁路、电气、炼钢、信贷行业渗透。
1897年,美国最高法院宣称一个制造业的股份公司不受《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约束,此后企业并购达到历史的顶峰。
——[美]兰德斯《世界近代史参考文献资料》
材料二1870年以后,大公司使科学的影响更为显明。例如,在冶金术方面,许多工艺方法给发明出来,使有可能从低品位的铁矿中大量地炼出高级钢。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生产装配线。亨利·福特因为发明了能将汽车零件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的地点的环形传送带,获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为了保证其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也为了应付工业危机,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经济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建立产业委员会,制定公开竞争法规和一些规则……。《全国产业复兴法》实质上是新的强制卡特尔化的法令,受到产业巨头们的欢迎。(注:卡特尔,cartel,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概述这一新现象出现的过程。(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生产关系领域的这种新现象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政府应对工业危机的措施。为什么说《全国产业复兴法》“实质上是新的强制的卡特尔”。为保证美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美国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2014届高三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之法德史
【知识梳理】
【重难点解析】
1、德国经济发展特点
①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②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
③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④抓住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跳跃式发展。
2、德国政治发展特点
①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②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③对外战争较多,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④政治上,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双方之间的战争比较多。
3、理性视角解读德国:(1)有理性的德国
(一)思想理性:马丁·路德、康德、马克思、恩格斯
(二)科学理性:西门子、卡尔·本茨、普朗克、爱因斯坦
(2)丧失理性的德国
(一)德意志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奥斯维辛集中营(3)理性回归的德国:
(一)关于破坏世界和平的反思:勃兰特的历史之跪
(二)关于自身发展道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