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特性的因素概要
光伏学习资料
1、影响电池组件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热斑效应还包括哪些?请解释热斑效应。
答:(1)负载阻抗、日照强度、组件温度;(2)热斑效应:在电池组件或方阵中,当有阴影对电池组件的某一部分发生遮挡,或电池组件内部某一电池片损坏时,局部被遮挡或损坏的电池片就要由未遮挡的电池提供负载所需的功率,而被遮挡或损坏的电池片在组件中相当于一个反向工作的二极管,其电阻和电压降都很大,不仅消耗功率,还产生高温发热,这种现象就叫热斑效应。
2、南控公司不同光伏电站所用电池板组件的输出功率不同,邳州部分采用功率240Wp组件,淮安采用功率260Wp组件,沛县采用功率300Wp组件,请说出光伏组件功率测试的标准条件,并解释各标准条件的定义?答:标准条件:AM1.5,1000w/m2,25摄氏度。
AM意思是air-mass(大气质量),AM1.5就是光线通过大气的实际距离为大气垂直厚度的1.5倍;1000w/m2是标准测试太阳组件的光线辐照度;25摄氏度就是工作温度。
3、填充因子(FF)、转换效率(η)是电池板组件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淮安二期采用天合TSM系列,短路电流为9A,开路电压为38.2V,填充因子为75.63%,其测试输入功率为1630W,计算出此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写出计算过程。
答:填充因子(FF)是指电池组件的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即FF=Pm/(Isc*Uoc)定为公式;1)、转换效率(η)是指电池板组件受光照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与照射到组件上的太阳能量功率的比值。
即η=Pm/Pin定为公式2)、根据公式1可知,最大功率Pm=FF*(Isc*Uoc)=75.63%*(9*38.2)=260W,根据公式2可知,转换效率η=Pm/Pin=260/1630=15.95%。
所以电池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95%。
4、组件的PID现象是国内组件质量的痛点之一,它可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能力和输出功率,邳州项目就此问题进行过处理。
影响光电池、组件产出特点的要素
影响光电池、组件产出特点的要素1. 自然光条件自然光的强度、频率和方向是影响光电池和组件产出特点的重要要素之一。
自然光的强度越高,光电池的产电效率越高,对于同样的组件可以获得更高的输出功率。
频率也对产出特点产生影响,不同频率的光能将会被光电池和组件吸收和分散的方式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产出特点。
而光的方向性也会影响光电池和组件的效能,例如对于某些类型的光电池来说,面向太阳光的方向能够带来更高的产出特点。
2. 材料特性光电池和组件的产出特点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光电池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转换光能为电能,这些材料的导电性、光吸收率和光散射特性等都会影响产出特点。
例如,高导电性的材料可以提高光电池的效能,而光吸收率高的材料则可以增加光能的转换效率。
另外,材料的稳定性也是影响产出特点的要素之一,稳定性低的材料会导致光电池和组件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性能衰减。
3. 设计参数光电池和组件的设计参数也会对其产出特点产生影响。
设计参数包括光电池的结构、厚度、面积等等。
不同的设计参数会导致光电池的光吸收和电能转换效果不同,从而影响产出特点。
例如,增加光电池的厚度可以提高吸收光能的效果,但可能降低光电池的响应速度。
4.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光电池和组件产出特点的重要要素之一。
环境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都会对光电池和组件的性能产生影响。
高温环境会加速光电池的老化和损耗,降低其产出特点。
湿度和氧气含量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光电池和组件的性能下降。
因此,为了保持光电池和组件的良好产出特点,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5. 外界阻碍物影响外界阻碍物对光电池和组件产出特点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灰尘、树叶和建筑物阻挡了阳光直射于光电池和组件上,使其光吸收效果降低,从而影响产出特点。
因此,在选址和安装时,需要避开或采取适当措施来降低外界阻碍物对光电池和组件的影响。
综上所述,自然光条件、材料特性、设计参数、环境条件以及外界阻碍物都是影响光电池和组件产出特点的重要要素。
太阳能电池影响因素
所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标称的功率等参数都是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这个标准条件就是组件25℃,光照为每平方米1000瓦,大气质量为AM1.5(从太阳表面放射出的光线,到达地球大气层时,会随着当地的纬度、时间与气象状况而改变。
也就是说,同一地点的直射日光,会随着四季不同的空气量而改变。
通过大气层的空气量称为空气质量即AM。
太阳光从天顶垂直通过大气层的空气量称为AM1,但在自然条件下,太阳光一般是倾斜通过大气层的,此时的空气量称为AM1.5。
)光谱特征,而一般太阳能电池都不是在此条件下工作的。
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薄膜等类型,它们都是利用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发电的,其发电性能不可避免的受到结温的影响。
而结温又与环境、日照强度和通风情况有关在阳光的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结温会迅速升高。
特别是在阳光较强较高的夏季,组件的结温甚至高达70℃以上。
工作越高,非晶硅电池的优势越明显,非晶硅电池的年平均发电量比晶体硅电池多10%左右。
任何太阳能电站都是由若干组件串联,最后通过汇流并联而成。
设计组件串联,使其开路电压、工作电压等参数处于最佳值并与逆变器匹配。
要实现最佳匹配组件串联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组件串联后的最大开路电压不能超过组件的最大系统电压(组件的安全电压,一般而言,大陆地区和欧洲地区规定此值为1000伏,北美地区为600伏);第二,组件的最大开路电压不能超过逆变器的最大允许电压;第三,组件串联的工作电压要在逆变器的工作电压的跟踪范围之内。
但是需要特别强调是上述三点内容都受和光照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在达到25℃最佳工作后,会随着的上升而降低。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高温条件下功率衰减的幅度会更大。
相比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来说,非晶硅薄膜电池由于具有良好的低温特性,所以更加适合在夏季高温的条件下工作,相比其它类型太阳能电池来说,同样功率的非晶硅薄膜电池能产生更多的年总发电量,这主要是非晶硅薄膜电池具有以下特性:1、低温度特性:通常来说,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参数都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得的,标准测试条件(STC)包括:(光强:1000W/M2;频谱:1.5安培;组件温度:25℃)。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发电效率影响因素
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发电效率影响因素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发电效率是评价光伏组件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效率,我们需要了解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发电效率的因素。
1. 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越强,光伏组件所接收到的光能量就越多,从而产生更多的电能。
因此,地理位置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状况等因素都会对太阳辐射强度产生影响。
2. 温度影响光伏组件的温度对其发电效率有显著影响。
当光伏组件温度升高时,其内部电压会降低,从而影响到电能的产生。
高温还会损害光伏组件的材料,并降低其寿命。
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良好的散热设计,以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
3. 光伏组件的材料和结构光伏组件的材料和结构也是影响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
目前常见的光伏组件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
其中,单晶硅的光电转化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多晶硅则是较常用的材料。
此外,光伏组件的结构设计也很重要,包括表面反射率、角度优化和防尘覆盖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组件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化效率。
4. 光伏组件的面积和布局光伏组件的面积和布局方式也会对发电效率产生影响。
面积较大的光伏组件能够吸收更多的阳光能量,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组件之间的间距和阴影的遮挡都会降低发电效率。
5. 清洁程度和维护光伏组件的外部清洁程度也会影响其发电效率。
灰尘、污垢和树叶等污染物会阻挡阳光的照射,降低光伏组件的光吸收能力,从而降低发电效率。
因此,定期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洗和维护是保持高效发电的重要措施。
6. 系统设计和组件匹配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组件匹配也会影响发电效率。
系统组件包括逆变器、电池、集中式或分布式发电系统等。
逆变器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光伏组件的电能转换和传输效率。
此外,在系统中合理配置电缆、接线盒和保险丝等也对光伏发电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影响、组件材料和结构、面积和布局、清洁程度和维护以及系统设计和组件匹配等。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性能影响因素详解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性能影响因素详解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具有清洁、可再生、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光伏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解析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影响因素。
1. 光伏电池技术类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受到采用的光伏电池技术类型的影响。
目前常见的光伏电池技术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
不同的光伏电池技术具有不同的能量转换效率、温度系数、寿命等特点,因此会对光伏电池组件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2. 光伏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光伏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是指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和功率输出。
因此,光伏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影响光伏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材料的选择、光学设计、电池制造工艺等。
3. 组件温度光伏电池组件的温度对其性能有显著影响。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在光照下会产生热量,如果散热不良,温度会升高,导致电池的电压降低,从而降低发电效率。
因此,散热良好的光伏电池组件可以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
4. 阳光照射强度和角度阳光照射强度和照射角度也会影响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会降低发电效率。
此外,光的入射角度也会影响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太阳光垂直入射时效果最佳。
5. 温度系数电池的温度系数是指电池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比例。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系数会影响电池的发电性能。
温度系数越小,电池的发电性能在高温环境下的损失越小。
6. 光伏电池组件的拓扑结构光伏电池组件的拓扑结构也会影响其性能。
具有良好设计的拓扑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电阻损耗和光损失,提高光伏电池组件的工作效率。
7. 污染和阴影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还会受到污染物和阴影的影响。
污染物会阻挡太阳光的照射,导致发电效率下降。
影响光伏电池、模块输出特性的因素
影响光伏电池、模块输出特性的因素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光伏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太阳能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光伏电池和模块的输出特性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影响光伏电池和模块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
光伏电池的材料特性光伏电池的材料特性直接影响其输出特性。
典型的光伏电池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
单晶硅光伏电池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光感应速度,适合于高效率的应用。
多晶硅光伏电池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地面和屋顶光伏系统中。
非晶硅光伏电池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较低的材料成本,适用于一些特殊应用场景。
温度效应温度是影响光伏电池和模块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高温会导致光伏电池内部电阻增加,从而降低了输出功率。
因此,合理的散热设计和温度控制对于确保光伏电池和模块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
光照强度和角度效应光照强度是影响光伏电池和模块输出特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光照强度较低时,电池的输出功率较低,反之亦然。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太阳光的入射角度变化,光伏电池和模块的输出特性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在光伏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光照强度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输出效果。
阴影效应阴影效应会对光伏电池和模块的输出特性产生明显影响。
当光伏电池或模块有部分区域被遮挡时,该区域的输出功率会显著降低,且可能导致整个光伏电池或模块的性能下降。
因此,在安装光伏系统时,需要避免阴影的产生,或采取优化设计,如使用细分模块或并联连接多个光伏电池等方法,以减少阴影效应。
污染和老化光伏电池和模块的表面污染会影响其输出特性。
灰尘、涂料、树叶等污染物会降低太阳能光的入射效率,导致输出功率的降低。
此外,光伏电池和模块的老化也会引起输出特性的变化。
因此,定期的清洁和维护是确保光伏电池和模块稳定输出的重要手段。
结论影响光伏电池和模块输出特性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材料特性、温度、光照强度和角度、阴影效应以及污染和老化等。
光伏电池的温度和光强度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研究
光伏电池的温度和光强度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研究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光伏电池的输出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光强度。
温度是影响光伏电池输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其温度呈反比关系,即当温度升高时,输出功率会下降。
这是由于光伏电池中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受温度影响,其能带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子载流子的密度和运动性能发生变化。
此外,当光伏电池运行时,电池本身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光伏电池的输出性能。
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以保证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与温度不同,光强度是影响光伏电池输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光强度越高,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和功率就越大,而光强度越低,则输出电流和功率就越小。
这是因为光伏电池中的太阳能吸收率与光强度呈正比关系,当光强度增加时,太阳能吸收率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加速电子载流子对的发生,增加输出电流和功率。
因此,在设计光伏电池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光强度的变化,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
除了温度和光强度之外,光伏电池的输出性能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伏电池的质量、内部电极连接、光伏电池的表面损伤等,都会导致光伏电池的输出性能下降。
因此,在使用光伏电池时,应该选用高质量的光伏电池,采取有效的电极连接和保护措施,确保光伏电池表面不受到损伤。
总之,光伏电池的温度和光强度是影响光伏电池输出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使用光伏电池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和光强度在正常范围内,从而获得最佳的输出效果。
影响光伏电池、组件产能特性的要素
影响光伏电池、组件产能特性的要素1. 光伏电池的材料光伏电池的材料是影响产能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光伏电池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铜铟镓硒薄膜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能带结构和光吸收能力,因此对组件的产能特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单晶硅材料在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但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多晶硅材料是目前主流的光伏电池材料,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光电转换效率较单晶硅略低。
非晶硅材料可以制造成较薄、轻薄的光伏电池组件,适用于柔性光伏领域。
铜铟镓硒薄膜材料在制造成本和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平衡,但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
2. 光伏电池的制造工艺光伏电池的制造工艺也对产能特性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包括晶硅切割、薄膜沉积、光刻和薄膜烧结等环节。
晶硅切割是将硅料切割成片状的过程,切割的精度和效率决定了电池的质量和产能。
薄膜沉积是将光电转换材料沉积在基板上的工艺,沉积的均匀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的性能。
光刻是在光伏电池表面进行图案定义的工艺,对电池的光吸收和电流传输具有关键影响。
薄膜烧结是将电极和电池结构进行烧结的工艺,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3. 组件设计和制造工艺除了光伏电池本身的特性外,组件设计和制造工艺也是影响产能特性的重要因素。
组件设计包括电池布局、背板材料选择、玻璃封装等方面。
合理的电池布局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率,背板材料选择和玻璃封装可以提高组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制造工艺方面,组件的焊接和封装工艺决定了组件的质量和产能。
焊接工艺应该保证良好的电池连接和导电性能,封装工艺应该保证组件的密封性和耐候性。
4. 环境因素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产能特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日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都会对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光伏电池的产能特性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光伏电池、组件产能特性的研发和制造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制造工艺、组件设计和环境因素等要素,以提高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功率输出和稳定性,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影响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特性的因素概要
因为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取决于太阳光照强度、太阳能光谱的散布和光伏电池的温度、暗影、晶体构造。
所以光伏电池、组件的丈量在标准条件下(STC 进行,丈量条件被欧洲委员会定义为 101 号标准,其条件是:光谱辐照度为1000 瓦/平米 ;光谱AM1.5; 电池温度 25 摄氏度。
在该条件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所输出的最大功率被称为峰值功率,其单位表示为瓦 (Wp。
在好多状况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照、温度都是不停变化的,所以组件的峰值功率往常用模拟仪测定并和国际认证机构的标准化的光伏电池进行比较。
(1 温度对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特征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光伏电池、组件温度较高时,工作效率降落。
跟着光伏电池温度的高升,开路电压减小,在20-100 摄氏度范围,大概每高升 1 摄氏度,光伏电池的电压减小 2mV; 而光电流随温度的高升略有上涨,大概每高升 1 摄氏度电池的光电流增添千分之一。
总的来说,温度每高升 1 摄氏度,则功率减少0.35%。
这就是温度系数的基本观点,不同的光伏电池,温度系数也不同样,所以温度系数是光伏电池性能的评判标准之一。
(2 光照强度对光伏电池组建输出特征的影响光照强度与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流成正比,在光强由100-1000 瓦每平米范围内,光电流一直随光强的增添而线性增添 ;而光照强度对电压的影响很小,在温度固定的条件下,当光照强度在400-1000 哇每平米范围内变化,光伏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所以,光伏电池的功率与光强也基本保持成正比。
(3 暗影对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特征的影响暗影对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影响不行低估,甚至光伏组件上的局部暗影也会惹起输出功率的显然减少。
所以要注意防止暗影的产生,实时清理组件表面,防备热斑效应的产生。
一个单电池被完整遮挡时,太阳电池组件输出减少 75%左右。
固然组件安装了二极管来减少暗影的影响,但假如低估局部暗影的影响,建成的光伏系统性能和投资见效都将大大降低。
光伏组件问题系列总结——部分遮挡对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
光伏组件问题系列总结——部分遮挡对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1.0绪论众所周知,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表面阴影、焊接不良及单体电池功率不匹配等因素是导致输出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不仅对制造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有指导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人们正确判断光伏发电系统输出降低或失效的原因。
国外曾经有人报道一些在现场用了10到15年的组件电特性已经恶化。
其I-V特性曲线已经和一些普通的光伏组件差别很大,而这种变化的I-V曲线可以用来分析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输出降低的原因。
本文主要讨论了遮挡部分电池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并用计算机对核过程进行了模拟。
2.0模拟方法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中,当有电池被遮挡时,组件的输出特性可以用下式表示:这些参数估算时可以用一些参数代替:n=1.96,I0=3.86X10-5(A),Rsh=15.29(Ω)。
a=2.0x10-3,Vbr=-21.29(V),nn=3.R3=0.008.组件中有电池被遮盖时的电路可以用图片三来表示,正常的电池和被遮盖住的电池在组件中是串联关系,因此电压V和电流I满足以下等式:组件中电池被遮挡时的模拟电路其中,Iph1代表组件中普通电池的光电流,Iph2代表遮挡电池产生的光电流,与等式(2)中的遮挡透过率有关系,例如,当遮挡透过率为35%时,Iph2是Iph1的0.35倍。
通过解(3)-(6)式可以计算出I-V的特性。
二、实验图2(a)和(b)是通过改变阴影透过率的情况下分别计算和实际测量的I-V特性曲线。
当组件上的一个电池用不同的透过率(一个组件由36块电池组成)时,短路电流大致变化不大。
结果是透过率越低,电流随着电压的升高下降越快。
另一方面,开路电压基本上相同。
由图可看出:测量结果与计算的结果相吻合。
图2以遮挡透过率为变量的I-V特性曲线(遮挡电池数:1)(a)计算结果,(b)测量结果图3(a)和(b)是通过改变遮挡的电池数目(阴影透过率都为35%)来计算和测量I-V的特性。
影响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因素有哪些
编者按:影响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因素有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老化衰减、组件初始光致衰减、组件串联不匹配。
一、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光伏组件一般有3个温度系数: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峰值功率。
当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会下降。
市场主流晶硅光伏组件的峰值温度系数大概在-0.38~0.44%/℃之间,即温度升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降低,意思是:理论上是温度每升高一度,发电量降低0.38%左右。
而薄膜太阳能电池温度系数会好很多,如铜铟镓硒(CIGS)的温度系数仅为-0.1~0.3%,碲化镉(CdTe)温度系数约为-0.25%,均优于晶硅电池。
上图是模拟5-85℃下,同一块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的电流、电压、功率输出曲线(模拟数据仅供参考)。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随着温度的升高,短路电流几乎不变,开路电压降低。
从而说明环境温度直接会影响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
上面是模拟数据结果,可以看到,运行温度在85℃时,效率比标准温度25℃时降低了22%。
说明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组件通风散热是非常重要的。
二、老化衰减在组件长期应用中,会出现缓慢的功率衰减。
由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第一年的衰减最大值约3%,后面24年每年衰减率约0.7%。
由此计算,25年后的光伏组件实际功率仍可达到初始功率的80%左右。
老化衰减主要原因有两类:1)电池本身老化造成的衰减,主要受电池类型和电池生产工艺影响。
2)封装材料老化造成的衰减,主要受组件生产工艺、封装材料以及使用地的环境影响。
紫外线照射是导致主材性能退化的重要原因。
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使得EVA及背板(TPE结构)发生老化变黄现象,导致组件透过率下降,从而引起功率下降。
除此之外,开裂、热斑、风沙磨损等都是加速组件功率衰减的常见因素。
这就要求组件厂商在选择EVA及背板时,必须严格把关,以减小因辅材老化引起的组件功率衰减。
三、组件初始光致衰减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即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在刚开始使用的最初几天内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随后趋于稳定。
影响光伏系统输出性能的典型因素分析
影响光伏系统输出性能的典型因素分析第九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论⽂(光伏发电系统与应⽤)影响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特性的典型因素分析孙韵琳1,2,陈荣荣1,陈思铭2,吴淼2,沈辉1,2*(1.中⼭⼤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州510006;2.顺德中⼭⼤学太阳能研究院,顺德528300)摘要: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受诸多因素影响。
本⽂以顺德中⼭⼤学太阳能研究院的6 kWp⽰范电站以及固定式多⾓度光伏发电系统为对象,重点分析了太阳辐照度、组件安装倾⾓、阴影遮挡效应和PID现象等光伏阵列失配损失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性能造成影响的原理及特性。
关键词:光伏电站,输出性能,安装倾⾓、PIDTypical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PV SystemsYunlin Sun1, 2, Rongrong Chen1, Siming, Chen2, Miao Wu2, HuiShen1, 2*(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ShunDe SYSU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hunde, China)Abstract: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are affected by different factors. In this paper, a 6 kWp exemplary PV system and a stationary multi-angle PV system of ShunDe SYSU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are investigated, aiming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solar irradiation, installation angle of components, partial shading to PV systems and PID phenomenon, whos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PV systems.Key Words:PV system, characteristics, installation angle, PID⼀、引⾔⽬前,全国各地已建成很多光伏发电系统,根据统计数据[1],2012年新增⼤型并⽹光伏电站容量为1,868.6 MWp,截⾄201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的⼤型并⽹光伏电站总容量达4,193.6 MWp。
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太阳光伏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评估太阳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重要指标。
其定义为组件输出电能与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一般来说,转换效率越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就越高,发电成本也就越低。
2.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是在最大功率点下的电池电流,而开路电压则是在最大功率点下的电池电压。
它们直接反映了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性能和适用范围。
3.耐久性耐久性是太阳光伏电池组件性能指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组件的使用寿命和能够承受的环境条件。
太阳光伏电池组件通常需要长期地工作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例如高温、低温、强风、高湿等,因此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影响太阳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因素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1.光照强度和光谱光照强度和光谱是影响太阳光伏电池组件发电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吸收率和转换效率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也需要保持适当的光照强度,过高的光照强度会导致电池组件因过热而受损。
而光谱则直接影响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吸收率和转换效率。
2.温度温度是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太阳光伏电池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导致电池电压下降而电流增加,对转换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散热和降温。
3.材料和制造工艺材料和制造工艺是影响太阳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会直接影响到组件的转换效率和耐久性。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与功率输出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与功率输出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效率和功率输出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理和结构、影响其效率和功率输出的因素,以及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和功率输出的方法。
一、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原理与结构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利用光生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其结构主要包括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N结。
当太阳光照射在PN 结上时,光子的能量被半导体吸收,导致电子从半导体中被激发并形成电流,从而实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受多种因素影响。
二、影响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的因素1. 光照强度: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光照强度越大,太阳能光伏电池吸收的光能越多,效率也就越高。
2. 温度: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光伏效率下降。
过高的温度会使光伏电池内部的电子迁移速率减慢,从而影响电流输出。
3. 表面反射: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的反射会导致部分太阳能被反射回去而未能被吸收。
减少表面反射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
4. 回路电阻:太阳能光伏电池本身存在一定的内部电阻,该电阻会使得电流损失增加,影响功率输出。
降低电阻可以提高电池的输出功率。
三、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效率和功率输出的方法1. 多晶硅:采用多晶硅材料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可以提高效率和功率输出。
多晶硅晶体的晶粒较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吸收率。
2. 反射材料: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表面添加反射材料,可以减少表面反射,提高光的吸收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3. 薄膜涂层:在太阳能光伏电池表面涂上一层特殊薄膜,可以提高光的吸收,增加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4. 追踪太阳:采用追踪太阳的技术,保证太阳能光伏电池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的照射方向,提高光照强度,进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综上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指标。
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温度、表面反射和回路电阻等因素,以及采用多晶硅、反射材料、薄膜涂层和太阳追踪技术等方法,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浅析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
浅析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摘要: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从而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技术,因为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光伏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但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容易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探究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才能使供电安全得到保障,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因素提出了一定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工作原理;影响因素一、光伏电站的工作原理要想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就需要光伏发电装置,这种发电装置是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与功率控制器等部件组合而成的光伏组件。
之后光伏组串通过直流汇流箱并联接入直流配电柜,汇流后接入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逆变器交流输出端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配电柜直接并入用户侧。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直射的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光生伏特效应的产生是由于足够能量的光子在半导体p-n结上激发出电子产生电子-空穴对,在p-n结的内建电场作用下n区和p区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进行移动,导致电荷分离,从而形成电压,产生电流。
太阳能电池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灵活性三大特点。
二、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系统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因此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与太阳辐射能量有很大关系。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在单位面积上垂直投射的能量。
太阳电池光生电流大小与太阳辐射强度呈一定的线性变化,因此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也具有对应的线性关系,一般都是呈正比,即太阳辐射强度大,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就大;太阳辐射强度小,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就小。
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分析引言光伏电站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之一,其利用太阳能光照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光伏电站的性能优化和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光伏电站需要充足的太阳光来产生电流。
在较高的太阳辐射强度下,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越大,此时太阳光的能量转化效率也更高。
当太阳辐射强度小于 200 W/m²时,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就会下降。
因此,光伏电站建设时需要考虑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选择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阳光充沛的区域建设。
温度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会影响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
温度升高,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流会下降,产生的电压则会上升。
这是由于光伏电池的材料特性决定的。
一般来说,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环境温度呈反比例关系,输出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在光伏电站建设中,需要合理选择光伏电池组件,尽量减小温度对输出功率的影响。
逆变器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设备,也是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控制中心。
逆变器的品质和调整方式对输出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逆变器的损耗率、故障率、转换效率等因素都对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产生影响。
因此,在光伏电站建设中,需要选择逆变器品质优质、故障率低、转换效率高的设备,并采用科学的控制手段调整逆变器的运行状态,以提高光伏电站输出功率。
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是光伏电站的核心,通常是由硅晶(单晶硅、多晶硅)制成。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电池板的质量和工艺对电站输出功率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工艺方面,光伏电池板的表面是否平整、晶体有无裂缝等因素都会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产生影响。
而在质量方面,电池板的材料纯度、加工工艺、组装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输出功率。
因此,在光伏电站建设中,选择高质量、高工艺水平的光伏电池板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技术知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新能源技术知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重要装置。
其性能好坏的影响因素十分多样,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光强度:在光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能越高,光电转换效率也越高。
2.光谱分布:不同波长的光对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特别是在较高能量的紫外线光下,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会显著提高。
3.材料特性:光伏电池板的材料种类、组成、制作工艺等也影响着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二、电池板温度温度是影响光伏电池板输出电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光伏电池板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其输出电能下降。
同时,热量也会使光伏电池板材料变形、老化或破裂,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保持光伏电池板温度适宜,可以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光伏电池板的朝向、角度、阴影等因素光伏电池板的安装位置也是影响光伏电池板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好的安装位置可以有效提高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需要注意朝向、角度、阴影等因素。
比如,安装位置若被遮挡或面向错误方向,会导致光伏电池板光强度不足,进而影响其输出电能。
四、光伏电池板质量光伏电池板的质量对其性能影响很大。
质量好的光伏电池板能保证更高的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还能更好地经受风雨日晒等自然环境的磨损,从而保障光伏电池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体来说,光伏电池板的性能影响因素涉及许多方面,需要各个方面都加以注意和研究。
研究更先进的材料、制作工艺,寻求更好的安装位置,同时加强对光伏电池板质量的监测与提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光伏电池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影响光伏组件及系统效率的因素
一、组件的衰减:光致衰减也称S-W效应。
a-Si∶H薄膜经较长时间的强光照射或电流通过,在其内部将产生缺陷而使薄膜的性能下降,称为StaEbler-Wronski效应(D.L.Staebler和C.R.Wronski)最早发现。
个人认为光伏组件的衰减实际就是硅片性能的衰减,首先硅片在长期有氧坏境中会发生缓慢化学反应被氧化,从而降低性能,这是组件长期衰减的主要原因;在真空成型过程中会以一定比例掺杂硼(空穴)和磷(给体),提高硅片的载流子迁移率,从而提高组件性能,但是硼作为缺电子原子会与氧原子(给体)发生复合反应,降低载流子迁移率,从而降低组件的性能,这是组件第一年衰减2%左右的主要原因。
组件的衰减分为:1,由于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破坏性因素主要指组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不良、封装工艺存在缺胶现象,或者由于组件在搬运、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甚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冰雹的猛烈撞击而导致组件内部隐裂、电池片严重破碎等现象;2,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即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在刚开始使用的最初几天内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随后趋于稳定,一般来说在2%以下;3,组件的老化衰减,即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极缓慢的功率下降现象,每年的衰减在0.8%,25年的衰减不超过20%;25年的效率质保已经在日本和德国两家光伏公司的组件上得到证实。
2012年以后国内光伏组件已经基本能够达到要求,生产光伏组件的设备及材料基本采用西德进口。
二、系统效率:(个人认为系统效率衰减可以不必考虑,系统效率的降低,我们可以通过设备的局部更新或者维护达到要求,就如火电站,水电站来说,不提衰减这一说法。
影响发电量的关键因素是系统效率,系统效率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灰尘、雨水遮挡引起的效率降低、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组件串联不匹配产生的效率降低、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直流交流部分线缆功率损耗、变压器功率损耗、跟踪系统的精度等等。
1)灰尘、雨水遮挡引起的效率降低大型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地处戈壁地区,风沙较大,降水很少,考虑有管理人员人工清理方阵组件频繁度一般的情况下,采用衰减数值:8%;2)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会因温度变化而输出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组件实际效率降低,发电量减少,因此,温度引起的效率降低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时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并根据该变化选择组件串联数量,保证组件能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工作在最大跟踪功率范围内,考虑0.45%/K的功率变化、考虑各月辐照量计算加权平均值,可以计算得到加权平均值,因不同地域环境温度存在一定差异,对系统效率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考虑温度引起系统效率降低取值为3%。
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效能的要素
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效能的要素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效能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要素有助于我们优化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关键能源来源。
它受到地理位置、季节、时间和天气条件的影响。
当阳光照射强度高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就会更高。
2. 温度温度对太阳能电池的效能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电池效能下降。
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会受到损害。
3. 清洁度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表面清洁度对其效能也有影响。
灰尘、污垢和雪等物质的附着会减少太阳辐射的穿透能力,进而减少电池的产能。
定期清洁可以提高效能,并延长电池的寿命。
4. 阴影和遮挡阴影和遮挡物会使得太阳能电池的一部分或全部被阻隔,从而降低发电效能。
因此,在太阳能系统的安装和布局过程中,需要避免阴影和遮挡。
5. 电池质量电池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太阳能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也会直接影响其效能。
高质量的电池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稳定的电流输出。
因此,选择优质的电池对于提高太阳能系统的效能至关重要。
6. 组件配对太阳能组件的配对也是影响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电流输出特性可能有所差异,选择和匹配合适的组件可以提高整体效能和系统稳定性。
7. 电池面积和布局电池面积和布局对于太阳能系统的效能也有影响。
较大的电池面积和合理的布局可以提供更多的太阳能吸收表面,从而提高电池的发电能力。
综上所述,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效能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温度、清洁度、阴影和遮挡、电池质量、组件配对以及电池面积和布局等。
通过理解和优化这些要素,我们可以提高太阳能系统的效能,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取决于太阳光照强度、太阳能光谱的分布和光伏电池的温度、阴影、晶体结构。
因此光伏电池、组件的测量在标准条件下(STC进行,测量条件被欧洲委员会定义为101号标准,其条件是:光谱辐照度为1000瓦/平米;光谱
AM1.5;电池温度25摄氏度。
在该条件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所输出的最大功率被称为峰值功率,其单位表示为瓦(Wp。
在很多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照、温度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组件的峰值功率通常用模拟仪测定并和国际认证机构的标准化的光伏电池进行比较。
(1温度对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光伏电池、组件温度较高时,工作效率下降。
随着光伏电池温度的升高,开路电压减小,在20-100摄氏度范围,大约每升高1摄氏度,光伏电池的电压减小2mV;而光电流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大约每升高1摄氏度电池的光电流增加千分之一。
总的来说,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功率减少0.35%。
这就是温度系数的基本概念,不同的光伏电池,温度系数也不一样,所以温度系数是光伏电池性能的评判标准之一。
(2光照强度对光伏电池组建输出特性的影响
光照强度与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流成正比,在光强由100-
1000瓦每平米范围内,光电流始终随光强的增长而线性增长;而光照强度对电压的影响很小,在温度固定的条件下,当光照强度在400-1000哇每平米范围内变化,光伏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所以,光伏电池的功率与光强也基本保持成正比。
(3阴影对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
阴影对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影响不可低估,甚至光伏组件上的局部阴影也会引起输出功率的明显减少。
所以要注意避免阴影的产生,及时清理组件表面,防止热斑效应的产生。
一个单电池被完全遮挡时,太阳电池组件输出减少75%左右。
虽然组件安装了二极管来减少阴影的影响,但如果低估局部阴影的影响,建成的光伏系统性能和投资收效都将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