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与翻译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主义与翻译过程

付习涛周琦钰

(湖南第一师范, 湖南长沙,410002)

提要:本文通过介绍分析解构主义的原文形成观与阅读观,并与翻译过程的原文理解与译作表达相对比,提出解构过程与翻译过程正好是反向行径,可以构成一条信息流。解构主义的这两种观点对翻译过程有大的借鉴作用,可以使我们跳出原作者意图中心论的狭小圈子,进入原作者…原作-译者-译作…译作读者的宏观信息交流模式,有利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翻译过程的具体化实际化。

关键词:解构主义写作创造性阅读解构翻译过程

解构主义是西方反传统怀疑论批评方法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法国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的。解构主义是一种文学评论观,实质上是一种阅读文学作品文本的批评模式。

翻译过程,一般包括原文理解,译作表达。原文理解亦即原文的读解,在翻译过程中是最基本的,是第一性的,是表达成译作的根据。因而阅读原文,理解原文是关键所在。

在这里,我们不想谈论解构主义的优与劣,只想谈谈其某些观点对翻译过程的启发及借鉴作用。

首先是解构主义的原文形成观。德里达认为,作者写作是种制造“踪迹”(trace)的活动。写作并不必然地表明作者的意图。文本对作者想说的东西往往存在距离。“口是心非”,“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以及说谓“笔误”等情况正是这种观点的最好例证。按照他们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在符号中表现。作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他很难完全控制自己的意思,他的作品会得到预想不到的理解和解释。

解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由许多层次,系统构成的,它并没有一个内在的中心或结构,也没有决定作品终极意义的绝对真理,而只是一个“无中心系统”,任何文学作品的文本都是别的作品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是与别的作品相联系的,又是具有本身的具体性的。

其次是解构主义的原作阅读观。解构主义认为写作即阅读,阅读即误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creative reading)。因为“语言无法掌握现实,语言是存在的牢笼”。(胡经之,1995:397)他们认为文字只是某种缺陷严重的外在符号,不可能反映朴实的真理,因而他们更多地关注作品文本和阅读过程,更多地强调这种“创造性的”阅读。在他们看来,阅读活动不再是一个把握作者

原初意图的活动,而转换成寻绎文本逻辑,追踪语言自身的价值的文本拆解和重新组合的活动,因为我们不可能重复原作者的心理,语言与思维及其文化背景等等。因而德里达认为,通过作品去复原作者原意既无必要,又无可能。作品的意义总是多于作者的意谓,不存在所谓的固定不变的原意。解构主义的这种创造性阅读“使那被文本所压抑的东西得已翻掘出来,使那被陈述的一切被颠覆。”(胡经之,1995:404)由此可见,原作者的写作就象农夫犁地,翻耕的同时又掩覆另一部分,而解构主义的解读能使这些被掩覆的不为一般人,不为顺作者笔迹正读的读者所注意的盲点解拆出来。因而文学作品绝不仅仅只有一种解读法,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所谓的意义。相反,任何解读的“洞见”本身就包含了排斥其它见解的“盲视”。

解构主义的原作形成观与阅读观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原作只是作者的一种印迹,是个未确定体,是个“葱头”。阅读就是不断解拆,不断创新。

由上可见,解构主义的解构是以原作为始点解读为终点。这正是翻译过程的关键一步,对翻译过程的原作理解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两者因而有许多相通和互补的地方。原作-解读-译作正好构成一条信息链。阅读原文理解原文的过程就是译者对原作信息体进行拆解,解读的过程,译文表达就是译者根据这种解读用译符进行重构的过程。可以说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原作的解构与重构。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原作是作者以某种意念为中心,以其意图,认知心理域,语言文化素养及符号的多义性与其它附着信息(如审美,文体等信息)共同编织成的一个信息体。这个信息体是多维的,尽管在写作时是一种有序的流动体。这个多维多菱的信息体即原作,由于人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别,文化社会的变迁,语言的发展进化以及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多义性,冗余性等,阅读中及在翻译时重现或体验原作者的心态心境情感等已成为不可能。因此作者意图中心论的翻译观是不可取的。解构主义的这两种观点也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构主义认为阅读即解构,而解构均会附上解构者的踪迹。解构主义的写作阅读观使得我们从传统的原作者意图中心论的狭隘天地走出,从而获得新的视野,在翻译过程中,把视线也转移到译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上强调译者对原作确定性与未确定性对比度的掌握,强调译者在译作表达上对不确定点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模式:原作者…原作-译者/读者-译作…译作读者。使得我们在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前提下,同时兼

顾信息模式的各个因素(不管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翻译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成了以原文本文为依据,充分发挥译者(读者)主观能动性去解拆原文本,推断出原文本的基本确定点与未确定点,综合译者各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对未确定点进行补充与完善,用符合规范的译符在信息结构,信息层次,信息功能方面使具有潜在信息的原文本具体化为现实的第二文本即译作的过程。

但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没有终极意义;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阐释的观点会导致对原文漫无准则依据,别出心裁的曲解妄解,也会导致原文本漫无目的胡译乱译。这些都不利于翻译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胡经之等,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林骧华等, 《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童庆炳, 《文艺理论要略》,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郑乃臧等,《文学理论词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刘军平,“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外国语》,1997第二期

蒋骁华,“解构主义翻译观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第四期

王春元,《文学原理-作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Wendell v.Harris,“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ory”,Greenwood Press,1992

David Lodge,“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Longman,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