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知识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电图知识培训ppt课件
![心电图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e0e8f281c758f5f61f674b.png)
代偿间歇完全:早博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 46 正常P-P间距的两倍。
47
48
49
50
2.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表现: ①期前出现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有 所不同; ②P′-R间期通常>0.12s; ③ 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P′
代偿间歇不完全:早博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正常 P-P间距的两倍。
81
82
83
84
85
房室传导阻滞(AVB)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阻滞。 窦房结的激动在激动心房的同时经房室 交界区传入心室,引起心室激动。 通常分析P与QRS波的关系可以 了解房室传导情况。房室传导阻滞可发 生在不同水平(房内、房室、左、右束 支或三支),阻滞部位愈低,危险性也 就愈大。房室传导阻滞多由器质性心脏 病所致,少数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的正常人。
51
房性早搏
52
53
如异位P′后无QRS-T波,则 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54
3.交界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表现: ①期前出现的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 , QRS-T形态与窦性下传基本相同;
55
②出现逆行P′波,可发生与QRS波群之前(P
′-R间期<0.12s
或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s或与QRS 相重叠;
5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该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一般 在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律,QRS形 态一般正常。
58
59
60
预激综合征 常可引发房
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
61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科室培训优秀课件
![心电图科室培训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efcad8caaedd3382c4d321.png)
7.Q-T间期:心率60-100次/分时,Q-T的正常范 围为0.32-0.44s Q-Tc不超过0.44s
8.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第三节 心 律 失 常 (arrhythmia)
一、心律失常的解剖学基础与心肌的电生 理特性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 收缩性
自律性:包括自动性和节律性,指心肌 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自动地、节律 地产生兴奋和发放冲动的特性。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60-100次/分,窦 房结节律为正常心脏的主导节律,称为 窦性心律。
1.5mv
aVR的QRS主波向下 aVL、aVF的QRS波群可为qR、Rs、R型, 也可为rS型, aVL 的 R 波 小 于 1.2mv , aVF 的 R 波 小 于 2.0mv 肢体导联各QRS波正向与负向波绝对值相 加不小于0.5mv; 胸导联不小于0.8mv
(3)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时距小于0.04s V1不应有q波,可为QS型
胸导联小于0.2mv 2.P-R 间 期 : 0.12-0.20s, 不 超 过 0.22s
3.QRS波群:
(1)时间: 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2)波形和振幅:
V1-V6R波逐渐升高,S波逐渐变小 V1的R/S<1,V5的R/S>1 V1 的 R 波 不 超 过 1.0mv , V5 的 R 波 不 超 过 2.5mv 标准肢体导联主波向上, I的R波不超过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 测: 走纸速度为25㎜/s,1㎜=0.04s 心率=60/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1mv电压描笔移动10mm,1mm振 幅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
8.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第三节 心 律 失 常 (arrhythmia)
一、心律失常的解剖学基础与心肌的电生 理特性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 收缩性
自律性:包括自动性和节律性,指心肌 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自动地、节律 地产生兴奋和发放冲动的特性。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60-100次/分,窦 房结节律为正常心脏的主导节律,称为 窦性心律。
1.5mv
aVR的QRS主波向下 aVL、aVF的QRS波群可为qR、Rs、R型, 也可为rS型, aVL 的 R 波 小 于 1.2mv , aVF 的 R 波 小 于 2.0mv 肢体导联各QRS波正向与负向波绝对值相 加不小于0.5mv; 胸导联不小于0.8mv
(3)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时距小于0.04s V1不应有q波,可为QS型
胸导联小于0.2mv 2.P-R 间 期 : 0.12-0.20s, 不 超 过 0.22s
3.QRS波群:
(1)时间: 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2)波形和振幅:
V1-V6R波逐渐升高,S波逐渐变小 V1的R/S<1,V5的R/S>1 V1 的 R 波 不 超 过 1.0mv , V5 的 R 波 不 超 过 2.5mv 标准肢体导联主波向上, I的R波不超过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 测: 走纸速度为25㎜/s,1㎜=0.04s 心率=60/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1mv电压描笔移动10mm,1mm振 幅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
心电图岗前培训课件
![心电图岗前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8ae8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4.png)
*右房扩大*
*左房扩大*
*左心室肥大*
*右室肥厚*
谢谢
❖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三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心电图波形组成:
P波
PR段 ST段 TP段
QRS波群
P-R间期
T波
QT间期
U波
P波
mV〔肢导联〕
mV〔胸导联〕
方向:窦性心律
*正常窦性心律*
从一份心电图我们可以获知什么?
❖ 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 ❖ 心房、心室肥大 ❖ 其他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二联律*
*房性早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抖*
*心室颤抖*
*急性下壁心肌堵塞*
*急性前间壁心肌堵塞*
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电图例如
一、导联体系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
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
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双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胸前导联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同一
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
QT间期
正常范围:
心电图操作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心电图操作培训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e667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c.png)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心 电图检查和诊断,为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 机构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多学科融合
个性化服务
心电图检查将与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等多 学科紧密融合,形成综合性的心血管诊疗 体系。
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类型,提供个性化的心 电图检查方案和服务,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波形识别
P波、QRS波群、T波等各 波形的特点及意义。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环境准备
确保室内环境安静,温 度适宜,避免电磁干扰
。
患者准备
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
动等。
设备检查
检查心电图机电源、电 极、导联线等是否完好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
操作前核对患者信息,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 配合事项,取得患者合
感谢您的观看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电位变化,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 一致。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 的1/10。
U波
代表心室后继电位,U波出现提示存在低血钾或心肌缺血 等情况。
02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结构与功能介绍
主要结构
包括记录器、放大器、滤 波器、电源等部分。
功能特点
能够捕捉心脏电活动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 波形图,用于评估心脏功 能。
量、更换药物种类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监测药物副作用
03
某些药物可能对心脏电生理产生影响,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06 心电图操作培训总结与展 望
本次培训成果回顾与总结
培训目标达成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037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f.png)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A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 100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
Ⅰ°房室传导阻滞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窦性心律
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年龄有关),一般>0.20秒。
Ⅰ°房室传导阻滞
各种心电图表现医学知识
Ⅰ°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限度(正常P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片简介: 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RⅠ+SⅢ>2.5mV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d53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6.png)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 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
01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心脏电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02
心脏电活动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电活动的
传导阻滞
3 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
传导阻滞等,可引起心脏 停搏和心衰。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 脏是否存在异常。
疗效评估
对于治疗后的心脏病患者,心电 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心肌缺 血的改善情况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心肌 缺血的发作等。
诊断辅助
心电图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进一步明确诊断。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涵盖了心 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正常心 电图的波形特征以及异常心电图 的分析等内容。
02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可以掌握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 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和 掌握新的心电图技术和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压计
电压计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转换为可记录的波形 。
汇报人: 2023-12-22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
01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心脏电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02
心脏电活动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电活动的
传导阻滞
3 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
传导阻滞等,可引起心脏 停搏和心衰。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 脏是否存在异常。
疗效评估
对于治疗后的心脏病患者,心电 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心肌缺 血的改善情况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心肌 缺血的发作等。
诊断辅助
心电图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进一步明确诊断。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涵盖了心 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正常心 电图的波形特征以及异常心电图 的分析等内容。
02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可以掌握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 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和 掌握新的心电图技术和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压计
电压计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转换为可记录的波形 。
2024全新心电图培训ppt课件
![2024全新心电图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e63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3.png)
电极片贴放
正确贴放电极片,注意位置准确、贴 附紧密,避免出现导联脱落或接触不 良等情况。
导联连接
按照心电图机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导 联,确保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紧密。
检查环境
保持检查环境安静、整洁,避免电磁 干扰等因素对心电图结果的影响。
操作规范
遵循心电图机操作规范,正确设置参 数、调整波形等,确保检查结果的准 确性。
化。
胸前导联
包括V1-V6导联,反映心脏横 面不同部位的电位变化。
电极放置
正确放置电极是获得准确心电 图的前提,包括肢体导联和胸
导联的电极放置方法。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时限小于0.12秒,振幅在 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mV。
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时限在0.06-0.10秒之间, 振幅因导联不同而异。
03
心脏传导阻滞
通过心电图可观察到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
阻滞等。
评估心脏功能状态
心室肥大
心电图可反映心室肥大的情况, 如左心室肥大时,可出现电压增
高的表现。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时,心电图上可出现P波 增宽、切迹等异常表现。
心脏负荷过重
心电图可显示心脏负荷过重时的异 常表现,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时的左 室高电压、肺源性心脏病时的右室 高电压等。
P波高尖
儿童心电图中P波常呈高 尖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 降低。
QRS波群形态
儿童QRS波群形态与成人 存在差异,如右心室优势 等。
孕妇心电图特点
心电轴左偏
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和体重 增加,心电轴常向左偏移。
P波增宽
孕妇心电图中P波常增宽, 可能与心房扩大有关。
正确贴放电极片,注意位置准确、贴 附紧密,避免出现导联脱落或接触不 良等情况。
导联连接
按照心电图机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导 联,确保导联线与电极片连接紧密。
检查环境
保持检查环境安静、整洁,避免电磁 干扰等因素对心电图结果的影响。
操作规范
遵循心电图机操作规范,正确设置参 数、调整波形等,确保检查结果的准 确性。
化。
胸前导联
包括V1-V6导联,反映心脏横 面不同部位的电位变化。
电极放置
正确放置电极是获得准确心电 图的前提,包括肢体导联和胸
导联的电极放置方法。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时限小于0.12秒,振幅在 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mV。
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时限在0.06-0.10秒之间, 振幅因导联不同而异。
03
心脏传导阻滞
通过心电图可观察到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
阻滞等。
评估心脏功能状态
心室肥大
心电图可反映心室肥大的情况, 如左心室肥大时,可出现电压增
高的表现。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时,心电图上可出现P波 增宽、切迹等异常表现。
心脏负荷过重
心电图可显示心脏负荷过重时的异 常表现,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时的左 室高电压、肺源性心脏病时的右室 高电压等。
P波高尖
儿童心电图中P波常呈高 尖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 降低。
QRS波群形态
儿童QRS波群形态与成人 存在差异,如右心室优势 等。
孕妇心电图特点
心电轴左偏
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和体重 增加,心电轴常向左偏移。
P波增宽
孕妇心电图中P波常增宽, 可能与心房扩大有关。
《心电图技能培训》课件
![《心电图技能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ecb4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5.png)
动态观察
对于可疑心电图,需进行 动态观察,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变化。
05
心电图技能培训总结与展望
心电图技能培训的意义与价值
提升医疗水平
心电图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医疗 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医疗服务
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
掌握心电图技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 诊断心脏疾病,降低误诊和漏诊风 险。
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心电图技能培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专 业技能的医学人才。
波形形成
心电图上的波形是由心脏不同部位的电兴奋所产生 的电位差所形成的。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80%
单导联心电图
通过一个电极记录心脏的电生理 活动,通常用于监测心脏的电活 动。
100%
12导联心电图
通过12个电极分别记录心脏不同 部位的电生理活动,用于诊断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80%
导联连接方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心电图上可能出现ST段弓背向 上抬高、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等表现,这些变化提示心肌梗 死的发生。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对于心肌梗 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和传 导异常导致的心脏节律紊乱,心电图 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了 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力。
心电图技能培训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辅助诊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心电图技能培训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辅助诊断技术的培训和应用。
个性化学习
学习者需求和水平的差异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能 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路径。
心电图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心电图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6e7d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2.png)
心电图的波形具有特定的形态和意义,可以反映心脏的各种 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P波代表心房的电生理活动,QRS波群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U波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各种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02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标准导联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窦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致心脏起搏功能异常。
详细描述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引发脑、肾、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 导异常,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紊乱。
标准Ⅰ导联
标准Ⅲ导联
正极置于左上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正极侧的心电活动。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左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标准Ⅱ导联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加压单极导联
01
02
03
AVR导联
正极置于右上肢,负极置 于左下肢,主要反映右心 电活动。
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电生理功能,心电图可以监测药物对心脏 的影响。
评估心脏康复效果
评估运动康复效果
心电图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心脏反 应,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药物治疗前后心脏 电生理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评估心脏手术效果
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心电图 可以监测手术后的心脏功能恢复情 况。
详细描述
P波代表心房的电生理活动,QRS波群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U波代表心室的电生理活动。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可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诊断各种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02
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标准导联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窦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致心脏起搏功能异常。
详细描述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 时可能引发脑、肾、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 导异常,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紊乱。
标准Ⅰ导联
标准Ⅲ导联
正极置于左上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正极侧的心电活动。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左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标准Ⅱ导联
正极置于左下肢,负极置于右上肢, 心电图显示的是负极侧的心电活动。
加压单极导联
01
02
03
AVR导联
正极置于右上肢,负极置 于左下肢,主要反映右心 电活动。
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电生理功能,心电图可以监测药物对心脏 的影响。
评估心脏康复效果
评估运动康复效果
心电图可以监测运动时的心脏反 应,评估运动康复的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药物治疗前后心脏 电生理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评估心脏手术效果
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心电图 可以监测手术后的心脏功能恢复情 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心电图知识培训
一、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为各为1m m2的小方格。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 每两条纵线(1mm)表示0.04s(即40 ms),当标准电压1mV=10mm时,两条 横线间(1mm)表示0.1mV。
3
心电图图形
横坐标为时间,1小格为1mm=0.04秒 纵坐标为电压,1小格为1mm=0.1mV
心率在60~ 100次/分时, Q-T间期的 正常范围应为 0.32~ 0.44s。
18
8.U波
低钾
是在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 幅很低小的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 U波方 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 (以胸导联V2~V4易见,V3较明显) 19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15
ST 下移
6、T波
代表心室快 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1)方向:在正常情 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 和QRS主波的方向一 致。 T 波 方向 在 I 、 Ⅱ 、 V 4~V6导联向上,a VR导联向下,Ⅲ、a VL、aVF、V1~ V3导联可以向上、双 向或向下。若V1的T 波向上,则V2~V 6 导 联就不应再向下。
4
心率的测量:
计算法: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 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间距为0.8s, 则心率为60/0.8=75次/分。 的心率数。 心率明显 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 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来 进行测量。
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
5
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2
(4)Q波:除 aVR 导联外,正
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 的1/4,时间应小于0 . 04s。 V1~V2导联中不应有q波,但 偶可呈QS。
正常Q波
异常Q波
13
4、 J 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 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J点大多数在等电位上,通常随ST段的偏移 而发生移位。有时可因心室除极尚未完全结束, 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致使J点上移。还可由于 心动过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极于心房复极并存, 导致心房复极波(Ta波)重叠于QRS波群 的后段,从而发生J点下移。
V1 V2 V3 V4 V5 V6
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1的R波
10
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
可呈QS、rS、rSrˊ或Q r型,aVR的R波一般不超 过0.5mV。 aVL与aVF的QRS波群 可呈qR、Rs或R型,也可 呈rS型。 I导联的R波小于1.5mV, aVL的R波小于1.2mV, aVF的R波小于2.0mV。 I、Ⅱ、Ⅲ导联的QRS波群 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 主波一般向上。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返回 ST段
返回
QRS波
6
图 示
1、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 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心脏激 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 是指向左、前、下的,所以 P波方向 在Ⅰ、 Ⅱ、 aVF 、 V4 ~ V6 导联中均向上,aVR导 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2)时间:正常人P波 时间小于0.12s。 (3)振幅:P波振幅 在肢体导联小于0.25 P波 mV,胸导联小于0.2 mV。
16
(2)振幅: 在正常情况下,除Ⅲ、
aVL、aVF、V 1~V 3 外,T波的振 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 R波的1/10。 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 达1 . 2~1 . 5mV尚 属正常。
17Biblioteka 7.Q-T间期 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 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Q-T间期长短 与心率的快慢密切 相关,心率越快, Q-T间期越短, 反之越长。
14
5、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
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
图 示
可有轻微的偏移, 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应超 过0.05mV; ST段上抬在V1~V2不超过0 . 3m V,V 3 不超过0 . 5mV,V4~V6 导联与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
7
从P波的起点至QR S波群的起点,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 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人 的P-R间期为0.12~ 0.20s。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 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 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 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 . 22s。
2、P-R间期
间期
8
3、 QRS 波群
11
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 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5mV,六个胸导联的QRS波群 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 0.8mV,否则称为低电压(肢体导联低电压、胸导联低电 压)。
(3)R峰时间:又称室壁激动时间(VAT),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 直线的间距.如有Rˊ波, 则应测量至Rˊ峰; 如R峰呈切迹,应 测量至切迹第二峰。 正常成人R峰时间 在V1、V2导联 不超过0.04s, 在V5、V6导联 不超过0.05s。
(1)时间: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
正常成年人 多为0.06~ 0.10s,最 宽不超过 0.11s。
9
(2)波形和振幅:
一般不超过1.0mV。 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 型,R波振幅不超过2.5mV。 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 等,正常人的胸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 图 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小于1,V 示 5的R/S大于1。
1.高血钾
细胞外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致使Q- T间期缩短和T波高耸,基底部变窄, 血清钾>6.5mmol/L,则QRS波群增宽, P-R间期及Q-T间期延长,R波电压降低及S波 加深,ST段压低。
20
当血清钾增高>7mmol/L,QRS波群进一步 增宽,P-R及Q-T间期进一步延长;P波增宽, 振幅减低,甚至消失,有时实际上窦房结仍在发出激 动,沿三个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因心房肌 受抑制而无P波,称之为“窦室传导”。 高血钾的最后阶段,宽大的QRS波甚至与T波融合 呈正弦波。高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 颤动,甚至心脏停搏。
心电图知识培训
一、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为各为1m m2的小方格。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 每两条纵线(1mm)表示0.04s(即40 ms),当标准电压1mV=10mm时,两条 横线间(1mm)表示0.1mV。
3
心电图图形
横坐标为时间,1小格为1mm=0.04秒 纵坐标为电压,1小格为1mm=0.1mV
心率在60~ 100次/分时, Q-T间期的 正常范围应为 0.32~ 0.44s。
18
8.U波
低钾
是在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 幅很低小的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 U波方 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 (以胸导联V2~V4易见,V3较明显) 19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
15
ST 下移
6、T波
代表心室快 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1)方向:在正常情 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 和QRS主波的方向一 致。 T 波 方向 在 I 、 Ⅱ 、 V 4~V6导联向上,a VR导联向下,Ⅲ、a VL、aVF、V1~ V3导联可以向上、双 向或向下。若V1的T 波向上,则V2~V 6 导 联就不应再向下。
4
心率的测量:
计算法: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 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间距为0.8s, 则心率为60/0.8=75次/分。 的心率数。 心率明显 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 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来 进行测量。
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
5
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2
(4)Q波:除 aVR 导联外,正
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中R波 的1/4,时间应小于0 . 04s。 V1~V2导联中不应有q波,但 偶可呈QS。
正常Q波
异常Q波
13
4、 J 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 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J点大多数在等电位上,通常随ST段的偏移 而发生移位。有时可因心室除极尚未完全结束, 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致使J点上移。还可由于 心动过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极于心房复极并存, 导致心房复极波(Ta波)重叠于QRS波群 的后段,从而发生J点下移。
V1 V2 V3 V4 V5 V6
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1的R波
10
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
可呈QS、rS、rSrˊ或Q r型,aVR的R波一般不超 过0.5mV。 aVL与aVF的QRS波群 可呈qR、Rs或R型,也可 呈rS型。 I导联的R波小于1.5mV, aVL的R波小于1.2mV, aVF的R波小于2.0mV。 I、Ⅱ、Ⅲ导联的QRS波群 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 主波一般向上。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返回 ST段
返回
QRS波
6
图 示
1、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 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心脏激 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 是指向左、前、下的,所以 P波方向 在Ⅰ、 Ⅱ、 aVF 、 V4 ~ V6 导联中均向上,aVR导 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2)时间:正常人P波 时间小于0.12s。 (3)振幅:P波振幅 在肢体导联小于0.25 P波 mV,胸导联小于0.2 mV。
16
(2)振幅: 在正常情况下,除Ⅲ、
aVL、aVF、V 1~V 3 外,T波的振 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 R波的1/10。 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 达1 . 2~1 . 5mV尚 属正常。
17Biblioteka 7.Q-T间期 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 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Q-T间期长短 与心率的快慢密切 相关,心率越快, Q-T间期越短, 反之越长。
14
5、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
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
图 示
可有轻微的偏移, 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应超 过0.05mV; ST段上抬在V1~V2不超过0 . 3m V,V 3 不超过0 . 5mV,V4~V6 导联与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
7
从P波的起点至QR S波群的起点,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 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人 的P-R间期为0.12~ 0.20s。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 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 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 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 . 22s。
2、P-R间期
间期
8
3、 QRS 波群
11
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 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5mV,六个胸导联的QRS波群 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 0.8mV,否则称为低电压(肢体导联低电压、胸导联低电 压)。
(3)R峰时间:又称室壁激动时间(VAT),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 直线的间距.如有Rˊ波, 则应测量至Rˊ峰; 如R峰呈切迹,应 测量至切迹第二峰。 正常成人R峰时间 在V1、V2导联 不超过0.04s, 在V5、V6导联 不超过0.05s。
(1)时间: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
正常成年人 多为0.06~ 0.10s,最 宽不超过 0.11s。
9
(2)波形和振幅:
一般不超过1.0mV。 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 型,R波振幅不超过2.5mV。 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 等,正常人的胸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 图 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小于1,V 示 5的R/S大于1。
1.高血钾
细胞外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致使Q- T间期缩短和T波高耸,基底部变窄, 血清钾>6.5mmol/L,则QRS波群增宽, P-R间期及Q-T间期延长,R波电压降低及S波 加深,ST段压低。
20
当血清钾增高>7mmol/L,QRS波群进一步 增宽,P-R及Q-T间期进一步延长;P波增宽, 振幅减低,甚至消失,有时实际上窦房结仍在发出激 动,沿三个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传入心室,因心房肌 受抑制而无P波,称之为“窦室传导”。 高血钾的最后阶段,宽大的QRS波甚至与T波融合 呈正弦波。高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 颤动,甚至心脏停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