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创新潜能源于创新思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模板 (6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创新潜能源于创新思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

一个》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背景】

由于要在201X年12月7日对全区开一次公开课,而这次开课的课文是九年级

上册中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又是借班上课(因自己现任教初二年级),因此觉得有一定的压力。虽然这一课在以前自己也上过,但总觉的是围绕“论点、论据、论证”来做文章,没有什么新意。所以在开课之前还是要做一

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认真仔细地阅读了文本和教参,发现美国实业家罗迪·费·因格的这篇

文章并非标准的议论文,而是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引子来论证怎样拥

有创造力的问题,倡导人们要有创新的精神。因此,我便将目光放在了“创新”二字上。

接着,我便来收集与创新有关的资料。在翻阅了许多与“创新”有关的资料之后,虽然对创新的理性认识有所提高,但对该课的教学难点的突破却无法把握。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在“创新”二字上做文章。后来发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4点中明确地写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

科学的思想方法。”真是“得来全不废工夫”。由此可见,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换言之,创新潜能源于创新思维。这样,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成了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了。

最后,在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后,就到了具体的教案和课件的设计环节。虽然教案和课件的设计也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但方向明确了,操作起来就容易

多了。

【案例与评析】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方法。(重点)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难点)

〖教学设想〗

以本文为载体,使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道理,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计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测验(用生活知识回答)

在哪种情况下,下列等式成立?

1+2=1?

1+3=1?

3+4=1?

例:1+1=1? (1里+1里=1公里)(1群羊+1群羊=1群羊)

小结:由此可见,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区分事物的标准不同,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展示课文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评析:此环节中,有的学生回答的很好,如:1个孩子加2个大人(父母)等于一个家庭;1个季度加3个季度等于一年;3天加4天等于一个星期。但也有学生犯了不同类相加的错误。如:3个苹果加4个橘子等于一盘水果;1把圆规加3支笔等于1个文具盒等。在课堂上我及时地给予了纠正。

二、检查预习

1、给红颜色字注音。

dì zī jí qiè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锲而不舍

2、齐读下列词语,解释。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一事无成持之以恒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汲取

推敲

评析:由于该班学生基础较好,此环节没有问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全文或部分段落)并思考问题。

2、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是怎样得来的?这种文章开头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⑵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⑶ 为什么“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⑷ 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⑸ 课文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和罗兰•布歇内尔发明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这两个事例是为了证明文中的哪句话?这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补充几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吗?

⑹ 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⑺ 本文中涉及的问题较多,作者主要想论述什么问题?

⑻ 你认为应该怎样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呢?

评析:此环节中,学生的自由朗读显得有点凌乱。有的学生声音高,有的声音低,还有的学生读了几句,就干脆不读了,转而看幕布上的思考题了。所以,此处改成指名朗读或者默读可能更合适些。

四、讨论问题:(同桌讨论、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⑴ 由对一个图形问题的分析得来的。

别致、新颖,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