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编《教育综合》心理学整理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性、全面性、精细性、深刻性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三节:记忆
一、按主题分类: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二、按性质分类: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3、按时间分类: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小于1分钟,7±2组块)、
长时记忆(大于1分)
四、按意识分类: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五、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二、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三、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无目的、不努力、自主产生(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性、与背景的差异)
2.有意注意:有目的、要努力、主动产生(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
3.有意后注意:从有意注意转化和延伸出来,是高级状态的注意,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四、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背诵)
3.两种注意相互转换,重难点突出、要求明确、适当放松、提高课堂效率。
4.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注意,面对干扰保持镇定、培养广泛的兴趣、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二节:感知觉
一、感觉种类:
外部、内部
二、感觉现象:
1.适应:明适应(5分钟)暗适应(30—40分钟)
4.鼓励直觉思维
5.发展学生想象力
6.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五节:想象
一、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二、想象的加工:黏合(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三、想象的功能:预见、补充、替代、调节
四、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1.扩大表象储备
2.理解描述性的关键词和实物标志
3.两者交替发生,简单的要无意注意,复杂的、重要的要有意注意。
六、注意的品质:
1.范围(广度、数量)
2.稳定性(保持时间)
3.转移(从A转移到B)
4.分配(同时关注多个对象)
5.分散(被无关对象所吸引)
七、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背诵)
1.无意注意,排除干扰,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吸引注意力。
2.有意注意,明确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
目的性、序列性、认知性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问题表征)、提出假设(解决方法,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背诵)
1.问题的表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故着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五、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背诵)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悲痛。
5.理解所学知识并系统化
6.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记忆力
十一、依据记忆规律组织复习(背诵)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复习方式多样化
4.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尝试识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6.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7.复习的内容要适量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四节:思维及创造性思维
一、思维的特征:
六、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七、遗忘曲线:(倒U形曲线)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提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开始,先快后慢,成负加速型
八、影响遗忘因素(背诵)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记忆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过度学习50%,熟练学习150%)、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发挥意志努力与困难干扰作斗争。
3.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4.保持稳定的情绪。
5.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
6.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五、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
1.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会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工作无法进行。
2.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容易分散,无法进行工作。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学习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
第四节:学习迁移
第五节:知识的学习
第六节:技能的形成
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教育的原则、方法、途径
第三节:心理辅导
第四节: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的特征:
1.指向性(选择性,逐鹿者不见山)
2.集中性(保持和深入,排除干扰)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二章: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发展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1、情绪与情感
1.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二、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弥散性、长期性)
间接性、概括性
二、思维的品质:
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
三、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四、创造性思维:
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核心是发散思维。
五、创造思维的培养(背诵)
1.参加创造性活动,提高创造意识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2.对比:同时对比(绿叶陪衬红花)
继时对比(吃药后在吃糖、冷水出来进热水)
四、感觉的作用:
1.补偿(丧失某种感觉,其他感觉得到弥补)
2.联觉(红色热烈、蓝色高贵)
五、知觉的种类:
时wenku.baidu.com、空间、运动、错觉
六、知觉的特征:
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
七、背景突出的规律:
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强度律
八、观察的特征:
4.时间因素、
5.识记者的态度、
6.识记的方法、
7.系列位置效应(近因、首因)
九、遗忘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
十、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背诵)
1.合理安排教学,避免相似、保证休息、信息量适度
2.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不宜过早提出
3.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4.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3.唤起对教材的想象,巩固加深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学会观察,丰富表象储备
2.积极思考,训练想象力
3.努力学习,扩大知识经验
4.发展语言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六节:问题解决
一、问题类型:
1.有结构的问题(1+1=?)
2.无结构的问题(怎样造就天才?)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第一节:注意
第二节:注感知觉
第三节:记忆
第四节:思维及创造思维
第五节:想象
第六节:问题解决
第二章:学生情绪、情感与意志发展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意志
第三章:中学生个性发展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
第二节:能力
第三节:气质
第四节:性格
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