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认识钟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学
内容:义务
教育课程
标准教科
书数学一
年级上册
第84—85
页及相关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练习。
教学
目标:
知识
技能目
标:
使学
生初步认
识钟面,认
识时针、分
针及钟面上的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学会两种方式记录时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主
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渗透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区别钟表上
的时针和分针,会看,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钟。
学生准备:学具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羊羊家族想
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欢迎他们
吗?接下来我们有请他们闪亮登
场。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羊羊村长给大家
出了一个谜语,大家仔细听。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
师:你们猜猜,它是什么?
【提问】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2、欣赏钟表,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媒体演
示,从儿童喜欢猜
的谜语和熟知的
钟表图引入,使学
生产生亲切感,符
合儿童的心理特
点,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
学生体会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感
受到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接下来我们去喜洋洋的钟表店参观一下。
同学们喜欢这些钟表吗?想和钟表做朋友的同学请坐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初步认识钟面
(1)认识时针、分针
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钟,
仔细观察钟面里都有什么,同桌交流,比一比看谁发现的最多。
【提问】谁来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两个指针,以及指针的特点。
师:我们把有粗又短的针叫做时针,跟老师读一遍。
我们把又长又细的针叫做分针。
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地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快问
快答的游戏。老师说特点你们来说
是什么针?
再来换一下,我说针,你们
来说特点。
(2)表的转动
师:我们都知道时钟都是靠有
规律的转动来计时的,那它是怎么
转的,谁上来指一下?
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说的对
不对?
师:时钟是从1转到3再转到
6到9最后到12。我们把这样的转
动叫顺时转动。
【提问】同学们刚才你看时发
现了是时针转的快还是分针转的
快?
认识整时从读钟面上
(1)初步认识整时 师:村长又来考考大家,钟面上各是几时?
谁来说第一个?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把三幅图都说出来。
【提问】同学仔细看看这三幅图,看看时针与分针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师:我们把分针指在12,时针指在几时的时间叫整时。
【板书】整时
师:第一幅图,我们就叫1时整,因为分针在12上,时针在1上,所以是整时。用一句话总结:分针
长长指12,时针指几时就是几时。
(2)认识小明的一天
师:今天沸羊羊给大家带来了
他的好朋友,他叫小明,我们去看
一看他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显示的时刻是本
节课的重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
证,从中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发,让学生自由说
钟面上的时刻,然
后引导学生自由
探索、交流讨论,
得出认识整时的
师:小明是一个爱惜时间的孩子,把自己的一天安排的非常合理,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3)拨一拨时间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好朋友,它叫钟表模型。拨一拨时间。
拨出3时、9时。
师: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自己来动手拨一拨。
拨出6时、12时。 (4)书写整时
师:同学们,我们会拨时间了,那你会写吗?
第一种写法在12的后面写上
汉字“时”就是12时。第二种方法。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
师:我们把它也叫做电子表示
法。
方法,再通过拨钟面上的时刻,体会特殊时刻时分针与时针的特别位置。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体验生成新知”的教学理念。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时刻?”,
让学生感受到了
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激发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