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2章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夏业良 梁小民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1篇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夏业良 梁小民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1篇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合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2、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话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

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巾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干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篇习题解答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篇习题解答

第二篇 家庭经济行为一、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并说明理由)1.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见四川人最能吃辣椒。

[答] ×。

根据效用理论,主观效用只能自我比较,难以相互比较,也就是说,无法比较辣椒对湖南、贵州、四川等地人的不同效用。

2.若广柑每公斤2元,白兰瓜每公斤3元,广柑的边际效用为24utils ,白兰瓜的边际效用为36utils ,在既定收入限制下,追求效用最大的消费者将保持现有的消费量不变。

[答]√。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Y YX X P MU P MU =,已知12=广柑广柑P MU ,12=白兰瓜白兰瓜P MU 两者相等,因此,消费者将保持现有消费量不变。

3.某君仅消费X 、Y 两种商品,其效用函数为aaY X U =,为求效用最大化,他总是把收入的一半花在X 上。

[答]√。

由题意可知1Y 1X --==a aa a YX MU Y X MU αα由YYX X P MU P MU =可得 即Y1X1αP Y X P Y X --=αααααYX P XP Y = Y P X P Y X =因为某君仅消费X ,Y 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支出相等,所以总是把收入的一半花在X 上。

4.若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定它必为正常品。

[答] ×。

通常,正常品符合需求法则,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当劣等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应与价格反向变动,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

5.某君对货币的效用函数为5()U I I =,则对他来说,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答]√。

因为4232d ()5d dM d ()20d d U I MU I IU U I I I I====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1.在特定时期内,猪肉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

A .猪肉价格上涨 B .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C .鸡蛋价格上涨 D .预期鸡蛋价格上涨 E .猪肉成本提高[答] D 。

微观第1-2章习题(含答案)

微观第1-2章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生产可能性曲线3、机会成本二、选择题1.经济问题本质上是决定如何去最好的使用()。

A.几乎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B.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C.无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欲望D.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有限的欲望2.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3.学习经济学()A.帮助一个人变成一个见多识广的市民B.对一个人成为好市民是有害的,因为经济学强调利己主义C.是浪费时间,因为无论我们是否懂经济,我们都参与其中D.很重要,因为经济学是“赚钱的科学”。

4.学习经济学()A.对一个人成为好市民是有害的,因为经济学强调利己主义B.对雇主是有帮助的,但对工人和消费者是无用的C.很重要,因为经济学是“赚钱的科学”d.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技巧,这在工作中是很需要的5.对经济学的研究()A.与管理、营销以及金融相似,因为它强调如何赚钱B.对企业有帮助,但对做出个人购买决策没有明显帮助C.主要是学术的,而不是职业科目D.从一个人自己的经济来源角度着眼经济,而不是从社会利益角度6.对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关注A.防止私有公司亏损B.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优于资本主义经济C.在有效使用稀缺资源时所做的选择D.决定对社会产品的最公平的分配7.“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8.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9.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A.股市持续走强B.通货膨胀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10.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7.理性行为意味着()。

高鸿业 第三版微观答案

高鸿业 第三版微观答案

K
e
aP bP cP HP (2)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
J
f
值)大于 f 点;f 点的需求价格
弹性(绝对值)大于 a 点:
H
a
b
c
De = OK Cf = OJ Ba = OH 。
eP KP fP JP aP HP O
GB
C
D
Q
5. 已知: M=100QBdPB2P。
解: Od =
M
=
1
1
M2
100 10
(4)答:本题(1)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a=50、b=-5、c=-10 和d=5]求内生


QdB
B

QsB
B



态分


(2)

(3)
则是









[a=60、
b=

5、
c=
-10、 d=5 和a=50、b=-5、c=-5、d=5] 分别求内生变量QBdB和QBsB,其本身也都
是静态分析;而将(2)和(3)的结果分别与(1)相比较,以分析外生变量变动之后内
答:消费者的收入为 60。
(2)



线



X =0 1B
B

XB2B=20,








[I]全
答:需求量将增加 11%。
9. 已知:PBAB=200-QBAB,PBBB=300-0.5QBBB;QBAB=50,QBBB=100。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考研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考研笔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解析
பைடு நூலகம்
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 MR=TR’=(P·Q) ’=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 Q=20 或者 Q=-5/3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 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 +2L+36
由(1) 、 (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 X1=9,X2=12 (2)U=3X1X2 =3888 8、 (1)A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QAd 5 0 4 4 3 8 2 12 1 16 0 20
2
B 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QBd 6 0 5 5 4 10 3 15 2 20 1 25 0 30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3 4 5 6 7 (4)\(5)略。 5、 (1)可变成本部分为 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 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 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 MC=AVC 时,AVC 最小,有 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 Q=10,结果一样。 第六章 2、 (1)2 (2)4 (3)2 (4)4 (5)3 (6)4 (7)4 70 100 120 130 135 600 800 1000 1200 1400 60/7 8 100/12 120/13 1400/135 5 20/3 10 20 40

(NEW)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导 言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章 弹性理论第四章 效用理论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第六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第七章 生产理论第八章 成本理论第九章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第十章 政府对竞争产业的调节及其后果第十一章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第十二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第十三章 博弈理论第十四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第十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第一章 导 言1微观经济学研究哪些问题?答: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微观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为小。

因此,有人把微观经济学称为“小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例如研究消费者、企业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是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分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大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例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等。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

这里的价格是指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即物价水平。

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调节着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资源的配置与产品的产量。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价格理论。

(3)对于市场失灵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以及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微观经济学也将进行探讨。

(4)微观经济学对于所有权状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激励机制的设计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同样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之上的公共选择也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1)经济问题涉及实证问题与规范问题这样两类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也就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分。

与此相对应,对于微观经济问题也存在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2)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章第⼆章答案第⼀章⼀、名词解释1.供给价格弹性就是指⼀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3.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们⽆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以满⾜这些需要的⼿段,即有⽤的资源,就是相对不⾜的。

4.需求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在⼀定的时期内,在⼀定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商品数量。

⼆、计算题1.某⼈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与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P=100-Q得Q=(100-P)2(1分)这样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1分)于就是Ed|P=60=-2×60/(100-60)=-120/40=-3 (2分)Ed|P=40=-2×40/(100-40)=-80/60=-4/3 (2分)2.某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90-P)2,分别计算价格P=60与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Q=(100-P)2得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2分)于就是Ed|P=60=-2×60/(100-60)=-120/40=-3 (2分) Ed|P=40=-2×40/(100-40)=-80/60=-4/3 (2分)3.某⾏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L=1200–10W,供给曲线为L=20W,其中L就是每天的劳动需求(供给)量,W就是⼯资率,试求其均衡⼯资率与每天的劳动雇佣量。

L=1200–10WL=20W20W=1200–10W (2分)30W=1200,W=40 (1分)L=1200–10W=1200–10×40=800 (1分)所以均衡⼯资为40,每天的劳动雇佣量为800 (2分)三、简答题1.试分析说明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的学科.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收益。

资源配置: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的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实证分析:主要涉及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预测.规范分析:主要涉及对经济现象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二、选择题BCBCD三、判断题√√√X√√四、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投入-产出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和市场实现理论。

而市场实现理论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第三个部分,分析不同市场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

这里的不同市场是指: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4)、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由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和生产要素的供给理论组成。

(5)、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6)、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两者的区别:(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2)实证经济学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如何解决”;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判断经济事物的好坏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它力求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3)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单一选择答案:1(C)2 (D)3 (D)4 (B)5 (A)2。

判断正误答案: 1(×)2 (×)3 (×)4 (√)5(×)3。

分析题答案1)。

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由于资源的稀缺,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对矛盾使得人类在利用资源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要进行选择——把稀缺资源用在何种用途上才能满足人类的最大需求?经济系统中的个人、组织和政府时刻面临着选择,选择怎样的用途,进行怎样的配置使得稀缺资源满足个人、组织和社会最大的需求?经济学正是研究有关选择的原则的学科,这是应人类选择的需要而产生的.2)。

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正是因为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原则的学科,而经济系统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种类繁多和无限性,使得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合理选择的难度大大提高。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是对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的选择。

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分配。

这是一个重要选择.综上,假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一定,则所需多少资源投入等技术问题就决定下来,资源配置就被决定。

如果怎样生产一定,如何投入资源的选择就被决定。

为谁生产一定,资源的配置与流向就被决定。

所以说前两种选择是资源配置在产出方面的选择,后一种选择是资源配置在投入方面的选择。

所以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3)。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内容有哪些?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围绕这一基本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均衡价格理论。

也称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均衡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象一条红线贯穿于微观经济学的始终。

(NEW)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导 言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篇 产品市场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企业与市场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 市场结构分析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博弈论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 要素市场第七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劳动市场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资本市场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自然资源市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十二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不完全信息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四章 外部经济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 公共产品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 政府与市场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导 言1.1 复习笔记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稀缺性(1)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

更明确地说,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人们进行选择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1章 导 言)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1章 导 言)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一章导言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答:(1)稀缺性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二、选择题1.B2.D3.C4.C5.D6.B7.C8.A三、简答题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 2 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1 2 章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章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经济增长。

2.经济学的定义与经济学的划分(1)经济学的定义;(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经济人假定;(2)经济模型;(3)均衡及其种类;(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6)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4.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一、单项选择1.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c.它们价格的高低;d.它们的效用高低。

2.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d.资源的价格很高。

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收入的短期波动;c.收入的长期增长;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4.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

5.西方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

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b.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c.自然经济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

6.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7.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为()。

a.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0%;b.高失业率在短期没有下降的趋势;c.我国的高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d.失业率应该降低到8%。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a.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穷人能提高社会福利;b.不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c.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收入分配应该公平。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第2章供求均衡和价格决定一、名词解释需求:需求(demand)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构成有效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购买欲望,即愿意购买;二是购买能力,即能够购买。

理解需求的含义需要同时注意两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对应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是不同的。

供给:供给(supply)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与需求的概念类似,供给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给的愿望,即愿意供给;二是供给的能力,既能够供给。

理解供给的含义需要同时注意两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数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应不同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生产者供给的数量不同。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的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即需求函数。

通常的表示形式为Q d = f (P)。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影响该供给数量的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即供给函数。

通常的表示形式为Q s= f (P)需求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引起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是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图形上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供给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化,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

引起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仅仅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下移动。

需求变动:需求变化一般定义为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即整体需求水平的变动。

因此,需求变动也被称为需求水平的变动。

图形上,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供给变动:值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即整体供给水平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3.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4.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商品数量。

二、计算题1.某人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P=100-Q,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P=100-Q得Q=(100-P)2(1分)这样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1分)于是Ed|P=60=-2×60/(100-60)=-120/40=-3 (2分)Ed|P=40=-2×40/(100-40)=-80/60=-4/3 (2分)2.某消费者对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90-P)2,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价格弹性系数。

由Q=(100-P)2得Ed=(dQ/dP)·(P/Q) =2(100-P)(-1)P/(100-P)2= -2P/100-P (2分)于是Ed|P=60=-2×60/(100-60)=-120/40=-3 (2分)Ed|P=40=-2×40/(100-40)=-80/60=-4/3 (2分)3.某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L=1200–10W,供给曲线为L=20W,其中L是每天的劳动需求(供给)量,W是工资率,试求其均衡工资率和每天的劳动雇佣量。

L=1200–10WL=20W20W=1200–10W (2分)30W=1200,W=40 (1分)L=1200–10W=1200–10×40=800 (1分)所以均衡工资为40,每天的劳动雇佣量为800 (2分)三、简答题1.试分析说明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2章 消费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2章 消费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一篇产品市场第二章消费者选择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恩格尔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效应正常商品吉芬商品消费者剩余答:(1)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2)总效用总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 f Q=。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 f Q=,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TU Q MUQ∆=∆。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第二章计算题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5Q,供给函数为P=40+10Q。

(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由于消费者收入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5,则求新的需求函数;(3)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商品的供给增加15,则求新的供给函数;(4)求供求变化后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5)将(4)与(1)比较,并说明结果。

2.某市的房租控制机构发现,住房的总需求是Qd=100—5P,其中数量Qd以万间套房为单位,而价格P(即平均月租金率)则以数百美元为单位。

该机构还注意到,P较低时,Qd的增加是因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迁入该市,且需要住房。

该市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估算住房的供给函数为Qs=50+5P。

(1)如果该机构与委员会在需求和供给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自由市场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该机构设定一个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离开该市,那么城市人口将怎样变动?(3)假定该机构迎合委员会的愿望,对所有住房都设定900美元的月租金。

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长期性增长,其中的50%来自新建筑,那么需要新造多少住房?3.在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

(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4.某君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求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5.假定需求函数Qd=500一lOOP,试求:(1)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弧弹性;(2)分别求出价格为2元和4元时的点弹性。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二、选择正确答案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A.不相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6.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都可能1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正B.负C.OD.118.若X和Y两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2.3,则()。

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是劣等品D.X和Y是互补品19.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

A.销售收益增加B.销售收益不变C.销售收益下降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答案:1.D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B11.A 12.D 13.A 14.B 15.A 16.C 17.B 18.D 19.C 20.C21.C 22.A 23.A 24.C 25.B 26.C 27.C 28.A 29.D三、计算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人类历史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几类?3.什么是理性人假定?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 下列各事件对x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1)x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生产x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y商品是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解答:(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对x商品的需求没有直接影响,需求曲线不变,但是工人的工资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使供给曲线向左上移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3)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x 商品相对贵了,消费者用y商品替代x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若消费者消费的是正常商品,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若消费者消费的是劣商品(抵挡商品),导致在每一价格下,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下列各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政府对种植棉花的农户实施优惠政策。

(4)棉花价格上升。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解答:(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 在棉花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价格水平下,户都会大棉花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増加,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

(4)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

棉花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移动。

当棉花价格上升,在特定价格下,农户对棉花的供给数量增加了,棉花的价格与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向右上移动,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

3.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根据均衡价格模型,可得Q d=50-5PQs=-10+5PQ d=Q s解之得:P e=6,Q e=20 如图2-1(2) Q d=60-5PQ s=-10+5PQ d=Q s解之得:P e=7,Q e=25 如图2-1图2—1(3) Q d=50-5PQ s=-5+5PQ d=Q s解之得:P e=5.5,Q e=22.5 如图2-2图2—2(4)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而言: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4. 假定某社区的音乐会门票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其需求与供给情况如表2-5 所示。

表25需求与供给表价格(元)需求量(张)供给量(张)2014008004011008006080080080500800100200800什么?(2)音乐会门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各是多少?(3)该社区明年将增加一批新居民,这批新居民对社区音乐会门票的需求情况如表2-6所示。

表26新增居民的需求表是多少?(4)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老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决定扩建音乐厅,由此将音乐会门票的供给增加到1280张。

届时,音乐会门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将各是多少?解答:(1)根据初中知识,可以求得表中需求量在需求曲线Q=1700-15P 上,供给量在供给曲线Q=800上。

由表2-5绘制的需求曲线和供使给曲线如图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需求出线斜率为负,反映需求曲线的一般特征,表示随着音乐会票价的提高、居民欣赏音乐会的需求下降。

而供给曲线却是一条垂直线,其呈现出供给曲线的一种特殊形状。

其原因主要是音乐厅的座位是固定的800个,也就足说,无论票价是多少,音乐厅可以提供的座位总是800个。

22-3)都可(3表2-6新老居民合计的需求与供给表根据新老居民合计的需求与供给表(1)的数据发现,由于新居民加入使得音乐会票的求增加了但音乐厅的座位供给井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在需求曾加而供给不变的情兄下,最终导致音乐会票的均衡价格上升为长80元,而均衡数量仍然保持原来的800张。

(4)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老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決定扩建音乐厅,将音乐厅的座位增加到1280个,由此,可以得到新老居民合计的需求与供给表(2-4)所示。

音乐建后,随着音乐会票供给的増加加,届时音乐会票的均衡价格会下降,回复到原来每张60元,而均後数量上升到1280张。

5.假定表2—7是需求函数Qd=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价格 (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定义,可得:e d =-P Q ∆∆·234006220010030042243001002121=⨯=++⨯---=++Q Q P P(2)由需求的点弹性定义,可得:E d 点=-323002)100(=•--=•Q P dP dQ 。

显然,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 (2)中根据定义公式计算的 结果是一样的。

图2—76.假定表2-8是供给函数Qs=-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价格 (元) 2 3 4 5 6 供给量 2 4 6 8 10(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解答:(1)由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定义,得e s =Q P ∆∆·2121Q Q p p ++=42 812⨯=43(2)由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得e s =dQ P dP Q •=2⨯ 3342= 显然,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 (2)中根据定义公式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图2-87.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 =100Q 2。

求:当收入M =6 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M =100Q 2,得100M 12110M ,这样,dQdM =1211102M -⨯于是,M dQ M e dM Q =⨯=121211102110M M M -⨯⨯=21即:实际上不论收入是多少,该消费者需求函数的收入点弹性恒为21。

8. 假定需求函数为Q =MP -N,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N >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 =MP -N,可得e d =-1()N N dQ P P M N P N dP Q MP ---•=•-••= e M =1N N dQ M MP dM Q MP--•=•=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 -N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 。

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 -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9.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

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解:假设整个市场价格为P ,100个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总量为Q根据已知:di 3dQi P E dP Qi =-⨯=, -3dQi QidP P =⨯,其中 1,2,360i =⋅⋅⋅, 60113i Qi Q ==∑ 6dQj PEdj dP Qj =⨯= , 6dQj Qj dP P-=⨯,其中1,2,340j =⋅⋅⋅,40123j Qj Q ==∑假设100人总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604011i j d Qi Qj dQ P P Ed dP Q dP Q==⎛⎫+ ⎪⎝⎭=-⨯=-⨯∑∑604011i j dQi dQj PdP dP Q==⎛⎫=-+⨯ ⎪⎝⎭∑∑60401136i j Qi Qj P pp Q ==⎛⎫=+⨯ ⎪⎝⎭∑∑60401136i j P Qi Qj P P Q ==⎛⎫=+⨯ ⎪⎝⎭∑∑ 36214533Q PQ P P Q⎛⎫=⨯+⨯⨯=+= ⎪⎝⎭10.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1)e d =-//Q Q P P∆∆=1.3,故d e Q PQ P =-⨯ =1.3⨯2%=2.6% 需求量增加2.6%。

(2)E m = //Q Q Y Y∆∆,故Y YE Q Q Y ∆⨯=∆=2.2 ⨯5%=11%, 需求数量增加11%。

11. 假定在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A =200-Q A ,对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 =300-0.5Q 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Q A =50,Q B =100。

(1)目前A 、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A 和e dB 各是多少?(2)如果B 厂商降价使得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 ′B =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 ′A =40。

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 是多少?(3)如果B 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行为选择吗?解答:(1)P A =200-Q A ,所以,Q A =200-P A ,当Q A =50时,P A =150P B =300-0.5Q B ,所以,Q B =600-2P B ,当Q B =100时,P B =250 所以,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e da ()1501350A A A A dQ P dP Q =-•=--⨯= e dB ()25025100B B B B dQ P dP Q =-•=--⨯= (2)当Q ′B =1600时,P ′B ’=220,则,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A B AB B A Q P e P Q ∆=⨯∆=405025010505220250503013--⨯=⨯=--(3)因为 B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5,大于1,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所以, 为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