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第2课时
4.4.2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3张PPT)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得两地区冬季气温有较
大差异
地形
➢ 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气流抬升,降水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
迎风坡气流上升,易成
成降水,故背风坡少雨
云致雨,故迎风坡多雨
迎风坡
背风坡
地形
➢ 对降水的影响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影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改善气候,如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
温馨提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全 球 变 暖 罪 魁 祸 首 ,
应对全球变暖,主要从减少二
氧化碳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不利影响:全球变暖
1
人为原因
2
危害
3
应对措施
两个方面分析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全球变暖。
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量;加强国际合作等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不利影响:臭氧层破坏
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
1
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
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观光摄影,结合“北极熊生存
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活动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解析: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涉及基因数目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答案:A2.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该细胞()A.只存在于该动物的卵巢中B.发生过交叉互换C.含有4个染色体组D.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有两种解析: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该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只有一种,其余为极体,将退化消失。
答案:A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重组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解析:Aa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之间随机结合而形成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时,雌雄配子的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同卵双生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其性状差异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
答案:C4.下图为一二倍体生物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A.AB段B.CD段C.FG段D.HI段解析:由题图可知,CD段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A~F为有丝分裂过程;GH段细胞内没有了同源染色体,因此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HI 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后期。
答案:C5.右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A .SO 2、O 2、N 2B .HCl 、Cl 2、CO 2C .CH 4、H 2、COD .SO 2、Cl 2、O 2 解析:选C 。
A 中的SO 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 项中的气体都不能用碱石灰干燥;D 中的SO 2、Cl 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B .Na 2SO 3+H 2SO 4(浓)====== △Na 2SO 4+SO 2↑+H 2OC .C +2H 2SO 4(浓) ====== △CO 2↑+2SO 2↑+2H 2OD .2FeO +4H 2SO 4(浓) ====== △Fe 2(SO 4)3+SO 2↑+4H 2O解析:选D 。
判断某种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酸性,只要看该酸是否提供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如果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表现了酸性。
而判断某种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强氧化性,则需从其中心原子的化合价是否降低的角度加以分析。
A 、B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而D 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3.(2012·湖北英山一中高一检测)向盛有BaCl 2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 2至饱和不产生沉淀,若向甲中加入足量硝酸;乙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甲试管中无白色沉淀而乙试管中有D .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而乙试管中没有解析:选A 。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H 2SO 3氧化为H 2SO 4,H 2SO 4与BaCl 2溶液反应生成BaSO 4沉淀;乙中H 2SO 3和足量的NaOH 反应生成Na 2SO 3,Na 2SO 3与BaCl 2溶液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第二课时铵盐的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襄阳三中高一年级化学备课组 编辑:樊春潮 审稿:段娟第二课时: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预习案 (利用20min 认真阅读课本完成本案。
)【预习目标】1、掌握铵盐的性质、用途;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材助读】阅读书本P98-99完成下列内容: 一、铵盐(1)组成、物理性质:由 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 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②与碱反应:二、氨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2、实验室制法:Ⅰ、⑴装置图(如右图):⑵反应原理:⑶装置类型: 气体 (与KClO 3或KMnO 4制O 2相同) ⑷收集: 。
⑸干燥: ⑹检验: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 ,说明氨已收集满了;②将蘸有 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收集满了。
⑺尾气处理①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团吸收多余的氨气。
②用水或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注意防倒吸,如图) 【思考与交流】1、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性质可用于氨气的制取和铵根离子的检验)2、NH 4+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与 混合于试管中, 。
将湿润的 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 ,说明样品中含有NH 4+;也可以将蘸有 的玻璃棒靠近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H 4+。
3、实验室能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为什么?______________氯化氨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
4、能否浓硫酸干燥NH 3? 5、实验室制氨气能否使用NH 4HCO 3、NH 4NO 3 NH 4Cl ?为什么?6、实验室制氨气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固体,能否使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么优点?7、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加热NH 4Cl 固体时的实验现象,是否是升华?【预习练习】1.只用一种试剂,将NH 4Cl 、(NH 4)2SO 4、NaCl 、Na 2SO 4四瓶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 NaOH 溶液 B. AgNO 3溶液 C. BaCl 2溶液 D. Ba(OH)2浓溶液2.将NH 4HCO 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 NH 3B. O 2C. H 2OD. CO 23.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4章《4.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案
第四章第四节一次函数的应用(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四章第四节,课题为《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为第2课时。
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意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开展经历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在整个函数知识体系中,对于图象的感受、解读、分析特别是应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所接触的第一个相关内容,对于后续其它函数图象应用的学习将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经历,因此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亲身的经历与实践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解决的办法。
(2)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情感。
(2)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难点: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
在现实生活中也见识过大量的函数图象,所以具备了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还需通过具体实例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
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四章第四节《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
全国每年都有大量土地 被沙漠吞没,改造沙漠, 保护土地资源已经成为 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某地区现有土地面积100万 千米2,沙漠面积200万千米2, 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情况如图 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那么到第5年底,该地区沙 漠面积将增加多少万千米2?
(10万千米2)
·
20t ( 天 )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7)写出活动开展的第t天节 约的水量y与天数t的函数关系。
()Y 4t 2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外探究
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可以 用一次函数关系来表示的实际问题? 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编制一道数学 题与同学交流。
课外作业:
习题4.6
23天呢?
(3)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
发生严重干旱警报.干旱多少
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4)按照这个规律,预计 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 涸?
当得知周边地区的干旱情况后,育才学校的 小明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当天在班上 倡议节约用水,得到全班乃至全校师生的积 极响应。
做一做
从宣传活动开始,假设每天参加该活动的家庭 数增加数量相同,最后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活动, 并且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S(户)与宣传时间t (天)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
20t ( 天 )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6)若每户每天节约用水0.1吨, 那么活动第20天可节约多少吨水?
(第20天可节约100吨水)
探究升级
S(户)
从宣传活动开始,假设每天参加 1000 该活动的家庭数增加数量相同, 最后都参加了活动,并且参加该 200 活动的家庭数S(户)与宣传时 0 间t(天)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九上数学(教案)第四章:第四节《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四章《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2).使学生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进一步发展学生归纳、类比、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及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相似三角形?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探究新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探究1:画一画①画△ABC,使∠A=60°,AB=3cm,AC=2cm. ②再画△A ′B ′C ′,使∠A ′=∠A, 且32''''===k C A AC B A AB③量出B ′C ′及BC 的长,计算''C B BC的值,并比较是否三边都对应成比例?通过测量得出BC=2.6cm,B'C'=3.9cm,且32''=C B BC . ④量出∠B 与∠B ′的度数,∠B ′=∠B 吗?由此可推出∠C ′=∠C 吗?为什么? ∠B ′=∠B ,∠C ′=∠C⑤由上面的画图,你能发现△A ′B ′C ′与△ABC 有何关系?与你周围的同学交流. 我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改变k 值的大小,再试一试.思考:我们能否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这个结论?我们来证明一下前面得出的结论:'''C B A ABC ∽△△如图,在△ABC 与△A ′B ′C ′中,已知∠A= ∠A ′,''''CA ACB A AB =,求证'''C B A ABC ∽△△.证明:在△A ′B ′C ′的边A ′B ′上截取点D,使A ′D=AB .过点D 作DE ∥B ′C ′,交A ′C ′于点E.∵DE ∥B ′C ′,∴△A ′DE ∽△A ′B ′C ′..''''''∴C A E A B A D A = ∵A ′D=AB ,''''C A ACB A AB = .''''''''∴C A AC C A E A B AD A ==∴A ′E=AC.又∠A ′=∠A.∴△A ′DE ∽△ABC , ∴△A ′B ′C ′∽△ABC.由此得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几何语言:∵∠A=∠A'''''CA ACB A AB = '''C B A ABC ∽△△∴探究2:观察下面图形,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对应成比例,有任意一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注意: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必须是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才一定相似哦. 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解:(1)∵∠A=∠A,21==AC AF AB AE ∴△AEF ∽△ABC(2) ∵∠B=∠E ,EF BC DEAB ≠ ∴△ABC 与△DEF 不相似例2. 如图,D 是△ABC 一边BC 上一点,连接AD,使 △ABC ∽ △DBA 的条件是 ( D )A. AC:BC=AD:BDB. AC:BC=AB:ADC. AB 2=CD ·BCD. AB 2=BD ·BC 解析:∵∠B=∠B,需添加条件∴△ABC ∽ △DBA 故选D.例3: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C 、AB 上的点.AE=1.5,AC=2,BC=3, 求DE 的长.分析:要求DE 的长,需先证明△ADE ∽△ABC ,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证,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求出DE 的长。
第四节 第2课时 中心法则、基因
第2课时中心法则、基因1.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 B )A.DNA→RNAB.RNA→DNAC.蛋白质→蛋白质D.RNA→蛋白质解析:DNA→RNA是转录过程,需RNA聚合酶催化;RNA→DNA 是逆转录过程,需逆转录酶催化;蛋白质→蛋白质是某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RNA→蛋白质是翻译过程。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基因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只有核中的基因能决定性状B.环境也能影响性状表现,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和影响多种性状D.一条染色体上分布有许多基因,可决定和影响人体的多种性状表现解析:基因分布于人体的细胞核、线粒体,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均能控制生物性状。
性状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的。
性状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有些基因可决定多种性状。
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或两个DNA,一个DNA上含有多种基因,可决定人体多种性状。
3.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B )A.①②⑤和③②④⑤B.①②⑤和④⑤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解析:烟草是高等植物,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①②⑤。
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④⑤。
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解析: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功能的核酸片段,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核基因的结构、复制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基因内能与腺嘌呤配对的碱基有2种B.基因的复制特点是边解开螺旋边复制和全保留复制C.具有催化功能的转录产物不应含有密码子D.翻译过程中每种氨基酸都能被多种tRNA所搬运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中能与腺嘌呤配对的碱基只有胸腺嘧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世界气候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地球自然环境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区域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这是学生理解气候相关知识的前提。
接着,教材从气候的地区差异入手,展示了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气候类型的多样。
然后详细阐述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等内容,包括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以及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最后,探讨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科核心思想。
(三)教材编写特点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将抽象的气候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如不同地区的景观、人们的着装等,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差异和影响。
强调地理图表的运用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读取、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探究性学习教材内容的编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气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等基础知识,对影响气候的一些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在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表示方法,这为学习气候知识提供了一定的铺垫。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但对于气候这种较为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和现象,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课后习题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遗传咨询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四节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第2课时遗传咨询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优生措施是()A.基因诊断B.婚前检查C.适龄生育D.禁止近亲结婚3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所以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优生措施是适龄生育。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B.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有影响C.羊膜腔穿刺技术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神经管缺陷D.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或线粒体中单个基因异常引起的,A项正确;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项正确;羊膜腔穿刺技术属于产前诊断技术之一,可用于检测胎儿是否患神经管缺陷等疾病,C 项正确;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由线粒体中单个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D项错误。
3.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的是()A.病情诊断B.系谱分析C.发病率测算D.晚婚晚育,而晚婚晚育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不属于遗传咨询程序。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唐氏综合征、艾滋病、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均属于遗传病B.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C.禁止近亲婚配可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没有影响,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遗传病,A项错误;研究某遗传病发病率,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计算,B项正确;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患病概率,但不能杜绝遗传病患儿的降生,C项错误;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D项错误。
5.人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所指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B.羊膜腔穿刺的检查结果可用于诊断①所指遗传病C.②所指遗传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D.先天性心脏病属于③所指遗传病所指遗传病的曲线在青春期都十分接近X轴,说明这三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都很低;①在出生前发病率较高,故羊膜腔穿刺的检查结果可用于诊断①所指遗传病;从题图中只能看出②所指遗传病在各个时期的发病率,不能看出其受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影响;③所指遗传病发病率的曲线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学习目标]
1.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 硝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 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知识分点突破 能力总结提升
知识分点突破
知识点一 浓硫酸的特性
基础梳理
1.吸水性 (1)浓硫酸可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 水蒸气 、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 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2)常用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某些气体(如H2、Cl2、SO2等),不能干燥 碱性气体(如NH3等)和强还原性气体(如H2S等)。 2.脱水性 (1)浓硫酸可使有机化合物中的 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 从有机物中“脱 离”出来,结合生成水分子 。
题后悟道
(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 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2)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 一旦变为稀硫酸,就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3)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时,开始浓硫酸表现其强氧化性,产 生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则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归纳总结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等)氧化成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 NO2,稀硝酸生成NO。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容器 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 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 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4.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 高价氧化物或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中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而使蔗 糖炭化变黑,与吸水性无关,A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胆矾晶 体中的结晶水,可以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失水变为白色固体,B正确;浓 硫酸是一种酸,能和氨气反应,故不能干燥氨气,C错误;由于浓硫酸的 氧化性很强,常温下,铁和铝的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膜,D错误。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浓硝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又溶于硝酸所致。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想一想
实验室中如何保存浓硝酸?通常用该法保存 的试剂有哪些? 提示:实验室中将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密闭 保存。见光易发生分解的通常就放在棕色瓶
中密闭保存,除浓硝酸外,还有氯水、双氧
水、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1)根据元素守恒,被还原的硝酸物质 的量为: 1.792 L n(HNO3) = n(NO 、 NO2) = = 0.08 22.4 L/mol mol 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为: 8 g-2.4 g n(HNO3)=2n(Fe)= ×2=0.2 mol 56 g/mol 被还原的 HNO3 和未被还原的 HNO3 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0.08∶0.2=2∶5。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硝酸(特性)
1.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除金、铂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硝酸 反应。
②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
与铜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Cu+4HNO3(浓)===Cu(NO3)2 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8HNO3(稀)===3Cu(NO3)2 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4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加热时浓硝酸与木炭发生反应:C+4HNO3(
河北省行唐县高二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第2课时 苏教版
解析 既能用浓 H2SO4 干燥, 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 应是中性气体,D 项中的气体均为中性气体。
2.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C ) A.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解析 常温下浓 H2SO4 和稀 H2SO4 都不能与 Cu 反应;
向两种酸中加入锌片二者都反应,浓 H2SO4 反应产生 SO2,稀 H2SO4 产生 H2,可以区别,但不是最简单、最 好的方法;只有 C 利用了浓 H2SO4 的脱水性而稀 H2SO4 没有脱水性来区分,较简单。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 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A )
答案
将浓 H2SO4 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
2.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答案 浓硫酸吸水是把物质本身中自由的 H2O 分子或 结晶水吸收。浓硫酸脱水是把本身不含水的有机物中的 氢元素和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 2∶1 的形式脱去。所以,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物质中有没有现成的水分子。
(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作 干燥剂 。 (2)脱水性:浓硫酸按 水的组成比 ,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
氢、氧 元素形成 水分子 。
(3)强氧化性:
钝
△ Cu+2H2SO4=====CuSO4+SO2↑+2H2O
△ C+2H2SO4===== CO2↑+2SO2↑+2H2O
思维拓展 1.如何稀释浓 H2SO4?简述其操作。
3.浓 H2SO4 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分别表现了浓 H2SO4 哪些 性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提优训练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第4节 第2课时 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
第2课时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核心·易错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根、茎、叶中的导管是连通的,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2)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3)导管和筛管都能运输无机物和有机物,导管和筛管运输物质的方向相反。
()(4)导管位于木质部,筛管位于韧皮部。
()[核心知识]1.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2.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他器官。
3.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中,是死细胞;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中,是活细胞。
-------基础训练-------1.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2.在橡胶林中,经常看到人们将橡胶树皮割破后在伤口下方挂一个小桶,用来收集树皮内流出的乳胶(乳胶中含有有机物)。
橡胶树内运输这些乳胶的部位及结构分别是()A.木质部筛管B.韧皮部筛管C.木质部导管D.韧皮部导管3.小青把几滴香水加入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几株插花(如图B4-4-1所示),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图B4-4-1A.导管的输导作用B.筛管的输导作用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4.如图B4-4-2为维管束植物体内的物质流向的示意图,甲为维管束内运输物质的管道,乙为此种管道内主要的运送物质,箭头表示乙物质在不同时间点管道内可能的流动方向。
下列有关甲和乙的叙述,哪一项最合理()图B4-4-2A.甲位于木质部,乙为糖类B.甲位于韧皮部,乙为糖类C.甲位于木质部,乙为矿物质D.甲位于韧皮部,乙为矿物质5.图B4-4-3为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 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为()图B4-4-3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B.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C.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6.观察图B4-4-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化学 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1高中1化学试题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选择题1.(2016·中学高一)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不不.正确的是 89940636( )A .浓硫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B .和铜反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C .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 .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不和铁、铝反【解析】 A .浓硝酸易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导致浓度减小,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都会降低,A 正确;B .铜与浓硫酸、浓硝酸反中,浓硫酸的中硫、浓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都只有一降低,一化合价不变,所以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B 正确;C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 正确;D .常温下Fe 、Al 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了反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不反,D 错误;答案选D 。
【答案】 D2.下列反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89940637( ) ①2NaCl(固)+H 2SO 4(浓)=====△Na 2SO 4+2HCl↑ ②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③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④2FeO+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 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 2SO 4反时,浓H 2SO 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 2SO 4反时,浓H 2SO 4只表现强氧化性。
【答案】 B3.(2016·一中高一)在如下图的装置中,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89940638( )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 .小试管内有KNO 3晶体析出D .pH 试纸变红【解析】 A .苹果块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苹果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故苹果块会干瘪,故A 正确;B .胆矾为蓝色晶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胆矾中的结晶水脱去,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故B 正确;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水,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故C正确;D.pH试纸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pH试纸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纸张变黑,故D错误;故选D。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第2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让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几何图形,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深入理解。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AA和SAS相似判定方法进行严密的几何证明和问题求解。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四章第四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2课时,内容包括:
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AA(角角相似)和SAS(边角边相似)。
2.应用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相似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d.学生在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可能会忽略角度的对应关系,只关注边长的比例,需要在教学中强调性质的完整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个三角形看起来很相似的情况?”比如,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很接近,但大小不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和判定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当介绍AA和SAS判定方法时,部分学生对于“对应角”和“对应边”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我观察到他们在应用这些判定方法时会出现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我决定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设计一些需要明确指出对应角和对应边的题目。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硫 酸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
由此看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本身是否存在水分子。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 H2SO4 分子中+6 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2)反应规律 ①Fe、Al 的钝化。常温下,当 Fe、Al 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②常温下与活泼金属反应(铁、铝除外)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硫酸盐和 SO2,硫酸浓度变小后,生 成的气体为 H2。 ③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规律。 a.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b.还原产物一般是 SO2,一般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的硫酸盐,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化物或含氧酸。 c.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d.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即停止。 ④与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反应,如与 H2S、HI、HBr、FeCl2 等物质反应。
稀硫酸的性质
1.硫酸的电离 H2SO4 是二元强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42-。 2.稀硫酸的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写出稀 H2SO4 发生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与 Fe 反应:Fe+2H+===Fe2++H2↑, ②与 CuO 反应:CuO+2H+===Cu2++H2O, ③与 Ba(OH)2 反应:Ba2++2OH-+2H++SO24-===BaSO4↓+2H2O, ④与 Na2CO3 反应:CO23-+2H+===CO2↑+H2O, ⑤与 BaCl2 反应:Ba2++SO24-===BaSO4↓。
③与非金属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将过量铁粉放入100 mL 2 mol/L的HNO3溶 液中,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且HNO3完全反 应,则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为( )
A.2.8 g
B.5.6 g
C.4.2 gO3 反应,生成的 Fe3+再与 Fe 反应:2Fe3++Fe===3Fe2+,总方 程 式 为 : 3Fe + 8HNO3( 稀 )===3Fe(NO3)2 + 2NO↑+4H2O,参加反应的 HNO3 的总的物 质的量为 0.1×2=0.2(mol),则参加反应的 Fe 的质量为38×0.2×56=4.2(g)。
②其他活泼金属:除铁、铝外的其他活泼金 属与浓硫酸反应时,开始产生SO2,后来产 生H2。 (2)与较不活泼金属反应 金属+浓硫酸 ――△→ 高价态硫酸盐+SO2↑+ H2O ①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②浓硫酸的还原产物是SO2。
2.与非金属反应(只体现强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浓硫酸 ――△→高价态氧化物或含 氧酸+SO2↑+H2O 3.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物质(如 H2S、HI、HBr)氧化。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一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探究导引1 浓硫酸与Cu、C反应分别体现 其什么性质? 提示:与Cu反应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与C 反应体现强氧化性。
要点归纳 1.与金属的反应(体现酸性+氧化性) (1)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①铁、铝钝化:常温下,当铁、铝等较活泼 的金属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 化”现象。
③强氧化性 a.常温下: 浓硫酸可将__铁__、__铝___等金属的表面氧化为 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 进一步反应。 b.加热时: 浓H2SO4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 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 成SO2。如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
二、硝酸(特性) 1.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除金、铂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硝酸 反应。 ②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 与铜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浓硝酸:_C__u_+__4_H__N_O__3(_浓__)_=_=_=_C_u__(N__O_3_)_2 ___ __+__2_N_O__2_↑__+__2_H_2_O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硝酸:_3_C__u_+__8_H__N_O__3(_稀__)_=_=_=_3_C_u__(N__O_3_)_2 _
自主体验
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 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 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 成氧化膜而钝化
解析:选D。浓硫酸使蔗糖炭化体现的是浓 硫酸的脱水性,A不正确;浓硫酸与铜在加 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正 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作气体干燥 剂,但不能用来干燥氨气,C不正确。
2.(2012·伊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浓硝酸、浓 硫酸和浓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用铁或铝制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 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 低
解析:选D。浓硝酸、浓盐酸易挥发,溶质 减少,浓度降低;浓硫酸易吸水,溶剂增加, 浓度降低。
想一想 实验室中如何保存浓硝酸?通常用该法保存 的试剂有哪些? 提示:实验室中将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密闭 保存。见光易发生分解的通常就放在棕色瓶 中密闭保存,除浓硝酸外,还有氯水、双氧 水、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三、硫酸与硝酸的用途 1.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必 备的重要试剂。 2.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 及制取各种____挥__发__性__酸___等。
_+__2_N__O_↑__+___4_H_2_O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加热时浓硝酸与木炭发生反应:C+4HNO3(
浓)
△
=====
CO2↑+4NO2↑+2H2O。
(3)王水 ①组成:_浓__硝__酸___与__浓__盐__酸__,体积比为1∶3; ②性质: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 等溶解。 2.不稳定性 (1)化学方程式: __4_H__N_O__3_=_=_光=_==__4_N_O__2_↑__+__O_2_↑__+__2_H_2_O______。 (2)实验室中浓硝酸显黄色的原因: 浓硝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又溶于硝酸所致。
2.浓硫酸 (1)物理性质 纯 硫 酸 是 一 种 _无____ 色 __油__状__液____ 体 , 常 用 的浓硫酸 的质量分 数为 98.3%, 其 密 度 为 1.84 g/cm3,沸点为338 ℃,是难挥发性酸。 浓硫酸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 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 __增__大____,密度将减小,浓度将__减__小___, 体积增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吸__水__性, 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作___干__燥____剂。 ②脱水性 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 __2_∶__1____的原子个数比从有机物中脱出。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红__色__。 (2)与活泼金属反应,如Zn、Fe:Zn+ H2SO4===ZnSO4+H2↑、Fe+H2SO4===FeSO4 +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Fe2O3: __3_H__2_S_O_4_+__F_e_2_O_3_=_=_=_F__e2_(_S_O_4_)_3+__3_H__2_O__。 (4)与碱反应,如Ba(OH)2: H2SO4+Ba(OH)2===BaSO4↓+2H2O。 (5)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CO3: H2SO4+Na2CO3===Na2SO4+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