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7a35b165ce05087632130c.png)
学科介绍基本概念体内药物浓度,尤其是血浆(或血清)药物浓度直接与药效相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不同给药途径(如口服、吸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透皮等)可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体内药物的浓度以及经时行为,并最终影响疗效。
患者的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等),病理状态(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基因类型,吸收、代谢及分泌排泄功能,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经时行为。
许多药物需经肝脏代谢或经肾脏排泄,所以对于肝或肾病患者,由于他们的肝脏生物转化及代谢功能降低、或肾脏的分泌排泄功能降低,往往会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发生药物毒性反应。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就是以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在给药后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并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指导最适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避免用药剂量过大及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学科特点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是样品成分复杂,被测组分含量低。
学科关联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于生物医学及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领域巨大的要求和分析技术上的飞跃性进步。
与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等学科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包括比色法(colorimetry)、紫外分光光度法(UV )和荧光分析法(Fluor )。
光谱法虽然仪器简单、测定快速,但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低,本法不具备分离功能,受结构相近的其他药物、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杂质的干扰,因此用光谱法分析体液样品时,除少数样品外,一般都需经过组分分离、纯化等预处理过程。
光谱法的灵敏度低,不适用于测定药物浓度低的生物样品。
色谱分析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色谱法(GC )及其与质谱(Ms )联用(HPLC 一MS , GC 一MS )的方法,以及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HPCE )。
体内药物分析重点
![体内药物分析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666d1e4431b90d6c85c789.png)
第一章绪论1.体内药物分析(pharmacetical analysis in biological sample):一门研究生物体内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科。
2、任务:(1)进行分析技术、分析方法学研究,提供最佳分析条件。
(2)为药物体内研究提供数据(3)服务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参与指导临床科学用药。
(4)内源性物质的测定和研究(5)滥用药物的检测。
3、特点:(1)生物样品中干扰物质多;(2)生物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3)分析方法要求高;(4)、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高;(5)、测定目标与数据处理复杂;(6)、工作量大:个体差异;数据量大。
4、热点问题;(1)游离型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2)代谢物的监测与研究(3)对映体药物的检测与研究(4)体内微量元素的测定与研究(5)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6)方便、快捷的样品制备方法与样品直接进样分析的研究(7)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联用研究(8)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研究(9)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体内过程研究。
第二章——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理论基础概述•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药物由给药部位未经化学结构变化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1、吸收速率: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药物转运类型、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吸收部位的血流状况、药物浓度2、药物的吸收部位:胃肠道吸收胃吸收(1)非离子扩散方式吸收——与分子状态的脂溶性相关(2)pKa相近时,脂溶性大者吸收快(3)酸性药物易吸收(4)滞留时间短(5)吸收量有限。
小肠吸收(1)停留时间长(2)吸收面积大(3)主要部位碱性药物。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剂型及理化特性、食物、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药物的首过效应、药物相互作用。
剂型与理化特性:相同药物不同剂型,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
普通片、缓释片、分散片。
食物:一般可延缓药物的吸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不同食物的pH值、脂溶性、纤维含量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程度,都将使药物的吸收增加或减少。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abe1d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9.png)
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药物分析的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生物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生物样品基质复杂◆被测物浓度低◆分析方法要求高◆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高◆测定目标与数据处理复杂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要求◆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应用◆建立高选择性、高专属性的分离方法◆建立的分析方法满足于分析目的相适应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成分复杂、干扰众多——要求方法选择性高采样量小,浓度很低——要求方法灵敏度高原料药:容量分析为主制剂:仪器分析为主体内药物: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方法第二章生物样品指含待测物质的生物基质最常见的生物基质为血液,最常用的生物样品是血浆或血清血样采集的时间、方式:血样的应用:血样包括全血、血浆、血清全血不能作为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通常指测定血浆或血清中的药物的浓度。
当血浆中含有的抗凝剂对药物浓度有干扰时,使用血清样品血样制备的差异:尿液:尿液中必须加入防腐剂,非损伤性采样方法唾液:组织:头发:微量元素的测定生物样品的贮存:◆血浆和血清:采血后及时分离(2h),短期4℃,长期-20℃◆冷冻是最常用的生物保存方法◆生物样品总的原则:临时解冻,解冻的样品一次测完,不能反复冷冻→解冻→冷冻分析样品制备的目的:◆使药物从缀合物或结合物中释放,测定总浓度◆使样品纯化与药物组分富集◆满足测定方法对分析样品的要求◆保护仪器性能及改善分析条件有机破坏法主要应用于头发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测定去除蛋白质法去除蛋白质目的:溶剂解法:◆常用溶剂——甲醇、丙醇◆原理——◆操作——盐析法:中性盐(置换蛋白结合的水,使蛋白脱水而沉淀)强酸沉淀法:10%三氯醋酸、6%高氯酸超滤法:不需加热,不需添加化学试剂、操作条件温和,没有相态变化,破坏性小,能耗少,工艺流程短。
酶水解法:避免酸碱、高温降解,改善回收率,无乳化,减少净化操作纯化与浓集应用范围:液-液提取法(LLE)大多数药物都是脂溶性,内源性物质基本上都是水溶性,当用有机溶剂萃取时,药物被萃取出来而内源性物质被除去,因此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能够达到纯化目的优点:选择性;药物能与多数内源性物质分离缺点:乳化、有毒、不环保、不自动,对极性大的化合物的萃取效率低固相萃取(SPE)◆原理:根据液相萃取的原理,利用液相中溶质与吸附剂间的选择性吸附与洗脱原理。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aa675d3b3567ec102d8ae7.png)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浙大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2002
思考题 1.什么是体内药物分析?与常规药物分析 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2.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3.谈谈体内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意义 和任务。
谢谢! 谢谢!
检测方法:GC—FID 检测方法:GC—NPD,计算机 检测方法:GC—MS,确证 — 检测方法:毛细管GC 检测方法:毛细管GC 检测方法:加HPLC,DAD 检测方法:加HPLC,DAD 检测方法:加HPLC,DAD, LC/MS
三、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
母体药物 1.从分析物分 代谢物 内源性物质 均匀样品 2.从生物样品种类分 非均匀样品 人体 3.从样品的来源分 实验动物
浓度(μg/mL) ) 浓度(μg/mL mL)
4 3.5
3 3 2.5 2 2
64 53 4 3 2
2 1
1.5 1 1 0.5 0 0
10 0 0 20 40 60 80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460 480 50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80 5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国内情况
80年代初,药物分析工作者倡导,1980年版《药物 分析》教材中纳入部分内容,第二、三版增加体内药物 分析一章。第四版、第五版取消,各学校开设体内药物 分析课程。 80年代开始在医院进行临床药学工作,主要测定药 物浓度。
体内药物分析概述
![体内药物分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f1377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f.png)
03
拓展应用领域
将体内药物分析拓展到临床诊断、 毒理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 扩大其应用范围。
05
体内药物分析的实验设 计
实验目的与要求
确定研究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例如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 谢过程、药效学特性或毒理学特性等。
确定实验要求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所需的实验参数和指标, 例如药物浓度、代谢产物的鉴定等。
指导临床用药
体内药物分析结果可为医生提 供参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研究药物动力学
通过体内药物分析,研究药物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动力学过程,为新药研发提供
重要依据。
重要性
• 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药物治疗、药物研发、毒理学研究等领域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障用药安全、促 进新药研发进程。
03
利用同位素标记等技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转化过
程。
体内药物分析的新技术
微透析技术
通过探针植入生物体内,实时收集代 谢物样品,具有采样量小、实时监测 的特点。
液相微萃取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利用拉曼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 物成分,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 特点。
利用微型化萃取装置,在生物样品中 富集微量药物成分,提高检测灵敏度。
04
体内药物分析的挑战与 前景
挑战
生物样本的复杂性
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成分复杂,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其中的浓度低,给
准确测定带来困难。
分析方法的特异性
体内药物分析需要高特异性的分析方 法,以区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内源
性物质。
药物代谢的多样性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复杂,可能产 生多种代谢产物,需要同时对多种物 质进行测定。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7830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3.png)
数据分析和解释
通过统计学和模型建立等方 法,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 评估。
体内药物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内药物分析将更加精准和高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在药物研发和个体化 用药中起到重要作用。
结论和总结
体内药物分析是现代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准确评 估药物的代谢和药代动力学,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
常用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法
通过分离和测定药物成分,快速和准确地分析 药物浓度。
质谱法
通过分析药物的质谱图谱,检测药物的代谢产物。
免疫分析法
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反应,检测药物的含 量和浓度。
药动学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
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领域
1
药物研发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它在制药行 业和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物分析的定义
分析药物成分
通过分离和定量测量药物的化学成分,确定 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检测药物浓度
测定血浆或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评估药物的 吸收、分布和排泄。
研究药物代谢
追踪和测量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代谢途径, 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监测治疗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个体化用药 提供依据。
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
1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有所不同,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2 疗效优化
通过监测药物浓度,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
3 安全性评估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1321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4.png)
体内药物分析第二章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1.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 2.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需相关学科参与。
3.体内药物分析样品的种类:最常用且易获得的分析样品有:血样、尿样、唾液和粪便。
特殊情况下:乳汁、泪液、脊髓液、胆汁、羊水、各种组织4.血清:血清是由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等的影响引起血液凝结而析出的澄清黄色液体,约为全血的30%?50%5.尿液:尿液的主要成分:水、含氮化合物、盐类;体内药物清除主要通过尿液排出,药物以其原型或代谢物及其缀合物等形式排出;尿药测定主要用于药物剂量回收、尿清除率、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率的研究,并可推断患者是否按医嘱用药。
6.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是指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时,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浓集,必要时对待测组分进行衍生化,为测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7.为何进行前处理?1)药物进入体内除原药外还有多种形式存在2)生物样品的介质组成比较复杂,尤其蛋白质严重影响分离效果,必须进行前处理3)除去介质中含有的大量内源性物质等杂质,提取出低浓度的被测药物,同时浓集药物或代谢物的浓度,使其在所用分析技术的检测范围内。
8.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待测药物测定的目的与浓度范围。
9.去除蛋白质的方法:加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中性盐;加入强酸;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酶解法。
10.生物样品的分析由两步组成:样品的前处理(分离、纯化与浓集)和对提取物的仪器分析;提取法是应用最多的分离、纯化方法;提取的目的:从大量共存物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量组分药物及其代谢物,并通过溶剂的蒸发使样品得到浓集,以供测定;提取法分为液 -液提取法和液 - 固提取法。
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练习题
![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9835e8360cba1aa911da22.png)
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练习题一、A11、下列哪一步是体内药物分析中最难、最繁琐,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A、样品的采集B、样品的贮存C、样品的制备D、样品的分析E、蛋白质的去除2、体内药物分析特点描述不相符的A、体内药物分析影响因素少B、样品复杂,干扰物质多C、样品量少,药物浓度低D、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E、样品在测定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3、可用“相对标准差”表示的是A、精密度B、定量下限C、专属性D、准确度E、线性4、在生物样品测定方法的基本要求中,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一般应小于A、10%B、15%C、30%D、80%E、90%5、下列关于生物样品最低定量限说法正确的是A、要求至少要满足测定2个半衰期时样品中的药物浓度B、是仪器能够测定样品的最低浓度点C、要求满足测定C max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D、应有至少2个样品测试结果证明E、其准确度应在真是浓度的85%~115%范围内6、在考察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时,建立标准曲线至少用几个浓度A、3个B、4个C、5个D、6个E、10个7、用于建立标准曲线,每一浓度每批至少测定A、2个样品B、3个样品C、4个样品D、5个样品E、6个样品8、体内药物分析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高效液相色谱法B、毛细管电泳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免疫分析法E、气相色谱法二、B1、A.<15%B.85%~115%C.80%~120%D.<20%E.100%<1> 、生物样品测定方法要求,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在定量下限附近相对标准差应A B C D E<2> 、生物样品测定方法要求,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一般应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由于生物样品非常复杂,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时,样品的前处理十分重要,包括分离、纯化、浓集,必要时还要进行化学衍生化。
【该题针对“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082954,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①样品复杂,干扰物质多,样品中除含有被测的药物和代谢物外,还含有内源性物质(如蛋白质、脂质、无机盐、色素等)和外源性物质(如共存药物),这些物质可干扰药物的测定,所以在测定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②样品量少,药物浓度低,提取分离之后,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浓缩,同时要求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属性;③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体内药物分析》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e0aa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a.png)
个体化用药指导
个体化用药指导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随着精 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用药已成为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 良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实现对个体 化用药的科学指导。
在个体化用药指导中,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特点,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 案提供依据。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满意度。
03
免疫分析法
04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 应进行药物测定的方法。该方法 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和简便性 ,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 测定。
其他方法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体内药物分 析还包括光谱法、荧光法、化学 发光法等其他一些测定方法。这 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更具优 势,例如光谱法在某些特定药物 的测定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皮肤排泄,但这一过程相对较 慢且排泄量较小。
05
CHAPTER
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研究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分析药物 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特点,为新药研发和药物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在药效学研究中,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 在体内的分布、活化、代谢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药效的 影响。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预测新药在不同 个体内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药物的研发、 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临 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等领域的研 究提供支持。
药物代谢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吸收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 生物体内,如口服、注 射、皮肤吸收等。在吸 收过程中,药物可能受 到生物膜的屏障作用、 药物的溶解度、渗透性 等因素的影响。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fa43f29e3143323968938a.png)
一、名解:1、体内药物分析(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狭义】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和分离手段对人和动物的血液、尿、组织等样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广义】通过体内药物浓度的分析,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药品的生产,临床应用作出评价。
2、散射光:光通过物质时,有小部分在侧向散射开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若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则称为溶剂的瑞利散射光。
3、拉曼光:若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则称为溶剂的拉曼光。
4、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吸收光谱重叠的a、b两组混合物中,从b的吸收光谱上选择两个吸收度相等的波长λ1和λ2,测定混合物在两个波长处吸收度的差值,即可消除b的干扰以测定a,这种方法叫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5、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经典液相色谱为基础,采用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并引入气相色谱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
6、微径液相色谱法:是采用高效毛细管柱的液相色谱法,即采用细管细粒度、短柱子实现高效快速的分离。
7、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8、半抗原:只能与特异抗体作用但不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
9、人工抗原:药物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只有当他们与某些大分子载体物质结合后所形成的全抗原。
人工抗原直接免疫动物可产生特异抗体。
10、标准抗原:指在免疫测定中用来制作标准曲线或制备标记抗原用的药物标准品。
11、特异抗体(Specific Antibody):指抗原(免疫原)作用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在血清中产生的能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lgG约占70%)。
二、体内药物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药物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定量测量药物浓度可:1、求出动力学参数和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参数;2、评价药物与制剂的内在质量;3、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与临床药理学的关系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药物进入人体内对人体生理与生化机能影响和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的作用原理。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faa33103d8ce2f006623a3.png)
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44
第三节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一、分析方法
灵敏度 专属性
色谱法
+++
+++
HPLC GC
免疫法
++++
++
免疫交叉反应,重现性
生物学方法
+
+
特异性较差,需与色谱法平行使用
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结构特征,药物浓度,干扰成分大小,实验 目的
二、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
原始方法改进→创新 方法的建立 创立方法
37
2.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 称SPE)法
关于固相萃取小柱: a.常见的固相萃取柱分 为三部分:医用聚丙烯 柱管,多孔聚丙烯筛板 (20μm)和填料 (多为 40- ,500mg/3ml,1g/6ml等。 b. 常用规格:100mg/1ml ,200mg/3ml 以 100mg/1ml 为例: 60μm, 80100μm)。
(四)生物样品缀合物水解
为测定尿液中药物总量,要将缀合物水解: 1.酸水解 : 0.1mol/L HCl,100℃,30min, 条件较 剧烈,易致药物分解,空白值也高。 2.酶水解:葡萄糖醛酸苷酶或硫酸酯酶,也可用二者 的混和物。一般在pH4.5-7,37℃数小时,条件温和, 选择性强,但费用较高。 3.溶剂解:缀合物(主要是硫酸酯)往往可通过加入 的溶剂在萃取过程中被分解。
以上内容必须通过测定体内药物浓度得以解决
(二)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
1.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思考题:剂量增加, 药效是否成正比 增加???
2.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体内药物分析对分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精选)
![体内药物分析对分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bd11b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8.png)
体内药物分析对分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精选)体内药物分析对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在药物研发和治疗过程中,体内药物分析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它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药效、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为了准确地对体内药物进行分析,分析方法需要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
一、高灵敏度体内药物分析需要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来检测药物的存在。
一些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非常低,可能在纳摩尔或皮摩尔级别。
因此,分析方法需要具备足够的灵敏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这些低浓度的药物。
为了提高灵敏度,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如质谱仪;选择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固相萃取或液液萃取;以及优化分析方法的条件,如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柱温等。
二、高选择性在体内,药物会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如蛋白质、细胞组分等。
因此,分析方法需要具备足够的选择性,能够准确地测定目标药物,排除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
为了提高选择性,可以使用选择性较好的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等;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如质谱检测器等;以及优化分析方法的条件,如调整流速、温度等。
三、动态范围广体内药物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从非常低的浓度到非常高的浓度。
因此,分析方法需要具备宽广的动态范围,能够准确地测定不同浓度范围内的药物。
为了扩大动态范围,可以采用标准曲线外推法或内标法进行测定;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进行样品稀释或浓缩;以及优化分析方法的条件,如调整进样量、流速等。
四、快速高效体内药物分析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便及时获取药物的信息。
因此,分析方法需要具备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
为了提高分析速度,可以选择快速分析技术,如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和快速质谱等;优化分析方法的条件,如减少柱温、流速等;以及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如简化样品提取和净化过程等。
五、稳定性和重现性体内药物分析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测定,以获取可靠的结果。
因此,分析方法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能够准确地重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及专属性要求较高 (3) 分析工作量大, 数据
处理和结果阐明繁杂
第一节
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贮藏 1 体内样品的种类
2 体内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 体内样品的贮藏与处理
一、体内样品的种类
体液
血液; 唾液
脑脊液;胃液; 胆汁;乳汁;精 液;泪液
组织
胃;肠;肝;肾;肺 ,脑;肌肉;头发
原形,代谢物及缀合物 药物浓度较高 收集量大(1~5L) 2. 尿样的采集 自然排尿 规定时间段(6-8h)(时间尿) 3. 尿样的贮藏 加入适当防腐剂
(三)唾液 TDM测定S代替P进行临床监测 1. 唾液的组成
腮腺, 舌下腺和颌下腺 2. 唾液的采集
漱口15min, 安静状态, 自然流出的唾液 物理或化学方法刺激 3. 样品的制备 3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
(二) 去活性
采样后立即终止酶的活性 常用方法: 液氮速冻, 微波照射, 匀浆/沉淀, 加酶活性 阻断剂(氟化钠)或抗氧剂(VC), 煮沸
•血液是主要样品
体液或组织 •尿液,唾液,头发和脏器
概述
特点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主要来自于体内样品的特点
1. 体内样品的特点 (1) 采样量少: ml~µl级;
且不易重新获得 (2) 待测物浓度低:µg/ml
~ng/ml级, 甚至pg/ml (3) 干扰物质多: 尤其是
血样和组织中的蛋白质
2.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1) 样品需经纯化浓集,
概述
体内药物分析
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 存在形式
体内样品
指体内样品(生物体液、器官或 组织)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或内源 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方法建立 •色谱; 免疫分析; 生物 与验证 •全面验证和部分验证
净化与浓集••去 水蛋解白; 化; 萃学取衍;生膜化分离
•原形药物或其代谢物 原形,代谢物 •缀合物, 蛋白结合物
排泄物
尿液
粪便; 汗液
二、体内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血样
1. 血样的采集
静脉 1-5ml/次 采血量≤1/10
2. 血浆的制备 抗凝剂 1000g离心3 Nhomakorabea 血清的制备
5-10min 淡黄色上清液
30min-1h 1000g离心 5-10min 上层淡黄色
液体
4. 全血的制备
抗凝剂, 不离心
(二)尿样 1. 尿样的特点
(四)组织 1. 样品的制备
制成水性基质匀浆溶液 2. 样品的处理
(1)沉淀蛋白法 (2)酸/碱水解法 (3)酶水解法 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三、体内样品的贮存与处理
(一) 冷藏与冷冻
短期保存: 冰箱(4℃)冷藏 长期保存: 冷柜(-20℃/-70~-80℃)冷冻, 小体积分装 1. 血浆/血清: 分离(≯2h), 硬质玻璃/聚乙烯管(EP), 冷冻 2. 尿样: 冷藏(24~36h)加防腐剂 3. 唾液: 冷冻保存时, 解冻后充分搅匀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