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斥原理讲解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中的容斥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中的容斥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中的容斥原理知识点总结在高中数学中,容斥原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数学应用领域常用的思想方法。

在高考数学中也经常出现相关的考题,因此掌握容斥原理的思想和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容斥原理是一种计算交集的方法,指的是为了确定若干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而不必逐一列出其中的元素,而采用计算各个集合的元素个数之和,然后减去交集中的元素个数,再加上交集的元素个数。

即:$|A_1∪A_2∪\cdots∪A_n|=|A_1|+|A_2|+\cdots+|A_n|-\sum\limits_{i<j}|A_i ∩ A_j|+\sum\limits_{i<j<k}|A_i ∩ A_j ∩ A_k|-\cdots+(-1)^{n-1}|A_1 ∩ A_2 ∩\cdots ∩ A_n|$其中,$|A_i|$表示集合$A_i$的元素个数。

以上为容斥原理的基本公式,容斥原理主要用于处理集合的交集问题,在应用时需要将问题转化为若干个集合的交集或并集的形式进行计算。

二、容斥原理的应用1、某种颜色的球某种颜色的球有$x$个,其中有$a$个是带编号的,$b$个是大小不同的,$c$个是重量不同的,$d$个是带编号且大小不同的,$e$个是带编号且重量不同的,$f$个是大小和重量都不同的。

求这种颜色的球有多少个。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可以分别将这种颜色的球分为以下六类:$A$:带编号的球;$B$:大小不同的球;$C$:重量不同的球;$D$:带编号且大小不同的球;$E$:带编号且重量不同的球;$F$:大小和重量都不同的球。

那么根据容斥原理,我们可以得到该颜色球的总个数为:$$x=|A∪B∪C|=|A|+|B|+|C|-|A ∩ B|-|A ∩ C|-|B ∩ C|+|A ∩ B ∩C|$$因为带编号的和大小不同和带编号的和重量不同的球都是带编号的球,因此$A=D∪E$,所以$|A|=|D|+|E|-|D ∩ E|=a+b+e-abde$。

奥数容斥原理

奥数容斥原理


4
6+6+4-(3+1)-(0+1)-(1+1)+1=10人
?人
❖ 例3. 某校六年级二班有49
人参加了数学、英语、语文
学习小组,其中数学有30
人参加,英语有20人参加,
语文小组有10人。老师告 诉同学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


加语文小组的有3人,既参
30 质 20
加数学又参加英语和既参加 英语又参加语文的人数均为 质数,而三种全参加的只有
69+52-30=91人 91+12=103人
❖ 5、全班有50人,不会骑车的有23人,不会 滑旱冰的有35人,两样都会的有5人。问: 两样都不会的有多少人?
50-5=45人 23+35-45=15人
❖ 6、六年级(2)班有48名学生,其中会骑自 行车的有27个,会游泳的有18人,既会骑自 行车又会游泳的有10人。问两样都不会的有 多少人?
不能被3或5整除的个数: 1000-467=533个
试一试:
❖ 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 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6人, 数学比赛获奖的有12人,有5人两项比 赛都获奖了。
❖ (1)共有多少人获奖? ❖ 16+12-5=23人 ❖ (2)两项比赛都没获奖的有多少人? ❖ 50-23=27人
1
3

1人,求既参加英语又参加 数学小组的人数。

10
❖ 分析与解:根据已知条 件画出图。
49人
❖ 三圆盖住的总体为49人,假设既参加数学又 参加英语的有x人,既参加语文又参加英语的 有y人,可以列出这样的方程:30 20 10 x y 31 49 整理后得:x y 9 由于x、y均为质数,因而 这两个质数中必有一个偶质数2,另一个质数 为7。

第4章 容斥原理

第4章 容斥原理


N ( Pi1 , Pi2 ,, Pi k )
则定理 4.1.1 的公式可写成:
| A1 A2 Am | W (0) W (1) W (2) W (3) (1) W (m)
m
在 P 75 例 1 中
N ( P ) 200, 1 N ( P1 , P2 ) 33,
w(3) 8
| A1 A2 A3 | w(0) w(2) w(3) =1000-491+99-8=600
定理4.2.2 设集合S中具有性质P ={P1,P2,…,Pm}中 恰好r(0≤r ≤m)个性质的 元素的个数为:
r 1 r 2 mr m N (r ) W (r ) W (r 1) W (r 2) (1) r W (m) r r mr i r i (1) W (r i) i 0 r
证明 任取 xS。 (1) 若 x 具有的性质数少于 r,则 x 对公式的各项贡献为 0. (2) 若 x 恰好具有 r 条性质,则 x 对 W(r)项贡献为 1,而对以后各项 W(r+1),… ,W(m)贡献都是 0,所以 x 对公式右端的总贡献是 1. (3) 若 x 恰好具有 r+k 条性质, k=l,2,…,m-r. x 对公式中的 W(r+i) 则 项的贡献为 C(r+k,r+i),其中 i=0,1,…,m-r,而对以后的各项贡献 都是 0,
N1 2 6! C (7,5) 2 6! 76 30240 , 2
不同数字的七位数有 P(9,7)个,由定理 4.1.1,所求的七 位数的个数 N=P(9,7)- N1=151200。
例3

第三章 容斥原理

第三章 容斥原理

对i=1,2,…,n,令
p1 = ∑ | Ai | ,
i =1 n
p2 = ∑∑ | Ai I A j | , L ,
i =1 j >i
n
pn =| A1 I A2 I L I An |,
q0 =| A1 I A2 I L I An |,
q1 = ∑ | A1 I A2 I L I Ai −1 I Ai I Ai +1 I L I An |,
如何通过Ai来 I Ai 或 I A 中元素的个数?
i
m
m
i =1
i =1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 ①S中均不具有性质P1, P2,…,Pm的元素个数为
m
IA
i =1
i
=| S | −∑ | Ai | + ∑ | Ai I A j | − ∑ | Ai I A j I Ak |
i =1 i≠ j i≠ j≠k
第三章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3.1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又称为排斥原理,它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或并 交或并) 容斥原理 交或并 解决实际中的计数问题。 设S为一个有限集,A为其子集,则 |A|=|S|-|Ā|, 或 |Ā|=|S|-|A|。 若A1、A2为S的两个子集,则 |A1∪A2|=|A1|+|A2|-|A1∩A2|, |Ā1∩Ā2|=|S|- |A1|-|A2|+|A1∩A2|。 以上第二个公式的含义:先将所有元素容纳在内,再排斥掉 A1 和A2中元素,再重新容纳A1∩A2中元素。
恰好一门的教师数: q1=P1-2P2 + 3P3=4, 恰好教两门的老师数为: q2=P2-3P3=3。 例2 七人围圆桌就座,其中有三对夫妇,问 (1)所有夫妇均不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没有 男女相间的限制) (2)恰好有两对夫妇不相邻的坐法有多少种? (即恰有一对夫妇相邻的坐法)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计数技巧,被广泛运用于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等领域。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求出多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来计算所需的数量,从而避免重复计数,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本文将介绍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推导过程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容斥原理是根据集合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推导出的一种计数方法。

在给定一组集合时,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这些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元素个数。

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将问题转化成求解几个集合的元素个数之和的问题。

容斥原理表达式如下:∣A1∪A2∪⋯∪An∣=∣A1∣+∣A2∣+⋯+∣An∣−∣A1∩A2∣−∣A1∩A3∣−⋯−∣An−1∩An∣+⋯+(−1)^n−1∣An−1∩An∣其中,∣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表示集合的并集,∩表示集合的交集,n表示集合的数量。

二、容斥原理的推导过程容斥原理的推导过程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实现,下面简要介绍:首先,我们给定两个集合A和B,我们用∣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用∣B∣表示集合B的元素个数。

如果我们要计算A和B的并集∣A∪B∣,那么可以采取如下步骤:1. 首先,我们直接将∣A∣和∣B∣相加,得到∣A∣+∣B∣。

2. 然后,我们需要减去重复计算的部分,即集合A和B的交集∣A∩B∣。

因为∣A∩B∣这部分元素已经在∣A∣和∣B∣中被计算了一次,所以需要减去∣A∩B∣。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到了∣A∪B∣=∣A∣+∣B∣−∣A∩B∣。

这就是容斥原理的基本推导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容斥原理推广到更多集合的情况。

假设我们有三个集合A、B和C,我们想要计算它们的并集∣A∪B∪C∣,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首先,我们将∣A∣、∣B∣和∣C∣相加,得到∣A∣+∣B∣+∣C∣。

2. 然后,我们需要减去两两集合的交集部分,即∣A∩B∣、∣A∩C∣和∣B∩C∣。

这是因为这些部分元素在∣A∣、∣B∣和∣C∣中都被计算了一次,所以需要减去。

实用的计数原理之容斥原理(内含大量实例和详细分析)

实用的计数原理之容斥原理(内含大量实例和详细分析)

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1)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A类或B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例1 、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分析:依题意,被计数的事物有语、数得满分两类,“数学得满分”称为“A类元素”,“语文得满分”称为“B类元素”,“语、数都是满分”称为“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称为“A类或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

试一试: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已知家中有空调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有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容斥原理(2)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或B类或C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例2某校六(1)班有学生54人,每人在暑假里都参加体育训练队,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25人,参加排球队的有22人,参加游泳队的有34人,足球、排球都参加的有12人,足球、游泳都参加的有18人,排球、游泳都参加的有14人,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分析:仿照例1的分析,你能先说一说吗?例3 在1到10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不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分析:显然,这是一个重复计数问题(当然,如果不怕麻烦你可以分别去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我们可以把“能被3或5整除的数”分别看成A类元素和B类元素,能“同时被3或5整除的数(15的倍数)”就是被重复计算的数,即“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

什么是容斥原理

什么是容斥原理

什么是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计数方法,它常常被用来解决包含排列组合、集合运算等问题。

容斥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计数问题,因此对于学习组合数学的同学来说,掌握容斥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容斥原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容斥原理是一种通过排除重复计数来得到准确计数结果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计算某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情况,而有时候直接计算会非常复杂甚至不可行。

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容斥原理来简化计数过程,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集合的互斥性质,通过排除重复计数来得到准确的计数结果。

具体来说,对于给定的若干个集合,我们可以利用容斥原理来计算它们的并集的元素个数。

容斥原理的表达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A ∪ B ∪ C| = |A| + |B| + |C| |A ∩ B| |A ∩ C| |B ∩ C| + |A ∩ B ∩ C|。

其中,|A| 表示集合 A 的元素个数,A ∪ B 表示集合 A 和集合 B 的并集,A ∩B 表示集合 A 和集合 B 的交集。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利用容斥原理来计算任意若干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从而解决各种复杂的计数问题。

容斥原理的应用非常灵活,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中。

例如,在排列组合问题中,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满足某些条件的排列或组合的个数;在集合运算问题中,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多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在概率统计问题中,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多个事件的概率之和等等。

总之,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计数方法,它通过排除重复计数来得到准确的计数结果。

掌握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计数问题,因此对于学习组合数学的同学来说,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容斥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什么是容斥原理

什么是容斥原理

什么是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常常被用来解决计算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元素个数的问题。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排除重复计数的方法,来计算不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元素个数。

在实际应用中,容斥原理常常被用来解决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容斥原理的基本思想。

假设有三个集合A、B、C,我们需要计算它们的并集的元素个数。

根据容斥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公式来计算,|A∪B∪C| = |A| + |B| + |C| |A∩B| |A∩C| |B∩C| + |A∩B∩C|。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先将A、B、C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然后减去它们两两交集的元素个数,最后再加上它们三个集合的交集的元素个数。

这样计算得到的结果,就是A、B、C三个集合并集的元素个数。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加减交替的方式,来排除重复计数,最终得到不重复的元素个数。

在实际应用中,容斥原理常常被用来解决各种组合数学问题。

例如,在排列组合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满足某种条件的排列或组合的个数,这时就可以运用容斥原理来进行计算。

在概率统计中,容斥原理也常常被用来计算事件的概率,特别是在计算事件的互斥和独立性方面,容斥原理能够提供简洁而有效的计算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容斥原理还可以应用于更加复杂的情况。

例如,在计算某个集合的补集元素个数时,容斥原理同样可以提供便利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满足一定条件的集合的补集的元素个数,这时就可以利用容斥原理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总的来说,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计数方法,它通过排除重复计数的方式,来计算不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元素个数。

在实际应用中,容斥原理常常被用来解决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容斥原理,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各种计数问题,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第8讲容斥原理

第8讲容斥原理

第8讲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概率论和组合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一种用于计算多个事件的概率的推理方法。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去不重叠的事件的概率来计算多个事件的概率,从而得到它们的交集的概率。

容斥原理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P(A_1∪A_2∪A_3...)=S(A_1)+S(A_2)+S(A_3)-S(A_1∩A_2)-S(A_1∩A_3)-S(A_2∩A_3)+S(A_1∩A_2∩A_3)+...其中,P表示概率,A_i表示事件,S(A_i)表示事件A_i的概率,∪表示事件的并集,∩表示事件的交集。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去重叠部分的概率来计算多个事件的概率。

在上述公式中,第一项表示单独发生每个事件的概率,第二项表示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第三项表示三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以此类推。

最后,通过交替相加和相减,得到多个事件的交集的概率。

容斥原理可以用来解决各种计数问题,如排列组合问题、集合的计数问题等。

它在概率论、组合数学、数论等领域里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容斥原理的具体应用。

例题:已知集合A中有n个元素,集合B中有m个元素,求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中元素个数的期望值。

解答:首先,我们计算集合A中的元素在并集中出现的概率。

由于A中的每个元素在并集中的出现概率都相同,所以我们只需要计算一个元素出现的概率即可。

假设元素i出现在并集中的概率为p_i,那么由于每个元素的出现概率都相同,所以p_1+p_2+...+p_n=1而当一个元素出现在并集中时,它同时也是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元素,所以我们可以用容斥原理来计算元素i出现在并集中的概率。

通过容斥原理,我们可以得到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中元素i出现的概率为:p_i=P(A_i)+P(B_i)-P(A_i∩B_i)其中P(A_i)表示元素i出现在集合A中的概率,P(B_i)表示元素i出现在集合B中的概率,P(A_i∩B_i)表示元素i同时出现在集合A和集合B中的概率。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来计算多个事件的概率或计数。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逐步剔除重复计数的方式得到准确的计数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一、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设集合U为一个样本空间,A₁,A₂,...,Aₙ为U的n个子集,容斥原理给出了如下关于这些集合的计数或概率的公式:```P(A₁∪A₂∪...∪Aₙ)=Σ[P(A₁)-P(A₁∩A₂)+P(A₁∩A₂∩A₃)-...+(-1)ⁿ⁻¹P(A₁∩A₂∩...∩Aₙ)]```其中P(A₁)表示事件A₁的概率,P(A₁∩A₂)表示事件A₁与A₂同时发生的概率,依此类推。

二、容斥原理的证明:容斥原理的核心思路是通过排除重复计数的方法得到准确的计数结果。

可以用一个数轴来表示样本空间U,集合A₁,A₂,...,Aₙ所对应的子集分别在数轴上画出,然后逐步排除交集的部分。

具体证明过程如下:1.先考虑只有两个集合A₁和A₂的情况,根据概率的加法原理可得:```P(A₁∪A₂)=P(A₁)+P(A₂)-P(A₁∩A₂)```这里P(A₁∩A₂)表示事件A₁和A₂同时发生的概率,由于在P(A₁)和P(A₂)中分别计算了P(A₁∩A₂),所以要减去一次P(A₁∩A₂)去除重复计数。

2.推广到三个集合A₁、A₂、A₃的情况,根据加法原理得:```P(A₁∪A₂∪A₃)=P(A₁)+P(A₂)+P(A₃)-P(A₁∩A₂)-P(A₁∩A₃)-P(A₂∩A₃)+P(A₁∩A₂∩A₃)```这里减去了P(A₁∩A₃)和P(A₂∩A₃)是因为它们在P(A₁)、P(A₂)和P(A₃)中分别计算了两次,要减去一次去除重复计数。

加上P(A₁∩A₂∩A₃)是因为它在前面的计算中被减去了两次,要加回来。

3.对于n个集合的情况,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容斥原理的一般形式。

三、容斥原理的应用:容斥原理在组合数学和概率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计数问题:利用容斥原理可以解决一些与集合计数相关的问题,如给定集合A₁,A₂,...,Aₙ,求它们的并集的元素个数。

行测容斥原理三个公式

行测容斥原理三个公式

行测容斥原理三个公式容斥原理是概率论和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计数方法,用于解决求交集、并集等问题。

下面将介绍容斥原理的三个公式:互斥事件的加法原理、重叠事件的减法原理和容斥原理。

一、互斥事件的加法原理:在概率论中,如果A和B是两个互斥事件,那么它们的并集的概率等于它们的概率之和。

数学上可以表达为:P(A∪B)=P(A)+P(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并集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

二、重叠事件的减法原理:在概率论中,如果A和B是两个事件,那么它们的交集的概率等于它们的和减去它们的并集。

数学上可以表达为:P(A∩B)=P(A)+P(B)-P(A∪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交集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的并集的概率。

三、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一种组合数学中的计数方法,用于求多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元素个数。

如果有n个集合A1,A2,...,An,那么它们的交集的元素个数可以用容斥原理表示为:A1∩A2∩...∩An,=∑,Ai,-∑,Ai∩Aj,+∑,Ai∩Aj∩Ak,-...+(-1)^(n+1),A1∩A2∩...∩An其中,X,表示集合X中元素的个数,∑表示求和,Ai表示第i个集合。

容斥原理的应用:1.求多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A1∪A2∪...∪An,=∑,Ai,-∑,Ai∩Aj,+∑,Ai∩Aj∩Ak,-...+(-1)^n,A1∩A2∩...∩An2.求多个集合的交集的元素个数:A1∩A2∩...∩An,=∑(-1)^(i+1)(,Ai,-∑(-1)^(j+1)(,Ai∩Aj,-∑(-1)^(k+1)(...)))容斥原理的推广:容斥原理可以推广到更多的事件,不仅限于两个或三个事件。

总结:容斥原理是概率论和组合数学中重要的计数方法,通过互斥事件的加法原理、重叠事件的减法原理和容斥原理可以求解事件的概率和集合的元素个数。

容斥问题方法总结

容斥问题方法总结

容斥问题方法总结引言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容斥原理是一种经典的组合数学方法,用于解决计数问题。

容斥原理通过排斥和包容的方式来计算具有一定条件的对象的数量,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来展示容斥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容斥原理是基于集合的基本运算规则而建立的。

在集合论中,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排斥和包容的方式来计算集合的交、并以及其他相关运算。

下面是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1.排斥原理:如果要计算某个事件的概率或数量,可以先计算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或数量,然后减去同时发生这些独立事件的概率或数量。

2.包容原理:如果要计算某个事件的概率或数量,可以将该事件划分为若干个互斥的子事件,然后计算每个子事件的数量,再根据排斥原理计算得到结果。

容斥原理在解决计数问题时通常较为方便和高效,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简化计算过程。

容斥问题的具体方法容斥原理的应用通常涉及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事件:首先需要明确要计算的事件是什么,即要求解的问题是什么。

2.划分事件:将要计算的事件划分为互斥的子事件,确保每个子事件之间没有重叠。

3.计算数量:计算每个子事件的数量,可以通过直接计算、组合数学等方法得到。

4.使用容斥原理:根据容斥原理,计算得到要求解的事件的数量。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具体展示容斥原理在解决计数问题中的应用。

实例分析实例1: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假设有两个集合A和B,分别包含元素{1, 2, 3}和{2, 3, 4},我们想要求解这两个集合的并集元素个数。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包容原理知道,两个集合的并集等于每个集合的元素个数之和减去它们的交集元素个数。

根据排斥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计算式:equationequation其中,|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B|表示集合B的元素个数,|A∩B|表示集合A和B的交集元素个数。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equationequation代入计算式,我们得到:equationequation因此,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元素个数为4。

容斥原理集合公式card

容斥原理集合公式card

容斥原理集合公式card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数学原理的应用无处不在。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容斥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集合公式card。

通过实例演示与应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原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容斥原理简介容斥原理,又称容斥公式,是一种计算两个或多个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的方法。

它是由德国数学家卡尔·魏尔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在19世纪提出的。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两个集合的并集减去交集,等于两个集合的并集的card(集合基数)。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A ∪B = A + B - A ∩ B其中,A、B为两个集合。

二、容斥原理应用场景1.计算集合交集、并集、补集:通过容斥原理,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多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无需一一求解。

2.计数问题:在计数问题时,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解。

例如,计算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总人数,已知男生人数为a,女生人数为b,班级总人数为c,我们可以用容斥原理求解:男生和女生的并集=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男生与女生的交集3.组合问题:在组合问题中,容斥原理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从n个人中选出m个人组成一个团队,不考虑顺序。

我们可以用容斥原理计算组合数:C(n, m) = ∑[C(n-1, k) * C(m, k)](k从0到m)其中,C(n, k)表示从n个人中选出k个人的组合数。

三、集合公式card介绍card表示集合的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集合的card,以便了解集合的大小。

例如,有以下三个集合:A = {1, 2, 3}B = {2, 3, 4}C = {3, 4, 5}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三个集合的card:card(A) = 3card(B) = 3card(C) = 3四、实例演示与应用1.计算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

集合A = {1, 2, 3},集合B = {2, 3, 4}根据容斥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A ∪B = A + B - A ∩ B = {1, 2, 3, 4}A ∩B = {2, 3}2.计算组合数。

容斥问题讲解方法

容斥问题讲解方法

容斥问题讲解方法一、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原理,主要用于解决包含与排斥的问题。

当两个或多个集合存在重叠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些集合的元素数目相加,因为重叠部分的元素被重复计算了。

容斥原理提供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通过将各个集合的元素数目两两相减,得到不重叠部分的元素数目。

二、基本形式两个集合的容斥问题:设A和B是两个集合,则A和B 的并集的元素数目可以通过|A∪B| = |A| + |B| - |A∩B| 来计算。

三个集合的容斥问题:设A、B和C是三个集合,则A、B和C的并集的元素数目可以通过|A∪B∪C| = |A| + |B| + |C| - |A∩B| - |B∩C| - |C∩A| + |A∩B∩C| 来计算。

三、复杂形式当集合的数量增加时,容斥原理可以扩展到更复杂的形式。

通过递归或归纳的方法,可以将多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数目表示为各个集合元素数目的函数。

四、解题技巧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确定涉及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画出文氏图:在理解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出文氏图来直观地表示各个集合以及它们的重叠部分。

文氏图是一种用封闭曲线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

应用容斥原理: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容斥原理公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涉及多个集合,需要仔细分析它们的重叠关系。

简化计算:在应用容斥原理时,需要注意简化计算,避免出现大量的重复计算和复杂运算。

可以采取提取公因式、使用对称性等方法来简化计算。

检查答案:在解决问题后,需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逻辑,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五、注意事项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在解决容斥问题时,需要注意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弄清各个集合的含义和关系。

避免重复计数:在应用容斥原理时,需要注意避免重复计数。

特别是当集合之间存在多重重叠时,需要仔细分析重叠部分的关系。

分情况讨论:当问题涉及多种情况时,需要注意分情况讨论。

不同情况下的集合关系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分别进行分析和计算。

高中数学,容斥原理

高中数学,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原理,它主要应用于多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计算。

在高中数学中,容斥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解决组合问题、排列问题、计数问题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定义、应用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高中数学中的容斥原理。

一、容斥原理的定义容斥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当两个集合不重叠时,它们的并集的数量可以看作是两个集合数量的和,减去重叠数量的两倍。

具体来说,假设我们有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数量为N,重叠数量为K,那么A中元素属于B或B中元素属于A的数量为N-K。

同时,我们需要减去A和B完全重叠的元素数量,即K。

这个原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B)个案数= A个案数+ B个案数- (A∩B)个案数。

二、容斥原理的应用1. 组合问题:在解决组合问题时,常常需要考虑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

例如,从n个人中选出m个组成一个小组,需要考虑到每个人是否被选中。

这时,我们可以用容斥原理来计算选出小组的总人数和被选中的人数。

2. 排列问题:在解决排列问题时,也常常需要考虑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

例如,将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需要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关系。

这时,我们可以用容斥原理来计算所有可能的排列数和满足某种条件的排列数。

3. 计数问题:在解决计数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一些条件对计数的影响。

例如,计算从n个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的方案数时,需要考虑k的取值范围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这时,我们可以用容斥原理来计算总的方案数和满足条件的方案数。

三、注意事项1. 容斥原理的前提条件是两个集合之间没有重叠。

如果两个集合之间有重叠,那么需要使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它们的并集数量和重叠数量。

2. 在使用容斥原理时,需要正确理解公式中的各个量所代表的含义,并且需要仔细考虑问题中的条件和限制。

3. 容斥原理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需要灵活运用公式和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总之,容斥原理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统计原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组合、排列、计数等问题。

容斥原理公式

容斥原理公式

容斥原理公式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解决集合之间的交集和并集问题。

容斥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概率论、组合数学、计算几何等多个领域。

在实际问题中,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计算,提高问题求解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推导,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容斥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

容斥原理是指对于给定的集合A,B,C…的交集和并集问题,可以通过容斥原理来求解。

假设A,B,C…是有限集合,那么它们的交集和并集可以表示为:并集,A∪B∪C = |A| + |B| + |C| |A∩B| |A∩C| |B∩C| + |A∩B∩C|。

交集,A∩B∩C = |A| + |B| + |C| |A∪B| |A∪C| |B∪C| + |A∪B∪C|。

其中,|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

这就是容斥原理的基本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求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容斥原理的公式推导。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容斥原理的推导过程。

假设有三个集合A,B,C,我们要求它们的交集。

根据容斥原理的基本公式,交集可以表示为:A∩B∩C = |A| + |B| + |C| |A∪B| |A∪C| |B∪C| + |A∪B∪C|。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通过集合的特征函数来解释。

我们定义集合A,B,C的特征函数分别为χA(x),χB(x),χC(x),其中χA(x)表示元素x是否属于集合A。

那么集合的交集可以表示为:A∩B∩C = ΣχA(x)χB(x)χC(x)。

通过特征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交集的计算转化为特征函数的计算,进而得到容斥原理的公式推导过程。

在实际问题中,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计算。

例如,在概率论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多个事件的交集和并集,这时容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

在组合数学中,容斥原理也经常用于计算排列组合的问题,提高问题求解的效率。

数学五年级竞赛讲座第6讲容斥原理课件

数学五年级竞赛讲座第6讲容斥原理课件
A∩B∩C={1到200中间能被2×3×5整除的自然数};
求出|A|=100,|B|=66,|C|=40,|A∩B|=33, |A∩C|=20,|B∩C|=13,|A∩B∩C|=6, 所以|A∪B∪C|=|A|+|B|+|C|–|A∩B|–|B∩C|–
|A∩C|+|A∩B∩C|
=100+66+40–33–20–13+6=146. 这是1到200中间的自然数至少有能被2、3、 5中一个数整除的数的个数。 所以1到2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3、5中任 何一个数整除的数有200–146=54(个)。
由题意|A|=75,|B|=83,|A∪B|=100–10=90, 根据容斥原理得 |A∩B|=|A|+|B|–|A∪B|=75+83–90=68. 答:两种语言都懂的旅客有68人。
对于任意三个有限集合A、B、C,我们可 以将上面的容斥原理推广得到如下的公式:
|A∪B∪C|=|A|+|B|+|C|–|A∩B|–|B∩C| –|A∩C|+|A∩B∩C|。
B
I
IV
II
VII
VI V
C III
而IV、V、VI部分的元素分别属于某两个集合,
第VII部分则是三个集合的交集。
由于A∪B∪C的元素分别来自集合A、B、C,
因此先计算|A|+|B|+|C|。
在这个和里,第I、II、III部分的元素只计 算了一次,而第IV、V、VI部分的元素各自计 算了两次,第VII部分的元素计算了三次。
最后由手中有红球的共有34人,手中有黄 球的共有26人,手中有篮球的共有18人,
可以填出区域I、II、III内分别填上16、7、5。

什么是容斥原理

什么是容斥原理

什么是容斥原理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计数方法,常常用于解决包含排列组合的问题。

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排除重复计数的方法,来求解包含多个集合的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容斥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概率统计、组合数学、计算机算法等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容斥原理的基本概念。

假设有n个集合A1、A2、……、An,我们希望求解这些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

容斥原理告诉我们,这个并集的元素个数可以通过如下的公式来计算:|A1 ∪ A2 ∪……∪ An| = Σ|Ai| Σ|Ai ∩ Aj| + Σ|Ai ∩ Aj ∩ Ak| …… + (-1)^(n-1) |A1 ∩ A2 ∩……∩ An|。

其中,|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Σ表示求和运算。

公式右边的第一项是将所有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第二项是将两两集合的交集的元素个数相减,第三项是将三个集合的交集的元素个数相加,以此类推。

最后一项是将所有集合的交集的元素个数相加,并且交替加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容斥原理的核心思想,通过交替相加和相减集合的交集元素个数,来排除重复计数,最终得到并集的元素个数。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容斥原理的应用。

假设有一个集合包含了所有小于100的正整数中能被2、3或5整除的数,我们希望求解这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首先,我们分别求解能被2、3和5整除的数的个数,分别记为A2、A3和A5。

然后,我们求解能同时被2和3、2和5、3和5以及2、3和5整除的数的个数,分别记为A2∩3、A2∩5、A3∩5和A2∩3∩5。

最后,根据容斥原理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A2 ∪ A3 ∪ A5| = |A2| + |A3| + |A5| |A2 ∩ A3| |A2 ∩ A5| |A3 ∩ A5| + |A2 ∩ A3 ∩ A5|。

通过具体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

这个例子清晰地展现了容斥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排除重复计数,我们可以准确地求解集合的并集元素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斥原理
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例、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
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
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
结论:(公式一)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
(A类和B类)事物个数= A个数+ B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事物个数。

A∪B=A+B-A∩B
例题1、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
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已知家中有空调
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有
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2、一个班有4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
的有15人,订阅《今日少年报》的有10人,
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6人。

(1)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是多少?
(2)两种报纸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
例题3、在1到10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不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
例、某校5(1)班,每人在暑假里都参加体育训练队,
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25人,参加排球队的有22人,
参加游泳队的有34人,足球、排球都参加的有12人,
足球、游泳都参加的有18人,排球、游泳都参加
的有14人,三项都参加的有8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那么根据题意,我们有以下七条等式:
(1)A+D+E+G =25; (2) B+D+F+G =34; (3) C+E+F+G = 22; (4) D+G =18;
(5) E+G =12; (6) F+G =14; (7) G = 8。

现在我们要求的是A+B+C+D+E+F+G=?
把头三条等式加起来,我们得到:
A+B+C+2D+2E+2F+3G = 81
结果包含了多余的D、E、F和G,必须设法把多余的部分减去。

由于等式(4) (5) (6)各有一个D、E和F,
减去这三条等式,便可以把多余的D、E和 F减去,
得A+B+C+D+E+F = 37。

可是这么一来,
本来重复重现的G却变被完全减去了,所以最后还得把等式(7)加上去,
得最终结果为A+B+C+D+E+F+G = 45,即该班共有45名学生。

结论(公式二)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事物个数= A类事物个数+ B类事物个数+C类事物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事物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事物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事物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事物个数。

A∪B∪C=A+B+C-A∩B-A∩C-B∩C+ A∩ B∩C
例题4、设某班每名学生都要选修至少一种外语,其中选修英语的学生人数为25,选修法语的学生人数为18,选修德语的学生人数为20,同时选修英语和法语的学生人数为8,同时选修英语和德语的学生人数为13 ,同时选修法语和德语的学生人数为6,而同时选修上述三种外语的学生人数则为3,问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例题5、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几个小朋友去冷饮店,每人至少要了一样冷饮,其中有6人要了冰棍,6人要了汽水, 4人要了雪碧,只要冰棍和汽水的有3人,只要冰棍和雪碧的没有,只要汽水和雪碧的有1人;三样都要的有1人。

问:共有几个小朋友去了冷饮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