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弯曲余量和展开长度

合集下载

钣金的折弯工艺汇总(图解)

钣金的折弯工艺汇总(图解)

锁金的折弯工艺汇总(图解)1、什么是镀金折弯?镀金折弯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用于将扁平的镀金件变成V形、U形或槽型。

这是一个重要且方便的制造过程,因为将一块扁平金属板弯曲成新形状比从实心工件加工v、u或通道形状或在铸造厂中铸造要便宜得多。

此外,弯曲产生的零件比例如将两片扁平金属片焊接成V形的零件更坚固。

许多类型的镀金折弯涉及使用称为制动器的机器,有时称为折弯机或镀金折叠机。

可以手动施加力,也可以使用例如液压装置施加力。

2、镀金折弯设备最重要的镀金折弯设备是制动器,它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檐口制动器是一种简单的折弯机——也是制造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制动器一一它将一块金属板夹在一个平面上,然后通过可移动的折弯叶片的运动,使用力进行直弯或简单的折痕。

折弯机是一种使用移动冲头和相应模具的折弯机。

在此过程中,金属板被放置在模具上,并且冲头被强制移动到金属中,迫使其进入模具。

根据模具的形状,可以使用折弯机来制作V形弯、U形弯和其他形状。

箱式制动器(也称为手指制动器)是另一种折弯机,它使用一排金属“手指”来实现多个自定义折弯。

顾名思义,箱盘式制动器通常用于制作定制尺寸的盒子。

棒材折叠机是一种小型且简单的折弯机,带有一个手柄,可以夹住金属板并以单一动作弯曲它。

3、镀金折弯的种类有不同种类的镀金折弯用于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折弯。

其中三种折弯方法(空气折弯、打底和压印)使用折弯机,而其他折弯方法则使用各种机械。

1)空气弯曲空气弯曲是一种折弯折弯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冲头将金属板压入模具,但不会太远以至于它接触到模具的壁。

这种方法不如其他方法准确,但它非常灵活:它可以用来制作V、U和其他形状的弯曲。

这部分是因为模具几何形状不需要完全对应于所需的镀金弯曲,因为两个表面之间没有接触。

2)打底打底是另一种折弯折弯方法。

在打底过程中,冲头将金属板完全压入模具,形成与模具内部几何形状相对应的弯曲。

它用于制作V 形弯曲。

3)冲压冲压是一种更昂贵的折弯折弯类型,其中冲头以更大的力在银金和模具中降低,从而产生永久变形而回弹很小。

各种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工科

各种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工科

各种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工科在工程领域中,折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技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弯曲来实现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功能。

折弯特征展开系数是指在折弯过程中,为了保持金属材料的弯曲形式不改变,需要在原材料的展开图样上进行所需的尺寸调整。

因此,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在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折弯形状和材料。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1.弯曲长度法弯曲长度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方法,适用于细长的材料的折弯计算。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展开长度=弯曲长度×弧度展开长度指的是金属材料在折弯前的展开长度,弯曲长度指的是金属材料在折弯后的弯曲段的长度,弧度指的是折弯角度的弧度值。

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可以用于预测折弯后金属材料的展开图样。

2.K-因子法K-因子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方法,适用于较粗厚的材料的折弯计算。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折弯前和折弯后的长度差异,来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

K-因子是一个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和金属折弯工艺有关的系数,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会有不同的K-因子。

3.CAD软件模拟法现代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使用CAD软件中的模拟功能,可以模拟金属材料的弯曲过程,并根据所需的形状和尺寸来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准确地预测折弯后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精确的设计。

工程领域中的不同折弯特征展开系数计算方法和应用有助于实现精确的设计和制造。

对于不同的折弯需求和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实验和模拟结果来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弯曲件展开的计算

弯曲件展开的计算

弯曲回弹
板料在塑性弯曲时有弹性变形的存在,使弯曲件产生角度和弯曲半 径的回弹,影响弯曲件的准确度,如下图所示。
影响回弹的因素:
1. 材料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σs愈大,回弹愈大。 2. 变形程度。相对弯曲半径R/t值愈大(零件变形程 度小),回弹大。反之R/t值小,回弹小。 3. 弯曲角度。弯曲角度大(即变形区大),累积回 弹最大。 4. 弯曲形状及弯曲方式。一般形状复杂的回弹小, 手工弯曲比模具弯曲回弹大。在生产中,一般通 过试弯曲后,再采取克服回弹的措施。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 计算
钣金制造
弯曲变形的特点
板料弯曲时,内层材料受压缩短,外层材料受拉伸长,中 性层在料厚度之间其长度不变。
最小弯曲半径——零件的弯曲极限
最小弯曲半径是指弯曲零件的内弯曲半径所允许的最小值,用Rmin表示
影响材料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因素: 1. 塑性指标(δ,ψ)越高, Rmin越小。
R/t Xo
0.1 0.32 0.25 0.35 0.5 0.38 1.0 0.42 2.0 0.46 3.0 0.47 4.0 0.48 4以上 0.50
例:图1-2所示零件的展开尺寸
直线段总长度:
∑L直=30 -(8+2)+ 40 -(8+2)+20+20+20
=110(mm)
弧线总长度(已知R/t=4,查表1-1,得Xo=0.48)
(a)单角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如下图
L=L1+L2+kt
式中k——修正系数 (介于0.46~0.5之间, 软料取小值,硬料取 大)
(b)多角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L=L1+L2+……+Ln+k1t(n-1)

弯曲零件的展开长度计算

弯曲零件的展开长度计算

举例说明弯曲零件的展开长度计算2005-9-17作成:CRD 陈永生P1/6一、意义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产品弯曲部分展平成展开形状;展开形状尺寸确定得准确与否直接涉及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所以零件展开长度的计算是设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力求准确。

二、说明⒈中性层概念中性层是指工件在弯曲前、后两种状态下,弯曲剖面纤维长度保持不变的那层金属层。

(见图一)L1——弯曲前长度L2——弯曲后中性层弧长t ——材料厚度r ——弯曲内圆角半径ρε——中性层半径(图一)弯曲件中性层位置⒉弯曲部分展开原则(见图一)弯曲部分展开原则是:弯曲部分弯曲前长度L1与弯曲后中性层长度L2相等,即:L1=L2⒊中性层的确定方法中性层半径按下式计算(见图一)ρε=r+x *t⌒⌒⌒2005.10.9 10:31:17CRD'05.10.09張国平ρε——中性层半径t——材料厚度r——弯曲内圆角半径X——中性层位移系数(见图二)(图二)中性层位移系数X值三、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根据弯曲件结构形状不同、弯曲圆角半径不同和弯曲方法不同,毛坯尺寸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㈠弯曲件r≥0.5t(r--内圆角半径 t--材料厚度)时毛坯尺寸的计算⒈如(图三)示工件,各处r≥0.5t;展开长度是以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为原则计算,即:中性层长=展开长度用下式表示:L=∑L直+∑L弯=∑L直+∑[(π*α°/180°)*(r+x*t)]L——弯曲件展开长度(mm)∑L直——弯曲件各直线段长度之和(mm)∑L弯——弯曲件各弯曲部分中性层长度之和(mm)α——弯曲部分角度(°)t——材料厚度(mm)r——内圆角半径(mm)(图三)r ≥0.5t 弯曲件⒉示例求(图四)示毛坯展开长度,料厚t=2(图四)毛坯展开长度示例解:①L 直=L 1+L 2+L 3=17+20+15=52②r 1=3 t =2 则 r 1/t =1.5 查(图二)得 x 1=0.36③r 2=5 t =2 则 r 2/t =2.5 查(图二)得 x 2=0.39④L 弯=(π*90°/180°)*(r 1+x 1*t )+(π*90°/180°)*(r 2+x 2*t )L 弯=14.9⑤展开长L=L 直+L 弯=66.9㈡弯曲件r <0.5t (r--内圆角半径 t--材料厚度)时毛坯尺寸的计算小圆角(r <0.5t)或无圆角弯曲件的毛坯长度是根据弯曲前、后材料体积不变的原则计算的,但考虑弯曲变形区材料变薄严重,展开长度按下式计算:L=∑L 直+K ntL——弯曲件展开长度(mm )∑L 直——弯曲件各直线段长度之和(mm)n ——弯角的数量t ——材料厚度(mm )K ——系数K 值确定方法:单角弯曲时 K=0.48-0.5软材料取下限(如铜、铝)双角弯曲时 K=0.45-0.48硬材料取上限(如不锈钢)多角弯曲时 K=0.125-0.25为了方便,在(图五)中列出了常见的毛坯展开(r ﹤0.5t )计算经验公式(图五)r ﹤0.5t 时毛坯展开经验公式}㈢铰链式弯曲件及棒料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又有别于上述方法;因胜美达不常见此两类产品,故这里不加阐述四、胜美达产品展开实例(图六)为胜美达产品HOOP-CEP788产品图,材料为铜料(牌号C5210-1/2H),料厚0.3mm,求弯曲处展开尺寸。

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当 Rd>1.5T 时: l 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Rd l
R'
D
r
1
2.12 卷 圆压 平 图 (a): 展 开 长 度 L=A+B-0.4T 图 (b): 压 线 位 置 尺 寸 A-0.2T 图 (c): 90 °折 弯 处 尺 寸 为 A+0.2T 图 (d): 卷 圆 压 平 后 的 产 品 形 状
B + 0.2T
2.13 侧 冲压 平 图 (a): 展 开 长 度 L=A+B-0.4T 图 (b): 压 线 位 置 尺 寸 A-0.2T 图 (c): 90 °折 弯 处 尺 寸 为 A+1.0T 图 (d): 侧 冲 压 平 后 的 产 品 形 状
L = A + B -0.4T A -0.2T
公差时除外,例:Φ3.80 +00.05取Φ3.84.
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 R=0 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料厚
类型
0.6
0.8
1.0
1.2
M3
3.5
3.7
4.0
4.2
M3.5
3.9
4.2
4.4
4.7
M4
4.4
4.6
4.9
5.1
#6-32Biblioteka 3.84.14.3
4.6
附件二:常见预冲孔孔径一览表
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第一节钢板(扁钢、圆钢、钢管)弯曲时展开料长的计算钢板、扁钢、圆钢、钢管的弯曲形式、展开料长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因此,下面均以钢板弯曲零件为例,来说明它们之间计算料长的方法。

一.圆角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一)圆角部分展开料长的计算图4—1甲所示是一块准备进行弯曲的钢板,在它的侧面画上正方形网格,及Ⅰ—Ⅰ弯曲始线和Ⅱ—Ⅱ弯曲终线,然后通过一定的外力,使钢板弯曲成一个90°圆角零件(图4—1乙),从这一现象出发,我们就不难作出如下几点分析:1.钢板经过弯曲后,只在圆角部分产生变形,直线部分不产生变形。

2.圆角弯曲部分的变形,在O—·—O线的侧与外侧是不相同的,侧为压缩缩短变形,外侧为拉伸伸长变形。

压缩与拉伸时外层变形量最大,同时并向O—·—O线逐渐减少。

甲图4-1 板料弯曲过程甲——未弯曲前的板料3.钢板经过弯曲后,其中总有一层材料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即图中O—·—O线),这层叫中性层,这一层很重要。

弯曲零件圆角部分的展开料长,即按此层材料的长度来确定。

中性层位置的改变与弯曲半径R和板料厚度t的比值大小有关,若5tR内时,中性层位置近似于板料厚度t的二分之一(即与板料中心层相重合),若5≤tR 内时,中性层位置即向板厚中心侧一边移动。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中性层位置移动系数X 0的数值列于表4—1。

4.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弯曲零件的弯曲半径及弯曲角度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弯曲半径包括有弧圆角半径(表4—2图例1)、外弧圆角半径(表4—2图例2)及圆角中径(表4—2图例3)三种标注方法。

弯曲角度包括有α及β(表4—2图例3、4)两种标注方法。

所以计算时须注意,切勿搞错。

现将各种不同标注情况下圆角部分展开料长的计算公式列于表4—2。

例如:C 50型货车的角柱是90°圆角弯曲零件,如图4—2所示,求其圆角部分展开料长是多少?解:从图中得知,半径R 外=30毫米, 板厚t=10毫米;则2101030=-=-=tt R tR 外内, 查表4—1中2=tR 内时,中性层位置移动系数37.00=x ,因此求其圆角部分的展开料长时,即可代入表4—2图例2中的计算公式。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公式铜件弯曲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品,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制作铜件弯曲件时,展开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展开计算是指将弯曲后的零件展开成平面,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制作。

本文将介绍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1.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公式。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公式是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展开计算公式包括展开长度、展开宽度和展开角度等参数。

展开长度是指零件在展开后的长度,展开宽度是指零件在展开后的宽度,展开角度是指零件在展开后的角度。

展开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零件形状和尺寸来确定,一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2.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方法。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方法一般包括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方法。

手工计算是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展开计算,通过输入零件的参数和尺寸,计算出展开后的零件尺寸和形状。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展开计算。

3.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步骤。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测量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

(2)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计算公式。

(3)进行展开计算,计算出展开后的零件尺寸和形状。

(4)根据展开计算结果,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制作。

4.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实例。

以下是一个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实例:假设一个铜件弯曲件的尺寸为长200mm、宽100mm、厚5mm,展开角度为90度。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展开后的零件尺寸和形状。

展开长度=200mm,展开宽度=100mm,展开角度=90度。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展开计算是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5.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应用。

铜件弯曲件的展开计算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确定零件的展开尺寸和形状,为下一步的加工和制作提供参考。

关于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关于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关于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是机械加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能够提前确定材料的尺寸、形状和特性,以便正确生产和装配零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和基本原理。

折弯是一种常见的成形工艺,它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力量来使其弯曲成特定的形状。

通常,折弯零件的展开尺寸是指在零件未弯曲之前的平面构图上的尺寸。

展开尺寸的计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制造和装配零件的准确性和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前提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材料的厚度、折弯角度、弯曲半径和弯曲类型(例如V型弯曲、U型弯曲)。

这些都是影响展开尺寸计算的重要因素,必须提前确定和考虑。

然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折弯零件的展开尺寸:1.确定弯曲线的长度:弯曲线的长度是指零件上弯曲线所占用的总长度。

它可以通过将弯曲线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转换为弧长来计算。

2.计算未弯曲状态下零件的长度:未弯曲状态下,零件的长度等于弯曲线的长度加上两端剪切的长度。

剪切长度是材料未弯曲时用于折弯的长度,它与材料的厚度和折弯角度有关。

3.计算折弯平面与未弯曲平面之间的扩展距离:折弯平面与未弯曲平面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扩展距离=弯曲半径x折弯角度x(π/180)4.根据扩展距离计算展开尺寸:根据扩展距离,将未弯曲状态下的零件长度进行调整,得到展开尺寸。

具体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弯曲类型而有所不同。

对于V型弯曲:展开尺寸=未弯曲状态下的零件长度+2x扩展距离对于U型弯曲:展开尺寸=未弯曲状态下的零件长度+扩展距离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直线弯曲和相对较小的弯曲角度。

对于复杂的曲线形状和大角度折弯,展开尺寸的计算可能更为复杂。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展开尺寸的计算。

CAD软件可以直接根据给定的折弯角度和参数生成展开尺寸,并提供高度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折弯零件展开尺寸的计算是机械加工中重要的一环。

折弯余量

折弯余量

折弯余量.txt“我羡慕内些老人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

━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

1. 目的:统一展开计算方法, 做到展开的快速准确.2. 适用范围:Honeycomb机电设备有限公司3. 内容:3.1展开计算原理:1.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 内层受到压应力,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 保持不变, 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2.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 折弯角度较小时, 变形程度较小, 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 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 变形程度随之增大, 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 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3.2 展开计算方法: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 = 料内料内补偿量一般折弯1 (R=0, θ=90°):L=A B K1. 当0<T≦0.3时, K=02. 对于铁材 (如GI﹑ SGCC﹑SECC﹑SPTE等):(1) 当0.3<T<1.5时, K=0.4T(2) 当1.5≦T<2.5时, K=0.35T(3) 当 T≧2.5时, K=0.3T4. 对于SUST>0.3时, K=0.25T3. 对于软铁材CRS(1) 当 0.3<T<1.5时 K=0.4T(2) 当T≧1.5时 K=0.35T4.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 (如Al﹑Cu等):当 T>0.3时, K=0.5T一般折弯2 (R≠0, θ=90°):L=A B K (K值取中性层弧长)1. 当T<1.5时, λ=0.5T2. 当T≧1.5时, λ=0.4T注: 当用折刀加工时:1. 当R≦2.0时, 按R=0处理.2. 当2.0<R<3.0时, 按R=3.0处理.3. 当R≧3.0时, 按原值处理.一般折弯 3 (R=0, θ≠90°):L=A B K’1. 当T£0.3 时, K’=02. 当T$0.3时, K’= (u / 90) * K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一般折弯4 (R≠0 , θ≠90°):L=A B K (K值取中性层弧长)1. 当T¢1.5 时, λ=0.5T2. 当T/1.5时, λ=0.4T注: 当用折刀加工时:1. 当R£2.0时, 按R=0处理.2. 当2.0<R<3.0时, 按R=3.0处理.3. 当R≧3.0时, 按原值处理.Z折1 (直边段差):1. 样品方式制作展开方法:(1) 当H/5T时, 分两次成型时, 按两个90°折弯计算.(2) 当H¢5T时, 一次成型, L=A B K注: K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2. 量产模具制作展开方法:(1) 当C≧5T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L=A-T C-2T B 2K(2) 当3T<C<5T时<一次成型>:L=A-T C-2T B K(3) 当C≦3T时<一次成型>:L=A-T C-2T B K/2注: K值取90°折弯变形区宽度.Z折2 (非平行直边段差):展开方法与平行直边Z折方法相同 (如上栏), 高度H取值见图标.Z折3 (斜边段差):1. 当H¢2T时:(1) 当θ≦70?时, L=A B C K (此时K=0.2).(2) 当θ>70?时, 按Z折1 (直边段差) 的方式展开.2. 当H/2T时, 按两段折弯展开(R=0, θ≠90°).Z折4 (过渡段为两圆弧相切):1. H≦2T段差过渡处为非直线段两圆弧相切展开时, 取基体外侧两圆弧相切点处作垂线, 向内侧偏移一个料厚按图标处理, 然后按Z折1 (直边段差) 方式展开.2. H>2T, 请示后再按指示处理.反折压平:L= A B-0.4T1. 压平的时候, 可视实际的情况考虑是否在折弯前压线, 压线位置为折弯变形区中部.2. 反折压平一般分两步进行:先V折30°, 再反折压平.故在作展开图折弯线时, 须按30°折弯线画, 如图所示:N折:1. 当N折加工方式为垫片反折压平, 则按L=A B K计算, K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2. 当N折以其它方式加工时, 展开算法参见“一般折弯4 (R≠0, θ≠90°)”.3. 如果折弯处为直边 (H段), 则按两次折弯成形计算: L=A B H 2K (K值取90?折弯变形区宽度).附件一: 常见展开标准数据1. 直边段差展开系数一览表2. 常见抽牙预冲孔孔径一览表3. N折展开系数一览表。

板料弯曲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弯曲展开计算原理
当Rd≦1.5T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
D/2=[(r+T/3)2+2(r+T/3)*(h
+T/3)]1/2
2.11压缩抽形2 (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当Rd>1.5T时:
l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
1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3.80 取Φ3.84.
c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料厚
类型
0.6
0.8
1.0
=A+B-2T+0.5T
上式中取:λ=T/3
K=λ*π/2
=T/3*π/2
=0.5T
2.3 R≠0θ=90°
L=(A-T-R)+(B-T-R)+(R+λ)*π/2
当R≧5T时λ=T/2
1T≦R <5Tλ=T/3
0 < R<Tλ=T/4

关于弯曲余量和展开长度

关于弯曲余量和展开长度

关于弯曲余量和展开长度弯曲余量是一种用来计算构建特定半径和角度折弯所需的平整钣金件展开长度的方法。

计算考虑了钣金件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及其它材料属性(如Y 和K 因子)。

展开长度计算还对折弯区域中的拉伸进行了补偿。

当折弯或成形钣金件时,中性折弯轴外的材料通常受拉伸,中性折弯轴内侧的材料受压缩。

通过建立适当的材料说明和精确计算展开长度的公式,可自动考虑此材料特性。

精确的展开长度计算可用来在实体模型中捕捉设计意图,还可开发出制造商在制造实际产品时可使用的精确展平模型。

养成先确定如何计算展开长度的习惯。

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来在设计中计算展开长度:1.系统缺省方程(System default equation) - 只用Y 或K 因子计算展开长度。

2.提供的折弯表(Provided bend table) - 用预定义的、标准折弯表计算展开长度。

3.定制的折弯表(Customized bend table) - 用在Pro/Table 中定制的折弯表计算展开长度。

如果未将定制的折弯表指定给零件,则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展开长度:注意:如果展开长度计算不准确,可直接修改该值或将唯一的折弯表指定到设计中,从而覆盖该值关于Y 和K 因子Y 和K 因子是由钣金件材料的中性折弯线(相对于厚度而言)的位置所定义的零件常数。

中性折弯线位置基于在设计中所用的钣金件材料类型的数字参照。

数字参照范围从0到1。

如果引用Y 和K 因子,数字参照可以是负数,数字越小代表材料越软。

在设计中,Y 和K 因子是计算展开长度(在制作特定半径和角度的折弯时需要的平整钣金件长度)所必需的元素。

但是,中性线的长度等于展开长度。

K 因子是从中性折弯直线到内部折弯半径的距离与材料厚度之间的比例。

K 因子的计算公式为k 因子= δ/T。

使用K 因子确定Y 因子。

Y 因子是中性折弯线与材料厚度的比率。

Y 因子的计算公式为Y 因子= K 因子* (Π/2)。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布置方式以及钢筋的叠放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单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直线段长度是指两个弯折点之间的距离,弯钩长度是根据钢筋直径和规范要求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为6倍直径。

钢筋叠放长度是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确定的,通常为叠放钢筋长度的一半。

弯曲余量是为了方便施工留出的长度,通常为40倍钢筋直径。

2.多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多筋直线段的计算方式与单筋直线段相同,只是直线段长度需要分别计算。

3.钢筋弯曲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弯曲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弯曲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弯曲的长度,一般通过施工图纸中的标示来确定。

4.钢筋搭接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搭接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搭接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的搭接长度,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施工图纸中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应考虑钢筋的浪费和延伸长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一个经验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在进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并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质量。

成品长度计算公式

成品长度计算公式

成品长度计算公式
1、弯曲管件展开的长度计算公式
首先要知道弯曲管件的半径和角度。

展开长度=(角度/360)*2*半径*3.14
2、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计算公式:L=√S2+[π(R-2C+d)]2,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螺旋筋混凝土保护层15,螺旋筋当中,上下各有一个水平圈,此量必计算在内。

再加两个弯钩长度,就为螺旋筋总的钢筋用量。

还有搭接长度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增加。

其实就是螺旋展开是一个三角形的道理。

展开计算原理

展开计算原理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关径弯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收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1.1中性层系数
注明:K1适用于有顶底的V形或U形弯曲,K2适用于无顶底的V形弯曲.但通常我们习惯取K2值。

1.2压弯90度角的修正系数a值
注明:此数据可单独用于90度角的折弯修正,也可与中性层系数互相检查核对。

1.3压弯90度角的修正系数a值
注明:此数据可单独用于90度角的折弯修正,也可与中性层系数互相检查核对
1.4其余图形展开计算方法:
T。

折弯余量

折弯余量

1. 目的:统一展开计算方法, 做到展开的快速准确.2. 适用范围:Honeycomb机电设备有限公司3. 内容:3.1展开计算原理:1.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 内层受到压应力,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 保持不变, 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2.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 折弯角度较小时, 变形程度较小, 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 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 变形程度随之增大, 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 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3.2 展开计算方法: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 = 料内料内补偿量一般折弯1 (R=0, θ=90°):L=A B K1. 当0<T≦0.3时, K=02. 对于铁材 (如GI﹑ SGCC﹑SECC﹑SPTE等):(1) 当0.3<T<1.5时, K=0.4T(2) 当1.5≦T<2.5时, K=0.35T(3) 当 T≧2.5时, K=0.3T4. 对于SUST>0.3时, K=0.25T3. 对于软铁材CRS(1) 当 0.3<T<1.5时 K=0.4T(2) 当T≧1.5时 K=0.35T4.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 (如Al﹑Cu等):当 T>0.3时, K=0.5T一般折弯2 (R≠0, θ=90°):L=A B K (K值取中性层弧长)1. 当T<1.5时, λ=0.5T2. 当T≧1.5时, λ=0.4T注: 当用折刀加工时:1. 当R≦2.0时, 按R=0处理.2. 当2.0<R<3.0时, 按R=3.0处理.3. 当R≧3.0时, 按原值处理.一般折弯 3 (R=0, θ≠90°):L=A B K’1. 当T£0.3 时, K’=02. 当T$0.3时, K’= (u / 90) * K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一般折弯4 (R≠0 , θ≠90°):L=A B K (K值取中性层弧长)1. 当T¢1.5 时, λ=0.5T2. 当T/1.5时, λ=0.4T注: 当用折刀加工时:1. 当R£2.0时, 按R=0处理.2. 当2.0<R<3.0时, 按R=3.0处理.3. 当R≧3.0时, 按原值处理.Z折1 (直边段差):1. 样品方式制作展开方法:(1) 当H/5T时, 分两次成型时, 按两个90°折弯计算.(2) 当H¢5T时, 一次成型, L=A B K注: K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2. 量产模具制作展开方法:(1) 当C≧5T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L=A-T C-2T B 2K(2) 当3T<C<5T时<一次成型>:L=A-T C-2T B K(3) 当C≦3T时<一次成型>:L=A-T C-2T B K/2注: K值取90°折弯变形区宽度.Z折2 (非平行直边段差):展开方法与平行直边Z折方法相同 (如上栏), 高度H取值见图标.Z折3 (斜边段差):1. 当H¢2T时:(1) 当θ≦70?时, L=A B C K (此时K=0.2).(2) 当θ>70?时, 按Z折1 (直边段差) 的方式展开.2. 当H/2T时, 按两段折弯展开(R=0, θ≠90°).Z折4 (过渡段为两圆弧相切):1. H≦2T段差过渡处为非直线段两圆弧相切展开时, 取基体外侧两圆弧相切点处作垂线, 向内侧偏移一个料厚按图标处理, 然后按Z折1 (直边段差) 方式展开.2. H>2T, 请示后再按指示处理.反折压平:L= A B-0.4T1. 压平的时候, 可视实际的情况考虑是否在折弯前压线, 压线位置为折弯变形区中部.2. 反折压平一般分两步进行:先V折30°, 再反折压平.故在作展开图折弯线时, 须按30°折弯线画, 如图所示:N折:1. 当N折加工方式为垫片反折压平, 则按L=A B K计算, K值依附件一中参数取值.2. 当N折以其它方式加工时, 展开算法参见“一般折弯4 (R≠0, θ≠90°)”.3. 如果折弯处为直边 (H段), 则按两次折弯成形计算: L=A B H 2K (K值取90?折弯变形区宽度).附件一: 常见展开标准数据1. 直边段差展开系数一览表2. 常见抽牙预冲孔孔径一览表3. N折展开系数一览表。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黎顺平
【期刊名称】《锻压技术》
【年(卷),期】1990(15)5
【摘要】弯曲件的尺寸标注一般有三种方法:1.圆弧接点法;2.内侧法;3.外侧法。

作者在生产实践中使用许多现有模具设计资料认为文献[1]介绍的公式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是比较理想的,它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但是那些公式只适用于圆弧接点法和部分内侧法标注尺寸的弯曲件。

【总页数】2页(P50-51)
【关键词】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公式;冲压
【作者】黎顺平
【作者单位】广西机械工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86.31
【相关文献】
1.用AutoLISP自定义AutoCAD命令计算机弯曲件展开长度 [J], 丁守宝
2.用AutoCAD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 [J], 曾霞文
3.直角弯曲件展开长度经验计算公式 [J], 朱建球
4.基于Pro/ENGINEER的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 [J], 都超平
5.弯曲件展开尺寸的实用计算公式 [J], 张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弯曲余量和展开长度弯曲余量是一种用来计算构建特定半径和角度折弯所需的平整钣金件展开长度的方法。

计算考虑了钣金件厚度、折弯半径、折弯角度及其它材料属性(如Y 和K 因子)。

展开长度计算还对折弯区域中的拉伸进行了补偿。

当折弯或成形钣金件时,中性折弯轴外的材料通常受拉伸,中性折弯轴内侧的材料受压缩。

通过建立适当的材料说明和精确计算展开长度的公式,可自动考虑此材料特性。

精确的展开长度计算可用来在实体模型中捕捉设计意图,还可开发出制造商在制造实际产品时可使用的精确展平模型。

养成先确定如何计算展开长度的习惯。

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来在设计中计算展开长度:1.系统缺省方程(System default equation) - 只用Y 或K 因子计算展开长度。

2.提供的折弯表(Provided bend table) - 用预定义的、标准折弯表计算展开长度。

3.定制的折弯表(Customized bend table) - 用在Pro/Table 中定制的折弯表计算展开长度。

如果未将定制的折弯表指定给零件,则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展开长度:注意:如果展开长度计算不准确,可直接修改该值或将唯一的折弯表指定到设计中,从而覆盖该值关于Y 和K 因子Y 和K 因子是由钣金件材料的中性折弯线(相对于厚度而言)的位置所定义的零件常数。

中性折弯线位置基于在设计中所用的钣金件材料类型的数字参照。

数字参照范围从0到1。

如果引用Y 和K 因子,数字参照可以是负数,数字越小代表材料越软。

在设计中,Y 和K 因子是计算展开长度(在制作特定半径和角度的折弯时需要的平整钣金件长度)所必需的元素。

但是,中性线的长度等于展开长度。

K 因子是从中性折弯直线到内部折弯半径的距离与材料厚度之间的比例。

K 因子的计算公式为k 因子= δ/T。

使用K 因子确定Y 因子。

Y 因子是中性折弯线与材料厚度的比率。

Y 因子的计算公式为Y 因子= K 因子* (Π/2)。

Y 因子的缺省值为0.50。

可用以下任何方法改变零件Y 因子:1.设置命令(Set Up command) - 用设置命令初始化Y 因子。

新的Y 因子值对在设置完其值之后所创建的任何新零件或特征有效。

除了使用用户定义Y 和K 因子的那些特征,零件中的所有特征均使用缺省Y 因子值(即0.5)。

2.材料文件(Material file) - 使用“材料定义”(Material Definition)对话框中的PTC_INITIAL_BEND_Y_FACTOR参数,或“编辑”(Edit)>“设置”(Setup)>“折弯许可”(Bend Allow)>“Y 因子”(Y-factor)初始化Y 因子。

材料表中的缺省PTC_INITIAL_BEND_Y_FACTOR值为0.5。

如果改变材料文件中指定给该零件的值,Y 因子也将更新。

如果取消指定材料文件,将使用指定给以前材料文件的Y 因子、K 因子和折弯表值冻结零件。

3.配置选项(Configuration option) - 用PTC_INITIAL_BEND_Y_FACTOR配置选项初始化新钣金件的Y 因子。

重新载入配置文件后,全部新钣金件都使用新值。

配置选项不改变现有零件Y 因子的缺省值。

可以将特征专用的Y 因子应用到特征的几何中。

可以为非弧形段选取K 和Y 因子,并且可以为弧形段选取折弯表。

法兰轮廓可以是弧形或任何非弧形段,或两者的组合。

注意:对于草绘的折弯,δ 是负值。

结果是,中性层在钣金件厚度之外,导致Y 和K 因子均是负值。

=设置Y 和K 因子1.单击“编辑”(Edit)>“设置”(Setup)。

出现“零件设置”(PART SETUP)菜单。

2.单击“钣金件”(Sheet Metal)。

出现“钣金件设置”(SMT SETUP)菜单。

3.单击“弯曲余量”(B end Allow)。

出现“弯曲余量”(Bend Allow)菜单。

4.加亮要改变的因子:K 因子(K-factor) - 由中性折弯线位置定义的零件常数。

Y 因子(Y-factor) - 由中性折弯线位置定义的零件常数。

如果正在设置Y 因子或K 因子,并为该零件设置了折弯表,就会出现“确认”(CONFIRMATION)菜单。

必须放弃折弯表。

5.单击“确认”(Confirm)。

出现“输入值”(ENTER VAL)菜单。

6.从可用的值中选取一个值,或者单击“输入”(Enter),为因子键入一个新值。

7.单击“是”(Yes),接受改变的因子和完整的零件再生。

该因子设置完毕。

关于钣金件折弯表使用折弯表可以控制平整材料长度(展开长度)的计算,折弯时需要用到这个长度。

材料类型和厚度不同,展开长度也会有变化,折弯表考虑到了这些差别。

“机械手册”第23 版中有三个标准折弯表:表也可定义自己的折弯表,以支持其它材料类型和展开长度的计算方法。

折弯表的组成:∙公式(Formula) - 用计算和逻辑语句管理弯曲余量或展开长度值。

所用公式(即L = (Π/2 x R + Y 因子x T) Θ/90)由Pro/ENGINEER 定义,只用于表数据范围之外的半径和厚度值。

∙转换(Conversion) - 转换是一个方程,它使用折弯表中的弯曲余量值计算展开长度。

例如,转换方程L = 2 * (T + R)-A) 将调整弯曲余量值,如下图所示。

当指定厚度和弯曲半径值在表数据范围之内,但未在表中显示,则相应弯曲余量将根据表弯曲余量值的插值计算。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下面讨论的计算弯曲余量所使用的插值方法。

如果未定义转换方程,则展开长度与弯曲余量相等。

如果半径和厚度值在表数据范围以外,则将忽略折弯表并使用Pro/ENGINEER 定义的公式。

下面示例说明了特定折弯角范围使用的方程:如果ANGLE 大于0 或小于等于90,将使用已知参数计算展开长度。

其中,T = 厚度ANGLE = 折弯角度R = 折弯半径A = 弯曲余量SFLAT = X + Y - A,其中SFLAT 表示带的总长度用于计算展开长度的已知参数为:X = T + R +bY = T + R + aSFLAT = a + b + L通过替换:a +b + L = (T + R + b) + (T + R + a) - A或者L = 2 * (T + R)-A 即为“转换”方程。

例如,下面程序说明了如何使用Pro/ENGINEER 定义的公式和转换方程进行插值:FORMULAIF R<=2IF ANGLE > 0 & ANGLE < 90L = (ANGLE * PI/180) * (R + T/2)ENDIFIF ANGLE >= 90 & ANGLE < 180L = (ANGLE * PI/180) * (R + T/3)ENDIFENDIFIF R>2L = (ANGLE * PI/180) * (R)ENDIFEND FORMULA!CONVERSIONIF ANGLE > 0 & ANGLE <=90L = 2 * (T + R) - .4285 * AELSEL = 2 * (T + R) - .3567917 * AENDIFEND CONVERSION下面是计算弯曲余量使用的插值方法方程:A1,1*(Ty-T0)*(RY-R0) + A0,1*(T1-Ty)*(Ry-R0) +A1,0*(TY-T0)*(R1-RY) + A0,0*(T1-TY)*(R1-RY)Ay = --------------------------------------------------------------------------------------------------(T1-T0)*(R1-R0)其中,A0,0 表示T0、R0 的公差A1,0 表示T1、R0 的公差A0,1 表示T0、R1 的公差A1,1 表示T1、R1 的公差上面示例中,T0 < Ty <T1 且R0 < Ry < R1。

当T0 = T1 = Ty 时,可使用下面公式:A1,1 (Ry-R0) + A1,0 (R1-Ry)Ay = --------------------------------------------------------------------------------------------------(R1 - R0)上面示例中,A1,0 = A0,0 且A1,1 = A0,1。

当R0 = R1 = Ry 时,可使用下面公式:A1,1 (Ty -T0) + A0,1 (T1-Ty)Ay = ------------------------------(T1 -T0)上面示例中,A0,0 = A1,1 = A1,0其中,T = 厚度R = 半径∙材料数据(Materials Data) - 列出使用折弯表的材料。

注意:材料列表是区分大小写的。

确保零件的材料类型与材料列表中的材料类型相符。

∙表数据(Table Data) - 列出半径值和钣金件厚度以及相应的弯曲余量或展开长度。

该数据直接从这些列中抽取。

折弯表至少需要一列和一行的列表数据。

不必在每个表单元格中都插入弯曲余量数据。

在表数据中找不到的任何值采取插值方法求取。

如果只想使用公式,则输入设计中永远不会遇到的数据(半径= 1000,厚度= 1000)。

必须始终为90°折弯指定数据表。

为90°折弯创建标准折弯表,例如,表1、表 2 和表3。

对于90°以外的折弯,这些值要乘以/90,其中Θ 为特定的折弯角度,以度为单位。

切记,折弯表仅适用于常数半径的折弯。

对于可变半径的折弯,如在圆锥或圆柱中,用Y 因子计算展开长度。

将折弯表应用于弧形轮廓并有法兰壁的几何。

可随时设置折弯表。

但是,一旦某个零件与某个折弯表相关,它的几何就取决于该折弯表中的数据。

每次再生零件时,就会参照相关的折弯表,以获得适当的长度值。

如果修改折弯表,再生后,所有与该折弯表相关的特征都会更新。

如果创建自己的折弯表库,用配置选项pro_sheet_met_directory_<路径名>指向相应的文件夹。

在项目的当前目录中和按配置选项指定的文件夹中查找按名称指定的折弯。

钣金件折弯表菜单钣金件折弯表用于测量和控制制作折弯所需的材料量。

折弯表可确保材料行为符合设计要求。

折弯表命令可用来:∙定义(Define) - 用适当的数据和公式定义新的折弯表。

∙删除(Delete) - 删除为零件设置的折弯表。

∙编辑(Edit) - 修改现有的折弯表。

∙显示(Show) - 显示为零件设置的折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