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陕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课件 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课件 陕教版

条件改善、生活质童提高,希望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环境优美……
全面小康现实版 (江苏省昆山市)
资料一: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坐上第一把交椅的 苏州昆山市,2006年初宣布已跨过“全面小康”水平线。 昆山是全国第一个经过某种量化考核,宣布进入“全面小 康”的地区,尽管其套用的是江苏省自定的指标体系。这 个“全面小康”,是指江苏省2003年制定并作为政府文件 正式下发、列入各市县政绩考核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4 大类18项25个指标。其中最核心的三项指标,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值分别 为3000美元、2000美元和1000美元,是昆山县达标的数字 分别是13500美元、16800美元人民币和8450元人民币。
“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 面发展的目标,是在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内容 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将更加 显著的阶段,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须的、 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2.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项目
时间
目标
国民生产总 人民生

活水平
备注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0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导学案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0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导学案陕教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学习目标★知识指导我国小康水平及其意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需要艰苦奋斗。

★能力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对人民生活水平进行评价,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客观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关心国家和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

通过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学习重难点了解总体小康水平的意义,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

【三】知识梳理一、全面小康的蓝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______,民主更加______,科教更加______,文化更加______,社会更加______,人民生活更加______,生态更加______。

2.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教版思品九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word说课教案

陕教版思品九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word说课教案

《全面小康的蓝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陕教版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上)》。

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与学的方法、教学程序的设想和意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一下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内容选自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全书的重点课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课程标准》规定,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

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因此,本课还是一个时政热点。

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课是本套教材最后一个板块“报效祖国”的第一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承“知晓国情”“爱我中华”的基础上为学习《机遇与挑战》、《科教兴国》和《神圣的使命》作铺垫。

因此,本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从新《课程标准》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出发,九年级教材的教学和教育目标,具体体现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三个方面。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三)教材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解本单元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下)(九年级思品教案陕教版)教学目标1、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2、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小康目标体系的相关资料2、学生搜集家乡全面小康的发展规划和反映家庭生活将发生的巨大变化的资料和图片。

教法:讲授、提问、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调查——“你想住在哪儿”1、教师给出问题:“假设你可以选择生活区的城市,在可供选择的城市——上海、北京、丽江、拉萨这四个城市中,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

”2、教师小结: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小康生活水平综合性较高的城市(上海名列全国小康生活水平第一,北京名列全国第二),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环境污染少,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说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综合的,又是多层次的。

但从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希望我们的家乡也能拥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小康生活水平,希望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幸福。

这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它的实现就将使我们梦想成真。

3、引入本课课题:全面落实小康的蓝图(下)二、讲解新课:(一)全面小康1、学生阅读教材阅览人生中的文章——《畅想全面小康》。

提问:每全人心中都不得有自己对全面小康的理解,全面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同学们,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怎样的呢?2、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并思考:(1)全面小康的具体规定性是什么?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全面建设小康是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其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

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呢?明确: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九年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九年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3.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 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 现代化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 加快发展。
现阶段,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是一个发展 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 地区、城乡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 此我们必须: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②用普遍的信息化武装每一个农民 ③统筹 区域发展 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 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 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 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 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小知识:“金字塔型”、“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态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阅读提纲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 (2)总体小康的特征 (3)全面小康的表现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小康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
一、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一)总体小康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 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 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A
我国近几年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人们越
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和档次,享受型消费
品持续升温。这主要表明:
A.国家整体实力大增强
B.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
C.我们能够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建成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
不全面的小康
B
(二)全面小康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九年级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第三章“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和第四章“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具体内容包括: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提高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教学重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如扶贫攻坚、科技创新等,引发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关注,提出问题:“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2. 讲解新课:(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讲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分析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等;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民生等。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成果与不足。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习题,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2)解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含义及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陕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案例

陕教版九年级政治教学案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陕教版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作者及工作单位×××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

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一、课标要求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奔向全面小康主要是解决怎样建设全面小康,是本课的落脚点,因此在本课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客观分析我国现阶段总体小康现状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而更加自觉的去建设全面小康。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学生对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全面小康的概念和标准认识不清,对我国现阶段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认识模糊。

陕教版思品九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word教案

陕教版思品九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word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一、教学目标1、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2、“小康”目标的提出学生阅读105页“楷体字”,回答:①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在什么时候?②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根本目的是什么?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教师小结: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3、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教师: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小康指标做了量上的界定,制定了包括16项指标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学生阅读106页表格,明确16项指标。

教师补充: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和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为最富裕。

在这项标准中将这一系数设定为50%代表的是虽不富裕,但生活比较宽裕。

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两课时教案

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两课时教案

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10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课时教案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能力: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识: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难点: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谈话指导法【学法之道】:对比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课前准备】:学生在家里收集资料(针对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教学过程】:方案二:1、多媒体展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学生讨论交流:(略)教师点评总结:(略)2、品味小康根据全国标准,结合自己在课前准备调查的资料来品味本地、自己的家庭是否达到小康。

3、归纳意义学生分析归纳、交流:(略)教师小结:(略)(三)、本课小结师生齐唱《走进新时代》(四)、板书设计:(略)第二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2、能力:挥锤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知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谈话指导法【学法之道】:对比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课前准备】:学生在家里收集资料(针对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2——3名学生谈谈对家乡巨大变化的所见所闻教师小结:我们目前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出示多媒体材料“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项指标的差距”教师:但是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但什么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呢?怎样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二、讲授新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板书)1、“全面”的含义(板书)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第二◎第一个◆下的楷体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的含义各小组代表发言:(略)教师小结:(略)2、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板书)⑴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第一个◆下的楷体字学生活动:将“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中的各项指标分类填入108页的圆圈中。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陕教版初三)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陕教版初三)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陕教版初三)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庞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关怀国家和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

2.能力: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差不多标准对人民生活水平进行评判,展望国家家乡的进展前景。

3.知识:指导我国小康水平及其意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重点难点:了解总体小康水平的意义,明白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过程与方法:一、导入用歌曲«好生活»为背景,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三、小康目标的提出1、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黑菱,要求摸索讨论三个咨询题:〔1〕是谁第一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2〕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提出的全然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差不多目标是什么?生:讨论交流略2、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师:请生阅读第一目第二个黑菱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差不多标准»。

师补充:恩格尔系数:高于60%〔贫困、绝对贫困〕,50%—60%〔温饱〕,40%—50%〔小康〕,30%—40%〔富裕〕,30%以下〔最富裕〕。

请大伙儿阅读第二个小字,总结我国的小康状况。

生: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师:实现这一目标有什么意义?生:表达了综合国力的增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进展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3、全面小康师: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小康是总体达到了,那么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如何样的呢?生:交流略师:全面小康的具体规定性是什么呢?生:经济、民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人民等师:在这些丰富的内容中,什么是最关键的呢?生: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师:这一目标实现的意义是什么?生: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我国社会的经济进展规划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请大伙儿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圈第二黑菱的内容摸索:〔1〕哪三步走?〔2〕已实现了几步?〔3〕每一步的内容是什么?〔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三步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分不是什么?生:交流略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二十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

陕教版初三(九年级)政治第十课课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陕教版初三(九年级)政治第十课课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陕教版初三(九年级)政治第十课课件: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导读:本文陕教版初三(九年级)政治第十课课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陕教版九年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
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能力: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知识: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小康标准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九年级思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陕教版

九年级思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陕教版

九年级思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陕教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的蓝图
 第一课时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能力: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识: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难点: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谈话指导法
 【学法之道】:对比法、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学生在家里收集资料(针对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各项指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歌曲《好日子》。

白衣阁乡二中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1 陕教版

白衣阁乡二中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1 陕教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1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②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对于全面小康的蓝图主要以材料分析,选择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例(2007烟台中考)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

迈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

第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2)作为A市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你现在应该怎么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1. 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小康社会的定义、特征,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任务: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的内涵、意义,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教学重点: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引发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导入:介绍小康社会的内涵、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3. 内容讲解:(1)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意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和体会。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意义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需从个人角度出发,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责任与使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国家政策,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新动态,提高他们的时政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康社会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品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品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七单元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详细内容包括: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理解其内涵与特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提高他们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教学重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2. 讲解:(1)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介绍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及其提出背景。

(2)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详细讲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阐述其特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方面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分析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扶贫工作为例,让学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背景内涵与特征意义路径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2)谈谈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2. 答案:(1)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特征: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文明进步、社会公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陕教版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一、教学目标1、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绘制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关心国家、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了解我们家乡在国家宏伟目标的带动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2、“小康”目标的提出学生阅读105页“楷体字”,回答:①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在什么时候?②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根本目的是什么?③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教师小结: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把xx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

3、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教师: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小康指标做了量上的界定,制定了包括16项指标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这一标准包括经济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还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

学生阅读106页表格,明确16项指标。

教师补充: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贫困和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为最富裕。

在这项标准中将这一系数设定为50%代表的是虽不富裕,但生活比较宽裕。

教师:下面就以浙江省为例,对照“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进行简要评价。

学生阅读107页上楷体字,回答:浙江省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情况如何?教师:在比较中我们得出,浙江省所列指标皆高于全国标准,这说明浙江省已经完全达到小康水平。

其中有些指标高出全国标准达几倍之多,这说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快。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个别指标只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如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这说明浙江省还应引导居民不断调整消费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教师:改革开放30年来是人民生活改善最显著的时期,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的跨越。

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居世界前列。

教师:经过对16个指标加权测算,到xx年时我国东部地区已经超过了小康水平,中部地区为78%,西部地区为56%,全国平均为96%,因此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到xx年全国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学生阅读106页下楷体字,回答: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有何重大意义?教师归纳: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我国现代化第一步,第二步的历史性跨越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体现了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事实也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只要善于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并举国一致地加以贯彻执行,就一定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中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4、“全面小康”的构想学生阅读113页“阅览人生”中的文章《畅想全面小康》。

教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全面小康的理想,全面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同学们,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小康是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其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

学生集体朗读107页中间楷体字内容,明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关键目标的实现对老百姓有何意义?教师过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不同的地区自身的基础和发展特点不同,因而不同的地区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

广东省可谓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下面我们去看看广东省的全面小康构想是如何的。

学生阅读107页至108页楷体字的内容,并将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按内容进行归类。

教师归纳: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小康目标在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内容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将更加显著。

教师: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我国走过的每一步,我们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感受将更加深刻。

学生阅读108页中间楷体字,明确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回答: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处于怎样的地位?你是如何来理解的?教师归纳:这种分阶段有步骤的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是积极而又稳妥的,它完全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新世纪头二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二十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

5、畅想2020教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无数人倍感振奋,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给我们国家、我们的家乡,还有我们的小家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畅想2020.教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鼓舞下,各地都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张庄村村民心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学生集体朗读108页下文字“张庄村村民对家乡全面小康的描述”,回答:村民们盼望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变化?教师归纳:从张庄村村民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而朴实的期盼,而这些朴素的词句却又通俗地诠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内容。

教师过渡:看完了张庄村村民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我们也来设想一下到2020年,我们宜宾以及我们自己的小家会是怎样的情景?(学生回答109页上练习)教师归纳:小康的核心是一个“富”字,其最终的目的是富民,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全面小康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意味着无论是发展的结果还是发展的措施,都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使人民群众分享增长的成果。

6、本课总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国家统计局根据科学的测算,xx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辉煌业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四、教后反思教学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先讲三步走战略目标,再讲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这样学生更能理解,目标线索明确,否则会弄混。

其次有关2020年的畅想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展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决心。

第二课时奔向全面小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需要艰苦奋斗。

2、客观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难。

3、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

2、难点: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到上世纪末,也就是在xx年左右,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2、分析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教师:小康水平应该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上的小康并不是全面的小康,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

那么这个差距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需要以求真务实地态度对比进行科学地分析。

⑴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它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

学生阅读109页中间楷体字,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总体水平的综合性认识。

教师补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xx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上的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⑵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总体小康偏重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阅读109页至110页“事实一”至“事实三”,并分别用一至两句话概括各自反应的问题。

事实一:公众科学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下水平。

事实二:公民素质低下,有待提高。

事实三: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司法成本不断增加,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教师补充事例:xx年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数据统计教师归纳(也可由学生概括):总体上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⑶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它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学生阅读110页中间楷体字材料,形成对我国现有小康不平衡性方面的综合认识。

教师补充: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到xx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