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实际工作,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形式,从而为大学生达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关于高校社会实践这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面对当前就业等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积累就业经验的课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发现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一、高校社会实践的重大意义
开展高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通过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既能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可发挥怎样的作用,可产生怎样的效益;也能让学生明白,如果将来走上社会,
参与具体的工作时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自己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可以在学校学到的,哪些是教学内容以外自己需要补充的,从而为大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努力找准方向,为毕业后的就业工作提供更多的实战经验,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与社会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受高校活动经费少和执行力弱的影响,致使高校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仍显不够。多数高校划拨的活动专项经费数量很少,提供的用于支持社会实践的其他资源也非常有限;服务于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存在政策贯彻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等现象。社会方面,现今以市场经济制度为主体,培养人才的职能和社会责任在高校,而社会的其他部门或主体对其没有义务和责任,导致其他社会群体对实践活动表现被动,部分地区或部门甚至视其为一种负担。
2.倡导者与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认知不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都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受客观限制性因素和主观障碍性因素的共同影响,高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资料显示:有7.7%的本科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价值,仅有49.6%的本科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必修课,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在逐渐减弱。此外,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7天以内的占46.7%,
而仅有6.5%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时间普遍较短,实践活动难以深入。
3.考核制度化与实践复杂性的不匹配。由于参与实践活动的群体庞大,因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考核制度和机制不能很好的反应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学校在对实践活动进行考察时、主要采用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检查、批改的传统考察方式。这种考核制度对采取自由实践方式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实践情况无法做出考核,为“虚假”实践提供了空间,与实践所倡导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初衷相违背。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1.进一步提升高校和社会对高校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社会方面,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将其提升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为社会支持高校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有“引进来”的开放型发展思路,积极主动的与科研院所联系,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活动提供平台,增加机会。高校方面,要完善指导机构,健全部门职能、增加经费预算,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人才培养的场所扩展到社会。将社会实践与本科生教学实践、实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制度保障,资源整合,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发展。
2.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暑期实践参与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学校的各级部门和相关教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设立新闻宣传组、编制活动简报、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形式拓宽宣传途径,来提高社会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同时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积极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为进一步丰富实践手段。同时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来明确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通过积极联系行业部门,为实践提供平台,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实践活动,体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热情。
3.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注重过程考核。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具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时间紧迫”的特点,完善考核机制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做到既明确处罚措施,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将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挂钩,与先进个人评选和推荐入党挂钩,甚至可与学位申请挂钩;二是完普考核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方法上可采取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自评、服务地测评、学校实践指导机构考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三是强化过程考核。在原有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过程考核的力度,增加考察内容,要求做到科学设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手册,用于佐证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减少“虚假”实践现象的产生,促进实践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