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工作报告之数控铣床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数控铣床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篇一:数控机床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1.1 课题研究内容数控机床设计主要内容:其一是运动功能设计,包括确定数控车床所学运动的个数、形式(直线运动、回转运动)、功能(主运动、进给运动、其他运动)及排雷顺序,最后画出数控车床的运动功能图。

其二是基本参数设计,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设计。

其三是传动系统设计,包括传动方式、传动原理图及传动系统图的设计。

其四是总体结构布局的设计,包括运动功能分配、总体布局结构形式及总体结构方案图设计。

其五是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方式及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图设计。

1.2 课题意义1.2.1 理论意义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制造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由于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具有高柔性、高精度与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因此它提高了机械制造的制造水平,解决了接卸制造中的常规加工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发杂型面零件加工,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的机械产品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数控技术已逐步晋级,数控机床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机械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2.2 现实意义随着可续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机械产品日趋复杂。

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技术、汽车、造船、建筑、军工和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中,零件形状复杂、结构改型频繁、批量小、零件精度高加工困难、生产效率低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适应上述发展特点的最重要手段。

2国内国外数控技术发展趋势2.1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二、选题理由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

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

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

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

ZJK7532A数控铣床的结构设计

ZJK7532A数控铣床的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 ZJK7532A数控铣床的结构设计院系名称: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机械10-7班学生姓名: 冯万鑫导师姓名: 马慧良开题时间: 2014年 3 月 22 日1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数控机床是当代制造业中的主流装备,它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在机械制造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现代机械制造中结构复杂、精密、批量小、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而且在产品生产效率、产品改性设计的适应性上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制造技术向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

从近几年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数控机床价格较贵,但是所占的需求比重依然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在加入WTO后,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因此自主开发多功能数控机床来适应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本毕业设计的课题为自拟课题,主要设计台式数控车铣床的总体机构,根据各种参数设计合理的零部件,并完成结构装配图的设计和主要零件图设计。

台式数控车铣床是一种应用于仪表机械行业的数控设备。

数控车铣床是在数控车床的基础上,安装一动力铣头取代原有的车刀刀架。

扩展了台式数控车床的功能,使其兼具了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功能和特点,既能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轴、套、盘类零件,又能加工螺旋槽、凸轮、端面槽等;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的轮廓加工;工艺适应性强,加工效率高。

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经济性好。

该台式数控车铣床也可以作为高校的实验用数控车铣床。

因此,该产品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2.1数控铣床发展现状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XK5040数控铣床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XK5040数控铣床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XK5040数控铣床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XK5040数控铣床是一种高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其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对整个机床的性能与精度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主轴箱的设计。

主轴箱是整个数控铣床的核心部件,负责转动刀具进行加工。

在设计主轴箱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主轴转速范围、刚性和稳定性、换刀系统和冷却系统。

对于主轴转速范围,需要根据实际加工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

主轴转速的选择要考虑到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另外,还需考虑主轴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高速转动时不产生振动和弯曲。

此外,还需设计一个高效的换刀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换刀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冷却系统的设计也很重要,可通过冷却液使主轴和刀具保持适宜的温度,确保长时间连续运行时不会过热。

接下来是进给机构的设计。

进给机构是用来控制工件在坐标轴方向上的运动,使刀具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加工。

在设计进给机构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给速度、精度、刚性和传动方式。

进给速度的确定需要结合加工要求和材料特性,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加工任务。

精度是指进给机构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进行精确的移动,需考虑进给机构的定位精度和反复定位精度。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进给机构的刚性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提高刚性。

传动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到进给的平滑性和稳定性,常见的传动方式有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等。

最后是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系统是整个数控铣床的大脑,负责对机床各个部件进行协调和控制。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方式、控制精度、编程方式和人机界面。

综上所述,XK5040数控铣床的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合理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和加工效率。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技术限制,确保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数控铣床。

数控车床x向进给系统开题报告

数控车床x向进给系统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机械系(院)2008届题目AD35数控车床X向进给系统设计课题类型毕业设计课题来源其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3班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填写日期:2012年4 月1日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AD-25数控车床适宜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轴、套、盘类零件, 如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端面、切槽、倒角、车螺纹等,工艺适应性强,加工效率高,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降低对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要求。

编程容易,操作简单,可广泛适用于汽摩配件、家电、液压气动、轴承、仪器仪表、五金阀门等制造业中、小型零件的批量加工,是理想的中小型机械加工设备。

AD-25经济型数控机床X向进给系统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X轴进给系统中Z轴进刀箱的结构设计及其他支撑结构的设计丝杠采用高性能材料制造,对支撑丝杠的箱体及支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使丝杠在工作时处于最佳状态。

2、研X轴进给系统中电机的选择及丝杠转矩与电机的转矩的校核根据对机床的功能要求,对电机进行选择,并对丝杠进行尺寸的计算,并对其进行最大扭转转矩及刚度进行校核,以符合机床的功能要求。

(2)课题研究的目的: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床生产率及加工成品的一致性,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降低机床对操作者熟练程度的要求。

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数控设备的生产与应用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机械与电子工业水平。

它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改变我国制造技术落后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AD-25数控车床X向进给系统的设计是数控车床设计进给系统的一部分,其设计的精确度,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数控车床质量的好坏,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进给系统设计的稳定性更为重要。

X向进给系统的设计再AD25数控车床的设计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设计主要包括X,Z向的进给,其中X向主要用于切削,等加工工序中。

XK5040数控铣床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XK5040数控铣床主轴箱、进给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3、进行进给运动的运动和强度计算,绘制出纵向数控进给和垂直进给机构部装图A0一张(A0计算机图)。
4、绘制数控铣床主轴零件图一张(A1手工图)。
5、根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绘制控制系统电路图一张(A0或A1计算机图)(由指导老师确定)。
6、科技译文(不少于3000汉字,原文可自选或由指导教师提供)。
设计(论文)题目来源
自选
设计(论文)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类
起止时间
2008年12月29日至
2009年6月1日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数控机床即数字程序控制机床,是自动化机床的一种。最早出现的是数控铣床。60年代以后,点位控制的机床迅速发展,出现了数控钻床、数控冲床和数控坐标镗床。这类机床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算法就可以实现加工。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产量和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的产量持续增长,数控化率也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我国数控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一部分普及型数控机床的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较为成熟,价格合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数控机床是一种加工效率高、集成度高、用途广泛的机床,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次设计我选择XK5040数控立式铣床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对XK5040数控立式铣床的主运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并对其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
主要研究的内容:
1.根据给出的技术要求和传动比,推导出转速图,并根据转速图设计各轴和齿轮;
2.进行脉冲当量和进给力的计算,设计进给系统;

MJ50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MJ50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MJ50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摘要:本课题对MJ50型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负责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脉冲指令,经放大和转换后驱动机床,执行预期的运动。

它的灵敏度和传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且工作稳定,构件刚度高及使用寿命长,故进给系统结构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MJ50是一种经济性数控车床,其X轴的主要结构零件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同步带、滚珠丝杠支承轴承、滚动导轨和限位挡块。

采用交流伺服电机,能在整个速度区内可实现平滑控制,几乎无振荡;采用低摩擦传动副,如滚动导轨和滚珠丝杠副,传动效率高,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且传动有可逆性;采用同步带联接丝杠和电机,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

关键词:进给系统滚珠丝杠导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英文摘要Title Economical CNC latheAbstractThe subject of MJ50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X axis feed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CNC lathe feed system is responsible for receiving CNC system a pulse instruction, after amplification and conversion drive machine, movement is expected to perform. Its sensitivity and transmission accuracy are high, the speed of respons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work, the stiffness of the component and the long service life, so the structure of the feed system has a higher research significance. MJ50 is a kind of economical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its main structure parts of X axis include servo motor, ball screw, synchronous belt, ball screw bearing, rolling guide and limit stop block.. By AC servo motor, can realize the smooth control in the whole speed region, almost no oscillation; the low friction transmission pair, such as rolling guideway and ball screw pair, with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high transmission is reversible;; low-friction transmission pair, such as rolling guide and ball screw,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high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reversible drive sex; with belt coupling screw and motor, simple structure, smooth transmission, can buffer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can transfer power between the major axis and multi-axis spacing, compact structur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y synchronous belt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rod and the mo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le transmission, buffering, vibration absorption, can be in large shaft distance and multiple shaft to transmit power, compact structur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high.Keywords axis feed drive system;ball screw; the guide way目录前言 (1)第一章绪论 (2)1.1 引言 (2)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3)1.3 研究现状 (3)1.3.1国内数控技术发展的现状 (3)1.3.2国外的数控车床发展 (4)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5)2.1 传动类型的选择 (5)2.2 伺服电机的选择 (6)2.3 电动机与丝杠连接方式的选择 (6)2.4 同步带的选择 (7)2.5 支撑方式及支撑轴承的选择 (7)2.5.1 丝杠有以下四种支撑方式 (7)2.5.2 支承轴承的选择 (8)第三章 X 向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9)3.1 已知技术参数 (9)3.2 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及其选型 (9)3.2.1 主切削力的确定 (9)3.2.2 滚珠丝杠导程的确定 (10)3.2.2.1 确定丝杠的等效转速 (10)3.2.2.2 估算工作台质量以及工作台的承重 (10)3.2.2.3 确定丝杠的等效负载 (10)3.2.2.4 确定最大动载荷 (11)3.2.2.5 丝杠轴向压力选取丝杠底径 (12)3.2.2.6 最大转速限制 (12)3.2.2.7 选择丝杠直径 (12)3.2.2.8 选择滚珠丝杠型号 (12)3.3 伺服电机的计算 (13)3.3.1 电动机转速的确定 (13)3.3.2 理论动态预紧转矩 (13)3.3.3 最大动态摩擦力矩 (13)3.3.4 驱动最大负载所耗转矩 (13)3.3.5 支承轴承所需启动扭矩 (13)3.3.6 驱动滚珠丝杠副所需扭矩 (13)3.3.7 电机的额定转矩 (14)3.4 同步带的设计与计算 (14)3.4.1 确定计算功率 (14)3.4.2 确定带型,节距 (14)3.4.3 小带轮齿数 (15)3.4.4 带轮直径d1,d2的确定 (15)3.4.5 验算带速v (15)3.4.6 确定中心距a及带长Lp (15)3.4.7 计算小带轮的啮合齿数Zm (16)3.4.8计算基本额定功率P0 (16)3.4.9 确定带宽 (17)3.4.10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17)3.4.11 带的工作验算 (17)3.5. 轴承及轴承座选型 (17) (18)3.6. 校核 (19)3.6.1 临界压缩负荷 (19)3.6.2 临界转速3.6.3 丝杠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20)3.6.4 丝杠扭转刚度 (21)3.6.5 传动精度计算 (21)第四章床身及导轨 (23)4.1 床身的选择 (23)4.2 导轨的选择 (23)4.2.1 导轨的分类 (23)4.2.2 导轨的选择 (24)4.2.3 导轨的间隙调整机构 (26)4.2.4 导轨的润滑 (27)4.2.5 导轨的防护 (27)第五章结论 (29)致谢 (31)参考文献 (33)前言计算机已经普遍成为现代数控技术中最基本的通讯工具,因为计算机具有很强高精密性,操作起来灵活简便,所以在最近这段时间已经越来越赢得广大用户的欢迎[1],数字控制机床简称CNC,每台数控机床上都会装有程序监控装置。

开题报告-XK755型专用卧式数控床身铣床进给 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开题报告-XK755型专用卧式数控床身铣床进给 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XK755型专用卧式数控床身铣床进给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二、课题来源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

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

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数控技术是一种采用计算机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控制信息进行数字化运算、处理,并通过高性能的驱动单元对机械执行构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高新技术。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上看,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为此,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同时,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六〇四厂(武汉汉口机床厂)的机加工车间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参与了数控编程以及数控铣床的初步学习,因此老师根据我们实习情况,选择与毕业实习紧密联系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我的设计课题是“XK755型专用数控床身铣床进给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如此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四年来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效果,增强对实习的认知。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了解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和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懂得我国发展数控机床的意义和必要性。

数控铣床机械本体的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机械本体的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机械本体的设计开题报告第一篇:数控铣床机械本体的设计开题报告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数控铣床机械本体的设计专业:自动化(数控技术)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3月说明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第二篇:数控铣床实习报告数控铣床实习报告数控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普通机床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精密机械与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生产了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机床—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科学解决的途径。

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铣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数控铣床进给传动装置设计开题报告计划书

数控铣床进给传动装置设计开题报告计划书

开题报告1、数控铣床简介1.1 数控铣床地构成数控铣床一般由数控系统(CNC>、伺服驱动系统、机械零件等几大多半构成. <1)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机床运动控制地中心 , 往常数控铣床都配有高性能、高精度、集成软件地微机数控系统 , 拥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刀具赔偿、系统故障自诊疗等功能 , 能达成绝大多半地基本铣削以及镗削、钻削、攻螺纹等循环加工.<2)伺服驱动系统伺服驱动系统由伺服驱动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构成 ,并与机床地履行零件和机械传动零件构成数控机床地进给系统 .伺服系统有开环、闭环和半闭环之分 . 在[1]半闭环和闭环伺服系统中还需地点检测装置.<3)机械零件机械零件包含:主运动零件 ,进给运动零件如工作台、拖板、床身等支撑零件 , 别的 , 还应当有冷却、润滑、排屑、转位和夹紧等协助装置 .1.2 数控铣床地构造数控铣床地构造如图 1.1,数控铣床进给传动装置由 X 、Y 、 Z 轴构成 ,本课题只设计 Z 轴进给传动装置 .图 1.1 立式数控铣床地构造1.3 数控铣床地用途和工艺特色铣床是用铣刀进行切削加地机床 ,在铣床上 ,用不一样铣刀能够对平面、斜面、沟槽、台阶、 T 形槽、燕尾槽等表面进行加工 , 此外配上分度头或展转台还能够加工齿轮、螺旋面、花键轴、凸轮等各样成型表面 . 故铣床地全能性强 , 应用范围很广 . 铣床地工艺特色以下:( 1>铣床地主轴带动铣刀作旋转主运动;( 2>铣刀是多齿、多刃连续进行切削;( 3>多半铣床由工作台带动工件作直线进给运动;( 4>铣刀在切削时 , 每个刀齿地切削过程是断续地 , 同时参加切削地齿数是变化地 , 每个刀齿地切削厚度也是变化地 , 所以简单惹起机床振动;( 5>铣削时 , 铣刀同时参加切削地齿数许多 , 便于采纳较大地铣削速度和进给给量 , 因此生产效率高 .2、数控铣床进给传动装置设计要求数控铣床伺服进给系统是由伺服驱动电路、伺服驱动装置、机械传动机构及履行零件构成 .2.1 伺服系统机械传动构造设计特色为确立伺服系统地定位精度和工作稳固性, 在机构传动构造设计上都要求无空隙、低摩擦、高刚度、高谐振以及适合地阻尼比.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 机械传动构造地设计中应尽量采纳低摩擦传动副如转动导轨、静压导轨、贴塑导轨、滚珠丝杠等 , 以减小摩擦力;经过选区用最正确降速比来降低惯量;采纳预紧地方法提升传动刚度;用消隙地方法减小反向死区偏差等 , 此中最重要地是提升传动刚度和降低惯量 .2.2 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地要求<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安稳运行,转矩颠簸要小 ,特别在低速如 0.1r /min 或更低速时 ,仍有安稳地速度而无爬行现象;<2)电机应拥有大地较长时间地过载能力,以知足低速大转矩地要求;<3)为了知足迅速响应地要求,电机应有较小地转动惯量和大地堵转转矩,并拥有尽可能小地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4)电机应能随屡次启动、制动和反转.沟通伺服已占有了机床进给伺服地主导地位,并跟着新技术地发展而不停完善 ,详细表此刻三个方面 .一是系统功率驱动装置中地电力电子器件不停向高频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功率模块获得普及与应用;二是鉴于微办理器嵌入式平台技术地成熟 ,将促使先进控制算法地应用;三是网络化制造模式地推行及现场总线技术地成熟 ,将使鉴于网络地伺服控制成为可能 .[2]3、整体设计方案论证3.1 数控机床 Z 轴传动装置构造 <如图 3.1)图 3.1 数控机床 Z 轴传动装置构造3.2 数控系统地选择交/直流伺服电动机拖动 ,编码器反应地半闭环数控系统:半闭环系统检测元件安装在中间传动件上 ,间接丈量履行零件地地点 ,只好赔偿系统环路内部部分元件地偏差 ,所以 ,它地精度比闭环系统地精度低 ,可是它构造与调试都较闭环系统简单 .在将角位移检测元件与速度检测元件和乘机服电动机做成一个整体时则无需考虑地点检测装置地安装问题 .3.3 传动机构择选本课题采纳地是滚珠丝杠螺母副 . 由于滚珠丝杠螺母副是一种低摩擦、高精度、高效率地机构 , 在数控机床上获得宽泛应用 . 当丝杠和螺母相对运动时 , 滚珠沿丝杠螺旋槽滚道转动 , 所以丝杠和螺母之间基本上为转动摩擦 . 而且滚珠丝杠螺母副地动<静)摩擦系数相差极小 , 配以转动导轨 , 起动力矩很小 , 运动敏捷 , 低速时不会出现爬行 . 滚珠丝杠螺母机构是展转运动与直线运动互相转动地传动装. [3]它拥有以下长处 :<1)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传动效率可达 92%--96%,是一般丝杠传动地3~4 倍, 而驱动转矩仅为滑动丝杠螺母机构地 25%;<2)运动安稳 , 摩擦力小、敏捷度高、低速时无爬行;<3)轴向刚度高、反向定位精度高由于能够完整除去丝杠与螺母之间地空隙并可实现滚珠地预紧 , 因此轴向刚度高 , 反向时无空行程 , 定位精度高;<4)滚珠丝杠螺母副主要零件均经过热办理 , 其滚道表面地硬度值可达 60—62HRC, 因此耐磨性好 , 寿命长 , 精度稳固性好;<5)由于摩擦因数小、不可以自锁 , 因此该机构地传动拥有可逆性 , 在作垂直运动时应加装防备逆转地装置 , 防备工作台因自重而降落 .由于滚珠丝杠螺母副与一般丝杠螺母副对比有这么多地长处,所以,此题目采纳滚珠丝杠螺母副 .3.4 导轨副选择当前在数控机床上主要使用以下两种种类导轨:<1)贴塑导轨: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基体, 加入青铜粉、二硫化钼和石墨等填充剂混淆烧结而成 . 它拥有摩擦特征好、耐磨性好、减振性好等特色, 这类导轨[4]已经在中、小型数控机床上宽泛应用.由于其工艺较简单, 对原有滑动导轨不需作大地变动 , 故在一般机床数控机床改装上应用宽泛.<2)涂塑导轨:它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 , 加入二硫化钼和胶体石墨以及铁粉等混淆而成 , 再配以固化剂调匀涂刮或注入导轨面 . 这类涂塑导轨拥有优秀地摩擦特征和耐磨性 , 可使用在大型、重型数控机床上.经过剖析与比较联合实质产品所需求地加工精度 , 此题改造地数控铣床地导轨副采纳贴塑导轨以知足设计任务书地要求 .4、参数选择依据设计要求并参照实质状况, 初步选定机床主要参数以下:表 4-1 机床主要参数工作台宽度×长度400×1200mm工作台最大纵向行程300mm工作台最大横向行程500mm主轴箱最大垂直行程400mm主轴调速无级调速主轴功率 5.5KW电机额定转速1500 r/min5、进度安排表 5-1 进度安排次序阶段安排计划达成内容备注1 1-4 周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文件综述2 4-7 周结束机械设计部分并达成大多半零件图3 8-12 周电气设计并结束机械设计部分4 13-14 周检查、改正设计与计算5 15-16 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及准备辩论参照文件[1] 廖成效主编.数控技术.武汉:湖北科学技术第一版社.2000.5[2] 王贵明.数控适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第一版社,2000 .7[3]天津市机械项目学会.机床电气设施及维修.1984. 3[4]范超毅等编.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第一版社.2007.5。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课题来源 D.自拟课题课题性 A.工程设计课题名称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采用文献分析法、类比法等方法进行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的设计,使X 轴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准确的X轴进给系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切削生产率,是决定机床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

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1、调研并熟悉课题及有关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2、设计要求:机械制图、设计计算3、技术经济分析:各零件成本分析、课题成本计算4、翻译有关外文资料5、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对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进行了设计,其意义如下:1.随着数控车床的高速发展,以高速、高精、高可靠性、环保等方面为基础,制造出更好的数控车床,一台好的数控机床需要一个好的X轴进给系统,确保稳定的横向进给。

2.X轴进给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机械传动部件间的联系环节,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数控车床横向进给机构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

该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切削生产率,是决定机床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

3.一开始对于这个课题是陌生的,通过找资料、咨询老师、询问同学等方法,归纳关于数控车床X轴进给的资料,提高了自己的查找能力,阅读能力。

4.四年来,我学习了很多专业课,对于其中的专业知识有些是掌握的不牢靠,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本次毕业设计的宗旨也是让我自己觉察到自己的不足,遇到问题自己要分析问题,咨询老师。

本次设计也综合考查了我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献综述一、引言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装备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并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十二五”是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一个新机遇期,全球已经走出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最困难时期,国内需求拉动的效果非常明显。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开题报告一、引言数控铣床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它通过计算机控制,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金属加工。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数控铣床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数控铣床原理数控铣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床。

它通过控制系统接收输入的指令,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控制电机的运动,从而实现工件的加工。

数控铣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机床本体、控制系统、刀具和夹具。

数控铣床的控制系统是整个设备的核心。

它由计算机、数控器和驱动器组成。

计算机负责运行控制程序,数控器接收输入的指令并进行解析,驱动器则负责控制电机的运动。

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控制,数控铣床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加工。

三、数控铣床的应用领域数控铣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金属加工领域。

它可以加工各种形状的工件,包括平面、曲面和螺旋面等。

数控铣床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数控铣床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部件的加工。

它能够高效地加工复杂的曲面和孔洞,提高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

2.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数控铣床被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各种零部件。

它能够加工出高精度的螺旋桨、机翼和发动机零件,确保飞行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3. 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数控铣床被用于加工各种外壳和连接器等部件。

它能够实现精细的切削和镂空,满足电子设备对精度和外观的要求。

4. 工艺品制作数控铣床还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的制作领域。

它能够加工出各种复杂的雕刻和浮雕,实现精美的艺术效果。

四、数控铣床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铣床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数控铣床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数控铣床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它能够根据工件的形状和材料自动调整切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 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随着精密制造技术的进步,数控铣床的加工精度将会不断提升。

X5040铣床的数控化改造的开题报告

X5040铣床的数控化改造的开题报告

X5040铣床的数控化改造的开题报告1. 选题背景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许多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机床,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难以直接购买数控机床。

因此,将传统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X5040铣床是一种传统的铣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等优点,但是操作准确度受到了操作人员的水平影响,生产效率比较低。

本课题拟对X5040铣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2.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数控化改造,有以下几点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数控铣床可以自动处理加工程序,减少人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产品精度:数控铣床通过数控系统,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加工,提高产品精度。

(3)缩短加工周期:数控铣床能够自动处理程序,快速进行加工,缩短加工周期。

(4)降低劳动强度:数控铣床通过自动化加工,减少了人为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3. 目标和研究内容(1)目标将X5040铣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使其具有数控加工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2)研究内容1)分析X5040铣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改造方案。

2)选用合适的数控系统和控制器,进行安装和调试。

3)设计合适的加工程序,并进行试加工和测试。

4)对改造后的数控铣床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达到预期效果。

4.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原理和数控化改造的方法。

(2)实验法:对X5040铣床进行数控化改造,进行试加工和性能测试。

5. 预期成果(1)数控化改造后的X5040铣床可以实现自动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2)设计并实现合适的加工程序,提供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

(3)完善的数控化改造方案和实施过程记录。

(4)提供优化后的性能测试数据和分析。

6. 参考文献[1] 张玉明, 魏定都. 数控机床改造探析[J]. 工程技术, 2017(06):20-22.[2] 马吉民, 黄欢. 机床数控化改造实例探析[J]. 电力科技与装备, 2016(08):177-179.[3] 马沛, 张世昌. 数控铣床的设计与改造[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8(02):168-172.[4] 邱连吉, 刘梦林. 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工程师,2019(05):60-63.。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

数控铣床开题报告引言数控铣床是一种高精度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可以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任务。

本文将从数控铣床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数控铣床的基本原理数控铣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系统,通过电脑指令控制铣床进行工件的加工。

首先,设计师需要绘制工件的CAD图纸,并将其转化为CAM程序。

然后,CAM程序将通过转换软件将其转化为数控铣床可以识别的G代码。

最后,G代码通过控制系统传递给数控铣床,控制铣刀在工件上进行切削。

数控铣床的应用场景数控铣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制造业中。

它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木材等,因此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数控铣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工件加工的需求。

数控铣床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铣床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数控铣床发展的几个趋势:1.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未来数控铣床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数控铣床可以根据工件的特征和需求,自动调整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 多轴加工能力的提升数控铣床将会具备更多的轴向运动能力,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工件加工。

例如,五轴数控铣床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上进行切削,实现更加复杂的工艺需求。

3. 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出现,数控铣床需要具备更高的切削速度和切削力,以适应新材料的加工需求。

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4. 网络化的应用数控铣床将与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监控。

通过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优化加工。

总结数控铣床作为一种高精度加工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任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铣床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并具备更高的加工能力和效率。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五篇材料)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五篇材料)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1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2选题理由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

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

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

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

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

数控机床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机床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1.1课题研究内容数控机床设计主要内容:其一是运动功能设计,包括确定数控车床所学运动的个数、形式(直线运动、回转运动)、功能(主运动、进给运动、其他运动)及排雷顺序,最后画出数控车床的运动功能图。

其二是基本参数设计,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设计。

其三是传动系统设计,包括传动方式、传动原理图及传动系统图的设计。

其四是总体结构布局的设计,包括运动功能分配、总体布局结构形式及总体结构方案图设计。

其五是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方式及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图设计。

1.2课题意义1.2.1 理论意义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使机械制造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由于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具有高柔性、高精度与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因此它提高了机械制造的制造水平,解决了接卸制造中的常规加工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发杂型面零件加工,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的机械产品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数控技术已逐步晋级,数控机床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机械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2.2 现实意义随着可续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机械产品日趋复杂。

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技术、汽车、造船、建筑、军工和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中,零件形状复杂、结构改型频繁、批量小、零件精度高加工困难、生产效率低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适应上述发展特点的最重要手段。

2国内国外数控技术发展趋势2.1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3篇)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3篇)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3篇)在当下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存在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行为习惯较差,专业课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我校是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也是安康市机械类技能大赛的赛点,所以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专业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虽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在县级已结题,但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发现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如何设计项目子课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我校数控车专业课进一步研究项目教学,打破我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做中学,做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为我校打造高效课堂作尝试研究。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项目教学是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按数控车操作工分为8个技能单元,每个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学生岗位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

通过由课题组教师设置的虚拟情景或任务项目,在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的一体化,促进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学习的一体化,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一、研究方法:拟在xx级数控技术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抽取xx级一个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践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数控车实践教学中尝试项目教学法。

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学习项目教学---课题研究资料---修订课题研究各种制度。

2.项目制定:选取适合数控车教学的典型案例。

3.项目计划:抽取试点班学生参与项目实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4.项目实施:运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开展各项目实施。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

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

设计题目:立式数控铣床工作台(X轴)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是振兴传统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趋势,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谁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谁就能够占领市场。

而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数控技术及产业尽管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平台,即以PC为基础的总线式、模块化、开放型的单处理器平台,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本系统,也研制成功了并联运动机床,但是我过的数控技术及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数控人才匮乏。

关键词:数控技术Abstract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main means to create social wealth, who master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o will be able to occupy the marke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common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China's CNC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eve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C platform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is based on PC bus modular open type single processor platform, developed the basic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so developed a parallel motion but I have the machine tool,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s still a relatively large gap, its reason is i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目录第1章概述 (1)1.2 总体方案设计 (1)第二章设计计算 (2)2.1 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2)2.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3)2.3 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3)2.4 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3)第3章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 (8)第4章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 (9)4.1 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 (9)n的校验 (9)4.2 滚珠丝杠螺母副临界转速c4.3. 滚珠丝杠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 (9)第5章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 (10)5.1 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 (10)5.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扭转刚度计算 (12)第6章. 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12)6.1 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 (12)6.2 计算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12)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机轴上的各种所需的力矩 (13)6.4. 选择驱动电机的型号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概述1.1技术要求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重量m=1500kg (所受的重力W=14700N ),其中,工作台的质量0m =510kg (所受的重力0W =5000N );工作台的最大行程p L =600mm ;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m ax V =15000mm/min ;工作台采用贴塑导轨,导轨的动摩擦系数u=0.15,静摩擦系数µ0=0.2;工作台的定位精度为30um ,重复定位精度为20um ;机床的工作寿命为20000h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艺设计[管理资料]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工
艺设计
系(部)
专业
学生
学号
班号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2010年10月25日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通过学生对文献论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2.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3.是否具备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4.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5.主要参考文献。

二、如学生首次开题报告未通过,需在一周内再进行一次。

五、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综合在大学三年学过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掌握了基本工作原理。

并且能熟练运用AtuoCAD进行绘图。

通过大学的各类课程设计对设计某种机床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查询相关的资料。

六、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⒈困难:⑴缺少零件具体结构参考图;
⑵缺乏对零件实物的直观感受。

⒉解决:⑴通过在相关书籍文献资料或网络上查询到的资料进行类比;
⑵认真理解、多做练习、向老师请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 计内容 和意义
李响楠
学 号 231120320
刘桂芝
职 称 教授级高工
D 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专业
所在院 系
课题性 质
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 工业中心
A
采用类比法,进行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的设计。达到X轴向受力要 求,以及X轴进给系统的强度、刚度要求。
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 1、 了解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主要零件 2、 CAD绘制数控车床X轴驱动装配图以及各个零件的零件图 3、 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驱动电动机的选择型 4、
第3周 (3.07-
第4周 (3.14-3.18)
完成装配图草图设计,绘制进给系统运动简图
第5周 (3.21-3.25)
研究计 划
完成X轴向惯量,转矩,匹配的计算和X向进给力
第6周 (3.28-4.01)
完成装配图设计
第7周 (4.04-4.08)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8周 (4.11-4.15)
进行零件图计算机绘图
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发展趋势[47]:铣刀的旋转为主切削运动,Y轴的驱动装置带动工件旋转以及X轴驱动 装置通过工作台带动工件沿 X 向的移动为进给运动,XY 轴驱动装置相互配合,可保证铣削沿着加工螺纹的方向进给,螺纹的加 工采用分层铣削的方式来逐渐达到螺纹的深度,在每一层采用 XY 两个轴同时进给,即XY 平面直线进给的方式来合成螺纹的铣削进给。对于不同的螺距,可通过 计算确定相应的 XY 同时进给值来保证,对于多头螺纹,则按照分头加工的原则,先加工完一 头后编程让Y轴驱动装置带动工件转过相应角度后,再开始加工另一头螺 纹,为保证加工的精度,加工前应保证工件轴线与X轴平行,同时铣刀的 轴线要与工件轴线垂直相交;有许多因素均会对进给运动精度产生重要 影响,如导轨的非线性、摩擦特性等。另外,单从零件精度评判机床精度 的角度来看,除了伺服运动轴的动态性能外,机床的机械运动精度的影 响因素包括各轴间运动关系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在排除工艺和环境因 素外,找出最能表现机床精度影响加工误差的型面有重大意义;用球杆仪 和光栅尺同时测量了两轴联动精密工作台的走圆运动。上述研究中基于 平动轴的跟踪误差研究较为深入细致,而针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转动
文献综 述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需求 频繁改型,特别是在宇航.造船.军事等领域所需要的机械零件,精度要 求高,形状复杂,批量小。加工这类产品需要经常改装或调整设备,普通 机床或专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机床已不能适应这些要求。为了解决上述 问题,一种新型的机床—— 数控机床应运而生。[1]这种新型机床具有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 稳定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 自动控制 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是今后数控机 床发展的方向。
(3)对进给系统各个部件的强度、刚度以及各项力学要求承载能力 进行了计算分析,以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高精度、高效率同时最大程度 降低进给系统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社会价值。
指导教 师
意见
分中心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中心意见
分中心主任签名: 年月日
教学主任签名: 年月日
国内数控机床的发展[3]:中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数控技术,到20世纪 60年代中期处于研制开发阶段。1965年进入晶体管数控装置的研制。60 年代末至70年代初研制成功了数控铣床。20世纪80 年代,中国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了部分数控装置和伺服单元技术 ,并于1981年开始批量生产数控系统,包括数控装置和伺服单元。
南京工程学院
工业中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 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D机加工121 学 号: 231120320
学生姓名:
李响楠
指导教师:
刘桂芝
2016年 3月 11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 名
指导教 师姓名 课题来 课源题名
制作答辩PPT,打印图纸,准备答辩
第15周(5.30-6.03)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第16周(6.06-6.10)
整理资料存档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如下:
(1)设计中对进给系统中各个零件的应力以及X轴向惯性、扭矩以及进给 力的精确计算增加了进给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特色与 创新
(2)数控铣床进给系统是由数控铣床工作台及X/Y/Z三轴驱动机构组成, 其中X轴是机床在加工时与Y轴联动直接带动工件作两个方向的运动执行 机构。 X轴与Y/Z两轴驱动的伺服进给机构不仅对进给运动的速度实现自动控制 ,还要对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实现自动控制。
文献综 述
伺服进给系统的基本要求[8]:定位精度要高,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 快,系统的稳定性要好。稳定性:所谓稳定的系统,即系统在输入量改变、 启动状态或外界干扰作用下,其输出量经过几次衰减振荡后仍能迅速地 稳定在新的或原有的平衡状态下。它是伺服进给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基 本条件,包含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稳定裕度)。精度:所谓伺服进给 系统的精度,是指系统的输出量复现输入量的精确程度(偏差),即准确 性。它包含动态误差,即瞬态过程出现的偏差;稳态误差,即瞬态过程结 束后,系统存在的偏差;静态误差,即元件误差及干扰误差。常用的精度 指标有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轮廓跟随精度。精度用误差来表示,定 位误差是指工作台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指令值与实际移动距离的最 大差值。重复定位误差是指工作台进行一次循环动作之后,回到初始位 置的偏差值。轮廓跟随误差是指多坐标联动时,实际运动轨迹与给定运 动轨迹之问的最大偏差值。影响精度的参数很多,关系也很复杂。采用数 字调节技术可以提高伺服驱动系统的精度。速度响应特性:所谓快速响应 特性,是指系统对指令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及瞬态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 。它包含系统的响应时间,传动装置的加速能力。它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 精度和生产率。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则加工效率越高,轨迹跟随精度也 高。但响应速度过快会造成系统的超调,甚至会引起系统不稳定。因此, 应适当选择快速响应特性。
研究周期与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起止日期:2.22—6.10(第1周—第16周)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第1周 (2.22-2.26)
收集资料,学习有关书籍文献,参观工厂,搜集
设计过程中所要遵照的有关国家标准并进行学习 第2周 (2.29-3.04) 提出完成课题的的任务 3.11) 完成开题报告及外文材料翻译
设计计算:X轴向惯量匹配的计算、X轴向转矩匹配的计算、X向进 给力的计 算、X向滚珠丝杠预拉伸量的计算 5、滚珠丝杠的计算及选择 6、正确设计选择进给系统的各个部件 7、各个零件成本计算以及课题成本计算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对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结构进行了设计,其意义如下: 1、设计中的X轴向惯性、扭矩以及进给力的计算,以及各个零件受力 分析计算有利于更深层次了解数控铣床,精确的计算分析可以大大提高 今给系统的传动精度和传动的平稳性 2、进给系统中采用了滚珠丝杆传动,为提高进给系统的灵敏度和定 位精度且防止爬行,必须降低数控铣床进给系统的摩擦,并减少静、动摩 擦系数差,一般采用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效率可达85%— 98%,是普通滑动丝杠副的24倍,且摩擦角小于1°,因此不会产生自锁现象。 3、、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机械传动间的连接环节,是数 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机械、电子、机电等各种部件。伺服驱动 电动机是今给系统的动力部件,它提高所需要的动力。在对进给系统设 计的同时也对铣床整体有了更多的认真,对机床进给系统有更多掌握。 4、优秀的进给系统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大大增 加零件生产精度,更利于实现高精度高要求零件生产加工。
第9周 (4.18-4.22)
完成零件图计算机绘图
第10周 (4.25-4.29)
完成各零件及课题成本分析,完成各零件成本及
课题成本计算
第11周 (5.02-5.06)
递交论文初稿
第12周 (5.09-5.13)
修改论文并定稿
第13周 (5.16-5.20)
论文评审及答辩资格确定
第14周 (5.23-5.27)
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设计要求[9]: (1)保证实现规定的进给量。 (2)能传递要求的扭矩。 (3)有足够的静刚度和动刚度。 (4)保证要求的进给传动精度。 (5)低速、微量进给系统要保证运动的平稳性和灵敏度。 (6)结构紧凑、便于操纵、容易维护、加工及装配工艺性好。 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影响因素[1011]:由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传动齿轮副存在间隙,在开环系统中会造成 进给运动的位移值滞后于指令值;反向时,会出现反向死区,影响加工精 度。传动系统的设计,包括传动方式的选择,根据传动精度要求,确定数 控机床的脉冲当量;滚珠丝杠导程及精度等的确定,滚珠丝杠支承选择; 精度验算等过程。
9-122
1、 先熟悉数控铣床X轴进给系统主要零件 2、 进给系统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 3、 设定好进给系统机械传动部分的刚度要求以及其承载能力 4、 分析计算X轴向的受力要求 5、滚珠丝杠副的选型与各方面承载能力以及拉伸力预紧力的计算,并 选择与其配合轴承型号 6、各个零部件的成本分析
研究内 容
文献综 述
参考文献: 1、文怀兴.数控铣床设计.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6.01:1-3 2、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03:12-13 3、周巍松. 数控机床控制原理.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2.08:13-15 4、陈炳森,胡华丽,杨鸿锋. 简易改造立式数控铣床进行螺杆的铣削加工. 第31卷 第 9期 2009-09 5、谢东.丁杰雄.霍彦波.杜丽.王伟. 数控机床转动轴进给系统轮廓误差分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4015-011) 6、陶涛,梅雪松,姜歌东.基于球杆仪和光栅尺的工作台精度调整[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5,3(4):268-272. 7、孙建仁.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特性影响加工精度的分析[J].兰 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3):45-47. 8、周利平.数控装备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3:73-76 9、陈立德,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6:46 10、文怀兴.数控铣床设计.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6.01:44-48 11、文怀兴.数控铣床系统设计.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11.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