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工艺学-宴席烹调工艺
烹饪工艺学课件
![烹饪工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2d953659eef8c75fbfb37c.png)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烹饪工艺学课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中国烹饪工艺技术的基本要求,理解中国烹饪的主要特点,了解中国烹饪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简单过程。
本章共讲述二节内容:第一节中国烹饪概述第二节仍任工艺学的基本要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烹饪概述一、中国烹饪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烹饪的主要特点。
三、烹饪和烹调的定义及其区别。
第二节烹饪工艺的基本要素一、中餐菜肴制作的一般程序中餐菜肴的加工程序大体如下:1、原料的鉴别和选择。
首先要保证新鲜,确保卫生安全。
2、原料的初(粗)加工,目的在于除去原料中不可食用的部分,包括粗糙、异味、污秽、有害等部分。
3、根据菜肴制作要求、选择原料中最实用的部分,即利用原料不同部位的不同特点,分别制作不同特色的菜肴。
4、根据菜品的设计要求,对不同档次的原料进行精加工,包括刀工处理、整体菜肴的坯型设计,浆汁糊芡的配置和运用等等。
5、进行菜肴的整体组配,主配原料的种类、加工形态和用量要恰到好处。
6、进行熟制处理。
7、根据中式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质的风味要求,进行分为调配,其具体实施往往贯穿在菜肴制作的全过程中。
8、将经过熟制和风味调配的菜肴成品进行上桌前的造型设计,选择符合美学要求的盛装器皿和使用合理的盛装技巧。
9、进行点缀、围边等美化处理,务必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切不可以造成二次污染。
10、上桌时要注意菜肴食用的温度要求,用于卷包等辅助食品和蘸浸的外用调料碟要配全品种,一起出台。
二、烹饪工艺的基本要素1、原料我们在当代选择食物的原料时,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护地球生态的半衡,许多种过去长期食用的野牛动植物,应该也必须退出人们的食谱,这一点已经是刻不容缓;②以现代科学的成就去总结验证历史上那些曾经被人们信奉的传统说法,合乎科学的要发扬光大,积极推广,不合乎科学的应该予以废弃,不要再以讹传讹;③继续扩大食物原料资源的普查,引进新品种。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PPT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64ae8a4a7302768f99391f.png)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5
一、果蔬原料的变化特征
(一)风味的变化 (二)质地的变化 (三)色泽的变化 (四)成分的变化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6
二、禽畜原料的变化特征
(一)风味的变化 (二)肉色的变化 (三)质地的变化 (四)成分的变化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6
三、以水蒸汽为传热介质
(一)水的汽化 (二)水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特点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7
四、其他传热介质
(一)金属 (二)盐 (三)空气及无介质传热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8
第三节 传热方式与传热过程
一、传热方式 二、传热过程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29
一、传热方式
(一)热传递的概念 (二)传导 (三)对流 (四)辐射
教学重点 烹饪、烹调的概念, 中式菜肴的特点, 风味流派形成的原因与
特征, 常用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勺工的基本操作要领。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4
第一节 烹调的起源与发展
一、烹饪、烹调的含义 二、烹调的起源 三、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5
一、烹饪、烹调的含义
(一)烹饪 (二)烹调 (三)烹调的作用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3
二、加热对烹饪原料的影响
(一)以油为加热介质 (二)以水为加热介质 (三)以蒸汽作加热介质 (四)烘烤的方法 (五)电子加热的方法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
34
第五节 烹饪原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一、果蔬原料的变化特征 二、禽畜原料的变化特征 三、水产原料的变化特征 四、调味原料的变化特征 五、传热介质对原料风味和成熟的影响
第三节 烹调的主要设备与用具
中式烹调,基本工艺技术
![中式烹调,基本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6230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e.png)
中式烹调,基本⼯艺技术烹调基本技术烹调的基本操作技术⼤致包括配菜,调味,码味,码芡与勾芡,掌握⽕候、油温,以及对原料进⾏初步熟处理。
这些操作的技术性都很强,直接关系成菜的品质,要求投料准确、调味合理、浆糊均匀适度、⽤芡浓度稠恰当、⽕候掌握灵活、油温识别正确、熟处理要因材施治恰到好处。
配菜的意义配菜是紧接⼑⼯之后,介于⼑⼯和烹制之间的⼀道重要⼯序。
⼀般的⼩型饭馆,配料附属于这⼀⼯种,习惯称为“切配”,⽽⼤型的餐厅、饭店,都设专⼈掌管配菜这个重要环节。
1、确定菜肴的质量菜肴的质是指各种原料配合的⽐例,量则是⽤料份量的多少,两者都通过配菜确定下来,是成菜质量⾼低的先决条件。
2、基本确定菜肴的⾊、⾹、味、形原料的形态依靠⼑⼯和粗加⼯、精加⼯确定,但成菜的整个形态,却由配菜来确定。
除了⼑⼯和加⼯⼿法的变化以及烹调⽅式的不同运⽤,可使菜肴多样化外,通过配菜把各种形态的原料巧妙适当组合,不仅使其各⾃本⾝的⾊⾹味素质相互融合补充,充分体现整份菜或整个席桌菜肴的⾊⾹味形,⽽且可以创制形态不⼀、⼝味变化的新品种。
3、确定菜肴营养价值各种荤素原料所含营养素不⼀,通过配菜使它们的营养成分合理⽽⼜全⾯地相互补充,从⽽提⾼菜肴的营养值和⼈体吸收率。
⾄于⽩果、杏仁等含有⼀定毒素的原料,也是靠配菜时恰当控制分量以避免危害。
4、确定菜肴成本配料的精粗贵贱,⽤量多少,直接关系成本。
配合不当,不仅影响成菜质量,⽽且往往损害消费者利益或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可见配菜是控制菜肴或席桌成本,加强经济核算的极重要环节。
配菜的基本要求由于配菜在整个烹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要求执掌配菜的烹调师,必须本⾝具有较⾼的调技艺素养,⽽且熟悉⽣产全过程的有关业务。
1、熟悉了解原料情况不同菜肴由不同原料配合构成。
配菜除了⾸先要熟悉各类烹调原料的质特点外,还要随时了解市场供应的季节与采购运销的变化,以及本单位的库存备料情况,以便确定本餐厅⽬前可以供应的菜品并保证其⽤料,或者及时提供采购意见,灵活采⽤时鲜价廉原料,减少积压,降低成本。
《烹饪工艺学》烹制工艺基础
![《烹饪工艺学》烹制工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db9f4e752d380eb63946dcc.png)
第一节 烹制工艺中的热传递
盐焗鸡
二、烹饪中的传热介质
(五)其它介质
首先是空气传热。空气的传热 方式为对流,它在烹制传热中 一般不起主导作用,只是在烘 烤食物时协助进行传热。另外 还有食盐或砂粒。食盐和砂粒 都是固体媒介,是以导热的方 式进行传热。操作时必须不断 翻炒,或埋没原料,这样才能 使原料受热均匀。金属也可以 作为传热介质。
(二)对菜肴质量影响
1.对菜肴色泽的影响
2.对菜肴口味的影响
3.对菜肴形状的影响
4.对菜肴质地的影响
5.对菜肴营养的影响
6.对菜肴卫生的影响
肥肠走红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三节 原料的初步熟处理
二、焯水 (一)定义
焯水,又称”水锅”,行业上习惯称之为”飞水”、”冒水”,它是指 将原料放入水中加热至符合烹调要求的半熟或刚熟的半成 品,为以后的加工切配和正式烹调做准备的熟处理方法。
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 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它只能发生在流体内部。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一节 烹制工艺中的热传递
一、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三)热辐射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
的现象,是一种非接触式传热。任何物质的分子、原 子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由于分子碰撞和原子的振动, 会引起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从而向外发射能量。物 体所发射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由电磁波所载运。
钻 木 取 火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二节 火候
二、火候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一)要素
1.热源火力
不是单纯地指“火焰烈度”,而是指燃料 燃烧时在炉口或加热方向上的热流量,也 包括电能在单位时间内转化为热能的多少。 燃烧火力的大小受着燃料的固有品质、燃 烧状况、火焰温度,以及传热面积、传热 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在燃料种类和炉灶构 造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改变单位时间内 燃料燃烧量的办法来调整燃烧状况、火焰 温度、传热面积、传热距离等,以改变火 力的大小。
烹调工艺学.(高教出版社)PPT课件
![烹调工艺学.(高教出版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3a8db8650e52ea54189825.png)
.
25
第二章 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鉴别
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烹饪原料 的特点、品种、性质等方面进行判断或检测,从而确定烹 饪原料的质量优劣,保证正确地选择和利用优质烹饪原料。
.
26
一、烹饪原料鉴别的目的及意义
1、提供安全保障 2、提供合理营养 3、充分表达风味
.
27
炖
爆
腰
炒
酥
腰
花
.
45
2、胃(肚) 加工时采用盐醋搓揉,再里外翻洗,使里外粘液脱离,
修去内壁的脂肪,用清水反复冲洗。
爆 双 脆
.
46
• 3、肠
主要用大肠进行烹饪。肠的整理与清洗胃(肚)一样,只要是利 用盐醋搓洗法、里外翻洗法和焯水后再清洗的方法。
九 转 大 肠
.
47
4、肺 采用灌洗的方法进行洗涤。
.
20
厨房岗位
1、加工部门:是原料进入厨房的第一生产岗位,主要负责 蔬菜、水产、禽畜、肉类等各种原料的拣摘、洗涤、宰杀、 整理,即所谓的初加工;干货原料的涨发、洗涤、处理也 在初加工范畴。
2、配菜部门:又称砧板或案板切配,负责将已加工的原料 按照菜肴制作要求进行主料、配料、料头(小料)的组合 配伍。
烹调工艺学
主讲:左 旦
.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烹饪概述
一、概念 烹调工艺学是以传统风味菜肴的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
总结和揭示中国风味菜肴制作工艺一般规律的学科。
.
2
烹调工艺学的概念
• 其他解释
1、烹调工艺学是研究对烹饪原料进行初加工、切配、 调味、加热或腌拌,使菜肴成品符合预期规格风味要求 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烹调工艺学》课件
![《烹调工艺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9371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e.png)
01
02
03
火力大小的控制
根据烹饪方式和食材特点 ,选择合适的火力大小, 以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火候时机的掌握
根据食材的烹饪阶段和烹 饪要求,适时调整火力大 小和加热时间,确保食材 的熟度和口感。
火候的观察与调整
通过观察食材的状态和烹 饪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 整火候,确保烹饪效果的 完美呈现。
烹饪中的调味技巧
具备自动控温和计时功能,可实现多种模式的烘焙、烤制和蒸
煮等功能。
压力锅
02
通过提高压力来缩短烹调时间,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
值。
破壁机
03
能够破碎食材的细胞壁,释放营养成分,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养价值。
现代烹调工艺的材料创新
新型食材
如人造肉、植物奶等替代品,为素食者和特殊饮食需求者提供更 多选择。
善用汤料
川菜中常用高汤或清汤作为调 料,使菜品更加鲜美,同时也
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
鲁菜烹调工艺特点
注重火候
鲁菜烹调过程中讲究火候的掌握,通 过不同的火候来烹制出不同口感的菜 品。
用料广泛
鲁菜选料广泛,既可用名贵的食材, 也可用常见的食材,通过合理的搭配 和烹制,使菜品味道鲜美。
烹饪技法独特
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炸、烧、炖、 焖等,特别是炸制工艺,如糖醋鲤鱼 、红烧肉等经典菜品。
烹调工艺学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烹调工艺学概述 • 烹调工艺学基本原理 • 烹调工艺学实践操作 • 不同菜系的烹调工艺特点 • 现代烹调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目录
CONTENTS
烹饪工艺学-宴席烹调工艺
![烹饪工艺学-宴席烹调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f8fba9a866fb84ae55c8d82.png)
• (四)甜菜 包括甜汤、甜羹在内,泛指宴席中一切纯甜味的菜品。其品种
较多,有干稀、冷热、荤素之不同,需视季节和席面而定,并结合 成本因素考虑。甜菜的用料多选果蔬菌耳或畜肉蛋奶。其中,高档 的如冰糖燕窝、冰糖甲鱼、冰糖蛤士蟆;中档的如散烩八宝、拔丝 香蕉;普通的如什锦果羹、蜜汁莲藕。甜菜的制法有拔丝、蜜汁、 挂霜、糖水、蒸烩、煨炖、煎炸、冰镇等,每种都能派生出不少菜 式。它们用于宴席,可起到改善营养、调剂口味、增加滋味、解酒 醒目的作用。
宴席烹调工艺
程 芬 201811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宴席的概念、特点和构成,熟悉宴席菜肴的组配方法,掌握各种风
味宴席、主题宴席菜肴的设计和制作工艺。 [情感目标]
以“营养、卫生、科学、合理”为原则组配、制作宴席菜肴。坚持标准, 厉行节约,讲究质量,注重信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具有团队精神和集 体主义观念。
二、宴席食品的上席程序
中餐宴席的款式虽多,但在从食序来看,几乎都是一酒二菜三 汤四点五果六茶;从菜品的地位来看,又是全桌菜中突出热菜,热 菜中突出大菜,大菜中突出头菜;从排列顺序来看,多是以酒为引 导,遵循着“因酒布菜”的原则。中餐宴席的结构基本上都是由冷 碟烟酒、热炒大菜、饭点茶果三大部分组成。但上菜的顺序常是 “因地而异”,陈光新教授曾将其分类归并为如下四种类型:
• (三)热炒 热炒多系速成菜,以色艳、味美、鲜热爽口为特点,原料多用
鱼鲜、畜禽或蛋奶、果蔬,主要取其质脆鲜嫩的部位,加工成丁、 丝、条、片或花刀形状,采用炸、熘、爆、炒等快速烹法,用8~9 寸的平圆盘或腰盘盛装。可以连续上席,也可以间隔在大菜中,穿 插上席,一般质优者先上,质次者后上,突出名贵物料;清淡者先 上,浓厚者后上,防止味的互相压抑。
食堂烹饪工艺介绍
![食堂烹饪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b4c82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5.png)
实例二:地方特色菜烹饪技巧
地域特色,风味独特
地方特色菜是各个地区独有的菜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风味。在食堂烹饪中,地方特色菜通常采 用当地的特色食材和独特的烹饪工艺,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味。通过学习和运用地方特色菜的烹饪技 巧,可以使食堂的菜品更加丰富多样。
实例三:中西合璧菜式烹饪技巧
融合创新,新颖独特
瓜果类
黄瓜、南瓜、西红柿等, 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 ,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肉类
猪肉
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 ,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牛肉
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有 助于增长肌肉和提高免疫 力。
鸡肉
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易 于消化吸收。
水产类
鱼类
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
旺火
旺火快炒,适用于需要快速熟制的食材,如 蔬菜、豆制品等。
微火
微火慢熬,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熬煮的汤品或 粥类。
中火
中火慢炖,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炖煮的食材, 如肉类、鱼类等。
轻火
轻火慢炖,适用于需要慢慢炖煮的食材,如 豆腐、鸡蛋等。
调味技巧
适量调味
根据食材的种类和烹饪方法,适量添 加盐、酱油、糖等调味料,避免过咸 或过甜。
营养均衡配餐
根据营养学原理,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菜品富含各种营养成分。
素食及无麸质选项
提供多样化的素食和无麸质菜品,满足不同饮食需求和偏好。
06
食堂烹饪的实例展示
实例一:家常菜烹饪技巧
简单实用,深受大众喜爱
家常菜以简单、实用、美味著称,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菜肴。在食堂烹饪中, 家常菜通常采用常见的食材和调料,通过简单的烹饪技巧,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同时满足大众的口味需求。
《烹调工艺学》课程标准
![《烹调工艺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3acc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c.png)
《烹调工艺学》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时数:32学分:2先修课程:抛锅训练、刀工实训、烹饪原料学后续课程:浙菜工艺实训、西餐菜点制作2.课程性质《烹调工艺》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中式烹调师(中、高级)的重要课程。
以国家中式烹调师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烹调职业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分析为基础,以烹调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教师讲解烹调理论知识和演示菜肴烹制过程为辅助,以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为重点,在教师指导下以完成各项目菜肴的制作,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完成本课程的各项教学任务。
3.课程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各种不同刀法加工不同的烹饪原料,烹制水产类、家畜类、果蔬类、食用菌类等菜肴的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烹调理论和操作安全的基本知识,熟悉烹调加工的工艺流程,掌握烹饪原料鉴别与选择方法,理解各种刀法的运刀方法和不同火候对不同菜肴烹制的作用。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团队意识与环保意识。
4.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一)教学设计依据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中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理念。
在课程改革中,首先,按照中式烹调师职业工作任务,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次,根据烹调职业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第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学习领域;第四,根据项目内容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的具体教学项目。
同时,兼顾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纳入教学中,加强实训、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就业实力。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烹调工艺》课程以烹饪职业活动信息为依据,以真实的烹调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会工作,将《烹调工艺》课程设计了11个学习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中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烹调工艺学
![烹调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c3d12ee2bd960590c67736.png)
3.3 常见刀法的运用
常见剞刀法及用途
刀 法 直刀剞 拉刀剞 推刀剞 翻刀剞 花刀剞 适用对象 软嫩原料 软韧原料 质硬原料 软嫩原料 细嫩原料 原料实例 肥膘肉,猪肝 豆腐干,瘦肉 鸡肫,鸭肫 鸡脯肉,鱼肉 里脊肉,鱼肉 适 用 形 状 球形,松果形,麦穗形 蓑衣形 兰草形 球形,麦穗形 菊花形,牡丹花形
1 绪论
基本概念
中国烹饪的特点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主要学习方法
1.1 基本概念
烹饪
以木巽火,亨饪也。见之于《周易· 鼎》。
巽即风,亨即烹,即把烹饪原料放在顺风点燃的柴 火上烤熟。
以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民俗学、美学等
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烹调工艺的一门学科。
1.1 基本概念
4.2.3 家禽初加工工艺
禽类褪毛时间与水温 品种 鸡 鸭 生长期 一年生 多年生 一年生 多年生 水温(℃) 75 80 80 85 时间(m) 1-2 2-3 2-3 3-4
夏季水温可略低,冬季水温则略高
4.2.3 家禽初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
宰杀→僵直→漂烫→褪毛→开膛 →取内脏→ 洗涤→整理内脏 加工要点 宰杀:扒净颈动脉处羽毛;左手握紧翅膀,小 指勾稳后腿,拇指和食指捏住颈部,用刀同时割 断气管和食管(刀口尽量小),放尽血水。 僵直:将宰杀后的家禽自然放置5-7分钟使其 僵直。
4 烹饪原料预处理
预处理的基本原则
畜禽原料的制备
水产原料的制备 果蔬原料的制备 脱水原料的制备 原料的活养与保鲜
4.1 原料预处理原则
保证原料的清洁卫生和食用安全 保持原料中的营养成分 根据菜肴质量要求选择合适方法 合理利用原料
4.2 畜禽原料的制备
常见的畜禽原料
烹调工艺学:重点
![烹调工艺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83417e964bcf84b8d57b30.png)
质地较嫩,特别是头部的形状不平整,容易划破
表皮,加工时要控制好力度和深度。
•
另有一些特殊鱼的鳞片,如鲥鱼,鳞片中含
有较多脂肪,烹调时可以改善鱼肉的嫩度和滋味,
应该保留。
(三)头足类原料
• 头足类原料的形态特征是身体两侧对称,分为头、足和 胴体三个部分。头部两侧各有一个眼睛和嗅觉器官,口 内有腭片和齿舌。足部发达,环列于头前和口的周围, 外套膜肌肉肥厚,呈袋状或筒状,被包着整个内脏和内 壳,食用部位主要是外套膜和足部。
第一节 涨发的目的和原理
一、干制原料涨发目的
•
干制原料复水后
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
度是衡量干制品品质的
重要指标。干制原料的
涨发主要表现为干制原
料的复水过程,基本类
型有吸水、膨润、膨化
后吸水三种。
二、干货原料涨发的工艺原理
吸小蜂原 (水
1
收 一 部 分 水 。
孔 通 道 , 通 过 毛 细 管 现
窝 状 , 有 许 多 类 似 毛 细
3、复水阶段是将膨化的干制原料,放人冷水 中(冬季可放入到温水中,切勿放入热水中) 进行复水,使物料的孔洞充满水分处于回 软状态。
第三第节三节 常常见见原原料料涨涨发发的的加加工工实实例例
• 4、海参 • 分类→温水泡发→12小时→烧煮至
回软→剖腹取肠→小火煮发→20分 钟→焖发→反复2~3次→清水浸泡 →半成品
• (六)脚爪及其他部位整理
• 脚爪、耳朵、舌头等部位因形态不规则,夹缝 或凹的地方不;藉境净,加工时应先用刀反复刮洗, 待杂毛、老皮刮净以后再用水冲洗。
• 动物性原料内脏初加工的方法有:盐醋搓洗法、 里外翻洗法、烫洗法、灌水冲洗法、刮剥洗涤法、 清水漂洗法六种。
烹饪工艺学
![烹饪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bfa9270066f5335a81216a.png)
选料:即原料的选择,是烹饪工艺中的首道工艺程序,也是确保菜肴质量的前提条件。
感官检验: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口品尝和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
干货原料:简称干货或干料,是指对新鲜的动植物性烹饪原料采用晒干、风干、烘干、腌制等工序,使其脱水,从而干制成易于保存、运输的烹饪原料。
干货原料张发:是一种利用干货原料的物理性质,采用各种方法,使干货原料重新吸收水分,最大限度地恢复其拥有的鲜嫩、松软、爽脆的状态,并除去原料的异味和杂质,使之合乎食用要求的加工过程。
刀工:就是运用刀具及相关用具,采用各种刀法和指法,把不同质地的烹饪原料加工成适宜烹调需要的各种形状的技术。
刀法:是指对原料切割的具体运刀方法。
分档取料:包括分割与剔骨。
分割是指根据整形烹饪原料不同部位的质量等级,使用不同的刀具和方法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切割与分类处理,使其符合烹调的要求而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更小单位和部位。
剔骨整理是指在动物性原料分割过程中需要进行肌肉、脂肪与骨骼分离的原料实施分离处理,并按不同部位或质量等进行分类管理。
剞花工艺:是在原料的表面切割成某种图案花纹,使之受热收缩或卷曲成花形的加工。
挂糊(又称着衣):就是根据菜肴的质量标准,在经过刀工处理主、配料表面,适当地挂上一层黏性的糊,经过加热,使制成的菜肴达到酥脆、松软效果的施调方法。
上浆(又称抓浆、吃浆):就是在经过刀工处理的主、配料中,加入适当的调料和佐助原料,使主、配料由表及里裹上一层薄薄的浆液,经过加热,使制成的菜肴达到滑嫩效果的施调方法。
勾芡:就是根据烹调方法及菜肴成品的要求,在主、配料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以增加汤汁对主、配料附着力的施调方法。
拍粉:所谓拍粉就是在原料表面粘附上一层干粉粒以起到保护和增香作用的一种方法。
调味:简单的说就是调和菜肴的滋味。
《烹饪工艺学》第8章 菜肴的造型与美化工艺
![《烹饪工艺学》第8章 菜肴的造型与美化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e5a9dee376baf1ffd4fad69.png)
冷拼——洋葱荷花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课程思政——筵席烹饪美与味觉美
筵席是烹饪艺术的最高表现。 1.整体美:以菜点的美味主体,形成包括环境、灯光、音
乐、席面摆设、餐具服务规范等在内的综合性美感;菜点 之间的有机统一形成整体美。 2.节奏美:内在节奏是指菜肴的色彩、造型、口味、质感 和品种上的差别,由差别让人产生的一种感受上的起伏变 化。上菜顺序和相互间间隔组成外在节奏感。 3.高雅美:菜点高雅不俗,同时包括财局、环境、服务等 因素与筵席档次相协调。
第一节 菜肴造型规律及盛器选择
三、菜肴造型的盛器
(六)盛器的多样与统一
在使用餐具时,应尽量成套组 合,应当尽量选用美学风格一 致的器具,而且应当在组合的 布局上力求统一。此外,还要 注意餐具与家居、室内装饰等 美学风格上的统一。
apec峰会国宴餐具
高淳陶瓷—盛世如意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二节 冷菜的造型与装盘工艺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二节 冷菜的造型与装盘工艺
八、冷菜拼摆装盘的原则与要求
(二)冷菜拼摆装盘的基本要求
1.刀工要整齐
2.色彩要和谐
3.味汁要恰当
蒜
4.盛器要协调
泥 白
5.用料要合理
肉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二节 冷菜的造型与装盘工艺
冷菜加工间
九、冷菜制作的卫生控制 (一) “四专”要求 1.专人及其卫生要求 2.专室及其卫生要求 3.专用工具及其卫生要求 4.专用的消毒、冷藏设备
宝塔肉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第一节 菜肴造型规律及盛器选择
鸟语花香
一、影响菜肴形状的因素
(三)出水
出水是将经洗涤、刀工处理后的 烹调原料放入沸水锅中,经过焯、 烫、煮等初步熟处理过程。凡经 “出水”的原料,基本上是至断生 即可,千万不能过火。若“出 水”时间过长,会使原料过于熟 烂,而在烹调入味时又继续加热, 不仅会严重损失营养,也会使主 料碎烂,继而影响菜肴的成形。
烹饪工艺
![烹饪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749b619c5da50e2524d7f22.png)
名词解释1、干货涨发就是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使干货原料重新吸收水分,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有的形态和质地的过程。
3、麦穗花刀先用斜刀法(40°)在原料上剞一条条平行的刀纹,转一角度(70-80°)剞成直角的平行刀纹,深度为原料的4/5,然后顺切成5*2厘米的条块,加热后就卷曲成麦穗的形状。
4、挂糊工艺的概念又称着衣,广东称上浆,四川称码芡,是根据菜肴质量标准,在经过刀工处理的原料表面,适当的挂上一层粘性粉糊的工艺过程。
5、上浆又称抓浆、吃浆,广东称“上粉”,是按菜肴特点的要求,将经过刀工处理的动物性原料表层,拌和上盐、淀粉、蛋液等辅料形成浆膜的工艺过程9、宴席配菜是根据宴席的规格和要求,按照一定标准、原则、比例对多种类型的单个菜肴进行合理组配,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整套菜肴的设计、编排过程。
20、感官鉴别的概念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和手,对烹饪原料的质量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21、中餐饮时代就是为了吃口味、吃特色,哪家店的口味比较好,哪家店的特色菜十分有名,客人就去哪家店吃。
此时已经不再是单纯解决温饱问题了,而是为了满足品尝各种口味的菜肴的欲望的餐饮时代。
22、现餐饮时代是未来的餐饮时代,在这个时代下客人更注重的是吃营养,吃健康。
23、冲动型消费冲动型的客人是由一种复杂的情况或情感所引起的突然决定的饮食行动。
24、计划型消费计划型的消费者是有准备、有方向、有目的的消费。
最典型的就是婚宴消费简答题一、中餐菜肴制作的一般程序是什么?1、原料的鉴别和选择2、原料的初步加工3、分档取料4、原料的精加工处理:刀工处理、整体菜肴的坯型设计、浆汁糊芡的配置和运用。
5、组配工艺6、烹调前的初步熟处理7、正式烹调(各种风味调配工艺)8、上桌前的造型设计(盛装技巧)9、进行点缀、围边等美化处理10、菜肴的保温、各种蘸料的配制二、烹饪原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依照有关保护法规进行选择。
烹调工艺——精选推荐
![烹调工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84d58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3.png)
烹调⼯艺1、饮⾷⽂化:是⼈类在饮⾷⽅⾯的创造⾏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的⽣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艺术等的⽂化综合体2、清真菜:我国特⾊风味之⼀,是信奉伊斯兰教肴馔的总成,系由古代部分游牧民族饮⾷习俗演变⽽来3、药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药物进⾏调配,采⽤中国独特的饮⾷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法加⼯烹饪⽽成的具有防病治病、调理机体保健强⾝功能和⼀定的⾊⾹味形的膳⾷4、酒政:酒的制度即酒政,是国家对酒的产⽣、流通、销售和使⽤,⽽制定实施的制度政策的总和5、榷酒:古代酒类专卖的术语即国家垄断酒的⽣产和销售,不允许私⼈从事与酒有关的⾏业6、茶道: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定程序,源于中国7、茶马互市:“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内容的贸易往来。
1、《黄帝内经》饮⾷结构体系:五⾕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2、仿古风味菜肴:宫廷菜、谭家菜、孔府菜、随园菜3、中国素菜:寺院素菜、宫廷素菜、民间素菜。
寺院素菜⼜称为斋菜,是专门由⾹积厨制作,供僧侣和⾹客⾷⽤的菜肴;宫廷素菜:专门由御厨制作,供帝王斋戒时享⽤的菜肴;民间素菜:在继承传统素菜品种的基础上,吸收宫廷和寺院素菜的精华,⽽在民间素菜馆发展⽽形成的菜肴4、酒政的⽅式:禁酒、榷酒、税酒 P1545、西餐汤的分类:清汤、浓汤、特殊汤6、鱼⼦酱的分类:红鱼⼦酱、⿊鱼⼦酱7、开胃菜的种类:canape、cocktail、relish、dips、others年节⽂化⾷俗p95春节—年糕、饺⼦、馄饨元宵—汤圆、油茶、⿇花、互赠元宵粽⼦、枣糕、⾖⾯团清明—冷⾷、青团、馓⼦端午—粽⼦、雄黄、插菖蒲、蒜头、赛龙⾈中秋—⽉饼、桂花酒、芋头、⽥螺重阳—菊花糕、菊花酒、插茱萸腊⼋—腊⼋粥中元—捏⾯⼈少数民族⾷俗:藏——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纳西——酸辣甜的⾷物、琵琶猪、浓茶、禁⾷马⾁、狗⾁侗族——⽶(粳⽶和糯⽶)、喜酸辣、油茶、佤族——⽶(⼤⽶、⼩红⽶、荞麦、⾖类、⽟⽶)极浓的苦茶、迈雅(鸡⾁烂饭)、⽵⽂化、槟榔⽩族——酸冷辣味、饮茶(刨花茶)壮族——甜⾷、五⾊糯⽶饭、粽粑、糍粑、春节⼤粽、南⽠、红薯糯⽶饭、油炸果仫佬族——酸辣、桐叶粽、擅制腌菜、喜冷⾷、重阳酒瑶族——⼤⽶、⽟⽶、杂粮、染⾊花饭、清⽔兑酒鄂伦春族——饮酒朝鲜——鲜⾹脆嫩、⾟辣酸爽、狗⾁、泡菜满族——⽩煮猪⾁、酸菜、⼿把⾁、萨其马蒙古族——⽺⾁、奶制品、茶酒回族——⾷草动物的⾁以及家禽维吾尔族——馕、包⼦、⽺⾁抓饭俄罗斯族——⾯⾷、啤酒塔塔尔族——糕点、五⾹茶1、中国饮⾷⽂化最主要的内容:2、中国烹饪主要特点: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医结合3、淮扬菜(苏菜)体系构成及特⾊:包括: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热炒 热炒多系速成菜,以色艳、味美、鲜热爽口为特点,原料多用
鱼鲜、畜禽或蛋奶、果蔬,主要取其质脆鲜嫩的部位,加工成丁、 丝、条、片或花刀形状,采用炸、熘、爆、炒等快速烹法,用8~9 寸的平圆盘或腰盘盛装。可以连续上席,也可以间隔在大菜中,穿 插上席,一般质优者先上,质次者后上,突出名贵物料;清淡者先 上,浓厚者后上,防止味的互相压抑。
汤又称“开席汤”,略呈羹状。它口味清淡,鲜醇香美,多用于宴 前清口润喉,开胃提神,刺激食欲。中汤又名“跟汤”。酒过三巡, 菜吃一半,穿插在大荤热菜后的汤即为中汤。中汤主要减轻前面的 酒菜之腻,开启后面的佳肴之美。座汤又称“主汤”、“尾汤”, 是大菜中最后上的一道菜、也是较好的—道汤。饭汤时宴席即将结 束时,与饭菜配套的汤品。
宴席菜品格局即是由冷 菜、大菜、热炒、甜菜、素 菜、汤菜等六个部分组成的。
一、宴席菜肴的基本构成
• (一)冷菜 冷菜又称“冷盘”、“冷荤”、“凉菜”等,是相对于热菜而
言的。 形式有单盘、双拼、三拼、什锦拼盘、花色拼盘带围碟、各客
冷菜拼盘等。 特点是讲究调味、刀面与造型,要求荤素兼备,质精味美。
• (二)大菜 大菜又菜是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其上席顺序大多偏后。素菜入
席,一须应时当今,二须取其精华,三须精心烹制。素菜的制法也 要视料而异,炒、焖、烧、扒、烩均可。宴席中合理地安排素菜, 能够改善宴席食物的营养结构,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去腻解酒,变 化口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 (六)汤菜 汤菜种类甚多,传统宴席中有首汤、中汤、座汤和饭汤等。首
• (二)西南型 主要是云、贵、川三省。其上菜程序多为冷菜(彩盘带单碟)
→热菜(一般没有热炒与大菜三分)→小吃(一至四道)→饭菜 (以小炒或泡菜为主)→水果(多用当地名品);象重庆颐之时饭 店的展销筵素、香港锦江春川菜馆的高级筵席、成都天府酒家的高 级筵席、云南的鸡棕席都循此例。西南型的酒筵格局往往带有浓厚 的民间生活气息菜品简易醒目,注重乡土风味。突出当地的名特原 料,装盘也较丰满,大多数席面物美价廉,颇耐品尝。
二、宴席的命名
命名所站角度的不同,就会有不同名称。尽管宴席的社交目的性是很明确 的,但人们在宴席命名时,总想夸张、渲染气氛,推敲出比较理想的宴席名称。 古往今来,人类设办的宴席不计其数,命名的方法多种多样。
宴席食品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宴席食品的基本格局
• 一、宴席菜肴的基本构成 • 二、宴席食品的上席程序
• (三)社交性 从作用上讲,宴席是交际、庆祝、纪念等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宴席既可
以怡神甘口,强身健体,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够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给人以 精神上的欢愉。尤其在社会交际方面也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可以聚会宾朋, 敦亲睦谊;可以纪念节日,欢庆盛典;可以洽谈事务,开展公关;可以活跃市 场,繁荣经济。所以《礼记》有云:“酒食所以合欢也”。
• (一)聚餐式 从形式上讲,宴席是多人聚集在一起,边吃边交流的进餐方式。
人数根据需要可多可少,有十来人的,也有几百人的、几千人的, 甚至上万人的。进餐有围在桌子周围的,也有站立的、可以在餐厅 内自由走动的;有在室内的,也有在室外的。中国传统宴席习惯于 8人、10人,或者12人一桌,其中以10人一桌的形式为主象征着 “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至于桌面,通常以大圆桌居多,这又意 味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 (二)规格化 从内容上讲,宴席是按照一定规格质量和程序组配起来的一
整套食品。它要求全桌菜品配套,应时当令,制作精美,调配均衡, 食具雅丽,仪程井然,服务周到热情。冷碟、热炒、大菜、甜品、 汤品、饭菜、主食、点心、水果、酒水等等,均按一定质量和比例, 分类组合,前后衔接,依次推进整桌席面上的菜点,在色泽、味型、 质地、形状、营养以及盛装餐具方面,力求丰富多彩,并因人、因 事、因宴席档次科学设定。
宴席菜肴的组配工艺,简称宴席配菜,是根据宴席的规格和要 求,按照一定标准、原则、比例对多种类型的单个菜肴进行合理搭 配组合,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整套宴席菜肴的设计、编排 过程。宴席配菜主要不是单盘菜肴原料之间的配合,而是各种菜肴 之间的有机配合。
一、宴席菜肴组配的目标体系
宴席菜肴组配的目标是一个分层次的目标体系结构,即在核心 目标之下又有几个层次的分级目标。各个层次的指标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共同反映宴席菜品的整体特征。
• (一)一级目标 一级目标是确定宴席的主题、价格及菜品风味特色。宴席的主
题对宴席菜肴的组配设计,乃至整个宴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主题不 同,其菜品原料选择、菜品造型、菜品命名取意等方面也有区别。 价格即是宴席的规格,它与宴席菜品成本和利润直接连接在一起, 涉及每一道菜品的安排,也涉及顾客对这一价格水平宴席菜品的期 望,最通俗地说,是让顾客感觉值不值的问题。菜品风味特色体现 宴席菜肴总的倾向性特征,是宴席菜肴的组配最为关注的问题,自 然也是顾客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它也涉及每一道菜及其相互联系 的问题。
或鸡鸭鱼肉的精华部位,一般是用整件(如全鸡、全鸭、全鱼、全蹄) 或大件拼装(如10只鸡翅、12只鹌鹑),置于大型餐具(如大盘、大 盆、大碗、大盅)之中,菜式丰满、大方、壮观。
烹制方法主要是烧、扒、炖、焖、烤、蒸、烩等,名贵菜肴多 采用“各客”的形式上席,可以随带点心、味碟。
大菜通常由头菜、热荤大菜组成。头菜是整席菜点中原料最好、 质量最精、价格最贵的菜肴。它通常排在所有大菜最前面,统帅全 席。
• (一)北方型 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其上菜程序大体上是冷荤(有时
也带果碟等)→热菜(以大件带馏炒的形式一编排)→汤点(以面 食一为主体)的形式;如沈阳鹿鸣春饭店的外事筵席、张作霖的五 十大寿席、北京全聚德的便宴、西安八景宴均是如此。北方型的酒 宴格局大都比较朴实,菜名一目了然,数量上也因需而定,注重实 效,不一定都要追求“吉数”和讲究单双,反映了中原大地饮食文 化特色:古朴、自然、大方、庄重。
• (四)甜菜 包括甜汤、甜羹在内,泛指宴席中一切纯甜味的菜品。其品种
较多,有干稀、冷热、荤素之不同,需视季节和席面而定,并结合 成本因素考虑。甜菜的用料多选果蔬菌耳或畜肉蛋奶。其中,高档 的如冰糖燕窝、冰糖甲鱼、冰糖蛤士蟆;中档的如散烩八宝、拔丝 香蕉;普通的如什锦果羹、蜜汁莲藕。甜菜的制法有拔丝、蜜汁、 挂霜、糖水、蒸烩、煨炖、煎炸、冰镇等,每种都能派生出不少菜 式。它们用于宴席,可起到改善营养、调剂口味、增加滋味、解酒 醒目的作用。
宴席的的特点和命名 宴席食品的基本格局 宴席菜肴的组配 宴席菜肴的烹调工艺
3
宴席的的特点和命名
第一节 宴席的特点和命名
• 一、宴席的特点 • 二、宴席的命名
一、宴席的特点
宴席,即酒席,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社交目的而聚食的、按照一定规格质量 和程序组配起来的一整套食品及其台面的统称。
宴席不同于日常饮食的一般聚餐,在于它具有聚餐性、规格性、社交性、 礼仪性、艺术性这5大特点。
二、宴席食品的上席程序
中餐宴席的款式虽多,但在从食序来看,几乎都是一酒二菜三 汤四点五果六茶;从菜品的地位来看,又是全桌菜中突出热菜,热 菜中突出大菜,大菜中突出头菜;从排列顺序来看,多是以酒为引 导,遵循着“因酒布菜”的原则。中餐宴席的结构基本上都是由冷 碟烟酒、热炒大菜、饭点茶果三大部分组成。但上菜的顺序常是 “因地而异”,陈光新教授曾将其分类归并为如下四种类型:
在宴席菜肴组配时,既要考虑顾客饮食习惯和品味习惯的合理 性,又要考虑到宴席膳食组合的科学性。宴席菜肴不是山珍海味、 珍禽异兽、大鱼大肉的堆叠,不能炫富摆阔、暴殄天物,要突出宴 席菜品组合的营养科学性与美味的统一性。
2.整体协调 在宴席菜肴组配时,既要考虑到菜品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
用,更要考虑到菜品与整个宴席食品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还要 考虑到顾客对菜品的需求性。强调整体协调的指导思想,意在防止 顾此失彼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五)艺术性 宴席的艺术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有席单的设计艺术、菜肴在组配方
面的艺术性、原料加工的艺术性、色调协调与搭配艺术、盛器与菜肴形色的配 合艺术、冷拼雕刻的造型与装饰艺术、餐室美化和台面点缀艺术、服务的语言 艺术技巧、着装艺术方面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古往今来,我国宴席场面典雅而隆重,菜品丰富而精美,充分体现了中国 饮食的博大精深。它作为礼俗世代传承,并形成一套传统规范,成为了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宴席烹调工艺
程 芬 201811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宴席的概念、特点和构成,熟悉宴席菜肴的组配方法,掌握各种风
味宴席、主题宴席菜肴的设计和制作工艺。 [情感目标]
以“营养、卫生、科学、合理”为原则组配、制作宴席菜肴。坚持标准, 厉行节约,讲究质量,注重信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具有团队精神和集 体主义观念。
• (四)四级目标 四级目标是单个的具体菜品的确定,这是对上三级目标的细化。
作为单个菜品,其目标构成有菜品名称、数量及构成比例,烹调方 法、工艺流程及其标准、成品质量和风味特色、菜品成本等具体内 容。四级目标实际上是具体菜品及其内容的选择与组合设计。
二、宴席菜肴组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一)宴席菜肴组配的指导思想 1.科学合理
• (三)华东型 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还有湖北、湖南等地。上菜程序
一般是冷碟(大都成双数)→热炒(也是双数)→大菜(包括头菜、 二汤、荤素大菜、甜品和座汤)→饭点(米食、面食兼备)→茶果 (数目视席面规格而定);南京玄武湖白苑餐厅全鱼席、上海扬州 饭店酒筵、武汉老会宾楼迎宾席,长沙风味筵席都是这编排的。华 东宴席格局比较注重情韵和文采,菜品秀丽,讲究层次,突出鱼米 之乡的特点,烹调精细,并时常融注诗情画意与典故传说。
3.丰俭适度 宴席菜肴组配要正确引导宴席消费。菜品数量丰足或档次高,
• (四)华南型 主要是广东与广西,福建和台湾也受其影响。上菜程序是:开
席汤→冷盘→大菜→热荤→饭点→(米食为主,面食为辅)→茶果。 如广州排溪酒家筵席、香港的潮州风味席菜、桂林的外事筵席、福 州的民味全席等,大体上都属这种款式。华南型的酒筵格局与热带 气候相适应,菜名艳美,用料珍奇,席面精巧,档次一般偏高,讲 究“吉利”与时序,服务更系上乘,商品经济的特征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