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整理完全综述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6期(总第482期)2021年2月- 184 -*基金项目:云南省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云南中医药大学脑病学建设项目(30372103700)①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通信作者:林亚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斯建辉① 林亚明①【摘要】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

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损伤影响的现代研究,通过知网、万方、丁香园等文献搜索平台,梳理归纳总结出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再生治疗研究的进展,得知中药、针灸、溶栓均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及对功能性神经再生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成药、中药方剂、针灸等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整体观察性研究较少,希望本文能给相关医务工作人员一点参考价值建议。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再生 中医药治疗现代医学进展 doi:10.14033/ki.cfmr.2021.06.0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21)06-0184-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SI Jianhui, LIN Yam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1, 19(6): 184-186 [Abstract] Cerebral infarction is a general term for ischemic stroke, including cerebral thrombosis, lacunar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embolism. Modern studies of effects of nerve injury after ischemic stroke, by CNKI, Wanfang, Clove Garden and other literature search platforms,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erve regenera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 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thrombolysis can regulate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protect and promote function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s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formul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re worthy of affirmation, but there are few observational studies on the whole.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give som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to the related medical workers. [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 Nerve regeneration Advances in modern medicine of TCM therapy First-author ’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000, China 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危害着患者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锐减生活品质,对于治疗,涵盖康复训练、控制血压、抗凝、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

缺血性脑卒中的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综述摘要: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是由一些其他疾病引起的脑血管血流量受限的疾病,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功受限的一系列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

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以及为患者预后需要采取的一些护理措施。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方式;研究进展一、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供紊乱、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有的严重患者治疗后会留下失语、偏瘫、头晕、偏瘫等后遗症。

中老年人群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发性疾病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实施相关的治疗护理对策,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二级预防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风险。

缺血性脑卒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根据受累部位和侧支循环形成的不同,神经系统会有相应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①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梗死、对侧肢体麻痹、感觉障碍、对侧双眼偏盲、侵犯优势半球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失认症。

非显性半球损伤可出现体像紊乱。

当眼动脉受累时,可发生单眼短暂性黑朦。

②椎基底系统(后循环)脑梗死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吞咽困难。

失语症、阅读障碍、失认症、失写症等症状可出现在显性半球;当涉及非主半球时,可能发生体像障碍。

二、缺血性脑卒患者临床治疗方式1.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相比,动脉溶栓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剂量小、再通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效果也比静脉溶栓治疗更明显。

可应用于有全身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时间窗口也可延长至6小时。

2.动静脉联合溶栓:动脉溶栓时间较长,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近年来,另一种解决静脉溶栓效果不佳的方法是静脉溶栓后动脉溶栓。

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大脑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

大脑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

大脑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张淑君;石磊【摘要】Posterior circulation are composed of vertebra-basilar artery and branches.The symptoms that caused by PCI a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so the associated treatments are difficult.Symptoms and treatments of western or Chinese medicine will be summerized by the article.%大脑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相应的分支组成.后循环缺血(PCI)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变化迅速,为治疗增加了难度.本文对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和相关中西医治疗作出总结.【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3页(P675-677)【关键词】@大脑后循环缺血;综述【作者】张淑君;石磊【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通常我们将椎—基底动脉系统称为大脑后循环,椎动脉起源于两侧锁骨下动脉,入颅后在脑桥下缘汇合成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由基底动脉末端分出。

后循环主要供血范围包括大脑半球的后2/5,和丘脑、脑干、小脑部分。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少于前循环,随着诊疗技术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后循环缺血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现在对后循环缺血的定义为发生于后循环部位的TIA和脑梗死[1]。

1 临床表现根据大脑后循环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侧支循环建立程度的不同,轻者仅表现为TIA的发作,或是穿支受累的腔隙性梗死,重者也可能发生整个大动脉供血区的广泛梗死危及生命,下文将按照后循环受累血管的不同对其病因、症状进行总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综述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危急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静脉溶栓治疗是指通过静脉给予患者溶栓治疗药物,能够改善颈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血液供应状态,尽快恢复血氧供应,从而改善预后效果。

目前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本文对该疗法发展历程、治疗时间窗、年龄选择范围以及特殊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评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组织发生梗死性病理改变的疾病,多伴随有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可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是我国居民致残和死亡的重要病因[1]。

尿激酶、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均是此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因而对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叙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静脉溶栓治疗的发展历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所用的药物主要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

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2],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会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故而在临床治疗中被禁用。

阿替普酶在最开始被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且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效果[3]。

后来又有相关研究指出[4],使用0.9mg/kg剂量的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后可发现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安慰剂的患者,且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得到控制。

在2011年,该药物被欧洲医疗机构批准应用于发病3-4.5h的患者中,但是在80岁以上的患者中被禁用。

2 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选择关于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选择的研究资料较多,越早治疗临床效果越理想,且患者获益也越大,这一结论已经在国内外关于相关研究中得到证实[5-7]。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新进展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新进展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新进展摘要】缺血性脑卒中中约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和相关临床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后循环缺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对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尤其其治疗方面的共识及循证证据,借以提高医生对后循环缺血的再认识。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溶栓神经保护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94-02后循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分支组成,主要供血区域为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上段脊髓;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血流动力学异常、栓子等常引起后循环缺血(PCI)。

1 认识及定义[1-2]1.1 认识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因沿用“颈内动脉供血不足”且由于对PCI认识的滞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概念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认识。

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相关临床研究的进展,80年代以后,形成了如下认识: ①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主要病因,颈椎骨质增生仅是罕见的情况; ②栓塞是最主要机制; ③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 ④虽然头晕/眩晕是常见症状,但此症状的最常见病因却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

基于以上认识,90年代,PCI代替了VBI。

1.2 定义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各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症状,根据缺血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可分为TIA和IS。

鉴于DWI发现约50%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致使TIA 与IS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2.1 发病机制[1,2,3]PCI主要原因是AS;最常见的动脉病变在椎动脉颈部及颅内部分,不在基底动脉内;最常见机制是栓塞,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穿支动脉疾病和动脉夹层,偏头痛、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高凝状态、药物滥用等相对少见。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七、颅内血管性畸形
四、脑血管性痴呆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五、高血压性脑病( 437 )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血管畸形
六、颅内动脉瘤(437,3) (四)毛细血管畸形
(一)囊性动脉瘤
(五)脑-面血管瘤病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
(六)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七)硬脑膜动静脉瘘
2020/5/18
(一)美国分型:
1.发病机制: ①血栓形成 ②栓塞 ③ 血流动力学
2.病因病理: ①动脉血栓性 ②心源性 ③ 腔隙性
3.临床综合症(由闭塞血管位置决定) ①颈内动脉 ②MCA ③大脑前动脉 ④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
2020/5/18
(二)OCSP分型:
英国Bamford1991年提出:最大优点是不依赖辅助检查( 无CT基层或CT、MRI无表现),只根据临床表现(全脑症状 或局灶脑损害症状)迅速分型。
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各种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综合症 。可有椎基底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 死。
4.腔隙性脑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症。大多是基底节 或桥脑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征。 (6)应作CT或MRI检查。 (7)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2020/5/18
2.脑栓塞
(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
征。 (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脑
梗死。 (6)栓子的来源可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时伴有其
2020/5/18

后循环解剖与临床缺血脑梗死综合征

后循环解剖与临床缺血脑梗死综合征
维普资讯
中 国 冶金 工 业 医 学 杂 志 2 0 0 2年 第 l 第 5期 9卷

2 69 ・
● 综 述 与 讲 座 ●
后循 环 解 剖 与 临床 缺 血 脑 梗 死 综 合征
李风 有 王 世 霞 黄 维 星
内蒙古 医学院 第三 附属 医院神 经 内科 ( 内蒙古 包 头 0 4 1 ) 1 0 0
础。
即 感 觉 功 能 核 团 。 另 外 后 脉 络 膜 动 脉 支 配 外 侧 膝 状 体 、 脑 丘
枕和背外侧核 群。 2 2 后 循 环 缺 血 性 脑 梗 死 的病 因 血 管 闭 塞 性 疾 病 和 栓 塞 . 是 引 起 后 循 环 缺 血 性 脑 梗 死 的 常 见 原 因 , 子 主 要 来 源 于 心 栓
wii 。 wii 调 , 一 条 动 脉 阻塞 后 , 借 此 环 建 立 侧 支 l l s环 ls强 l 当 可 循 环 或 血 管 间 的 联 系 , 减 轻 或 避 免 该 区 缺 血 或 梗 死 。 在 以 w is以 后 , 领 域 的 研 究 曾 一 度 中 止 , 到 1 U i 该 直 9世 纪 后 叶 , 由 法 国 、 国 和英 国 医生 发 表 的病 例 报 告 , 次 启 动 了 针 对 脑 干 德 再 解 剖学 及 其 机 能 的 研 究 , 首 次 报 道 者 的 名 字 命 名 并 一 直 沿 以 用 至 今 的 各 种 经 典 脑 干 综 合 征 相 继 问 世 。但 早 期 惟 一 经 过 尸 检 证 实 的 后 循 环 缺 血 综 合 征 为 Wae br ln eg综 合 征 。 当代 第 一 l
大 脑 后 动 脉 为 基 底 动 脉 的 终 支 , 皮 质 支 跨 越 动 眼 神 经 其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

BAD诊断标准
1.脑桥旁正中动脉供血区
BAD型梗死:梗死灶与脑桥腹 侧表面相接、向被盖部延伸的 扇形病灶。 2.支配病灶区的主干动脉无
严重狭窄(<50%?)或闭塞
,无明显心源性栓子来源。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豆纹动脉闭塞,受 累层面多)与脉络膜前动脉闭塞鉴别(内 囊后肢下部及颞叶中部、海马头区)
AICA 闭塞除小脑外还通常累及脑干(桥脑背外侧),而PICA 或 SCA 闭塞通常仅累及小脑。
脉络膜前动脉AchA供血范围
脉络膜前动脉供应脉络丛、视束的大部分、外侧膝状体的外
侧部和前1/2、内囊后肢后2/3、大脑脚底中前1/3、苍白球大
部分;梨状区皮质,部分杏仁核和钩回,海马头和颞叶中部 ,苍白球内侧部分,膝状体的外侧部,晶状体后视听辐射初
段,下丘脑区,内囊后肢的下半部,尾状核尾部,丘脑枕的
部分特殊大脑皮质区的血液供应
额极
颞极
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中动脉 MCA 脉络膜前动 脉AChA( 海马头)
大脑后动脉 PCA
脉络膜 前动脉 AchA
旁中央小叶由大脑前动脉供血
角回由大脑中动脉供血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域与梗死范围
细小,行程长,供血范围
广,易闭塞,有重要临床 价值; 颈内动脉后侧壁发出; 病灶小,偏瘫重,恢复慢
小脑的血液供应
小脑前面观
小结,PICA供血 绒球小结叶 前叶
绒球
后叶
中脚 蚓垂 扁桃体
上 面 观
蚓部
下 面 观
旧小脑:调节肌紧张 新小脑
绒球小结叶(古小脑):身体平衡功能有关
小结、蚓垂、蚓锥体
小脑前下动脉AICA分布与梗死
AICA 通常以锐角起源于基底动脉的下1/3段,供应内耳、桥脑 背外侧、小脑中脚及小脑前下部分,包括绒球。 供应内耳、桥脑背外侧、小脑中脚较恒定,而小脑前下部分变 异较大。

脑卒中诊断治疗综述

脑卒中诊断治疗综述

写在课前的话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因导致卒中的病因纷繁复杂,给诊治带来了巨大困难。

本课件提出缺血性卒中的规范化诊治,即分层诊断与治疗,较好地理清了诊断思路,为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2008年国外文献报道,自上世纪70年代至目前截止,脑卒中治疗概况回顾性研究显示:高收入国家脑卒中发病率逐年降低,已降低42%;而低-中等收入国家发病率却逐渐上升,增幅大于100%。

2008年全国第三次死亡原因调查显示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超过1百万,是冠心病死亡人数的3倍,已位列第三大死因,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国防止脑卒中的任务更为艰巨。

我国从1993年至2003年,据卫生部统计,脑血管病治疗费用逐年增加,其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

尽管我国已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相比较美国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多个关键指标,无论是入院后治疗,还是出院时状态,我国均处于劣势,甚至有些指标明显差强人意。

二、缺血性卒中的检查卒中是多病因构成的临床综合征,诊断过程往往十分复杂。

(一)临床检查1.首先需要采集病史信息:如发病时间、病史演变、诱发因素等。

关于诱发因素需注意几个方面:一是需考虑患者体位。

患者若是从卧位坐起身,或是从卧位到立位时出现卒中发作,一般考虑发病机制可能是血液动力学。

二是远距离乘机,突然发病,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可能性大,原因多为卵圆孔未闭(PFO)。

三是患者情绪激动时发病,提示脑栓塞的可能。

另外需要注意到患者整个病情的时间演变。

(五)全身动脉检查众所周知,脑血管病是综合征,全身各系统血管均可能存在异常。

所以,除外对脑血管的检查,还需进一步筛查其他部位的血管,如肾脏部位的血管、股动脉、下肢血管等。

近年来,学者注意到对主动脉弓血管的筛查在诊断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该部位的筛查,可采用B 超或是CT 做进一步检查。

(六)危险因素评估脑卒中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种。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马小桐;杨林林;乾嘉欣;张强【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向脑组织供应血流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梗死血管责任区域脑组织供血不足、严重者导致脑组织坏死的一类疾病.侧支循环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充分认识侧支循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侧支循环的定义、作用、临床意义、评估方法、分级、开放的影响因素及促进侧支循环开放的措施进行综述.【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8(013)012【总页数】3页(P630-632)【关键词】缺血;卒中;侧支循环;综述【作者】马小桐;杨林林;乾嘉欣;张强【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湖南衡阳42100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1.02;R74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1,2]。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1 侧支循环的定义侧支循环是指沟通临近大血管的分支血管,包括动脉间原有的分支血管网和新生形成的小动脉吻合。

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大脑供血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流通过侧枝循环供应到脑缺血区域,使缺血脑组织获得不同程度的灌注代偿[3]。

通常依据开放血管及代偿程度的差别,将侧支循环分为3级,一级侧支循环指通过脑底Willis环的血流代偿;二级侧支循环为眼动脉、软脑膜动脉及其他小的侧支和吻合支之间实现的血流代偿;三级侧支循环为新生血管提供的血流代偿[4]。

2 侧支循环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一级侧支循环是脑缺血时最主要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Willis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后动脉及前、后交通动脉连接组成。

后循环缺血病例汇报

后循环缺血病例汇报

病史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发作性眩晕、行走不稳1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1月前开始出现发作性眩晕、行走不稳, 多于行走、活动时发作,休息后持续10分钟左右可缓解,开始发 作次数较少,入当地卫生院就诊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阿司匹林 肠溶片0.1 qd+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症状无缓解,逐渐加重, 发作次数增加,现每天发作数次,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 入院本次病程中患者发音清晰,言语流利,对答切题,无肢体偏 瘫,无饮水呛咳,无视野缺损,无头痛,无精神行为异常。
诊断
1.后循环缺血 2.左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3.右侧椎动脉纤细级(极高危)
科室讨论
1、患者诊断后循环缺血,责任血管为左侧椎动脉,症状性狭窄约 90%,药物治疗无效,介入指征明确。
2、椎动脉支架的到位和精准定位是椎动脉起始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关 键,释放支架过程中球囊由于充盈不均匀,或者速度过快会导致支 架移位,所以打压过程要尽量缓慢,以利于球囊缓慢增压及支架的 稳定。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常规:总胆固醇:4.67mmol/L,甘油三酯:1.47mmol/L ,高密度胆固醇:1.16mmol/L,低密度胆固醇:2.75mmol/L。 ●HCY:5umol/L; ●免疫四项、凝血功能:正常范围。 ●甲状腺功能全套:正常范围。 ●常规心电图及Holter未见房颤。
2019年《锁骨下/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粥样硬化性 ECVAS 程度≥ 70%,如果给予药物治疗后仍出现缺血事件, 或者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建议血运重建。
而对于无症状患者,是否进行血运重建尚存在较大争议。如 ECVAS 严 重影响优势侧椎动脉/孤立椎动脉血供,或者合并严重的前循环动脉狭 窄闭塞病变,提供给后循环侧支可能失代偿,对这些无症状患者可考 虑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经皮腔内介入治 疗,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 VAS 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疗策略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疗策略

・综述・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疗策略张守字,田明博作者单位:255400淄博,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摘要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及时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积极应用动脉内溶栓和支架置入术的介入治疗方法能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内溶栓;支架置入术I nterventi onal Treat m ent Strategy of AcuteVertebr obasilar Ische m ic Str okeShou 2Zi Zhang,M ing 2Bo TianDepart m ent of Neur ol ogy,Central Hos p ital of Q ilu Petr oche m ical Company (Gr oup ),Zibo 255400,ChinaAbstract Acute vertebr obasilar ische m ic str oke has high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t is cruci 2al f or its p reventi on and treat m ent in ti m e .The active use of interventi onal method f or intra 2arterial thr ombolytic therapy and stent p lace ment may contr ol the devel opment of the disease and decrease its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Key Words ische m ic str oke ■vertebr obasilar occlusi on ■intra 2arterial thr ombolytic therapy■stent p lace ment 卒中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后循环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尤其高,及时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ppt可修改文字

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诊断标准ppt可修改文字

累及内侧纵束与桥脑侧视中枢的病变。 病变侧水平注视麻痹,对侧水平注视内收动作的麻痹,只剩下向对侧水平注视时的外展动作。 病因有脑干梗死或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等。
13、内侧纵束综合征: (One-and-a-half syndrome)
四、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诊断
应详细的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仔细了解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及可能的诱发因素 注意了解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查体注重对脑神经(视野、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构音、前庭功能)和共济运动的检查 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必要时进行Dix-Hallpike检查—以排除良性位置性眩晕
八、后循环缺血国内专家共识
1、PCI包括TIA和脑梗死 2.PCI的病因学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 病不是PCI的主要病因 眩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多伴有其他表现, 单纯的眩晕极少是PCI的表现 4.转颈或体位变化后的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 PCI 5.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 环缺血一致
1、PCI的评估和诊断
首选MRI:DWI对急性缺血病变最具诊断价值 头颅CT易受到后颅窝伪影影响,诊断缺血性病变的价值不大,可排除出血性病变 要行TCD、 CTA、MRA和DSA检查,TCD可发现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但不作为诊断PCI的唯一依据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来自心脏或主动脉弓的栓塞 颈椎平片检查不是首选或必需的检查。
10、短暂性全脑性遗忘综合征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syndrome、TGAS)
11、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症) (Abnormal cerebrovascular network syndrome,Moyamoya disease)
1955年由日本首先报道,因脑血管造影时显示的异常血管网似烟雾状而得名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患者,表现为TIA、轻偏瘫、四肢瘫,个别因椎-基底动脉迅速闭塞发生小脑半球梗死。 成年发病者多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以脑梗死起病者可伴有偏瘫、交叉瘫或四肢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2014最新综述在英国,平均每年有150,000个人患缺血性卒中,其中大约有20—25%(具体范围为17—40%)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即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的脑组织,包括脑干、小脑、中脑、丘脑、部分颞叶和枕叶皮质。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可以预防残疾和挽救生命,但与其他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对较难诊断,且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迟诊或误诊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当急性期治疗或二级预防措施没能及时实施,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死亡或严重残疾。

据可靠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后循环脑梗塞的发病率为18/100000人/年(95%置信区间为10/100000—26/100000)。

患者有后循环TIA发作史或其他短暂的脑干缺血症状,尤其反复发生,提示即将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应尽快寻求合理治疗。

针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寻求新的急性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是当前最热门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揭示正确诊断并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包括鉴别后循环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要点:1、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

2、后循环TIA常表现为短暂或轻微的脑干缺血症状,较前循环缺血难诊断。

3、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难以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对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并实施溶栓治疗。

4、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高于前循环脑卒中,尤其是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其复发率增加三倍。

5、伴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尽快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6、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常伴较高的死亡率或严重致残率,当血供不能恢复时尤甚;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昏迷、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瞳孔和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卒中专家寻求治疗。

一、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定义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因椎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闭塞后引起后循环动脉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后循环动脉系统包括颈部椎动脉,颅内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及其分支(图1)。

闭塞部位不同,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图1、图2)。

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有着显著差异:检查仪器的诊断价值不同,最佳诊断方式不同及临床特征不同(见下表)。

面-手臂-语言测试(FAS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院前卒中诊断的测试工具,它对前循环(颈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后循环。

虽然很难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具体累及的部位,但对治疗方案和防治措施的正确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头颅CT是急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检测敏感性欠佳。

以往认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低于前循环,但近年来调查数据显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不比前循环低。

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原因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或动脉夹层引起动脉闭塞,和心源性栓子脱落引起动脉栓塞。

在美国一所大型医院的研究,入组了407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现栓塞引起的占40%,闭塞引起的占32%,其余原因有原位小血管闭塞,某些已知原因及未知原因。

其中40%的栓塞病例中,有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到动脉的栓塞,而剩余的2%为多源性混合来源。

最近的一项基于人群和医院的观察研究显示,在有后循环TIA发作史或青少年卒中史的人群中,伴椎-基底动脉狭窄者患卒中的风险是不伴椎-基底动脉狭窄者的3倍。

颅外椎动脉夹层也是引起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年轻患者中。

它通常不引起疼痛,也没有明确的症状。

在一项对椎动脉夹层患者的系统回顾研究中发现,最常见症状为头昏或眩晕(58%),其次为头痛(51%),颈部疼痛(46%)。

有报道显示,椎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为1—1.5/100,000。

不常见的原因有动脉炎,椎-基底动脉延长或扭曲。

在年轻患者中,动脉延长或扭曲常见于Fabry病(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多系统溶酶体储存障碍疾病)。

与其他类型的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相似,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心房纤颤和冠状动脉疾病。

3、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在临床上诊断起来较困难,尤其与TIA鉴别时,当然通过症状持续时间长短还是可以确定的。

三、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症状:1. 运动缺失症状(乏力,笨拙,或不同组合的肢体瘫痪)2. 交叉症状,同侧颅神经功能受损伴对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这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特征性表现3. 感觉缺失症状(感觉麻木,包括不同肢体组合的感觉缺失或异常,有时四肢甚至头面部均出现感觉障碍)4. 同向偏盲——两眼同侧半(左侧或右侧)视野同向性视野缺失5. 共济失调,姿势、步态不稳6. 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7. 眼肌麻痹引起的复视8. 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9. 单纯的意识障碍并非典型的卒中症状,但双侧丘脑或脑干受损时可出现由于后循环负责供应脑干、小脑和枕叶皮质,所以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通常会引起头晕、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姿势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和视野缺损等症状。

急性交叉症状一旦发生——同侧颅神经功能受损伴对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则通常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在之前的407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常见的后循环症状分别依次如下: 头晕47%,单侧肢体乏力41%,构音障碍31%,头痛28%,恶心和(或)呕吐27%。

而常见的体征为单侧肢体肌力下降38%,步态共济失调31%,单肢共济失调30%,构音障碍28%,眼球震颤24%。

在中国进行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试验中,纳入大量经头颅磁共振诊断的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病人。

研究发现,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体征有:交叉性感觉障碍(3.0%、0%;P<0.001;阳性预测值(PPV)100%;优势比3.98),交叉性运动障碍(4.0%、0.1%;P<0.001;PPV92.3%;优势比36.04),动眼神经麻痹(4.0%、0%;P<0.001;PPV100%;优势比4.00),象限盲(1.3%、0%;P<0.001;PPV100%;优势比3.93)。

然而这些体征具有较低的敏感度,一般为1.3%—4.0%。

在临床实践中,当卒中患者仅表现为无特征性的共同体征时,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则难以鉴别。

眩晕和头昏是相似而难以区别的症状,因此给急诊科医生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挑战,当病人主诉头晕时,医生很难判断是哪个系统的疾病。

当患者出现急性眩晕伴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时,应立刻请专家会诊。

当患者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伴新发的颈痛或头痛时,应紧急转诊。

TIA发作常伴有构音障碍或复视等轻微症状,往往是严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征兆,此时应立刻认识到病情的严峻性,并赶紧请专家会诊评估。

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些症状十分轻微、短暂,往往没达到典型TIA的诊断标准。

短暂的脑干症状(如单纯的眩晕)通常不能满足典型TIA的诊断标准,近年来已被认为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征兆,当然,并非每次出现之后都会有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四、容易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混淆的疾病全科医生或急诊科医生往往难以鉴别急性周围前庭功能障碍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急性周围前庭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单纯的眩晕,而不伴有其他脑干症状或体征,这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单纯眩晕多见。

头位改变或Dix-Hallpike手法试验有助于急性周围前庭功能障碍的诊断。

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肿瘤也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有相似的表现,这时影像学检查显得更加重要。

偏头痛,伴头晕和复视等先兆,伴枕部疼痛时,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症状相似,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立刻排除,尤其在病人第一次就诊描述时。

中毒或代谢紊乱疾病的最初表现也与脑血管疾病症状相似,包括药物滥用,低血糖,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和感染后疾病,如抗体相关疾病(如Miller Fisher综合征,它引起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发射消失)。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可导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可表现为视物模糊,癫痫发作,及其他局灶症状。

该疾病往往累及后循环,且常伴有高血压。

神经炎症或慢性感染疾病,如肉状瘤病、贝赛特氏症和惠普尔氏病,可能会累积脑干,通常还伴有一系列临床特征。

髓质、脑桥和小脑的病毒感染(如EB病毒或西尼罗河病毒),细菌感染(如李斯特菌),或真菌感染后的直接效应和导致的感染性脉管炎症状也与卒中表现相似。

五、卒中变色龙卒中变色龙看上去像其他疾病,但实际上是一种卒中综合征。

双侧丘脑缺血损伤引起意识水平下降或全面遗忘综合征;双侧枕叶卒中可能变现为混乱或精神错乱;小脑下后动脉梗塞引起的小脑蚓部缺血损伤通常导致眩晕症状,与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表现相似。

罕见的急性脑干缺血可导致双腿节律性运动,与肌束颤动和癫痫抽搐较难区别。

六、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可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尽管缺血可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然而来自美国的一项大型病例研究显示,梗塞往往发生在血管末梢(脑干前部,小脑上部,枕叶和颞叶)。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别累积不同的部位,掌握这些综合征对临床医生尤为重要。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不同部位损伤引起的不同临床特征:1.延髓外侧(颅内椎动脉梗塞,也称延髓背外侧综合症):眼球震颤、眩晕、同侧霍纳综合征、同侧面部感觉缺失、构音障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

2.延髓内侧:同侧舌肌瘫痪,后期舌肌逐渐萎缩;对侧上肢和(或)下肢轻瘫;单侧触觉、本体感觉缺失。

3.脑桥: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混合性轻瘫,构音障碍,水平方向眼球凝视麻痹;闭锁综合征,四肢瘫,失语,意识及认知功能保留,眼球垂直运动保留。

4.基底动脉尖:嗜睡,混乱(丘脑梗塞);双侧视野缺损,未察觉或否认视野缺损(双侧枕叶梗塞)。

5.小脑下后动脉:躯干共济失调,眩晕(累及小脑下脚时可伴肢体共济失调)。

6.大脑后动脉:对侧同向偏盲(枕叶梗塞);偏侧感觉缺失(丘脑梗塞);丘脑梗塞引起的偏身疼痛(丘脑痛);如累及双侧,可能伴视物变形,视觉失认。

瑞士的一项调查研究,收集了1000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现椎-基底动脉梗塞的患者中有48%为脑干梗塞(其中脑桥27%,延髓14%,中脑7%),7%为小脑梗塞,36%为小脑下后动脉梗塞,剩余9%为多部位梗塞。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图3)是颅内椎动脉梗塞中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供应延髓背外侧的血管分支梗塞,经常被漏诊或误诊。

临床体征为对侧头面部及肢体的触痛觉、温度觉减退,还有其他临床特征(见Box2)。

小脑下后动脉梗塞常导致共济失调,其供应部位受损引起的各项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图2)后既发引起同侧后枕部、颈部疼痛。

同侧同向偏盲、感觉缺失,而无肢体瘫痪,是大脑后动脉梗塞的临床特征(图2B)。

基底动脉尖闭塞可导致中脑、丘脑、和部分颞叶、枕叶(大脑后动脉分支供应的部分)的梗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