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应变式传感器
第2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 2 2 )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dR dL d dA R L A
若电阻丝是圆形的, 则A=πr ² 微分 ,对r
( 3 2 )
l
2r
2(r-dr)
F
l+ dl
得dA=2πr dr,则:
dA 2rdr dr 2 2 A r r
图2-1 金属丝的应变效应
•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是目前测量力、力矩、 压力、加速度、重量 等参数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2.1 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 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电阻应变片,它可将试件 上的应力变化转换成电阻变化。 2.1.1 应变效应 当导体或半导体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而不能产生位移
时,则会产生机械变形(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
指 示 应 变 卸载
Δε
εi
加载 机械应变εR 图2-6 应变片的机械滞后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产生原因:应变片在承受机械应变后的残余变形,使
敏感栅电阻发生少量不可逆变化;在制造或粘贴应变
片时,敏感栅受到的不适当的变形或粘结剂固化不充
分等。
机械滞后值还与应变片所承受的应变量有关,加载 时的机械应变愈大,卸载时的滞后也愈大。所以,通常 在实验之前应将试件预先加、卸载若干次,以减少因机 械滞后所产生的实验误差。
很宽的范围内均为线性关系。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即:
R
R
K 或
K
R
R
( 14 2 )
K为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测量结果表明,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恒小于线材的
灵敏系数KS。原因主要是胶层传递变形失真及横向效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1

2.6金属丝式应变传感器的应用
1、柱式力传感器
弹性元件可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在轴向布置一个或几个应变,在圆 周方向布置同样数目的应变片,后者取符号相反的横向应变,从而构成 差动对。
1
2
[(1 ) (1 ) cos 2 ]
F SE
1
F 2 1 SE
2.6金属丝式应变传感器的应用
3、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流动介质的动态或静态压力, 如动力管 道设备的进出口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发动机内部的压力、 枪管及炮管内部的 压力、内燃机管道的压力等。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膜片式或筒式弹性元件。 下图为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应变片贴在膜片内壁,在压力p作用下,膜片 产生径向应变εr和切向应变εt,表达式分别为
1、测量原理
R1 R4 R2 R3 Ig E Rg ( R1 R2 )( R3 R4 ) R1 R2 ( R3 R4 ) R3 R4 (R1 R2 )
U g I g Rg E ( R1 R4 R2 R 3 ) 1 ( R1 R2 )(R 3 R4 ) [ R1 R2 (R 3 R4 ) R 3 R4 ( R1 R2 )] Rg
E R1 Uo 2 R1
2.5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1、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
(1)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
(
(2)敏感栅材料与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电阻变化 R ( ) 2 K ( e g )t R
温度变化引起的总电阻变化为 R R R ( )t ( )1 ( ) 2 t t K ( e g )t R R R 相应的虚假应变为
传感器原理第二章 电阻应变传感器

第二章电阻应变传感器第一节电阻应变片一、金属电阻应变片二、半导体电阻应变片第二节电阻应变传感器测量电路一、单臂桥二、半桥三、全桥四、应变测量电桥性能的提高第三节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应用一、应变式力传感器二、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三、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第二章电阻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任何非电量只要能转化为应变量就可以利用电阻应变传感器测量,因而在非电量电测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常用来测量力、压力、位移、应变、扭矩、加速度等。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用历史悠久,目前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测试手段。
其主要特点是: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②灵敏度高,频率响应特性好,适合于静态、动态测量;③环境适应性好,应用领域广泛。
第一节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传感器由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组成。
弹性元件用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弹性元件上,将弹性元件的表面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然后通过测量电路将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转换为便于输出测量的电量,从而实现非电量的测量。
电阻应变片是应变测量的关键元件,为适应各种领域测量的需要,可供选择的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很多,但按其敏感栅材料及制作方法可分类如表2-1所示。
弹性敏感元件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产生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当去掉外力后,物体随即恢复其原来的尺寸和形状,此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利用弹性变形进行测量和变换的元件即弹性敏感元件。
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技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设计、分析、应用传感器的基础性工作。
弹性元件材料:铬钢、锰弹簧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等敏感元件材料:金属、非金属金属:铜-黄铜、康铜、钛青铜、铍青铜;铁-铁镍合金铂、铂合金镍铬合金非金属:石英、陶瓷、半导体硅等结构:常用的弹性元件结构有梁、柱、筒、膜片、膜盒、弹簧管和波纹管等。
图2-1 丝式电阻应变片基本结构1—基片;2—敏感栅;3—覆盖层;4—引线2.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结构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

工艺复杂, 将逐渐被横向效应小、 其他方面性能更优越的箔式应变计所
代替。
(a)
(b)
(c)
图 2.2金属丝式应变计常见形势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箔式应变计(实验中用的)的线栅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很薄 的金属薄栅(厚度一般在0.003~0.01mm)。与丝式应变计相比有如下优 点:
(1) 工艺上能保证线栅的尺寸正确、 线条均匀, 大批量生产时, 阻值离 散程度小。 (2) 可根据需要制成任意形状的箔式应变计和微型小基长(如基长为 0.1 mm)的应变计。 (3) 敏感栅截面积为矩形, 表面积大, 散热好, 在相同截面情况下能通过 较大电流。 (4) 厚度薄, 因此具有较好的可挠性, 它的扁平状箔栅有利于形变的传 递。 (5) 蠕变小, 疲劳寿命高
式中, 应力 l T E (金属或者半导体的弹性模量) E l 其中, ε=Δl/l为轴向应变。 则有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k0
R / R
1 2 E
对金属来说, πE很小, 可忽略不计, μ=0.25~0.5, 故k
因此, 将同样长的金属线材做成敏感栅后, 对同样应 变, 应变计敏感栅的电阻变化较小, 灵敏度有所降低。 这 种现象称为应变计的横向效应。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下面计算横向效应引起的误差。
图为 应变片敏感栅半圆弧部分的形状。沿轴向应 变为εX ,沿横向应变为εY 。
X
θ
dl
dθ
丝绕式应变片敏感栅半圆弧形部分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k0为单根导电丝的灵敏系数, 表示当发生应变时, 其电阻变 化率与其应变的比值。 k0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引起, 一项是由 于导电丝的几何尺寸的改变所引起, 由(1+2μ)项表示, 另 一项是导电丝受力后, 材料的电阻率ρ发生变化而引起, 由
第2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F
3.2.2 位移传感器
R4 R3 U0 R1 E R2 R1 R2 F
图2.11 应变片式线位移传感器
U
3.2.4 压力传感器
0
= k U ε = kU
3l 4 Eb h
2
F
3.2.3 加速度传感器
作业: 作业:
1. 什么叫电阻式传感器?什么是电阻应变效应? 什么叫电阻式传感器?什么是电阻应变效应?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 作出桥式测量电路图,并推导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作出桥式测量电路图,并推导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以及不对称电桥的输出电压变化. 以及不对称电桥的输出电压变化.
3.2 应用
3.2.1 应变式测力与荷重传感器
kU F U 0 = 2 (1 + ) AE
图2.8 受力圆柱上应变片的粘贴
图2.9 受力薄臂环上应变片的粘贴
U
0
= k U ε = kU
1 .092 R bδ E
2
F
图2.10 受力等强度梁应变片的粘贴
U
0
= k U ε = kU
6l E b0 h
1
Z3 = Z 2Z 4
z1 z3 = z 2 z 4
φ1 + φ3 = φ2 + φ4
或
(R1 + jX1)(R3 + jX3 ) = (R2 + jX2 )(R4 + jX4 )
2.2 电桥的调平衡
在应变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电桥的平衡调节. 在应变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电桥的平衡调节.对于直流 电桥可采用串联或并联电位器法, 电桥可采用串联或并联电位器法,对于交流电桥一般采用阻 容调平衡法. 容调平衡法.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1

(1)应变片的敏感栅具有一定温度系数; (2)应变片材料与测试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3.4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单臂应变电桥
工作臂 双臂应变电桥 全臂应变电桥
应
变
电源
直流电桥:
电
交流电桥:
桥
电源端对称
桥臂关系 半等臂电桥 输出端对称
全等臂电桥
3.4.1 直流电桥
平衡条件 R1R4=R2R3
n=R2/R1=R4/R3
常用金属薄膜应变片
金属应变片的基本结构
转换元件 F
敏感元件
二、半导体应变片结构 体型、薄膜型和扩散型
1、体型半导体应变片 半导体材料硅或锗晶体按一定方向切割成片状小
条,经腐蚀压焊粘贴在基片上制成。
体型半导体应变片的结构
2、薄膜型半导体应变片
通过薄膜制备技术,在带有绝缘层的试件上沉积 半导体材料薄膜而制成。
对电阻丝材料应有如下要求:
① 灵敏系数大,且在相当大的应变范围内保持常数; ②ρ值大; ③ 电阻温度系数小,以免环境温度变化改变其阻值; ④ 与铜线的焊接性能好,与其它金属的接触电势小; ⑤ 机械强度高, 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
表3-1 常用金属电阻丝材料的性能
康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应变丝材料,这是由于 它有很多优点:灵敏系数稳定性好,不但在弹性变形 范围内能保持为常数, 进入塑性变形范围内也基本上 能保持为常数;康铜的电阻温度系数较小且稳定,当 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时,可使电阻温度系数在 ±50×10-6/℃的范围内;康铜的加工性能好,易于焊 接, 因而国内外多以康铜作为应变丝材料。
Κ κ 卡帕 Kappa 介质常数 Λ λ 兰姆达 Lambda 波长(小写);体积 Μ μ 缪 Mu 磁导系数;微 ;放大因数(小写) Ν ν 纽 Nu 磁阻系数 Ξ ξ 克西 Xi Ο ο 奥米克戎 Omicron Π π 派 Pi 圆周率=圆周÷直径=3.1416 Ρ ρ 柔 Rho 电阻系数(小写) Σ σ 西格玛 总和(大写),表面密度;跨导(小写) Τ τ 陶 Tau 时间常数 Υ υ 宇普西隆 Upsilon 位移 Φ φ 斐(佛爱) Phi 磁通; 角 Χ x 西 Chi Ψ ψ 普西 Psi 角速;介质电通量(静电力线);角 Ω ω 欧米伽 Omega 欧姆(大写);角速(小写);
传感器:第2章应变式传感器

如果电桥各臂都改变,则有
Ug
E
(R1 R1)(R4 R4 ) (R2 R2 )(R3 R3) (R1 R1 R2 R2 )(R3 R3 R4 R4 )
(一)等臂电桥
当 R1 R2 R3 R4 时,称为等臂电桥。此时
Ug
E
R(R1 R2 R3 R4 ) R1R4 R2R3 (2R R1 R2 )(2R R3 R4 )
应变式传感器包括两部份,一是弹性敏感元件,将被 测量转换为应变;二是应变片,将应变转化为电阻 的变化。
被测量
应变量
弹性元件
电阻
应变片
变化
(一)柱式压力传感器 圆柱式压力传感器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
柱式力传感器应变片的粘贴方式
对于柱式压力传感器其轴向应变和圆周方向应变与轴 向受力成正比例关系。
轴向应变
下面分析横向效应产生的原因。设轴向应变为 , 横向应变为 r。
2006.9.11 JC204->
若敏感栅有 n 个纵栅,每根长为 l ,圆弧横栅的半
径为 r ,在轴向应变 作用下,全部纵栅的形
变 L1 nl 。
在半圆弧上取一小微元 dl rd ,上面的应变为
1 2
(
r )
1 2
(
r ) cos 2
一、压阻效应 单晶硅材料在受到应力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压阻效应。 对于一条形的半导体材料,其电阻变化与应变的关系
d ( r 2 ) r2
2 dr r
2 r
根据泊松效应,有
r 上式中 为泊松系数。
由实验结果有
通常 C 1
d C dV V
由于 V S l
dV V
dS S
第2节 应变式传感器

2.温度补偿
① 单丝自补偿应变片
应变片的敏感栅用单一的合金丝制成。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
②双丝组合式自补偿应变片
应变片由两种不同电阻温度系数(一正一负)的材料串连组成。 优点:两段敏感栅的丝长可调,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可获得的较 好温度补偿。
Ra Rb
焊点
③ 电路补偿法 U SC AR1R4 R2 R3
3000 590
8.9 13
同上 同上
3.2
0.74
192
9
800静态
2. 基底和盖片 保护敏感栅 。
纸(不能太厚),一般为(0.02 ~ 0.04)mm。 基底长:基底的全长,基底宽:基底宽度
3. 粘结剂
有机
聚丙烯酸酯 酚醛树脂 有机硅树脂 聚酰亚胺 磷酸盐 硅酸 硼酸盐
无机
4.引线
直径(0.1-0.15)mm 镀锡铜线,要求电阻率低、电阻温度系数 小,抗氧化,易于焊接。
最高工 作温度
°c
康铜 镍铬 合金
0.450.52 1.01.1
±20 110130
15 14
250静态 400动态 450静态 800动态
卡玛 合金 6J-22
伊文 合金 6J-23
2.42.6
同上
1.241.42
同上
±20
13.3
400静态 800动态
同上
同上
同上
镍铬 铁合 金
铁铬 铝合 金 铂 铂合 金 铂钨 合金
ε
εt l ε0 x
应变片
xt
λ
应变片对应变波的动态响应
(4)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1.温度误差
应变片阻值受环境温度影响的原因: ①应变片的电阻丝有一定的温度系数 ②电阻丝材料与测试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第2章应变式传感器3

14IR11R
4R
若忽略 R ,则此时
R
U0 14IRU0'
2. 非线性误差
1IR 1
I
4 UoUo '
Uo '
1 4I1 R 4R R111 4R R14R R R 4R R
恒流源与恒压源电路相比,非线性误差减少一倍。
2.1.4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应变片能将应变直接转换成电阻的变化 其他物理量(力、压力、加速度等),需先
( R1+ΔR1 )R4≠R2R3
( R1+ΔR1 )R4=(R2+ΔR2)R3
R1R4 +ΔR1 R4=R2R3+ΔR2R3
ΔR1 R4=ΔR2R3
R1
R3 R4
R2
(1)两次平衡 (2)通过改变桥臂比,可以改变量程
应用:求出了ΔR1,,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应变。
2)不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
初始平衡,若应变片电阻变化为ΔR,其它桥臂固定不变,电桥输
U 4
R R1
1
1
R1 2R1
U'o
U n (1n)2
R1 R1
若n=1:
U
' 0
U 4
R1 R1
U0与ΔR1/R1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非线性误差为
u
Uo Uo' Uo'
R1
R1
1 n R1
R1
R1
若n=1: u
R1 2R1
1
11R1
1R1 2R1
R1
2 R1
例如:
对于一般应变片:所受应变ε通常在5000μ以下,若取应变片 灵敏系数K=2,则ΔR1/R1=Kε=0.01,计算得非线性误差为0.5%; 若K=100,ε=1000μ时,ΔR1/R1=0.1,则得到非线性误差为5%,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2章

电桥电路
力、加速度、荷重等
应变
电阻变化
电压、电流
图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典型结构与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片:利用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或半导 体的压阻效应制成的一种传感元件。
电阻应变片的分类: 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一、电阻应变片
(一)工作原理——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 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第二章 应变式传感器
主要内容:
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二、压阻式传感器
本章重点: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构成原理及特性 电桥测量电路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
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构成原理及特性, 掌握电桥测量电路的结构形式及和差特性,掌握 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特点。
in2x
图2-10 应变片对应变波的动态响应
应变片对正弦应变波的响应是在其栅长 l 范围内所
感受应变量的平均值 m,低于真实应变波 t ,从而
产生误差。
t 瞬时应变片中点的应变(真实应变波) 值为:
t
0
s
in2
xt
t 瞬时应变片的平均应变(实际响应波) 值为:
m
也可写成增量形式
RRKs
l l
Ks
式中,Ks——金属丝的应变灵敏系数。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 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量。
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取决于两部分:
①金属丝几何尺寸的变化, 0 .3 (1 2 ) 1 .6
②电阻率随应变而引起的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金属丝几何尺寸 金属本身的特性C
如康铜,C≈1, Ks ≈2.0。其他金属, Ks一般在1.8~4.8范围内。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第2章

金属丝的应变灵敏系数
K0由两部 分组成
①受力后材料几何尺寸变化(1+2μ)
②受力后材料电阻率的变化(Δρ/ρ)/ε(与几何尺寸及 金属丝本身特性有关)
对于金属电阻丝(1+2μ )>>(Δ ρ /ρ )/ε ,金属丝应变片灵敏 系数k0主要由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决定,即对于用金属制成的应变片 来说,起主要作用的是应变效应(电阻的相对变化与伸长或缩短间 存在比例关系叫应变)。金属丝的μ =0.25~0.5(钢的μ =0.285)故 k0≈1+2μ ,k0≈1.5~2。 对于半导体则不同:当半导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 明显的变化,称为压阻效应。因此(Δρ/ρ)/ε=πE >> (1+2μ ) 故可忽略(1+2μ )的影响,即对于用半导体制成的压阻传感器来说, 起主要作用的是压阻效应。半导体的k0≈ πE ≈ 50~100,灵敏度是 金属材料的几十到上百倍。 弹性模 压阻系
AR RK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不引入补偿块(如下图所示) – 起到温度补偿作用 – 可提高灵敏度
A:如图,R1、RB正交粘结 则: U AR' RK (1 )
0
R正反面(R1受拉,应变为正;RB受压,应变为负) 则: '
U0 2 AR RK
应变计
应变片的粘贴
1. 检查通断 13.固定 5 .用透明胶带将应变片与构件在引脚处 临时固定,移动胶带位置使应变片达到 3 .再用细砂纸精磨( 45度交叉纹)。 粘贴、焊接后,用胶布将引线和 正确定位。 2 .在选定贴应 被测对象固定在一起,防止拉动 4 .用棉纱或 引线和应变片。 变片的位置划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章-1_应变式传感器

E 4
R1 R
R2 R
R3 R
R4 R
EK 4
1
2
3
4
当仅桥臂AB单臂工作时,理想输出电压为
Ug E R E K
4R 4
44
电桥分类
B R1=R
A
Ug
R2=R C
R3=R’ R4=R’
E
D
第一对称电桥
2、第一对称电桥
若电桥桥臂两两相等,即R1 =R2=R , R3=R4=R′ , 则 称
16
2.1数 (二)横向效应 (三)动态特性
17
应变片的电阻值 R
• 应变片在未经安装也不受外力情况下, 于室温下测得的电阻值
• 电阻系列:60、120、200、350、500、1000 Ω
电阻值大
可以加大应变片承受电压, 输出信号大, 敏感栅尺寸也增大
18
25
设环境引起的构件温度变化为Δt(℃)时,
粘贴在试件表面的应变片敏感栅材料的电阻温度系
数为αt ,则应变片产生的电阻相对变化为
R R
1
t t
26
由于敏感栅材料和被测构件材料两者线膨胀系数不同,当
Δt 存在时,引起应变片的附加应变,其值为
2t g s t
βg—试件材料线膨胀系数;βs—敏感栅材料线膨胀系数。
金属箔式应变片
13
金属薄膜应变片
• 采用真空蒸发或真空沉积等方法在薄的绝缘基片上 形成厚度在0.1μm以下的金属电阻材料薄膜敏感栅, 再加上保护层,易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 优点:应变灵敏系数大,允许电流密度大,工作范 围广,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 问题:难控制电阻与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
15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Pt(纯)
4.6
Pt(80) Ir(20)
4.0
Pt(91.5) W(8.5)
3.2
1.0~1.1
1.24~1.42
1.0 1.3~1.5
0
175
30~40 3 000 590 192
线膨胀系数
(×10-6/℃ ) 15
14
13.3
③
实验研究发现,
d
C dV V
,C为与材料相关的常数
又 dV d(Sl) dS dl (1 2)
V Sl S l
dR R
C(1
2)
2
Ks
其中,Ks为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是与材料相 关的常数,对金属或合金一般在1.8~3.6范围内。
金属丝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其伸长或缩短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压决定的常数。
由上式可知,当R3 、 R4为 常数时,R1和R2对输出电压的作 用方向相反。利用这个基本特性
可实现对温度的补偿,并且补偿
效果较好,这是最常用的补偿方
法之一。
图2-7 桥路补偿法
32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测量应变时,使用两个应变片,
一片贴在被测试件的表面,如图2-8
中R1,称为工作应变片。另一片贴 在与被测试件材料相同的补偿块上,
• 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
3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应变式传感器也存在一定缺点: • 在大应变状态中具有较明显的非线性,半导体应变式传
感器的非线性更为严重; • 应变式传感器输出信号微弱,故它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因此信号线需要采取屏蔽措施; • 应变式传感器测出的只是一点或应变栅范围内的平均应
第二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线性,灵敏度*4
9 05:14
2018/10/6
恒流源电桥补偿法: 全等臂电桥,恒流源,单臂工作:
' U 0 I
R3R1 RR1 I R1 R2 R3 R4 R1 4 R R1 U 0 I
非线性
近似线性:
R3R1 IR R1 R1 R2 R3 R4 4 R
7
相对桥臂相加 相邻桥臂相减
U R1 05:14 4 R 1
2018/10/6
单臂工作:R1-应变片,R2-补偿片,R3、R4固定电阻
U 0
(2) 交流电桥: 原理:相同 ; 输入输出:直流 平衡条件: Z1Z3 Z2 Z4
Z ze j
交流, 电阻
阻抗
z1z3 z2 z4
平衡 输出 C1R4 C2 R3
H K y / Kx
横向效应系数
2018/10/6 5 05:14
机械滞后: 粘接 --- 过热/过载 残余变形 蠕变和零漂: 粘接 内应力
不重合
预载/重复加载
滑移
固化,增大弹性膜量
应变极限:非线性误差达到10%的应变值,过载能力
(2) 动态特性: 力传导:机械应变
基底
胶层
敏感栅
滞后
正弦响应:幅值降低
非线性误差:
' U0 U0 IRR1 /(4 R) IRR1 /(4 R R1 ) R1 / R1 eL ' U0 IRR1 /(4 R R1 ) 4 R1 / R1
(4) 电桥的温度效应及其补偿: 温度效应:标准状态(t=20C,p=760mmHg,f=10mmHg),(理想) 实际温度:偏差 --- 特性改变 --- 输出改变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 王华翔 第2章 应变式传感器

(1)单丝自补偿;
热输出
R R t
t
K
e
g
t
为达到温度补偿的目的,在温度变化 Δt时,必须使
t K(e g ) 0
t K(g e)
试件的线膨胀系数 e 为确定值。可以选用电阻温度系 数 t 和线膨胀系数 g 满足上式条件,即可实现 温度自补偿。具有这种敏感栅的应变片称为单丝自补偿 应变片。
Ug
E 4
R R
E 4
K
假设 Ri R 导致的误差是多少? 从原始公式推导
Ug
ER 4R 2R
E 4
R R
1
1 2
R R
1
E 4
K
(1
1 2
1
K
)
线性项
级数展开
非线性项
Ug
E 4
K
1
1 2
K
1 K 2
4
1 K 3
8
相对非线性误差= 第1个非线性项 线性项
1 K 0.01, K 2
Ra
Ra Ra
t
Rb
Rb Rb
t
Ra Rb
Rb Rb
t
Ra Ra
t
t t
K b e K a e
b a
调整两段敏感丝长短,可以达到很好的补偿作用。
(3)桥路补偿法
测量应变时,使用两个应变片,一片贴在被测试件的表面 ,称为工作应变片。另一片贴在与被测试件材料相同的补 偿块上,称为补偿应变片。在工作过程中补偿块不承受应 变,仅随温度发生变形。
R2
构件受弯 曲应力
构件受单向应力
U sc AR1 R1t R1 K R4 R2 R2t R2 K R3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根部沿〈110〉和〈110〉晶向各 扩散两个P型电阻,并接成电桥。 当悬臂梁自由端的质量块受加速 度作用时,悬臂梁受弯矩作用产 生应力,其方向为梁的长度方向。 从而使四个电阻中两个电阻的应 力方向与电流一致,另两个
电阻的应力方向与电流垂直。
图2.24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原理结构
1-基座;2-扩散电阻;3-硅梁;4-质量块
1.测力传感器
应变计式传感器的最大用武之地 还是称重和测力领域。这种测力 传感器的结构由应变计、弹性元 件和一些附件所组成。视弹性元 件结构型式(如柱形、筒形、环形、 梁式、轮幅式等)和受载性质(如拉、 压、弯曲和剪切等)的不同,它们 有许多种类。
2.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流体的 压力。视其弹性体的结构形式有 单一式和组合式之分。单一式是 指应变计直接粘贴在受压弹性膜 片或筒上。膜片式应变压力传感 器的结构、应力分布及布片,与
第二章 电阻应变计式 传感器
第五节 电阻应变计式 传感器 第六节 压阻式传感器
一.原理和特点
综上所述,电阻应变计有两
方面的应用:一是作为敏感元件, 直接用于被测试件的应变测量; 另一是作为转换元件,通过弹性 元件构成传感器,用以对任何能 转变成弹性元件应变的其它物理 量作简接测量。用作传感器
传感器灵敏度的温漂是由于 压阻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 当温度升高压阻系数减小, 传感器的灵敏度要减小;反之灵 敏度增大,零位温度一般可用串 联电阻的方法进行补偿,如图 2.25。
串联电阻Rs 主要起调节作 用,并联电阻 Rp则主要起 补偿作用。
图2.25温漂补偿电路
例:温度上升,R s的增量较大, 则A点电位高于C点电位,VA-VC 就是零位漂移。再R2上并联一负 温度系数的阻值较大的电阻R p, 可约束的R s变化,而实现补偿, 以消除此温度 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
核心器件:线绕电位器、电阻应变片等。 主要应用:力学参数的测量(位移、压力、荷
重、加速度等)。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
一、线绕式电位器传感器 1.线绕式电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⑴ 空载特性
U0
Ui
Rx R
Ui
x L
条件: RL
U0
SV x
,
SV
Ui L
等截面线绕式电位器
4只应变片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厚度为h, 长度L0 ,自由端力F 的作用点到应 变片的距离为L ,该点的协强:
6FL bh2
应 变 :
E
6FL Ebh2
R1 R4
R2
R3
L
L0
F
h
b
6FL A bh : 截 面 积
EhA
此位置上下两侧分别粘有4只应变片,R1、R4同侧;R3 、R2同侧,
这两侧的应变方向刚好相反,且大小相等,可构成全差动电桥。
F h
L0
二、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⒈ 基本原理:F = ma 。
扩散应变电桥
壳体
硅梁
对于梁式传感器当集中质量块的质量
为m 时: F m a EhA R
h
6KS L R
b
L
集中质量块
a EhA R
6KS Lm R
实际应用中a 不是恒量(也不能是恒量),所以
x2
需要分析其动态响应 (二阶传感器)。设传感器的
1
E
n
R1
R1 1 n
1
n
R1 R1
1
n
R1
金属应变片ΔR 较小,在要求不高时非线性误差可以忽略,半导体则必须补偿。
⑸.非线性误差的补偿方法
①差动电桥法
a.半桥差动电路 R2 R1 , 平衡(应变为零)时 R1 R2
U0
E
R1
R1 R1 R1 R2
R2
R3 R3 R4
1 R1
E
R1 1 n
,所以:
dV V
dA A
dL L
2 y
x
(1
2) x
则有: d
c(1 2) x 最后得到金属丝应变电阻效应的灵敏系数 Km :
d
Km
(1 2)
x
(1 2) (1 2)c
4.半导体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
史密斯等学者发现,锗、硅等单晶半导体材料具有压阻效应,且满足:
σ —— 单晶体的轴向应力
d
1
n n
E
1 1
n
1
n
R1 R1
由于n = 1 所以
U0
1 2
E
R1 R1
、
SV
1E 2
。
输出U 0为纯线性,且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R1 R1 R3
2-7
R2 R2 U0
R4
b.全桥差动电路
R2 R1 R3 R4 , 平衡(应变为零)时 R1 R2 R3 R4
U0
E
R1
R1 R1 R1 R2
时需使栅丝的轴线沿应变方向。
应变方向 试件
x
1 K
dR R
应变片与试件的粘结
注:当试件的应变方向不单一时,要使用多片。
三、电阻应变片应变电阻的测量
实际使用中均用电测法,即
x
dR R
dU(或dI )
1.直流电桥法
当负载电阻R L→∞时,输出电压U0
U0
E
R1 R1 R2
R3 R3 R4
2-6
当负载电阻R L为有限值时的输出电压U0
2.材料的泊松比μ 与 dL/L、dA/A 在力的作用下的相互关系
设轴向应变为 x
dL L
、径向应变为 y
dr r
,
dr dr
则有y x
而
y x
r dL
r x
L
由:
dR dL d dA dL 2 dr d R LAL r
得:
dR R
x
2 x
d
x(1
2)
d
A =πr 2
R1 R1
R2
工作原理分析 设:流过R1、R2支路的电流为I1; 流过R3、R4支路的电流为I2。
输出U 0在无应变时为:
R3
I
U0
R4
U0
I1R1
I2 R3
R1R4 R1 R4
R2 R3 R2 R3
I
0
2-9
当有应变发生时R 1→ R 1+ΔR 1,在无应变时满足R1=R2=R3=R4输出为:
电位器负载特性曲线
结论:K L不能太小!
r Rx 电位器的电阻相对变化量 R
KL
RL R
电位器的负载系数
r
Y 1
r
r2
KL KL
2.线绕式电位器的阶梯特性及其分辨率
⑴ 阶梯特性及产生原因
阶梯特性是由滑动触点(电刷)在移动过 程中, 从一匝滑到另一匝时电阻值产生突变
所引起的。其阶梯值ΔU 为:
U
U0 E R1 R2
R1R4 R2 R3 RL R3 R4 RL R1R2 R3 R2 R3 R4 R1R2 R4 R1R3 R4
E
R1R4 R2 R3
R1 R2
R3 R4
1 RL
R1R2 R3 R2 R3 R4 R1R2 R4 R1R3 R4
实际使用中负载电阻R L→∞虽然无法满足,但下式很容易满足:
R L.
A
式中 R : 总电阻、L : 均匀导线的长度、
:导线的电阻率、A:导线截面积。
其全微分:
dR dL d dA R L A(R、L、A的变化均为线形的)
R L A
R L A
给出了总电阻的相对变化量与其它三个量的相对变化的关系。
在力的作用下,L、A、ρ均可发生变化,R 亦可发生变化。
R R
KS
KS
6FL EhA
F EhA R 6KSL R
由于全差动电桥 R U0 ,所以 F EhA U0
RE
6KSL E
输出电压 供桥电压
⑵ 等应力(等胁强)梁式荷重传感器
6FL bh2
中使
L bh2
K(常数)
通常采用厚度 h 不变,宽度 b 改变
来满足:
L 常数 b
其他讨论与等截面梁式荷重传感器相同。
m
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简谐振动,其位移为
x1 x1me j t 质量块的绝对位移为x2,相对
于壳体的相对位移为x, 则其运动方程为:
C K
x
x1
m
d 2 x2 dt 2
c
dx dt
Kx
0
惯性力 阻尼力 弹力 x2= x + x1
振动体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物理模型
d 2 x2 dt 2
d2x dt 2
R2
R1
R1
Rf
图 1-11b
共模抑制比较低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
一、力(荷重)传感器
1. 柱式力传感器(柱的截面积为A)
x
L L
轴向应变。
L
杨氏模量
F A
E x
协 强,
x
F EA
面积
R1 R1
xK S
KS
F EA
F EA R1 K S R1
F
电阻应变片
F Flash 16.1
2 .梁式荷重传感器 ⑴ 等截面梁式荷重传感器
压阻效应
定义:
d
应变效应
K (1 2) x
➢可得电阻的相对变化
与轴向(线)应变的关系
dR R
K x
3.金属材料应变电阻效应
首先讨论金属材料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与体积的相对变化的关系。
俄国学者勃底特兹明通过实验发现: d c dV
V 是体积,c 是一个与材料性质和加
V
工方法有关的常数。
而
V
=
L·A
n
n
E
R1 n R1
1
R1 R1
n1
n1n来自R1 R11n
令
n SV (1 n)2 则:
U 0
SV
R1 R1
E
R1 R1
1时 U0
U0
E
n (1 n)2
R1 R1
xK
dR R
R1 R1
U0 x
⑶.几点讨论
① U0 x、SV
同时与应变、供电电压E成正比,但 E 的增大受电阻最大允许功耗的限制。
U0
R1 R1 R4 R2 R3
R1 R1 R4 R2 R3
I
R R 4R R
I
1 4
IR 1 1 R
4R
取:
U0
1 4
IR
时,舍掉的非线性因子: R 比 R 小得多。
4R
R
b.双恒流源电路
I0
I0
U0 I0R
R0 R0+ΔR
U0
图 2-10
注:应变测量电桥电压灵敏度SV 的常用表示方法 实际使用中, SV常用 mV/V 来表示。 供桥电压 在供桥电压为V时的满量程输出电压
1 N
Ui
N —— 绕线总匝数
⑵ 分辨率及阶梯误差
U0
➢分辨率:
U
1 N
Ui
➢阶梯误差:
在理想情况下,工作曲线均匀穿过 实际曲线的阶梯,此时的阶梯误差为:
Ue
U 2
1 2N
Ui
x
阶梯特性图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Flash 1.1
一、应变效应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