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案3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f00e69f5335a8102d220eb.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课程代码:090100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学时数:54学时学分:学分执笔者:编写日期:2015年2月23日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为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理及其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学生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及要求绪论(2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任务、产生、发展及展望。
(二)教学内容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形成、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第二节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第四节怎样学好植物生理学,掌握与其有联系的学科的知识、注重实验以及结合生产实践(三)建议教学方法: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原则,通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4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细胞及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发生部位以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情况以及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等。
(二)教学内容重点: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和水在细胞中的形态;水势概念、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传导和散失的过程及影响这个过程的环境因素;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难点:水势概念、蒸腾作用、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情况。
第一节水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二节水分的运动及水分进入植物细胞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的吸收。
第四节蒸腾作用。
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第六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三)建议教学方法: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原则,通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体及其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无机养料的同化;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以及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等。
【大学课件】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大学课件】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e77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e.png)
【大学课件】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章节一:引言1.1 课程介绍1.2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1.3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教学目标和方法章节二:植物细胞生理2.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2 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2.3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4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章节三:植物的光合作用3.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3.2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3.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3.4 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反应章节四:植物的呼吸作用4.1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4.2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制4.3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4.4 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应用章节五:植物的水分代谢5.1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5.2 植物的吸水和失水过程5.3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5.4 植物的水分调节机制【大学课件】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章节六:植物的矿物质营养6.1 植物所需主要矿物质元素6.2 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6.3 矿物质元素过剩或不足对植物的影响6.4 植物营养诊断和施肥技术章节七:植物的生长发育7.1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7.2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7.3 植物的器官发育7.4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章节八:植物的生殖生理8.1 植物的生殖方式8.2 花的结构和发育8.3 授粉和受精过程8.4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与发育章节九:植物的逆境生理9.1 逆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9.2 植物的抗旱性9.3 植物的抗盐性9.4 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章节十: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10.1 基本实验操作和技术10.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测定10.3 植物水分代谢的测定10.4 植物矿物质营养的测定【大学课件】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章节十一:植物的碳同化作用11.1 碳同化作用的基本过程11.2 C3和C4植物的碳同化作用机制11.3 碳同化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1.4 碳同化作用的环境调节因素章节十二:植物的氮代谢12.1 植物氮代谢的基本过程12.2 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12.3 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12.4 植物氮素的利用效率和调控章节十三:植物的激素生理13.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13.2 植物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机制13.3 植物激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13.4 植物激素在逆境响应中的作用章节十四:植物的生态系统生理14.1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4.2 植物生态生理的研究方法14.3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14.4 植物生态生理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章节十五:总结与展望15.1 植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15.2 植物生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15.3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15.4 对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建议和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植物细胞生理中的渗透调节、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2024年度植物生理学教案精选
![2024年度植物生理学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0efcc7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d.png)
生理功能。例如,水分胁迫会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而某
些矿质元素的缺乏也会影响植物的水分状况。
18
2024/3/24
05
CATALOGUE
植物生长发育生理
19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2024/3/24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讲解植物细胞如何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以及如何通过生长增 大细胞体积。
组织与器官的形成
16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024/3/24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吸收方式包括主动吸收和 被动吸收。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长距离运输,同时借助细胞内的各种转运 蛋白进行短距离运输。
矿质元素的利用
植物利用吸收的矿质元素参与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 吸作用、物质合成与分解等。
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 生理响应和适应机制,包 括干旱、高温、低温、盐 碱、重金属胁迫等。
研究植物激素的合成、代 谢、运输和作用机制,以 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调 控网络。
研究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生理效应, 包括共生关系、寄生关系 和抗病机制等。
2024/3/24
6
2024/3/24
02
2024/3/24
25
逆境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
水分逆境下的生理生化变 化
探讨干旱和洪涝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响应 ,如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气孔运动调节、活 性氧代谢等。
温度逆境下的生理生化变化
分析高温和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如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热激蛋白表达 等。
盐碱逆境下的生理生化变 化
植物生理学教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49d2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2.png)
期末考试评价
考试内容:涵盖植物生理 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
和实践应用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理 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 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进
行评分
考试形式:笔试和实验操 作考试相结合
反馈方式:通过试卷分 析和学生访谈,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
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
收集学生反馈:通过问卷 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 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意见。
学生互动讨论
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并提出 问题
讨论交流:鼓励 学生之间进行讨 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教师 适时进行引导和 启发
总结归纳:教师 总结学生的讨论 和交流,归纳出 知识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 重要性
介绍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 容和方法
通过实例说明植物生理学 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 兴趣和求知欲
分析反馈结果:对收集到 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 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 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 措施,如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
互动等。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 施落实到教学中,观察并 记录改进效果,以便进一
步调整和优化。
THANK YOU
汇报人:XX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来 解释抽象的理论知识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来让 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讨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互动 性
实验教学
实验材料:准备相关实验器 材和材料,如显微镜、培养 皿、种子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 生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 理和知识
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实验步 骤,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
植物生理学教案(2024)
![植物生理学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9c2ce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7.png)
26
06
植物的生殖生理与种子形成
2024/1/29
27
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特点
有性生殖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合 子,再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 具有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植物适
应环境变化。
无性生殖
通过营养器官(如根、茎、叶) 的分裂、出芽或孢子等方式繁殖 新个体。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
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研究方法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 种手段,以揭示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2024/1/29
5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作物育种
通过了解植物生理机制,可以指导作物育种工作 ,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02 栽培技术
根据植物生理学原理,可以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 措施,如合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高 作物产量和品质。
25
植物生长调控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调控技术
通过外源施加生长物质或其类似物、改变环境条件等手段,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过程。
农业生产应用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植物生长环境适应性,促进作物早熟和增产等。例 如,利用赤霉素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利用乙烯利促进棉花叶片脱落 和采收等。
2024/1/29
1. 光照强度
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光 照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 快。
3. 二氧化碳浓度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光合作 用的速率。
2024/1/29
2. 温度
影响酶的活性,适宜的温 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
14
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及生理意义
• 概念: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 过程。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0c18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5.png)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2 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叶绿体液泡中心体质体1.3 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叶绿体的功能液泡的功能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2.3 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吸收和运输3.1 植物的营养需求水分养分(氮、磷、钾等)光照温度3.2 植物的营养吸收根系吸收叶片吸收3.3 植物的营养运输维管束的运输系统韧皮部的运输系统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和繁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4.2 植物的繁殖结构雄性生殖器官(花药、花粉)雌性生殖器官(子房、卵细胞)4.3 植物的繁殖过程花粉管的形成和生长受精过程种子的形成和成熟第五章:植物的适应和逆境反应5.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光合作用的调节呼吸作用的调节水分的调节养分的调节5.2 植物的逆境反应干旱盐分低温病虫害5.3 植物的逆境适应机制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表达的调节第六章:植物的激素和生长调节6.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激素的定义和作用细胞分裂素(CK)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H)6.2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激素合成的途径激素的运输机制激素的信号传导6.3 植物生长调节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的应用控制植物生长的应用调节植物发育的应用第七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光合色素的结构和功能光反应和暗反应CO2的固定和还原7.2 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7.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植物生长的应用节能减排的应用第八章:植物的生态生理学8.1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与光照的关系植物与水分的关系植物与养分的关系植物与生物的关系8.2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植物的生态位植物的生态多样性8.3 植物的生态生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观测方法模型方法第九章:植物的生理生态与应用9.1 植物生理生态在农业中的应用改良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9.2 植物生理生态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植物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9.3 植物生理生态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在园艺学中的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第十章:植物生理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0.1 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10.2 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植物生理学面临的挑战植物生理学的新机遇10.3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前景植物生理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植物生理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植物生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的定义和作用是教学重点。
植物生理学 教案
![植物生理学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32fa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8.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教案标题:植物生理学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 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过程。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3.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 实验设备:显微镜、植物生长箱等。
3. 实验材料:植物样本、培养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例,向学生介绍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发育等。
2. 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光、温度、水分、土壤矿质等。
3.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养分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示范种子萌发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发育过程。
2. 示范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设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箱,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3. 示范养分供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在不同营养培养基上培养植物,观察光合作用的效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与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他们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原理的疑问。
总结重点概念和实验结果。
五、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植物生理学在农业、园艺、药学等领域的应用,展示相关案例或实践经验。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阅读和实验报告,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73c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7.png)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3)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分析其生理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增强其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3)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植物生理学》;2. 实验器材:显微镜、植物细胞切片、实验药品等;3. 课件: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长发育过程等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植物细胞切片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教材,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以及对观察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fdd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f.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一、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二、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展望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第一节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一、植物的含水量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扩散二、集流三、渗透作用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一、根系吸水的途径二、根系吸水的动力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三、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展望2、了解植物的含水量,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3、掌握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4、掌握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途径、动力和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difinition,content and tasks of plant physiology)(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个方面。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morphogenesis),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物质与能量转化是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又紧密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代谢(metabolism)。
植物代谢包括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无机物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于碳水化合物中,这就完成物质转化(material transformation)和能量转化(energy transformation)步骤。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41f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png)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生理1.1 细胞结构与功能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细胞器的功能1.2 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1.3 细胞信号传导植物激素的作用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2.1 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影响种子萌发因素2.2 植物生殖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花的结构与授粉2.3 植物生长与发育细胞分裂与伸长器官发生的调控第三章:植物营养与矿物质代谢3.1 植物营养吸收与运输根系吸收营养的过程营养在植物体内的运输3.2 矿物质代谢主要矿物质元素的功能矿物质的循环与平衡3.3 植物营养与肥料有机肥料的使用化学肥料的使用第四章: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调控4.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的调控4.3 光合与呼吸的关系光合与呼吸的相互影响植物产量与光合呼吸的关系第五章: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调控5.1 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调控作用赤霉素的调控作用细胞分裂素的调控作用脱落酸的调控作用5.2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5.3 植物激素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六章:植物逆境生理6.1 逆境类型与植物响应非生物逆境(如干旱、盐害、低温)生物逆境(如病虫害、杂草竞争)6.2 植物抗逆机制渗透调节物质的作用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6.3 植物逆境育种与栽培抗逆品种的选育逆境下的栽培管理技术第七章:植物生殖生理7.1 花的发育与授粉花器官的形成与发育授粉与受精过程7.2 种子形成与萌发种子形成的生理机制种子萌发的生理需求7.3 果实发育与成熟果实的形成与发育果实的成熟生理第八章:植物生物技术8.1 植物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植物繁殖的新技术8.2 基因工程在植物中的应用植物基因转化的方法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讨论8.3 植物生物反应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概念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第九章: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与方法9.1 基本实验技术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显微镜观察技术色谱分析技术9.2 现代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9.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方法图形绘制与表达第十章:植物生理学在农业中的应用10.1 植物生理学与作物栽培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10.2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与土壤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10.3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研究植物抗逆机制创制新品种与新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植物细胞生理中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机理和调控是植物细胞生理的核心内容,需要重点掌握。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4427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8.png)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分析其调控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3)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2)实验法: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法: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4)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2)实验器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实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王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1)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分析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对应关系。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蓝藻的光合作用等;(2)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等;(3)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生长发育:(1)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2)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如激素调节、基因调控等。
《植物生理学》教案.doc
![《植物生理学》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5c68088b52acfc789ebc98c.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48学时)任课教师:王晓峰、刘伟、卢少云、叶蕙、陈建勋、庞学群、陶丽珍、钱春梅、王曼、刘慧丽、张雪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植物生理学教研室授课班级: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绪论教案(章节为单位)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周次)绪论一、教学目的: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展望,了解与其专业的关系。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框架。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2.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 植物生理学的展望三、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的概念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四、教学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涉及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名,而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
五、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和板书。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硬件支持。
七、实施步骤:1.从生产和生活的事例引出植物生理的内容和概念。
2.解释概念: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那些。
3.产生和发展历史。
4.当代本学科发展特点。
5.展望,主要集中在如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八、练习巩固及课后思考: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当前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4、简述植物生理学与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九、时间安排:1学时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教案教案制作:植物生理学A 教学团队授课班级: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1、2、3班授课时间:(第1-2周次)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及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基本原理,认识维持植物水分平衡的重要性,为合理灌溉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水势的概念和细胞的水势组成。
2. 根系吸水的动力及它们的形成机理。
3. 气孔运动的机理。
4. 合理灌溉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难点:1. 水势的概念及其植物细胞水势组成。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57d349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3.png)
一、教案名称: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解释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等。
3. 互动:分组讨论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实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总结:强调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动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籍,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思考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互动讨论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绪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十、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现象,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案名称: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一章——水分与植物生长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八、教学重点:1. 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
九、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
2. 植物对水分逆境的适应机制。
十、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
2. 教学PPT或黑板。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13e9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a.png)
植物生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 植物细胞的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质体1.2 植物细胞的主要功能细胞分裂物质运输新陈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第二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细胞伸长组织分化器官形成2.2 植物发育的调控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等)激素调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第三章:植物的营养代谢3.1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3.2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调控因素3.3 植物的物质吸收和运输根的结构和功能矿物质的吸收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和繁殖4.1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4.2 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结构果实的形成种子的形成4.3 植物的繁殖策略自我繁殖异交繁殖风媒繁殖昆虫媒繁殖第五章: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生理5.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5.2 植物的生态生理功能初级生产碳汇作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第六章:植物的激素生理6.1 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H)6.2 植物激素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调控开花与结果控制植物逆境反应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七章:植物的逆境生理7.1 植物面临的逆境非生物逆境(干旱、盐害、低温等)生物逆境(病害、虫害、杂草等)7.2 植物逆境应答机制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表达的调控逆境信号传导途径7.3 逆境生理研究的应用抗逆育种抗逆植物材料的开发农业生产的逆境管理第八章:植物的分子生理8.1 植物基因组学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进化基因表达调控8.2 植物蛋白质组学植物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8.3 植物代谢组学植物代谢途径代谢组分析技术代谢组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植物的生理生态9.1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与大气环境植物与土壤环境植物与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9.2 植物生态生理的研究方法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实验模型模拟9.3 植物生理生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农田生态系统管理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第十章: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与方法10.1 基本实验技术显微镜观察色谱分析电泳技术分子克隆与表达10.2 现代实验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基因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10.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细胞膜的性质和功能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质体的类型和功能难点一: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联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机械强度的调控细胞膜对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的调控细胞质对细胞代谢活动的支持细胞核在遗传信息存储和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质体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功能分化重点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种子发芽的生理机制细胞伸长的调控因素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分子基础植物发育的激素调控网络难点二: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分子机制种子发芽的激素调控细胞伸长的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的遗传编程植物发育中的激素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重点三:植物的营养代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调控植物对矿物质和水分吸收的机制难点三:植物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和分子调控呼吸作用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调控植物营养吸收的载体介导和信号调控重点四:植物的生殖和繁殖植物生殖方式的生物学意义繁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繁殖策略的适应性难点四:植物生殖和繁殖的分子基础生殖激素在植物生殖中的作用繁殖器官发育的遗传控制植物繁殖策略的进化生物学重点五: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生理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机制植物生态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难点五:植物适应性和生态生理的复杂性植物逆境适应性的分子育种应用植物生态生理功能的环境调控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本教案涵盖了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重点突出了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生殖繁殖以及适应性和生态生理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9e5f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5.png)
● 03
第3章 植物呼吸作用实验
植物呼吸速率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测定植物在不同 条件下的呼吸速
率
结果分析
不同温度、湿度 等条件下呼吸速
率的差异
实验步骤
制备试剂、采集 样品、测定数据
乙醇发酵实验
乙醇发酵实验旨在研 究植物细胞在缺氧条 件下的代谢途径。通 过设计不同条件下的 发酵实验组,分析乙 醇产量与细胞代谢途 径的关系。实验结果 将深入理解植物生理 代谢的机制。
加强实验结果的应用能力
03、Leabharlann 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思考实验的各种可能性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04、
教师培训与支持
提供教师实验教学培训 支持教师实验教学的创新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资源整合共 享
推动实验教学资 源整合共享
课程内容创 新
不断创新实验教 学的课程内容
技术设备更 新
促进实验教学技 术设备更新
植物组织中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03、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实验
转基植物中激素信号传递路径的分析
04、
● 05
第5章 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
01 取材
采集植物材料用于培养
02 接种
将植物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
03 培养
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实验
01、 实验设计
选择不同植物种类进行细胞融合
03、
02、 结果分析
研究细胞融合后植株的性状和遗传机制
04、
植物互作实验
实验方法
构建植物种间竞 争实验
结果分析
探讨植物物质交 换、竞争机制及
演化意义
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案
![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f7468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8.png)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授课班级:XX年级XX专业授课时间:每周XX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生长发育、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等方面。
3. 熟悉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4.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一、绪论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3.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二、植物水分生理1. 植物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2. 植物水分胁迫与逆境生理3. 植物水分生理的调节机制三、植物矿质生理1. 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2. 植物矿质营养失调与逆境生理3. 植物矿质生理的调节机制四、植物光合生理1.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影响3. 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利用五、植物呼吸代谢生理1. 植物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植物呼吸代谢的环境因素影响3. 植物呼吸代谢的调节机制六、植物生长发育生理1.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 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影响3.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机制七、植物激素生理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3. 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生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讲授新课1. 根据教学内容,系统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生理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分析学生提出的疑问,解答学生的困惑。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665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2.png)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生理学概述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植物细胞的生理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植物细胞的代谢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发展2.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意义2.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类型第五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 植物细胞的水分平衡2. 植物的吸水与失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详细过程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实验法: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计划第1周:植物生理学概述第2周:植物细胞的生理第3周:植物的光合作用第4周:植物的呼吸作用第5周:植物的水分代谢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生理学》2. 实验器材:显微镜、植物材料、实验仪器等3. 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八、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代谢的过程和机制。
植物生理学教案3
![植物生理学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ce58affdc8d376eeaeaa3168.png)
基本内容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 )。
Concept: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in plant ) 植物体中有什么元素?哪些元素是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一、植物体内的元素(Elements in plant)把植物烘干,充分燃烧。
燃烧时,有机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ash)。
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也称为灰分元素(ash element)。
氮在燃烧过程中散失而不存在于灰分中,所以氮不是灰分元素。
但氮和灰分元素一样,都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而且氮通常是以硝酸盐(NO3-)和铵盐(NH4+)的形式被吸收,所以将氮归并于矿质元素一起讨论。
一般来说,植物体中含有5%~90%的干物质,10%~95%水分,而干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超过90%,无机化合物不足10%。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亦称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砂基培养法(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是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中,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时,可在人工配成的混合营养液中除去某种元素,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的变化。
如果植物发育正常,就表示这种元素是植物不需要的;如果植物发育不正常,但当补充该元素后又恢复正常状态,即可断定该元素是植物必需的。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0ff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9.png)
植物生理学教案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过程。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植物的生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结构1.1 植物细胞的特点与组织系统1.2 各种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的生长调控2.1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2.2 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温度、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植物的繁殖方式3.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与特点3.2 花的结构与传粉机制3.3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第二部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植物的光合作用1.1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1.2 光合产物的利用与分配2. 植物的营养吸收2.1 水分吸收与传输系统2.2 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2.3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3.1 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等逆境的适应机制3.2 植物的抗病性与抗虫性第三部分:植物的信号传导与生理响应1. 植物的内外信号传导1.1 植物激素作为内部信号的作用与调控1.2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感知与响应2. 植物光信号转导2.1 光周期调控与植物的开花生理2.2 植物对光质的感知与响应3.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与调控3.1 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2 盐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3 氮素限制下的植物生理反应第四部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1.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1 植物根系结构与功能1.2 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2. 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1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节2.2 植物的生长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3. 植物与生物圈的联系3.1 植物的生态位与物种多样性维持3.2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结论: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关于植物生命活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信号传导和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容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Concept: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in plant )植物体中有什么元素?哪些元素是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它们有什么生理功能?一、植物体内的元素(Elements in plant)把植物烘干,充分燃烧。
燃烧时,有机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ash)。
矿质元素(mineral element)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也称为灰分元素(ash element)。
氮在燃烧过程中散失而不存在于灰分中,所以氮不是灰分元素。
但氮和灰分元素一样,都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而且氮-+)的形式被吸收,所以将氮归并于矿质元NH通常是以硝酸盐(NO)和铵盐(43素一起讨论。
一般来说,植物体中含有5%~90%的干物质,10%~95%水分,而。
10%,无机化合物不足90%干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超过.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for plant)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亦称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砂基培养法(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是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中,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研究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时,可在人工配成的混合营养液中除去某种元素,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的变化。
如果植物发育正常,就表示这种元素是植物不需要的;如果植物发育不正常,但当补充该元素后又恢复正常状态,即可断定该元素是植物必需的。
借助于溶液培养法或砂基培养法,已经证明来自水或二氧化碳的元素有碳、氧、氢等3种,来自土壤的有氮、钾、钙、镁、磷、硫、硅等7种,植物对这些元素需要量相对较大,称为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或大量营养(macronutrient);其余氯、铁、硼、锰、钠、锌、铜、镍和钼等9种元素也是来自土壤,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或微量营养(micronutrient)(表2-1)。
表2-1 陆生高等植物的必需元素植物的符干/%mo用形干0.01Cl3.0C230.01F2.0FeF20.005M1.0Mn0.002BB2.00.0010.4NaN20.0020.3ZnZ20.000 1CCu0.120.000 1NNi0.0020.000 1Mo0.001Mo 根据生化功能,植物矿质营养可以分为5组:具体功能和缺少时的生理症状如下:(一)第1组——碳化合物部分的营养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以吸收、氮1利用有机态氮,如尿素等。
氮是氨基酸、酰胺、蛋白质、核酸、核苷酸、辅酶等.的组成元素,除此以外,叶绿素、某些植物激素、维生素和生物碱等也含有氮。
由此可见,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的地位,故又称为生命元素。
当氮肥供应充分时,植物叶大而鲜绿,叶片功能期延长,分枝(分蘖)多,营养体壮健,花多,产量高。
生产上常施用氮肥加速植物生长。
但氮肥过多时,叶色深绿,营养体徒长,细胞质丰富而壁薄,易受病虫侵害,易倒伏,抗逆能力差,成熟期延迟。
然而对叶菜类作物多施一些氮肥,还是有好处的。
植株缺氮时,植株矮小,叶小色淡(叶绿素含量少)或发红(氮少,用于形成氨基酸的糖类也少,余下较多的糖类形成较多花色素苷,故呈红色),分枝(分蘖)少,花少,籽实不饱满,产量低。
2-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保持不SO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硫酸根离子。
、硫24变,大部分被还原成硫,进一步同化为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等。
硫也是硫辛酸、辅酶A、硫胺素焦磷酸、谷胱甘肽、生物素、腺苷酰硫酸和3-磷酸腺苷等的组成。
缺硫的症状似缺氮,包括缺绿、矮化、积累花色素苷等。
然而缺硫的缺绿是从成熟叶和嫩叶发起,而缺氮则在老叶先出现,因为硫不易再移动到嫩叶,氮则可以。
(二)第2组——能量贮存和结构完整性的营养2--)形式被植物吸收。
当磷进入植HPO通常磷呈正磷酸盐(HPO或、磷3424物体后,大部分成为有机物,有一部分仍保持无机物形式。
磷以磷酸根形式存在于糖磷酸、核酸、核苷酸、辅酶、磷脂、植酸等中。
磷在ATP的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磷在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施磷能促进各种代谢正常进行,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同时提高作物的抗寒性及抗旱性,提早成熟。
由于磷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和三者相互转变都有关系,所以不论栽培粮食作物、豆类作物或油料作物都需要磷肥。
缺磷时,蛋白质合成受阻,新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形成较少,影响细胞分裂,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植株矮小。
叶色暗绿,可能是细胞生长慢,叶绿素含量相对升高。
某些植物(如油菜)叶子有时呈红色或紫色,因为缺磷阻碍了糖分运输,叶片积累大量糖分,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形成。
缺磷时,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
.硅是以硅酸(HSiO)形式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的。
硅主要以非结晶4、硅44水化合物形式(SiO·n HO)沉积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它也可以与多酚类22物质形成复合物成为细胞壁加厚的物质,以增加细胞壁刚性和弹性。
施用适量的硅可促进作物(如水稻)生长和受精,增加籽粒产量。
缺硅时,蒸腾加快,生长受阻,植物易受真菌感染和易倒伏。
5、硼硼与甘露醇、甘露聚糖、多聚甘露糖醛酸和其他细胞壁成分组成复合体,参与细胞伸长,核酸代谢等。
硼对植物生殖过程有影响,植株各器官中硼的含量以花最高,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
湖北、江苏等省甘蓝型油菜“花而不实”就是植株缺硼之故,黑龙江省小麦不结实也是缺硼引起的。
硼具有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所以缺硼时,植株中酚类化合物(如咖啡酸、绿原酸)含量过高,嫩芽和顶芽坏死,丧失顶端优势,分枝多。
(三)第3组——仍保留离子状态的营养+),这些盐在水中解离出钾离子(KSO 土壤中有KCl,K等盐类存在,钾6、42进入根部。
钾在植物中几乎都呈离子状态,部分在细胞质中处于吸附状态。
钾主要集中在植物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如生长点、幼叶、形成层等。
钾活化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酶活性,是4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是形成细胞膨胀和维持细胞内电中性的主要阳离子。
在农业生产上,钾供应充分时,糖类合成加强,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提高,茎秆坚韧,抗倒伏。
由于钾能促进糖分转化和运输,使光合产物迅速运到块茎、块根或种子,促进块茎、块根膨大,种子饱满,故栽培马铃薯、甘薯、甜菜等作物时施用钾肥,增产显著。
钾不足时,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差;叶色变黄,逐渐坏死。
由于钾能移动到嫩叶,缺绿开始在较老的叶,后来发展到植株基部,也有叶缘枯焦,叶子弯卷或皱缩起来。
2+。
植物从氯化钙等盐类中吸收钙离子。
植物体内的钙呈离子状态Ca 、钙7钙主要存在于叶子或老的器官和组织中,它是一个比较不易移动的元素。
钙在生物膜中可作为磷脂的磷酸根和蛋白质的羧基间联系的桥梁,因而可以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
)CaM,简称calmodulin胞质溶胶中的钙与可溶性的蛋白质形成钙调素(.2+2+复合体,在代谢调节中起“第二信CaMCa?结合,形成有活性的CaCaM和使”的作用(详见第七章)。
缺钙时,钙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元素,细胞壁的胞间层是由果胶酸钙组成的。
细胞壁形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或者不能形成新细胞壁,出现多核细胞。
因此缺钙时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幼嫩器官(根尖、茎端)溃烂坏死。
番茄蒂腐病、莴苣顶枯病、芹菜裂茎病、菠菜黑心病、大白菜干心病等都是缺钙引起的。
镁主要存在于幼嫩器官和组织中,植物成熟时则集中于种子。
镁离、镁82+)在光合和呼吸过程中,可以活化各种磷酸变位酶和磷酸激酶。
同样,Mg子(的合成过程。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
缺乏镁,和RNA镁也可以活化DNA叶绿素即不能合成,叶脉仍绿而叶脉之间变黄,有时呈红紫色。
若缺镁严重,则形成褐斑坏死。
-)在光合作用水裂解过程中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促进氧氯离子(Cl9、氯的释放。
根和叶的细胞分裂需要氯。
缺氯时植株叶小,叶尖干枯、黄化,最终坏死;根生长慢,根尖粗。
2+)是细胞中许多酶(如脱氢酶、脱羧酶、激酶、氧化锰离子(Mn10、锰锰使光合作用中尤其是影响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化剂,水裂解为氧。
缺锰时,叶脉间缺绿,伴随小坏死点的产生。
缺绿会在嫩叶或老叶出现,以植物种类和生长速率而定。
+的再生。
钠离子对许植物中催化PEPCAM)在C和11、钠钠离子(Na4植物的生长也是有益的,它使细胞膨胀从而促进生长。
钠还可以部分地代多C3。
缺钠时,这些植物呈现黄化和坏死现象,甚替钾的作用,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势至不能开花。
4组——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营养(四)第铁是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和呼吸作用中的细胞色素和非血红素铁蛋、铁12+e铁在这些代谢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中都起着电子传递作用。
白的2+3+ FeFe组成。
由于叶绿-e体的某些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合成需要铁,所以,缺铁时会出现叶片叶脉间缺绿。
与缺镁症状相反,缺铁发生于嫩叶,因铁不易从老叶转移出来,缺铁过甚或过久时,叶脉也缺绿,全叶白化,华北果树的“黄叶病”就是植株缺铁所致。
2+谷氨酸脱氢酶和碳酸酐酶等的组成之是乙醇脱氢酶、)Zn(锌离子、锌13.因此缺锌植缺锌植物失去合成色氨酸的能力,而色氨酸是吲哚乙酸的前身,一。
植株茎部节锌不足时,物的吲哚乙酸含量低。
锌是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元素。
,华北间短,莲丛状,叶小且变形,叶缺绿。
吉林和云南等省玉米“花白叶病”地区果树“小叶病”等都是缺锌的缘故。
铜是某些氧化酶(例如抗坏血酸氧化酶、酪氨酸酶等)的成分,可14、铜2++)。
Cu 铜又存在于叶绿体的质体蓝素氧以影响化还原过程(Cu中,后者是光合作用电子传递体系的一员。
缺铜时,叶黑绿,其中有坏死点,先从嫩叶叶尖起,后沿叶缘扩展到叶基部,叶也会卷皱或畸形。
缺铜过甚时,叶脱落。
+。
NHCO和15、镍镍是脲酶的金属成分,脲酶的作用是催化尿素水解成42镍也是氢化酶的成分之一,它在生物固氮中产生氢气起作用。
缺镍时,叶尖积累较多的脲,出现坏死现象。
4+6+)是硝酸还原酶的金属成分,起着电子传递作Mo~ 、钼钼离子(Mo16用。
钼又是固氮酶中钼铁蛋白的成分,在固氮过程中起作用。
所以,钼的生理功能突出表现在氮代谢方面。
钼对花生、大豆等豆科植物的增产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