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一览表

合集下载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快速了解明朝16帝的简介献花(0) 收藏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是中华继汉唐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

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4年。

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 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

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后世称为明惠帝。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0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明朝16位帝王列表年号及名字

明朝16位帝王列表年号及名字

明朝16位帝王列表年号及名字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历时276年,共经历了16位皇帝。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帝王的名字以及他们在位期间的年号。

1.朱元璋(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朱允炆(明惠帝):建文(1399年-1402年)朱允炆,朱元璋之孙,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

3.朱棣(明成祖):永乐(1403年-1424年)朱棣,朱元璋第四子,通过靖难之役篡位称帝。

4.朱高炽(明仁宗):洪熙(1425年)朱高炽,朱棣长子,明成祖朱棣的皇位继承人。

5.朱瞻基(明宣宗):宣德(1426年-1435年)朱瞻基,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6.朱祁镇(明英宗):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朱祁镇,朱瞻基长子,明朝第六位皇帝,因土木堡之变被俘,后复辟。

7.朱祁钰(明代宗):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在土木堡之变后即位。

8.朱见深(明宪宗):成化(1465年-1487年)朱见深,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

9.朱祐樘(明孝宗):弘治(1488年-1505年)朱祐樘,朱见深之子,明朝第九位皇帝。

10.朱厚照(明武宗):正德(1506年-1521年)朱厚照,朱祐樘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

11.朱厚熜(明世宗):嘉靖(1522年-1566年)朱厚熜,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2.朱载垕(明穆宗):隆庆(1567年-1572年)朱载垕,朱厚熜之子,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13.朱翊钧(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朱翊钧,朱载垕之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14.朱常洛(明光宗):泰昌(1620年)朱常洛,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15.朱由校(明熹宗):天启(1621年-1627年)朱由校,朱常洛之子,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明朝帝王表

明朝帝王表

朱厚照
正德 1505-1521
明孝宗长子
康陵
睿宗
朱祐杬
(世宗追尊)
明世宗之父
显陵
11
世宗
朱厚熜
嘉靖 1521-1566 明睿宗次子、 明武宗堂弟 永陵
12
穆宗
朱载坖
隆庆 1566-1572
明世宗第三子
昭陵
13
神宗
朱翊钧
万历 1572-1620
明穆宗第三子
定陵
14
光宗
朱常洛
泰昌
1620(29 天)
明神宗长子
明朝帝王表
序号
庙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1
太祖
朱元璋
洪武 1368-1398
人物关系
明成祖之父
帝陵
孝陵
兴宗
朱标
(惠宗追尊,成祖取 消,安宗恢复)
明太祖长子,明惠宗之父
东陵
2
惠宗
朱允炆
建文 1398-1402
明太祖之孙
3
成祖
朱棣
永乐 1402-1424
明太祖第四子
4
仁宗
朱高炽
洪熙 1424-1425
明成祖长子
庆陵
15
熹宗
朱由校
天启 1620-1627
明光宗长子
德陵
16
思宗、毅宗 、威宗
朱由检
崇祯 1627-1644
明光宗第五子
思陵
-
长陵 献陵
5
宣宗
朱瞻基
宣德 1425-1435
明仁宗长子
景陵
正统 1435-1449
6
英宗
朱祁镇
明宣宗长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庙号谥号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洪武1368年-1398年朱允炆1377年-1402年建文1398年-1402年惠宗(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尊)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谥)-恭闵惠皇帝(清乾隆帝弘历改谥)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1360年-1424年永乐1402年-1424年成祖(嘉靖帝朱厚熜改上庙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帝朱厚熜改谥)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1378年-1425年洪熙1424年-1425年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1398年-1435年宣德1425年-1435年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1427年-1464年正统1435年-1449年朱祁钰1428年-1457年景泰1449年-1457年代宗(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尊)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谥)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1427年-1464年天顺1457年-1464年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深1447年-1487年成化1464年-1487年孝宗建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1470年-1505年弘治1487年-1505年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1491年-1521年正德1505年-1521年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1507年-1566年嘉靖1521年-1566年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垕1537年-1572年隆庆1566年-1572年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1563年-1620年万历1572年-1620年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洛1582年-1620年泰昌1620年熹宗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朱由校1605年-1627年天启1620年-1627年达天禅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崇祯帝朱由检改谥[1])朱由检1609年-1644年崇祯1627年-1644年思宗(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尊)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7
明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朱 祁
景泰
1449 年 -1457
钰 8 明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 祁 镇 9 明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朱 见 深 1 0 明孝宗 达天明道纯识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 祐 樘 1 1 明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 厚 照 追 谥 明睿宗 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朱 祐 杬 1 2 明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 厚 熜 1 3 明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 载 垕 1 4 明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 翊 钧 1 5 明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 常 洛 1 6 明熹宗 达天闻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 由 校 1 7 明思宗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 由 检 崇祯 天启 泰昌 万历 隆庆 嘉靖 正德 弘治 成化 天顺
朱 棣
永乐
1402 年 -1424 年
明长 陵
4
明仁宗
朱 高 炽
洪熙
1424 年 -1425 年
明献 陵
5
明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 瞻 基
宣德
1425 年 -1435 年
明景 陵
6
明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 祁 镇
正统
1435 年 -1449 年
明裕 陵 景泰 陵

庙号
君主谥号
姓 名
年号
统治时 间 朱元璋 追谥 陵 明祖 陵墓
追 谥

明朝十七帝

明朝十七帝

明朝十七帝展开全文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皇帝,1368-1398年在位。

朱元璋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先于太祖去世;朱标长子朱雄英先于朱标去世,遂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即位。

2 ,明惠宗朱允炆,建文皇帝,1398-1402年在位;因削藩使燕王朱棣起兵攻入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

3 ,明成祖(太宗)朱棣,永乐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4,明仁宗朱高炽,洪熙皇帝,1424-1425年在位,明成祖朱棣长子。

5,明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1425-1435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炽长子。

6,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正统年间,英宗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成为太上皇。

后发动政变复辟,再次登基称帝,故英宗时期共用了两个年号。

7,明代宗朱祁钰,景泰皇帝,1449-1457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次子。

因土木堡之变被群臣推上皇位,后因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辟,被剥夺帝号。

明宪宗成化年间又恢复朱祁钰的帝号。

8,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皇帝,1464-1487年在位,明英宗朱祁镇长子。

9,明孝宗朱佑樘,弘治皇帝,1487-1505年在位,明英宗朱祁镇第三子。

因其长兄皆早夭,故得袭帝位。

10,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1505-1521年在位,明孝宗朱佑樘长子。

因武宗无子,直系兄弟亦无后,遂遗诏传位于堂兄弟——朱厚熜。

11,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1521-1567年在位,明武宗朱厚照堂兄弟。

12,明穆宗朱载垕,隆庆皇帝,1567-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

13,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1572-1620年在位,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

14,明光宗朱常洛,泰昌皇帝,1620年在位28天,明神宗朱翊钧长子。

15,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1620-1627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长子。

因所生之子皆早夭,遂传位于皇弟朱由检。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太祖朱元璋 惠帝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 景帝朱祁钰 宪宗朱见深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

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

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年号“洪武”,在位31年,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

汉族,原名朱重八(也称朱八八),后取名朱国瑞(1328年-1398年),《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

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

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

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

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

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

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

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

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明朝的帝王顺序

明朝的帝王顺序

明朝的帝王顺序
明朝共有16位皇帝,顺序依次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

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葬于明孝陵。

2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标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

次年改年号为建文。

在位4年。

丧所不明。

朱允炆生于太平之世,未经创业之艰,在位时间又短,于国家无重大作为。

明朝文皇帝,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文皇帝,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文皇帝,B月朝皇帝列表明朝16个皇帝,依次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炊、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锌、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樟、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熄、明穆宗朱载厘、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1、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 B-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

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 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2、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一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

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晚年,皇太子朱标、秦王朱梗、晋王朱桐先后死去朱佑樟简介,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炊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明代帝王顺序表及在位时间表

明代帝王顺序表及在位时间表

明代帝王在位时间表明代帝王顺序表及在位时间表1. 朱元璋(明太祖)在位时间:1368年 - 1398年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因战乱而投身义军,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2. 朱允炆(明惠帝)在位时间:1399年 - 1402年朱允炆,朱元璋之孙,明太祖长曾孙、明成祖从弟。

建文元年(1399年)奉建文皇帝令重组内阁。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十一日午时,与其弟朱橞下令火烧奉天殿,皇后、太子自焚。

3. 朱棣(明成祖)在位时间:1402年 - 1424年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元年因叛乱取得帝位。

次年即位为永乐皇帝。

永乐十八年(1420年)闰正月十一日,迁都北京。

4. 朱高炽(明仁宗)在位时间:1424年 - 1425年朱高炽,明成祖长子,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因病猝死于钦安殿,终年47岁。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仁宗。

葬于献陵。

5. 朱瞻基(明宣宗)在位时间:1425年 - 1425年朱瞻基,明仁宗长子,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初三日,病死于乾德门内殿。

终年37岁。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宣宗。

葬于景陵。

6. 朱祁镇(明英宗)在位时间:1435年 - 1457年朱祁镇,明宣宗长子,母皇后张氏。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病死于乾清宫,终年9岁。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英宗。

葬于裕陵。

7. 朱祐樘(明孝宗)在位时间:1487年 - 1505年朱祐樘,明宪宗第三子,母皇后纪氏。

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二日册封为皇太子。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病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

谥号建储继统抚宇咸宜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孝宗。

葬于泰陵。

8. 朱载坖(明穆宗)在位时间:1566年 - 1572年朱载坖,明世宗第三子,母皇后陈氏。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继位为皇帝。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一日病逝于乾清宫,终年36岁。

明代皇帝年号简表

明代皇帝年号简表
绍武陵
4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历(1646年——1662年)
永历陵
庆陵
15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
16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皇帝: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1
朱由崧
安宗
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2
朱聿键
绍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3
朱聿鐭
文宗
节皇帝
绍武(16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6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
天顺(1457年—1464年)
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裕陵
7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8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9
朱祐樘
明代(1368年至1644年)
明朝皇帝: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1
朱元璋
原名朱重八,字国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2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3
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明朝十六帝

明朝十六帝

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二、惠帝朱允文(1377-1402)三、成祖朱棣(1360-1424)四、仁宗朱高炽(1378-1425)五、宣宗朱瞻基(1398-1435)六、英宗朱祁镇(1427-1464)七、景帝朱祁钰(1428-1457)八、宪宗朱见深(1447-1487)九、孝宗朱佑樘(1470-1505)十、武宗朱厚照(1491-1521)十一、世宗朱厚璁(1507-1566)十二、穆宗朱载垢(1537-1572)十三、神宗朱翊钧(1563-1620)十四、光宗朱常洛(1582-1620)十五、熹宗朱由校(1605-1627)十六、思宗朱由检(1610-1644)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惠帝朱允文(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三、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四、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五、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六、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明朝皇帝年表

明朝皇帝年表

明朝皇帝年表LT明朝皇帝年表:1368-1644,276年,16帝[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封建王朝]1.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1368-1398),终年71岁。

元至正14年,1354年正月初一,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带24人在濠州起事,最厉害的是,这24个全部都是英雄,后来3人封公,21人封候,仅花云和耿再成开国前战死,算上老朱,25个人,有23个,一起建立了明朝。

名单如下: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恒、谢成、李新2、张赫、张铨、周德兴。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友,成祖岳父,仁宗之外祖父。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吴良(1324—1381)安徽定远人,原名国兴,投奔朱元璋后,因避讳朱元璋字国瑞中的“国”字,赐改名为良。

吴良追随朱元璋被任命为帐前先锋,领兵攻取滁州、合县,大战采石,转战溧水、溧阳,为朱元璋攻占南京立下汗马功劳。

明洪武三年(1370),吴良受封为江阴侯。

之后,他又率军赴广西平蛮。

洪武十四年(1381)病死青州,终年58岁。

死后赐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追封江国公,谥襄列,赐葬钟山之阴。

吴祯(1328—1379),吴良的弟弟,原名国宝,后赐改名祯。

曾任大都督佥事、征南副将军等职,曾与吴良等大将南征北伐。

他深通水战兵法,被封为靖海将军、靖海侯,曾率舟师至流球海面大败倭寇。

洪武十二年(1379)病死京师。

死后赐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追封海国公,谥襄毅,葬钟山之阴。

花云(1321~1360),怀远人。

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

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作战。

他所战皆克,攻破怀远时擒获敌将,又攻克全椒、缪家寨。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列表

1398
1435
1425 1435
1435 1449 1464 1457 1487
11 宣德 15 正统
宣宗
6 朱祁镇 7 朱祁钰 8 朱见深
1427 1428 1447
1464 1457 1457 1487 1449 1464 8 天顺 9 景泰 24 成化
英宗 代宗 宪宗
9 朱佑樘
1470
1505
1487
1505
19 弘治
孝宗
10 朱厚照ຫໍສະໝຸດ 149115211505
1521
17 正德
武宗
11 朱厚熜
1507
1566
1521
1566
46 嘉靖
世宗
12 朱载垕
1537
1572
1566
1572
7 隆庆
穆宗
13 朱翊钧
1563
1620
1572
1620
49 万历
神宗
14 朱常洛
1582
1620
1620
1620
1 泰昌
光宗
15 朱由校 16 朱由检
1605 1610
1627 1644
1620 1627
1627 1644
8 天启 18 崇祯
熹宗 毅宗

谥号 陵寝 开天行道肇纪立 极大圣至神仁文 南京明孝 义武俊德成功高 陵 皇帝 惠宗让皇帝 启天弘道高明肇 运圣武神功纯仁 至孝文皇帝 敬天体道纯诚至 德弘文钦武章圣 达孝昭皇帝 宪天崇道英明神 圣钦文昭武宽仁 纯孝章皇帝 法天立道仁明诚 敬昭文宪武至德 广孝睿皇帝 恭仁康定景皇帝 继天凝道诚明仁 敬崇文肃武宏德 圣孝纯皇帝 达天明道纯诚中 正圣文神武至仁 大德敬皇帝 承天达道英肃睿 哲昭德显功弘文 思孝毅皇帝 钦天履道英毅神 圣宣文广武洪仁 大孝肃皇帝 契天隆道渊懿宽 仁显文光武纯德 弘孝庄皇帝 范天合道哲肃敦 简光文章武安仁 止孝显皇帝 崇天契道英睿恭 纯宪文景武渊仁 懿孝贞皇帝 达天阐道敦孝笃 友章文襄武靖穆 庄勤悊皇帝 庄烈愍皇帝 北京十三 陵长陵 北京十三 陵献陵 北京十三 陵景陵 北京十三 陵裕陵 北京西郊 玉泉山景 北京十三 陵茂陵 北京十三 陵泰陵 北京十三 陵康陵 北京十三 陵永陵 北京十三 陵昭陵 北京十三 陵定陵 北京十三 陵庆陵 北京十三 陵德陵 北京十三 陵思陵 备注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在位时间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在位时间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在位时间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在位时间
1.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间段:1368年-1398年。

2..明惠帝朱允炆在位时间段:1398年-1402年。

3.明太宗朱棣在位时间段:1402年-1424年。

4.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段:1424年-1425年。

5.明宣宗朱詹基在位时间段:1425年-1435年。

6.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间段: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

7..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间段:1449年-1457年。

8.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间段:1464年-1487年。

9.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时间段:1487年-1505年。

10.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间段:1505年-1521年。

11.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间段:1521年-1567年。

12.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间段:1567年-1572年。

13.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间段:1527年-1620年。

14.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间段:1620年-1627年。

16.明思宗朱由检在位时间段:1627年-1644年。

17.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1个由汉人创建的王朝。

早期定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

传16帝,总共276年。

明代皇帝顺序顺口溜,明朝所有皇帝的顺口溜

明代皇帝顺序顺口溜,明朝所有皇帝的顺口溜

明代皇帝顺序顺口溜,明朝所有皇帝的顺口溜展开全文有关于明代皇帝顺序顺口溜大全,小编整理的明朝所有皇帝的顺口溜,欢迎阅读!一、明朝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太祖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 -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2] 原名重八,[3] 后取名兴宗。

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允惠宗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朱棣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1] -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2] 、永乐皇帝[3] 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膳晒げ渴汤烧m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4-5] 。

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6-7] 。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景泰(1450年——1457年)朱见深宪宗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朱v樘孝宗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朱厚世宗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朱载穆宗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朱常洛光宗贞皇帝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朱由校熹宗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简介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简介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简介引言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而重要的时期,自1368年至1644年,历经17位帝王统治。

本文将介绍明朝历代帝王的顺序表及简介,以及他们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1.朱元璋(明太祖,1368-139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反抗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推动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明朝的基础。

2.朱棣(明成祖,1398-1424年):明太祖的四子,他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控制,开展了一系列的对内巩固和对外扩张的活动,使明朝进入了繁荣的时期。

3.朱允炆(明仁宗,1424-1425年):明成祖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巩固了中央集权,并开展了对外战争,但因为政治上的腐败而被废黜。

4.朱高炽(明宣宗,1425-1435年):明仁宗的弟弟,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但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5.朱棣(明英宗,1435-1464年):明宣宗的儿子,他继任了父亲的皇位,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改革。

他还进行了一些对外扩张的行动,使明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6.朱见深(明宪宗,1464-1487年):明英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加强了专制统治,但政治上的腐败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7.朱祐樘(明孝宗,1487-1505年):明宪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8.朱厚熜(明武宗,1505-1521年):明孝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对内巩固和对外扩张的活动,但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导致明朝开始衰败。

9.朱厚照(明世宗,1521-1567年):明武宗的儿子,他是明朝最不寻常的皇帝之一。

他对文化艺术十分热衷,但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加剧了明朝的衰落。

10.朱翊钧(明穆宗,1567-1572年):明世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但未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1注:明太祖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与安宗葬处不明,景泰陵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于福州罗汉岭,绍武陵位于广州越秀公园内,永历陵位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其余十三位皇帝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十三陵。

明朝简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6南明皇帝:朱由崧安宗简皇帝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朱聿鐭文宗节皇帝绍武(1646年)绍武陵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1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24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明朝皇帝表

明朝皇帝表
明朝皇帝(1368-1644)
30年
洪武年
明太祖
4年 22年 1年 10年 14年/天顺7年 8年 23年 18年 16年 45年 6年 48年 29天 7年 17年
建文年
明惠宗
永乐年
明成祖
洪熙年
明仁宗
宣德年Biblioteka 明宣宗正统年明英宗
景泰年
明代宗
成化年
明宪宗
弘治年
明孝宗
正德年
明武宗
嘉靖年
明世宗
隆庆年
明穆宗
万历年
嘉庆年
清仁宗
道光年
清宣宗
咸丰年
清文宗
同治年
清穆宗
光绪年
清德宗
4年
宣统年
清宪宗
猛哥帖木儿
福满 觉安昌 塔克世 努尔哈赤 皇太极
福临 玄烨 胤禛 弘历 颙琰 旻宁 奕詝 载淳 载湉 溥仪
奕譞 载沣
建文年
明惠宗
永乐年
明成祖
洪熙年
明仁宗
宣德年
明宣宗
正统年
明英宗
景泰年
明代宗
成化年
明宪宗
弘治年
明孝宗
正德年
明武宗
嘉靖年
明世宗
隆庆年
明穆宗
万历年
明神宗
泰昌年
明光宗
天启年
明熹宗
崇祯年
明思宗
朱仲八 朱百六 朱四九 朱初一 朱五四 朱元璋
朱允炆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祁钰 朱见深 朱祐樘 朱厚照 朱厚熜 朱载垕 朱翊钧 朱常洛 朱由校 朱由检
明神宗
泰昌年
明光宗
天启年
明熹宗
崇祯年
明思宗
朱元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穆宗朱载垕
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
7
贞静仁义、隆庆开关解除海禁、内阁斗争明显
13
神宗朱翊钧
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
48
李太后、高拱、张居正辅佐下中兴、后期怠政转危
14
光宗朱常洛
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
1
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在位1月,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明代士风
16级古代文学钱文娟
明朝皇帝一览表(1368-1
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
在位31
起义反元、大明王朝缔造者、网罗天下名士,建康(今南京)称帝。
02
惠帝朱允炆
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
5
重用文人实行改革惠民政策重视农桑后靖难之变被赶
03
成祖朱棣
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
23
发动靖难、创永乐盛世、迁都北京、建紫禁皇城
04
仁宗朱高炽
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
1
在位十个月后病死、与民生息发展明朝经济
05
宣宗朱瞻基
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
11
御驾亲征叛军,得胜而归、发展明朝全局、染病而亡
24
英宗复辟后立其为皇太子、政绩比较突出、贤明君主
09
孝宗朱佑樘
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
19
勤于政事、驱除奸臣、明朝再度中兴盛事
10
武宗朱厚照
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
17
国运减弱、淫乱而无子嗣
11
世宗朱厚璁
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
46
前期大有所为、后期迷恋仙丹、不问朝政、严嵩当国
06
英宗朱祁镇
1427-1464
年号“正统”(1435-1449;“天顺”1457-1464)
23
两次继位、在位期间因御驾亲征被俘、后受代宗软禁
07
景帝朱祁钰
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
9
英宗被虏代宗被立、后英宗复辟将其以亲王待遇安葬
08
宪宗朱见深
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
15
熹宗朱由校
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
8
魏忠贤当道、社会黑暗、明朝气数将尽、传位于其弟
16
思宗朱由检
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
17
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