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课件(共36页)全
背景资料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争思辩
杨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多用 托物言志的手法。
《陋室铭》题解
文人书斋名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陋室 德馨
活动三:品读——读懂内容
陋室,真的陋吗?
从哪几个方面来 论述陋室不陋的?
原因:惟吾德馨
活动三:品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
——交往人物之高雅
——生活情趣之高雅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高雅
陋室不陋
重点字词
课文研读
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
活动中:赏读——读明情操
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诸葛庐
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争思辩
杨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多用 托物言志的手法。
《陋室铭》题解
文人书斋名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陋室 德馨
活动三:品读——读懂内容
陋室,真的陋吗?
从哪几个方面来 论述陋室不陋的?
原因:惟吾德馨
活动三:品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
——交往人物之高雅
——生活情趣之高雅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高雅
陋室不陋
重点字词
课文研读
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
活动中:赏读——读明情操
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诸葛庐
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共105张PPT)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4、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 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 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 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 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 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 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 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草堂起宏愿,杜工部病体寒衣不失天下之怀。
杜甫 刘禹锡
陋室有德馨,刘禹锡安贫乐道无改高洁之志。
四 川 成 都
安 徽 和 州
陋室铭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刘禹锡及“铭”这一 文体
• 2、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掌握朗 读技巧
• 3、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作者简介:
刘 禹 锡 ( 772—842 ) , 字 梦得,唐代文学家,进步思想 家,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 “刘白”。唐顺宗时,参加王 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 久失败,接连被贬多次,《陋 室铭》就是他被贬和州刺史时 写的。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 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
岸
托物言志 (君子之德)
学完陋室铭之后,你的同 桌传了一个纸条给你,内容如 下,针对他的这种思想,你将 怎样来劝告他。
仿写作品之一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 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 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阅金庸。无书 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 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 ppt精美公开课课件
子云亭
引用
傲 岸
托物言志
物
志陋室 安贫乐道来自拓展练习:模仿例句,选择蜡烛或蜜蜂,用托物言志的 手法造句。
例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凌寒飘香,不畏 霜雪,恰如意志坚强、情操高洁的革命者。
我爱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有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坚 持不懈的努力 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文章先用山水比兴,引出文章的主旨 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找出作者描写陋室环境、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的原句?
• 陋室环境: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交往之人: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4.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 古贤名室?有何作用?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 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 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 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
行高洁的人少。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 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 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 ,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 负。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
文
治
学
上 建
类比
上 万
功
古
立
流
业
芳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再次表明 “陋室 不陋”,同时又巧妙地回应了文章主旨“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是画龙点睛之笔。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教学课件精品PPT初一优秀课堂课件
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二、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形 (古:身体 2.惟吾德馨 (古:品德高尚 3.谈笑有鸿儒 (古:大
今:样子) 今:芳香) 今:鸿雁;书信)
4.无丝竹之乱耳
古: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今: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 (古:弹奏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 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 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 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 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半年内连搬三次家,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刘禹锡 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走近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说
文体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 了莲花哪些品格?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高洁、质朴。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体态,正直。
(3)“香远益清” 气味,芳香。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风度气质,清高、品行端正。
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 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 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 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 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反问
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描写身边的物, 表达自己的志向。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 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 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 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短文两篇》(共56张PPT)
预习检测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亵(xiè) 鲜(xiǎn)
预习检测
一词多义
鲜: ①陶后鲜有闻
(少,读xīǎn)
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艳丽,读xīān)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
(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外:①中通外直
(外面,外表)
②遂与外人间隔
( 以外)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则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 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一心破记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 有交流之文明;东土雄狮吼,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我北京!”
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 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 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解读课文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 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探究写法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合作探究】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 质,写物是为了写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解读课文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合作探究】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解读课文
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合作探究】颜色:绿色,青色。特点:别致幽雅(幽)。
解读课文
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合作探究】有鸿儒,无白丁(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1张PPT)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 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品豪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好 为《梁夫吟》。”“每自比管仲,乐毅。”
•诸葛亮根本就不是个闲情野鹤的世外高人, 他就是个渴望建功立业的文人。
扬雄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但是 他口吃,口吃让他口齿不伶俐,也让他不自 信。所以,他年四十余,才始游京师长安, 以文见召,得到了重用。
刘禹锡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知府姓策,他有意 给刘禹锡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 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 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 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 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 一间半。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 这些景色,欣然命笔,又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 心在京。”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州见刘禹锡仍 不买他的账,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 他搬家。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 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篇 《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 时轰动朝野。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16《短文两篇》课件 (共43张PPT)
托物言志: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 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设喻引题 陋室不陋 古贤自喻
山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
比兴
安
贫
环境清幽(景色)
乐
道
交往高雅(朋友)
高 洁
傲
生活恬适(情趣)
岸
托物言志 反问点题
爱莲说 ——周敦颐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 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他是古代有影响的唯物 主义哲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创始 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 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 为百姓所爱戴。
形体、身体 形状、样子
应当、应该 合适、适当
立
种植
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
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 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
②甚:很。 ③蕃:多。 ④独爱: 唯独喜爱。 ⑤盛: 很。
人很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重点词语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①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②染: 沾污(污秽)。
写“菊”写“牡丹”都是为 了衬“莲”,写“菊”为旁衬, 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 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 针砭了时俗。
问题:
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 怎样的呢?
叹惋菊花:菊是隐逸者,逃 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 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 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 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 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 民高士。为了洁身自好而 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 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 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设喻引题 陋室不陋 古贤自喻
山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
比兴
安
贫
环境清幽(景色)
乐
道
交往高雅(朋友)
高 洁
傲
生活恬适(情趣)
岸
托物言志 反问点题
爱莲说 ——周敦颐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 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他是古代有影响的唯物 主义哲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创始 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 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 为百姓所爱戴。
形体、身体 形状、样子
应当、应该 合适、适当
立
种植
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
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 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
②甚:很。 ③蕃:多。 ④独爱: 唯独喜爱。 ⑤盛: 很。
人很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重点词语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①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②染: 沾污(污秽)。
写“菊”写“牡丹”都是为 了衬“莲”,写“菊”为旁衬, 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 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 针砭了时俗。
问题:
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 怎样的呢?
叹惋菊花:菊是隐逸者,逃 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 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 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 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 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 民高士。为了洁身自好而 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 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55张PPT)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
室
香
雅
不
何
在
须
多
大
刘禹锡
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 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 锵有力。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陋室铭
陋室:简陋的屋子。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 屋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 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 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 “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 存着。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6课《 短文两 篇—— 陋室铭 》课件 (共55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6课《 短文两 篇—— 陋室铭 》课件 (共55 张PPT)
第二课时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6课《 短文两 篇—— 陋室铭 》课件 (共55 张PPT)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 么简陋的呢?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6课《 短文两 篇—— 陋室铭 》课件 (共55 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语文 下册第 16课《 短文两 篇—— 陋室铭 》课件 (共55 张PPT)
古今异义
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德行美好; 今义:芳香。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样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 课 件 (共38张PPT)
理清课文层次
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第一层从开头到“惟吾德馨” ; 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 牍之劳形” ; 第三层为剩余部分。
研读课文
请在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是写陋室 环境之美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两句诗着重在于哪两个字呢?
绿和青
想一想生活在这样一种景色之中会 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当然不是,还在于陋室中的生活。
刘禹锡都在和哪些人交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只和博学之人来往,不结交那些世俗 浅薄之人,可见作者志趣之高雅,品 德之高尚。
除了交友之外,作者还有那些生 活情趣呢?
弹琴,读经。
从“素琴”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联系生活中的琴,可见作者不喜奢 华。
怎样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呢?
金文(铭文)
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检查预习
注音
禹 鸿 馨
y^
儒 锡 牍
r%
h5ng x~n
x~ d%
试读课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 /之有?
想一想:这三个句子作者用不同语气 来表达,其中有什么道理?
第一句表明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不 多,语气比较平稳,所以用陈述。第二 句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用问句 形式加强语气。第三句是说爱牡丹的人 很多,言下之意是说世上追求富贵的人 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 批判,感情强烈,所以要用感叹语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共63张PPT)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靠近玩弄。亵, 亲近而不庄重。
译: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它经过清水洗涤但(并)不(显得)过分艳丽,(它的柄) 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 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 (它)啊。
以为,认为。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 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知识拓展
仿写《陋室铭》
为师铭 路不怕远,坚持就行;厄不怕近,拼搏就成。桃 李不言,润物无声。春夏送笑颜,秋冬迎新容。讲解 细入微,谈心意诚诚。课堂品文章,谈人生。摒世俗 之影扰,涤纯净之心灵。古有孔夫子,今有陶知行。 欣然曰:无愧今生。
爱莲说
新课导入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莲是高贵的标志,因此有许 多诗句专门为莲而生。唐代李白赞她“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宋代杨万里叹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指品德高尚的人。
少。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叹词,表示感慨。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应当。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 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 后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4.怎样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独”字? “独”字,表现出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5.除了写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共有几处写到?
还有菊花、牡丹,三处。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予——莲——君子——同予者何人
世人——牡丹——富贵者——宜乎众
6.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情操高洁
描写居室环境即日常生活。作者从周围景 色入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 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淡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是写室主人交往之雅。来来 往往的都是饱学之士,没有平头百姓。这些人 可以高谈阔论,纵情畅怀。“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闲下来 在室中可以抚琴弄弦,展卷读经修身养性。
山
水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
山
仙
比喻起兴 水
龙
陋室
德馨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
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 景——环境优美
室 不
人——交友高雅
陋 事——兴趣高雅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 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 人的尊敬与景仰。
什么是“铭”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 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 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认字识词
一词多义
①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动词,到,往。
①表示交往的人。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古今异义
①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② 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③ 谈笑有鸿儒(古义: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④ 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乐器;今义:丝和竹) ⑤ 可以调素琴(古义:弹奏;今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25张PPT)
课内精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A )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不宜偏私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太守谓谁 D.不蔓不枝 / 青树翠蔓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 得妖艳。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 玩啊。
课内精读
2.文言词语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有仙则名 / 则自为其名
B.可以调素琴
C.何陋之有 /
/ /
以钱覆其口
康肃笑而遣之
D.惟吾德馨
惟手熟尔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 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 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 劳神伤身。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洁身自好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课内精读
《陋室铭》
一、 字词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神异。 )。斯( 这。 )是陋室,惟 (只,只是。 )吾德馨( 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往来 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使……扰乱。 )耳, 无案牍之劳( 使……劳累。 )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课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亭子。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3
1.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赏析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陋室的居住环境。“上 ”“入”二字对仗工整,化静为动突出了陋室环境的生机盎然; “绿”“青”,色彩清丽,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新、幽雅,以景 色之雅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9
2.作者眼中的“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 不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
陋室铭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3
作者名片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称之
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 名的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 等。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4
背景链接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 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 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 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力之徒, 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 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 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 室铭》一文。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亭子。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3
1.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赏析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陋室的居住环境。“上 ”“入”二字对仗工整,化静为动突出了陋室环境的生机盎然; “绿”“青”,色彩清丽,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新、幽雅,以景 色之雅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9
2.作者眼中的“莲”具有哪些君子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 不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
陋室铭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3
作者名片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称之
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 名的诗作有《竹枝词》《秋词》《浪淘沙》 等。
4/5/2020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4
背景链接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 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 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 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力之徒, 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 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 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 室铭》一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PPT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 一词统领全篇。
3.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 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 之笔,以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 “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 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写“陋室” 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 “陋室”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居室 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 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对“陋室” 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是文章构 思的精妙之处。
靠近玩弄。亵, 亲近而不庄重。
不可亵玩焉。
竖立。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
认为。
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 斗艳。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指品德高尚 的人。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少。
应当。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从生长环境、外形、气质描写莲花的形 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3.作者为什么在第2段再次写菊、牡丹?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进行正衬和反衬,从中表明自己不 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 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反问。表面上感叹爱莲者少, 实际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者太少了。
淤泥( yū )
蔓( mà ) 颐( nyí )
濯(zhuó) 亵玩( xiè ) 鲜有闻(xiǎ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爱莲说》中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的美好品质。和同学们讨论,如何理 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像莲那样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 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他洁身自好、 质朴、庄重、清逸、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 高尚,因而声名远扬,被人敬重。
【参考答案】
通过对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 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 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更两篇短文。
这道题要在课堂上完成,熟读成诵约需35分钟,默写 约需10分钟,默写时应注意字形。要养成当堂记诵的习惯。
五、“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 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引用孔子的话,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 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 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我们应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 阅读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
真题演练
(2019·湖南岳阳)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 同的一项是( )
例:以石盆养之 A.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C.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D.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参考答案】
D 解析:例句和D项中的 “之”,都是代词;A项中的“之”, 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的 “之”,是动词,意为“去、往”;C项中的“之”,为 助词,“的”的意思。故选D。
七年级语文下册
16 短文两篇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 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 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陋室铭》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 意?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 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1.何陋之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友人惭,下车引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标明前置宾语。 2.相当于助词“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充当代词,“他”。 5.都充当代词,“它”。
方法拓展
文言虚词“之” ①作代词,代指人、物、事,相当于“他(们)”“它 (们)”等。 ②作结构助词,有以下几种情况:a.用于定语和中心语 之间,相当于“的”;b.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使之成为一个主谓短语,作整个句子的某个成分;c.宾语前 置的标志;d.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作语气助词,用来调整音节,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④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到……去”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 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 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依然能 保持己身,无论风风雨雨,依然纯洁如初。
命题点
一、概念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特征来 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物”有 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 想的寄托者。个人之“志”,借助于具体之 “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富有感染 力。
二、考查形式
1.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三、解题技巧
首先判断是否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重点看物。其 次,如果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看托了什么物,是不是 常见的意象。最后,结合文章中暗含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回答。
真题演练
(2019·山东德州) 文中写了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人生感悟?
慧庆寺玉兰记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
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
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
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
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 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 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 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 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