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分布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油剖面分布
• (2)厚油层剖面水洗差导致上部存在较多的剩余油 • 油层厚度对注入水水洗程度的影响,我们在上
一章中已做过介绍。一般来说,在油层较薄时, 注入水的重力作用不明显,油层剖面水洗程度较 高,剩余油较少。但对厚油层来说,注入水在水 平推进的同时,由于油水密度差异明显,因而在 重力作用下注入水存在一个下渗的作用,从而导 致厚油层下部水洗好而上部水洗差,使其剖面动 用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在厚油层的中上部存在较 多的剩余油。特别当厚油层存在较大的层内非均 质性且为正韵律油层时,这种差异将更为扩大, 油层剖面动用程度更加降低,其中、上部的油层 更难水洗到,从而留下较多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 在注水开发中,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高 渗透层吸水多、水推快、水洗充分;而低 渗透层则吸水少、水推慢、水洗差,剩余 油较多。尤其当层间差异较大、渗透率相 差较为悬殊时,那些渗透率很低的差油层 甚至可能处于不吸水,不出液的基本未动 用状况。显然,这样的低渗透层剩余油较 多(图6-2-2)。
油井过早水淹,使油井的井底附近形成锥状的向 上突出的局部抬高的油水界面,而在离油井稍远 一些的地方,油水界面还处在比较低的深度位置, 从而留下大量未波及未动用的剩余油。与此类似, 气锥是指气顶油气藏进行开发时,气顶气快速窜 入油井的生产井段,导致油井气窜,气顶气大量 采出,而在远井地带的原油则无法采出形成剩余 油。
南 >3 643 392.8 28 54.3 13.8 615 338.5 86.2
剩余油剖面分布
• 图6-2-1为大庆油田的130—32井在笼统注 水时的吸水剖面,该井共射开31个层段, 但吸水好的只有11个层,微弱吸水的有5个 层,不吸水有11个层。
图6-2-1 130—32井笼统注水吸水剖 面图
• H -----油层射开的总厚度
剩余油剖面分布
• 所谓出油的油层,就是在开发中受到有效驱替开 采的油层,就是参与注采流动的那部分油层。这 些油层储集的油气受到有效的驱替开采(动用), 其厚度占总射开有效厚度的比例,就可展示油层 剖面的动用程度。
• 可以根据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采油井出液 剖面测试资料,来判定油层剖面动用情况和动用 程度,还可以用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剩余油测 井资料、检查井密闭取心分析资料等,来判定油 层剖面动用情况和动用程度。
图6-2-2 层间差异导致低渗透层中 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 例如,大庆油田初期开发层系划分较粗, 多采用1--2套井网开发,结果发现一套井网 开发时,主要是渗透率高的河道砂体油层 发挥作用,厚度动用仅达30%--60%,很大 一部分低渗透油层未得到动用。后来通过 细分开发层系调整为3—4套井网,油层剖 面动用程度显著提高。
剩余油剖面分布
• 我国的碎屑岩油藏主要为陆相沉积储集层,油层 层数较多,非均质性较严重是其主要特点。根据 我国注水开发的碎屑岩油藏资料,全井油层的剖 面动用程度一般只在40%--80%左右,油层条件 极好者可以超过80%,但鲜有超过90%者。而油 层条件较差、剖面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其剖面 动用程度可低至40%以下。这就是说,多数油藏 的油层在剖面上都有约1/3左右的未动用厚度(参 见表6-2-1)。怎样提高油层的剖面动用程度,是 油藏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剩余油剖面分布
• 1.油层剖面动用的一般情况
• 在描述或展示油层剖面动用情况时,主要
使用油层剖面动用程度这一概念。所谓油
层剖面动用程度,是指在射开的有效厚度
油层中受到有效驱替开采的油层厚度比例。
即:
• 公式中:
• R O -----油层剖面动用程度,
• h o -----油层动用厚度
RO
ho H
•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某些砂体有注水井控 制但局部方向无采油井钻遇,或某些砂体 有采油井控制但局部方向却无注水井钻遇, 形成注采连通不畅或缺乏注采连通的情况, 从而形成局部水洗不到的剩余油。
图6-2-3 注采缺乏连通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 (4)水锥和气锥形成的剩余油 • 水锥是指底水油藏开发时,底水快速上窜造成
表6-2-1 大庆油田不同渗透率级差油 层的剖面动用情况(38口井资料)
地 渗透 统 统
出油
不出油
率 计计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区
级差
层 数
厚 度
层 数
厚 厚度 层 度 比例 数
厚 厚度 度 比例
萨 <5 195 295.2 155 250.3 86.5 40 38.9 13.5
南 >5 103 60.7 26 23.6 38.8 77 37.3 61.2 杏 <3 196 559.5 142 492.4 88.0 54 67.1 12.0
§6—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剩余油分布问题,是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核心问 题。只有准确掌握油藏剩余油气的分布状况,才 能采取正确的对策与措施予以有效采出,从而获 取油田开发的最佳效果。
• 剩余油的分布在各具体油藏各有特点、千差万别, 在一些孔隙结构复杂、油藏的储集空间与渗流通 道原本就不十分清楚的油藏中,比如裂缝型油藏、 溶蚀缝洞型油藏等,其剩余油分布的细节至今仍 不甚清楚。虽然如此,但就一般孔隙性砂岩油藏 来说,其剩余油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 就剩余油的剖面、平面分布和微观分布的基本特 点分述如下。
剩余油剖面分布
• 2.剩余油的剖面分布特征 • 剩余油的剖面分布,显示如下特征。 • (1)层间差异导致在低渗透层中存在较多的剩余油 • 在我国,陆相砂岩油田占多数,油层层数多、
非均质性强是其主要特点。比如,大庆的萨、葡、 高油层,最多时可以细分达136个小层,辽河、 胜利的主力油层也多是这种情况。在多油层并有 较强非均质性的情况下,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是必 要的,但即便按照很细的划分思想划分2套、3套、 4套开发层系,也仍然大量存在多层合采的情况。
剩余油剖面分布
• 在注蒸汽开采厚层稠油时,情况与注水开 采厚层稀油正好相反。因为蒸汽比稠油密 度低出许多,因而蒸汽在厚油层中水平推 进的同时,还有很强的向上超覆的作用, 从而造成上部油层水洗好而下部油层水洗 差,在油层的中下部留下较多的剩余油。
剩余油剖面分布
• (3)注采缺乏连通造成局部地区存在较多的 剩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