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作文指导课(一)教学设计课题: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拟题课型:研究课授课者:周学武班级:九年级(5)班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拟题同心二中周学武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能从“无话题”作文中寻找话题;能将大话题化小拟题。
2.培养学生的审题速度。
3.提高学生的拟题质量。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1.采用例析法,学生探讨法,教师点评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言:敞开你的心扉——说一说(投影)1、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结合自己写作中经验,谈谈你在作文命题中经验或困惑?2、当你面对半命题作文或材料式的话题作文,你是怎样命题的?3、在考场上你是如何快速命题的?二、中考阅卷老师心得及基本标准(投影)心得:1、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开放性着实给考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竞相登场,各显风姿;考生作文个性彰显,百花齐放,群芳斗艳,美不胜收。
但一些考生在这种命题体制下却变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以致于信口开河,离题万里。
2、在中考评卷中,阅卷老师一贯反对抄袭和信口开河的“狂作”。
如果你的中考作文信口开河,那得分肯定不高。
3、还有的考生作文外表花哨,内容空洞。
基本标准:我们从中考作文阅卷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
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成绩一般不会及格。
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作文题虽进一步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审题艺术。
题意把握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
三、例文欣赏取长补短(一)(中考低分作文)(投影)☐作文题目:我想起了——☐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500字的文章。
1. 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3、下面的文章在中考评为三类文,只得了25分,请同学朗读,大家倾听,想一想:这位考生作文得低分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起了很多“嗖”的一声,高大的雄鹰如利箭般从矮小的乌鸦头顶掠过,眼神中或许还带着不屑。
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九年级议论文写作1——《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怎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是本课设计的第一要点。
2.写作话题观点要明确是议论性文章最根本的要求。
怎么让学生明确并学会如何使观点在文中明确突出是本课设计的重点。
【教学目标】1. 思考社会某种现象形成看法,看待事物立场鲜明,能够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明确的。
2. 通过借鉴课文、学习例文、针对性练习,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写作要点,写作中会用准确、简洁、鲜明的判断句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能够区分观点描述与叙述语句及表明态度语句的不同之处。
【课前准备】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等基本概念,做完学案上“课前部分”的习题(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内容;论证结构的划分;议论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检测预习提问学案“课前部分”内容,加深学生对议论文特点的认识。
明确: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
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主张或观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怎样证明)。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洁精炼。
二、由熟悉的课文论点提出方式,导入新课1.问题:我们学过的议论性文章:《谈骨气》《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你知道它们的论点是在什么位置提出来的吗?论点提出的方式有哪种?题目又是什么类型的?表述论点的句子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明确:《谈骨气》、《敬业与乐业》在开头提出论点,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的方式。
《论教养》在结尾明确论点,是先引出论题最后总结论点的方式。
这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论题型,表述论点的句子都是陈述句、判断句,是对论题的观点和看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观点型题目。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

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 素材,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对考生的综 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03 中考作文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中考作文成绩不仅有助于考生顺利升入理 想的高中,还能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 实的基础。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内容方面
02 仔细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和所指代的内容,确保 写作紧扣主题。
02 将关键词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相联系 ,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明确写作范围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时间 范围、空间范围、人物范围等。
注意写作范围与题目要求的对应 关系,避免偏离主题或超出范围
。
在明确写作范围的基础上,进一 步细化写作内容,确保文章条理
点评
学生B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阳光这 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温暖和积 极向上的态度,但在文章结构和层次 上略显单调。
建议
可以尝试在文章中设置一些波折和转 折,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深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描写不同场景下的阳光, 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教师点评及建议
点评
学生C在文章中通过讲述自己跨越困难和挑战的经历,展现了勇气和毅力的重 要性,但在文章立意和深度上还需提升。
建议
在跨越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成长变化,同时 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等元素,来提升文章的立意和深度。
07
课程总结与延伸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讲解了中考作文的评分标 准及要求
传授了审题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分析了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及范文
强调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 的第一步
03
以书信的形式,向父母表达内心的感激和敬意,体现了亲情的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1.3 教学内容:1.3.1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3.2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1.3.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2.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开头质量。
2.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2.3 教学内容:2.3.1 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2.3.1.1 直接导入法2.3.1.2 背景引入法2.3.1.3 设问导入法2.3.2 作文开头的技巧2.3.2.1 引人入胜的的开头2.3.2.2 生动形象的开头2.3.2.3 创新独特的中考作文开头第三章: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结尾质量。
3.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3.3 教学内容:3.3.1 作文结尾的基本方法3.3.1.1 自然结尾法3.3.1.2 总结结尾法3.3.1.3 悬念结尾法3.3.2 作文结尾的技巧3.3.2.1 画龙点睛的结尾3.3.2.2 深刻感悟的结尾3.3.2.3 创新独特的结尾第四章: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技巧,使作文整体流畅。
4.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4.3 教学内容:4.3.1 开头和结尾衔接与过渡的重要性4.3.2 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技巧4.3.2.1 自然过渡法4.3.2.2 引用过渡法4.3.2.3 句子过渡法第五章:实战演练与修改5.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和修改,提高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5.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5.3.1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常见问题分析5.3.2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实战演练5.3.3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修改指导第六章: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案例分析6.1 目的: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_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细节描写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导入:作文,可以称得上语文天地里的半壁江山,它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思想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关乎我们语文中考成败的关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二、出示活动任务1、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捕捉美妙瞬间,感悟精彩生活。
三、聚焦中考:出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四:点击中考:回顾近两年的中考作文1、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6年济宁市中考语文作文2、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7年济宁市中考语文作文过渡语:每年的中考作文都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而恰当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五、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这足以体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魅力。
六、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出示例文(一):1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
我害怕极了。
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么可怕的夜晚。
(二):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教学设计

自主开发校本教材(九年级中考作文训练)《“幸福”话题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陕西省西乡县第三中学朱明兰一、教案背景:年级:九年级;教材:自主开发校本教材;课型:作文指导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感悟生活身边小事,从生活点滴中感受幸福。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灵动的心感悟生活,选取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真正体现写作的价值,写出好文章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并同时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点内容:“情感体验类”话题作文是中考作文常考的一类话题,因此我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开发了以“幸福”为话题的教与学的素材。
本节课要完成指导学生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形成健康向上的幸福观,同是要以本节课为例指导学生复习话题作文的写法。
基本理论观点:“幸福”这个话题贴近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可是现在的学生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对幸福的理解偏狭、感知模糊、被动等待。
同时,“幸福”这个话题又很宽泛,很抽象,因此需要老师激发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找准感情的切入点,从细微出感知幸福。
因此我采用创设情景法,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快速找到情感切入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法,节约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并为学生营造激情氛围。
培养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还原作文真实文风,促进学生作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重在引导学生选择生动、新鲜、典型、富有表现力的材料;重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提高文章立意,创新构思。
四、教学对象特征分析:1、学生对幸福这样的情感体验话题很感兴趣,而且每个同学有话可说。
2、九年级学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和对生活的个性见解。
3、在音乐和图片的创情下,会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五、教学策略分析:1、通过创设情景法,利用歌曲和富有感染力的图片,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快速找到情感切入点。
中考作文复习备考:“这样做值得”作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做值得”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样做值得”的知识点,掌握写作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1.语言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写作表达,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这样做值得”的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这样做值得”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这样做值得”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再次,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积极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
初中语文_中考作文指导——拟题与开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定题。
那怎么拟题才好?我们看看同学们都怎么做的。
出示1:学生的三个题目胡康宁《用坚持创造未来》李芃逸《贵在坚持》刘今升《坚持铸就成功》。
请找出三个题目的特点。
明确:题目里面都有话题。
好,这就叫“嵌入法,在话题之前或之后加词语或短语来限定或补充”。
出示2:冯含章《平凡之路,伟大征途》。
提问冯含章:为什么拟此题目?明确:聪明的做法,在原材料中抽取关键词语,这叫抽取法。
出示3:田文乐《坚持就是胜利》杨振宁《柔石川行,逆水难摧》,发现什么问题?明确:要么要么是名言,要么是诗句重组,这就是引用(变式)法。
出示4:张展《雨后的阳光》明确:把“坚持”的过程及结果都做比喻,这叫修辞法。
出示5:耿琦杰《痛着前行》、吕凤麟《最后一圈》,这三个题目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仅仅是依据自己的主旨、自己的故事、所选取的材料来你定的。
明确:拟题有法,但无定法。
一切取决于自己的需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请用刚刚说到的方法,四人一组,拟出更多的题目,一人负责记录,一会咱们汇总。
讨论结束,各组代表说出自己组的题目,进行板演,做适当评判。
三、拟完题目,就应该写开头了。
万事开头难,高尔基也曾经说过“开头最难写……”到底什么样的开头是好开头?中国古人说的好“凤头、猪肚、豹尾”,开头一定要漂亮!如《三国演义》《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都极其精彩。
我们也可以!榜样就在身边。
屏显:1、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所举手回答回答齐答三位同学各自说题目内涵小组讨论学情分析作文是学生犯难的事情,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
问题基本集中于以下几点:1、主旨不明2、语言苍白假大空3、详略不当4、选材不新。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从行文顺序来进行指导。
第一课时:拟题和开头;第二课时,选材和详略;第三课时结尾的写作。
本课是第一课时。
我们考察的是材料性话题作文,所以拟题很重要。
而很多学生不重视拟题,有的甚至于直接用话题做题目。
针对于此,先要让他们明确,材料在作文要求中的作用——限制话题范围。
九年级中考写作复习课教学设计Howtoprotecttheenvironment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学习并运用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掌握文章结构安排,明确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要求,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教师提供反馈意见,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提高文章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问题相结合,进行有深度、有逻辑的写作。
2.重点:指导学生Leabharlann 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难点: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如何进行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写作教学中,避免生硬的说教。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写作在中考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我为环保做贡献”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不少于600字。
5.教师提醒学生课后关注环保新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中考作文技巧指导——移花接木、一材多用(获奖优质课 教案)

中考作文技巧指导——移花接木、一材多用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用一种原料做出上百种菜肴,比喻鸡蛋,它可以做成炖蛋,煎蛋,蛋皮炒肉丝,蛋汤等。
那么,作为咱们平时积累的写作原料,可否依据不同的话题加以变通,做出破意不同的佳作呢?答案是断定能行的。
切实这种措施就是一材多用或移花接木法。
这种手法,就是将本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白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资料上,稍加变通跟调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请求相合乎。
这样岂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品德。
既然一材多用、移花接木如斯行之有效,那么我们在中考作文的应考中又该如何操作呢?(一)段的嫁接,信手拈来1、在平时的阅读中,同窗们积累了不少的优美段落,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化用或修正,使之为写作服务。
例:某同学化用余光中的《乡愁》诗写母爱:小时候,母爱是一根棒棒糖,含在嘴里,甜滋滋;上学后,母爱是一个新书包,背在身上,气冲冲:而当初,母爱是电话那端的一句叮咛,听在心里,泪汪汪。
又例:《寻找原点》有这样多少个段落:小时候,原点是硬币,我在这头,商店在那头;后来啊,原点是亲情,我在这边,双亲在那边;而当初,原点是斗争,我在这端,空想在那端。
又如著名影星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有一段对恋情的经典名言: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摆在我的面前,然而我不爱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楚的事莫过于此。
假如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说“我爱你”。
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渴望是一一一万年!我可以在《初三如歌》的作文将其化用,既幽默了语言,又恰到好处的为文章宗旨服务。
我是这样写的:“曾经有一篇诗歌摆在我的眼前,我没有好好珍重,等到老师罚写的时候才懊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悲伤的事莫过于孤独地站在办公室里看同学端着可口的饭菜经过。
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遇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老师说――我要背!”2、我们平时也会积累一些素材,好的素材可以一材多用。
中考作文指导课

• 3、在多年的作文批改中,我也有一些发现, 愿与同学们分享:
• (1)区分“抑”和“扬”的主次,一般来 说,“抑”是次,“扬”是主,因此详略 安排要得当。
• 过渡 • 要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我可能仍然不知道什么
是真正的父爱。
• 后扬 • 偶尔听到父亲夜里和妈妈的对话,说要妈妈每天给
我弄好吃的,说我学习累要补充营养,还说找个老 中医给我治近视眼……
• 为了我和弟弟读书的生活费和妈妈治病的医疗费, 下岗的父亲白天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还到澡堂帮 人搓澡……
开花了!在百花凋零的时候,它绽放出几朵孤傲的 小花……
• 记得小时候,我染上腮腺炎,吃药打针都不管用, 听说一个土方,说是敷上捣碎的仙人掌便能治 好……
• 结尾 • 仙人掌虽朴实无华,但它在我心里却是最美的生命。
• 作业超市:
• 1、从两篇示范构思中选一篇,将其形成 一篇完整具体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作文指导课
• 1、一学生朗读课文《母鸡》,其他学生 边听边判断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
• 2、快速搜索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过的文 章,哪些属于这种写作手法的?试举例 说明。
作文构思系列课
欲扬之,先抑之
• 1、你发现这类文章的写作线索了吗?
• 2、你还有哪些发现?
• 所谓“欲扬先抑式”,是指行文中使情节的安 排、结构的布局、事物的发展等呈现起伏变化 的写作方法。
• (2)“抑”和“扬”的情节和内容要有较 为强烈的反差,同时注意,“抑”的内容 应该是无伤大雅的。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运用。
4.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基本要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
2. 作文结构:引言、、结尾。
3.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4. 素材积累与运用:如何寻找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素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5. 作文得分技巧:审题、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中考作文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讲解作文结构,让学生掌握作文的组织方法。
4. 讲解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作文内容。
5. 讲解素材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和运用素材。
6. 讲解作文得分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得分能力。
7.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一篇作文,检验学习效果。
8. 总结: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一组素材,分析其运用到作文中的作用。
3. 按照课堂所讲的作文结构,写一篇练笔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结构的合理性。
3. 学生运用表达方式的丰富性。
4. 学生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5. 学生作文得分技巧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作文写作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作文写作技巧。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教师即时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集。
2. 作文写作技巧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作文写作的教程、素材库等。
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教案课程

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七年级语文组总计第课时 2017 年 2 月 24日备 2 月 26 日投放课型复习主备人执教人祝壮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特别注意:题目中带有副词,要弄清隐含的要求。
如:“最”、“也”、“还”、“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
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
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其中的“总”字,有着丰富的潜台词。
它暗含曾有过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把“钥匙”的经理,写作时要体现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从许多“钥匙”中进行挑选的过程,最终在多种方法中必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把。
【2】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
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如何取材立意: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第一,将宽题变“窄”。
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
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
如“火柴的联想”是一个宽题,它可以让你联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现象。
但这种丰富的联想只能是在构思过程中,必须从这丰富的联想中决定一个供展开的“联想点”,才能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题变“小”。
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
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
如文题“变了”,从这个“变”字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义”。
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变“小”。
如“变了”这个题,我们可以在题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语言,如“兰兰变了”、“我们家变了”;也可以在题目后面加上副标题,如“变了——从一件小事看我们的班风”、“变了——他又回到了我们班”。
准确审题 巧妙立意 —— 中考作文指导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准确审题巧妙立意——中考作文指导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准确审题巧妙立意——中考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设计背景】作为初三的一名语文老师组织“审题立意"这样的一节作文指导课势在必行;另外,在“立德树人”的主导思想下,语文写作应该承载起这一责任,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的鉴赏与创造都应该在语文写作中得以彰显。
【教学流程】一、导入语大家都知道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语文,得作文者得中考,今天我们就从作文的审题、立意上来探讨一下写作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1、明确写作中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能够准确审题、巧妙立意,写出中考优秀作文。
三、出示“百校联考一"偏题作文,引导学生课堂现场打分百校联考(一)打开试卷,静心阅读叶圣陶笔下的《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一文,心中荡起层层涟漪,三年初中生活中最好的人、最好的事、最好的景,最好的物、最好的文。
你一定遇到过、经历过、抓住过、追求过。
请以“最好的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写作提示: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在“百联一"的考试当中,仅仅得了18分,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得这样低的分数呢?(学生思考、讨论)。
这篇文章没有仅仅扣住初中生活这样的一个选材范围,“初中生活”的印记不是很明显,所以说我们把它定格为偏题作文。
四、审题师:同学们,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必须搞清楚要我写什么,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审题就是要解决“要我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呢?(一)审导语1、激趣类例:在这个互联网召唤万物更新的时代,除了不要忘记土地的叮咛,我们还有太多的叮咛需要用心聆听。
请以“_______的叮咛”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中考作文指导公开课PPT课件

实例分析:如何审题和立意
实例一
分析一道中考作文题目, 展示如何审题和立意。
实例二
展示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 ,分析其审题和立意的成 功之处。
实例三
提供一篇存在问题的中考 作文,指出其在审题和立 意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 进建议。
总结归纳
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归纳 审题和立意的有效方法和 注意事项。
实例分析:如何选材和构思
以“成长中的一件事”为例,选材可以从自己经 01 历过的挫折、挑战、成功等方面入手,选择最具
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材料。
构思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法,从“失败也是一种 02 成长”的角度切入,通过讲述自己的一次失败经
历,展现从中获得的成长和收获。
同时运用情感渲染法,描绘失败时的沮丧和迷茫 03 ,以及重新振作后的坚定和自信,让文章更加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解答 。
07
总结回顾与课程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审题立意
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 确写作主题和立意方向
。
素材积累
学会从生活、阅读、观 察中积累素材,丰富文
章内容。
谋篇布局
掌握文章结构安排,合 理安排段落和层次,使
文章条理清晰。
表达技巧
优秀作文往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能够体现作者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深 入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03
写作技巧指导:审题与立意
审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题目
花时间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确保完全理解 题目要求。
确定写作范围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的范围和边界。
分析关键词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思考其背后的含义 和指向。
中考微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1. 让学生了解中考微作文的特点和要求,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中考微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考微作文的定义、特点和要求。
(2)提问:同学们对中考微作文有哪些了解?2. 课堂讲解(1)讲解中考微作文的写作技巧:①选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个性。
②构思:明确中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③表达: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④修改:反复推敲,确保语言准确、通顺。
(2)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
3. 实践练习(1)教师给出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中考微作文。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4. 总结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中考微作文的写作技巧。
(2)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中考微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3.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提高写作技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作文辅导》2. 网络资源:相关写作技巧、优秀作文等3. 教学课件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考微作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写作方法。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在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素材积累不足、语言表达不够生动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中考作文指导课——如何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怎样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教课设计中考作文指导课——怎样让你的作文语言文采飞扬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掌握提高中考作文语言文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认真斟酌,指引品尝,自主合作研究。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味,加强写作的信心。
二、教课要点:掌握提高中考作文语言的文采的方法。
三、教课难点:能够灵巧运用这几种方法。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凝眸中考作文语言主要存在的四大问题:1.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
2、陈词滥调。
3、故作深邃。
4、空洞无物。
而引出掌握提高中考作文语言文采的方法的重要性。
(二)揭秘方法一:磨炼词语,使语言形神兼顾。
1、佳作共赏:(3分钟)学生同桌间议论并回答幸亏哪些方面,(1) 、她们的吃法很高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省得弄脏长袍 ;而后嘴很快地轻轻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我的叔叔于勒》、老头全身没多少肉,但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须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光亮。
《芦花荡》(2)、“咳,咳~”不好~是哪路同道发出了警报,班上立刻停止行动,都向那声源望去。
“呀,乃外语老师是也。
”只见他,神态独特地瞧着大家。
我等大吃一惊,盗汗淋漓,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外语老师竟是一位“武功盖世”不露实情的“真人”。
人在冮湖,“胜者王,败者寇”,看来只能俯首称臣了,况且“能手”手下留情呢~——中考优异作文《长春市中考优异作文“江湖”风云录节选》明确:1、两位太太“托着,向前、伸、一动,吸进去,扔”等动词,无不显出她们矜持造作,尊贵典雅的姿态。
2、“干黑,短短,花白、深陷、精神、光亮”等形容词可看出老头老当益壮与精壮。
3、片段写的是几个学习态度不正直、想谋利钻营的学生悔悟自新的经过。
笔调轻盈,风趣风趣。
学生概括:正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的作文中的形象美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拥有音乐美。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 - 初中作文】【篇一】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写人作文指导课教案发布者:潘格日乐发布时间: 2011-12-16 21:13:30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学习知道写人时,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写人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注意总结写作方法的习惯。
3、培养写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一、游戏:猜一猜。
1、教师先读几段卡片,大家猜一猜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
如:老师、医生、司机、村干部、某一同学、老爷爷等。
2、你想让大家猜猜吗?拿起你的笔,先写一写吧。
①写卡片。
把你要让大家猜的人的特征(爱做的动作,爱说的话,长相特点,走路特点等等)写在纸上。
②指名读一读,猜一猜。
③其间同学们可提问。
3、游戏小结: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为什么有的同学却猜不出?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为什么别人猜不出?为什么能猜得出?体会描绘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小结,明确本节课的要求。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印象深刻的”。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写事,一定是他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能深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合理地对人物进行加工。
这节课,就是要学习怎样写人。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三、练习:1、找朋友。
在你小学六年的生活当中,谁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她)曾说过什么话或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印象深刻?这名话或这件事对你将来的人生之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2、根据这些问题,在班内或家里、社会上找一个人写一写。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通过对《我的梦想》这一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明确写作主题。
2. 分析梦想的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文章框架。
3. 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
4. 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梦想的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
然后,教师给出文章框架,让学生学会构建文章结构。
3. 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节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写作要求和技巧,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写作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学生对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
2.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写好。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取得进步。
4. 教师要定期组织写作活动,如作文比赛、写作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出来,就精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考中,作文几乎占据了语文天地里的半壁江山,它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思想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关乎我们语文中考成败的关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握中考作文,打好中考作文的攻坚战。
有道是:文如其人。
那我们不妨大胆把中考作文比作一位待嫁的姑娘,那我们该怎样用心地装扮它,让文章“赏心悦目”,来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呢?
二、绘出顾盼生辉的明眸。
写作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作文的标题。
当然,这只限于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要求“标题自拟”的作文题,对于命题作文,我们无须选择也别无选择。
作文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如何使文章的眼睛顾盼生辉,精神俊秀呢?
“教你几招”:
1、善补题,以小见大
以“掌声”为话题《迟到的掌声》
以“诚信”为话题《呼唤诚信》
以“宽容”为话题《慎用宽容》
以“理解”为话题《理解—沟通的桥梁》
以“自信”为话题《自信—成功的基石》
《带着自信出发》
以“变化”为话题《爸爸的坐骑》
2、巧用修辞
①“心愿”话题—《守住心中的那颗流星》
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③“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
④“母爱”话题—《黑白债》
⑤“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3、善于引用、化用
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②“挫折”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
③“环保”话题—《还我一杯纯净水》
④“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⑤“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⑥“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⑦“修补”话题—《呼唤女娲》《女娲人间行》
请大家完成学案上的练习一。
有道是“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不仅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也一定能让在考场上的你信心倍增、文思泉涌。
二、亮出端庄秀丽的脸庞。
开头犹如文章的脸,唯有端庄亮丽才能博得青睐。
如何使其美起
来呢?这里我们也准备了几种亮相的“招法”: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
如以“财富”为话题:《善待贫困》:“我的财富,是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
这笔财富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
”
2、设问置疑法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理,以致于急切地去读下文。
如《贫困·超越·财富》开头:“英国的皇冠是伊丽莎白女皇的财富;《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财富,那么我的财富又是什么呢?”
3、名言警句法
巧妙的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
4、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以“永恒的美丽”为话题:《父爱绽放生命的色彩》:因为星星的陪伴,明月更加清幽皎洁;因为白云的点缀,蓝天更加宁静深邃;因为父亲那深深的爱,我们的人生将成为永恒的美丽。
借鉴以上方法,给历届中考作文题设计一个开头,完成学案上练习二。
四、留下美丽的背影—作文结尾技巧
考场作文的结尾应牢记两点:一是要有强烈的中心意思,即不忘为表现中心服务。
作文的主体部分如果“偏题”了,结尾处应该补救。
二是应当精炼,当止则止,不能喧宾夺主。
最忌讳:画蛇添足,或无病呻吟,或人为拔高,硬要给文章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使得本该是亮点的结尾成了文章的“黑子”,令阅卷老师发出“一声叹息”。
一是自然收束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操作方法是:随着事件的结束自然收尾。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
如《上帝的回答》一文是这样结尾的:
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
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二是总结点题法。
这种方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如《“诚信”漂流记》的结尾: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必然要失败的。
”
三是首尾照应法。
这是考场作文惯用的结尾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属于比较“保险”的写法。
以“感恩”为话题《给妈妈的一封信》:
开头:妈妈:我已经17岁了,但今天是第一次在写下“妈妈”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汹涌的潮水一次次的冲击着我记忆
的沙滩,带来一枚枚或远或近的贝壳。
我捡了起来,放在耳边,想听那大海的声音,泪,却止不住的在眼里打滚——我听到的全是您一遍遍的呼唤——
结尾:我17岁了,但我知道,您对我的爱是无法用17年来衡量的。
如果大海能够带来你的呼唤,那我希望它也能带去一个女儿对母亲这17年来养育之恩的感激,带去我给你的问候:母亲,您辛苦了!
五、编织迷人的外衣。
作文形式新颖,彰显你的创意,也能让你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取阅卷老师的芳心。
当然,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最擅长的方式,不要自己为难自己,弄巧成拙了。
(一)、日记体;(二)、书信体;(三)、小标题式;(四)、镜头组接六、文面要干净
文面主要包括文字书写、行款格式、标点符号、修改符号等。
1.不用涂改液、改正纸。
2.不用浅色的钢笔和圆珠笔。
3.注意最基本的书写要求。
4.尽量不写错别字
5.正确使用删除、修改符号。
6.准确控制字数。
7.合理控制字的大小
8.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围绕“悦目”谈了中考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形式和注意卷面的整洁等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写一节课我们再就“赏心”来共同探讨关于作文立意的问题。
有这样一句话:聪明的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愚蠢的人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定要记住:中考作文并不可怕,我们要把它当做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亮出来,就精彩!”希望同学们带着微笑迎接中考,相信自己一定行!最后送大家一幅对联,代表老师对大家的期望:
三年砺剑今年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凯歌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