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对花教案

合集下载

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_花教学设计

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_花教学设计

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_花教学设计对花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花教学设计”。

第1篇:对花教学设计学唱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分花腔类作品的演唱方法和润腔特色2、了解黄梅戏的地方方言。

3、学唱黄梅戏《对花》教学过程:1、复习旧学问(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状况)那么我们谁能列举出几个黄梅戏的代表作?让学生回答生:如:《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夫妻观灯》等师:这几出作品同属黄梅戏但也有它的不同。

如:《天仙配》、《女驸马》两出戏都是大段的用于抒情、叙事,唱腔委婉、悠扬、抒情。

而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它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呼、嘿、呦之类较多,唱腔圆润且又有肯定的限制。

2、这样就分出了黄梅戏的两大类:花腔、平词。

3、让学生展示上节课学习的《女驸马》中的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4、学习花腔类作品《对花》1)播放黄梅戏《对花》1)提示学生留意戏词中的方言咬字状况。

2)让学生找出哪些字是用方言咬字的?3)倾听、感受、体验黄梅戏《对花》唱腔特点。

4)讲解作品内容黄梅戏《对花》是《打猪草》中的一个选段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当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张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望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愿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最终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款待小毛,小戏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四、仿照学唱(唱黄梅)1、师:播放《对花》前一段戏词(采纳“听唱”法教学;个别乐句采纳“口传心授”法教唱)师生活动:①、老师范唱一段唱词。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

《对花》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对花》,内容包括歌曲学唱、音乐知识和节奏练习。

具体章节为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详细内容为歌曲《对花》的歌词学习、旋律练习、节奏掌握和音乐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对花》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对花》的学唱和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引入歌曲《对花》。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歌曲《对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音准和节奏。

4. 节奏练习: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5. 实践环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所学歌曲。

6. 例题讲解:讲解音乐知识,如音名、节奏等,并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对花》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4. 音乐知识:音名、节奏等5. 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歌曲《对花》的歌词,并学唱歌曲。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学唱和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歌曲,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知识的理解。

2. 教学过程:节奏练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音乐知识的呈现和随堂练习题的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方法调整和音乐实践活动推荐。

教案《对花》

教案《对花》

教案:《对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花》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

2.通过学习《对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3.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对花》,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对花》歌曲背景、作者介绍。

2.《对花》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

3.《对花》歌曲的歌词解析。

4.《对花》歌曲的演唱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花》的演唱技巧,提高歌唱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对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对花》的背景、作者、音乐风格等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对花》,让学生模仿学习。

3.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指导、评价。

4.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对花》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播放《对花》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它的作者是谁?2.讲解《对花》的背景和作者:a.介绍《对花》的背景: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民歌。

b.介绍《对花》的作者:歌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王洛宾。

3.分析《对花》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a.分析《对花》的音乐风格: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b.分析《对花》的演唱技巧:讲解正确的发声方法,指导学生用气息支持歌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4.解析《对花》的歌词:a.指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b.分析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演唱练习:a.教师示范演唱《对花》,让学生跟随模仿。

b.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指导、评价。

c.集体演唱《对花》,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6.总结与反思: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曲目,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这首歌曲通过对不同花卉的描述,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丽。

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变化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然而,对于这首《对花》这样的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的曲目,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对花》这首歌曲,并理解其歌词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2.歌词中的花卉描述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或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花卉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对花》的背景和作者,然后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分组练习,或者让学生单独演唱,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集体演唱中巩固所学。

2024版《对花》教案

2024版《对花》教案

03 知识拓展:相关 文化与艺术
中国传统花卉文化
花卉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 的花卉具有不同的象征意 义,如梅花象征坚韧不拔, 兰花象征高洁清雅。
花卉与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花卉 为题材进行诗词歌赋的创 作,表达对花卉的喜爱和 赞美。
花卉与民俗风情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和 民俗活动中,花卉都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如春节贴 春花、端午节挂艾草等。
《对花》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艺术 • 实践活动:花卉观察与记录 • 创意表达:以花为题材的创作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对花》背景及作者简介
《对花》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经典歌曲,通过对花卉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花卉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花卉与文学
在文学作品中,花卉常常被用来比喻 和象征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情感,如 《红楼梦》中的“葬花词”表达了林 黛玉的悲情。
花卉与绘画
花卉与音乐
在音乐创作中,花卉也常被用作灵感 来源,如一些古典乐曲和现代歌曲都 以花卉命名或以其为创作主题。
中国绘画中,花卉是重要的创作题材 之一,画家们通过笔墨和色彩的运用, 表现出花卉的美丽和生命力。
这段通过对樱花和柳绿桃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 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文章风格及特点
《对花》的风格清新自然,语 言简练生动,读来朗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
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 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 力。
通过对花卉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诗歌展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 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对花优质课教案

对花优质课教案

对花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对花》。

本课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通过描绘各种花卉的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适合学生朗读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 能够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花花绿绿的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花卉,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

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花卉。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

5. 体会诗歌意境: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6. 背诵课文:学生跟读课文,尝试背诵。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课文《对花》,并在旁边画出各种花卉的图案。

在课文内容旁边标注生字词,方便学生查阅。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的课文背诵情况。

3. 以“春天的花朵”为主题,画一幅画,并写一段话描述画中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较好。

但在学习生字词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生字词的学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

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教案教案:2024年度第一册第9课《对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对花》,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册的第9课。

课文《对花》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通过描绘各种花卉的开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小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录音机、课文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对花》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后的生字词,解释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了解春天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5. 背诵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背诵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情感的把握。

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6. 实践环节(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美景,可以运用学到的生字词。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对花板书内容:春花开花香飘人欢笑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背诵课文,家长签字。

3. 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都比较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生字词,对春天的美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年级对花教案范文

四年级对花教案范文

课题:对花教案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花和花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花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和花的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郁金香、菊花、玫瑰、太阳花等不同种类的花朵。

2.音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相关花的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花的歌曲,引起学生对花的兴趣。

2.激发学生思考(10分钟)老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或实物,鼓励学生观察并谈论他们的特点,例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学生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描述花朵的外部特征。

3.继续观察和比较(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内部特征,例如花瓣的排列方式、花蕊的形状等。

老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可以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描述。

4.分组合作(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朵进行深入观察和比较。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花朵,继续观察和记录花朵的特点,并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同时,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相互帮助和交流观察结果。

5.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全班共同学习。

6.情感教育(10分钟)老师让学生思考花的保护意识,引导他们明白保护花朵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花朵,发现美丽之处,并学会欣赏和保护花朵。

7.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顾不同花的特点,再次强调保护花朵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欣赏花的美丽。

拓展活动:1.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花朵,形成花朵观察笔记。

2.小组合作,创作关于花的小故事。

3.了解花卉的养护知识,培养学生养花的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种类的花和花的特点。

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演唱)对花-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对花-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对花-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对花》的歌词和曲调,感受音乐的美好。

2.学生能够吸收歌曲中所呈现的关爱大自然、珍惜友情的思想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歌曲所呈现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生艺术表演技能的培养。

2.歌曲情感的传递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教学前的准备:在教学前,老师可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图片或绿色植物,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关爱与关注的热情。

准备歌曲伴奏,以及相关的教学PPT。

2.听歌学习:首先,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歌曲进行听,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带领学生一起听歌歌词。

老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学唱。

然后,再请学生集体合唱整首歌曲,以此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3.歌曲情感表达:教师可通过探究歌曲《对花》中蕴含的情感,以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探究和理解。

歌曲唱出了友情的珍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老师可结合音乐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歌曲中所传递的情感,让学生感知其中的人情味道,并与学生一起用心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4.个人或小组表演: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或甚至是个人表演歌曲,以展现他们的艺术表演能力。

老师可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帮助他们改善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演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对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珍爱自然和友情的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性高,对于大自然、珍惜友情等话题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了点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也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年级对花教案

四年级对花教案

四年级对花教案第一篇:四年级对花教案四年级音乐课《对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

2、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结合手绢舞进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即兴创编歌词体会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1、知识点:上滑音、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其中倚音不作学习要求。

)2、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配套光盘、手绢等。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花蛤蟆》师:这首歌又是哪个地方的?生答(山东)师:山东民歌有什么特点呢?生答今天老师这里就带来了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有浓郁河北音调的河北民歌《对花》山东与河北这两种民歌都属于华北民间音乐,都具有豪放、舒展、激昂的特点,与江南民歌的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对比,大家来欣赏!二、学唱歌曲《对花》1)听赏《对花》:(播放录音,出示全曲)师:刚才这首歌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略。

师:是的,这是一首很轻快、热闹、喜庆的歌曲。

2)分析歌词内容师:歌曲中都唱些什么内容?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轻声的、有节奏地读一读。

3)师范唱全曲。

下面仔细听老师唱一遍,请你找出你认为歌曲中最有趣的句子,咱们再来唱一唱。

(七拨弄东采东采,八拨弄东采东采;得儿色,得儿色,得儿弄东采东采)师解释:以上这几句是河北人嬉戏、逗趣、模仿锣鼓的一些衬词,一般民歌中都会有衬词,这也是民歌的特点之一。

4)师示范衬词部分,生随琴声学唱。

师:咱班的孩子的确很聪明,刚才这几句衬词唱的非常好。

5)学唱歌曲的开头两乐句。

师下面跟随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的第一、二两乐句A、上滑音的教学:师:同学们,这段歌曲中有个向上的箭号,你们找到它了吗?这个小记号叫“上滑音记号”。

师:解释上滑音(记在音符的右边,表示该音要向上滑唱)有了它能让我们的歌声更有特色呢!听一听(师范唱)6)生随琴音学唱歌谱。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教案:《对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对花》。

课文内容主要是通过描绘各种花卉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文内容包括:桃花、李花、杏花、梨花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花卉的观察和描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花朵图片、花卉标本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花卉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课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描绘花卉: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花卉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花卉特点描绘方法桃花美丽粉红色李花香气白色杏花娇艳黄色梨花纯洁白色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每人选一种花卉,进行观察和描绘,要求描绘出花卉的特点和美丽。

答案:例如,我选择了桃花,桃花很美丽,颜色是粉红色,花瓣柔软,花蕊鲜艳。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花卉的短文,要求描绘出花卉的特点和美丽。

答案:例如,我最喜欢的花卉是牡丹,牡丹很大气,花朵鲜艳,花瓣层层叠叠,非常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花卉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课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描绘花卉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花卉的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学设计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学设计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曲以对唱的形式展开,训练了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但在音准、节奏感和合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则相对较为被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对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较高,学生不易掌握。

2.节奏感: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加强练习。

3.合作: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练习和表演。

4.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对花》的课件,包括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分组标识:为各小组准备标识,便于管理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音频或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对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示范法、练习法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种合作方式(如合唱、对唱等),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音乐下册对花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对花教案

四年级音乐下册对花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河北民歌《对花》,并会熟练地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2、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感受民歌的音乐魅力,加深学生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方音乐的特点,及与南方小调间的差异对比。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唱好倚音和下滑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茉莉花》。

2、这首歌运用了什么演唱方式?(对唱)3、在我国的民歌中有很多这样的对唱歌曲,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对唱歌曲,你们想听听吗?二、新歌教学1、播放歌曲《对花》的范唱录音。

请学生在听完后说说歌里唱了什么?歌曲有什么特点?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的对唱歌曲,河北民歌《对花》。

3、复听歌曲。

学生可跟随音乐一起轻声哼唱。

4、学唱歌谱:(1)跟随琴,学生唱歌谱。

(2)通过比较法,教师用加倚音和下滑音,不加两种不同的方式演唱,让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小结:加上下滑音、倚音后使旋律一问一答的形式更加活泼、生动、有趣。

5、唱歌词第一段,教师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错。

在学生唱好的基础上,进行男、女生对唱。

6、歌曲中只出现了一年中的前三个月,请你们在课后按照书上的写作格式,为它再创编其他月份的歌词,在下节课,我们来唱一唱,比比谁写得最棒!三、拓展1、欣赏《对鲜花花》。

感受歌曲和对花有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此民歌资源十分丰富。

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去收集、欣赏南、北小调,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中一起来分享。

四年级对花教案范文

四年级对花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花的基本生长过程,并能够描述花的生长过程。

2.能够区分花的各个部分,如花朵、花瓣、花蕊等。

3.能够了解并鉴赏常见的几种花卉,如玫瑰、牡丹、月季等。

4.能够通过观察、插秧等方式亲身参与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活动。

教学内容:1.花的基本生长过程及花的部分。

2.常见花卉的特点及鉴赏。

教学步骤:导入:教师出示几种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1.这是什么东西?(花)2.你见过这些花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Step1:导入课题教师介绍今天的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花的知识,包括花的基本生长过程、花的部分,以及几种常见的花卉特点。

希望大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Step2: 学习花的基本生长过程教师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向学生讲解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长大→花蕾形成→花蕾开放→花蕾凋谢。

Step3: 学习花的部分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花的各个部分,如花朵、花瓣、花蕊、花蔟等,并讲解其功能和作用。

Step4: 学习常见花卉的特点及鉴赏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花卉,如玫瑰、牡丹、月季等。

带领学生观察、感受,通过描述花的形状、颜色等来鉴赏花卉的美丽之处。

Step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活动。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花卉进行观察和插秧等操作,亲身参与其中。

Step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和反思,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深入了解?拓展活动:1.花朵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自己创作花朵,可以使用纸张、彩纸等材料,发挥想象力绘制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朵,并在课堂上展示。

2.采摘花卉:带领学生到附近的花卉园区、公园等地采摘花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花卉的美丽。

3.观察花卉的生长情况:让学生选择一盆花卉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花卉生长的过程和变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花的生长过程、花的部分以及常见花卉的特点和鉴赏。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对花卉的种植和养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对花》(1)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对花》(1)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对花》(1)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湘艺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歌曲以对唱的形式展开,歌词描绘了春天里各种花卉的盛开景象,富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歌曲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对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于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学生在音准、节奏和合唱方面的表现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春天的概念和花卉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对花》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好氛围。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合唱能力。

4.通过学习《对花》,拓展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些音程较宽,学生不易唱准,需要重点练习。

2.节奏:歌曲中有一些复杂的节奏,如附点八分音符、切分音符等,学生需要掌握。

3.合唱: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注意音量的协调和节奏的一致。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以示范的方式教授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歌曲。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花卉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花卉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3.分组标识:准备颜色不同的标签,用于分组合唱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花》。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对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案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案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对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四年级下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这首歌曲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他们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春天的概念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对花》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意境。

2.培养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音乐材料。

2.乐器和音响设备。

3.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春天的音频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对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并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所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练习,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作和改编,如改变旋律、歌词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意境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演唱音乐。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回家后自主练习演唱《对花》歌曲,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作和改编。

以上教案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对花》这首歌曲时,教师通过春天的音频和图片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从而引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教案:《对花》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诗中对花的描写,增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能够准确朗读诗歌,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3.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观察力和细致感受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对花》的一份课文。

2. 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花的美丽之处。

2. 导入话题:教师用诗歌《对花》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Step 2:诗歌赏析1. 展示诗歌:教师呈现诗歌《对花》的的诗歌内容,同时播放音频,让学生朗读诗歌。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花朵?花朵有怎样的特征?花朵给人的感受是什么?3. 集体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分享给全班。

Step 3:观察实践1. 花朵观察:学生在课后观察、采集各种花朵,记录花朵的颜色、形状、芬芳等特征。

2. 学生汇报: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并展示所采集的花朵。

Step 4:综合讨论1. 花朵的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花朵美的讨论,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花的感悟和赞美。

2. 学生表演: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花的感悟,编写小品或诗歌,进行表演或朗读。

Step 5:课堂总结1.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强调对花的观察与赏识的重要性。

2. 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自然,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2. 学生的作品和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小品表演等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中对花的描写,而且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感受文字中的美感。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综合讨论,培养了对花卉的观察力和细致感受力,提高了美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

《对花》教案——四年级上册(湘教版)一、教材分析《对花》是一首河北民歌。

它体现了华北地区民间音乐独特色彩,也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理念。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华北民间中最有代表的种类有“对花调”(流行最广的华北小调);“秧歌调”(最有特色的民间歌舞)“手绢舞”(最普及的道具和舞蹈;还有最有地域性风格的乐曲(梆迪二重奏)等。

本节课重点了解“对花调”和“秧歌调”以及手绢舞穿插的民间歌舞,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活泼。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对花》,并为《对花》即兴创编歌词。

2、能用简单的手绢舞动作进行歌表演。

(二)、学习目标1、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活动。

(通过听、唱、舞、编等具体生动的音乐实践,从中体验华北民间音乐风格特点)。

2、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对唱、表演唱、上滑音、前倚音等)。

三、教学设想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领域:感受与欣赏、音乐与相关文化、创造、表现。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积累对华北民间音乐的感性认识。

为此,本课设计了:释疑解难——引领示范——热情演唱——动感创编——百花齐放等五个教学环节。

四、本课的重点说明:歌曲的学习和创编。

(一)、巧设悬念。

出示歌曲旋律,由浅入深更,对比发现,活跃思维,主动参与,释疑解难,识读乐谱,激发智趣,熟悉歌曲的旋律。

(二)、引领示范。

以“四季开花”为例,给旋律加歌词,揭示课题“对花”,到“对唱”概念。

(三)、热情演唱。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听、唱、舞、编等,让学生感受歌曲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并用手绢舞穿插,进行歌舞表演来烘托歌曲气氛,从中体验华北民间音乐风格特点。

(四)、百花齐放。

这一教学环节达到了高潮。

即让学生开展即兴的歌词创编活动。

将本班的学习明星,运动明星,表演明星编到歌词中进行表彰,并为她们戴上小红花,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教学得到更进一步升华。

五、重点:歌曲的学习和创编。

四年级音乐对花教案

四年级音乐对花教案

四年级音乐对花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音乐对花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对花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 学习并练习音乐对花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对花的示范音乐片段。

2. 音乐对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

4. 音乐对花的练习乐谱。

5. 学生的音乐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音乐对花的概念,解释它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乐器或声音同时演奏不同的旋律或节奏。

2. 播放音乐对花的示范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并观察。

探究活动:1. 展示音乐对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乐器的种类和演奏者的动作。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声音,并模仿音乐对花的演奏方式进行练习。

3. 指导学生使用乐器或声音进行对花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组合。

4. 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演奏技巧和合作。

展示活动:1. 邀请每个小组表演他们的音乐对花练习,让其他学生观看和欣赏。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时,可以做简单的记录,如喜欢的乐器、合作方式等。

总结活动:1. 回顾音乐对花的概念和基本要素,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提出问题或意见。

3.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强调学生在合作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后继续练习音乐对花,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或声音。

2. 邀请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对花技巧。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音乐笔记本记录和总结。

3. 学生对音乐对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展示。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提供足够的指导和反馈?2.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和合作?3. 学生对音乐对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升?4. 是否需要调整活动的难度或时间安排?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音乐课《对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

2、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并结合手绢舞进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即兴创编歌词体会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1、知识点:上滑音、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其中倚音不作学习要求。


2、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电子琴、教学配套光盘、手绢等。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花蛤蟆》
师:这首歌又是哪个地方的?生答(山东)
师:山东民歌有什么特点呢?生答
今天老师这里就带来了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有浓郁河北音调的河北民歌《对花》山东与河北这两种民歌都属于华北民间音乐,都具有
豪放、舒展、激昂的特点,与江南民歌的婉转轻盈,含蓄细腻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对比,大家来欣赏!
二、学唱歌曲《对花》
1)听赏《对花》:(播放录音,出示全曲)
师:刚才这首歌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略。

师:是的,这是一首很轻快、热闹、喜庆的歌曲。

2)分析歌词内容
师:歌曲中都唱些什么内容?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轻声的、有节奏地读一读。

3)师范唱全曲。

下面仔细听老师唱一遍,请你找出你认为歌曲中最有趣的句子,咱们再来唱一唱。

(七拨弄东采东采,八拨弄东采东采;得儿色,得儿色,得儿弄东采东采)
师解释:以上这几句是河北人嬉戏、逗趣、模仿锣鼓的一些衬词,一般民歌中都会有衬词,这也是民歌的特点之一。

4)师示范衬词部分,生随琴声学唱。

师:咱班的孩子的确很聪明,刚才这几句衬词唱的非常好。

5)学唱歌曲的开头两乐句。

师下面跟随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的第一、二两乐句
A、上滑音的教学:
师:同学们,这段歌曲中有个向上的箭号,你们找到它了吗?这个小记号叫“上滑音记号”。

师:解释上滑音(记在音符的右边,表示该音要向上滑唱)有了它能让我们的歌声更有特色呢!听一听(师范唱)
6)生随琴音学唱歌谱。

师:你发现这两句的旋律怎么样?(完全相同)
7)轻轻套入歌词唱一唱
难点部分反复练唱
8)师:现在我们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要把这种迎接英雄回来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好吗?生:略。

完整演唱第一段师:同学们唱的真棒!可是同学们发现没有?平时我们唱的歌曲的演唱形式大部分是齐唱,而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师:歌词中像这样两人或者是两组人一问一答作对答式的演唱,这种形式称为对唱。

9)师生对唱:
A、师:现在让我们来玩个游戏,也用对歌的方式唱唱第一段歌词!我唱甲,你们唱乙,谁接不上来就算输了哦!(师提醒生坐姿、气息以及“的”字唱法等。


B、师:好,现在你们来考考我,咱们再来一遍,要注意有“齐”字的地方表示我们要一起唱。

C、生自评演唱情况: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自己的演唱怎么样?(教唱生觉得不足之处。


10)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第二段也能唱吗?生:略。

师:好,接下来我们把第二段的歌词也唱一唱。

你们来问,我来答。

(师生对唱第二段歌词)11)结束句学习:
A、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第二段的结尾和第一段的不一样,多了一个结束句,这个“哎”字要唱几拍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略。

师:有8拍哦,同学们要在心里默默地数。

B、师:最后有两个声部,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声部,听一听。

(师范奏第一声部)师:它的旋律走向是高还是低?(以手势提示生试唱)
C、师:好,现在我们把结束句唱一唱。

D、师:我们把前面一句和这一句接起来唱一唱。

12)完整对唱两段歌词:
师:现在老师想当听众,听你们把两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好吗?生:略。

师:男生唱甲部分,女生唱乙部分。

三、巩固学习:
1)表演唱
A、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对唱,而河北人更喜欢边扭秧歌边唱又叫表演唱,他们最常使用的道具就是手绢、扇子、绸带等,下面请看老师就以手绢为道具向大家表演一段秧歌舞。

B、学习舞蹈基本动作:
手部动作:抓住手绢的一角,掌心向上,然后迅速地翻腕、压腕。

(师示范,生模仿。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秧歌的舞步有什么特点?(师示范)生:略。

师:下面我们也来学学这十字步。

(师生扭秧歌,请个别生上来扭秧歌。


脚步动作:前进两步,后退两步,称为“十字步”。

C、请一组同学手拿手绢花到前面和老师一起表演秧歌舞,其余同学在下面伴奏伴唱。

四、拓展、延伸部分
1)编歌词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绚丽多彩,你们知道一年四季还有哪些花吗?指名说
A、你能否用这些花为歌曲编歌词吗?
B、分组为歌曲编歌词
2)展示成果
五、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河北民歌《对花》,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扭着秧歌离开教室。

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